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活动课:时事溯源
- 格式:ppt
- 大小:2.31 MB
- 文档页数:27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3课活动课:时事溯源》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3课活动课:时事溯源》是一节活动课,旨在让学生通过探究当前时事,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渊源,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时事意识。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时事新闻的介绍,二是新闻背后历史事件的挖掘。
教材以活动为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对时事新闻也有一定的关注度。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新闻背后的历史事件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关注新闻背后的历史,帮助学生建立起时事与历史之间的联系。
同时,学生可能对活动课的形式较为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当前时事,掌握新闻背后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提高历史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时事、关注国家发展的责任感,增强历史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当前时事,掌握新闻背后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
2.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关注时事、关注国家发展的责任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教师引导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活动内容,引发学生兴趣。
2.自主探究: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条时事新闻,进行自主探究,了解新闻背后的历史事件。
3.小组合作:学生将自主探究的结果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完成新闻背后的历史溯源。
4.分享与交流:各小组向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补充。
5.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让学生认识到关注时事、关注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第23课活动课:时事溯源-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历史上一些重要的事件;2.探究这些事件对当今社会有什么影响;3.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材;2.大黑板或白板;3.录音设备。
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老师出示几张历史事件的图片,请同学们脑海中默想一下这些事件,看看自己是否有所了解。
然后请同学们自由讨论这些事件及其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2. 课堂导入请同学们打开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材,翻到第 40 页“时事溯源”一章,老师简要讲解一下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引出本次活动课的主题。
3. 活动环节请同学们自由选择一篇新闻报道,要求这篇报道必须与历史事件有关,然后在教室内展开“时事溯源”活动。
教师可提供一些范例,如:•中美贸易战;•波兰独立日游行;•民进党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
在寻找相关报道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搜集并理解相关的历史事件。
随后,学生需要探究这些历史事件对当前新闻报道的影响,比如说,中美贸易战可能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
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提供适时的辅导和指导,并就同学们的成果进行展示和评价。
4. 总结请同学们总结一下他们在时事溯源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以及遇到的收获和感受。
教学评估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成果进行评价,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是否能够找到与历史事件相关的新闻报道;2.是否能够准确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3.是否能够探究新闻报道与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教学延伸针对学生探究历史事件的思维能力,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重视历史,关注时事,以及学习文献资料的阅读和分析能力。
此外,也可以通过与网络、学术期刊或历史文献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更深入的历史数据和信息,更好地丰富学生成长的历史经验和视野。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23课《活动课:时事溯源》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当前国内外热点新闻事件的起因、经过和影响。
2.能够分析热点新闻事件对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影响,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3.能够通过讨论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如何通过调查研究,全面了解热点新闻事件的起因、经过和影响。
2.如何能够准确把握热点新闻事件对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影响,进行深入思考。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是一堂活动课,主要讨论当前国内外热点新闻事件的起因、经过和影响。
通过教师讲解和课外调查研究,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讨论法2.小组合作学习法3.课外调查法4.情景模拟法五、教学过程:1.教师简要讲解(1)教师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以及学生需要了解的背景知识。
(2)在介绍本讲课题时,教师可就当前国内外热点新闻事件进行简要介绍,包括案件发生的地点、时间、主要涉及的人物和影响等。
2.小组合作学习(1)学生根据老师介绍的热点新闻事件自主分组,每个小组由四至五名同学组成。
(2)学生根据自己的小组,使用课外调查法,收集分析有关热点新闻事件的报道、评论、分析等,并进行归纳总结,撰写报告。
3.课堂讨论(1)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呈现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2)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提出的不同看法和观点进行引导和讨论。
4.情景模拟(1)教师以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和感受热点新闻事件的影响。
(2)通过扮演不同角色,让学生模拟热点新闻事件发生时,不同人物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以及对事件的解决方案的思考和决策。
六、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小组报告的内容质量和逻辑性。
3.课堂讨论的深入程度和自由度。
4.情景模拟中学生的表现和思考能力。
七、板书设计:课堂讨论题目:1.热点新闻事件的起因、经过和影响。
2.热点新闻事件对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影响。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23课《活动课:时事溯源》教学反思本篇文章是对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23课《活动课:时事溯源》的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节活动课,旨在通过从时事中切入历史的角度,让学生了解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时事素养。
活动1:时事导入本活动通过带领学生了解近期新闻事件的背景和事由,引起学生对历史与现实的关注,提高他们对时事的敏感度。
本次活动导入的新闻事件是一段河南洛阳花石纲挡住高速公路的视频。
通过对这个事件的介绍和讨论,学生了解到花石纲是什么,其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从而引入本课的主要内容——唐宋时期的交通建设。
活动2:课文阅读本活动通过集体阅读课文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唐宋交通建设的历史背景、建设成果及其影响,并让学生在阅读中自主思考交通建设所带来的变化与影响。
通过课文中的图片和地图,学生对唐宋时期的交通建设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
活动3:小组讨论本活动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结合教材知识,分析现实社会中的交通问题,探讨如何通过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提出解决方法。
学生分析了现代快速公路的建设、高峰时段的交通管理、城市规划等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不仅学会了正确认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也增强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4:课外延伸本活动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如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交通枢纽,实地了解交通建设的现状;通过查找资料,了解现代快速公路、轨道交通等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历程。
通过延伸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更能够深入了解现代的交通建设。
整堂课设计合理,从此次新闻事件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唐宋时期的交通建设,展示唐宋时期交通建设的丰硕成果,并引导学生思考交通建设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外延伸,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唐宋时期交通建设的了解,更能够通过历史的启示,思考如何更好的解决现代交通问题,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整堂课设计的质量和效果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赞扬。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活动课时事溯源》评课稿1. 引言《活动课时事溯源》是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中的一节课,本节课的目标是通过活动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和分析历史事件的成因、影响和历史演变的规律。
本评课稿将对这节课的设计和实施进行评估,以探讨其教学效果和改进空间。
2. 课程设计2.1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分为知识与能力两个方面:2.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发生的原因,如何影响社会和个人。
•引导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演变规律和历史发展中的因果关系。
2.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进行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讨论、表达观点和听取他人观点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历史事件的背景介绍:通过教师讲解或学生小组研读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具体的历史事件,包括背景、时间、地点等。
•历史事件的成因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探讨事件中涉及的主要因素和关系。
•历史事件的影响分析:学生个人或小组进行研究,分析历史事件对当时社会和个人的影响,并总结归纳。
•历史事件的演变规律: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和归纳历史事件的演变规律和历史发展中的因果关系。
2.3 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节课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讨论的方式,深入了解历史事件。
•问题导向: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成因和影响。
•小组合作: 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通过集思广益和相互讨论的方式,共同分析和总结历史事件。
2.4 多媒体运用本节课的多媒体运用主要用于呈现历史事件的背景资料和相关图片。
教师可以使用投影仪将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展示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具体情况。
3. 课程实施3.1 教学环节本节课按以下步骤进行:1.教师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并与学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
《活动课_时事溯源》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了解时事新闻的重要性和影响。
2. 掌握查找、筛选和分析时事新闻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对时事的关注和思考能力。
导学内容:
1. 时事新闻的定义和特点。
2. 查找时事新闻的渠道和方法。
3. 筛选和分析时事新闻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导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时事新闻,为什么要关注时事新闻,时事新闻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等问题,激发学生对时事新闻的兴趣和思考。
第二步:进修(15分钟)
1. 教师介绍时事新闻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时事新闻的重要性和影响。
2. 学生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等渠道查找一则近期的时事新闻,并记录下来。
3. 学生分组讨论所查找到的时事新闻,分享自己的看法和分析。
第三步:实践(20分钟)
1. 学生分组进行时事新闻筛选和分析的练习,选择一则时事新闻进行深入钻研。
2. 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时事新闻的背景、原因、影响等方面,并撰写一份简短的分析报告。
第四步:总结(10分钟)
1. 学生展示自己的分析报告,互相交流和讨论。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进修内容,强调时事新闻的重要性和进修方法。
课后作业:
1. 每日关注一则时事新闻,并记录下自己的看法和分析。
2. 撰写一篇关于时事新闻的小论文,包括对一则时事新闻的分析和思考。
评判方式:
1. 学生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的时事新闻筛选和分析报告。
3. 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