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原检测与常见问题分析
- 格式:pptx
- 大小:3.49 MB
- 文档页数:29
过敏原检测,需要搞懂的几个问题过敏诊断的起源早在1875年,人们就进行特异性过敏原的测定,目的时确定患者的致敏物,以便进行特异性治疗。
最古老的方法是使患者直接暴露于可疑的致敏物或致敏环境,以观察患者的反应。
例如Bostock和Wyman测试花粉症患者致敏花粉的方法是让患者直接吸入草类或豚草花粉,以观反应。
Blackley用花粉在自己的前臂进行试验,引起了局部的瘙痒、红晕和肿胀反应。
他于1880年报道了这一发现,从而奠定了I型变态反应皮肤试验的基础。
1966年,日本的石坂夫妇发现了IgE,导致对速发变态反应认识的一个飞跃。
已经证明所谓的反应素实际上就是IgE。
它属于亲细胞抗体。
它与肥大细胞的结合导致恶劣致敏。
这项发现带动了以确定患者特异性过敏原为目的的分析方法的发展,促进了过敏诊断工具的发展:检测患者血清中IgE 抗体。
Ⅰ型过敏反应1、为什么患者过敏性症状明显,而检测结果则显示阴性?答:目前很多医院主要是检测特异性IgE抗体,只有由IgE 抗体介导的I型过敏反应才适合。
如果是由其它三个类型的变态反应所致的过敏性疾病是不适用的,这时就会出现阴性结果。
如Ⅲ型IgG介导的过敏反应,是隐匿型的过敏反应,临床很多慢性症状都和Ⅲ型过敏反应有关,需要检测IgG抗体。
所以在临床上要结合病人症状,建议开展不同类型的检测。
如果病人条件允许,可以建议其IgE和IgG同查。
参考文献-《Allergy.2001;56 Suppl 67:98-101.Skin manifestations in food allergy.》2、为什么出现特异性IgE 阴性而总IgE阳性?答:总IgE的影响因素很多,不仅环境、性别、年龄、种族、检测方法会影响总IgE的值,一些非过敏性疾病也会引起总IgE的升高,如麻风、寄生虫感染、高IgE综合症等。
另外过敏性疾病的病程以及患者的免疫状态都会影响总IgE的水平。
排除掉非过敏性疾病的影响因素,如果病人确实是过敏性体质,但因为过敏原有成百上千种,那患者的致敏原极有可能是所检测的过敏原之外的其他过敏原。
皮试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皮试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通过将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涂抹或注射到皮肤上,观察皮肤的反应来判断个体对该物质是否过敏。
近年来不少患者对皮试存在问题提出质疑,主要表现为测试结果不准确、过敏反应不明显、测试过程不规范等方面的问题。
为了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医疗机构需要对皮试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问题分析1.测试结果不准确。
有些患者在进行皮试时,可能出现阴性结果却实际过敏、阳性结果却没有过敏反应的情况。
这可能是由于测试物质不纯、皮肤状态不佳或者操作不规范等原因造成的。
2.过敏反应不明显。
有些患者在进行皮试后,可能没有出现典型的过敏反应症状,如皮疹、瘙痒、发红等,导致医生或患者无法准确判断是否存在过敏。
3.测试过程不规范。
一些医疗机构在进行皮试时,可能存在操作不规范、设备不全等问题,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或者出现其他问题。
二、整改措施1.规范操作流程。
医疗机构应该建立完善的皮试操作规范,明确各项操作步骤和要求,确保每一位医护人员都能够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工作。
2.提供培训和考核。
医疗机构应该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皮试操作培训,并进行考核,确保他们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和知识。
3.加强设备管理。
医疗机构应该定期检查和维护皮试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准确性,避免设备故障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4.加强沟通和信息共享。
医疗机构应该建立起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良好沟通机制,及时了解患者的病史和过敏情况,避免因信息不畅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
5.定期质量评估。
医疗机构应该定期对皮试操作流程和结果进行质量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皮试质量和准确性。
三、结语通过对皮试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的分析和探讨,我们可以看到医疗机构在进行皮试时需要重视操作规范、设备管理和沟通等方面的问题,避免出现测试结果不准确、过敏反应不明显等情况。
只有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流程,加强人员培训和设备管理,才能提高皮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和诊断的准确性。
食品过敏原的检测与分析食品过敏现已成为一个新兴的公众性健康问题,特别是在发达国家,调查显示全世界范围内有1%~2%的成年人对食品过敏,而低于三岁的儿童中有8%以上对食品过敏。
产生的临床症状包括皮肤反应(荨麻疹、血管性水肿、湿疹),呼吸症状(哮喘、鼻炎),肠胃症状(呕吐、腹泻、肠胃痉挛),系统反应(心血管症状包括过敏性休克)等。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食品过敏的发病率和流行情况日益增加,给临床变态反应学和食品工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加上现在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饮食面的快速拓宽,特别是转基因食品的大量涌现,过敏症状亦趋于多样化、复杂化和严重化。
因此,对食品过敏原的检测与分析就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一般来说,食品过敏原为分子量介于10000~70000之间的蛋白或糖蛋白,占食品总蛋白的极小一部分,分别属于不同的蛋白家族。
但是微量的食品过敏原蛋白即可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
系统全面、精确可靠的食品过敏原检测和分析技术体系正在形成,本文对这一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综述性分析。
1.利用人血清特异性lgE检测食品过敏原过敏原与lgE结合是过敏原体现其生物活性的中心环节,因此食品过敏原检测过程中特异性lgE的血清学检测必不可少。
对于能够引起50%病人产生过敏反应的主要食品过敏原必须测定特异性lgE与食品过敏原结合的能力,包括引发过敏反应的频率,热稳定性和水解稳定性等。
但是这种方法不能解决食品过敏原的交叉致敏问题,因为它是用单个过敏病人的血清进行检测的。
1.1RAST抑制实验和EAST抑制实验自从lgE成功纯化及抗lgE抗体的制备后,放射过敏原吸附实验( radio allergosorben t test RAST)得以设计应用。
之后改进的酶标记过敏原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allergos orbent assays,EAST)及荧光和化学发光标记的检测技术也均已建立。
这些方法均是检测特异性lgE与过敏原相互作用的免疫分析方法。
过敏源检查报告单解读
过敏源检查报告单解读是指对于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后所得到
的报告单进行分析和解读,以确定患者对哪些过敏原具有敏感反应。
过敏源检查报告单通常包含了患者所接触的常见过敏原,如花粉、尘螨、霉菌、食物、宠物皮屑等,以及过敏原的浓度和患者对其的过敏程度等信息。
在解读过敏源检查报告单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过敏原的检测结果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反应,并确定具体过敏原。
报告单上通常会标明过敏源的浓度,这对于判断患者的过敏程度很重要。
如果某种过敏原的浓度较高,且患者对其具有明显的过敏反应,则可以确认该过敏原是引起患者过敏症状的主要原因。
解读过敏源检查报告单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患
者的过敏情况,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根据报告单的结果,医生可以给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过敏治疗建议,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免疫疗法等。
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了解自己的过敏源,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过敏发作的可能性。
需要注意的是,过敏源检查报告单只是辅助诊断工具之一,其结果并不是唯一的诊断依据。
医生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等综合评估,才能做出准确的过敏诊断。
此外,过敏源检查报告单也可能存在一定
的误差,因此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情况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来进行综合判断。
总之,过敏源检查报告单的解读对于了解患者的过敏情况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和控制过敏症状。
但需要结合其他临床信息和综合评估,才能做出准确的过敏诊断和治疗计划。
食品中过敏原的检测与控制食品过敏是一种常见的饮食问题,可能导致严重的身体不适甚至危及生命。
对于过敏食物过敏原的检测和控制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食品中过敏原的检测与控制措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问题。
1. 食品过敏的定义和原因食物过敏是一种免疫反应,当人体暴露于某些食物中的特定蛋白质,免疫系统会产生异常的反应,导致不适或者过敏症状。
最常见的食物过敏原包括牛奶、鸡蛋、花生、坚果、大豆、鱼、贝类和小麦等食物。
过敏的原因可能是遗传、环境和个体差异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2. 过敏原的检测方法食品中过敏原的检测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关键步骤。
目前常用的过敏原检测方法包括ELISA和PCR等。
ELISA是一种常规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可以检测食品中特定蛋白质的存在,但它对于不同食物过敏原的检测有一定的局限性。
PCR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检测食品中的基因序列,从而确定食物中是否含有过敏原。
这些方法的应用使食品过敏原的检测更加准确和灵敏。
3. 过敏原检测的应用和挑战过敏原的检测在食品生产和食品标签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食品生产商可以利用过敏原检测技术确保产品不含过敏原,并为过敏人群提供安全的食品选择。
此外,正确标注食品上的过敏原信息也是保护过敏人群健康的重要手段。
然而,过敏原检测也面临一些挑战,如不同食物之间的交叉反应、成本和检测方法的标准化等问题。
4. 过敏原的控制措施除了过敏原的检测,食品中过敏原的控制也至关重要。
食品生产企业应严格控制过敏原交叉污染的风险。
他们可以通过良好的生产设施和操作规程来减少交叉污染的风险。
此外,食品生产商还应确保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不含过敏原,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仔细阅读食品标签,选择合适的食物,并且避免食用未明确标注过敏原信息的食品。
5. 过敏原的烹饪与替代品对于过敏食物过敏人群,烹饪和使用替代品是减少过敏原摄入的有效措施。
烹饪可以改变食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而改变过敏原的活性。
过敏原检测结果与过敏症状不一致的解释现在,患过敏性疾病的人在增多,到医院进行过敏原检测的患者也越来越多。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患者对检测结果都满意,王先生就曾经对检测结果产生过很大疑惑。
原来,王先生吃海鲜后发生过荨麻疹,当时医生告诉他是海鲜过敏,从此他不敢再吃海鲜了。
后来,他到医院做了过敏原检测,想看看自己到底对哪些食物过敏。
检测的结果让他吃惊:他对海鲜并不过敏但对鸡蛋过敏,可是他吃鸡蛋并没有不舒服的感觉。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是检测结果错了吗?●检测出对某种食物过敏,并非一定不能食用其实,检测结果并没有错,主要问题是如何解释这一结果。
首先,检测的是患者是否对某种过敏原存在致敏,并不能证明患者所患疾病是由该过敏原引起的。
有的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后发现对很多种食物都过敏,结果不敢吃所有检查出过敏的食物,这是不对的。
因为检测出的过敏原是否有意义,还需要医生根据每位患者的情况具体分析才能作出合理判断。
比如王先生虽然检测出对鸡蛋过敏,但是没有任何症状,患荨麻疹前后吃鸡蛋也一直没有反应,可以肯定鸡蛋过敏不是王先生患荨麻疹的原因。
那么怎么会检测出鸡蛋过敏呢?医学研究早就发现,过敏是机体对过敏原产生的一种异常免疫反应。
这种反应只在少数敏感的个体中发生,大多数人并不会发生。
而机体一旦致敏,这种状态将终身存在。
比如某人曾经发生过染发过敏,以后虽然不再染发,做过敏原检测时仍然会发现他对染发剂过敏。
王先生应该也是在长期吃鸡蛋的过程中对鸡蛋致敏了。
但是,致敏以后是否发生临床症状,还与机体的免疫机能状态、是否合并其他疾病、是否应用了抑制免疫机能的药物或抗过敏药物等因素有关。
更重要的是,在长期少量吃鸡蛋的过程中,有些人可以产生对鸡蛋耐受的现象,从而平安食用,不会出现任何症状。
●过敏原检测为阴性的食物,也可能导致过敏反应那么,为什么王先生吃海鲜后发生荨麻疹,而过敏原检测他对海鲜并不过敏呢?这种情况最大的可能是假过敏反应。
医学研究已经证明许多食物,如海鲜、肉、蛋、蘑菇、草莓、茄子、竹笋、菠菜、苹果、李子以及食品添加剂,如酵母、水杨酸、柠檬酸等均可以直接促进机体肥大细胞脱颗粒,结果产生与过敏反应非常类似甚至完全相同的症状。
过敏原检测方法分析过敏原检测是一种帮助人们确定自身对一些物质过敏的方法。
过敏是免疫系统对于平常对人体无害的物质产生异常反应的一种疾病。
常见的过敏原包括花粉、食物、草木、尘螨、昆虫等。
过敏反应可以引起鼻塞、呼吸困难、皮肤发红、瘙痒等症状,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危及生命。
因此,通过过敏原检测,可以提前预警个体对一些物质的过敏反应,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以减轻过敏症状。
目前,常用的过敏原检测方法包括皮肤试验和血清检测。
皮肤试验是通过在皮肤上涂抹一定浓度的过敏原,观察是否出现皮肤过敏反应,来判断个体是否对该过敏原过敏。
皮肤试验的优点是操作简便,结果可以即时获得,且能够检测到对多种过敏原的过敏反应。
但皮肤试验的缺点是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尤其是对于对特定过敏原过敏的人群,容易出现严重过敏症状,需要进行专业的监测和护理。
血清检测是通过采集个体的血液样本,检测其中的抗体水平,来间接判断个体对一些过敏原的过敏情况。
血清检测主要包括特异性IgE抗体检测和血清抗原特异性IgG抗体检测。
特异性IgE抗体检测是目前最常用的过敏原检测方法,它通过检测血液中特异性IgE抗体的水平,来判断个体是否对其中一种过敏原过敏。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不容易引起过敏反应,且结果准确可靠。
但缺点是无法对所有过敏原进行检测,且一些人在早期过敏时,可能尚未形成特异性IgE抗体,因此结果可能有一定的误差。
血清抗原特异性IgG抗体检测是一种相对较新的过敏原检测方法。
它通过检测血液中特异性IgG抗体的水平,来判断个体对其中一种过敏原的过敏情况。
与特异性IgE抗体检测相比,血清抗原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的优点是可以对更多的过敏原进行检测,包括食物、花粉、草木等多种类型的过敏原。
同时,血清抗原特异性IgG抗体检测还可以分析过敏程度和过敏原暴露情况,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
然而,血清抗原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的结果需要通过进一步的临床观察和实验验证,才能确定该过敏原是否真的引起过敏反应。
过敏原检测与常见问题分析过敏是一种免疫反应,人体对一些物质产生过度反应,对这些物质产生过敏症状。
过敏源检测是通过确定过敏原,帮助患者确定引发过敏症状的物质,并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
过敏原检测可以通过皮肤试验或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来进行,以下将对过敏原检测和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1.皮肤试验:皮肤试验是最常用的过敏原检测方法之一、在皮肤试验中,过敏原会被刺入或滴入皮肤,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
这种方法对于花粉、尘螨、食物和一些药物等常见过敏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2.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这种过敏原检测方法是通过检测血液中特异性抗体IgE的水平来确定过敏原。
血液样品会被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得出对应的过敏原结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无法进行皮肤试验的患者,如皮肤严重疾病或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
常见问题分析:1.过敏原检测的适用人群是哪些?2.皮肤试验和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哪种更准确?两种过敏原检测方法各有优劣。
皮肤试验操作简单、快速,且对一些过敏原的识别率更高,如花粉过敏。
但是,皮肤试验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不适用于皮肤病严重的患者。
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不受皮肤病影响,适用于各类患者,但是对于一些细菌和真菌的过敏原检测准确率相对较低。
3.过敏原检测可以完全排除过敏症状吗?过敏原检测可以帮助确定引发过敏症状的物质,从而采取相应的避免措施。
然而,过敏症状的产生可能受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过敏原检测不能完全排除过敏症状的发生。
因此,在过敏原检测结果阳性的情况下,患者仍需注意避免过敏原接触,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4.过敏原检测需要花费多长时间?过敏原检测的时间因具体检测方法和实验室处理时间而有所不同。
皮肤试验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一般为几十分钟到2小时左右。
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需要将血样发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结果通常需要几天到一周左右才能出来。
总结:过敏原检测是确定引起过敏症状的物质的重要方法。
通过皮肤试验或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可以帮助患者采取避免接触过敏原的措施,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常见过敏原分析与排查过敏是人体对外界某些物质过度反应的结果,是一种免疫反应。
过敏原是引起人体过敏反应的物质,可以是食物、药品、花粉、尘螨等物质,过敏原特异性的不同决定了过敏反应的种类,严重的甚至可以致命。
因此,分析和排查常见过敏原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常见的过敏原和排查方法进行一些深入探讨。
一、食物过敏原食物是人们最主要的摄入途径,但是一些食物成分也是常见的过敏原,如花生、鸡蛋、牛奶、大豆、鱼、贝类等。
食物过敏的症状多样,包括皮疹、口腔过敏症状、呼吸道症状、胃肠症状、头痛等。
饮食习惯影响到人体健康,排查并避免食物过敏也是维护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排查方法:(1)记录日常饮食,对产生过敏反应的食物进行标注,根据不同的过敏表现,分析影响过敏反应的食物成分。
(2)进行食物过敏原检测,可采用皮肤试验和血清学检测,不过需要专业医师指导和纠正。
(3)避免和烹饪尽量少使用可能存在过敏原的食物,在饮食中均衡搭配,多吃新鲜、自然食品。
二、药物过敏原药物作为治疗疾病的手段之一,有一部分人会因为对某些药物成分过敏而产生反应。
药物过敏的症状常常是变化多样的,可能是皮肤症状、呼吸系统症状、消化系统症状等。
药物过敏的患者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平时使用有关药物时要注意。
排查方法:(1)停止使用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注意身体的自我感受,记录症状变化。
(2)进行皮肤试验和血清学特异IgE抗体测定。
(3)进行再次应用试验,即应用很小的药物量对其缓慢递增,直到确定安全剂量。
三、花粉过敏原花粉症是人们常见过敏反应之一,常发生在春季和秋季,由植物、草木、花粉等引起。
过敏原存在于空气中,排查困难,即使不敏感的人也可能随时发病。
花粉症的症状多样,包括喉咙痛、流鼻涕、咳嗽、瘙痒等。
排查方法:(1)做空气质量检测,了解自己所处空气中各种过敏原的浓度变化情况。
(2)对情况成型的过敏,可以饮用药物来缓解过敏反应,但是消除根本还是防范为主。
(3)尽可能避免接触过敏源,如住在通风好的高层、避免带花进屋、选择适合自己的花粉过滤或净化装置,开车时关闭车窗等。
关于宝宝过敏原检测,你想知道的8个问题随着季节的变化,近日我院接诊的过敏宝宝越来越多,过敏原检测也成了热门项目。
儿科门诊经常会遇到家长咨询关于过敏原检测的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医生们是怎么说的。
NO1:过敏原检测测什么?过敏原检测检查的是特异性的免疫球蛋白IgE,它是引起过敏的“罪魁祸首”。
包括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尘螨、霉菌、花粉、动物毛皮屑等,以及常见的食物性过敏原:鸡蛋、牛奶、鱼虾、芒果、牛羊肉等。
需要提醒的是,过敏原检测只是涵盖了儿童最为常见的过敏原,自然界的过敏原成千上万,即使所有检测项目结果均为阴性,依然不能完全排除过敏性疾病。
NO2:哥哥姐姐有食物过敏史,宝宝添加相关食物前要不要做过敏原监测?不需要。
当同胞哥哥或姐姐有食物过敏史时,只有约13.6%的宝宝会出现过敏症状,因此无须常规进行过敏原筛查。
NO3:宝宝得了“蛋白不耐受”,需不需要做过敏原检测?不需要,单纯的“蛋白不耐受”是非IgE介导的食物过敏,过敏原检测都是针对IgE介导的Ⅰ型过敏反应,因此不需要。
NO4:宝宝长湿疹,要不要做过敏原检测?不需要常规筛查。
大约一半的湿疹宝宝存在牛奶和鸡蛋过敏,但这些食物并不是引起湿疹的主要原因,将牛奶和鸡蛋从食物中剔除,湿疹并没有明显缓解。
只有治疗效果不佳、存在顽固的中度至重度湿疹的宝宝,才需要进行过敏原检测。
NO5:宝宝得了荨麻疹,要不要做过敏原检测?不需要。
儿童急性荨麻疹绝大部分情况下在24 h内消退,因此不常规推荐过敏原检测。
慢性荨麻疹病因十分复杂,只有极少部分与过敏有关,因此不推荐行过敏原检测。
NO6:宝宝得了对过敏性鼻炎或/和哮喘,要不要做过敏原检测?要查!要查!!一定要查过敏原检测对诊断及治疗有很大帮助。
NO7:宝宝有慢性咳嗽,要不要做过敏原检测?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复杂多样,只有怀疑与过敏相关时,才有必要进行过敏原检测。
NO8:如何解读过敏原检测结果?过敏原检测仅作参考,过敏原检测阳性只是提示为致敏状态,并不等同于过敏,是否为过敏需要优先考虑临床症状,如无症状,不能认为过敏。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中国社区医师2021年第37卷第6期过敏性鼻炎、哮喘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目前患病率达10%~40%[1],二者可同时或先后发生,在过敏性鼻炎患者中约有1/3合并哮喘;在哮喘患者中,约有78%合并过敏性鼻炎[2-3]。
明确过敏原,对于预防和治疗过敏原有重要作用[4]。
本研究通过摩拉生物治疗系统分析张掖市过敏性鼻炎的过敏原,了解其分布特点,为本地区过敏性鼻炎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资料与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过敏性鼻炎患者150例,男68例(45.33%),女82例(54.67%);男女比例1:1.21;年龄3~75岁,平均45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喉头颅外科学分会制定的过敏性鼻炎的诊断标准[5]。
方法:采用摩拉(MORA-Super)生物治疗系统实施过敏原检测。
摩拉生物共振技术是将量子物理学理论与中医学经络理论相结合[6],形成的一种新的过敏原检测方法。
采用的摩拉(MORA-Super)生物治疗仪是由德国MED-Tronik 公司出品。
具体操作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选择检测程序,在患者手术上确定信息点,即将探针放置在指甲月牙线的延长线和指甲最外边切线的交点上,检测不同信息点[7],当检测出人体对某种物质反应超过基础波阈值时即可确认对该物质过敏。
该方法的过敏原种类包括主要过敏原14种;牛奶制品13种;谷类分大麦和小麦麸质各7种;水果类26种;甜味剂19种;肉类7种;鱼类15种;油/醋9种;坚果类14种;美味酱5种;豆类制品5种;饮料分为无酒精饮料10种、含酒精饮料13种和茶类11种;蔬菜类32种;香料和药草37种;食物添加剂分为着色剂21种、食用防腐剂25种、抗氧化剂5种、乳化剂21种、味精6种和调味剂26种;混合物33种;花粉70种;食用真菌7种;螨和昆虫4种;动物皮毛21种;杀虫剂37种;重金属3种;环境的化学物质分为广泛的环境毒素33种、纤维4种、溶剂8种和废气7种;细菌18种;原虫2种;寄生虫3种;木料/植物纤维14种;光敏和光防护物质分为避光物质6种和光敏物质12种;家庭的化妆品、药膏和乳剂共20种;稀释剂4种;疫苗、疟疾、蛇毒药22种;织物燃料、洗涤剂分为天然的织物、合成纤维织物5种,织物染料14种和洗涤剂5种;药物分为解热镇痛5种,维生素、防腐剂、抗真菌药41种,眼睛张掖市过敏性鼻炎过敏原监测结果与分析杨彩琴曹莉丽冯丹734000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甘肃张掖doi:10.3969/j.issn.1007-614x.2021.06.037摘要目的:了解过敏性鼻炎患者的过敏原分布情况,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
检验科常见食物过敏原检测方法导言:食物过敏是一种常见的免疫反应,常表现为皮肤瘙痒、呼吸道症状、胃肠道不适等。
对于食物过敏患者来说,了解引起过敏反应的食物成分是极为重要的。
因此,检验科发展了多种食物过敏原检测方法,以帮助医生和患者寻找合适的治疗和饮食方案。
本文将介绍检验科常见的食物过敏原检测方法。
1. 皮肤划痕试验皮肤划痕试验是一种简单而常用的初筛方法,通过在皮肤上涂抹或划痕食物过敏原提取物,然后观察皮肤的反应,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过敏反应。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过敏史,医生可以选择特定的食物过敏原进行皮肤划痕试验。
2. 血清特异IgE抗体检测血清特异IgE抗体检测是通过检测血液样本中的特异性IgE抗体水平来确定食物过敏原。
这种方法可以检测多种食物过敏原,常用的有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放射免疫测定法等。
这些方法的原理是将患者血液中的IgE抗体与特定的过敏原抗原结合,然后通过荧光物质、酶标记或放射性同位素来测定抗体的结合情况。
3. 小鼠试验小鼠试验是一种常见的动物模型实验方法,用于评估食物过敏原的致敏性和过敏原性。
该方法通过给小鼠注射一定量的食物过敏原,观察小鼠是否产生免疫反应,如血液中特异性IgE抗体的产生,肥胖细胞的脱颗粒等。
小鼠试验可以评估食物过敏原的潜在危害程度,但由于动物与人体之间的差异,结果仅供参考。
4. 细胞学测定细胞学测定是一种通过培养人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然后加入特定的食物过敏原刺激,观察细胞的变化来判断食物过敏原的致敏性。
这种方法可以评估细胞因子的产生和相关细胞表面标记物的表达情况,从而确定食物过敏原引起的免疫反应。
5. 声音波诊断技术近年来,声音波诊断技术逐渐应用于食物过敏检测领域。
该技术通过将声音波传递到食物样本中,通过分析回音的频谱和振动模式,来识别食物中存在的过敏原。
这种非侵入性的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但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需要更多的临床验证。
结论:食物过敏原检测对于了解食物过敏患者的过敏源具有重要意义。
过敏原检测结果为何与过敏症状不一致过敏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种反应,而哮喘、湿疹以及过敏性鼻炎和结膜炎,都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是过敏性疾病,而这些过敏性疾病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直接影响,尤其是近年来,生活环境的改变和生活方式转变,导致我国的过敏性疾病临床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
而怎么才能检测出现过敏性疾病呢?就需要借助过敏原检测技术。
1、过敏原检测优势经过临床大量的研究报道,将过敏原检测优势主要总结为以下三点;1.1过敏原检测具备“简单、高效、便捷”优势过敏原检测在测试前受检者无须对饮食进行控制,所以受检者不会有饮食限制的烦恼即可准确得到检测结果。
1.2过敏原检测具备“精准、全面”优势目前我国临床所进行的过敏原检测中多借助德国MEDIWISS定量过敏原检测系统进行“敏筛”工作,同时该技术的免疫印迹技术也被临床广泛用于实验室的日常诊断工作中,可以针对不同过敏原进行特殊组合,同时还可筛选检测众多疾病抗体,所以很多受检者只需要检测一次即可。
1.3过敏原检测具备“少量血液即可得出全面报告”优势很多人对过敏原检测存在认知误区,认为过敏原检测需要收取很多的静脉血,其实不然,过敏原检测仅需“一滴”血清就可以轻松且全面的地检测出所有过敏原,并且测试时间比较短,报告一般会在两天内出具。
根据报告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受检者身体对吸入性和食入性的不耐受反应。
2、哪些食物易造成过敏我们对市面上常见的食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后将易过敏的食物总结为以下8类:奶、小麦、蛋、大豆、花生、坚果、甲壳类水产和鱼。
其中坚果类食物多见核桃和腰果,甲壳类水产食物多见蟹、虾以及贝类等海鲜,鱼类则以三文鱼、金枪鱼、鳕鱼等比较常见。
3、哪些环境易造成过敏其实容易造成过敏的环境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例如灰尘天气、烟雾天气等,同时花粉、霉菌也会造成过敏,还有很多人比较特殊,会对汽油、油漆以及杀虫剂、清洁剂等等出现过敏。
所以在这里建议您,如果您经常过敏并且过敏情况比较严重,一定要尽早去医院做一下过敏原筛查检测,查清楚自己到底是接触性过敏还是食入性和吸入性过敏,进而从根本上解决过敏问题。
手册|过敏原筛查,帮你找出过敏元凶!临床上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缓解症状,但如果没有找到真正引起发病的过敏原,当患者下次接触到过敏原时,过敏反应依然会发生,从而导致病情反复加重、迁延不愈。
而过敏原筛查可以通过酶免疫法帮助患者快速、准确、无痛的检测过敏原。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过敏原筛查?理论上任何过敏性疾病的诊断和预防都可以做过敏原筛查,一般建议高度怀疑某种物质过敏的患者、原因不明的过敏性疾病且需要一些指导意见者、可疑职业过敏性皮炎者、过敏性皮炎治疗抵抗者可以做此检测。
完整的过敏原诊断有三个环节:1 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初步判断可疑过敏原;2 通过皮肤测试或体外(抽血)测试验证存在针对该过敏原特异性IgE反应(抗体);3 再暴露会导致相应症状,或者通过刺激实验(allergen challenge)来证实。
过敏原筛查有哪些方法?值得强调的是,目前的过敏原筛查手段有其局限性,不可能涵盖所有的过敏原。
比如:血液变应原筛查的种类有30-40种,斑贴试验检测的物质仅有20种。
换言之,过敏原筛查范围没有涉及到的物品,也有可能是患者的过敏原。
目前过敏原的检测手段分为体内法和体外法。
体内试验就是将过敏原通过皮试或点刺等方法应用于人体,观察人体对过敏原的反应,确定患者是否对这些过敏原过敏;体外试验就是取患者的血液或其它体液进行离体检测,过敏原并不直接应用于人体。
01体内试验皮内试验通过皮内注射过敏原,经过一定时间后观察皮肤的反应,根据皮肤反应的情况确定是否对这种过敏原过敏。
点刺试验点刺试验可视为一种特殊的皮内试验,其方法是先将点刺皮试液滴在皮肤上,然后用点刺针穿过液滴,刺入皮内。
皮肤的点刺液仅为皮内试验的万分之一,安全性较高,皮损小,患者无痛苦。
吸入性过敏原和食物性过敏原均在15分钟后出结果。
斑贴试验斑贴试验主要用于接触性皮炎的检查。
具体方法是将试剂贴在皮肤上观察一段时间后,根据皮肤对接触物的反应判断是否对这种物质过敏。
过敏原检测报告过敏原检测报告报告编号:123456姓名:XXX性别:男年龄:30岁联系方式:XXX检测日期:2022年5月1日检测结果如下:1. 食物过敏原:- 鸡蛋(阳性)- 牛奶(阳性)- 大豆(阴性)- 小麦(阴性)2. 空气过敏原:- 花粉(阴性)- 灰尘螨虫(阳性)- 猫毛(阴性)- 狗毛(阳性)解读与建议:根据您的过敏原检测结果,我们发现您对鸡蛋和牛奶过敏。
过敏是一种免疫系统对某种物质产生过度反应的现象,常表现为不适症状,如皮肤瘙痒、喉咙肿胀等。
鸡蛋和牛奶是常见的食物过敏原,如果您摄入这些食物,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
我们建议您避免摄入含有鸡蛋和牛奶的食物,包括鸡蛋、牛奶、蛋糕、奶酪等。
如果您在饮食中有任何不确定的成分,请查看食品标签或与食品制造商联系。
此外,您也对灰尘螨虫和狗毛过敏。
灰尘螨虫是常见的室内过敏原,主要存在于床上用品、地毯、沙发等地方。
狗毛是许多人喜爱的宠物,但有些人对其毛发过敏。
我们建议您减少与灰尘螨虫和狗毛接触的机会,定期清洁床上用品、地毯等,并与家人商讨是否需要减少或避免与狗的接触。
小麦和其他过敏原的检测结果为阴性,说明您对它们的过敏反应较低或不存在过敏。
但是,过敏反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建议您在饮食中适量摄入这些食物,如果出现不适症状,请及时就医。
请注意,该报告仅作为过敏原检测结果的参考,具体治疗和管理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
如需进一步了解过敏反应和如何应对,请与医生进行详细讨论。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咨询,欢迎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热线。
祝您身体健康!XXX过敏检测中心联系电话:XXX 地址:XXX。
一、前言过敏原实验是一种检测人体对特定物质产生过敏反应的方法。
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诊断过敏性疾病,本文将对某位患者的过敏原实验报告进行详细分析。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患者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原因;2. 明确患者过敏原种类;3. 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三、实验方法1. 采集患者血液样本;2. 使用过敏原检测系统对血液样本进行检测;3. 分析检测结果,确定过敏原种类。
四、实验结果1. 吸入性过敏原检测(1)粉尘螨:2.5级(2)蒿属花粉:1.8级(3)豚草花粉:2.1级(4)屋尘:1.9级(5)猫皮屑:2.3级2. 食物过敏原检测(1)鸡蛋白:2.2级(2)小麦:2.4级(3)虾:1.7级(4)蟹:2.0级(5)坚果:1.5级3. 其他过敏原检测(1)鹅毛草花粉:1.6级(2)狗皮屑:1.8级(3)烟曲霉:1.9级五、实验分析1. 吸入性过敏原分析根据检测结果,患者对粉尘螨、蒿属花粉、豚草花粉、屋尘和猫皮屑等吸入性过敏原过敏。
这些过敏原可能来源于患者的生活环境,如家中宠物、床上用品等。
2. 食物过敏原分析患者对鸡蛋白、小麦、虾、蟹和坚果等食物过敏。
这些食物可能是患者日常饮食中的常见成分,导致过敏反应。
3. 其他过敏原分析患者对鹅毛草花粉、狗皮屑和烟曲霉等过敏原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过敏反应。
六、治疗方案1. 避免接触过敏原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如家中宠物、床上用品等。
2. 饮食调整患者应避免食用已知的食物过敏原,如鸡蛋白、小麦、虾、蟹和坚果等。
3. 药物治疗患者可使用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缓解过敏症状。
4. 脱敏治疗对于明确的过敏原,患者可进行脱敏治疗,逐步降低过敏反应。
七、结论通过对患者过敏原实验报告的分析,明确了患者的过敏原种类,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了依据。
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积极治疗,降低过敏性疾病对生活的影响。
过敏原检查方法与优缺点一旦确诊是过敏性疾病了,就应该把预防放在第一位。
预防的前提是找到过敏原,然后才能有的放矢采取预防措施。
因此所有过敏性疾病患者都应尽早去过敏性疾病防治中心进行过敏原检测。
青岛过敏中心目前检查过敏原的方式主要有三种方法:生物共振检测、皮肤试验法和体外免疫检测法,是目前国内检测过敏原方法最多的医院。
1.生物共振过敏原检测及脱敏治疗系统简介:生物共振过敏原检测及治疗系统是德国生产的一种的全新过敏性疾病检测与脱敏治疗仪器。
主要特点是?一次可查过敏原500多种;?在检测和脱敏治疗过程中无任何创伤、无痛苦、无副作用;?可同时进行脱敏治疗。
检测系统: 该系统的过敏原检测方法是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生物共振技术,通过远红外传输器将机器内置的过敏原信号输入仪器,电极探头检测患者指端的10个部位,根据电脑显示的细胞对过敏原产生的不同生物共振波的数值来判断患者是否过敏。
生物共振治疗仪配有491种常见致敏物提取液,包括基础测试组(谷类、鱼类、肉类、水果等)、吸入组(霉菌、螨虫、各种花粉等)、食物添加剂(防腐剂、调味剂)、接触物(杀虫剂、金属、工业毒物等)。
根据我国过敏原的特点,青岛过敏中心在491种过敏原的基础上又补增加制备了20多种我国常见过敏原同时进行检测。
在10分钟左右可检测出500余种过敏原。
整个检测过程患者无任何痛苦,可适用于任何人群。
特别适合儿童、老年和妊娠妇女。
脱敏治疗系统:本治疗系统还可以针对检测出的过敏原进行有效的脱敏治疗,疗程1,2个月。
生物共振治疗仪可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湿疹、皮炎、荨麻疹等多种变态反应性疾病,有效率达85%。
与以往的脱敏方法相比,治疗时间大大缩短(以往常用药物及变应原稀释液注射,需要2—3年)。
过敏病患儿的疗效明显优于成年患者。
2.皮肤试验法:包括皮下注射和皮肤点刺两种方法。
由于皮下注射法痛苦较大,已经被临床逐渐淘汰。
目前临床最为常用的为皮肤点刺法,具有更为精确、痛苦少和价格便宜(查一种过敏原仅的优点,适合5岁以上的所有过敏性疾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