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农产品检测机构管理办法
- 格式:doc
- 大小:417.00 KB
- 文档页数:11
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日期:2004-4-21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2002年4月29日农业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12号部长令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无公害农产品的管理,维护消费者权益,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第三条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工作,由政府推动,并实行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的工作模式。
第四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和监督管理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五条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的管理及质量监督工作,由农业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按照“三定”方案赋予的职责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分工负责,共同做好工作。
实用文档第六条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应当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扶持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组织无公害农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
第七条国家鼓励生产单位和个人申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
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范围由农业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共同确定、调整。
第八条国家适时推行强制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制度。
第二章产地条件与生产管理第九条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产地环境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的标准要求;(二)区域范围明确;(三)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
第十条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管理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生产过程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的标准要求;(二)有相应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三)有完善的质量控制措施,并有完整的生产和销售记录档案。
第十一条从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严格按规定使用农业投入品。
禁止使用国家禁用、淘汰的农业投入品。
第十二条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应当树立标示牌,标明范围、产品品种、责任人。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管理,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考核,是指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对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进行条件与能力评审和确认的活动。
第三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经考核和计量认证合格后,方可对外从事农产品、农业投入品和产地环境检测工作。
第四条农业部负责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的监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建设,应当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鼓励检测资源共享,推进县级农产品综合性质检测机构建设。
第二章基本条件与能力要求第六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应当依法设立,保证客观、公正和独立地从事检测活动,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七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应当具有与其从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活动相适应的管理和技术人员。
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技术人员应当具有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并经所在机构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第八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技术人员应当不少于5人,其中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同等能力的人员比例不低于40%。
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和授权签字人应当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同等能力,并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工作5年以上。
博士研究生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检验检测工作1年及以上;硕士研究生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检验检测工作3年及以上;大学本科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检验检测工作5年及以上;大学专科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检验检测工作8年及以上,可视为同等能力。
第九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应当具有与其从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活动相适应的检测仪器设备,仪器设备配备率达到98%,在用仪器设备完好率达到100%。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地环境检测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规范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中的产地环境检测和评价工作,保证产地环境检测、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程序》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程序》,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检测和评价工作由具备法定检测资格,愿接受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机构(以下简称“产地认定机构”)委托的检测机构承担.第三条产地认定机构负责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检测机构(以下简称“检测机构”)的选定、考核、委托和管理。
第四条检测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通过计量认证并在有效期内;(二)有满足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检测和评价的能力;(三)有熟悉农业和农业环境检测工作业务的专业队伍.第五条满足本办法第四条规定的检测机构可直接向产地认定机构提出承担检测任务申请,经产地认定机构考核、确认并签定委托协议后,方可开展产地环境检测和评价工作.第六条产地认定机构应当根据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中的产地环境检测工作需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择优选定检测机构,并及时将选定的检测机构情况报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备案。
第七条产地认定机构应当与选定的检测机构签订委托协议书,协议有效期三年。
在协议有效期内,未能通过计量认证复审的检测机构,委托协议终止.第八条协议有效期满六个月前应当按照原程序重新履行申请和委托手续。
第九条检测机构名称、体制、业务范围、检测能力等方面发生变化时,应当在30个工作日内将变更情况报产地认定机构,及时调整和补办有关手续,并报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备案。
第十条检测机构的权利与义务:(一)接受申请人、产地认定机构和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委托,承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中的产地环境检测与评价任务。
(二)在承担监督抽查任务时,可以查阅被检查单位的相关资料。
(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行业标准及有关规定开展检测和评价工作,及时准确出具产地环境检测报告和产地环境现状评价报告。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关于委托及取消部分检测机构无公害农产品定点检测资质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1.11.01•【文号】农质安发[2011]22号•【施行日期】2011.11.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产品质量安全正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关于委托及取消部分检测机构无公害农产品定点检测资质的通知(农质安发[2011]22号)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各有关检测机构:为满足无公害农产品事业发展需要,部中心根据《无公害农产品定点检测机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有关规定,按照“合理布局、择优委托”的原则,对经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推荐申报定点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了考核和审查,潮州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等11家检测机构符合无公害农产品定点检测机构资质条件(附件1),增加其作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定点检测机构。
佳木斯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测中心等4家检测机构因原签订的无公害农产品定点检测机构委托协议期满未重新申请(附件2),根据《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三款规定,取消其无公害农产品定点检测机构资格。
请新委托的各无公害农产品定点检测机构严格按照签订的《无公害农产品定点检测机构委托协议书》及相关规定,积极做好无公害农产品检测工作,严把检验检测关。
请各地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在无公害农产品工作中充分依托和发挥各定点检测机构功能作用,切实把好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确保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安全。
未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委托授权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无公害农产品检验数据和结果,认证评审一律不予认可。
特此通知。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一日。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和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监管职责1.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是国家、省、市(州)、县(市、区)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中对农产品的检测机构。
2.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的主要职责是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农产品进行检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三、组织机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的主要组织架构包括站长、副站长、质量管理部、检测部、信息部、设备部和后勤部等部门。
1.站长:负责全站工作的协调、管理和领导,同时担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法定代表人。
2.副站长:协助站长开展各项工作,分管具体工作,对下属部门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3.质量管理部: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检测质量管理工作。
4.检测部:负责农产品检测业务,包括样品接收、样品处理、检测操作、结果处理和报告编制等。
5.信息部:负责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的信息系统,包括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分发等。
6.设备部:负责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的检测设备、仪器和附属设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维护管理。
7.后勤部: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的后勤保障工作,包括人员安排、物资采购和维护、基础设施的维修和保养等。
四、工作流程1.样品接收: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通过各种途径收到需要检测的样品,对样品进行入库、验收,并登记样品名称、来源、数量、送检人员等信息。
2.样品处理:按照检测要求,对样品进行处理、预处理和基本分析,以便更好地进行检测。
3.检测操作:依照相关的检测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测数据和结果。
4.结果处理: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编写检测报告。
5.报告编制:按照相关规定,编制检测报告,并及时提交给委托方。
6.信息管理:记录所有检测流程的信息,并进行存档管理。
五、制度执行1.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的各项管理制度应制定、修订和完善,使之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规定。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管理办法(2022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22.01.07•【文号】农业农村部令2022年第1号•【施行日期】2022.01.07•【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产品质量安全正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管理办法(2012年8月14日农业部令2012年第7号公布,2022年1月7日农业农村部令2022年第1号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是指为了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和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系统和持续地对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害因素进行检验、分析和评价的活动,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普查和专项监测等内容。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是指为了监督农产品质量安全,依法对生产中或市场上销售的农产品进行抽样检测的活动。
第四条农业农村部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等工作需要,制定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并组织实施。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和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五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由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条件的检测机构承担。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建设,提升其检测能力。
第六条农业农村部统一管理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数据和信息,并指定机构建立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数据库和信息管理平台,承担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数据和信息的采集、整理、综合分析、结果上报等工作。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管理办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管理办法》业经2012年6月13日农业部第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
二〇一二年八月十四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是指为了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和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系统和持续地对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害因素进行检验、分析和评价的活动,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普查和专项监测等内容。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是指为了监督农产品质量安全,依法对生产中或市场上销售的农产品进行抽样检测的活动。
第四条农业部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等工作需要,制定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并组织实施。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和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五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由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条件的检测机构承担。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建设,提升其检测能力。
第六条农业部统一管理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数据和信息,并指定机构建立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数据库和信息管理平台,承担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数据和信息的采集、整理、综合分析、结果上报等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数据和信息。
鼓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建立本行政区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数据库。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地环境检测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规范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中的产地环境检测和评价工作,保证产地环境检测、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程序》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程序》,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检测和评价工作由具备法定检测资格,愿接受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机构(以下简称“产地认定机构”)委托的检测机构承担。
第三条产地认定机构负责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检测机构(以下简称“检测机构”)的选定、考核、委托和管理。
第四条检测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通过计量认证并在有效期内;(二)有满足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检测和评价的能力;(三)有熟悉农业和农业环境检测工作业务的专业队伍。
第五条满足本办法第四条规定的检测机构可直接向产地认定机构提出承担检测任务申请,经产地认定机构考核、确认并签定委托协议后,方可开展产地环境检测和评价工作。
第六条产地认定机构应当根据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中的产地环境检测工作需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择优选定检测机构,并及时将选定的检测机构情况报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备案。
第七条产地认定机构应当与选定的检测机构签订委托协议书,协议有效期三年。
在协议有效期内,未能通过计量认证复审的检测机构,委托协议终止。
第八条协议有效期满六个月前应当按照原程序重新履行申请和委托手续。
第九条检测机构名称、体制、业务范围、检测能力等方面发生变化时,应当在30个工作日内将变更情况报产地认定机构,及时调整和补办有关手续,并报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备案。
第十条检测机构的权利与义务:(一)接受申请人、产地认定机构和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委托,承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中的产地环境检测与评价任务。
(二)在承担监督抽查任务时,可以查阅被检查单位的相关资料。
(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行业标准及有关规定开展检测和评价工作,及时准确出具产地环境检测报告和产地环境现状评价报告。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管理,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考核,是指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对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进行条件与能力评审和确认的活动。
第三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经考核和计量认证合格后,方可对外从事农产品、农业投入品和产地环境检测工作。
第四条农业部负责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的监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建设,应当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鼓励检测资源共享,推进县级农产品综合性质检测机构建设。
第二章基本条件与能力要求第六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应当依法设立,保证客观、公正和独立地从事检测活动,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七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应当具有与其从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活动相适应的管理和技术人员。
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技术人员应当具有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并经所在机构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第八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技术人员应当不少于5人,其中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同等能力的人员比例不低于40%。
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和授权签字人应当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同等能力,并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工作5年以上。
博士研究生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检验检测工作1年及以上;硕士研究生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检验检测工作3年及以上;大学本科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检验检测工作5年及以上;大学专科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检验检测工作8年及以上,可视为同等能力。
第九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应当具有与其从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活动相适应的检测仪器设备,仪器设备配备率达到98%,在用仪器设备完好率达到100%。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关于印发《无公害农产品
认证检测依据表》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3.12.31
•【文号】农质安发[2013]20号
•【施行日期】2013.12.3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质量管理和监督
正文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关于印发《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检
测依据表》的通知
(农质安发[2013]2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各无公害农产品检测机构:近日,农业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了新的《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农业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第2034号)。
鉴于新公告与无公害农产品检测目录类别划分有所不同,为做好新公告与无公害农产品检测目录的衔接,使无公害农产品检测目录的适用产品范围进一步具体化,方便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检测工作,我中心编制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检测依据表》,除生鲜乳依据国家标准实施检测外,其他产品均依据相应的无公害农产品检测目录实施检测。
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在实施中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及时与我中心技术处联系,邮箱:
**************。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2013年12月31日。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管理办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是指为了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和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系统和持续地对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害因素进行检验、分析和评价的活动,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普查和专项监测等内容。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是指为了监督农产品质量安全,依法对生产中或市场上销售的农产品进行抽样检测的活动。
第四条农业部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等工作需要,制定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并组织实施。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和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五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由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条件的检测机构承担。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建设,提升其检测能力。
第六条农业部统一管理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数据和信息,并指定机构建立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数据库和信息管理平台,承担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数据和信息的采集、整理、综合分析、结果上报等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数据和信息。
鼓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建立本行政区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数据库。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经费列入本部门财政预算,保证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检测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检测室的管理,保障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公正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检测室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对农产品进行质量安全检测,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持。
第三条检测室应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规范检测工作流程,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二章检测室职责第四条检测室的主要职责包括:(一)承担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任务,提供检测报告;(二)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研究,提高检测技术水平;(三)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四)对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五)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调查和处理;(六)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相关工作。
第五条检测室应建立健全检测工作流程,包括样品接收、登记、保管、检测、报告编制、档案管理等环节。
第六条检测室应定期对检测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保证检测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
第三章检测人员管理第七条检测室应配备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检测人员,检测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二)具有相关工作经验;(三)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第八条检测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不得泄露检测数据和信息,不得参与可能影响检测结果公正性的活动。
第九条检测人员应参加定期培训,提高检测技能和业务水平。
第四章样品管理第十条检测室应建立健全样品管理制度,包括样品的接收、登记、保管、检测、销毁等环节。
第十一条样品接收时,应核对样品标签,确认样品名称、数量、来源等信息无误。
第十二条样品保管应符合防潮、防尘、防污染等要求,确保样品在检测前的完整性。
第十三条样品检测后,应及时将样品销毁,防止样品信息的泄露。
第五章检测数据和报告管理第十四条检测室应建立健全检测数据和报告管理制度,包括数据的收集、记录、审核、报告编制等环节。
附件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定点检测机构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检测机构管理,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地环境监测、产品质量检验工作质量和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无公害农产品认定暂行办法》《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定点检测机构,是指具有相应的检验检测资质和技术能力,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考核认定,承担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检测工作任务的检验检测机构。
第三条检验检测机构从事下列活动,应当取得定点检测机构资质:(一)为无公害农产品认定、绿色食品标志许可、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出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二)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证后监管出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三)为无公害农产品认定、绿色食品标志许可、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仲裁检测出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四)参与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标准制修订、风险预警等工作的。
第四条定点检测机构认定遵循“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择优委托”的原则,根据各地区、各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建设和完善定点检验检测体系。
第五条中心负责定点检测机构的认定和监督管理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农业农村行政主管部门及所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机构(以下简称“省级工作机构”)负责本区域、本行业内定点检测机构的推荐和相关业务活动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跨区域承担任务的定点检测机构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由该定点检测机构所在省级工作机构负责。
第六条定点检测机构及其检验检测人员应当独立于其出具检验检测数据、结果所涉及的利益相关各方,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标准、技术规范要求,出具真实、客观、准确的检验数据和结果,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管理办法【法规标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管理办法【颁布单位】农业部【发文字号】农业部令2007年第7号【颁布时间】2007—12—1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管理,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考核,是指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对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进行条件与能力评审和确认的活动。
第三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经考核和计量认证合格后,方可对外从事农产品、农业投入品和产地环境检测工作。
第四条农业部负责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的监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建设,应当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鼓励检测资源共享,推进县级农产品综合性质检测机构建设.第二章基本条件与能力要求第六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应当依法设立,保证客观、公正和独立地从事检测活动,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第七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应当具有与其从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活动相适应的管理和技术人员。
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技术人员应当具有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并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
第八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技术人员应当不少于5人,其中中级职称以上人员比例不低于40%。
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应当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并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工作5年以上。
第九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应当具有与其从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活动相适应的检测仪器设备,仪器设备配备率达到98%,在用仪器设备完好率达到100%.第十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应当具有与检测活动相适应的固定工作场所,并具备保证检测数据准确的环境条件.从事相关田间试验和饲养实验动物试验检测的,还应当符合检疫、防疫和环保的要求。
农残检测室规章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农残检测室的运行管理,保障检测质量,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农残检测室的组织架构1.检测室设立主任一人,负责检测室的日常管理工作。
2.农残检测室设立技术人员,负责具体的检测工作。
3.检测室设立管理员,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设备维护。
4.农残检测室设立质控人员,负责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
5.检测室设立采样人员,负责样品的采集、保存和送样。
三、农残检测室的管理制度1.检测室的开放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14:00-18:00。
2.检测室的工作人员应按时上班,不得早退、迟到。
3.检测室内禁止吸烟、喧哗,不得私自使用实验设备。
4.检测室内不得存放食品、饮料等与实验无关物品。
5.检测室内设备、仪器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洗、消毒并妥善保存。
6.检测室内实验操作应按规程操作,不得擅自改变实验方案。
四、样品接收和样品检测1.样品的接收应有专人负责,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样品的接收应填写接样登记表,包括样品名称、数量、来源等信息。
3.对接收到的样品应进行编号、分类、保存,并及时送样检测。
4.样品检测应按照检测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5.对检测结果异常的样品应重新进行检测,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五、质控和质量保证1.检测室应建立健全的质控体系,包括内部质控、外部质控等。
2.对质控结果异常的实验室应及时进行整改和纠正。
3.每位检测人员应接受定期的培训和考核,确保检测技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检测室应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并定期进行设备的检定和校准。
5.检测室应定期对实验室的环境进行监测,确保检测环境的干净整洁。
六、违纪处罚1.对违反农残检测室规章制度的工作人员,给予批评教育、通报批评等处罚。
2.对严重违纪的工作人员,给予停职、辞退等处罚,并追究法律责任。
七、附则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需修改,须经检测室主任批准并报领导审核。
农产品质量监测管理办法一、引言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我国制定了《农产品质量监测管理办法》。
本文将对该办法的主要内容进行阐述和解读。
二、管理目的《农产品质量监测管理办法》的管理目的是为了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工作,维护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监测责任部门根据《农产品质量监测管理办法》,农产品质量监测工作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各级质检机构负责。
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监测技术规程和方法,指导和监督各级质检机构的工作。
各级质检机构负责执行和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监测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农产品的质量情况进行评估和监测报告的编制。
四、监测内容根据《农产品质量监测管理办法》,农产品质量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1. 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测:主要针对农药、化肥等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农业投入品的合规性进行监测。
监测的内容包括农产品生产的环境和设施条件、农产品品种的选择和种植方法等。
2.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监测:主要针对农产品中可能存在的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问题进行监测。
监测的内容包括农产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指标的监测。
3. 农产品市场流通环节的监测:主要针对农产品在流通环节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监测。
监测的内容包括农产品在贮存、运输、销售等流通环节中的质量状况的监测和评估。
五、监测方法《农产品质量监测管理办法》要求各级质检机构在进行农产品质量监测时,应使用科学、准确、可靠的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应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并由质检机构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分析。
六、监测报告根据《农产品质量监测管理办法》,质检机构应在对农产品进行监测后,及时编制监测报告。
监测报告应详细描述农产品的监测结果和评估结果,并向相关单位和人员提供监测结果。
监测报告的编制应遵循科学、客观、公正、及时的原则。
无公害农产品检测机构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无公害农产品检测机构管理,促进无公害农产品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办法》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无公害农产品检测机构(以下简称“检测机构”),是指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以下简称“部中心”)选定,承担无公害农产品检测工作任务的检测机构。
第三条部中心负责检测机构的选定和管理工作。
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以下简称“省级工作机构”)协助部中心做好所在行政辖区内检测机构的申请推荐、续展审查推荐和管理工作。
第四条检测机构的选定遵循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择优选定的原则。
第五条承担无公害农产品检测工作任务的检测机构,应当经部中心选定并获得《无公害农产品检测机构资质证书》(以下简称《检测机构资质证书》,式样详见附录1)后,在有效期内开展工作。
第六条无公害农产品申请人原则上应委托所在省(区市)行政辖区内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如所在省(区市)行政辖区内的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不能满足检测工作需要,经申请人所在省工作机构确认可委托跨省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第二章选定程序
第七条申请检测机构资质的单位,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通过计量认证,且计量认证证书在有效期内;
(二)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合格获得《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合格证书》(以下简称《考核合格证书》),且《考核合格证书》在有效期内;
(三)检测能力覆盖无公害农产品检测的项目内容范围;
(四)具备与无公害农产品检测工作相适应的人员、仪器、方法、场所环境和管理制度;
(五)熟悉农业和农产品生产实际情况,有长期从事农产品质量检验的专业队伍和工作经验。
第八条符合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检测机构,可经所在省级工作机构推荐,向部中心提出检测机构申请。
中国农业(水产、热带农业)科学院所属检测机构可通过所在地省级工作机构提出申请,也可以直接向部中心提出申请。
第九条申请检测机构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无公害农产品检测机构申请书》(见附录2);
(二)无公害农产品检测机构信息登录表(见附录3);
(三)计量认证证书及附表(复印件);
(四)《考核合格证书》(复印件);
(五)单位法人证书(复印件);
(六)最近3年能力验证结果证明材料;
(七)检测项目收费价目表;
(八)省级工作机构推荐意见(中国农业(水产、热带农业)科学院所属检测机构直接申请的除外);
(九)其他资质证明材料。
第十条部中心受理申请材料后,将组织人员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必要时进行现场核查和能力验证。
通过审查的,部中心正式行文公布并颁发《检测机构资质证书》。
未通过审查的,部中心通知省级工作机构和申请人。
第三章职责任务
第十一条检测机构的职责任务:
(一)承担无公害农产品申请人委托的申报检测工作;
(二)接受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委托的监督检测工作;
(三)承担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制修订和检测技术及方法的研究工作;
(四)承担和接受无公害农产品检测相关的业务培训、咨询和业绩评价检查等工作;
(五)承担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汇总整理、预警和报告以及其他相关工作。
第十二条检测机构接到检测任务后,应根据产品生产季节适时组织抽样,样品的抽取应由检测机构中有资质的人员承担或检测机构委托经其培训合格的省地县农业部门专业人员代为抽取。
第十三条检测机构应按照无公害农产品检测目录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相关要求进行检验检测,并在规定时间内出具产品检验报告。
第十四条检测机构应对出具的产品检验报告负责,保守受检单位或个人的技术和商业秘密。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十五条《检测机构资质证书》有效期为3年。
《检测机构资质证书》期满继续从事无公害农产品检测工作的,
应在《检测机构资质证书》有效期满前90天内提出续展申请,重新办理《检测机构资质证书》。
第十六条在《检测机构资质证书》有效期内,检测机构的名称、资质条件、业务范围、检测能力、法人代表和联系方式或地址等变更时,应在20日内报部中心备案。
第十七条检测机构在开展无公害农产品检测工作中发现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问题的产品和企业时,应及时向部中心报告,并抄报省级工作机构。
第十八条检测机构应对年度无公害农产品检测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分析,包括无公害农产品申报,监督检测任务完成情况,产品存在安全问题分析和对策建议等内容,同时填报年度《无公害农产品检测工作信息汇总表》(附录4),于每年12月30日前以书面形式报部中心,抄报省级工作机构。
第十九条部中心根据需要适时对检测机构工作质量进行考评,内容包括资质条件、检测能力与规范、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等方面。
对考评优秀的单位,优先安排监督抽检等相关任务。
第二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暂停检测机构资质:
(一)资质条件发生变化,暂不能满足无公害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需要的;
(二)当年监督考评不合格的;
(三)当年能力验证结果不合格的;
(四)连续2年未向部中心报送无公害农产品检测工作年度工作总结的;
(五)1年内出具的无公害农产品检验报告因存在不同类型质量问题被部中心退回超过(含)2份(次)的;
(六)不按规定时间出具检验报告的;
(七)具备其他暂停条件的。
第二十一条暂停资质的检测机构,在暂停资质期间不得承担无公害农产品检测工作。
暂停资质的检测机构整改经部中心核查确认后,可以继续承担无公害农产品检测工作。
第二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检测机构资质:
(一)未通过计量认证复审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的;
(二)依托单位撤销或者法人资格终止的;
(三)提供虚假数据的或出具虚假检验检测报告的;
(四)《检测机构资质证书》有效期期满未重新申请续展的;
(五)续展考评不合格的;
(六)连续2年监督考评不合格的;
(七)连续2年能力验证结果不合格的;
(八)暂停资质的检测机构未整改或整改未通过部中心核查确认
的;
(九)检测工作出现重大事故,严重影响无公害农产品工作质量的;
(十)其他已不具备检测机构资质条件的。
第二十三条取消资质的检测机构,自取消资质之日起1年内不受理其检测机构资质的申请。
第二十四条受检单位或个人对检测机构出具的产品检验报告有异议,自接到报告之日起5日内向检测机构书面提出复验的,检测机构应当进行复验。
第二十五条检测机构工作人员应当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在承担任务过程中,不得从事有碍公正的活动。
第二十六条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请时的检测费用由检测机构按照有关收费标准向申请人收取。
监督抽检费用由任务下达单位支付。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自2013年12月1日起执行,《无公害农产品定点检测机构管理办法》(农质安发[2008]15号)和《关于加强无公害农产品检测信息交流的通知》(农质安函[2008]111号)同时废止。
附录1
无公害农产品检测机构
资质证书(式样)
证书编号:WGH-XX -XXXX 单位名称:
经审查,你单位具备无公害农产品检测的基本条件和能力,选定为无公害农产品检测机构。
特发此证。
检测范围:□种植业□畜牧业□渔业
发证日期:xxxx年xx月xx日
有效期至:xxxx年xx月xx日
发证单位: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附录2
无公害农产品检测机构申请书
(××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或部中心):
经自查,我单位符合无公害农产品检测机构资质选定条件,特此申请无公害农产品检测资质,有关申请材料附后,请予审查。
附件:
1.无公害农产品检测机构信息登录表及相关说明
2.计量认证证书和考核合格证书及附表(复印件)
3.单位法人证书(复印件)
4.能力验证材料(复印件)
5.检测项目收费价目表(复印件)
申请机构(盖章):
法人代表(签字):
申请日期:年月
注:本申请书可正反面打印。
附录3
无公害农产品检测机构信息登录表
附录4
无公害农产品检测工作信息汇总表
填表人:审批人:注:检测类型应填写认证委托检测或监督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