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统计学期末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87.00 KB
- 文档页数:25
《应用统计学》期末复习解答一、单选题1.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A )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B.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C.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D.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2.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出( A )A.组内同质性和组间差异性B.组内差异性和组间差异性C.组内同质性和组间同质性D.组内差异性和组间同质性3.设某地区有8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 D )A.全部工业企业B.800家工业企业C.每一件产品D.800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4.统计调查的基本任务是取得原始统计资料,所谓原始统计资料是(C)A.统计部门掌握的资料B.对历史统计资料进行整理后取得的资料C.直接向调查单位进行登记取得的资料D.统计年鉴或统计公报上发布的资料5.已知两个同类企业的职工平均工资的标准差分别为10元和6元,而平均工资分别为3000元、3500元,则两个企业的工资离散程度为( A )A.甲大于乙B.乙大于甲C.两者相等D.无法判断6.一个连续性生产的工厂,为检验产品的质量,在一天中每隔1小时取5分钟的产品做检验,这种抽样方法属于( C )A.简单随机抽样B.整群抽样C.系统抽样D.分层抽样7.进行统计分组的关键是(B)A.划分各组组限B.正确选择分组标志C.确定各组组距D.计算各组组中值8.对一批进口商品的质量进行假设检验,在显著性水平为0.01时,原假设被拒绝;如果使用0.05的显著性水平,则原假设( A)A.一定会被拒绝B.可能会被拒绝C.一定会被接受D.必须重新假设检验 9.下列分组中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B )A.人口按年龄分组B.产品按质量优劣分组C.企业按固定资产原值分组D.乡镇按工业产值分组 10.当一组数据属于右偏分布时,则(B ) A.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是合而为一的 B.众数在左边,平均数在右边C.众数的数值较小,平均数的数值较大D.众数在右边,平均数在左边11.下列关于相关系数的陈述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A ) A.数值越大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就越强B.仅仅是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的一个度量,不能用于描述非线性关系C.只是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的一个度量,不一定意味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因果关系D.绝对值不会大于112.如果报告期商品价格计划降低5%,销售额计划增加10%,则销售量应增加( D ) A.15% B.5% C.5.25% D.15.79% 13.某橡胶厂生产汽车轮胎,根据历史资料统计结果,平均里程为25000公里,标准差为1900公里。
统计学期末复习分析第⼀章1.应⽤统计设计是应⽤统计调查潜的的准备⼯作。
(对)2.应⽤统计应该遵守的原则有(ABCD )A 真实性B准确性C时效性D经济性E实践性3.调查对象——符合调查⽬的的、若⼲具有相同性质的调查单位组成的集合。
4.调查单位——统计调查登记的项⽬和标志资料的承担者5.填报单位——负责向调查机关报送调查资料的单位。
6.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可以是同⼀单位,也可以是不同单位。
(对)7.应⽤统计调查的要求(ABCD) A 准确性B及时性C 系统性D 全⾯性E条件性8.⾮抽样调查包括(ABCD)A普查B重点调查C 典型调查 D 固定样本调查 E 分类调查9.典型调查和重点调查是属于抽样调查(错)10.典型调查和重点调查的结果可以⽤于推断总体(错)11.调查时间包括两层意思,⼀是调查⼯作进⾏的时间,⼆是调查的事件所发⽣的时间。
12.总体——统计对象的全体13.总体单位——组成总体的个体14.样本——在总体中被抽取的部分总体单位15.样本单位——组成样本的个体16.样本框——可以选择作为样本的总体单位列出的名册或排序编号。
17.样本容量——样本所包含的样本单位数。
18.抽样⽐——样本单位数与总体单位数之⽐19.样本框可能与总体⼀致,也可能与总体不⼀致。
(对)20抽样调查和⾮抽样调查都是在总体中抽取⼀部分来进⾏调查。
(错)21.⾮随机抽样调查选择调查样本调查者带有(A ).A较强的主观性B 较强的客观性 C 较强的灵活性D⾃由性22.⾮抽样调查适⽤于(A)A 探索性研究B前沿性研究 C 事后研究 D 事前研究23.⾮随机抽样调查(C)A、可以确定抽样误差 B 可以⽤数理⽅法估计误差 C ⽆法确定抽样误差D 能定量地推断总体24.任意抽样是(B)A随机抽样B⾮随机抽样 C 典型抽样D 全⾯抽样25.判断抽样是(C)A随机抽样B典型抽样C⾮随机抽样D 全⾯抽样26.配额抽样与分层抽样()A 相同B 都是随机抽样C 是不同的抽样D 是不同的类型27.随机抽样调查的结果()A可以⽤于推断总体 B 不可⽤于推断总体 C 可随意确定样本D 不可随意确定样本28.随机抽样对总体中每个单位被抽取的概率(A)A相等B不相等 C 较⼤ D 较⼩29.纯随机抽样与任意抽样(B )A相同B不同C 整体抽样D 部分抽样30.分层抽样层与层之间的差异(A) A ⼤B⼩ C 不定 D 平均31.分层抽样层的内部差异(B ) A ⼤B⼩ C 不定 D 平均32.整群抽样,群与群之间的差异(B) A ⼤B⼩ C 不定 D 平均33.整群抽样,群的内部差异(A) A ⼤B⼩ C 不定 D 平均34.多阶段抽样就是分层抽样(错)35.登记性误差和系统性误差是(A )A可以避免的B 不可避免的C ⼈为的 D 是故意的36.随机性误差是(B)A可以避免的B 不可避免的C⼈为的 D 是故意的37.随机性误差(A)A可以控制B 不可控制C 可以忽略 D 不可忽略38.重复抽样调查某班的平均成绩,要求误差不超过±5分,已知总体标准差为4,,问要调查对数个样本单位才能满⾜要求?第⼆章统计整理1.什么是统计整理?2.对⼆⼿资料进⾏再加⼯不是统计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1. 有10个企业全部职工的工资资料,若要调查这10个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 。
A. 10个企业B. 10个企业职工的全部工资C. 10个企业的全部职工D. 10个企业每个职工的工资2. 衡量顺序数据的尺度是()。
A. 定类尺度B. 定序尺度C. 定距尺度D. 定比尺度3.下列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 职工人数B. 企业个数C. 设备台数D. 产品重量4.下列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 职工人数B. 企业个数C. 设备台数D. 产品长度5. 人口普查规定标准时间是为了( )。
A.避免登记的重复与遗漏 B.将来资料具有可比性C.确定调查单位 D.登记的方便6. 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
A.对调查单位做深入的研究B. 了解总体各单位的情况C.用样本来推断总体D. 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7. 抽样误差是( )。
A. 可以事先计算出来并加以控制的B. 只能在调查结束后才能计算C. 可以通过责任心的教育避免产生的D. 可以通过改进调查方法来消除的8. 在其它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平均误差()。
A 随着抽样单位数的增多而变大B 随着抽样单位数的增多而变小C 随着抽样单位数的减少而变小D 不会随着抽样单位数的改变而改变9.在抽样推断中,抽样误差是()。
A、可以避免的B、可避免且可控制C、不可避免且无法控制D、不可避免但可控制10.抽样调查的目的在于()。
A. 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B. 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C. 对样本进行全面调查D. 了解样本的基本情况11. 单变量分组通常只适用于 ( ) 的情况。
A.离散变量且变量值较多 B.连续变量,但范围较大C.离散变量且变量值较少 D.连续变量,但范围较小12.某外商投资企业按工资水平分为四组:1000元以下,1000~1500元;1500~2000元;2000元以上。
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组中值分别为()。
A. 750和2500B. 800和2250C. 800和2500D. 750和225013. 某管理局对其所属企业的生产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请指出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应用统计单项选择题-第05章-参数估计1.单选题: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情况下,如果抽样误差减一半(其他条件不变),则样本单位必须()。
A. 减少到四分之一B. 减少到一半C. 增加到4倍D. 增加到2倍解答: C2.单选题:某企业对一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这批产品的总数为5000件,过去几次同类调查所得的产品合格率为91%、95%和96%,为了使合格率的允许误差不超过3%,在99.73%的概率下确定抽查产品件数时,应采用的产品合格率为()?A. 91%B. 94%C. 95%D. 96%解答: A3.单选题:某地区抽查64个18周岁的男青年的高度,平均身高为168cm,标准差为8cm。
则该地区18周岁青年的平均身高95%的置信区间为()。
A. 168±95%×8cmB. 168±1.96cmC. 168±1.96×8cmD. 168±8cm解答: B4.单选题:确定估计总体均值的样本容量时,()。
A. 允许误差越大,样本容量越大B. 总体标准差越大,样本容量越大C. 样本容量与抽样方法无关D. 置信水平越大,样本容量越小解答: B5.单选题:根据样本估计量的可靠程度可以推断总体参数所在的区间范围叫()。
A. 区间估计B. 抽样估计C. 矩估计D. 点估计解答: A6.单选题:某地有2万亩稻田,根据上年资料得知其中平均亩产的标准差为50公斤,若以95.45%的概率保证平均亩产的误差不超过10公斤,应抽选()亩地作为样本进行抽样调查。
A. 100B. 250C. 500D. 1000解答: A7.单选题:已知a=0.05,n=10,则有()。
A. ta/2(n-1)<za<za/2B. za<ta/2(n-1)<za/2C. za<za/2<ta/2(n-1)D. za/2<za<ta/2(n-1)解答: C8.单选题:评价估计量的标准是()。
应用统计单项选择题-第07章-方差分析1.单选题:关于方差分析中的SSA和SSE,正确的说法是()。
A. SSA和SSE反映了随机因素带来的影响B. SSA和SSE反映了系统因素带来的影响C. SSA所表现的是组间差异既包括随机因素,也包括系统因素D. SSE所表现的是组内差异既包括随机因素,也包括系统因素解答: C2.单选题:利用“方差分析表”进行方差分析时,该表不包括的项目有()。
A. 方差来源B. 离差平方和及其分解C. 各离差平方和的自由度D. 原假设的统计判断解答: D3.单选题:下面不属于单因素方差分析中所需的平方和是()。
A. SSTB. SSAC. SSED. SSR解答: D4.单选题:与假设检验相比,方差分析方法可以使犯第I类错误的概率()。
A. 提高B. 降低C. 等于0D. 等于1解答: B5.单选题:方差分析中,错误说法是()。
A. 如果方差分析只针对一个因素进行,称为单因素方差分析B. 如果同时针对多个因素进行,称为多因素方差分C. 方差分析就是通过不同方差的比较,作出接受原假设或拒绝原假设的判断D. 方差分析不可以对若干平均值是否相等同时进行检验解答: D6.单选题:以下对方差分析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方差分析可以对若干平均值是否相等同时进行检验B. 进行方差分析要求各水平下的样本容量相同C. 离差平方和能分解为组内方差与组间方差的和D. 方差分析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也大有用武之地解答: B7.单选题:下列式子错误的是()。
A. F=MSE/MSAB. MSA=SSA/(r-1)C. MSE=SSE/(n-r)D. SST=SSE+SSA解答: A8.单选题:方差分析所研究的是()。
A. 分类型自变量对分类型因变量的影响B. 分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自变量的影响C. 分类型因变量对数值型自变量的影响D. 分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的影响解答: D9.单选题:若方差分析中,所提出的原假设是H0:μ1=μ2=…=μk,备择假设是()。
统计学各章节期末复习知识点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
作为一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学科,统计学的知识点非常丰富。
以下是统计学各章节的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1.数据收集与描述-数据类型: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数据收集方式:问卷调查、观察、实验-描述统计:中心趋势(均值、中位数、众数)、离散程度(范围、方差、标准差)、数据分布(直方图、条形图、饼图)2.概率论基础-随机试验与样本空间-事件与事件概率-古典概型、几何概型和统计概型-条件概率与独立性-伯努利试验与二项分布3.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机变量与分布函数-离散型随机变量与其分布律-连续型随机变量与其概率密度函数-均匀分布、正态分布、指数分布等常见分布4.多个随机变量的分布-边缘分布与条件分布-两个离散型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律-两个连续型随机变量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的分布5.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数学期望与其性质-方差与标准差-协方差与相关系数-矩、协方差矩阵与相关系数矩阵6.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辛钦大数定律-中心极限定理-切比雪夫不等式与伯努利不等式7.统计推断基础-参数估计:点估计、区间估计-置信区间与置信水平-假设检验:原假设与备择假设、显著性水平、拒绝域-类型Ⅰ错误和类型Ⅱ错误-样本容量与统计检验的效应大小8.单样本与双样本推断-单个总体均值的推断:正态总体与非正态总体-单个总体比例的推断-两个总体均值的推断:独立样本与配对样本-两个总体比例的推断9.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两因素方差分析-简单线性回归分析:最小二乘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拟合优度、剩余平方和、变量选择10.非参数统计方法-指标:秩和检验、秩和相关检验、符号检验- 分布:符号检验、秩和检验、秩和相关检验、Kolmogorov-Smirnov检验这些是统计学各个章节的期末复习知识点的一个概述。
每个章节都拥有更加详细和复杂的内容,需要学生在复习中深入理解并进行练习。
统计学期末复习要点一、复习重点1、理解描述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2、熟识定量数据与定性数据的图表叙述,常用图表3、熟练掌握加权算术平均数、标准差、标准差系数的计算方法理解样本均值、样本比例的样本原产及中心音速定理4、理解点估计的三个评价标准,区间估计的置信水平的概念5、熟练掌握总体均值与总体比例的区间估计方法6、认知影响样本容量大小因素(置信水平、总体方差、容许误差),就是怎样影响的?7、认知假设检验的原理、步骤及两类错误8、熟练掌握总体均值、总体比例的假设检验9、认知方差分析的概念、原理及基本步骤10、熟练掌握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理解单因素方差分析表的内在联系11、掌控相关系数的性质及检验方法,一元线性与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插值,评价及检验,掌控相关系数、决定系数及回归估计标准误差的概念、排序及三者间的关系。
12、熟练掌握多元线性重回分析方法,重点熟识excel重回分析输出表的内在联系13、认知时间序列的共同组成因素及两类模型14、熟悉选择拟合时间序列趋势模型的分析方法、理解一元线性、抛物线、指数曲线趋势模型15、认知平均值综合指数与加权平均指数的概念及排序16、认知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概念及排序17、理解指数体系的概念及作用,熟练掌握总量指标的两因素分析方法18、理解cpi 指数及其经济意义,cpi指数与购买力指数的关系二、思考题1、解释洛伦茨曲线及其用途。
2、怎么理解均值在统计学中的地位?3、详述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特点和应用领域场合。
4、详述综合指数的基本基本建设原理。
5、写出大样本条件下总体均值左侧检验的基本步骤。
6、写下大样本条件下总体方差未明时正态总体均值左侧检验的基本步骤。
7、简述样本容量与置信水平、总体方差、允许误差的关系。
8、在假设检验中第ⅰ类错误和第ⅱ类错误分别指什么,并表明它们出现的概率大小之间的关系。
9、分别列出小样本情形下一个总体(总体方差未知)均值的左侧、右侧及双侧检验的假设形式和拒绝域?10、详述方差分析的基本假设11、解释方差分析中总误差平方和、水平项误差平方和、误差项平方和三者含义及其关系?12、在对实际的时间序列拟合其长期趋势方程,通常可采用哪些分析方法?13、为什么平均发展速度用几何平均法计算?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应注意哪些问题?14、简述移动平均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1、简述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的关系。
统计工作是人们的统计实践,是主观反映客观认识的过程;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结果,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过程和结果的关系;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概括,统计学和统计工作之间存在着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
2、什么是统计表?其构成如何?把统计调查得来的数字资料,经过汇总整理后,得出一些系统化的统计资料,将其按一定顺序填列在一定表格内,这个表格就是统计表。
统计表从内容上看由主词和宾词组成;从构成要素看总标题,分标题,纵、横栏组成的本身及表中的数字。
3、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有何异同?时期数列的各指标值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而时点数列的各指标值不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时期数列各指标值具有可加性的特点,而时点数列的各指标值不能相加;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时期数列各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包括的时期长短有直接的关系,而时点数列各指标值的大小与时间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
联系: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都是总量指标,是把总量指标按反映的总体时间状态不同分类的结果。
4、什么是同度量因素?同度量因素在统计指数中有什么作用?统计指数编制中能使不同度量单位的现象总体转化为娄量上可以加总,并客观上体现它在实际经济现象或过程中的份额这一媒介因素,称为同度量因素。
一般情况下,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以相应的基期的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而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以相应的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同度量因素有二个作用:①同度量作用,即把不能够相加的量转变为可加的、具有经济意义的量②权数作用。
通过其取值的不同就可以衡量因素的不同的相对重要程度。
5、点估计与区间估计有什么区别?区别:(1)点估计也称定值估计,它是以抽样得到的样本指标作为总体指标的估计量,并以样本指标的实际值直接作为总体未知参数的估计值的一种推断方法.(2)区间估计也是参数估计的一种形式.通过从总体中抽取的样本,根据一定的正确度与精确度的要求,构造出适当的区间,以作为总体的分布参数(或参数的函数)的真值所在范围的估计.前者得出的是一个具体的值,后者是一个区间.6、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的关系如何?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的关系:(1)它们是总体与个体的关系。
统计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P111.3统计数据可以分为哪⼏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数据各有什么特点?答:①按照所采⽤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
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说明的是事物的品质特征,通常是⽤⽂字来表述的,其结果均表现为类别,因此统称定性数据或品质数据。
数值型数据说明的是现象的数量特征,通常是⽤数值来表现,因此也可称为定量数据或数量数据。
②按照统计数据的收集⽅法,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
观测数据是通过调查或观测⽽收集到的数据,这类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
实验数据则是在实验室中控制对象⽽收集到的数据。
③按照被描述的现象与时间的关系,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截⾯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截⾯数据通常是在不同的空间获得的,⽤于描述现象在某⼀时刻的变化情况。
时间序列数据是按时间顺序收集到的,⽤于描述现象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5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个概念总体是包含研究的全部个体的集合。
⽐如要检验⼀批灯泡的使⽤寿命,这⼀批灯泡构成的集合就是总体。
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元素的集合。
⽐如从⼀批灯泡中随机抽取100个,这100个灯泡就构成了⼀个样本。
参数是⽤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
⽐如要调查⼀个地区所有⼈⼝的平均年龄,“平均年龄”即为⼀个参数。
统计量是⽤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
⽐如要抽样调查⼀个地区所有⼈⼝的平均年龄,样本中的“平均年龄”即为⼀个统计量。
变量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
⽐如商品的销售额是不确定的,这销售额就是变量。
P402.2⽐较概率抽样和⾮概率抽样的特点,举例说明什么情况下适合采⽤概率抽样?什么情况下适合⾮概率抽样?答:概率抽样的特点:①抽样时是按⼀定的概率以随机原则抽取样本。
②每个单位被抽中的概率是已知的,或是可以计算出来的。
③当⽤样本对总体⽬标量进⾏估计时,要考虑到每个样本单位被抽中的概率。
⾮概率抽样的特点:操作简便,时效快,成本低,⽽且对于抽样中的统计学专业技术要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