上科版张廷模主编《临床中药学》功效速记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10
张廷模中药学讲稿缕析清热解毒药※清热解毒药第三组:用于咽喉肿痛的清热解毒药:山豆根、射干、马勃。
还包括发散风热药中的牛蒡子,用于温热病的板蓝根、大青叶等,尤其板蓝根长于解毒利咽。
适用范围:热毒郁结于咽喉而引起的咽喉红肿、疼痛,相当于西医的急性咽炎、喉炎。
■射干※清热解毒药第四组:主要用于热毒痢疾的清热解毒药:白头翁、马齿苋、鸦胆子。
对于热毒痢疾,清热燥湿药中的黄连,仍然是首先要考虑使用的,应该把这两个部分结合起来,前后加以联系。
◎湿热痢疾,也称为热毒痢疾。
痢疾治疗的时候有里急后重,可以配伍一点行气的药,比如说木香,或者枳壳、枳实,或者薤白,也可以配伍一点活血化瘀的,有利于脓血便的消除,常常配伍当归。
■鸦胆子鸦胆子是来源于苦木科的,鸦胆子这种乔木,小乔木,它成熟的果实,用它的整个果的果实。
这个果实比女贞子干了稍大一点,它里面有一个硬壳,硬壳里面才是种仁。
有的书上把鸦胆子又叫做苦参子,因为它非常苦,但不是苦参的种子。
有名的医药学家张锡纯就犯了一个错误,望文生义,因为本草文献有些说鸦胆子又名苦参子,张锡纯就在他的著作里面称,“乃苦参之种子也”,这个就错了,张冠李戴了,要把它区别开。
鸦胆子清热解毒,主要是治疗痢疾。
鸦胆子治疗痢疾,只能用于原虫痢,对于细菌性痢疾,没有效果。
休息痢就是原虫痢,它没有里急后重,也不是便下脓血,它就是便血,整个的排泄物就是咖啡色的。
我们明确提出来,它用于休息痢,实际上就是回避了原虫痢。
其实应该说不要回避,就是明确的根据西医的诊断,就是用于阿米巴原虫引起的痢疾,腹痛便血,时作时止。
在本草学当中,前人认识非常准确。
鸦胆子是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首先收载的。
《本草纲目拾遗》里面收载这个鸦胆子是治疗冷痢久泻,这个冷痢久泻就相当于休息痢,实际它已经有诊断,很明确。
冷痢久泻,外无烦热躁扰,就是患者不发烧,有的痢疾初期要发烧,“外无烦热躁扰,内无肚腹急痛”,里面没有很突出的腹痛症状,有赤白相间,无里急后重,大便流利,小便清长。
中药功效快速记忆卡第一单元50味中药(1----50号)第一组(4味)1、雷丸杀虫2、南瓜子杀虫3、鹤草芽杀虫4、土荆皮杀虫止痒第二组(2味)5、使君子杀虫消积6、槟榔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
(槟榔杀虫消积汽水捏)第三组(三味)7、苦楝皮杀虫疗癣,8、川楝子杀虫疗癣,行气止痛9、贯众杀虫止血,清热解毒。
(观众杀学士)第四组(三味)10、野菊花清热解毒11、穿心连清热解毒,燥湿。
12.秦皮清热解毒,燥湿止带,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燥湿待清明)第五组(二味)13、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14、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痈散结。
第六组(三味)15、紫花地丁清热解毒。
消痈散结。
16、薄公英清热解毒。
消痈散结。
利湿通淋。
17、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
第七组(2味)18、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鱼能尿)19、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败将用农鱼桶)第八组(3味)20、红藤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红藤活动)21、白头翁清热解毒, 凉血止痢(白头翁量力)22、板蓝根清热解毒, 凉血利咽(半篮凉咽)第九组(3味)23、马齿苋清热解毒, 凉血止血,通淋(马吃粮血淋)24、青黛清热解毒, 凉血散肿,清肝定惊。
(青袋良种干净)25、大青叶清热解毒, 凉血消斑,利咽消肿(大青叶凉拌盐重)第十组(3味)26、熊胆清热解毒, 明目止痉。
(熊胆民警)27、牛黄清热解毒, 息风止痉,化痰开窍(牛黄风景画摊开)28、蚤休清热解毒, 息风定惊,消肿止痛(早休息惊总统)第十一组(3味)29、马勃清热解毒,利咽止血。
(马勃验血)30、山豆根清热解毒,利咽喉,散肿止痛。
(豆哏演总统)第十二组(3味)31、半边莲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半边脸水肿)32、垂盆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
(吹盆是谎)33、茵陈清热利湿,利胆退黄。
(茵陈请示蛋黄)第十三组(3味)34、白鲜皮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止痒。
(白鲜皮去找)35、鸦胆子清热解毒,,截疟治痢,燥湿杀虫,腐蚀赘疣。
张廷模:《中药学》化瘀止血药:三七三七这一节药当中主要的药就是三七,这个药是五加科人参属的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
为什么我们命名叫三七?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也就是猜测。
比较通行的一种说法,就是这种植物它这个复叶一般是有三枝,我们这个看到的是有四枝。
就是说多数是三枝,每一个枝上又有七片左右的小叶,所以称为三七。
三个大的叶片,每个叶片上面又有七个左右小的叶片,这是一种推测。
另外一种推测,就是说三七这种药物在栽种的过程当中,它对光照的要求,它三分喜阳,七分喜阴。
就是说比如太阳光照的时候,百分之三十的光照的时间就可以了,所以称为三七,这个是另外一种猜测,或者这种说法是根据它生态环境,不要太直接的照射,稍微喜欢遮阴一下,比较阴凉的地方。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说三七的三本身应该是大山,高山峻岭的山,这个七就应该是漆家具的水字旁的这个漆。
为什么有这个名称呢?《本草纲目》就有,因为它生长的环境在山坡上。
为什么有那个漆?就是说它的止血生肌的作用很好。
那么李时珍讲的,“如漆粘物”。
我们中国传统用的漆,就是从一种树上把它收集起来的一种液体,它的粘着能力是非常强的。
比如我们有两块木料,把它稍稍的推光滑,用漆把它粘起来,然后用力的拉,可能其他的地方都拉破了,粘的地方仍然粘的很牢。
那么就是说好像三七在功效方面,有这个如漆粘物。
后来有的人为了写处方的时候方便,这两个字的笔划最少,一共加起来才五划,所以是另外那个山漆把它演化过来。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种种的猜测,现在没有一个定论,只供大家参考的。
三七最早的道地产区是在广西,所以就叫广三七,是广西三七的简称。
这个不是和土相对应的,就广西。
那主要在田州、田阳,为集散地,就是现在的百色地区,所以过去又叫做田三七。
以那个地方来作为集散地,最有名。
后来发现云南地区土质更好,所以栽种的面积不断的扩大,现在云南后来居上,成了当代的三七的新的道地产区。
所以一般又称为云南三七或者滇三七。
这是从道地产地的情况,发生了转移。
中药功效快快记忆法(第二版)王满恩向大家曾经推荐过的一本好书!现在手写录入,以飨列位考研同志。
如果觉得好,请支持正版!购买正版图书,毕竟作者王满恩老师为之付出了巨大心血,又无私奉献给我们这些有幸看到的人,分享是一种美德,尊重知识是一种自爱。
——yankunhan他们能,你也能(代前言)我是教中药学的老师,我创编了一套“中药功效快快记忆法”普通学生仅用十几个小时就能轻松愉快地记住三四百味中药的功效,而且不容易忘。
十年来,我的近万名学生用此法通过了各种中药学考试,用了都说好。
我相信,他们能,你也能。
请看几个例子,您就明白这种方法是怎么回事了。
例1:课堂实录——教学生记枳实的功效。
老师:(写板书:“掷石破气小鸡花坛出皮”)这是个小故事,掷石”——扔石头,石头打破气球——“破气”,从破气球里跑出一群“小鸡”——小鸡都跑进了“花坛”,——从花坛另一面出来就变成一群小皮球了——“出皮”。
学生:(笑)老师:大家念一遍这句话。
学生:(念)老师:好,把音调变一下——“枳实破气消积化痰除痞。
”现在请大家说一下枳实的功效。
学生:(都能顺利说出,许多人是边笑边说的)老师:(擦掉板书)再说一遍枳实功效,速度比刚才快点。
学生看着空黑板快速说出枳实功效。
一星期后“突然袭击”地提问,大多数人仍记忆犹新。
亲爱的读者,你是不是也记住枳实的功效了?上例用的是“完全谐音联想法”,更常用的是“化简谐音联想法”。
例如记“苦参”功效。
例2: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苦参清早撒尿)是不是比机械记忆(死记硬背)更快更有趣 ? 一分钟记住,十天不复习也忘不了。
所以叫“快快记忆法”——既“快速”,又快乐”。
或问:其他清热燥湿药都谐音成“清早”,不就混淆了吗?答:混淆不了,相同的功效我们设计了不同的记法,不妨翻到 (16)页,看黄连、黄芩、黄柏、龙胆、白鲜皮、椿皮、秦皮(第一功效都是“清热燥湿”)的记忆方案。
例3:记麻黄、香薷、浮萍的功效一一用“合并同类项记忆法”(见3页)。
张廷模:《中药学》发散风寒药--防风、羌活、白芷防风下面介绍防风。
防风也是一个常用的祛风解表的药,它能够治疗多种与风邪有关的病证,这个名称就是根据功效而来的,它能够防止风邪,能够治疗很多与风邪有关的疾病。
防风它是一种伞形科的草本植物,用的是根,药材比较好的主要产在东北地区,所以有的时候又叫关防风,山海关以外的,北防风、关防风。
防风也是一个微温的药,温性不强,所以也回避了它的散寒,把它称为祛风解表。
防风称为发散风寒完全应该,也完全可以,也容易记忆,这都是允许的,它也是可以用于风寒表证,这是它的共性。
在共性当中防风有什么个性呢?治疗表证的个性它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也是由它的微温所决定的,前人有的说它“药性微温”,有的说它“甘缓不峻”,它因为有一定的甘味,说“甘缓不峻”,没有麻黄这些药那么峻烈,它在治疗风寒表证为主的同时,有时候也可以少量的用于风热表证,但是这一点和荆芥有本质的区别,荆芥是对于风热风寒可以完全不分,同样广泛使用;防风它的本质是一个发散风寒的药,是以治疗风寒表证为主的,是辛温的,只是说它温性不是很强,虽然能够用于风热表证,但相当次要,不是它的应用的主要方面,有主次之分,防风作为一个发散风寒药的一个特征,微温,风热也可以使用,这个用语和荆芥完全不同。
第二个个性特征,就是与它的止痛联系起来,它是有明显止痛作用的解表药,风寒表证由于寒性收引,寒主痛,风寒表证一般的头身疼痛都比较明显,虽然一般的发散风寒的药,发散风寒以后,有利于头身疼痛的缓解,但毕竟那些药没有直接地止痛作用,止痛效果不够理想,达不到临床的要求。
防风除了发散风寒以外,有直接的止痛作用,这个止痛作用是直接的,它不是因为发散了风寒而间接的。
为什么这样讲呢?它风寒以外的一些疼痛证,防风还可以用,它是兼有止痛作用的解表药。
对于风寒表证头身疼痛比较明显的,它有一定的优势。
但这个优势和另外的一些兼有止痛的它又没有优势,都很一般。
防风的这两个特征一般,适当的知道就行了,这个是在解表方面。
中药功效快速记忆卡第一单元50味中药(1——50号)第一组(4味)1、雷丸杀虫2、南瓜子杀虫3、鹤草芽杀虫4、土荆皮杀虫止痒第二组(2味)5、使君子杀虫消积6、槟榔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
(槟榔杀虫消积汽水捏)第三组(三味)7、苦楝皮杀虫疗癣,8、川棟子杀虫疗癣,行气止痛9、贯众杀虫止血,清热解毒。
(观众杀学士)第四组(三味)10、野菊花清热解毒111、穿心连清热解毒,燥湿。
12・秦皮清热解毒,燥湿止带,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燥湿待清明)第五组(二味)13、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14、热,消痈散结。
第六组(三味)15、散结。
16、痈散结。
利湿通淋。
17、痈散结,利湿。
第七组(2味)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紫花地丁清热解毒。
消痈薄公英清热解毒。
消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消18、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鱼能尿)19、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败将用农鱼桶)第八组(3味)20、红藤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红藤活动)21、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白头翁量力)22、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半篮凉咽)第九组(3味)23、马齿觅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淋(马吃粮血淋)24、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散肿,清肝定惊。
(青袋良种干净)25、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消肿(大青叶凉拌盐重)第十组(3味)26、熊胆清热解毒,明目止痉。
(熊胆民警)牛黄 清热解毒,息风止痉,化痰开窍(牛黄风景画摊开) 蚤休清热解毒,息风定惊,消肿止痛(早休息惊总统)第十一组(3味) 29、血。
(马勃验血) 30、肿止痛。
(豆喂演总统)第十二组(3味) 31、肿,(半边脸水肿) 32、退黄。
(吹盆是谎) 33、胆退黄。
(茵陈请示蛋黄)27、28、马勃清热解毒,利咽止山豆根清热解毒,利咽喉,散 半边莲清热解毒,利水消垂盆草清热解毒,利湿茵陈清热利湿,利第十三组(3味) 34、白鲜皮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止痒。
(白鲜皮去找) 35、鸦胆子清热解毒,,截疟治痢,燥湿杀虫,腐蚀赘疣。
发散风寒药羌活,发散风寒,祛风湿,止痛。
藁本,发散风寒,祛风湿,止痛。
荆芥,祛风解表,止痒,透疹,止痛。
防风,祛风解表,祛风湿,止痛。
麻黄,发汗解表,平喘止咳,利尿退肿。
桂枝,发汗解表,温经脉,助阳气。
紫苏叶,发散风寒,行气宽中。
生姜,发散风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香薷,发散风寒,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细辛,发散风寒,止痛,通鼻窍,温肺止咳。
白芷,祛风解表,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
苍耳子,发散风寒,通鼻窍,止痛。
辛夷,发散风寒,通鼻窍。
葱白,发散风寒,宣通阳气。
发散风热药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牛蒡子,疏散风热,利咽透疹,解毒消肿。
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菊花,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止痛。
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升麻,疏散退热,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葛根,疏散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淡豆豉,疏散表邪。
浮萍,疏散风热,透疹止痒,利尿消肿。
清热泻火药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收湿敛疮。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芦根,清热生津,清胃止呕,清肺祛痰,排脓,利尿。
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
栀子,泻火除烦,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清利湿热。
夏枯草,清泻肝火,解毒散结。
决明子,清肝,明目,缓下通便。
谷精草,清肝热,疏风热,明目退翳。
密蒙花,清热养肝,明目退翳。
清热燥湿药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穿心莲,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龙胆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苦参,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杀虫,利尿。
秦皮,清热燥湿,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清热解毒药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
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泻肝火。
野菊花,清热解毒,清肝平肝。
绵马贯众,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清利湿热。
紫花地丁,清热解毒,散结消肿。
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大血藤,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土茯苓,清热解毒,利湿。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消痈,利湿通淋。
射干,清热解毒,祛痰,利咽。
山豆根,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马勃,清热解毒,利咽,止血。
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重楼,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息风定惊。
半边莲,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山慈菇,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漏芦,清热解毒,消痈散结,通经下乳。
熊胆,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
鸦胆子,清热解毒,止痢,截疟,腐蚀赘疣。
清热凉血药地黄,清热凉血,止血,养阴生津。
玄参,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清虚热。
赤芍,清热凉血,祛瘀止痛,清泻肝火。
水牛角,清热凉血,泻火解毒,定惊。
紫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清虚热药青蒿,清虚热,凉血,解暑热,截疟。
地骨皮,清虚热,凉血除蒸,清肺降火。
白薇,清虚热,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胡黄连,清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银柴胡,清虚热,除疳热。
攻下药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
芒硝,软坚泻下,清热消肿。
番泻叶,泻热通便。
芦荟,泻热通便,清肝热,驱蛔虫。
润下药火麻仁,润肠通便。
郁李仁,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峻下药甘遂,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京大戟,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芫花,泻水逐饮,祛痰止咳,杀虫疗疮。
牵牛子,逐水退肿,利尿,去积。
商陆,逐水退肿,利尿,消肿散结。
巴豆,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
祛风湿止痛药独活,祛风湿,止痛,解表。
威灵仙,祛风湿,舒筋活络,止痛。
川乌,祛风湿,散寒,止痛。
防己,祛风湿,止痛,清热利水。
雷公藤,祛风湿,止痛,清热解毒。
海桐皮,祛风湿,舒筋止痛,杀虫止痒。
海风藤,祛风湿,舒筋止痛。
昆明山海棠,祛风湿,祛瘀止痛,续筋接骨。
祛风湿舒筋活络药秦艽,祛风湿,舒筋活络,退虚热,清湿热。
豨莶草,祛风湿,舒筋活络,清热解毒。
臭梧桐,祛风湿,舒筋活络,清热解毒。
络石藤,祛风湿,舒筋,清热解毒。
木瓜,祛风湿,舒筋,化湿。
乌梢蛇,祛风,通络,止痉。
祛风湿强筋骨药五加皮,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
桑寄生,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狗脊,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收敛固涩。
化湿药广藿香,芳香化湿,和中止呕,发表解暑。
佩兰,芳香化湿,发表解暑。
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湿,解表。
厚朴,燥湿,行气,平喘。
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砂仁,化湿开胃,温中止泻,行气安胎。
草果,燥湿温中,除痰截疟。
利水消肿药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安神。
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清热排脓。
猪苓,利水渗湿。
泽泻,利水渗湿,泄热。
香加皮,利水渗湿,祛风湿,强筋骨。
利尿通淋药车前子,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祛痰。
滑石,利尿通淋,清热解暑,(外)祛湿敛疮。
川木通,利尿通淋,清心除烦,通经下乳。
石韦,利尿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
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除痹。
海金沙,清利湿热,通淋止痛。
瞿麦,利尿通淋,活血通经。
萹蓄,利尿通淋,杀虫止痒。
地肤子,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灯心草,利尿通淋,清心降火。
冬葵果,清热利尿,下乳,润肠。
利湿退黄药茵陈,利湿退黄,清热解毒。
金钱草,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
虎杖,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化痰止咳。
珍珠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明目,清积。
温里药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
吴茱萸,散寒止痛,疏肝下气,燥湿。
小茴香,散寒止痛,理气和胃。
丁香,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
高良姜,温中止痛,止呕。
花椒,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胡椒,温中散寒。
荜茇,行气通络,化痰止咳。
行气药陈皮,行气调中,燥湿,化痰。
青皮,疏肝破气,散结消积。
枳实,破气消积,化痰除痞。
枳壳,理气宽中,消胀除痞。
佛手,疏肝解郁,行气和中,燥湿化痰。
木香,行气止痛。
香附,疏肝行气,调经止痛。
沉香,行气止痛,温中降逆,温肾纳气。
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荔枝核,行气散结,祛寒止痛。
川楝子,行气止痛,疏肝泄热,驱虫,止痒。
薤白,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柿蒂,降气止呃。
消食药山楂,消食化积,行气化瘀。
鸡内金,消食健脾。
神曲,消食化积。
麦芽,行气消食,健脾开胃,回乳消胀。
莱菔子,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稻芽,消食和中,健脾开胃。
驱虫药槟榔,驱虫,缓下消积,行气,利水,截疟。
使君子,驱蛔消积。
雷丸,驱虫。
榧子,驱虫,润肠通便,润肺止咳。
南瓜子,驱绦虫。
凉血止血药小蓟,凉血止血,解毒消痈。
大蓟,凉血止血,解毒消痈。
地榆,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槐花,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侧柏叶,凉血止血,化痰止咳。
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清肺胃热。
苎麻根,凉血止血,安胎,清热解毒。
化瘀止血药三七,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茜草,凉血化瘀止血,通经。
蒲黄,止血,化瘀,利尿。
五灵脂,化瘀止血,活血止痛。
收敛止血药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仙鹤草,收敛止血,止痢,截疟,补虚。
棕榈炭,收敛止血。
血余炭,收敛止血。
温经止血药艾叶,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
炮姜,温经止血,温中止痛。
活血止痛药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
郁金,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
姜黄,活血行气,通经止痛。
乳香,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
没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活血调经药丹参,活血祛瘀,凉血消痈,除烦安神。
红花,活血祛瘀,通经止痛。
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
益母草,活血调经,利水消肿。
牛膝,活血祛瘀,补肝肾,强筋骨,引火下行,利水通淋。
鸡血藤,行血补血,舒筋活络。
活血疗伤药土鳖虫,破血逐瘀,续筋接骨。
自然铜,散瘀止痛,接骨疗伤。
苏木,活血疗伤,祛瘀通经。
骨碎补,活血续伤,补肾强骨。
马钱子,活血通络止痛,攻毒散结消肿。
血竭,活血止痛,化瘀止血,生肌敛疮。
北刘寄奴,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凉血,止血,清热利湿。
破血消癥药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三棱,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水蛭,破血逐瘀。
温化寒痰药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天南星,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
白附子,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
芥子,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旋覆花,降气化痰,止咳止呕。
白前,降气,消痰,止咳。
清化热痰药川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痈。
浙贝母,清热化痰止咳,解毒散结消痈。
瓜蒌,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
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
竹沥,清热豁痰,清心定惊。
天竺黄,清热豁痰,清心定惊。
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脓。
前胡,降气化痰,疏散风热。
蛤壳,清肺热化痰,软坚散结,制酸止痛,(外)收湿敛疮。
昆布,消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
止咳平喘药苦杏仁,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紫苏子,止咳平喘,降气化痰,润肠通便。
百部,润肺止咳,杀虫灭虱。
紫菀,润肺下气,化痰止咳。
款冬花,润肺下气,止咳化痰。
马兜铃,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肠消脂。
枇杷叶,清肺止咳,降逆止呕。
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葶苈子,泻肺平喘,行水消肿。
白果,敛肺定喘,止带缩尿。
矮地茶,化痰止咳,清利湿热,活血化瘀。
洋金花,平喘止咳,解痉镇痛。
安神药酸枣仁,养心益肝,安神,敛汗。
柏子仁,养心安神,润肠通便。
远志,宁心安神,祛痰开窍。
合欢皮,解郁安神,活血消肿。
夜交藤,养心安神,祛风通络,止痒。
朱砂,镇心安神,清热解毒。
磁石,镇心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平喘。
龙骨,镇心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
琥珀,镇心安神,活血散瘀,利尿通淋。
平肝潜阳药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珍珠母,平肝潜阳,清肝明目,镇心安神。
牡蛎,平肝潜阳,镇心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
赭石,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
蒺藜,平肝疏肝,祛风明目,祛风止痒。
息风止痉药羚羊角,息风止痉,平肝潜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牛黄,息风止痉,化痰开窍,清热解毒。
钩藤,息风止痉,清热平肝。
地龙,清热定惊,息风止痉,通络,平喘,利尿。
天麻,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祛风通络。
僵蚕,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
全蝎,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蜈蚣,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开窍药麝香,开窍醒神,活血止痛。
冰片,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苏合香,开窍醒神,散寒止痛。
石菖蒲,开窍醒神,宁心安神,化湿和胃。
蟾酥,开窍醒神,解毒消肿,止痛。
补气药人参,大补元气,补益脏气,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热生津。
太子参,补气,养阴。
党参,补脾肺气,补血,生津。
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排脓,养血生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