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术后康复锻炼指导
- 格式:docx
- 大小:16.42 KB
- 文档页数:9
髓内钉手术后注意事项
髓内钉手术是一种通过切开骨骼和软组织,在骨折部位放置髓内钉来稳定骨折的手术。
术后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疼痛管理:手术后可能会有一定的疼痛,医生会根据情况开具相应的止痛药物。
请按医嘱使用止痛药,并在服药期间注意观察有无过敏反应或其他不适症状。
2. 伤口护理:术后要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伤口清洗和更换敷料,避免用不干净的手直接接触伤口。
3. 饮食注意:术后应注意饮食,多食用含有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以促进伤口愈合和骨折恢复。
避免过度饮酒和高糖饮食。
4. 避免剧烈活动:手术后骨骼还需要一定时间来恢复,因此需要避免剧烈活动和负重,以免影响骨折的愈合过程。
根据医嘱适当进行一些有益的康复运动。
5. 保持创面干燥:手术后应避免伤口长时间暴露在水中,如洗澡或游泳,以免感染。
6. 定期复诊:根据医生的建议,及时去医院复诊,检查伤口恢复情况,并进行必要的康复训练。
请注意,以上仅为一般性建议,请根据医生的具体要求和个人情况进行实施。
若有不适或困惑,请及时与专业医生进行沟通。
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近期疗效及护理方法。
方法:对50例股骨干骨折病人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术前充分准备、加强牵引护理、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基础护理和并发症的防治,正确指导病人进行早期、有效、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
结果:本组病人随访6~18个月,均获骨性愈合,无手术并发症和髋关节及膝关节功能障碍。
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病人满意度高。
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同时做好术前、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股骨干骨折;护理【中图分类号】r211.0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098-02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可以有效防止骨折短缩和旋转畸形的发生,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对各种复杂骨折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1]。
我科从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50例,并在手术前后加强护理,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24~53岁,平均35.8岁。
其中开放性骨折12例,闭合性骨折38例。
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2例,高处坠落伤10例,重物砸伤18例。
受伤距离手术时间8~18d,平均10.2d。
髓内钉为钛合金36例,不锈钢14例。
1.2 方法:手术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麻。
患者取侧卧位,在大转子上方作一纵形切口,经臀大肌臀中小肌间隙进入梨状窝,钻通皮质,插入导针,进入髓腔并通过骨折端,然后逐号扩髓。
将骨折复位后插入髓内钉,在瞄准器或c臂引导下先安放远端锁钉,后安放近端锁钉。
冲洗创面,留置负压引流管后逐层缝合关闭切口。
2 治疗结果50例中,随访时间6~18个月45例,5例失访。
术后没有出现脂肪栓塞,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未发生断钉病例。
2例出现远端锁钉松动,但未影响骨折愈合。
股骨干骨折术后康复训练股骨干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主要发生在年龄较大的人群中。
此类骨折在手术后的康复过程中,必须执行正确的训练步骤,以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功能,避免并发症。
以下将详细说明股骨干骨折术后康复训练的方法。
手术后,患者需要先进行一定的功能锻炼,以避免废弃综合症的发生。
在手术后的前5天,应积极进行床上的肢体活动。
患肢可进行简单的活动,如屈伸、旋转、拳握松开等。
这些活动虽然简单,但对术后康复极具意义,能够激活患肢和周围肌肉、关节,减少肌肉萎缩。
之后,患者需要进行各种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包括膝关节积极活动练习、床边起坐练习、举腿练习、行动训练、俯卧练习等等。
1、膝关节积极活动练习在股骨干骨折手术后,相关肢体会出现僵硬,因此需要使用藤条或其他支架,主动伸直患肢,从而避免患者不必要的负重行走,安全快速恢复受影响的肢体。
2、床边起坐练习床边起坐练习是患者最初的行动练习。
患者需坐在床上,两脚并拢,反复做起手肘着床的前督,有助于患者形成持续肌肉运动的习惯,提升患肢的功能。
此外,起立和坐下需要对患者颈部保持注意力,以避免下肢坐着或立着活动,导致肌肉萎缩或创口破损。
3、举腿练习患者需要仰卧在床上、然后抬腿至距离地面约50厘米的角度。
此练习可有效训练臀部、腰部、大腿和小腿肌肉,增强肌肉的力量和活动范围。
4、行动训练行动训练一定程度上依赖患者自身的康复进程。
在返回家中之前,应让患者从辅助设备中暂时摆脱出来,比如以支持助动器、拐杖等。
鉴于这些工具可能会对康复行动产生限制,训练经过板条上的行走练习,同时还需要加强恢复期动脉循环的锻炼。
5、俯卧练习俯卧练习是其他训练的基础,也是最佳准备模式。
此练习主要通过强化各个肌肉,提高循环系统的效率,同时也可避免患者擦伤恢复后的创口。
患者需侧躺,然后将头部向侧面转动30度,端正身体,抬高臀部,并使患肢的膝盖弯曲90度角。
通过此方法,患者能充分训练臀部肌肉、腰部肌肉和大腿肌肉。
总而言之,手术后的康复期需要严格的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受损的肢体部位,并减少患肢萎缩、疼痛等问题。
股骨头术后康复训练动作
伸展练习:在术后康复过程中,伸展练习是改善膝关节活动度的重要环节。
主要的活动动作包括双膝伸展和双膝弯曲,双膝同时伸展时可缓慢带动双膝和膝关节的全部活动范围,此外,双膝反复弯曲伸展旋转可以更好地激活膝关节周围的肌肉组织,协助恢复膝关节的正常功能。
旋转练习:主要包括双膝旋转、双膝内收外摆和两腿翻转等动作,这些动作可以帮助患者在术后恢复膝关节活动度,从而帮助患者早日恢复正常运动能力.
疼痛按摩练习:疼按摩练习的目的是缓解术后的肌肉酸痛,改善血液循环,从而减轻疼痛感和改善膝关节活动度。
疼按摩练习中的操作不能过度对患处进行揉搓,否则可能加重患处的疼痛,影响膝关节的恢复。
功能练习:功能练习的目的是帮助患者恢复膝关节活动度,恢复膝关节的正常功能。
例如,仰卧起坐、抬膝、扭转等运动,它们可以增强股骨头术后的肌肉力量和灵活性,从而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运动能力。
股骨头术后的康复训练动作是恢复正常膝关节功能的重要措施,但是一些活动和运动仍有一定的伤害可能。
一旦出现疼痛,患者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及时就医,避免加重病情。
在股骨头术后的康复训练中,正确的操作和把握各项训练动作的强度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将有助于患者早日恢复正常膝关节功能。
股骨干骨折术后康复训练股骨干骨折手术后的康复训练对于患者恢复身体功能和生活能力非常关键。
下面介绍一些术后康复训练的内容和注意事项。
1. 滚动训练术后的患者常常需要在床上或轮椅上长时间躺卧或坐着,很容易导致肢体运动不畅或压疮等问题。
因此,滚动训练可以帮助患者锻炼下肢肌肉,增加关节灵活度,同时也是预防床位疗法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患者可以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从起始位置开始向一侧滚动,再向另一侧滚动,重复多次。
在滚动时要注意保持身体稳定,避免摔倒或受伤。
2. 下肢功能锻炼术后的患者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下肢功能训练,以便尽早恢复行走能力。
患者可以进行床上加强训练和步态恢复训练,同时还可以使用助行器或拐杖帮助行走。
床上加强训练可以包括:俯卧起坐、单腿抬高、屈膝抬高、伸膝抬高等动作。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增强下肢肌肉力量,同时提高肢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步态恢复训练可以包括:直线行走、斜线行走、踏步练习等动作。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患者逐步恢复正常的行走姿势和步态,同时提高行走时间和距离的能力。
3. 活动功能训练患者在术后需要进行多种活动功能训练,包括:平衡性训练、主动关节活动训练、日常生活自理训练等。
平衡性训练可以包括:单脚站立、步台行走、倒立训练等动作。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提高平衡能力,预防跌倒和其他运动伤害。
主动关节活动训练可以包括:活动受伤部位周围的关节、肌肉和韧带等,以增加其活动范围和功能恢复。
日常生活自理训练可以包括:穿衣、梳洗、用餐、上下床等日常生活活动。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尽早恢复独立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术后康复训练对于股骨干骨折患者的康复恢复非常重要。
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康复指导,通过科学的康复训练,尽早实现康复治疗目标。
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摘要:目的:总结股骨干骨折临床特点,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
方法:对78例使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骨折愈合和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同时观察其并发症。
结果:使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患者可以有效对骨折进行固定,有利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骨折愈合率达100%,无严重并发症。
结论:使用交锁髓内钉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静力固定;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r683.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075-01股骨是人体中最长的管状骨。
股骨干包括粗隆下2~5cm至股骨髁上2~5cm的骨干。
股骨干为3组肌肉所包围,其中伸肌群最大,由股神经支配;屈肌群次之,由坐骨神经支配;内收肌群最小,由闭孔神经支配。
股骨干下部1/3处骨折时,由于血管位于股骨折的后方,而且骨折远段端常向后成角,故易刺伤该处的胭动脉、静脉。
股骨干骨折是常见的下肢长骨骨折,交锁髓内钉目前广泛应用。
我院2009年2月至2012年6月应用带三维远端瞄准器的交锁髓内钉治疗78例(92侧)股骨干骨折患者,现将临床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1 病例资料本研究共纳入78例(92侧),其中男40例,女38例;年龄17-64岁,平均40.1岁。
致伤原因:交通伤57侧,坠落伤30侧,摔伤5侧。
近段、中段横断骨折分别为20、27侧,近段、中段粉碎性骨折分别为16、29侧。
受伤至手术时间为4h~17d,平均5.5d。
2 治疗过程采用武进三厂stryker公司交锁髓内钉,均配备三维远端瞄准器。
股骨钉直径为8~12ram,长度为320-400mm。
手术平均时间2h,出血量400-800ml,术后均无外固定。
92侧均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骨折端交锁髓内钉固定,大块碎骨块行不游离钢丝捆绑固定,全部患者行扩髓及静力固定。
随访患者每2~34-月复查1次x线片。
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闭合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闭合粉碎性骨折的疗效。
方法:自2004-2010年对66例股骨干闭合粉碎性骨折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男51例,女15例;年龄19~70岁,平均45.6岁。
骨折类型按winquist分类,i型29例,ⅱ型15例,ⅲ型12例,ⅳ型10例。
结果:6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5~28个月,平均14个月。
骨折全部愈合,无患肢缩短、外旋的畸形,膝、髋关节活动良好,无弯钉、断钉及拔钉后再骨折等并发症发生。
膝关节功能按merchan评价标准判定,优49例,良12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达92.42%。
结论: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操作简单,骨折愈合快,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股骨干闭合粉碎性骨折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股骨干闭合粉碎性骨折【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489-02股骨干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6%[1],股骨是体内最长、最大的骨骼,而且是下肢主要的负重骨之一,如果治疗不当,将引起下肢畸形及功能障碍。
目前股骨骨折治疗方法较多,其中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占有重要的地位。
由于开放手术容易破坏骨膜血运,严重影响骨折愈合,故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不但起到坚强固定效果,而且最小程度影响骨折血运,有利于骨折愈合。
本院自2004-2010年对66例股骨干闭合粉碎性骨折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66例患者,其中男51例,女15例;年龄19~70岁,平均45.6岁。
骨折类型按winquist分类,i型29例,ⅱ型15例,ⅲ型12例,ⅳ型10例。
均为闭合粉碎性骨折。
致伤原因:车祸伤58例,高出坠落伤6例,钝器击伤2例。
合并伤:脑外伤12例,多发骨折26例,内脏器官损伤8例。
股骨干骨折康复训练6种方法
股骨干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关节损伤,也是关节外科手术常见的治疗项目,所以康复训
练对于人的身体和精神健康都很重要。
康复期择会对患者的恢复效果有很大影响,股骨干
骨折训练应按照骨折时间长短、骨折伴有关节外损伤及手术类型等6种方法来进行。
1、伤口护理及伤口愈合:主要是以护理为主的训练方法,以避免细菌感染,防止感
染的发生,同时加快伤口的愈合,促进骨折的完全恢复。
2、体位变换训练:这是一种解决骨折舌和支撑点不良困扰的训练方法,旨在通过手,枕头,床尾护板等外力,使患者尽量利用较小的力矩使股骨干固定在一个位置上。
3、多部位肌肉力量训练:通过大腿外侧肌肉、胫骨前后肌肉、膝关节外侧肌群肌肉
力量训练,增强股骨肢体的柔韧性,恢复关节机能,缓解症状,促进骨折的愈合。
4、关节活动及周围肌肉拉伸训练:通过膝关节内外活动、膝关节后方拉伸及膝关节
伸展活动,进行膝关节活动度训练,缓解关节紧张度,改善受伤关节功能,缓解疼痛,以
及防止关节活动度减少,促进股骨折的恢复。
5、重心及步态训练:重心训练是指肢体使用受伤残余力调整重心位置,步态训练是
指患者有意地改变下肢承重情况,改善行走的步伐的训练,以保持股骨位置的稳定,以便
更好地恢复股骨折的活动功能。
6、下肢功能训练:该项训练注重下肢肌肉力量和柔韧性的恢复,以及股骨折部位相
对应肌肉和功能的训练,多以改善行走步态和运动技能为主,可以缩短康复时间,提高下
肢功能活动性。
总之,股骨干骨折康复训练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护理内容,主要有6种训练方法,一旦
骨折发布,康复训练就撒进行,以促进患者尽快恢复机能,避免引起后续长期功能障碍。
股骨干骨折术后康复训练股骨干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后的康复训练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股骨干骨折术后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和方法。
一、手术后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1.保持休息和减轻负重手术后的患者需要保持休息,尽量避免活动,以免影响骨折部位的愈合。
同时,需要减轻负重,避免过度压力对骨折部位的影响。
2.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手术后的患者需要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尤其是长时间坐着或躺着。
这样可以避免肌肉萎缩和血液循环不畅,影响康复。
3.注意饮食和营养手术后的患者需要注意饮食和营养,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和身体的康复。
4.遵守医生的康复计划手术后的患者需要遵守医生的康复计划,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康复训练。
同时,需要定期复诊,及时调整康复计划,确保康复效果。
二、手术后康复训练的方法1.早期康复训练手术后的早期康复训练主要是对肌肉的功能进行恢复和保护骨折部位。
常见的早期康复训练包括:主动和被动关节活动、肌肉收缩和放松、肌力训练和平衡训练等。
2.中期康复训练手术后的中期康复训练主要是加强肌肉力量和恢复关节的运动范围。
常见的中期康复训练包括:强化肌肉力量训练、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平衡和协调训练等。
3.晚期康复训练手术后的晚期康复训练主要是维持肌肉力量和促进功能恢复。
常见的晚期康复训练包括:维持肌肉力量训练、增强肌肉耐力和灵活性的训练、逐渐恢复日常活动和运动等。
4.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康复训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训练强度要逐渐增加,避免过度训练导致伤害。
(2)训练时需要注意姿势和动作的正确性,避免错误姿势导致伤害。
(3)需要定期复诊,及时调整康复计划,确保康复效果。
(4)需要注意饮食和营养,保证身体的营养需求。
三、结论股骨干骨折术后的康复训练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在进行康复训练时,需要注意保持休息和减轻负重、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注意饮食和营养、遵守医生的康复计划等注意事项。
股骨头术后康复训练动作1 用手肘产生负重量转动股骨头术后康复训练一般包括三大部分:仰卧起坐训练、热身放松训练和对关节运动矫正增强及改善术后负重转动训练。
其中,对股骨头术后的负重转动训练既可以帮助缓解疼痛,又能促进术后的康复和康复期的准备。
用手肘产生负重量转动,是股骨头术后康复必不可少的一步。
术后,病人应充分利用肢体的重量,以及自己的体重,将受损的股骨头转动到一定的角度,病人也可以尝试轻拍弯曲、伸直,或者缓慢转动股骨头。
股骨头术后康复训练中使用手肘发力,让受伤肢体上悬挂一个比身体略重的物品,然后以肘关节手臂运动,使伤处周围肌肉通过拉伸和扩张以促进肌肉协调协调,这样才能够让股骨头保持健康。
2 正确姿势锻炼另外,康复训练中也需要重点掌握正确的锻炼姿势,特别是术后初期,不要尝试使受伤的股骨头急剧旋转,以免伤口愈合受到不良影响。
也就是说,每一种训练形式都要使受伤肢体保持一种比较github 安全的范围内的锻炼,尽量不要超出训练前病人的能力范围。
除了负重量转动和正确姿势锻炼以外,股骨头术后应该注意进行呼吸训练,这可以帮助股骨头术后受伤的病人放松,促进肌肉恢复,可以更有效地实现康复的目的。
3 呼吸训练股骨头术后的病人正确的呼吸训练是非常重要的,正确的呼吸训练可以帮助病人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肌肉恢复,并且帮助病人更好地控制疼痛。
首先,病人可以采用吐气呼气训练,用鼻子深呼吸,然后将受伤的股骨头慢慢旋转一定的角度,转多少角度可根据病人自身感受而定。
最后,以受伤肢体上悬挂物体当重量使用,尝试变化不同重量,以促进股骨头恢复。
要想获得良好的股骨头术后康复效果,病人需要坚持做每一步训练,让受伤的股骨头在慢慢增加的负重中慢慢恢复正常的功能。
病人在恢复阶段,可以经常锻炼肌肉,以增强股骨头的力量并有效恢复肌肉的活动功能,让股骨头能够有效回归正常活动。
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
术后康复锻炼指导
【摘要】目的:观察使用交锁髓内钉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术后康复锻炼的效果。
方法:对51例患者术后给予及时有效的康复锻炼指导。
结果:本组病例经平均1年的随诊,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良好。
结论:使用交琐髓内钉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具有固定牢固,能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等特点。
【关键词】股骨骨折;骨折,粉碎性;骨折固定术,内;康复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recovery exercise on comminuted femoral fracture after employing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 Methods: Employed effective and prompt guidance of recovery exercise to 51 patients (58 legs) after surgery.
-up showed that all patients gained bone union and
good function of knee joint. Conclusion: Treatment with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 for comminuted femoral fracture can make stable fixation and fast recovery of knee joint function.
[KEY WORDS] Femoral fracture; Fracture, comminuted; Fracture fixation, internal; Recovery nursing
股骨干属于人体的长管壮骨,按骨折的部
位不同分为上1/3,中1/3和下1/3骨折,各部位骨折因肌肉牵拉和暴力不同而发生
不同的畸形,如成角、短缩和旋转畸形,对膝关节功能损害较大,血肿容易使股中间肌粘连,造成严重的膝关节活动障碍。
早期开始股四头肌和髌骨活动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交锁髓内钉技术在长管骨骨折的治疗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近、远端锁钉的应用有效地控制了骨折重叠,旋转移位,从而扩大了髓内钉的使用范围[1],我科自2001年1月~2007年1月使用交锁髓内钉
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51例,取得了良好
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本组51例,男性36例,女性15例;年龄16~74岁,平均岁。
闭合性骨折46肢,开放性骨折12肢。
致伤原因:伤32例,坠落伤17例,摔伤2例。
骨折类型;股骨干骨折按AO分类[2],B型44肢,C型14肢。
受伤距手术时间6 h~17 d,平均 d。
康复锻炼
术后早期增强肌肉力量的练习:术后置患肢于舒适的位置,并保持外展中立位,抬高患肢略高于心脏水平15~30度左右,有利于血液回流和肢体消肿,患肢局部冷敷以减少出血和切口疼痛。
麻醉过后,在患肢疼痛可以耐受的情况下,指导患者进行双下肢踝关节的背伸趾屈和环绕活动,股四头肌肌肉的等长收缩锻炼,以及健侧肢体的直腿抬高练习,通过健侧活动带动患肢的肌肉收缩练习,每一动作持续5~6 s后放松,反复练习,每组20~30次,每天3~4组。
根据患者情况逐渐增加收缩次数,以主动锻炼股
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的等长收缩,它可以保持肌肉的张力、做功能力和耐力,同时做双侧踝关节的环绕和内、外翻运动,每组重复20~30次,每天3~4组。
并指导家属行患肢小腿向心性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遵医嘱给予低分子肝素钠5 000 U皮下注射。
增进关节活动度的训练:术后第3天拍片
复查无异常后,除继续加强前面的功能锻炼外,可做髋、膝关节的被动或主动屈伸活动,活动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操之过急。
方法:患者仰卧,患肢足跟帖在床上向臀部滑动,使膝关节屈曲要小于30度,在此位
置上保持5~5 s,如此反复15~20次,膝下垫一软枕,使膝部抬高15~20度。
仰卧
使患肢脚趾上翘,将膝部用力下压同时绷紧大腿肌肉,抬高患肢离开床面。
慢慢抬起,轻轻放下,由于切口疼痛、害怕、紧张等原因,开始患者不敢进行主动练习,医护人员可站在患侧协助,一手握住患肢的足跟部,另一手轻拖患肢的蝈窝部,协助患者伸膝,逐渐抬高患肢,停留5~6 s再缓慢放下,
反复数次后,可让患者自行锻炼,15~20次/组,4~5组/d,从抬高5~10度开始逐渐增加,由被动到主动,直腿抬高训练可使股四头肌和蝈绳肌的肌力增强,有利于增加患侧髋部和膝部的力量。
.2 术后中期此期肿胀逐渐消退,疼痛消失,经过切口局部换药,静脉抗生素的应用,大部分伤口可良好愈合而拆线,此期可在床上增加髋、膝关节的屈伸以及髋关节的内收、外展锻炼,先进行健侧的练习,掌握正确的动作方法后,再进行患肢的练习,每日4~5组,每组20~30次,逐渐增加锻炼强度和
次数。
也可使患者坐于床边,双下肢悬垂于床旁,健踝交叉放在患踝前方,健足将患足轻轻往后压靠近臀部方向,直到患膝有牵张感为止,然后再将患踝放在健踝的前方,利用健足将患足慢慢地抬起,使患膝处于伸直位,如此反复逐渐增加锻炼强度和时间。
此训练的目的是增加膝的屈曲度。
另外,还可以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由家人协助或拄双拐下地练习站立,此时重心在健侧下肢,患肢尽量不负重,主动伸屈膝关节、踝关节,
以改善肌肉的协调性,为行走做准备。
术后第10天可利用双腋拐患肢不负重进行行走
训练,先迈健侧下肢,用健侧下肢负重,然后利用双拐移动向前行走,患侧下肢不负重,以次锻炼健侧下肢的顺应性和灵活性。
术后晚期除继续加强原来的功能锻炼外,指导并鼓励患者从床边扶床、拄双拐患肢不负重活动向负重过度,此期要特别注意许多患者因股骨不痛,患肢负重良好,即过早开始负重活动而造成并发症的出现。
一般术后6W可开始患肢部分负重练习,负重要小,不应超过体重的10%,行走频率、速度、步伐及距离要均匀,先练习平地行走,每次30~40 min,每天4~5次,然后再逐步过
度到上、下楼梯训练。
术后2~3个月X线
检查骨痂出现后开始逐渐增加负重量。
完全负重应该在术后3~6个月,经X线检查骨
性愈合后进行,患者由部分负重过度到全负重,并进行肌力的锻炼和膝关节的抗阻力锻炼,促进骨痂的塑性,使之符合生物力学,注意活动适度,以免造成新的骨折或髓内针的疲劳断裂。
髓内钉的取出取决于骨断类型、
患者年龄、身体状况、愈合情况、是否出现过并发症等,一般术后1~2年取钉后患肢部分负重1~2个月,避免有暴力动作,如无不适逐渐开始完全负重。
2 结果
本组患者5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8~24个月,1例锁钉断裂,主要因患者不听劝阻,过早负重引起,术后出现短暂性静脉栓塞1例,经应用溶栓、抗凝、改善微循环药物及加强锻炼后治愈。
膝关节活动度小于60度1例,因合并有同侧胫腓骨骨折功能锻炼时有恐惧心理,锻炼时间较晚所致;其余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均达到了正常范围。
远期疗效按马元璋[3]评定标准:优43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
3 讨论
带锁髓内钉采用中轴线固定,无弯曲应力,远近锁钉的应用,纠正了骨折的旋转移位和短缩移位抗扭转力强,且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牢固,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和部分负重等优点[4]。
带锁髓内钉固定后,可使患者早期进行康复训练。
而早期的肌肉静力性收
缩运动可促进关节周围的静脉和淋巴水肿
消退,防止关节软骨的退变达到减轻疼痛和关节功能恢复的目的。
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可避免制动带来的关节僵硬,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也避免关节僵硬后的锻炼对骨折端产生的不利影响。
因此,正确地指导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锻炼方法,能够减少骨折并发症,促进骨折的愈合,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1 徐云钦,冯水云,梁再跃,等.三种内固定在股骨干骨折中的应用[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2,4:
2 (瑞士),William (英国).主编,王满宜,杨庆铭,曾炳芳,周肇平.主译.骨折的Ao
原则[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46.
3 马元璋,陈正中,王亦璁,等.加压髓内钉内固定的动物实验与临床应用[J].中华外科杂志,1987,8:477480.
4 Marks strength training for osteoanthritis of the knee. A Lirerature
review and anaiysis[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