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磷脂及大豆磷脂饲料的应用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21 MB
- 文档页数:4
《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第17期大豆磷脂(Soybean phospholipid ,简称SBPL )是毛油精炼过程中得到的副产物,是一种理想的多功能天然原料。
大豆磷脂的生产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已普遍受到重视,其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已日趋完善,并不断有新型产品问世。
在美国,磷脂作为主要的保健食品原料,总销量仅次于复合维生素和维生素E (V E )而名列第3位。
近年来,我国对大豆磷脂的生产开发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目前国内该产品生产技术水平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产品纯度不高,在应用方面也很有限,因此其开发前景尚十分广阔。
1大豆磷脂的结构、组成和基本性质大豆磷脂在常温下是淡黄色透明或半透明的黏稠物,纯品无气味,在空气或光照条件下易氧化成黄色或褐色,具有吸湿性,溶于氯仿、乙醚、石油醚、植物油及多种有机溶剂中,但不溶于水,难溶于丙酮,遇水膨胀成胶体溶液,熔点为150~200℃[1]。
1.1结构大豆磷脂的化学结构通式[2]见图1。
上式中R 1、R 2为碳数14~20的饱和脂肪酸或不饱和脂肪酸,如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
R 2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以亚油酸为主。
根据X 的不同,磷脂有多种。
当X=-CH 2CH 2N (CH 3)3时,为卵磷脂(PC );X=-CH 2CH 2NH 3时,为脑磷脂(PE );X=-C 6H (OH )5时,为肌醇磷脂(PI )。
1.2组成大豆磷脂除了含有以上3种物质外,还含有磷脂酰丝氨酸(3%~4%)、磷脂酸(6%~11%)、磷脂酰胆碱(8%~14%)、磷脂酰乙醇胺(12%~16%)、甘油三酯(25%~35%)、糖脂(7%~12%)、植物固醇(2%~5%)、水(1%~3%)、其他(1%~2%)[3]。
2大豆磷脂的应用大豆磷脂为双亲结构,它具有的表面活性使它在食品、医药、饲料和日化等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大豆磷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2.1.1巧克力。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17,23(22)大豆磷脂的功能特性及应用现状李景(天津天狮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天津301700)摘要:我国大豆资源丰富,副产品中得到的大豆磷脂具有良好的乳化性、分散性、湿润性、渗透性,大豆磷脂的开发和利用可提高大豆利用附加值,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该文主要介绍了大豆磷脂的性质,其营养、乳化、抗氧化和延缓衰老、调节血脂保护肝脏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能特性,分析了其在食品加工、饲料、化妆品和制药行业的应用现状。
关键词:大豆磷脂;功能;应用中图分类号TS2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7)22-0102-03The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oybean PhospholipidLi Jing(Department of Biological and Food Engineering,Tianshi College,Tianjin301700,China)Abstract:Soybean resources are rich in our country,soybean phospholipids as the by-product of soybean has good emulsification,dispersivity,wettability and permeability,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soybean phospholipids can improve the resource advantage of soybean into economic advantage.In this paper,highlights of the soybean phos⁃pholipid were its speciality,functional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food industry,feed industry,cosmetics industry and pharmaceutical industry.Its functional properties were nutrition,emulsification,anti-oxidant and anti-aging,regulat⁃ing blood lipids to protect the liver,and enhancing the body's immune system.Key words:Soybean phospholipid;Function;Application大豆油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油脂,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2015—2016年度全球植物油消费中,大豆油消费量达到5198t,占全球食用植物油消费总量的29%[1]。
饲料添加剂之大豆磷脂——科标检测大豆磷脂是从生产大豆油的油脚中提取出来的产物,在大豆中的含量为1.0%~3.2%。
它是由甘油、脂肪酸、胆碱或胆胺所组成的酯,能溶于油脂及非极性溶剂中。
大豆磷脂的组成成分复杂,主要含有卵磷脂(约含34.2%)、脑磷脂(约含19.7%)、肌醇磷脂(约含16.0%)、磷酯酸丝氨酸(约含15.8%)、磷脂酸(约含3.6%)及其他磷脂(约含10.7%)。
其中最主要的3种磷脂为:卵磷脂,是由甘油、脂肪酸、磷酸和胆碱组成;脑磷脂,与卵磷脂的结构相似,它含的氨基醇是乙醇胺而不是胆碱;肌醇磷脂,是由甘油、脂肪酸、磷酸和肌醇构成。
大豆磷脂在畜禽体内脂肪代谢、肌肉生长、神经系统发育和体内抗氧化损伤等方面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大豆磷脂作为饲料添加剂代替部分脂肪已初步应用于饲料工业。
科标检测——生物实验室,拥有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设备,专业的技术人才,可以进行饲料添加剂的各项检测,对企业把控产品质量,客户了解产品成分含量具有重要意义。
1、大豆磷脂的理化性质纯净的大豆磷脂在高温下是一种白色固体物质,由于精制处理和空气接触等原因而变成淡黄色或棕色。
大豆磷脂溶于油脂、脂肪酸和苯、乙醚等有机溶剂,部分溶于乙醇,极难溶于丙酮和乙酸甲酯,不溶于水。
磷脂具有亲水胶体的性质,遇水时能吸水膨胀,从而使其在油脂中溶解度大大降低,从油中析出。
在磷脂分子中,有磷酸根和氨基醇亲水基团及碳氢键疏水基团,故磷脂能起表面活性剂作用,能使水、油两个不相溶的相形成稳定的乳胶体,这是因为磷脂在水、油两相之间形成一个界面层而降低油与水之间的表面张力,成为很好的乳化剂和分散剂。
磷脂在空气中或阳光中不稳定,易氧化酸败而变黑,但在油脂中却比较稳定。
磷脂的耐热性能较好,但温度超过150℃会逐渐分解。
磷脂在酸碱条件下易水解,其产物为脂肪酸、甘油、磷酸、氨基醇及肌醇等。
2、大豆磷脂的种类:根据大豆磷脂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以下几个类型:2.l天然粗制磷脂它是由大豆精炼油的副产品(油脚)真空脱水而制得,亦称为浓缩大豆磷脂。
复合大豆磷脂粉的生产工艺及在饲料中的应用在国内,早期用于饲料加工业的磷脂产品主要为浓缩磷脂(也称磷脂油)。
此类产品因未标准化,产品的磷脂含量不一,粘度范围较宽。
磷脂含量高,粘度大,流动性差,不易于泵送和喷涂添加;磷脂含量过低,粘度虽小,但产品易分层,影响使用性能,而且会使饲料中的磷脂含量降低,不能充分发挥磷脂的营养生理效能。
对于油脂加工企业来讲,生产过稀的磷脂产品,等于无形中浪费大量的油,现时很不经济,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均尽量提出其中的油脂成分。
这样一来,饲料加工企业只好采用人工加料或加油稀释的方式添加磷脂,有的企业因费时费力不好添加等各种原因而不使用,从而限制了浓缩磷脂在饲料中的应用。
尽管脱油(粉状)磷脂产品在添加性能和营养生理作用方面具有优势,但因价格昂贵,难以广泛使用,只限用于某些特种饲料的加工。
对于液体改性磷脂,虽然在磷脂粘度方面有所改进,提高了产品的流动性,但也存在产品性价比问题以及需要有油脂喷涂设备,因此也局限于某些饲料的加工及一些大中型饲料厂的使用。
在这种背景下,一种以营养型载体吸附浓缩磷脂制成流动性好、易于添加使用的复合磷脂粉便应运而生。
目前国内市场供应的这种复合磷脂粉主要是以膨化玉米、膨化豆粕作为吸附载体的。
大豆磷脂在资源可利用性、产品可加工性,生理营养功能和产品品质特性方面要优越于其他植物性磷脂。
这也是目前国内外广泛开发利用大豆磷脂的原因所在。
大豆磷脂、玉米、豆粕等均属天然制品,因此,作为“天然饲料”,复合大豆磷脂粉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1·磷脂的商品价值来源于动植物油脂的磷脂,其分子结构与天然油脂相似,同属甘油酯类,故具有油脂的一般营养特性。
从营养性质来看,磷脂和油脂一样,能提供甘油和脂肪酸等成分,此外还提供磷酸、胆碱和肌醇等成分,并具有水溶性维生素的某些性质。
在能量方面,由于磷脂分子中有磷酸和胆碱等存在,略低于油脂。
就必需脂肪酸含量而言,植物性磷脂要优于动物性磷脂(见表1)。
大豆磷脂大豆磷脂是一种混合磷脂,它是由磷脂酰胆碱(卵磷脂,简称PC,高等级为PPC)、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简称PE)、磷脂酰肌醇(肌醇磷脂,简称PI)、磷脂酰丝胺酸(丝胺酸磷脂,简称PS)等成分组成,其中最典型的是前三种。
简介磷脂是人体细胞(细胞膜、核膜、质体膜)的基本成分,并对神经、生殖、激素等功有重要关系,具有很高营养价值和医用价值。
现代人生活节奏紧张,磷脂营养大量流失,因此补充完整磷脂(PC、PE、PI…)对现代人而言是绝对必要。
鉴于大豆磷脂类保健品是一种功能性的健康食品,虽然不是立即见效,但有著全面、长远、稳定的效果,同时又没有药物的副作用,医学家们也开始重视卵磷脂在预防疾病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
药用价值卵磷脂对以下疾病的预防都有一定的作用。
动脉硬化症(高血压、心肌梗塞、脑溢血)通常,动脉硬化是从中年开始的,但是随著人们大量摄入肉食和脂肪,动脉硬化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而且男性多于女性。
动脉硬化患者通常都患有高脂血症,胆固醇含量较高,同时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脑溢血的患病率也相应较高。
实验表明,食用卵磷脂能显著降低高血脂、高胆固醇,从而预防动脉硬化。
肝脏病(肝硬化、肝炎、脂肪肝)随著现代文明病的日益增多,酒精和高胆固醇成为脂肪肝、肝硬化的两个重要因素。
卵磷脂的解酒作用和它强大的乳化作用,可以充分保护肝细胞,同时还可以促进肝细胞的活化和再生,增强肝功能。
老年痴呆症脑部的神经传导物质(乙酰胆碱)减少是引起老年痴呆的主要原因,而"胆碱"是卵磷脂的基本成分,卵磷脂的充分供应将保证机体内有足够的胆硷合成"乙酰胆碱",从而为大脑提供充分的信息传导物质,有效地防止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大豆磷脂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对高血压,脑中风,心脏病有很强的预防和控制作用;是胆结石自然消失;预防糖尿病;消除青春痘和雀斑;消除和预防心肌梗塞,脂肪肝和肝硬化;是皮肤健美,胜过化妆品;大豆磷脂具有亲水亲油性,可分解体内多余脂肪,因此还有减肥的功效.大豆磷脂不是立竿见影的神药,但被世界公认是健康身体,预防疾病的瑰丽法宝.大豆卵磷脂的保健作用药理作用磷脂自被人们利用以来,广受好评,大豆磷脂可以抑制肠内胆固醇的吸收,故能降低血液胆固醇和抗脂肪肝的作用。
大豆磷脂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大豆磷脂作为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
它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功能特性,广泛应用于乳制品、面包、糖果、脱脂奶粉等食品中。
本文旨在探讨大豆磷脂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并介绍其特点、优势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首先,大豆磷脂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可以增强食品中脂质与水相之间的相容性,改善乳化品质和品味。
在乳制品行业中,大豆磷脂被广泛用作乳化剂,用于制作奶油、黄油、乳脂、乳饮料等产品。
它能够增加产品的稠度和顺滑度,提高口感和风味。
此外,大豆磷脂还能够稳定蛋白质和脂肪的乳化体系,延长产品的保存期限。
其次,大豆磷脂富含磷脂酰胆碱,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之一。
磷脂酰胆碱具有促进脑细胞活动和提高记忆力的作用。
在脱脂奶粉中添加大豆磷脂,可以提高其膳食纤维含量和磷脂酰胆碱含量,增强产品的营养价值。
此外,大豆磷脂还具有降低胆固醇、调节血脂、预防动脉硬化等作用,对于心血管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另外,大豆磷脂还具有一定的胶体稳定性和保水性。
在面包、蛋糕等烘焙食品中,大豆磷脂能够增加面团的延展性和黏性,改善面筋的强度和蓬松度。
同时,大豆磷脂还能够抑制面筋的老化和干燥,延缓产品的老化速度,提高口感和保鲜效果。
此外,大豆磷脂还可以提高烘焙食品的颜色和香味,增加产品的诱人度和销售价值。
此外,大豆磷脂还具有抗氧化和抗菌作用。
在糖果、巧克力等休闲食品中,大豆磷脂可以通过稳定油脂体系,避免氧化反应和脂肪酸变质。
同时,大豆磷脂还能够抑制霉菌、酵母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因此,大豆磷脂被广泛用作食品防腐剂和抗菌剂,保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尽管大豆磷脂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我国在大豆磷脂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上仍然落后于国外。
随着国内市场的发展和需求的增加,我们需要加强科研力量,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推动大豆磷脂行业的发展。
其次,大豆磷脂目前主要用于食品添加剂,对于保健品和药品的应用研究还相对较少。
大豆磷脂营养功能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大豆磷脂是一种重要的营养成分,它是由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
和磷脂酰肌醇等多种磷脂组成的混合物。
大豆磷脂具有多种营养功能,包括促进脑部发育、降低胆固醇、增强免疫力等。
在动物生产中,大
豆磷脂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大豆磷脂可以作为一种营养补充剂,添加到动物饲料中。
研究
表明,大豆磷脂可以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同时还可以
增强动物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因此,在畜牧业中广泛使用大豆磷脂
作为饲料添加剂,以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
其次,大豆磷脂还可以用于动物的保健和治疗。
研究表明,大豆磷脂
可以降低动物的胆固醇水平,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此外,大豆磷脂还可以促进动物的脑部发育,提高智力水平,预防和治
疗老年痴呆症等神经系统疾病。
最后,大豆磷脂还可以用于动物的肉制品加工中。
研究表明,大豆磷
脂可以改善肉制品的质地和口感,增加肉制品的保水性和稳定性,延
长肉制品的保质期。
因此,在肉制品加工中广泛使用大豆磷脂作为添
加剂,以提高肉制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总之,大豆磷脂是一种重要的营养成分,具有多种营养功能,包括促进脑部发育、降低胆固醇、增强免疫力等。
在动物生产中,大豆磷脂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作为饲料添加剂、保健品和肉制品加工添加剂等,以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同时也可以改善肉制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大豆磷脂油及其在肉鸡饲料中的应用随着畜牧业和饲料工业的飞速发展,饲料市场上的竞争日趋激烈。
大豆磷脂油作为一种可替代植物油、降低饲料成本的能量原料,被越来越多的厂家、养殖业户所重视和使用。
大豆磷脂油是从生产大豆油的油脚中提取出来的产物,在大豆中的含量为1.2%-3.2%。
它是由甘油、脂肪酸、胆碱或胆胺所组成的酯,能溶于油脂及非极性溶剂中。
大豆磷脂的组成成分复杂,主要含有卵磷脂(约含34.2%)、脑磷脂(约含19.7%)、肌醇磷脂(约含16.0%)、磷酯酸丝氨酸(约含15.8%)、磷脂酸(约含3.6%)及其他磷脂(约含10.7%)。
其中最主要的3种磷脂为:卵磷脂,是由甘油、脂肪酸、磷酸和胆碱组成;脑磷脂,与卵磷脂的结构相似,它含的氨基醇是乙醇胺而不是胆碱;肌醇磷脂,是由甘油、脂肪酸、磷酸和肌醇构成。
1大豆磷脂油的理化性质大豆磷脂油为深黄色或红棕色、有粘性的流动或半流动液体。
其一般成分为(%):大豆油35-40,卵磷脂(pc)19-21,脑磷脂(pe)8-21,磷脂酰肌醇(pi)20-21,磷脂酸(pa)6-11,其他磷脂7-11,固醇及其他化合物2-5,碳水化合物5,水分2磷脂油的生理功能及生物学意义磷脂是一种结构比较复杂的脂质,是一种多元醇与脂肪酸、磷酸酯化而成的化合物。
其磷酸部分又顺次与一个含碱的氮化物(如胆碱、胆胺、甜菜碱等)结合在一起。
在大豆磷脂中,当这种含碱性的氮化物是胆碱时,则该种产品就是大豆卵磷脂。
当这种含碱性的氮化物是胆胺时,是该种产品就是大豆脑磷脂。
而在大豆中分离出来的磷脂初级产品一般是多种磷脂的混合物。
其分子结构既含有亲水基团,又含有疏水基团,具有天然的表面活性作用。
从营养学的角度讲,磷脂是一种有着重要生物活性的物质,含有生物体必需的多种营养成分,是多种营养因子最理想的结合物。
对于大豆磷脂,它的生物学意义在于保障供给生物体最具活性的复合物之一的大豆卵磷脂。
它含有丰富的胆碱,能促进细胞原生质的形成,对维持细胞膜、线粒体膜等生物膜的正常结构与功能,维持体液输送及体内某些酶的活性,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