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前向码域信道功率控制分析与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600.50 KB
- 文档页数:18
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功率控制算法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是一种数字移动通信技术,它采用码分多址技术,多个用户共享同一频段,但是每个用户使用不同的码,因此在传输时不会互相干扰。
CDMA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在CDMA系统中,功率控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由于多用户共享同一频段,如果每个用户的发射功率都过大,就容易造成频段的拥塞,从而影响通信质量。
另一方面,如果用户的发射功率过小,就容易导致通信质量降低,影响通信的可靠性。
因此,对于CDMA系统中的每个用户,需要动态地控制其发射功率,以确保系统的总体性能。
二、选题意义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对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功率控制算法进行研究。
具体来说,我们将研究以下两个方面:1.功率控制原理研究CDMA系统中的功率控制原理,包括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两种方式。
开环控制就是在发射之前就根据用户距离和信噪比等因素计算出发射功率,而闭环控制则是根据系统反馈信息,动态地调整用户的发射功率。
2.功率控制算法研究CDMA系统中的功率控制算法,包括基于功率控制的最大利用率算法、自适应功率控制算法等。
这些算法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以提高系统的通信质量和性能。
三、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综述和实验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
1.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CDMA系统中的功率控制进行总结和回顾,了解当前研究热点和难点,从而选取合适的研究方法和算法。
2.实验方法通过建立CDMA系统仿真模型,进行各种情况下的实验,测试不同算法的性能和效果,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四、研究内容本文主要研究以下内容:1. CDMA系统中功率控制原理的介绍和分析。
2. CDMA系统中常用的功率控制算法,包括最大利用率算法、自适应功率控制算法等,并进行实验测试分析。
3. 对比各种算法的性能和效果,提出优化方案。
五、预期成果本文的预期成果如下:1.对CDMA系统中功率控制的原理和算法进行研究和总结,对CDMA系统的性能和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为用于变速率传输的一个功率控制时隙内的时间。
在时隙内,功率波动应小于3db,功率电屏应比背景噪声高20db,功率上升和下降的时间应小于6μs。
如图1所示。
移动台发射机的平均输出功率应小于-50dbm/1.23MHz,即-110dbm/Hz;移动台发射机背景噪声应小于-60dbm/1.23MHz,即-54dbm/Hz。
1.2IS-95及cdma20001x系统前向及反向功率控制cdma系统功率控制类型包括:反向开环功率控制移动台根据接收功率变化,调整发射功率。
反向闭环功率控制移动台根据接收到的功率控制比特调整平均输出功率。
前向功率控制根据移动台测量报告,基站调整对移动台的发射功率。
1.2.1反向开环功率控制移动台的开环功率控制是指移动台根据接收的基站信号强度来调节移动台发射功率的过程。
其目的是使所有移动台到达基站的信号功率相等,以免因“远近效应”影响扩频cdma系统对码分信号的接收,降低系统容量。
1、IS-95A中的开环功率控制IS-95A系统内,只要手机开机,开环就起作用。
移动台根据前向链路信号强度来判断路径损耗。
功率变化过程中,只有移动台参与。
移动台不知道基站实际的有效发射功率(ERP),只能通过接收到的信号来估计前向链路损耗。
移动台通过对接收信号强度的测量,调整发射功率。
接收的信号越强,移动台的发射功率越小。
应当指出的是,移动台的开环功率控制的响应时间大约为30ms,只能克服由于阴影效应引起的慢衰落。
移动台对接收信号测量和调整是基于认为前向信道和反向信道的衰落特性是一致的,这种依前向信道信号电平来调节移动台发射功率的开环调节是不完善的。
需要采用闭环控制加以补充。
移动台在接入过程中的功率控制过程是通过接入探针实现的。
接入过程中移动台的发初始发射功率不能太大,会干扰小区内其他用户;同时发射功率也不能太小,基站会接收不到。
因此,移动台参用通过接入探针缓慢增加发射功率的方式。
移动台接入前,先发送一个低强度请求接入信号,若基站没有应答,则以PWR_STEP为步长一点一点的增加发射功率。
[转载]CDMA的功率控制CDMA功率控制原理原⽂地址:CDMA的功率控制作者:极度明⽩CDMA系统的容量主要受限于系统内移动台的相互⼲扰,所以,如果每个移动台的信号到达机站时都达到最⼩所需的信噪⽐,系统容量将会达到最⼤值。
CDMA功率控制的⽬的就是既维持⾼质量通信,⼜不对占⽤同⼀信道的其他⽤户产⽣不应有的⼲扰。
功率控制分为前向功率控制和反向功率控制,⽽反向功率控制⼜分为开环和闭环两部分。
⑴.反向开环功率控制CDMA系统的每⼀个移动台都⼀直在计算从基站到移动台的路径损耗,当移动台接收到从基站来的信号很强时,表明要么离基站很近,要么有⼀个特别好的传播路径。
这时移动台可降低它的发送功率,⽽基站依然可以正常接收。
相反,当移动台接收到的信号很弱时,它就增加发送功率,以抵消衰耗,这就是开环功率控制。
根据许多测试表明,开环功率控制的响应时间常数选择为20~30ms。
⑵.反向闭环功率控制基站对从移动台收到的信号进⾏Eb/Nt测量,测量结果如果⼤于门限,则发送“下降”命令(1dB);⽽如果⼩于门限,则发送“上升”命令(1dB)。
移动台则根据收到的命令调整它的发射功率,直到最佳。
⑶.软切换时的闭环功率控制在软切换时,移动台同时接收两个或两个以上基站对它的功率控制命令,如果有上有下,则只执⾏让它功率下降的命令。
⑷.前向功率控制因为不同移动台可能处在不同的距离和不同的环境,基站到每⼀个移动台的传输损耗都不⼀样,因此基站必须控制发送功率,给每个⽤户的前向业务信道都分配以适当的功率。
基站的这种视具体情况⽽分配不同业务信道不同功率的⽅法就叫前向功率控制。
转载:2.1 前向功率控制基站通过移动台对前向误帧率的报告来调整对每个移动台的发射功率,决定增加发射功率还是减少发射功率。
移动台的报告分为定期报告和门限报告。
其⽬的是对路径衰落⼩的移动台分派较⼩的前向链路功率,⽽对那些远离基站的和误码率⾼的移动台分派较⼤的前向链路功率。
2.2 反向开环功率控制反向开环功率控制只是移动台对发送电平的粗略估计,移动台通过测量接收功率来调节移动台发射功率以达到所有移动台发出的信号在到达基站时都有相同的功率。
CDMA基站前向功率相关知识总结在CDMA IS-95系统中,前向信道包括导频信道、同步信道、寻呼信道和业务信道。
CDMA基站的前向功率分配根据不同信道有不同分配值,通常导频信道占20%、同步信道占1.5%、寻呼信道11%,统称为开销信道,一般开销信道功率占总功率的30%左右;其余用于正常通信的业务信道:分配给每业务信道的功率大小与所服务移动台与基站距离及Ec/Io相关,基站及移动台按FER进行功率控制。
下面给出功率相关概念、计算方法及解决功率过载方法:1常用功率相关参数描述:RATING_PWR:额定功率CELL_PWR:小区设计功率MaxOverloadPwr:最大过载功率PilotOverloadRatio:导频功率占最大过载功率的比例T_SETUP:禁止新呼叫建立门限T_HO:禁止切换门限T_PWRUP:禁止现有业务功率提升请求门限取值范围、单位和缺省值:2功率相关概念2.1 小区功率的概念小区功率是ZTE的CDMA2OOO系统中后台可供优化设置一个无线参数。
它不表示小区的实际功率,其作用是用来做定标使用的,即用来计算导频信道,同步信道,寻呼信道以及业务信道功率的一个参数。
为了同小区实际功率加以区分,小区功率也可称为定标功率,取值小于等于额定功率。
《ZTE-CDMA3G1X无线配置参数说明(最新后台版本5.8.00)》对该参数的缺省设置说明如下:800M,450M宏基站为30000mw;微蜂窝为10000 mw;1.9G,2.1G宏基站为20000;微蜂窝为5000 mw;Secondary 800M 为30000 mw;当前射频子系统进行超远覆盖时,对于所有的频段,缺省参数都为40000mw;当射频拉远时,对于所有频段,缺省参数都为10000 mw。
2.2 小区实际发射功率的概念小区实际发射功率指的是某时刻该小区的实际发射功率。
它是导频信道功率、同步信道功率、寻呼信道功率、该扇区下所有业务信道功率以及补充信道功率的总和。
引言20 世纪70 年代末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面世以来,移动通信产业一直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
其中码分多址移动通信以其容量大、频谱利用率高等诸多优点,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
CDMA 是当今通信界关注的大热点。
CDMA 是当前公认的一种国际标准技术。
它具有频谱利用率极高和通信质量好等一系列显著优点。
CDMA 为解决频率资源非常紧缺这一当前移动通信技术发展中最关键的问题提供了理想途径,为移动通信提供了质量最高,成本效益最好的方案,成为最受设备制造商青睐的一种通信方式。
CDMA 适用于各种移动通信,已被公认为是移动通信的发展方向。
CDMA 不仅是当今最先进和最具市场潜力的通信技术,而且是一种跨世纪的技术。
第一章绪论1.1移动通信的发展史移动通信的发展相继起步于海、路、空的研究领域,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从初期的军事移动通信阶段,发展到民用专业移动通信阶段,19 世纪70 年代末国际上出现的蜂窝汽车电话标志着公众移动通信新阶段的到来,历经10 年才日益成熟起来。
从此,移动通信的制造业和运营业进入了空前发展的阶段。
80年代,随着各种蜂窝系统在各国的应用,制式也五花八门,不能兼容互通,适应不了欧洲共同体的发展需求,于是开发了GSM 数字蜂窝系统。
美国从扩容和兼容的观点开发了可采用TDMA 技术的D-AMPS数字蜂窝系统。
为进一步扩大容量,采用CDMA 技术的数字蜂窝系统得以问世。
1.2移动通信的发展现状近20 年来,移动通信在微电子技术基础上与计算机技术密切结合,正在产生革命性飞跃,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一代又一代的新系统不断涌现,短短20 年间,第一代移动通信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正日益普及,并且已经第一代模拟系统,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 )即将进入大规模商用化阶段。
总之,移动通信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迈进,预计到2010 年,在所有通信设备中移动通信设备将居于首位[1]。
CDMA移动通信网的关键技术1、功率控制技术功率控制技术是CDMA系统的核心技术。
CDMA系统是一个自扰系统,所有移动用户都占用相同带宽和频率,“远近效用”问题特别突出。
CDMA功率控制的目的就是克服“远近效用”,使系统既能维护高质量通信,又不对其他用户产生干扰。
功率控制分为前向功率控制和反向功率控制,反向功率控制又可分为仅由移动台参与的开环功率控制和移动台、基站同时参与的闭环功率控制。
――反向开环功率控制:它是移动台根据在小区中接受功率的变化,调节移动台发射功率以达到所有移动台发出的信号在基站时都有相同的功率。
它主要是为了补偿阴影、拐弯等效应,所以它有一个很大的动态范围,根据IS—95标准,它至少应该达到±32dB的动态范围。
开环功率控制是移动台根据它收到基站的导频信号的强度,估计前向传输路径的损耗,从而确定发射功率的大小。
――反向闭环功率控制:闭环功率控制的设计目标是使基站对移动台的开环功率估计迅速做出纠正,以使移动台保持最理想的发射功率。
基站检测信噪比SNR,与门限值比较,产生对移动台的功率控制命令;–每1.25 ms更新一次(每秒重复800次);校正开环功率控制未消除的、与前向链路相独立的损耗。
闭环功率控制是在移动台的协助下完成的。
基站接收移动台的信号,并测量其信噪比,然后将其与一门限作为比较,若收到的信噪比大于门限值,基站就在前向传输信道上传输一个减小发射功率的命令;反之,就送出一个增加发射功率的命令。
闭环功率控制可以修正反向传输和前向传输路径增益的变化,消除开环功率控制的不准确性。
――前向功率控制:在前向功率控制中,基站根据测量结果调整对每个移动台的发射功率,其目的是对路径衰落小的移动台分派较小的前向链路功率,而对那些远离基站的和误码率高的移动台分派较大的前向链路功率。
前向功率控制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在各个前向业务信道上合理的分配功率来确保各个用户的通信质量,同时使前向链路容量达到最大。
CDMA基本概念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是以扩频通信技术为基础。
发送端运用各不相同的、相互(准)正交的地址码调制其所发信号。
在接受端利用码型的(准)正交性,同过地址识别(相关检测)从混合信号中选出相应的信号。
特点:使用相同的载波、占有相同的带宽。
各用户可同时发送或接受信号。
IS-95A多址方案:DS-CDMA双工方式:FDD码片速率:1.2288Mcps载波频段:800MHz帧长:20msBS 同步:GPS同步语音编码:可变速率功率控制:800bpsIS-95 CDMA频率分配(frequency clearance)CDMA信道接受频率发送频率蜂窝频率283 833.49 878.49 A设备情况:模块化机站PowerMax 20W机站分:5100机站PowerMax 15W导频功率(dBm):30+10Lg(PowerMax *15%)=30+10Lg(20*15%)=30+10Lg3=30+10*0.4771212547=34.77dBm天线覆盖:单极化天线增益17dB双极化天线增益15dB全向天线增益11dB覆盖Max 28KmIS-95 CDMA系统信号设计(一)前向信道:导频信道(Pilot)or Forward link同步信道(Sync)寻呼信道(Paging)前向业务信道(Traffic)(二)反向信道:反向信令信道(Access)反向业务信道(Traffic)IS-95 CDMA关键技术扩频同步(Glonass)CDMA系统中通过在给定时间内传送不同的码来区分不同的基站,即基站传送不同时间偏移的同一伪随即码。
为了确保时间偏移的正确性,CDMA基站必须对公共时间参考点保持同步。
借助于全球定位系统GPS。
可变数率话音编码大大提高频谱效率:通话时为RATE 1,非通话时为RATE 1/8对话音质量的改进:13kpbs声码器(美制)8kpbs EVRC声码器(当EVRC与8kpbs不匹配时,可能话音质量较差。
CDMA前向码域信道功率控制分析与应用黄必鑫福建联通厦门分公司福建厦门361000摘要:本文对CDMA前向码域信道功率控制进行了理论分析,结合联通CDMA网络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调整局部扇区的码域信道功率分配比例,解决了一些典型问题,如:郊区基站覆盖过近;市区基站深度覆盖不足;导频污染区域掉话的解决等。
关键词:码域信道功控应用1引言中国联通CDMA网络在2002年1月8日开通运营,由于当时设置基站较少,局部区域覆盖信号较弱,特别是市区内繁华区域的室内覆盖、郊区农村的边远地区覆盖不足,以及CDMA特有的多导频污染区域存在的通话质量下降问题。
如何在现有网络资源的基础上,更大地发挥出CDMA的大容量、大覆盖、通话质量好、不易掉话的特性呢?为此,笔者在平时的网络优化工作过程中,总结出一系列不同环境下、在总发射功率一定的前提下,通过调整前向各个码域信道的功率分配来提高网络的覆盖效果及解决多导频污染区域存在的掉话问题。
2 理论分析2.1 前向信道总发射功率的确定。
目前三星系统的CDMA网络可通过调整TX_A_ATTEN参数值来达到调整总发射功率,一般情况下,TX_A_ATTEN 参数值在90~150之间,具体对应表格大体表一(功率对应关系表)所示。
目前在市区基站较密集区域,TX_A_ATTEN宜设置在110~130之间;在郊区基站较少的区域,TX_A_ATTEN宜设置在100~120之间。
2.2 介绍一下码域信道的概念图一码域信道如图一所示,在Is_95A里,前向信道按Walsh code分为:Pilot 信道:walsh code 0码Paging信道:walsh code 1-7码,目前厦门联通只使用一个Walsh code1做paging 信道,其余6个未使用。
Sync信道: walsh code 32码。
traffic信道: walsh 8~31,walsh 33~63按用途可分为开销信道和业务信道两种。
开销信道包括pilot、Paging、sync信道。
2.3前向功率控制的方法,目前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开销信道数字增益来控制开销信道功率占总发射功率的百分比,一旦设置好了开销信道数字增益,则开销信道的功率固定不变;而业务信道功率控制则由每秒800次的闭环功率控制所决定,是不断变化的发射功率。
调整前向信道数字增益可通过调整以下三个参数来实现:A、pilot gain 导频信道数字增益B、paging gain 寻呼信道数字增益C、sync gain 同步信道数字增益我门主要就是通过调整上述三个参数来调整导频信道、寻呼信道、同步信道的发射功率。
2.4 开销信道数字增益实施的依据目前依据SKT及三星公司在韩国的运营经验,同一扇区内导频信道功率与寻呼信道功率的比例为 1.3:1,导频信道功率与同步信道功率的比例为10:1,所以我们在调整数字增益时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你增大了导频信道功率,则寻呼信道及同步信道的功率必须按比例一起增大,否则将会造成局部区域寻呼成功率及呼叫成功率低的问题。
下面介绍一下数字增益参数与所占功率百分比的对应关系:db_index( *_gain)=(db_value+41)*4+1db_value=10log(channel power/total power)所以通过上面两个关系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当设置一定的数字增益时,开销信道所占总功率的百分比,表二是笔者根据日常优化中所用到的参数值计算的百分比.表二开销信道比例3 依据上面的理论,笔者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
3.1 针对市区某一地点的定点测试在市区针对某一个基站,在第一种情况pilot_gain为132,paging_gain为128,sync_gain为92时;第二种情况pilot_gain为136,paging_gain为132,sync_gain为96时;第三种情况pilot_gain 为140,paging_gain为136,sync_gain为100时;分别按同一路线进行路测,得出在不同参数设置时该扇区的Ec/Io的变化情况:3.1.1 在离基站400米处的测试点时的Ec/Io情况如图二所示。
图二 400米测试点由图二可以看出,当距离基站大约400米时,pilot_gain设置为132时,其Ec/Io为-8.5db;当pilot_gain设置为136时,其Ec/Io为-6.5db;当pilot_gain设置为140时,其Ec/Io为-5.4db。
3.1.2距离基站1000米处的测试点如图三所示图三 1000米测试点由图三可以看出,当距离基站大约1000米时,pilot_gain设置为132时,其Ec/Io为-8.4db;当pilot_gain设置为136时,其Ec/Io 为-6.7db;当pilot_gain设置为140时,其Ec/Io为-5.4db,所以当接收电平在-95dbm以上时,pilot_gain每升高4个offset,其Ec/Io 大约升高1~2db,但pilot_gain的值不可超过144,一般情况下,pilot_gain都是以4个offset为单位增加或减小的,而当pilot_gain 升高4个offset时,paging_gain和sync_gain分别也需要升高4个offset值。
3.2机场东海边新建环岛路掉话问题的解决3.2.1问题的发现连续有两个用户投诉该区域掉话,投诉内容如表三所示表三用户投诉情况有许多用户使用联通的CDMA 手机,使用中出现掉话现象。
3.2.2问题区域的示意图四所示图四 问题区域接用户投诉后,到机场东海边进行路测,发现有两个地方存在掉话,且基本上走10次,掉话达到6次。
问题点1处在从机场到新建环岛路工地上中央区域,基本上出入该区域的车辆都要经过此地,且该区域恰好是一个拐弯。
问题点2处是环岛路施工队的办公区域,在该办公简易搭盖楼房内工作人员大量使用手机,测试10次,掉话5次。
3.2.3 问题分析3.2.3.1问题点1。
在问题点1处,能同时收到7路信号(pn_offset 分别是114、90、342、6、102、196、396),且这7路信号的Ec/Io值都在-10~-15db之间,无主用信号导致频繁软切换。
引起掉话。
3.2.3.2问题点2。
在问题点2处,能同时收到5路信号(pn_offset分别是6、114、102、192、396),且这5路信号的Ec/Io值都在-10~-15db 之间,无主用信号导致频繁软切换。
引起掉话。
3.2.3.3表三是这几个Pn_offset的参数设置。
表三3.2.4由于是在通话过程中无主用导频导致频繁切换,导致掉话,所以我们必须在该区域突出主用导频信号的强度,削减其他干扰信号的强度,由于这几个小区的总发射功率(tx_a_atten)设置都比较合理,所以我们主要通过调整这些扇区的开销信道增益来突出主用导频的强度,避免在频繁切换中掉话。
具体修改措施如表四所示。
表四这样在问题点图五 pn114强度这样在问题点2处突出了pn_offset 6的导频信号的Ec/Io强度,如图六所示。
图六 pn6强度3.2.5 实施后效果。
通过修改增益参数后,在问题1点和问题2点各拨打10次,每次通话3分钟,都没有出现掉话。
与投诉的用户在一起拨打,用户也拨打了两三次,每次通话都正常,没有出现掉话,用户非常满意。
3.2.6 话务统计结果来看,如表四所示。
3.3 郊区农村基站参数修改后覆盖范围的改变3.3.1问题的发现有用户投诉在汀溪林场CDMA手机无信号,无法拨打。
图七是汀溪一带的示意图。
图七汀溪一带示意图上图标红色的路是厦门同安~泉州南安的公路,途中CDMA基站有汀溪基站,天线挂高约50米,在1处为一连续上坡,在2处拐湾,2处周围都是山,在3处下坡,在4处是一小村庄(汀溪防护林场),最近有用户连续投诉在4处手机信号弱,无法拨打电话。
3.3.2 问题分析。
表五是CDMA汀溪基站的部分参数设置:图八修改前汀溪覆盖图从图八可以看出,汀溪基站的总发射功率已经很大了,但pn_offset 为144的扇区只能覆盖到1处,覆盖范围只有2.8公里,到4处汀溪防护林场时,基本上无法拨打。
所以我们想通过增加pn_offset为144的扇区的开销信道数字增益来扩大该扇区的覆盖。
3.3.3 参数修改措施。
参数修改如表六所示将一区的参数修改后,路测基于Ec/Io的路测效果图如九所示:图九修改后路测效果从路测的效果图来看,将开销信道数字增益加大后,覆盖范围扩大到5公里,原来无法拨打电话的4处汀溪防护林场现在可以拨打了,而原来根本就无法拨打的5处五峰村现在也可拨打了。
3.3.4 参数修改前后的对比图3.3.4.1 在4处汀溪林场的对比效果图(距离基站大约4公里)如图十所示。
图十4处覆盖效果对比3.3.4.2在5处五峰村的路测效果图(距离基站约7公里),如图十一所示。
图十一 5处修改前后对比3.4 信号覆盖差的住宅小区信号覆盖的改善。
3.4.1 问题的发现有用户投诉在莲花三村香秀里小区内信号较弱,图十二是该小区的位置图。
图十二小区位置图3.4.2对该小区进行现场路测,发现在小区内,RSSI在-90dbm左右,待机时Ec/Io如十三所示。
图十三修改前待机Ec/Io通话时Ec/Io如图十四所示:图十四修改前通话时Ec/Io3.4.3 改善方案,将pn_offset 126扇区的开销信道增益进行修改,如表七所示修改后该小区的RSSI在-87dbm左右,待机时Ec/Io如图十五所示图十五修改后待机Ec/Io通话时Ec/Io如图十六所示图十六修改后通话时Ec/Io3.4.4 实施后效果通过修改后,可以看出待机时和通话时pn_offset为126的扇区的Ec/Io都提高了约3db,且突出了pn_offset 126扇区的信号强度,所以在香秀里小区内的呼叫成功率大大提高,且被叫时寻呼不到的次数也降低了。
用户投诉也减少了。
4 结论通过实践,调整开销信号数字增益方式可使用于以下几种情况:4.1郊区农村基站扩大覆盖。
目前厦门联通C网以下几个扇区使用调整了数字增益,如表八所示。
4.2导频污染、无主服务区、掉话解决。
在几个扇区交界处的区域,由于没有主用导频,且存在导频污染,导致掉话的产生,通过调整相关扇区的数字增益后,可突出某一到两个主用导频,而使其它导频强度降低,解决掉话问题,目前厦门联通 C网调整了以下几个扇区,如表九所示。
以上是笔者在对CDMA码域信道功率控制分析与实际应用中得出的一些经验积累,希望对大家在日常的CDMA优化中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1、《CDMA系统工程手册》 Jhong Sam lee Leonard ler著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2、三星公司电子文档。
CDMA BSS OPM PART II. OPERATION PROCEDURE Book 13、SKT厦门一期规划评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