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什么书成什么人
- 格式:doc
- 大小:14.29 KB
- 文档页数:3
读什么样的书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自觉小时候属于喜欢读书的一类。
也许是因为父母的职业都与书有关,得到书的机会很多。
那时没有高考的负担,可以尽情尽兴地读。
读的书既多且杂。
除了《红楼梦》、《三国演义》等汉语古典名著之外,更多是一些西方的文学著作,现在想起来,大都是俄、法的小说,短篇、中篇、长篇都看。
从巴尔扎克、司汤达、福楼拜、雨果,到屠格涅夫、莱蒙托夫、契诃夫、托尔斯泰等人的作品,都曾胡乱地读过。
印象比较深刻的例如有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屠格涅夫的《贵族之家》、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托尔斯泰的《复活》,还有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如此等等,想下去可以列出一长串。
相比较而言,更喜欢的是俄罗斯作家而非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和雨果是例外。
而在俄罗斯作者中最喜欢的又是屠格涅夫。
或许因为自己本性上是理想主义者而非现实主义者。
那时读书已经成瘾,至少可以说是爱不释手。
拿到一本心仪已久的书,常常会舍不得看,就像拿到稀有的糖果舍不得吃。
因而枕头下既会藏着几本小说,也会藏着几粒糖果。
也许这就是理想主义者的一种怪癖:把期待的感觉看得比当下的享受更美好。
或许受小时读书的影响,大了以后常看的小说也是俄罗斯的。
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和《白夜》,外部是如此地现实,内心又是如此地理想。
当然雨果的《悲惨世界》也属于此类,既是如此地真诚,又是如此地残酷。
而所有这些归根到底还是理想。
——对这些书只能说,全身心地喜欢!较少喜欢传记——这也是理想主义者的毛病。
但有一本除外:柳比歇夫的传记《奇特的一生》,是苏联作家格拉宁写的。
记得当时很佩服作者驾驭文字的能力,把传主单调、机械的一生,写得如此“奇特”。
之所以说“当时”,是因为现在读起来,常会感觉里面有造作的成分,也许是因为如今少了投入,也许是因为今天多了成熟。
当然,文笔的魅力只是一方面,打动人的还有那些数据,它们让你惊异地知道:一个人一生可以做那么多的事情!那段时间也曾读到资料,说一个人一生平均要消耗几百吨谷物、上千头牲畜,还不知多少鸡蛋、牛奶、咖啡等等,因此有过文学青年般的沮丧,甚至质疑人生的究竟意义。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名人事例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曾说:“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阅读可以扩大人的视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则足以强大到改变人一生的格局、世界观和价值观。
阅见远方,清朝名臣曾国藩曾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可变其气质。
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曾国藩一生阅卷无数,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
他多年的阅读习惯养成了他礼治为先,以忠谋政的性格,为他后来所立下的赫赫战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他说,唯读书可以放大格局。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每年的新生录取通知书中都会夹带一份精心挑选的书籍,以告示青年们要从书籍中收获新知,在阅读里开阔眼界。
据悉,这已经是清华大学自2015年开始,连续6年为新生赠书了。
一年一本书,打开的不仅是3000多名新生的世界,更是给予所有人一个触手可及、最强有力的“敲门砖”。
年少成名的青年作家韩寒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从平淡无奇的少年到成为对几代青年影响深远、家喻户晓的杰出作家,是知识的力量改变了他。
提及大众对他成名前的印象,大多都是偏科严重、频频挂科、还未毕业已被退学等问题,甚至在当年还引发了大众对于“培养专才还是全才”的全社会热议。
但就是这样一个大众眼中的“问题”青年,执着地在阅读和写作的道路上坚守着。
他说:“一个人可以不读学术专著,但一定要读各种各样的资讯。
我从十多岁开始看各种各样的书,每天的阅读量可能五万到十万个字。
”2000年,他凭借作品《穿着棉袄洗澡》获得第二届全国新概念作文比赛二等奖。
他发表的首部小说是一部反映上海初三学生生活的小说《三重门》。
通过这部小说的发行,他一举成名,该书累计发行200万册,是中国近20年销量最大的文学类作品。
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在读大学时最热衷做三件事:编程、读书和修电脑,且张一鸣尤其热爱阅读。
如果说,编程和修电脑都是与他大学专业(软件工程)相关,上手也更为容易的话,读书于张一鸣应该是比较特别的爱好。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6、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8、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1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长歌行》 1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5、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8、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19、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0、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21、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22、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1、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的情人。
2、学习不但意味着接受新知识,同时还要修正错误乃至对错误 的认识。
3、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 ——卢梭 6、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7、书籍是,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书籍是青年 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8、一个人的度量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股强大的文明力量。
9、书都读得来的人,还怕有什么做不来的。
10、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11、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泰戈尔 12、掉进知识情网中的人,时时品尝着知识的甜蜜。
13、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14、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一个良好的 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15、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16、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池莉 17、不断认识自己的无知是人类获得的表现。
【导语】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益只怕⼀⽇曝⼗⽇寒。
®⽆忧考⽹整理“读万卷书,⾏万⾥路,关于学习的名⼈名⾔”以供⼤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家,感谢⼤家的阅读与⽀持! 篇⼀:关于勤学励志的名⾔ 国名⼈勤学励志的名⼈名⾔ 1、⼈⽣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2、业精于勤⽽荒于嬉,⾏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书⼭有路勤为径,学海⽆涯苦作⾈——韩愈 4、好学⽽不勤问⾮真好学者——刘开 5、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益只怕⼀⽇曝⼗⽇寒。
——明代·胡居仁 6、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苦寒来。
——朱熹 7、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郭沫若 8、⼈的⼤脑和肢体⼀样,多⽤则灵,不⽤则废——茅以升 9、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外国名⼈勤学励志的名⼈名⾔ 1、天才就是⽆⽌境刻苦勤奋的能⼒——卡莱尔 2、勤劳⼀⽇,可得⼀夜安眠;勤劳⼀⽣,可得幸福长眠——达·芬奇(意⼤利) 3、你想成为幸福的⼈吗?但愿你⾸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4、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获得的奖赏”——列宾 5、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法+少说空话——爱因斯坦 6、天才就是百分之九⼗九的汗⽔加百分之⼀的灵感--爱迪⽣ 7、艺术的⼤道上荆棘丛⽣,这也是好事,常⼈望⽽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例外--⾬果 勤学励志的名⾔警句 1、⽔滴⽯穿,绳锯⽊断。
2、少年不知勤学早,⽩⾸⽅悔读书迟。
3、欲得真学问,须下苦⼯夫。
4、勤能补拙是良训,⼀分⾟苦⼀分才。
5、学⽽不思则罔,思⽽不学则殆。
6、学然后能⾏,思然后有得。
7、吾尝终⽇不⾷,终夜不寝,以思⽆益,不如学也。
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之。
9、业精于勤荒于嬉,⾏成于思毁于随。
1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1、发奋识遍天下字,⽴志读尽⼈间书。
12、鸟欲⾼飞先振翅,⼈求上进先读书。
13、钟不敲不鸣,⼈不学不灵。
14、⽔不流,会发臭;⼈不学,会落后。
余秋雨谈读书:读什么书成什么人“读书是件很快乐的事,可现代人读书却读得很痛苦,怎么办?”南国书香节所在的广州琶洲会展中心最大的报告厅——8号会议室,迎来了学者、著名作家先生。
余秋雨的讲题很大众化,名为:“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
他说:“现代人读书读得很累,很痛苦,我给大家说一些秘诀。
这些秘诀很形象,分别是:减肥、抬头、排序、返回自己、脱敏。
”“读书多少并不那么重要,快乐的读书才最重要”这堂名人讲座上午10点半举行,10点就已满座,连走道都站满了人。
大批听众被挡在门外。
余秋雨一进入会议室,大批粉丝、读者蜂拥而上,求、求合影,令主持人一时不知该如何劝解这些热心的读者。
余秋雨登上讲堂说,他最近很少参加公共活动,这次他来到南国书香节,也没有新作推出,这次来和大家交流,完全就是谈谈自己读书的一些体会。
在谈体会之前,余秋雨说起自己小时候读书的。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山村,我还记得我的第一个老师,她是小学毕业。
很多年之后,我想寻找到这位老师。
后来果然我们又重逢了。
没想到老师说,对不起,当时自己的文化太低了。
但我并不这么觉得,我依然感谢这位老师。
我对老师说,我要谢谢你,因为有关阅读和写作的所有最原始的美好记忆,都是你带给我的,比如,你带着我们在山间在田头读书识字,教我们如何用成语造句,一切想起来都那么快乐。
”余秋雨说,学问有时候并不那么重要,快乐才最重要;读书多少并不那么重要,快乐的读书才最重要。
古代有很多“苦读”的励志故事,但对于今天来说,余秋雨说,他更希望人们在读书时是快乐的。
“我们读得太多了,要减肥瘦身”“有一句话,现在是可以说的,那就是我们读得太多了,要减肥瘦身。
”余秋雨说,我们见过许多这样的读书人:他们勤奋地借书、买书、藏书、啃书,但是如果你问他们,这么多年读下来最喜欢哪几本书,最敬畏哪几本书,对自己的人格学问影响最大的是哪几位作家,他们往往答不出来。
倘使把读书比作交友,这样的读书人,近似交际场中那类四处点头握手、广散名片的人物,他们没有知己、没有深交。
读什么书,代表着一个人的成功你的成功里,藏着你曾读过的书很多人以为,只要会认字,就算会读书。
他们觉得,看书好像就是在学习,好像在进步,觉得自己还不是一个非常堕落的人。
人生有很多个阶段,不同的阶段,看书搭配应有不同;而且不同的书,要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
其实,人的大脑,就像一个硬盘。
他需要建立索引,然后再往里面放资料,但是很多人没有先给硬盘分区,直接把吸收来的东西一股脑儿丢进去,以为反正容量大,结果悲剧了——读得越多,脑子里反而越乱。
最终的结果就是,“今天听这个人说有道理,明天听那个人说也有道理,到最后就是没有自己的道理。
”“读什么书,就代表你是什么样的人;买什么书,就是给下一代指引什么方向。
”马克思曾有句论断: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顺着这个逻辑粗糙地延伸一下:你就是你过去见过的人,经历过的事,以及,读过的书的总和。
换句话说,You are your media(你就是你自己的媒体),你过去看过了什么书,就在塑造什么样的你;你在读什么样的书,代表着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一个喜欢读文学书籍的人,必定会对文学的世界充满想象力;一个喜欢读财经类书籍的人,必定有着经济人的思维。
他们的谈吐,气质,都会有一些微妙的差别。
而这种气质,也必定会在与别人的交流中散发出来,所谓的“胸有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一个喜欢读文学书籍的人,必定会对文学的世界充满想象力;一个喜欢读财经类书籍的人,必定有着经济人的思维。
他们的谈吐,气质,都会有一些微妙的差别。
而这种气质,也必定会在与别人的交流中散发出来,所谓的“胸有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说的是啥意思呢?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有的家长,三观本来就有BUG,自己每天无所事事浑浑噩噩在麻将桌上吃喝等死,却要求孩子次次考试第一,事事都必须拔尖,成为人中龙凤,虎中大王。
殊不知,“印随行为”几乎是所有哺乳动物的天性。
读书有益的名人名言本文是关于读书有益的名人名言,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彝2、提防那只念一本书的人。
——拉丁谚语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韩愈4、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三国志5、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6、不动笔墨不读书。
——徐特立7、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
——王安石8、立志是读书人最要紧的一件事。
——孙中山9、读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
——培根10、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
——狄德罗11、一日无书,百事荒废。
——陈寿12、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雨果1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国志》14、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孔子15、至哉天下乐,终日在书案。
——欧阳修16、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
——朱用纯17、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
——雪莱18、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
——鲁迅19、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丘20、自得读书乐,不邀为善名。
——王永彬21、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李苦禅22、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
——庄周23、读书必专精不二,方见义理。
——薛煊24、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郑成功2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26、对图书倾注的爱,就是对才智的爱。
——德伯里27、有些人生来只会吸收书中的毒素。
——琼森28、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
——王永彬29、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别林斯基3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31、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郑玄32、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33、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清)王豫34、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
——苏轼35、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
——郭沫若36、读书而不能运用,则所读书等于废纸。
——华盛顿37、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欧阳修38、读书对于智慧,也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
十句关于读书的名言简短1、“让书籍与现实相结合,灵魂的天空就会远比它们更宽广。
”西奥多罗斯福2、“只有读书,你才能明白其他一切。
”爱迪生3、“过去直到现在,常读书籍才能拥有智慧。
”富兰克林4、“不要预测你将成为什么样的人,请先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
”巴尔扎克5、“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不是所学到的,而是怎样学习。
”马克思6、“人在读书中学到的是思考,而不是知识。
”培根7、“把书籍作为心灵的健身器材,你的心灵就会严谨而聪明。
”卢梭8、“一本好书是一个朋友,它能让生活充实而有趣。
”爱默生9、“书籍是一种阻止你进入自己内心世界的重要钥匙。
”歌德10、“书籍是智慧之源,是力量之源,是抵御邪恶的符咒。
”莎士比亚二、我们从书中学会了什么读书是我们学习知识和思考的重要方式之一。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世界,而且还能引导我们思考人生。
从书中,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领域的知识,如历史、地理、文学、哲学等,这些知识能帮助我们了解世界。
另外,阅读书籍还能提升我们的思考能力,书写上的问题能够激发我们的思维,从而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一个主题,提高我们的领悟力和理解能力。
此外,从书中,我们可以学习到伟大思想家的智慧和人生哲学,他们的言论可以激励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进步。
他们的话语不仅可以提醒我们要“尽力做最好的自己”,而且还可以激励我们勇敢地去追求自己心中的梦想和规划自己的人生路线。
最后,读书能够丰富我们的情感和思维,书籍中各种精彩的故事能够给我们带来欢乐和感动,同时也能激发我们不断探索和思考,从而使我们更加热爱阅读,更加有礼貌和正确的态度。
三、有限的时间虽然读书有许多好处,但是随着现代生活的节奏加快,很多人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读书。
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的人通常会拥有更少的时间用于阅读,因为他们要应付工作和家庭,所以他们通常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阅读。
同样,没有稳定收入的人也往往缺乏足够的时间来读书。
四、结合实际情况而读因此,为了充分利用限制的时间,我们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来读书。
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大全100条1.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写作使人精确。
2. 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
3. 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不可浮躁。
4.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5. 学者修身,读书明智,做事精明。
6.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7. 多读书,善思考,善于自我管理,一定能成功。
8.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 心存疑虑,虑则有备,有备无患。
10. 学习方法比学习时间更为重要。
11. 智者善谋,达者必成。
12. 读书不必在多,而须在精。
13. 意志坚定者,成功之路也更平坦。
14. 读书虽好,勤思方得其巧。
15. 坚韧是成功的催化剂,而习得的经验则是成功的基石。
16. 学习是永恒的需要,尤其是在变化万千的现代社会。
17. 大智若愚,行成于思,毁于欲。
18. 失败者往往用精力证明自己是对的,而成功者用精力去改变自己。
19. 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20. 合理安排时间,轻松愉悦生活,已成千百年的课题,我们必须始终不懈地努力。
21. 信仰能破山越岭,意志能穿铁石。
22. 把时间用在正确的事情上,你就会有所收获。
23. 手中书卷心中剑,读书使人进步身心。
24. 百年树人,快则十年,慢则百年。
25. 认真读书,就是为了不辜负岁月。
26. 把握现在,创造未来,你追求的目标会光明地出现在你的前方。
27. 人的一生是由若干过程组成的,能控制的重要环节都与学习有关。
28. 安之若素,循序渐进,方能逐步迈向成功。
29. 学习的优劣不仅在于你读了多少书,而在于你读书之后的反思。
30. 成功的关键在于有多少你能忍受的痛苦。
31. 读书和学习是一个有趣而美好的过程,因为我们可以在其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32.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成功之路的必经之路。
33. 人生路漫漫,书中铭早读。
34. 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交谈。
35. 没有不通过勤奋努力能轻松获得成功的捷径。
外国关于读书变成变名人的事例在外国,有许多人通过读书成为了知名人士,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人追求知识与成就。
下面将介绍一些著名的外国人物,他们通过阅读书籍而成为了名人的事例。
1. 奥普拉·温弗瑞(Oprah Winfrey)奥普拉·温弗瑞是美国著名的媒体大亨和慈善家。
她从小就酷爱阅读,并通过读书积累了广博的知识。
奥普拉通过主持电视节目《奥普拉脱口秀》而成名,她在节目中经常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籍,并通过与作家的深入访谈,为读者们提供了更多的阅读灵感和思考。
2. 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马克·扎克伯格是著名的社交媒体平台Facebook的创始人之一。
他在大学期间读了一本叫做《人类本性》的书,这本书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克从这本书中学到了人类社会的运作规律和心理学知识,这对他后来创建Facebook的成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 比尔·盖茨(Bill Gates)比尔·盖茨是世界著名的企业家和慈善家,他创办了微软公司并成为了全球最富有的人之一。
比尔·盖茨在读大学期间遇到了一本名为《The Road Ahead》的书,这本书预测了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科技变革。
比尔·盖茨深受这本书的启发,他将这本书视为自己成功的里程碑之一。
4. 奥巴马(Barack Obama)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总统。
他的成功与他对书籍的热爱有着密切的关系。
奥巴马在童年时期就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经常去图书馆借书。
在政治生涯中,奥巴马也是一个积极的读者,他经常与作家交流,并通过读书来拓宽自己的思维和见识。
5. 约翰·肯尼迪(John F. Kennedy)约翰·肯尼迪是美国历史上一位备受推崇的总统。
他的演讲和写作风格深受人们喜爱。
肯尼迪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他对历史和政治学有着深入的研究。
他经常阅读历史和政治方面的书籍,这为他成为一位杰出的领导者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读什么书成什么人
读什么书成什么人
作为整体,人类从隆古走来,朝未知奔去;作为个体,我们一方面向死而生,另一方面学无止境。
正因如此,我们的求知欲往往是所有欲望中最强烈的一种。
梁实秋说,即或活到一百岁,也无非三万六千五百天;倘使把这三万多天做成日历,每天撕一张,又当如何?
这很可怕。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如今,行万里路易,读万卷书难。
何也?人生苦短。
去掉稚童和老弱时期,加之各种各样的难违难却,“好日子”所剩无几。
因此,无论对谁,读什么书其实是最可究诘,也最为重要的。
钱锺书说过,所谓学问,大抵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之人商量培养之事。
深长思之,学问乃教人如何读书、读什么书。
二者一而二,二而一,说穿了还是人生短暂,没有时间可供浪费。
这是一层涵义。
关乎读书的另一层涵义是塞万提斯一言道破的:“读什么书,成什么人”。
我辈从小大量阅读中外红色经典,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的作品,以及《北宋杨家将》《说岳全传》《隋唐演义》之类,也就形成了某些气度和家国情怀。
反之,设若从小浏览的尽是些哼哼唧唧和风花雪月,结果可想而知。
当然,凡事不能一概而论。
在一些人看来,《红楼梦》是儿
女情长,《三国演义》《水浒传》是“权谋”与“暴力”;《西游记》是神话或童话,与志怪小说几无差别。
换个角度看,《红楼梦》被认为是封建主义的一曲挽歌,是一部宣扬出世的杰作。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承载了中华文化释道儒之外的另一重要精神:侠义。
至于权谋,西方文学没有权谋吗?至于贬斥女性,西方(中世纪)不曾如此吗?况乎二乔、扈三娘等可谓这些作品中最完美的形象。
《西游记》则表面简单,实则不然,它对文化和人性的刻画入木三分。
关键是怎样历史地、理性地、多面地看问题。
这就是经典的丰富,也是经典的魅力,是为什么读经典的答案。
我在不同场合听到的一个大概率的问题:书这么多,孩子们该读什么?是啊,仅我国每年就产出数十万种纸质图书,其中文学作品就有上万种,网络文学几乎不可计数。
汪洋大海中取哪一瓢哪一粟至关重要。
我的做法是有所读,有所不读,把有限的时间用在经典上。
这又牵涉两个问题,什么叫经典,为什么读经典。
首先,经典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但主要是现实的;其次,经典是世界的,也是民族的,但主要是民族的。
经典并非一成不变,它取决于时代社会和个人取舍,这也是为什么要读经典、为什么要重读。
举个例子,我们说鲁郭茅巴老曹是经典,但也有人说张爱玲、徐志摩、周作人、林语堂是经典,但只要将他们置于民族存亡的历史背景,孰是孰非、孰重孰轻也就相对明了。
关于为什么读经典,还需要补充以下几点:一、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常读常新,这也是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反复强调的。
这是由经典的丰富性所决定的。
它们不断被时代激活,同时激活我们的心性:对真善美的追求。
二、经典对历史和生活作出多重判断,可以成为借镜。
三、经典是民族语言传承、发展的载体,同时民族语言成就了经典。
它们潜移默化地造就和丰富我们的生活,是我们的集体无意识,因此也是我们思想、审美的基础,是价值观的基础,同时是民族认同感的重要纽带。
读书需要选择,需要披沙拣金、取精用弘,即在前人确定的经典谱系基础上筛选、增删和确定时代的、民族的、个人的经典。
这就需要精读,甚至不断重读经典。
当然,有时间泛读杂书也是必要的,但不能主次颠倒。
泛读杂书的目的终究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经典、守护经典。
所谓“阳光下没有新鲜事物”是因为缺乏主见;换一个角度,换一种立场,必定是“阳光下充满了新鲜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