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 942 机械设计综合考试大纲(2011版)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3
972机电工程专业综合考试大纲(2011版)一、考试组成972机电工程专业综合共分三部分:理论力学(动力学)、自动控制原理和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各占试卷总量的三分之一,满分各为50分。
二、理论力学(动力学)部分的考试大纲(一)参考教材1.《动力学》(第2版)1-7章谢传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二)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1、质点动力学⑴质点运动学(在直角坐标系和自然轴系下描述、点的复合运动)⑵质点动力学方程(在惯性系和非惯性系中表示)、⑶点的复合运动初步掌握上述内容的概念、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2、质点系动力学⑴动量定理⑵变质量质点动力学基本方程⑶对定点和动点的动量矩定理⑷动能定理掌握上述内容的定理、基本方程,特别是各种问题的分析方法。
3、刚体动力学I、动静法⑴刚体平面运动的运动学和动力学⑵达朗贝尔原理(惯性力的简化、动静法、动平衡与静平衡)4、刚体动力学II、拉格朗日方程⑴拉格朗日方程⑵动力学普遍方程⑶动力学II(刚体的定点运动与一般运动的运动学与动力学)5、振动基础⑴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在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外,重点是能够有建立力学、数学模型及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三、自动控制原理部分的考试大纲(一)参考教材1.《自动控制原理》简明教程1-6章胡寿松主编,科学出版社或《自动控制原理》1-6章孙虎章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二)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⑴控制系统的任务⑵控制系统基本方式⑶控制系统性能要求了解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包括任务、要求和基本控制方式;了解对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初步掌握分析控制系统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⑴列写微分方程的一般方法⑵传递函数⑶动态结构图和典型环节⑷结构图的等效变换⑸系统传递函数掌握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包括微分方程、传递函数和动态结构图的建立方法。
熟练掌握拉普拉斯变换及其基本法则。
熟练掌握结构图的等效变换和梅逊公式;能够建立工程系统,特别是机电相结合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42机械设计综合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主命题科目模拟试题招生专业:考试科目:942机械设计综合考试时间:14:00-17:00试题编号: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主命题模拟试题考场注意事项:一、考生参加考试必须按时进入考场,按指定座位就坐。
将有关身份证件(准考证、身份证)放在桌面左上角,以备查对。
二、闭卷考试,考生进入考场,不得携带任何书刊、笔记、报纸和通讯工具(如手机、寻呼机等),或有存储、编程、查询功能的电子用品(如已携带,必须存放在监考老师指定的地方)。
考生只准带必需的文具,如钢笔、圆珠笔、铅笔、橡皮、绘图仪器或根据考试所需携带的用具。
能否使用计算器,及开卷考试时允许携带的书籍及用具等由任课教师决定。
三、考生迟到30分钟不得入场,逾时以旷考论;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考试者,必须事前请假,并经研究生部批准,否则作旷考论。
考试开始30分钟后才准交卷出场。
答卷时,不得中途离场后再行返回。
如有特殊原因需离场者,必须经监考教师准许并陪同。
答卷一经考生带出考场,即行作废。
四、考生拿到试卷后,应先用钢笔填写好试卷封面各项,特别是学号、姓名、学院名称、课程名称等,不到规定的开考时间,考生不得答题。
五、考试期间,考生应将写好的有答卷文字的一面朝下放置,考生必须按时交卷,交卷时应将试卷、答卷纸和草稿纸整理好,等候监考老师收取,未经许可,不得将试卷、答卷纸和草稿纸带出场外。
六、考生在考场内必须保持安静。
提前交卷的考生,应立即离开考场,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
七、考生答题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蓝、黑色)书写,字迹要工整、清楚。
答案书写在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
八、考生对试题内容有疑问的,不得向监考老师询问。
但在试题分发错误或试卷字迹模糊时,可举手询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题(一)科目代码: 942 科目名称:机械设计综合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案题纸上,做在试题纸上无效!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机构倒置是指,倒置以后相对运动不变,是因为2、速度瞬心可以定义为互相做平面相对运动的两个构件上的点。
中职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机械设计基础》第1章绪论(约占2%)1、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和一般过程。
2、理解:构件、零件、部件的概念。
3、掌握:机器、机构的特征;机器的基本组成部分。
第2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及速度分析(约占8%)1、了解: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绘制。
2、理解:运动副及其分类;平面机构的组成;速度瞬心及其在机构速度分析上的应用等。
3、掌握: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及应注意的问题等。
第3章平面连杆机构(约占5%)1、了解: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和应用;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等。
2、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判据;平面四杆机构设计的图解法等。
3、掌握:急回特性、压力角和传动角、死点位置等。
第4章凸轮机构(约占5%)1、了解: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等。
2、理解:从动件常用的运动规律的特点;盘形凸轮基本参数的确定等。
3、掌握: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图解法设计平面凸轮的廓线等。
第5章齿轮机构(约占5%)1、了解:齿轮机构的分类和应用;齿廓实现定角速比的条件等。
2、理解:渐开线齿廓及其啮合传动特点;根切、最少齿数;斜齿圆柱齿轮机构;圆锥齿轮机构等。
3、掌握: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的计算;渐开线标准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连续传动条件和标准安装等。
第6章轮系(约占8%)1、理解:轮系的分类及其应用等。
2、掌握:定轴轮系、周转轮系和简单复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等。
第7章间歇运动机构(约占2%)1、了解:不完全齿轮机构和凸轮间歇运动机构等。
2、理解:棘轮机构和槽轮机构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槽轮机构的主要参数计算等。
第8章机械动力学基础(约占5%)1、了解:机械运转速度波动调节的目的;飞轮主要尺寸的确定;回转件的平衡的目的;回转件的平衡试验等。
2、理解:机械运转速度波动调节的方法;飞轮设计的近似方法;回转件的平衡计算等。
第9章机械零件设计概论(约占2%)1、了解:机械常用材料及其选择;极限与配合;表面粗糙度和优先数系;机械零件的工艺性及标准化等。
935电气工程综合考试大纲(2011版)一、考试组成电机学占90分; 数字电路占60分,总分150分。
二、电机学部分的考试大纲(一)考试说明1. 考试性质该入学考试是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一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
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好的电机理论基础。
2、考试对象为参加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
3. 评价目标本课程考试的目的是考察学生对电机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和利用其解决电机领域相关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内容及基本要求1.引论熟悉电机在工业及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特别是电机在航空航天领域工作的特点,要求掌握电机工作的物理基本原理。
2.直流电机主要内容:直流电机基本工作原理、结构,直流电机空载磁场分析,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及其感应电势,直流电机电枢反应和电磁转矩,直流发电机的基本电磁关系、运行特性,电压、电磁功率平衡式,自励建压的条件和方法;直流电动机基本电磁关系、运行特性,电压、电磁功率平衡式,直流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制动的方法。
要求:对直流电机的结构有一定认识,掌握直流电机电枢绕组对电机性能的影响,掌握直流电机稳定运行时的分析方法,正确建立电压、转矩和功率平衡方程,掌握发电、电动及制动等不同运行状态下各电量及转矩、功率之间的相互关系。
掌握直流发电机自励建压的原理和条件。
掌握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外特性。
3.变压器主要内容:变压器基本结构与基本原理,变压器空载运行之物理现象及电势、电流分析,变压器负载运行时电磁关系与等值电路,折合与电压、磁势平衡式,三相变压器的计算及联结组别。
要求:掌握变压器空载、负载运行分析方法,掌握磁势不变导出折合的基本概念与等值电路的建立和计算,掌握变压器参数测量计算方法,熟练掌握变压器的平衡方程式、等值电路图和矢量图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三相变压器连接组别的连接方法,掌握三相变压器的负载运行计算方法。
971机械工程专业综合考试大纲(2013版)一、考试组成971机械工程专业综合试卷共分四部分:1)理论力学(动力学);2)机械原理;3)机械设计;4)自动控制原理,各部分满分均为50分。
1)、)部分为必答部分,3)、4)部分为选答部分,考生二选一作答。
二、理论力学(动力学)部分的考试大纲(一)参考教材1.《动力学》(第2版)1-7章谢传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二)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1.质点动力学质点运动学(在直角坐标系和自然轴系下描述、点的复合运动)⑵质点动力学方程(在惯性系和非惯性系中表示)、⑶点的复合运动初步掌握上述内容的概念、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2.质点系动力学⑴动量定理⑵变质量质点动力学基本方程⑶对定点和动点的动量矩定理⑷动能定理掌握上述内容的定理、基本方程,特别是各种问题的分析方法。
3.刚体动力学I、动静法⑴刚体平面运动的运动学和动力学⑵达朗贝尔原理(惯性力的简化、动静法、动平衡与静平衡)4.刚体动力学II、拉格朗日方程⑴拉格朗日方程⑵动力学普遍方程⑶动力学II(刚体的定点运动与一般运动的运动学与动力学)5.振动基础⑴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在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外,重点是能够有建立力学、数学模型及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三、机械原理部分的考试大纲(一)参考教材1.《机械原理》,郭卫东,科学出版社,20102.《机械原理教学辅导与习题解答》,郭卫东,科学出版社,2010(二)考试内容及基本要求本考试内容的章节是依据参考教材[1]编制的,参考教材[2]作为[1]的辅助教材,给出了基本要求、重点与难点内容、典型例题和、常见错误和习题解答,对相关内容的掌握有帮助作用。
考试内容只涵盖书中的第1-5,9章内容,其它章节可以不学习。
第1章机构的组成原理1.1机构的组成及机构运动简图1.2平面机构的自由度了解机构的组成要素,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方法。
熟练掌握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及其自由度计算时应注意的事项,清楚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
机械设计基础考试大纲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机械设计基础考试大纲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机械设计基础》是高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及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必修主干技术基础课,也可作为其它各相关专业的选修课程。
它是培养和检验学生掌握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维护和设计计算的基本知识,并初步具有设计机械传动装置和简单机械的能力;具有应用标准、规范、手册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而设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的要求是:应考者比较系统的掌握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维护和设计计算方法,初步具有设计机械传动装置和简单机械的能力,运用机械零部件标准、规范、手册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0 绪论课程内容0-1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内容0-2本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0-3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和一般过程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1、机器的组成机器与机构的含义和区别;构件与零件的含义和区别。
2、机器和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要求样题1、在机械工程中,机构和机器统称为()。
【答案】A2、下列属于原动机的是()。
A.轴承 B.齿轮 C.凸轮 D.电动机【答案】D3、机器的动力来源是()。
A.原动机 B.执行部分 C.传动部分 D.控制部分【答案】A4、将原动机的运动和动力传给工作部分,传递运动或转换运动形式的是机器的()。
A.原动机 B.执行部分 C.传动部分 D.控制部分【答案】C5、下列不属于原动机的是()。
A.柴油机 B.汽油机 C.齿轮 D.电动机【答案】C6、组成机械的独立运动单元是()。
A.零件 B.构件 C.部件 D.机器【答案】B7、组成机械的制造单元是()。
A.零件 B.构件 C.部件 D.机器【答案】A8、机器中的独立装配单元称为()。
【答案】C第1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课程内容1-1运动副及其分类1-2平面机构运动简图1-3平面机构自由度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运动副的含义;平面运动副的分类2、平面机构运动简图中运动副和构件的表示符号和表示方法3、平面机构自由度的意义;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的形式4、正确判断和处理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进行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样题一、选择题1、在机构中,构件与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称为()。
892 物理二请考生注意:《物理二》试卷包括《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和《量子力学》四个部分。
每个部分满分均为75分。
试卷满分共150分,考生只须任选两个部分作答并注明所选部分,不可多选。
如果多选则仅以选择的前两个部分为准,其它作答无效。
《电磁学》考试大纲与参考书目一、考试大纲(一) 静电场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电场强度叠加原理,电场线. 电通量. 静电场的高斯定理,电偶极矩,电场力,静电场力的功,静电场的环路定理,电势能、电势、电势差,等势面,电场强度与电势的微分关系。
(二)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导体的静电平衡,静电屏蔽,静电场中的电介质,电介质的极化,极化强度,极化电荷,电位移,电介质中的静电场高斯定理,孤立导体电容,电容器及其电容,电容器的联接,电容器储能,静电场的能量和电场能量密度。
(三)稳恒磁场磁感强度,毕-萨定律,磁感应线,磁通量,磁场高斯定理,安培环路定理,安培定律,磁场对载流导线和载流线圈的作用,载流线圈的磁矩,洛伦兹力,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四)磁介质磁介质及其磁化,磁化强度,磁化电流,磁场强度,磁介质中的磁场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定理,铁磁质的特性。
(五)电磁感应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动生电动势,感生电动势,感生电场,自感和互感,自感磁能和互感磁能磁场的能量和磁场能量密度。
(六)电磁场和电磁波位移电流,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积分形式和微分形式,平面电磁波的基本性质,电磁波的能量、能流和能流密度。
二、参考书目《电磁学》(第三版):赵凯华、陈熙谋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光学》考试大纲与参考书目一、考试大纲(一)光的传播和基本性质1、光的电磁波理论(平面波和球面波)2、惠更斯原理3、费马原理4、光传播的几何光学定律,折射率与光速和波长关系5、光波的基本性质及其证明6、光度学基本概念(发光强度、亮度、朗伯余弦定律和光照度)(二)几何光学成像1、近轴成像2、理想系统成像理论(1)光学系统基点基面,光焦度(2)物像关系作图法(3)牛顿公式和高斯公式(4)光学系统组合(组合系统基点基面,焦距)3、光学成像仪器及其原理4、像差基础(像差的种类、产生原理、校正的方法)(三)波动光学1、光波函数的指数和复振幅表达2、光的干涉(1)干涉的充要条件(2)衬比度(3)分波前干涉(杨氏干涉,其它干涉装置)(4)光场的空间相干性(5)分振幅干涉(等厚和等倾干涉,迈克尔逊干涉仪及应用);(6)光的时间相干性(7)多光束干涉3、光的衍射(1)惠更斯-菲涅尔原理,基尔霍夫衍射公式(2)近场菲涅尔衍射,半波带法(3)远场夫琅禾费衍射光学系统的分辨率(圆孔衍射与爱里斑、瑞利判据、光学仪器分辨本领)(4)光栅及其特性(四)偏振1、光的偏振态种类及其表征、偏振片和马吕斯定律2、光在电介质表面的反射和折射(1)反射光的半波损失和偏振特性(2)斯托克斯倒逆关系(3)隐逝波、近场光学显微镜3、双折射(1)双折射现象、基本规律和双折射的电磁理论(2)光在晶体中传播的惠更斯作图法(3)晶体光学器件(线偏振器、波片)(4)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的获得与检验(5)偏振光的干涉(五)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1、光的吸收规律2、光的色散(正常和反常色散,相速度和群速度)3、光的散射原理(瑞利散射、米氏散射和拉曼散射)(六)傅里叶光学基础1、余弦光栅及其特性2、屏函数的傅里叶变换3、阿贝成像和空间滤波4、全息成像原理(七)光的量子性和激光1、光的量子特性(光子:能量、动量、与波动的关系)2、光子的发射和吸收(玻尔频率条件,爱因斯坦受激辐射理论)3、激光原理(粒子数反转、增益和阈值、选频、激光光束特性)二、参考书目1、赵凯华,钟锡华,“光学”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赵凯华,新概念物理教程《光学》,高教出版社《近代物理》考试大纲与参考书目一、考试大纲(一)重要的实验现象、定律和理论1、绝对黑体、黑体辐射特性、普朗克量子假说及公式计算2、光电效应及其特点,爱因斯坦光子假说及对光电效应的理论解释3、康普顿效应、德布罗意波理论及其公式、海森伯不确定度关系4、轨道角动量、电子自旋角动量、量子数与简并度,施特恩-格拉赫实验5、光子角动量、宇称的引入6、量子共振与磁共振(二)凝聚态物理基础1、散射态(直角势垒、势阱的散射态,量子隧穿效应的理解及应用)2、束缚态(能量的量子化、势阱)3、能带产生的原理、特点,电子在点阵上的散射和俘获4、半导体的能带结构,掺杂原理与特性,载流子的扩散与复合5、声子、晶格热导与金属电导6、超导现象及特性(三)原子物理1、氢原子与类氢离子光谱规律、玻尔理论、能级计算1、n,l,m量子数的物理意义、角量子数l简并解除的分析;2、原子壳层结构、电子组态、电子填充规律、电子自旋的影响、泡利原理和能量最小原理;3、单电子原子能级精细结构的形成(原理、氢原子和碱金属原子能级精细结构的产生及特点、原子态符号的表达、正确画出能级精细结构图)4、多价原子能级精细结构的形成(原理、L-S耦合制式和j-j耦合制式的特点、原子态符号的表达、正确画出能级精细结构图)5、同科电子与偶数定则、泡利原理对同科电子组态的影响、洪德定则6、单电子和多电子辐射跃迁选择定则、正确画出辐射跃迁图7、内层电子跃迁与x射线产生机制、特点以及韧致辐射8、原子磁矩、塞曼效应(磁矩与能量关系、原子在磁场中的能级与谱线分裂的分析和正确画图)二、参考书目新概念物理教程《量子物理》,赵凯华、罗蔚茵,高教出版社《量子力学》考试大纲与参考书目一、考试大纲本考纲重点涉及作为非相对论量子力学之波动力学的完整自洽的知识体系.考虑到专业特点和要求,量子力学内容包括:量子力学产生的过程和新进展,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力学量和算符,态和力学量的表象,微扰论,自旋和全同粒子体系。
921通信类专业综合考试大纲(2011版)模拟电路部分(满分60分)一.复习内容及基本要求1.电子元器件基础主要内容:二极管特性方程及曲线,二极管交流小信号模型。
晶体三极管BJT的工作原理、特性、参数、小信号模型及频率参数。
场效应晶体管FET的工作原理、特性、参数、小信号模型。
基本要求:掌握原理,理解概念,会计算基本参数。
2.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基本概念主要内容:BJT和FET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组态,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静态工作点,放大器的性能参数的计算。
BJT和FET三种基本组态放大电路的交流小信号分析、性能特点。
电流源电路,有源负载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其交流小信号分析。
差动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差模和共模交流小信号分析,大信号传输特性。
乙类,甲乙类推挽功放电路的工作原理、参数计算,性能特点。
多级放大电路输入电阻、输出电组、电压增益计算。
基本要求:掌握原理,理解概念,认识电路,会分析计算电路参数。
3.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主要内容:基本概念,零点、极点与波特图的画法。
基本要求:掌握原理,理解概念,会计算零极点,绘制幅频和相频波特图。
4.反馈放大器原理与稳定化基础主要内容:反馈极性,理想反馈方块图及基本反馈方程式,环路增益与反馈深度,四种反馈连接方式,负反馈对放大器的性能(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增益,增益稳定性非线性失真,噪声特性及频率响应)的影响,负反馈放大器的分析方法,四种负反馈连接方式放大电路的计算。
负反馈放大器的不稳定性与目激振荡条件,负反馈放大器的稳定性判据与稳定裕度。
基本要求:掌握原理,理解概念,四会(会看,会连,会拆,会算),能够判断反馈电路的稳定性,并进行相位补偿。
5.集成运放及其应用主要内容:集成运放的主要技术参数,典型集成运放的电路及原理。
集成运放应用电路的参数计算,包括:反相、同相、差动放大电路,积分、微分电路,仪表放大电路。
基本要求:掌握原理,理解概念,能够计算各种典型电路的参数。
6.MOS模拟集成电路基础主要内容:MOS模拟集成基本单元电路,CMOS集成运算放大器,CMOS集成电压比较器。
北航《机械设计》在线作业二
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45 分。
)
1. 若两构件组成低副,则其接触形式为()。
A. 面接触
B. 点或线接触
C. 点或面接触
D. 线或面接触
-----------------选择:A
2. 齿轮传动中的齿面接触应力变化特征可简化为()。
A. 脉动循环变应力
B. 对称循环变应力
C. 不变化的静应力
D. 无规律变应力
-----------------选择:A
3. 与连杆机构相比, 凸轮机构的最大缺点是()。
A. 惯性力难以平衡
B. 点、线接触, 易磨损
C. 设计较为复杂
D. 不能实现间歇运动
-----------------选择:B
4. 对中性高且对轴的削弱又不大的键联接是()联接。
A. 普通平键
B. 半圆键
C. 楔键
D. 切向键
-----------------选择:A
5. 平面运动副所提供的约束为()。
A. 1
B. 2
C. 1或2
D. 3
-----------------选择:C
6. 滚动轴承在一般转速下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A. 过大的塑性变形
B. 过度磨损
C. 疲劳点蚀
D. 胶合
-----------------选择:C
7. 一般转速的滚动轴承计算准则是()。
971 机械工程专业综合考试大纲(2013 版)、考试组成971 机械工程专业综合试卷共分四部分:1)理论力学(动力学);2)机械原理;3)机械设计;4)自动控制原理,各部分满分均为50 分。
1)、2)部分为必答部分,3)、4)部分为选答部分,考生二选一作答。
、理论力学(动力学)部分的考试大纲一)参考教材1.《动力学》(第2版)1-7 章谢传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二)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1.质点动力学⑴ 质点运动学(在直角坐标系和自然轴系下描述、点的复合运动)⑵ 质点动力学方程(在惯性系和非惯性系中表示)、⑶ 点的复合运动初步掌握上述内容的概念、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2.质点系动力学⑴ 动量定理⑵ 变质量质点动力学基本方程⑶ 对定点和动点的动量矩定理⑷ 动能定理掌握上述内容的定理、基本方程,特别是各种问题的分析方法。
3.刚体动力学I 、动静法⑴ 刚体平面运动的运动学和动力学⑵ 达朗贝尔原理(惯性力的简化、动静法、动平衡与静平衡)4.刚体动力学II 、拉格朗日方程⑴ 拉格朗日方程⑵ 动力学普遍方程⑶ 动力学II (刚体的定点运动与一般运动的运动学与动力学)5.振动基础⑴ 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在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外,重点是能够有建立力学、数学模型及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三、机械原理部分的考试大纲(一)参考教材1.《机械原理》,郭卫东,科学出版社,2010 2. 《机械原理教学辅导与习题解答》,郭卫东,科学出版社,2010(二)考试内容及基本要求本考试内容的章节是依据参考教材[1] 编制的,参考教材[2] 作为[1] 的辅助教材,给出了基本要求、重点与难点内容、典型例题和、常见错误和习题解答,对相关内容的掌握有帮助作用。
考试内容只涵盖书中的第1-5,9 章内容,其它章节可以不学习。
第1 章机构的组成原理1.1机构的组成及机构运动简图1.2平面机构的自由度了解机构的组成要素,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方法。
941 流体工热综合考试大纲(2011版)第一部分工程流体力学(40%,60分)一、考试范围及内容1、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连续介质的概念,流体的基本性质及分类,广义牛顿内摩擦定律,流线方程。
2、流体静力学流体静平衡方程,自由面的形状,流体静平衡规律,非惯性坐标系中的静止液体。
3、一维定常流动的基本方程控制体和体系,连续方程,动量方程,动量矩方程,伯努利方程,能量方程。
4、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粘性流体运动的两种流态,微分形式的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组,N-S方程的准确解,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5、边界层流动附面层概念和附面层几种厚度的定义,附面层的积分方程。
6、可压缩流动可压缩流动基本概念,音速和马赫数,几个重要的气流参数。
二、基本要求1、对流体的力学特性(连续性、压缩性、膨胀性、粘性、静止流体和理想流体的压强特性、粘性流体的应力)以及作用力的分类有清晰的概念。
2、学会描述流体运动的方法,能够正确地运用欧拉法计算流动参数和流线方程。
3、会建立一维定常流动的基本方程(连续方程、动量方程、伯努利方程和能量方程)。
能正确地运用上述基本方程组解决工程中简单的一维定常流动的问题。
4、能熟练地掌握判定流态(层流、紊流)的方法和紊流的基本知识,了解粘流运动的特点、紊流流动的处理方法及描述二维不可压粘性流体的N-S方程和雷诺方程。
5、掌握附面层的概念,会建立附面层积分关系式,并用平板附面层的计算方法对工程问题做近似估算,了解附面层分离的原因后果及防止分离的一般方法。
6、理解可压缩流动的特点,掌握气流滞止参数、临界参数、速度系数及气动函数的物理意义及其在气动参数计算中的作用。
三、参考书《气体动力学基础》(流体力学部分),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王新月主编第二部分工程热力学(40%,60分)一、考试范围及内容1 、基本概念热力学系统;工质的热力学状态及其基本状态参数;平衡状态、状态方程式、坐标图;工质的状态变化过程;功和热;热力循环。
2015年400+考研942机械设计综合全套资料400+考研根植于北航考研多年,无论是师资还是资料都来源于北航,同时能够第一时间掌握考研信息,做到了来源于北航,专注于北航。
特在2015年继续推出最新版942机械设计综合全套资料,内含真题,解析,课件,期末题等所有考生能想到的内部资料,做到与北航本校学生无差别对待。
需要特别提示的是,400+提供的所有资料答案都是电子打印版,即已经用word编辑好,不是模糊的手写版,拒绝看不清,全网唯一。
同时,凡购买资料者,赠送2016年八大机构公共课VIP全程视频,是16年最新哦!!纸质资料链接:/item.htm?spm=a1z10.5-c.w4002-2913958940.14.vJaP1w&id=40230882059一、真题解析北航2009-2015年942机械设计综合答案与解析北航2001-2008年451材料力学答案与解析注:942机械设计综合真题历经几次变化:首先09-15年代号为942综合,内容是机械设计和材料力学;01-08年为单科考试,叫451材料力学。
所以希望各位考生能够明辨真假,不花冤枉钱。
2015年真题需要在暑假之后学校才解密,到时候购买资料的同学仅需提供订单,400+考研会第一时间发送电子版答案。
二、《材料力学》一本通解决不同学校《材料力学》所授知识不同的困境,包含北航《材料力学》课程的所有内部资料。
1. 北航本科《材料力学》命题人课件2. 北航《材料力学》指导讲义3. 北航《材料力学》内部复习指导4. 北航《材料力学》习题课总结5. 北航《自动控制原理》2007-2013年7套期末试题与答案解析三、《机械设计基础》一本通解决不同学校《机械设计基础》所授知识不同的困境,包含北航《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所有内部资料。
1. 北航本科《机械设计基础》上课课件2. 北航《机械设计基础》总复习指导3. 北航《机械设计基础》2007-2014年期末题7套。
《机械工程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一、大纲综述
《机械工程专业基础综合》是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本大纲依据硕士研究生与机械工程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制定,适合报考北京林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
《理论力学》和《机械原理》经典理论。
主要包括:
理论力学包括运动学和动力学,运动学应掌握点的运动学、刚体的简单运动、点的合成运动和刚体平面运动;动力学应掌握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达朗贝尔原理和虚位移原理。
机械原理包括机构的组成和结构、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结构、轮系,以及组合机构、机械系统动力学,机械的平衡和机械效率。
三、考试要求
应全面掌握考试内容,在基础知识和相关理论指导下分析解决一些工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四、试题结构
《理论力学》部分约占70分,包括:
1、填空题(约占30分)
2、计算题(约占40分)
《机械原理》部分约占80分,包括:
1、选择题(约占10分)
2、填空题(约占20分)
3、计算(作图)题(约占50分)
五、考试方式及时间
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50分。
六、主要参考书
[1]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理论力学》(I)第8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 申永胜主编,《机械原理教程》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机械设计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高职升本科”考试是为选拔北京市高等职业教育应届优秀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而组织的考试。
二、考试科目《机械设计基础》三、适用专业本课程考试适用于报考机械工程专业的考生。
四、考试目的本次考试的目的主要是测试考生在机械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分析和应用方面是否具有本科学习的能力。
五、考试内容根据《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大纲的要求,并考虑高职教育的教学实际,根据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教学要求,制定本课程考试内容。
(一)平面机构的自由度1.运动副及其分类2.平面机构的自由度(二)平面连杆机构1.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2.铰链四杆机构的特性3.铰链四杆机构有曲柄的条件(三)凸轮机构1.凸轮机构的应用和类型2.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3.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四)齿轮机构及其传动1.齿轮机构的特点和类型2.齿廓实现定传动比传动的条件3.渐开线齿廓的特性4.齿轮各部分的名称及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基本尺寸5.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啮合6.渐开线齿轮的切齿原理7.其他齿轮机构8.轮齿的失效形式(五)轮系1.轮系的类型2.定轴轮系及其传动比3.周转轮系(六)联接1.螺纹参数2.机械制造常用螺纹3.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4.螺纹联接的防松5.键联接和销联接6.联轴器(七)带传动1.带传动的类型和应用2.带传动的受力分析3.带传动的打滑和弹性滑动(八)轴1.轴的功用和类型2.轴的结构分析(九)滚动轴承1.滚动轴承的基本类型和特点2.滚动轴承的代号3.滚动轴承的组合结构六、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笔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试卷结构如下:七、参考书目参考书目一:《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杨可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参考书目二:《机械设计基础》,陈立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2月。
942 机械设计综合考试大纲(2011版)
一、总体要求
1、《材料力学》要求对工程设计中有关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有明确
的认识,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及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具备综合运用材料力学知识解决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2、《机械设计基础》要求考生掌握通用机械零部件工作能力设计和结构设计
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有运用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及范围
2.1 材料力学(70%,105分)
1、绪论:了解材料力学的任务与研究对象及基本假设,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掌握内力,截面法,应力,应变,弹性模量,泊松比的概念,掌握剪应力互等定理,胡克定律,剪切虎克定律。
2、轴向拉压应力与材料的力学性能:掌握拉压杆横截面与斜截面上的轴力与应力计算;掌握圣维南原理,掌握拉压杆的强度条件,材料在常温、静荷下的拉、压力学性能;了解应力集中的概念。
3、轴向拉压变形:掌握拉压杆的变形与叠加原理,桁架的节点位移;掌握拉压与剪切应变能概念;会求解简单拉压静不定问题;了解热应力和初应力概念。
4、扭转:掌握圆截面轴的扭转剪应力计算;掌握极惯性矩与抗扭截面模量,扭转强度条件,圆轴扭转变形,扭转刚度条件;会求解简单扭转静不定问题;了解非圆截面的扭转。
5、弯曲内力:掌握平面弯曲内力概念;能够计算较复杂受载下的内力,会利用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间的微分关系画内力图。
6、弯曲应力:掌握弯曲正应力公式及其推导,弯矩和挠度曲线曲率半径的关系,抗弯截面模量,抗弯刚度。
掌握梁的强度计算过程。
了解弯曲剪应力、提高梁弯曲强度的一些措施。
7、弯曲变形:掌握挠度和转角的概念、计算梁的挠度和转角的积分法、叠加法。
理解挠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的推导过程,掌握梁的刚度条件,简单超静定梁的解法。
8、应力、应变状态分析: 理解平面应力状态下的应力、应变分析,掌握主应力和主平面的概念,掌握平面应力状态分析的解析法和图解法。
掌握广义虎克定律;掌握E、G、 关系。
9、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问题:掌握强度理论概念;掌握常用的四个强度理论;了解强度理论的应用;掌握弯扭组合时的应力和强度计算弯扭拉(压)组合时的应力和强度计算。
10 、压杆的稳定性:理解弹性平衡稳定性的概念。
掌握细长杆临界载荷的欧拉公式;掌握压杆稳定性校核;了解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11、疲劳与断裂:掌握交变应力与疲劳破坏、应力比、S-N曲线、持久极限的概念,了解提高疲劳强度的主要措施。
12、应力分析的实验方法:了解常用实验应力分析方法(电测和光弹)的原理和方法。
2.2机械设计基础(机设30%,45分)
1.掌握轴的类型、失效形式及设计要求;了解轴的常用材料、结构设计应考虑的问题和提高轴强度的措施;掌握轴的受力分析方法并可利用相当弯矩法进行轴的强度计算以及刚度计算;能够根据各种具体应用场合进行轴的结构设计。
2.了解齿轮传动机构的特点、应用及类型;了解齿轮传动五种失效形式的特点、形成机理及预防或减轻损伤的措施;熟练掌握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理解载荷系数的意义及影响因素;掌握直齿、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和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基本理论、公式中各参数和系数的意义及确定方法。
3.了解摩擦的种类及其性质;了解滑动轴承的类型和结构特点;熟练掌握非流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设计方法。
4.了解螺纹联接的主要类型、预紧与防松的原理及方法;掌握螺纹联接的失效形式、松螺栓联接、受横向载荷紧螺栓联接、受轴向载荷紧螺栓联接的受力分析、强度计算的理论与方法;了解提高螺纹联接强度的措施。
5.了解键联接、花键联接、无键联接、销联接的主要类型、原理及方法;掌握键联接、花键联接的失效形式与强度计算方法。
6.了解滚动轴承的类型、结构和特点;明确其代号的意义和选用原则;掌握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及基本额定寿命、基本额定动载荷、基本额定静载荷、极限转速、当量动载荷等概念;掌握角接触轴承轴向力的计算方法;掌握滚动轴承寿命计算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能进行滚动轴承组合结构设计。
三、考试题型
1.基本概念题:包括填空题、单项选择题、问答。
2.分析和计算题。
四、主要参考书
1、单辉祖编,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材料力学》Ⅰ、Ⅱ(2004年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吴瑞祥主编,《机械设计基础》下册(2007年第二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