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锻炼促进老年人认知功能的研究综述
- 格式:docx
- 大小:45.30 KB
- 文档页数:13
山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浅析太极拳对老年人的影响姓名宋阳院系社会体育系专业社会体育班级学号0880030327指导教师张智录答辩日期成绩山西师范大学学士学位论文浅析太极拳对老年人的影响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加,生活质量的提高和运动量的缺乏,越来越多的人一上年纪就会得各种各样的病,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有效提高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现今人们获得知识信息面的扩大,生病后就去医院用药物治疗,但是药三分毒,许多老年人对体育康复的知识了解甚少,本文通过对部分老年人的调查,对练习太极拳可以治疗和预防老年人的许多疾病,也可以增强老年人的体质展开了阐述,通过阅读许多文献资料来论证练习太极拳对老年人的各种益处,通过缓慢的运动配合呼吸,能够活动全身的各大关节,从而达到强身健体,打通经脉,延年益寿的效果。
【关键字】太极拳老年人强身健体1山西师范大学学士学位论文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Taijiquan on the elderlyAbstractAlong with the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increase,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a lack of exercise, more and more people age will have various diseases, by practicing Taijiquan can improve old people's physical conditions, people get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of the expansion, ill to hospital after treatment with drugs, but three drug toxicity, many elderly people on physical rehabilitation knowledge is poorly understood, based on the part of the elderly survey, on practicing Taijiquan can treat and prevent many illnesses in the elderly, but also can enhance the elderly physique expatiated, through reading many literatures to demonstrate of Tai Chi exercise on elderly people a variety of benefits, through slow motion with breathing, to whole body activity each joint, so as to achieve physical fitness, through the meridians, prolong life effect. 【Keywords】Tai Chi Chuan elderly fitness2山西师范大学学士学位论文目录1引言 (1)2研究对象与方法 (1)2.1研究对象 (1)2.2研究方法 (1)2.2.1访谈法 (1)2.2.2文献资料法 (1)2.2.3数据统计法 (1)2.2.4问卷调查法 (1)3研究结果与分析 (1)3.1太极拳对老年人的影响情况及存在问题 (1)3.1.1太极拳的发展情况 (1)3.1.2存在问题 (1)3.2太极拳对老年人睡眠和情绪有着良好的影响 (2)3.2.1现今越来越多老年人由于睡不好严重影响身体 (2)3.2.2坚持锻炼太极拳能帮助老年人睡眠 (2)3.2.3年纪越来越大后老年人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 (2)3.3太极拳能帮助提高老年人平衡与协调。
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身心功效论文摘要:建议太极拳练习者长期坚持锻炼,形成一个良好的锻炼习惯,体育部门及各单位应对太极拳健身活动加大宣传,使得更多人参与进来,利用可以一切利用的场地,积极开展此健身活动,大力推荐中老年进行太极拳健身活动,加大太极拳运动对心理健康的保健功能的宣传,提高太极拳锻炼人口,促进全民运动。
一、太极拳的运动特点1.有氧运动。
太极拳动作柔软、缓慢、运动量较小,属于有氧运动的范畴,田麦久博士就称太极拳为“绵缓运动”。
它的运动强度不大,是依靠有氧代谢来供能的,循序渐进的改善机体各器官功能。
太极拳的锻炼效果也如此,通过持之以恒的反复练习,能够从量变到质变,机体内各器官功能就会得到改善,从而提高健康水平。
这就是太极拳这项有氧运动能循序渐进达到强身健体效果的原因。
2.顺应阴阳。
传统武术拳种都讲究阴阳,但尤为突出的是太极拳,阴阳贯穿于太极拳的所有动作之中,刚柔、虚实、动静、开合、快慢、进退处处体现着阴阳的辩证统一。
《王宗岳太极拳论》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足见阴阳思想对太极拳的影响和指导.在太极拳理论中,阴阳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在阴阳学说的指导和规范之下,太极拳的技术动作体现出鲜明的东方体育特色。
3.以动养生。
有太极拳家提出,在练习太极拳时,就像在面前拉了一条绳子,与鼻同高,以它为参照物,控制身体重心起伏,保持相对平衡,这种平衡与静止是相对的。
只有经过日积月累的反复练习才能保持重心在一个水平面上。
太极拳是一种呼吸与动作配合,动中求静,以动养生的特殊拳种。
4.以外引内。
太极拳练习要求“意在拳先,心动形随”,身动但思想要保持相对平静。
太极拳动作虽看起来缓柔,但体内气血流畅,它是一种“外似安逸,内宜鼓荡”的运动。
通过相对平缓的肢体运动,改善人机体内器官功能,发掘人体系统功能的极限。
二、太极拳的健身作用1. 太极拳对老年人免疫功能的影响。
太极拳对中老年女性平衡和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作者:郭庆芳杨少峰来源:《体育时空·上半月》2016年第07期中图分类号:G852.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7-000-01摘要有规律的锻炼时间和音乐优美的韵律能够使中老年人在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精神得到放松,对生活更加乐观,对其进行具体实验研究对于广场舞在中老年人群中的推广,改善中老年人认知功能和平衡功能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太极拳锻炼,可以有效改善中老年女性平衡和认知,对中老年女性有着积极的健身价值,是一种适合中老年人参加的一项较好的健身运动项目,适合在城市中老年人群体中推广,从而更好的指导其健身锻炼,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关键词中老年人太极拳健康太极拳是具有特殊的表演形式的演内容,以集体运动为主体放、欢乐自娱之特点。
太极拳可以使中老年妇女全身心的投入到自然状态之中,改善心肺功能,加速新陈代谢,促进消化消除大脑疲劳、陶冶心灵,提高协调能力,从而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延缓衰退和太高人体活动能力等作用。
我们以往的研究结果已经发现,运动可能通过改善脑内氧化机制从而促进认知功能和情感功能[1,2]。
因此,本研究通过对北京某社区中老年妇女人群参加太极拳锻炼健身效果的比较研究,试图揭示太极拳对中老年女性平衡功能,认知功能的影响效果,并试图分析其形成机制。
选取某小区共20名参加太极拳锻炼和8名不参加健身锻炼的中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经过12周不间断的太极拳锻炼,对研究对象的平衡,认知指标进行了前后对比分析。
经过12周不间断的太极拳锻炼,其中平衡指标的改善呈显著水平(P<0.05),认知指标简单反应时的改善呈非常显著水平(P<0.05),参加太极拳的健身组各研究对象,12周后测试指标均好于对照组研究对象指标。
一、研究对象社区中老年女性40-65岁40人,平均年龄岁。
所选对象均排除了神经系统、耳鼻,喉科等影响平衡功能的疾病因素。
太极拳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和老龄化的进程,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作为一种兼具运动和养生功能的健身方式,太极拳受到越来越多老年人的青睐。
本文将从科学的角度探讨太极拳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一、太极拳介绍太极拳起源于中国,是一种以柔化刚、缓和动作、注重内功的传统武术。
太极拳演练时,需要注意呼吸平稳、动作完整、力量均衡、精神放松等多个方面。
太极拳不仅能锻炼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还能提高心肺功能和身体柔韧度,增强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等健康益处。
二、太极拳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1. 太极拳有益心理健康太极拳通过调节呼吸、调整身体姿势、减轻压力等方式,能有效缓解老年人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太极拳的呼吸训练可提高人体免疫力,降低老年人焦虑和抑郁情绪,使老年人更加自信和乐观。
2. 太极拳有益身体健康太极拳的缓和动作、柔软运动、调整身体姿势等特点,使其成为一种受老年人欢迎的健身运动。
太极拳运动可以增强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增加运动量,提高老年人的代谢水平,从而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在运动方式上,太极拳小幅度的运动不会对老年人关节和骨骼造成损伤,而且太极拳很少有受伤的情况,保证了老年人的身体安全。
3. 太极拳有益社交健康太极拳除了能够提高老年人身体和心理的健康之外,还能够促进老年人的社交健康。
通过参加太极拳课程,老年人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分享生活经验,增强彼此的友谊和减缓孤独感。
三、太极拳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机制研究1. 太极拳能提高老年人的免疫力太极拳通常包括多个复合动作和长周期的放松技术,这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可使老年人在抵抗细菌和病毒入侵时更加精力充沛、反应速度更敏捷。
2. 太极拳能提高老年人的身体稳定性太极拳拥有复合的多方向性身体动作,这些动作有助于维持老年人身体的平衡状态,甚至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进行治疗。
太极拳是缓和和有控制的动作,老年人常需扶着才能身体平衡,这样也增加了有助于老年人视幅的韧性和稳定度。
近10年国内关于太极拳对中老年人健身作用研究综述作者:魏真崔玉超来源:《中州体育》2013年第05期【摘要】通过对近 10 年来国内关于太极拳锻炼对中老年人健身作用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长期进行太极拳锻炼的中老年人在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心肺功能、平衡能力、心理健康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2)对于太极拳科学锻炼的指导研究和不同太极拳流派对于中老年人健康作用研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太极拳;中老年人;健身作用1前言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后,太极拳的普及推广得到国家的重视。
1956年前后,周恩来总理提出,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传统医学息息相关。
练习太极拳可促进身心健康,增强人民体质,长期坚持练习可以陶冶高尚的道德品质,提升生活幸福感,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关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问题日益备受关注。
太极拳促进身体健康问题是体育界与医学界争相研究的课题。
为总结近10年来关于太极拳对中老年人健康促进相关研究成果,笔者收集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分析,以期为丰富老年人健康理论体系和方法提供参考。
2太极拳对中老年人健身和养生功效的研究2?郾1太极拳对中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任可欣、李翠兰等人通过实验研究表明:选取长期坚持参加太极拳锻炼的中老年人的血清NO含量及NOS活性进行检测。
实验研究表明:(1)长期规律的进行太极拳锻炼中老年人可以减缓因年龄增长引起的血清NO含量下降,可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
(2)坚持长期进行太极拳锻炼可以明显提高老年人血清NOS的活性,从而促进NO的合成〔1〕。
李新通过研究发现30例慢性病患者进行太极拳锻炼对心血管有显著的调节功能。
研究表明:(1)太极拳锻炼对心功能的影响。
通过观察发现其中一例老年练拳者,通过10余年的锻炼,有规律的开展有氧太极拳运动,使心功能得到了改善并且心脏早搏的情况消失了。
(2)太极拳锻炼对血管系统的影响。
74浅谈太极拳对新时代老年人的健身养生功效★ 冷杰本文针对日益明显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出了太极拳对新时代老年人健身机理的研究,提出太极拳对老年人生理、心理等方面良性的功效,让全世界更多的老人了解并受益于太极拳。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传统武术项目,是我国民族体育中最具代表性的健身运动之一。
它集健身、娱乐、技击于一体,对健体强身,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等有着奇特的功效。
本文旨在让更多的老年人进一步认识太极拳,并积极的投身于从事太极拳运动中去,促进太极拳在我国老年人群中更加广泛的开展,更好的发挥其健身功能,促进我国老年人口的健康。
一、太极拳对老年人的健身作用1、延缓运动系统的老化据医学研究所测试结果表明:经常练习太极拳的老人脊柱活动幅度较好,经常习练太极拳能够提高全身关节、韧带以及软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可以预防关节、韧带等发生的病变。
太极拳运动过程中,多处于半屈膝状态,不仅使得腰、胯、膝、踝等关节得到锻炼,还有利于增强老年人下肢的肌肉力量。
通过太极拳的习练,可以加强肌肉收缩和舒张交替转换功能,使原动肌、协同肌和对抗肌之间的互相协调配合,有助于老年人延缓肌力的减退。
2、调节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主导作用太极拳锻炼可使大脑皮层相距最近的两个部位,在特写频率上是渐趋同步的,意味着加强了大脑皮层细胞活动的有序性。
这说明了太极拳对大脑中枢神经的调节作用特别有效。
锻炼中,大脑皮层与皮层下中枢兴奋和抑制的调整同期,大脑皮层锥体细胞的同步发放,即证明太极拳可以提高大脑的功能效率。
3、改善心血管系统的机能。
在长期太极拳运动后,安静状态下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性下降,脉压也呈现出下降趋势。
习练太极拳,通过肢体的顺、逆、缠、绕运动,还可提高血液循环速度,降低血脂,从而防治血流受阻产生的心脑血管疾病。
4、加强呼吸系统机能太极拳采用的是腹式呼吸,使呼吸慢、长、深、均。
这种以膈肌运动为主的呼吸方式,在外表现为腹部的起伏,呼吸深度加深和频率的减缓,在内则通过腹压的节律性变化增大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加速血流,加大肺泡气体交换量,吸入更多的氧。
太极拳锻炼对老年人认知功能影响研究的述评作者:陶一铭王会儒来源:《少林与太极》2024年第05期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认知功能的维护和改善成了医学、心理学和老年学研究的重要议题。
认知功能不仅关系到个体的日常生活能力,也是衡量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指标,维护老年人认知功能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近年来,以体育运动为代表的非药物干预手段,因其低成本、高收益而受到广泛关注。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运动的标志性符号,因其简单易学、柔和舒缓、强度适中等特点,广泛受到老年群体的喜爱,对老年认知功能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本文阐述太极拳对老年人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旨在为老年人科学锻炼和延缓老年人认知功能减退提供思路,进而推进太极拳在健康老龄化事业的中的高质量发展。
一、认知功能的概念与分类(一)认知功能的概念认知功能(Cognitive Function)是指个体在处理信息、思考和解决问题时所涉及的心理过程,包括但不限于感知、注意、记忆、语言、思维、推理和决策等多个方面,是人类智力和日常行为的基础,影响如何理解世界、与他人交流以及如何适应环境的变化。
认知功能的发展和维持对个体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贯穿个体健康的全生命周期和全生活场景。
认知衰退或认知障碍是指人脑在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能力下降的现象,其可能与遗传、生活方式、环境因素和健康状况相关。
认知功能障碍根据其生理特点和外在表现可分为不同阶段,其中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是指大脑正常衰老和痴呆之间的过渡阶段,早期表现为轻度的记忆力下降,但很快会发展为严重的认知损害和功能性障碍。
不同认知功能具有年老化差异性,记忆力衰退是最常见的老化现象,而执行功能是个体有效启动并完成意图性活动的能力,不仅与老年人日常生活联系最为紧密,同时还是许多神经系统疾病的前期基础。
(二)认知功能的分类认知功能可以根据其处理信息的类型和执行的任务被分为几个主要类别,包括记忆、语言、视觉空间和执行功能。
太极拳运动对社区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共3篇太极拳运动对社区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1太极拳运动对社区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增加,而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的数量也逐渐增多。
轻度认知障碍是指老年人有比正常认知退化更严重的认知问题,但没有到达中度或重度认知障碍的程度,这些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功能基本没有受到严重影响。
而太极拳运动是一种根据周易哲学思想和传统中医药学理论发展而来的一种传统文化体育运动,具有按摩内脏、强化筋骨、增强免疫力、调节情绪等功效。
那么,太极拳运动是否能够促进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呢?太极拳运动可以通过许多机制改善老年人的认知功能。
首先,太极拳运动能够改善老年人的心理状态。
太极拳不仅要求身体的运动,还要求运动时集中注意力、保持冥想,使人感到心情平静、内心放松。
这种状态可以大大减少老年人的情绪波动,同时也能从生理上改善聚焦能力和反应速度,并减缓认知退化的速度。
另一方面,太极拳的动作本身可以增强老年人的身体素质。
老年人进行太极拳运动可以增强肌肉、骨骼和关节的协调性,从而改善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能力,并减少跌倒的风险。
这些生理上的改善可以反过来提高大脑的认知能力,从而改善认知功能。
此外,太极拳运动的音乐、节拍和动作配合的规律性,可以提高脑部的节律性,增加关键神经递质的产生,也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空间感知能力和记忆能力。
研究表明,太极拳运动对于轻度认知障碍的老年人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能够提高他们的认知功能和心理状态。
在太极拳运动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研究中,许多科研人员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2006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医院的医生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生活在城市的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进行太极拳运动可明显改善其工作记忆能力,表现为提高其数字和字母的记忆能力。
2011年,台湾的一项研究则显示,64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周进行3次50分钟的太极拳运动,12周后他们的认知功能水平显著提高,甚至比随机分配到控制组的老年人有更显著的提升。
太极拳改善老年人认知功能中枢机制的研究进展目录一、内容描述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3)二、太极拳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 (5)1. 太极拳对记忆力、注意力及执行功能的影响 (6)2. 太极拳对语言、视觉空间能力及感知功能的影响 (7)三、太极拳改善老年人认知功能的中枢机制 (8)1. 太极拳对大脑结构的影响 (10)神经元形态变化 (11)神经递质水平改变 (12)2. 太极拳对大脑功能的影响 (13)功能连接性增强 (14)脑活动模式优化 (16)四、太极拳改善老年人认知功能的临床研究 (17)1. 太极拳对轻度至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作用.192. 太极拳对帕金森病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作用 (20)3. 太极拳对其他类型老年痴呆症的认知功能改善作用 (22)五、太极拳改善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实验研究 (23)1. 太极拳对正常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 (24)2. 太极拳对认知功能受损老年人的干预效果 (25)六、结论与展望 (26)1. 研究成果总结 (27)2. 存在问题与不足 (28)3.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29)一、内容描述本文档主要围绕“太极拳改善老年人认知功能中枢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文章首先介绍了太极拳作为一种传统运动方式对老年人健康的重要性,特别是其在改善认知功能方面的积极作用。
文章概述了当前研究进展,包括太极拳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具体影响,如提高记忆力、注意力和执行力等。
文章的重点在于探讨太极拳改善老年人认知功能的中枢机制,这包括研究太极拳如何影响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如神经可塑性、脑血流量和神经递质等方面。
文章将介绍相关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包括神经影像学技术在研究中的应用,以揭示太极拳对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文章还将概述目前关于太极拳改善认知功能的中枢机制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成果,包括太极拳可能涉及的神经通路和相关的生理机制。
文章还将探讨这些研究成果如何为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太极拳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近年来,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带来了一系列老年人身体健康问题的关注,其中包括老年人的认知功能。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普遍面临认知下降的问题,而且这种下降可能导致记忆力减弱,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
然而,研究表明太极拳对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有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太极拳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国武术运动,强调身体与心灵的平衡。
老年人练习太极拳需要保持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这种运动形式能够促进大脑与肌肉之间的协调性,提高老年人的运动能力。
随着身体的运动,老年人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供氧量增加,从而提高认知功能。
而据研究显示,太极拳还能帮助老年人改善与空间感知和思维灵活度相关的认知功能,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环境。
其次,太极拳的运动过程也涉及到一定的调控注意力的能力。
老年人往往面临着多种注意力的分散,而太极拳通过其独特的动作和呼吸节奏,能够帮助老年人专注于当下的运动过程。
一方面,太极拳要求老年人忘却周围杂乱的环境因素,专注于肢体的动作和呼吸。
另一方面,太极拳的呼吸节奏要求老年人在某种程度上保持身体与心灵的和谐,这种过程促使老年人不断地调整和控制注意力,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认知能力。
此外,太极拳的长期训练还能够对老年人的大脑结构产生积极影响。
研究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太极拳锻炼,老年人的海马体和脑前额叶皮层等与学习和记忆能力相关的脑区得到了改善。
这意味着太极拳不仅仅是对认知下降的一种缓解,更是对老年人大脑结构的重塑和保护的一种方式。
综上所述,太极拳作为一种传统的身体活动方式,对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它通过促进身体与大脑之间的协调,提高老年人的运动能力;通过调控注意力的能力,提高老年人的专注力和灵活度;通过影响大脑结构,改善老年人的学习和记忆能力。
因此,可以说太极拳是一种非常适合老年人练习的运动方式,对于维持和促进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未来的研究还可以深入探索太极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拓展太极拳的应用范围,提供更多针对老年人认知功能训练的方案。
太极拳作为中老年运动处方的理论基础(综述)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太极拳作为中老年运动处方的理论基础。
本文首先概述了太极拳的基本概念,并介绍了它的修炼历程、特征及其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好处。
随后,介绍了太极拳在中老年人的当前保健和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并分析了太极拳的使用和存在的问题。
最后,本文提出了未来的相关研究方向,为促进太极拳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太极拳;中老年运动处方;健康;康复体育正文:1. 引言太极拳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武术,起源于汉代。
它结合了动感和对抗性,是一种较全面、结构完整的体育运动,在健康保健、康复治疗及安全防御中有着重要作用。
因此,太极拳正在被越来越多地用作体育健身和康复治疗的方法,成为中老年人的理想运动处方。
2. 太极拳基本特征太极拳的拳法分为两种:单手扭曲拳和双手扭曲拳,其中包括有符号动作及手腕、肩部、腰部、膝盖和脚步的移动,能够消除精神负担,产生身心的轻松状态。
太极拳的特点是柔中有刚,动静相融,懂得把握“软胜刚”的道理,在营造身心轻松之余,又能利用劲力、促进血液循环,使肌肉及关节活动协调。
3. 太极拳在中老年康复阶段的作用太极拳在中老年人的康复阶段有着显著的作用,可以预防损伤和影响,提高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减少疼痛,改善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机能,促进机体内器官衰老程度的减缓,加强软组织灵活性和柔韧性,并产生舒缓、调节性的作用,促进心理平衡。
4. 太极拳的使用及存在的问题太极拳在中老年人防治慢性疾病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已被纳入全国各地的老年保健体育诊疗当中,但是在使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运动技术的不标准化、缺乏认证等。
5. 未来研究方向随着太极拳在康复治疗和健康防护领域的不断发展,将探讨以下研究方向:对太极拳的不同运动技术进行标准化和认证,开展针对中老年人的保健效果评价,研究太极拳与其他有氧运动、静态运动等相结合的康复应用,以促进太极拳可持续发展。
太极拳在中老年人应用是有许多方面的,这些方面可以分为健身、康复和安全防御三部分。
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身体健康促进的影响探究——以焦作市老年人为例易 坤本文选取焦作市老年人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实地考察法等方法,对焦作市太极拳运动发展现况、焦作市经常参加太极拳运动的老年人锻炼的基本现状、太极拳运动对焦作市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影响分析以及焦作市老年人参与太极拳运动存在的不足与问题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焦作市老年人参与太极拳运动的时间及参与运动的场地。
2、进行太极拳运动的锻炼可提高食欲以及睡眠质量等。
1 引言本文通过对焦作市参与太极拳运动的老年人和不参与太极拳运动的老年人之间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目的在于调查出太极拳运动对于焦作市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找到适合焦作市老年人的运动项目,推动太极拳运动在焦作市老年人群众的推广促进焦作市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并且丰富老年人的业余生活,增强老年人体质,加强老年人之间的交流,积极响应“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这一目标,旨在更好的满足广大老年人健身的需求,推进太极拳运动发展,为以后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影响研究提供借鉴。
2 焦作市太极拳运动发展现状2015年10月18日早晨,河南省焦作市组织了《太极拳健康》世界百万太极拳爱好者的联合演习,其中焦作市为最大的武道公演创下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随后太极拳运动的迎来了大发展,陈家沟太极拳培训机构也逐日增多,在温县本地就有12处陈氏太极拳培训机构,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科学的教学安排,以及处于太极拳发源地的独特优势,并且在焦作市其他地区也有多处分校,陈式太极拳的传人正在将太极拳发扬光大,使更多的人群都能学习太极拳运动。
但经调查结果发现,尽管市政府已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仍有很多的问题,缺乏忧患意识和紧迫感。
所以焦作市相关部门不仅仅是举办几次太极拳比赛就行,还要设立一些太极拳法的雕塑,创立太极拳文化墙,开展太极拳研讨会、文化节,多调动资金投入到太极拳的文化场馆、旅游设施等方面,将焦作市太极拳的古老传承体现出来,争取达到一种人人太极的境界。
太极拳对老年人活动能力的影响研究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寿命的延长,老年人群体的健康和活动能力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而在各种保持健康的方式中,太极拳作为一种传统的健身活动,备受老年人的喜爱。
本文将探讨太极拳对老年人活动能力的影响。
首先,太极拳注重调整身心平衡。
太极拳强调全身的协调运动和自然呼吸,通过舒展肌肉、放松筋骨,有助于加强老年人的平衡能力。
老年人往往因为肌肉和骨骼的衰退而容易失去平衡,导致摔倒风险增加。
而太极拳能够通过连贯、缓慢、柔和的动作,帮助老年人建立良好的平衡感,减少摔倒的风险。
其次,太极拳的练习对老年人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和关节的活动范围会变得越来越有限。
太极拳的练习包括各种舒展和伸展动作,可以有效地改善老年人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这对于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弯腰、扭转和提高活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太极拳的练习还可以调整老年人的身体姿势,增加身体的稳定性,减轻腰背酸痛等不适症状。
此外,太极拳的练习对老年人的心血管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太极拳作为一种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帮助老年人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通过太极拳的练习,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压,增强心肺功能,减少心脏病和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此外,太极拳还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抗疲劳能力,增加体力和耐力。
最后,太极拳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帮助。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普遍面临着失去亲友、身体功能下降和社交圈子变小等问题,容易感到孤独、抑郁和消极。
而太极拳作为一种兼具身体和心理放松的活动,可以帮助老年人减轻焦虑和压力,提高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在太极拳的舒缓音乐和舞动中,老年人可以找到一种与众不同的快乐和平静。
总的来说,太极拳对老年人的活动能力和健康状况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
通过太极拳的练习,老年人可以提高平衡能力、柔韧性和灵活性,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加体力和耐力,同时改善心理健康。
因此,推广太极拳对老年人的健康非常重要。
42武术研究2018年10月第3卷 第10期太极拳预防老年人认知功能衰退的研究综述王正山1 陈 爽2 杨子燚21.苏州市体育局,江苏 苏州 215000;2.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摘 要:太极拳被证明是适合老年人参加的体育锻炼,且对认知功能具有积极作用。
随着科技进步和脑成像技术的普及,用于研究和评估老年人的认知功能的手段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新。
文章从评估手段的角度着手,总结了相关学者运用不同的方法手段验证太极拳运动预防老年人认知功能衰退的研究成果。
这些成果对促进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推广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促进老年人健康和减轻人口老龄化对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太极拳 认知功能衰退 评估手段 老年人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8)10—0042—02基金项目:苏州市体育局体育科研局管课题资助,编号:TY2017-101。
作者简介:1.王正山(1962~),男,副调研员。
研究方向:武术教学与训练。
认知是大脑对一切事物的感知,认知功能是大脑执行高级活动的功能,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言语、思维、意识及情绪等。
[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老年人的人数将呈现指数式增长,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也逐年增多。
多数研究结果肯定了运动干预可延缓老年人认知功能衰退的作用。
但运用不同的干预方式导致了不同的研究结果。
[2]太极拳是我国传统的有氧运动,提倡动作柔和、身心合一。
本研究归纳了如今探究认知功能的几种评估手段,对比分析各种手段的优缺点,提出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 量表测试量表测试是评估太极拳锻炼对老年人认知功能影响的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手段。
常见的量表测试有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Mattis 痴呆评定量表(Mattis DRS)、阿尔兹海默症评估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以及临床痴呆量表(CDR)等。
太极拳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作用研究—以XX市XX区为例前言老龄化是人生的必经阶段,人口老龄化的根源,是随着年龄增长所带来的正常(生理性)衰老和病理性衰老,使老年人各器官组织逐渐衰退,生活自理能力逐渐下降,并由此引起老年人或多或少的患上各种疾病。
因此,对于老年人所带来的各种健康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并给予解决问题的办法。
同时,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身体外部形态和各器官逐渐出现衰老现象,身体新陈代谢减缓,细胞内水分随年龄增长逐渐递减,导致细胞数量减少,使身体各系统机能受到影响。
倘若不加以适当锻炼进行调整,将会加快身体衰老的进程。
而太极拳正是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辨证的养生之道和超然的运动心态)使它不仅有利于老年人抗衰祛病、延年益寿)也有益于老年人修心养性。
本研究通过太极拳练习干预,以XX市XX区为例,探讨太极拳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以期获得太极拳练习干预是否会对老年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产生显著影响,并且通过身体素质测试、心理健康测试,探讨了太极拳对身心健康影响的具体方面,为老年人参与太极拳锻炼提供新的内容依据,并为老年人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新的方法。
为太极拳运动在老年人中的开展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不仅对太极拳运动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还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水平提高。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1 研究对象本文以太极拳对XX市XX区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作用为研究对象;选取XX市XX区年龄大于60岁的60名老年人为实验对象,将60名老年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进行太极拳实验干预,另一组不做任何干预,探究太极拳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
1.2 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在本研究进行中,在校图书馆等实体资料库中进行太极拳对身心健康影响相关资料的查阅,并通过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等网络电子数据库进行检索,将查找到的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深入、仔细阅读,并将对本研究有利用价值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为本论文的写作、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太极拳对老年人认知能力的影响(综述)杨桃【期刊名称】《内江科技》【年(卷),期】2014(035)012【总页数】2页(P113-114)【作者】杨桃【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身体锻炼来维持或改善认知能力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老年人自身保护机制,以此加强自身独立和维持健康有质量的生活能力。
本文简要地介绍太极拳的特点及认知相关的问题,侧重回顾和总结太极拳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同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一些建议。
如今,老年人口增长是国家人口增长中最快的一个方面,截止2013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0243万人,占总人口的14.9%,65周岁及以上人口13161万人,占总人口的9.7%。
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人类的预期寿命延长了,然而在老龄人口中一半将遭受至少一种与年龄有关的身体或精神疾病。
老化通常伴随着大脑结构的恶化或改变,以致认知能力的衰退。
通常老年人认知下降表现在信息处理速度,推理和记忆等一些领域。
幸运的是,有研究证明某些因素与年龄相关的认知下降和临床认知障碍之间有很大相关度,注意这些因素的控制有利于使认知能力下降的速度减慢[1]。
很多研究通过体育运动干预的指标来论证体育活动可能有利于改善认知功能恶化,从而可能维持或防止人口的老化。
本文就太极拳作为一个特定的身体锻炼模式,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介绍:①简要介绍太极拳和认知功能;②回顾文献,从记忆功能、注意、执行功能等方面综述太极拳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为今后这方面的研究提供建议。
太极拳可分为:武当、陈氏、杨氏、吴氏、武氏、孙氏、赵堡及太极五锤等,所有太极拳都是以武当太极十三式为基础发展出来的。
太极拳的动作和顺,刚柔内含,轻松自然,轻灵沉着兼而有之。
姿势开展,平正朴实,由松入柔,积柔成刚。
其中意、气、身三者密切配合,以意行气,源动腰脊,旋腰转脊,节节贯穿。
太极拳作为传统的运动养生项目,通过自身姿势、呼吸、意念的锻炼,有意识地自我控制生理、心理活动,逐渐调整人体内部的生理机能,从而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2]。
武术研究2021年12月第6卷 第12期基于fMRI技术探讨太极拳运动促进认知功能的研究综述龚肖奕 岳春林 李同洲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021摘 要:从功能磁共振成像的视角,对近十年来太极拳对锻炼者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分别探讨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青年人和疾病患者的认知功能产生的积极影响,这些影响体现在静息态fMRI数据中FC值、ReHo值、ALFF值等自发神经活动特征及任务态fMRI数据上。
此外,在未来的研究中,还是需要注意实验对象的选择,实验设计的规范与调整以及对于太极拳运动促进认知功能的作用机制的探究。
关键词:太极拳 功能磁共振成像 认知功能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21)12—0061—03太极拳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气功运动,其特点是轻柔的身体运动、冥想和呼吸。
作为一种不接触、中等强度、身心一体的运动,太极拳在中国已经流传了几百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太极拳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被推广和发扬,以促进普通大众的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在政治观念、经济观念、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上的变化,太极拳的生命力经久不衰,其独特的运动方式以及其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影响了越来越多的人,如今在价值层面上来看,它的健身价值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1]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unc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是一项以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level dependent, BOLD)信号变化为依据,间接反映局部脑区神经元功能活动的断层成像技术。
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以其无辐射、高时空分辨率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医学、认知神经科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及临床诊断中。
现如今,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常被用作探索太极拳可能对老年人、疾病患者等锻炼者的认知功能产生的积极影响。
本文通过对近十年的与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太极拳促进认知功能的文献研究,旨在从老年人、疾病患者群体的认知功能研究出发,阐明现阶段各方向的研究现状,探究太极拳促进认知功能可能的机制,并综合考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研究太极拳促进认知功能中的应用提出合理的建议与展望。
太极拳锻炼促进老年人认知功能的研究综述梁东梅;唐文清;骆聪;张敏强【摘要】Maintaining the elderly’s cognitive function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Physical exer-cising can improve the elderly’s cognitive function, especially Taijiquan is suitable for the elderly to participate in, and playing an active role in delaying the decline of the elderly’s cognitive function.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researches found that the shaping of the elderly’s cognition by Taijiquan mainly includes execution function, memory function, attention function and whole brain cognition condition. Follow-up researches can probe into the mechanismof this function based on the body exercising-cognition medium model and the selectivity enhancement hypothesis. These findings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promoting the elderly to participate in physical exercising, popularizing traditional Chinese sports events, promoting the elderly’s health, and reducing the pressure brought by population agingto families and society.%维护老年人认知功能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体育锻炼可提高老年人认知功能,太极拳尤为适合老年人参加,并对延缓老年人认知功能衰退有积极作用。
研究发现太极拳对老年人认知的塑造主要包括执行功能、记忆功能、注意功能和全脑认知状态。
后续研究可从身体锻炼-认知中介模型和选择性提高假说探讨这一作用的机制。
这些发现对促进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推广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促进老年人健康,减轻人口老龄化对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压力有重要意义。
【期刊名称】《体育学刊》【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5页(P61-65)【关键词】体育心理学;认知功能;太极拳;老年人;综述【作者】梁东梅;唐文清;骆聪;张敏强【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心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631;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心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631; 广西大学教育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心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31;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心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6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04.8近年来,最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代表性的太极拳受到西方医学研究的关注,因其缓慢的节奏、适中的强度及独特的身心合一特点尤为适合老年人参加。
张楠楠等[1]、徐丽香等[2]研究发现,太极拳锻炼可显著改善中老年人的认知功能。
国外研究也报道太极拳锻炼可改善老年人记忆功能[3-8]、执行功能[3,7-9]和注意等认知功能[5,7-8,10-12]。
已有综述研究报道太极拳锻炼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13],但其中所纳入的研究不以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作为单一研究目的[13]。
本研究针对以影响认知功能为唯一研究目的、老年人为单一年龄段的太极拳锻炼实验研究,从记忆功能、执行功能和注意等方面综述太极拳锻炼对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探讨太极拳锻炼促进认知功能的可能机制,提出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1 太极拳锻炼与老年人执行功能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控制和协调各种具体的认知加工过程,是大脑最高级的认知活动,在神经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及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被广泛关注。
常见的测量执行功能的方法有 Porteus迷津测验、流畅性测验、斯特鲁普测验(Stroop test)、钉板测验和伦敦塔测验等。
其中,流畅性测验有词语流畅性测验(verbal fluency test,VFT)和构思流畅性测验(design fluency test)两类,VFT较常用[14]。
VFT包括语义流畅性测验(semantic fluency test)和音位流畅性测验(phonemic fluency test),语义流畅性测验也称为分类词汇流畅性测验(Category Verbal Fluency Test)[15]。
太极拳锻炼影响老年人执行功能的研究主要采用语义流畅性测验[3,6-7,9]及音位流畅性测验[8],音位流畅性测验又称为受控口头词汇联想测验(Controlled Oral Word Association Test),是多语失语症检查(Multilingual Aphasia Examination)[16]的分测验。
此外,斯特鲁普测验也被采用[7-8,11]。
在横断研究中,Lam等[3]比较参加太极拳锻炼、伸展锻炼、有氧锻炼及无锻炼经历的老年人,每组包含锻炼经历超过5年和少于5年两个亚组,结果发现,具有超过5年有氧锻炼或太极拳锻炼经验的老年人分类词汇流畅性测验得分显著高于其他组,且在 65~75岁年龄段差异最明显。
在纵向研究中,Reid-Arndt等[8]报道,有癌症历史的老年人参与10周、每周2次、每次60 min的修改版杨氏太极拳锻炼后,音位流畅性测验和斯特鲁普测验得分显著提高。
干预研究中,Taylor-Piliae等[9]将老年人随机分配到杨氏 24式太极拳组、西方运动锻炼组、注意力锻炼组,经12个月、每周5次(1次教练授课、4次在家练习)、每次45 min锻炼后发现,太极拳组和西方运动组的语义流畅性测验得分显著提高。
Mortimer等[7]将老年人随机分配到太极拳锻炼组、步行组、社交活动组与无锻炼组,分别经 40周、每周 3次、每次50 min的太极拳锻炼、步行锻炼、社交活动干预及无干预后,太极拳锻炼组分类词汇流畅性测验得分显著提高。
2 太极拳锻炼与老年人记忆功能记忆是指获得的信息或经验在脑内贮存和提取的神经过程[14]。
记忆测验包括语文记忆测验和非语文记忆测验。
其中,语文记忆测验包括数字的记忆(如数字广度测验,Digit Span Forward / Backward)、词的记忆(如Rey听觉词汇学习测验,Rey Auditory Verbal Learning Test)和故事的记忆(如韦氏记忆量表-逻辑记忆测验,Wechsler memory scale-logic memory)等;非语文记忆测验有本顿视觉保持测验(Benton Visual Retention Test)和Rey复杂图形测验(Rey complex figure test)等[14]。
在考察太极拳对老年人记忆功能影响的研究中,常用的语文记忆测验包括数字广度测验[3-4,6-7,9,11]和听觉词汇学习测验[5-8,11]。
听觉词汇学习测验有不同类型测验,除上文提及的Rey听觉词汇学习测验外,还有加尼福尼亚词汇学习测验(California verbal learning test)、霍普金森词汇学习测验(Hopkins verbal learning test-revised)、香港词汇学习测验(Hong Kong list learning test)、听觉词汇学习测验-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版(Auditory verbal learning test-Huashan version)[17]。
其中,霍普金森词汇学习测验[11]、香港词汇学习测验[5]、听觉词汇学习测验-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版[7]和Rey听觉词汇学习测验[8]在太极拳研究中有所应用。
在横断研究中,Lam等[3]比较具有不同程度太极拳锻炼、伸展锻炼、有氧锻炼经验和无锻炼经历的老年人的记忆功能,结果发现,有超过5年有氧锻炼或太极拳锻炼的老年人在视觉广度测验和延迟回想测验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组的被试者,且在 65~75岁年龄段差异最明显。
Man等[5]比较了具7.8年以上锻炼经验、每周锻炼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45 min的60岁以上的吴氏108式太极拳锻炼组、其他项目锻炼组及无运动经验组的记忆功能,发现太极拳锻炼组在香港词汇学习测验的记忆获取测验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两组被试者,反映了其更好的信息获取(解译)功能,太极拳锻炼组在Rivermead行为记忆测验的得分也显著高于其他两组被试者。
在纵向研究中,Reid-Arndt等[8]发现,有癌症历史的老年人持续参与修改版杨氏太极拳锻炼10周、每周2次、每次60 min后,Rey听觉词汇测验、韦氏记忆量表-逻辑记忆测验的得分显著提高。
干预研究中,Kaisai等[4]将有轻度认知障碍的老年人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持续6个月、每周2次、每次60 min的杨氏太极拳锻炼,结果发现,实验组在Rivermead行为记忆测验、主诉健忘测验和数字广度测验干预前后得分的差异显著高于对照组。
Lam等[6]将有轻度认知障碍的老年人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持续1年、每周3次以上、每天超过30 min的24式太极拳锻炼,对照组进行伸展锻炼,结果发现,当干预进行到第5个月时,太极拳组的视觉广度测验分数显著提高,进一步证实太极拳锻炼对记忆功能的改善作用。
Mortimer等[7]对太极拳锻炼组、步行组、社交活动组分别进行持续40周、每周3次、每次50 min的太极拳锻炼、步行锻炼、社交活动干预,并与对照组比较,发现太极拳锻炼组的听觉词汇学习测验-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版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3 太极拳锻炼与老年人注意功能注意是心理以清晰而又生动的形式对同时存在的若干对象中的某些或连续的思维的一种占有,它的本质是意识的聚焦和集中,意指离开某些事物以便有效地处理其他事物[18]。
常见的注意测验包括连线测验(Trail Making Test A/B)、符号-数字模式测验(Symbol Digit Modalities Test)、Bell划消测验(Bell cancellation test)和同步听觉系列加法测验(Paced Auditory Serial Addition Test)等[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