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三年级上册《五单元15 搭船的鸟》姜艳嫦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5.90 KB
- 文档页数:9
|《搭船的鸟》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观察、猜测、交流、讨论等方式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学|习小作者细心的观察方法。
2、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通过观察、猜测、交流、讨论等方式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的特点,学习小作者细心的观察的方法。
班级:三年一班授课教师:彭艳玲时间:2018.11.7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在风中翩翩起舞的柳絮,从山中流淌出明亮欢快的小溪,傍晚时瑰丽的晚霞,原本平淡、寻常的景物,在郭风的笔下,在读者的眼里一下子都变得美好有灵性。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5课《搭船的鸟》,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猜测、观察、对比、讨论等方式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的特点,学习小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
2、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
一、复习旧知。
根据提示,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搭船的鸟”“搭”的意思是(),课文记叙了()和()在(),发现船|头上有一只(),课文具体写了它美丽的()和()的动作。
哪位同学领读一下黑板上的词语。
母亲外祖父日常生活中指的是谁?沙啦母亲外祖父静悄悄摇着橹披着蓑衣冲进衔着读准这些词语,把它送回课文,读好这个长句。
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
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撸。
真是一幅美妙的江南水乡图呀!二、学习二自然段后来雨停了,作者又看到一幅怎样的美丽景致呢?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用其中的一句话概括,并画下来。
它的美丽体现在哪?这种在段落开始就运用了总起句的方法,直抒胸臆,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我们进一步体会。
谁来读一下,同学们多么细心,把表示颜色词重读。
后来雨停了。
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
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升华感情船头上突然多了一只这么漂亮的小鸟,静悄悄地站在那里,你有哪些疑惑?难道你是在看自己美丽的倒影?难道你迷了路?难道你在等谁?刚淋过雨你冷吗?小作者是怎样想的?请大家默读三自然段,看看这一自然段有什么特别之处,你发现了吗?标点也是一种语言,可见小作者是多么想跟这只小鸟交朋友呀!读得迫切,读得深情。
|15搭船的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4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会写13个生字,读写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哪些事物作了细致地观察。
3.读语段,品味词语来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
【过程与方法】1.朗读、圈画重点,培养学生想象情景的能力。
2.发现作者细致观察的奇妙,逐渐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1.学会生字新词、读写重点词语。
2.阅读语段,通过品味词语,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
难点体会作者对哪些事物作了细致地观察。
教具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了解认识翠鸟。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搭”什么意思?“搭船”什么意思?师:一天,一只翠鸟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它要干什么呢?小朋友心里是怎样想的呢?让我们一起到今天要学的课文中去看看吧,。
二、初读感知(一)同学们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1.了解翠鸟2.出示生字、词语练习读。
3.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中都有哪些人?他们要干什么去?途中遇到了谁?)4.小组交流汇报。
(二)、指导书写生字:翠、吞。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
2.学生认字,说说写时注意什么?3.教师范写,学生观察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4.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
三、品读感悟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2.出示第2自然段。
3.指名学生读。
4.交流读后的体会。
师:在你眼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5.这只翠鸟有哪些特点?请用笔在文中画出来。
6.教师板书这只翠鸟的特点。
羽毛——翠绿翅膀——带着一些蓝色嘴巴——长、红色7.交流讨论,作者抓住了翠鸟的什么特点来进行观察和描写。
8.指导朗读师: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立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读第3自然段中的问句。
五、品读第4自然段1.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找出描写翠鸟捕鱼时的动词,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搭船的鸟》教学设计2018年10月23日第1页共3页16.《搭船的鸟》教学设计中山市三乡镇光后中心小学徐秀玲【设计理念】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字里行间充满了童心和对自然的爱,突出了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
教学本课时,着力于:①抓住文中的三个问句来体现孩子的好奇与天真,充满童趣;②重点引导学生抓住作者细心观察到的翠鸟的样子及捕鱼过程,感受翠鸟的可爱,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③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④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目标】1.认识“父、鹦”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会写“搭、亲”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母亲、外祖父”等词语。
2.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外貌、动作所做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3.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了解“我”对翠鸟外貌、动作所做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5个生字。
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搭船的鸟》教学设计2018年10月23日第2页共3页【教学准备】1.收集翠鸟的图片资料。
(教师、学生)2.自己制作生字卡片。
(学生)【教学过程】一、质疑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鸟会搭船,奇不奇怪?今天我们来学习《搭船的鸟》。
(板书课题)2.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说一说。
(1)是什么鸟要搭船?(2)这只鸟是什么样子的?(3)这只鸟为什么要搭船?(4)这只鸟搭船要去哪里?……【设计意图:质疑激趣激导入,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15.搭船的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许镇中心小学詹秋玲教材分析:本篇课文是以小孩子的身份,来写他看到的大自然中的景象,笔法是那样地浅近、朴素、清新,具有一种纯真明净的童趣,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字里行间充满了一颗童心对自然的的爱。
学习本文旨在让学生学会观察周围的事物,用心体会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课时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2、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做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3、能将自己观察到的写下来。
过程与方法:1、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分小组交流观察所得,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观察感受。
3、引导学生学习课外读物,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2、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做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教学难点:将自己观察所得记录下来。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课前游戏,谈话导入。
1、游戏:找不同。
2、谈话导入。
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它长什么样子的?你为什么喜欢它?3、导入课题。
上节课我们也认识了一位动物朋友——搭船的鸟。
这是一只什么鸟?你喜欢吗?激趣促学,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情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板书课题:15.搭船的鸟复习并梳理文章大致内容。
二、精读课文,深入认识翠鸟。
1、认识翠鸟的美丽。
(1)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小鸟样子的段落,然后读一读,把你对小鸟的喜欢之情读出来。
(大家一起读第二段)(2)、读了这一段之后,这只小鸟给你留下来什么印象?(3)这只翠鸟是什么样子的?划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4)哪位同学来说说小鸟的样子?(5)你能将它的美丽读出了吗?2、认识翠鸟的本领。
|中山市黄圃镇培红小学语文科组人教版新教材第五册15课《搭船的鸟》|中山市小学语文学科精品课程人教版新教材第五册第五单元15《搭船的鸟》教学设计黄圃镇培红小学郭凤珍|--|215《搭船的鸟》——人教版新教材第五册第五单元15课教学设计中山市黄圃镇培红小学郭凤珍一、概况I、教材版本:人教版新教材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15课《搭船的鸟》II、课型:小学中年级课文阅读课III、学段(年级):小学三年级二、教材分析:文章以“搭船的鸟”为题,“搭”是“乘、坐”的意思,“搭船”即“顺便乘坐船”。
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
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气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字里行间充满了一颗童心对自然的爱。
在大自然中,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要有一颗爱大自然的心灵。
文中的“我”正是这样的孩子。
文章记录的就是“我”乘船去乡下的外祖父家的途中的一景,“我”运用善于观察的眼睛捕捉到了这一情景,便使读者拥有了一只充满灵性的鸟儿。
“我”也正是一个爱自然的孩子,“多么美丽的小鸟啊!”直抒胸臆的赞叹,勾画出了一个孩子爱自然的童心。
让“我”感到“美丽”的是鸟的色彩:“红色”的长嘴,“翠绿”的羽毛。
翅膀带一点“蓝色”。
童年本身就是一个有着太多问号的年龄,无数的好奇与遐想编织着少年的梦。
小鸟这位“不速之客”带给了“我”许多遐想。
文中用了三个问句充满了孩子的好奇与天真,充满了童趣。
课文接着描写了鸟捕鱼时的动态,“一下子冲进水里”,“没一会儿,它又飞出来了。
”,“一下子”,“没一会”表现了翠鸟飞行速度之快。
“一口把小|--|3鱼吞了下去”,抓住了瞬间的动作来描写,这样完全口语化的表达,出自孩子的心,出自孩子的口,通俗易懂。
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那只鸟叫“翠鸟”。
由此可见,大自然也是我们学习知识的途径之一,“我”正是在自然中认识了翠鸟。
“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扣住了课题,翠鸟的可爱,童心的可贵都跃然纸上。
《搭船的鸟》|第二课时|教学重难点:|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一.教师谈话导入,激趣促学|1.||谈话解题: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第十五课《搭船的鸟》一文的生字生词,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哪位同学能说一说“搭”是什么意思?“搭船”又是什么意思?|2.指名同学说一说。
3.|教师评议并小|结:那谁见过会搭船的小动物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这样的朋友——一只会搭船的鸟。
|二、朗读课文,把握课文整体内容1.谈话过渡:请同学们边听课文录音,边思考下面的问题|(投影出示问题):(1)搭船的鸟是什么鸟?(|2)你喜欢这样的小鸟吗?为什么?2.学生听录音,然后分组讨论、交流问题。
3.|指名回答,教师小结。
|三、精读课文,深入认识翠鸟|1.认识小鸟的美丽|(1)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小鸟样子美丽的段落,然后读一读,把你对小鸟的喜欢之情读出来。
(2)学生自己找段落、读课文。
|(2)指名学生读一读自己找出的段落。
|(3)教师小结,并投影出示问题:“多么美丽啊!”由此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想怎样读这句话呢?|(4)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各组组长记录各组的讨论结果。
|(5)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并读一读这句话。
|(6|)课文是怎样描写小鸟美丽的?请同学们自己试着找一找有关的句子。
|指答(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
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教师相机板书:彩色、羽毛、翅膀、嘴、比鹦鹉还漂亮。
|(7)谁见过鹦鹉,它长得什么样?(指名学生说一说。
)|(8)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鹦鹉的图片。
(学生说说图片中鹦鹉的样子。
)(9)|鹦鹉的确很漂亮,可本文却说翠鸟比鹦鹉还漂亮,你们想不想看一看翠鸟的样子?(10|)教师在学生的回答声中课件出示翠鸟的图片,学生通过直观的图片对比,加深对“比鹦鹉还漂亮”这句话的印象和理解。
(11|)请|同学们用书上的话说一说翠鸟的样子,然后你们可以在组内互相说一说。
|教学研究课《搭船的鸟》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翠鸟外表的艳丽之美及捕鱼动作的敏捷之美。
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4.|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5、教育学生用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生活中的美。
|教学重点:||复习巩固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翠鸟外表的艳丽之美及捕鱼动作的敏捷之美。
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教学难点:|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育学生用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生活中的美。
|课前准备:|课件、作为奖励品的“智慧鱼”|,抓阄用的小道具、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交流问题和卡、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视频资料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激励促学。
|1、|同学们,你们看,这是老师发现的美,图片上面是我们樟树坪总校的八位礼仪队同学,她们像空姐一样,站在我们团山小学的大门|口彬彬有礼地迎宾,老师采用这张图片有两层意思,|第一是欢迎领导和老师莅临指导,第二是带领我们走进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观察与发现美”的课文学习。
| 2、出示课件导入课题的学习。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搭船的鸟》一文的生字生词,也知道了翠鸟不但外表色彩艳丽,而且是捕鱼的能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希望你们在学习上也能像翠鸟一样,做个会“捕|鱼”的能手。
同学们,如果在课堂上展现了自己学习方面的美,老师|会用“智慧鱼”进行奖励。
课后会根据课堂上的奖励结果,老师会让大家的“星星闪耀表”更加光彩夺目。
|二、复习巩固:游戏抢答竞相“捕鱼”|现在请大家注意:老师要考考大家上节课的学习情况,|开始游戏抢答,竞相“捕鱼”|1、哪位同学能说一说“搭”是什么意思?“搭船”又是什么意思?|指名同学说一说。
|(评价:回答正确,恭喜你是第一个获奖“满腹经纶的智慧鱼”的人)|3.下面进入“点兵点将”认读生字新词的“捕鱼”游戏。
1《搭船的鸟》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学会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
2.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学会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一、复习导入1.师板书:15船的鸟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跟随作者乘船到乡下外祖父家,邂逅了一只翠鸟,这位“不速之客”带给了作者怎样的感受呢?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学习第15课(手指屏幕)——《搭船的鸟》。
“搭”是本课的生字,同学们还记得怎么写吗?生:记得。
师:谁愿意到这儿来把课题补充完整呢?请你来。
2.师指名上台书写“搭”字。
师:全班同学跟着他一起书空。
3.生板书课题。
2师:谢谢你,请你回到自己的位置。
师:好,同学们,看这(指“搭”)——大家说说看这个字写得怎么样?预设一:全班说“好”。
掌声送给他!预设二:个别举手回答。
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掌声送给他!预设三:觉得不好,你来说说这个字应该怎么把它写好了?看来呀,你也是个小书法家!师:同学们,下面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手指板书)4.生齐读课题。
二、感受外形师:同学们,这只搭船的鸟将会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开始吧!1.生自由读课文。
师:同学们,谁来说说这是一只怎么样的小鸟呢?生:美丽、可爱、彩色、漂亮……师:看来这只小鸟都给大家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刚才呀,有个同学说到了这只小鸟很美丽。
那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写了小鸟的美丽呢?生:第2自然段。
师:现在我们就以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第2自然段,请看学习提示——(指屏幕)2.出示课件:学习提示3(1)读一读:小组长带领本组同学一起读第2自然段。
(2)想一想:你从哪儿感受到翠鸟的美丽?(3)划一划:把体现翠鸟美丽的词句划出来。
|《15、搭船的鸟》教学设计|
姜艳嫦|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外貌、动作所做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3、学习作者的观察和写作的方法,仿写一段话。
二、教学重点:
了解翠鸟的样子和其捕鱼时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的观察和写作的方法,仿写一段话。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引入学习|
1、复习生字词|
|师: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去看望那只可爱的翠鸟,两手空空去看它可不合适,不如给它准备点小礼物,它最欢吃什么呀?
(鱼)|,那咱们就去捉几只鱼送给它吧。
|
(出示课件:捕鱼认词语)|
2、出示翠鸟的图片|
它非常喜欢我们的礼物,开心地和我们打招呼呢。
|(出示翠鸟的图片和播放叫声)|
3、过渡引入:那我们也多多认识一下我们的这位新朋友吧。
|这到底是一只怎样的翠鸟呢?让我们再回到课文去更详细地了解它吧。
|
(二)、精读课文,走近翠鸟。
|
1、听渎课文:|
(1|)、课文很美,姜老师想邀请咱们班几个小小朗读者跟老师一齐来朗读课文。
谁愿意?(指名)
|
其他同学认真听,找出描写翠鸟的段落,说说它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
(2)、配乐朗读:学生回答问题。
|老师试着提炼一下你们刚刚的回答:板书(样子美
入水捕鱼)
|
2、学习第2段|
(1|)翠鸟美不美,我们第一眼看见的自然是它的外型,你能试着从文中找出描写翠鸟样子的段落吗?|
(2)根据学生的朗读,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
|老师请女生读文段,思考这段话中作者先总写了翠鸟的美丽,是哪句话?(女生读)回答
作者重点抓住了翠鸟样子的哪一方面特点来写的?|
(3)学生继续交流,适时引导学生明确:|这段话主要是抓住了翠鸟的颜色来写的。
|
进一步引导学生看看都写了翠鸟哪些地方的颜色。
|师适时圈画关键词并归纳板书:羽毛、翅膀、嘴巴
|,标红“比鹦鹉还漂亮”一句并同时出示翠鸟以及鹦鹉的图片,引导学生体会翠鸟的色彩美(板书:色彩鲜艳),|并与鹦鹉进行对比,体会其“漂亮”的特点。
|
(4)请同学一齐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注意边读边想象翠鸟的样子美。
|
2、学习第4段|
|过渡:这样一只美丽的翠鸟,还有一个本领呢,孩子们,认真读一读课文第4自然段,说说翠鸟捕鱼的“本领”怎么
样?|
(1)学生交流(捕鱼),师适时引导学生再读第4|段,边读边思考,看看这段话中作者抓住翠鸟捕鱼时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
(2|)学生思考交流,师归纳板书:动作快、技术高,同时引导学生再读这段话,看看自己都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翠鸟捕鱼动作快的。
|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师圈画关键词语并板书:冲、飞、衔、站、吞。
|
(3)引导学生说说对这几个词语的理解(都是动词)|,师适时引导学生从这|几个动词中体会翠鸟捕鱼技术也很娴熟。
捕鱼动作的神速,以及抓住“一下子”“没一会儿”这些词组,让学生感受到翠鸟在很短时间内就完成了整个捕鱼、吃|鱼动作,动作快。
|
(4)我们透过视频来感受一下翠鸟的捕鱼技术的高超。
(播放视频)|
所以,作者巧用动词,轻而易举就把翠鸟捕鱼时高超的本领
写出来了。
|
|
3、学习第1、3段|
|过渡引入:孩子们,让我们将目光聚集到河面上行驶的小船上,你都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①引导学生认真、正确地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想一想自己似乎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
②学生读书想象,全班交流(似乎看到了雨下得很大,|听到了雨点打在船篷上发出的声响......)|
|
雨虽大,但我仍然看见一只美丽的鸟儿站在船头。
孩子们,|如果你就是文中的“我”,此时你会有什么想法?|
(1)学生思考交流:
预设:|
生1:咦?这是什么鸟呢?怎么会这么美丽?|
师:是的,刚刚我们已经见识了它美丽的样子,因为它浑身
都是鲜艳的色彩。
|
生2:它是什么时候飞来的呀?我怎么没有注意到?|
师:雨太大了,你确实没有注意到。
|
生3:我要是能把这只鸟带回家,让它天天陪伴我该有多好啊!|
|师:确实是一只人见人爱的鸟儿!孩子们,课文中的“我”跟大家的疑问差不多,小脑瓜里一连冒出来三个问号。
来,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第3|自然段,注意读出自己的疑问语气。
|
(2)(出示第3段),指导学生在感情地朗读,注意读出强烈的疑问语气。
|
(3)讨论交流:当你读到第3|自然段时,你觉得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学生交流,师适时引导他们体会“我”善于观察思考的特点。
|
除了善于思考,你从课文中感受到“我”对翠鸟的什么情感?(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正因为人不伤害鸟,才欣赏到了鸟的美丽与可爱。
更因为鸟不害怕人,才出现了这么和谐、美好的画面,才发生了这么温馨、有趣的故事。
孩子们,|做个爱鸟爱自
然的人吧,相信你也会遇见很多美好的瞬间。
|
(三)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法国艺术家罗丹曾说:|“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你是否也拥有这样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呢?老师准备了一个视频,|看看你能否把你看到的美写下来?|
(播放视频)学生开始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展示,讲评。
|
|
|(四)课堂总结:同学们,生活中不缺少美,从你们的写话中也看得出,我们也不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
世界很大,让我们继续带着自己一双慧眼,去发现美,享受美吧。
这节课上到这里,谢谢大家。
六、作业设计:
完成练习册地15课
七、板书设计:
15、搭船的鸟
样子美:
羽毛、翅膀、嘴巴
颜色鲜艳
动作快
技术高
八、教学反思:
《搭船的鸟》是一篇内容浅显而富有童趣的文章。
作者用浅近、朴素而又清新的语言,来写他看到的大自然中的景象。
文章语言虽然简洁,读起来却耐人寻味,不仅介绍了翠鸟的美丽,而且生动刻画了翠鸟捕鱼时动作的敏捷灵动。
和同学们共同学完这篇课文,我都意犹未尽,反思一下。
我觉得这节课有几点是比较成功的:
1、想象与真实之间形成差距,加深学生印象。
翠鸟这种小动物,同学们从没有见过,仅仅通过简短的文字,我想孩子们对翠鸟的认识还是形不成整体全面的感知,也不会帯着喜爱的感觉去读。
于是在几个学生读完翠鸟样子这段后,我并没有急于出示图片,而是让同学们闭上双眼,我再次读这一段,让大家想象翠鸟的样子,然后在纸上画出翠鸟的样子,进接着|我出示图片,此时想象与真实之间形成了
差距学生对翠鸟的印象就更加深刻了,喜爱之情犹然而生,此时再读课文,学生的真情自然流露。
2、配合动作,感悟朗读。
在学习翠鸟捕鱼这段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它的动作敏捷,是个捕鱼的能手,我先让学生自己理解"冲进"、"没一会儿"的意思,然后课件展示鸟捕鱼时的动作,,一次又一次的朗读,我感觉同学们越来越有感觉。
但这节课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首先,为了让学生对翠鸟有更全面的认识,课前我搜集了一些关于翠鸟的知识,其实后来想想,这些信息应该让学生自己去集,我只是给于补充完善,从现在开始,应该逐步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