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光在介质分界面上的反射与折射 ok
- 格式:ppt
- 大小:2.20 MB
- 文档页数:38
光的反射与折射规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无处不在。
当我们照镜子时,看到自己清晰的影像,这是光的反射;当我们把筷子插入水中,发现筷子好像“折断”了,这是光的折射。
那么,光的反射和折射究竟遵循着怎样的规律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光的反射规律。
光的反射指的是光在传播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有一部分光返回原介质的现象。
反射定律包括三个要点。
第一,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这个平面可以想象成是一个虚拟的“舞台”,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就在这个“舞台”上表演。
第二,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就好像是两个运动员分别站在裁判的两侧。
第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也就是说,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和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相等的。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定律,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观察。
拿一块平面镜,让一束平行光照射在平面镜上,我们会发现反射光也是平行的。
如果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反射光的方向也会相应改变,但始终遵循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
在实际生活中,光的反射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汽车的后视镜,就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让司机能够看到车辆后方的情况,从而保障行车安全。
还有潜望镜,通过两面镜子的反射,使得在水下的人能够观察到水面上方的景象。
接下来,我们再探讨光的折射规律。
光的折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折射定律同样包含几个重要的方面。
首先,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也在同一平面内。
其次,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而与反射不同的是,入射角的正弦值与折射角的正弦值之比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取决于两种介质的性质,被称为折射率。
例如,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会向法线方向偏折;而当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会远离法线方向偏折。
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也十分常见。
我们佩戴的近视眼镜或老花眼镜,就是通过镜片对光的折射来矫正视力。
还有放大镜,它能让我们看到物体放大的像,也是利用了光的折射。
高中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一、光的反射与折射现象1、光的反射:光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一部分光仍回到原来的介质里继续传播的现象2、光的折射:一部分进入第二种介质里继续传播的现象提醒:(1)反射现象遵循反射定律(2)在反射和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要发生变化,但并非一定要变化:当光垂直分界面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不会变化二、光的折射定律1、内容:如图所示,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2、表达式:3、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三、介质的折射率1、折射率是一个反映介质的光学性质的物理量.2、定义式:3、计算公式:n = c/v,因为v<c,所以任何介质的折射率都大于1.4、当光从真空(或空气)射入某种介质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当光由介质射入真空(或空气)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四、学生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1.学会用插针法确定光路.2.会用玻璃砖和光的折射定律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基本实验要求1.实验原理如实验原理图甲所示,当光线AO1以一定的入射角θ1穿过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时,通过插针法找出跟入射光线AO1对应的出射光线O2B,从而求出折射光线O1O2和折射角θ2,再根据或算出玻璃的折射率.2.实验器材木板、白纸、玻璃砖、大头针、图钉、量角器、三角板、铅笔.3.实验步骤(1)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在木板上.(2)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aa′,并取aa′上的一点O为入射点,作过O点的法线NN(3)画出线段AO作为入射光线,并在AO上插上P1、P2两根大头针.(4)在白纸上放上玻璃砖,使玻璃砖的一条长边与直线aa′对齐,并画出另一条长边的对齐线bb′.(5)眼睛在bb′的一侧透过玻璃砖观察两个大头针并调整视线方向,使P1的像被P2的像挡住,然后在眼睛这一侧插上大头针P3,使P3挡住P1、P2的像,再插上P4,使P4挡住P3和P1、P2的像.(6)移去玻璃砖,拔去大头针,由大头针P3、P4的针孔位置确定出射光线O′B及出射点O′,连接O、O′得线段OO′.(7)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并查出其正弦值sinθ1和sinθ2.(8)改变入射角,重复实验,算出不同入射角时的,并取平均值.规律方法总结1.数据处理(1)计算法: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并查出其正弦值sinθ1和sinθ2,并取平均值..算出不同入射角时的(2)作sinθ1-sinθ2图象:改变不同的入射角θ1,测出不同的折射角θ2,作sinθsinθ2图象,由n=可知图象应为直线,如实验原理图乙所示,其斜率为1-折射率.(3)“单位圆”法确定sinθ1、sinθ2,计算折射率n.以入射点O为圆心,以一定的长度R为半径画圆,交入射光线OA于E点,交折射光线OO′于E′点,过E作NN′的垂线EH,过E′作NN′的垂线E′H′.如实验原理图丙所示,只要用刻度尺量出EH、E′H′的长度就可以求出n.2.注意事项(1)用手拿玻璃砖时,手只能接触玻璃砖的毛面或棱,不能触摸光洁的光学面,严禁把玻璃砖当尺子画玻璃砖的另一边bb′.(2)实验过程中,玻璃砖在纸上的位置不可移动.(3)大头针应竖直地插在白纸上,且玻璃砖每两枚大头针P1与P2间、P3与P4间的距离应大一点,以减小确定光路方向时造成的误差.(4)实验时入射角不宜过小,否则会使测量误差过大,也不宜过大,否则在bb′一侧将看不到P1、P2的像.五、光密介质与光疏介质1、定义:不同折射率的介质相比较,折射率大的介质叫做光密介质,折射率小的介质叫做光疏介质2、对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的理解:(1)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是相对而言的:水晶(n=1.55)对玻璃(n=1.5)而言是光密介质,而对金刚石(n=2.427)而言是光疏介质。
光的反射、折射和色散一、光的反射1.反射的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的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介质的现象叫反射。
2.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光滑表面,反射光线仍然平行。
–漫反射:平行光线射到粗糙表面,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传播。
二、光的折射1.折射的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折射。
2.折射定律: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满足斯涅尔定律,即n1sinθ1=n2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是入射介质和折射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是入射角和折射角。
3.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全反射):光从光密介质射到光疏介质的界面时,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全部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
三、光的色散1.色散的定义: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叫色散。
2.色散的原因: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导致折射角不同。
3.色散的现象:–棱镜色散:太阳光通过棱镜时,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
–彩虹色散: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由于太阳光经过水滴折射、反射和色散而成。
4.光的波长与颜色的关系:红光波长最长,紫光波长最短,其他颜色的光波长依次递减。
以上是关于光的反射、折射和色散的基本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习题及方法:1.习题:一束平行光射到平面镜上,求反射光的传播方向。
方法: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因此,反射光的传播方向与入射光方向相同。
答案:反射光的传播方向与入射光方向相同。
2.习题:太阳光射到地球表面,已知地球表面的折射率为1.5,求太阳光在地球表面的入射角。
方法:根据折射定律n1sinθ1=n2sinθ2,其中n1为太阳光在真空中的折射率(近似为1),n2为地球表面的折射率,θ2为太阳光在地球表面的入射角。
光的反射与折射光的反射与折射是光学领域中重要的现象,对于理解光的传播和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物体表面时,部分或全部从物体表面弹回的现象。
光的折射则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折射率不同而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探讨光的反射与折射的原理及其相关应用。
一、光的反射当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时,根据光的性质,可以发生三种类型的反射:镜面反射、漫反射和全反射。
1. 镜面反射镜面反射指的是光线照射到光滑表面后,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沿着特定方向反射出去的现象。
这种反射由于光线的反射角度固定,所以可以形成清晰的影像。
例如,镜面反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镜子反射出来的人像。
2. 漫反射漫反射是指光线照射到粗糙表面后,在各个方向上以不规则方式散射的现象。
这种反射使得光线在表面上扩散,并且不会形成清晰的影像。
如石头、砖墙等表面都具有漫反射的特性。
3. 全反射全反射是指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当入射角大于一个临界角时,光线将无法通过界面,而会完全反射回原介质内部的现象。
这种反射常见于光线从光密介质(如玻璃)射入光疏介质(如空气)时,如水面的反射。
二、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指当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折射率不同而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光线在折射时会发生折射角的变化,符合斯涅尔定律,即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这一定律可以用下式表示:n1sinθ1 = n2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代表光线所在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代表光线在两种介质中的入射角和折射角。
例如,当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由于水的折射率高于空气,光线被折射向水平面法线方向。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水池中看到的物体会有一定程度的偏移。
三、光的反射与折射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光的反射与折射在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1. 镜面和透镜光的镜面反射和折射是制造镜子和透镜的基础。
光的反射与光的折射的规律光的反射和折射是光学中的两个重要现象。
反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线被界面弹回或弯曲的现象;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线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根据折射定律和反射定律,光的反射和折射都服从一定的规律。
一、光的反射规律光的反射规律是指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之间的关系。
入射角定义为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反射角定义为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
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且都位于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所在的平面上。
这个规律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入射角 = 反射角以平面镜为例,当光线垂直入射在平面镜上时,入射角为0度,根据反射规律,反射角也为0度,光线沿着原路返回。
当光线以不同的入射角度射入平面镜时,根据反射规律,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光线在镜面上产生反射,形成我们所看到的镜像。
二、光的折射规律光的折射规律是指入射角、折射角和法线之间的关系。
入射角定义为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折射角定义为折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
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入射角、折射角和两个介质的折射率之间满足下面的关系:折射率1 ×正弦入射角 = 折射率2 ×正弦折射角入射角和折射角都位于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所在的平面上。
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如从空气进入水),由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不同,光线会向法线所在平面弯曲,这就是折射现象。
根据折射规律,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光线向法线所在平面更加弯曲。
光的折射规律还解释了为什么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时,会看到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的现象。
三、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应用光的反射和折射在生活中有许多实际应用。
其中,反射现象被广泛应用于镜子、望远镜、显微镜等光学器件中。
镜子通过反射可以产生清晰的镜像,望远镜和显微镜则利用反射来使图像放大。
光的折射现象也有许多应用,例如光纤通信、棱镜等。
光纤通信通过将光信号在光纤内部反复折射,实现光信号的传输。
光线的反射与折射现象
光线在传播过程中会遇到物体边界或介质变化,这时会发生反射与折射现象。
本文将介绍光线的反射与折射现象及其原理。
一、光线的反射现象:
当光线照射到光滑的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与物体表面的法线呈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
反射光线的方向与入射光线在法线上的投影方向相同。
二、光线的折射现象: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光的折射定律表明,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垂直于介质界面的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且入射角和折射角满足折射定律。
三、光的反射与折射的原理:
1. 反射现象的原理是由于入射光线与物体表面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光能量改变方向而发生反射。
2. 折射现象的原理是由于介质之间的光速不同,导致光线传播速度改变,从而发生折射。
四、应用:
光的反射与折射现象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应用,例如:
1. 摄影和镜面反射:利用反射现象可以制作镜面,用于反射光线,观察物体的形象。
2. 光纤通信:利用光的折射现象,信息可以通过光纤传输,在长距离通信中具有高速、高质量的优势。
3. 棱镜:光折射的现象使得我们可以通过棱镜分解光谱,观察到七种不同颜色的光。
总结:
光线的反射与折射现象是光的基本特性之一,了解其原理和应用对于理解光的行为和相关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光线的反射与折射现象,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实际问题中。
光的折射与反射知识点总结光,作为一种电磁波,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质。
在与物质接触时,会发生折射和反射现象。
光的折射和反射是光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光的折射与反射进行详细总结。
一、光的折射1. 定义:光从一个介质斜射入另一个介质时,由于介质的密度不同,光线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被称为光的折射。
2. 折射定律:光的折射遵循司涅尔定律,即“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的比值在两个介质中是常数”。
即sinθ1/sinθ2 = n2/n1,其中θ1为入射角,θ2为折射角,n1和n2分别为两个介质的折射率。
3. 折射率:不同介质的折射率是不同的,折射率越大,光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越慢。
常见介质的折射率:真空为1,空气为1,水为1.33,玻璃为1.5。
4. 实际应用:光的折射在生活中有很多实际应用,如透镜的工作原理、光纤通信等。
二、光的反射1. 定义:光线从一个介质射入另一个介质时,如果遇到介质表面,光线会返回原来的介质中,这种现象被称为光的反射。
2. 反射定律:光的反射遵循反射定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即θ1 = θ2,其中θ1为入射角,θ2为反射角。
3. 法线:在光的反射中,垂直于介质表面的线被称为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是相对于法线而言的。
4. 实际应用:光的反射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镜子的反射原理、光学仪器的设计等。
三、光的折射与反射的区别与联系1. 区别:光的折射和反射是两种不同的光学现象。
折射是指光从一个介质到另一个介质中传播时方向的改变,而反射是指光遇到物体界面时返回原介质中的现象。
折射与反射的角度关系和发生条件也不同。
2. 联系:光的折射和反射都是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都遵循一定的物理定律,如折射和反射定律。
在实际应用中,折射和反射常常同时存在,互相影响。
结语光的折射与反射是光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知识点。
通过对光的折射和反射的总结,我们了解到了光的折射遵循司涅尔定律,而光的反射满足反射定律。
光学光的反射与折射定律光学是一门研究光的传播和性质的学科,其中反射与折射是光学中重要的基本现象。
在光的传播中,当光线遇到边界或介质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两种现象。
本文将重点讨论光的反射与折射定律,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一、反射定律反射是当光线遇到光滑表面或者界面时,经过界面上的点反射回来的现象。
光线在反射过程中遵循反射定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光的入射角是指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反射角是指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
根据反射定律,无论入射角的大小如何,反射角始终相等。
这种规律可以用数学公式表示:入射角 = 反射角反射定律的应用十分广泛,许多实际场景都可以用它来解释。
例如,镜面反射就是光的反射现象。
当光线照射到平滑的镜面上时,按照反射定律,反射光线的角度与入射光线的角度相等。
这就是我们常见的镜面反射的原理。
二、折射定律折射是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发生的现象。
当光线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线的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光线在折射过程中遵循折射定律,即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满足一定的关系。
折射定律可以用数学公式来表达:n₁sin(入射角) = n₂sin(折射角)其中,n₁和n₂分别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
折射定律的应用十分广泛,尤其在光学器件的设计和使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透镜就是一种利用折射定律来实现光线聚焦或发散的光学器件。
通过对光线的折射,透镜可以将光线集中或者分散,从而实现物体的放大或缩小。
三、反射与折射的应用除了以上介绍的镜面反射和透镜的应用外,光的反射与折射定律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应用。
1. 光的折射在水面上的应用:当光线照射到水面上时,由于水的折射率比空气的折射率大,光线会被折射。
这就是我们常见的水面折射现象,比如游泳池中看到的物体看起来更浅。
光的折射与反射规律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粒子性和波动性。
在传播过程中,光线与介质的界面会发生折射和反射现象。
折射是指光线由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而反射是指光线遇到界面时一部分光线被反弹回原来介质中的现象。
本文将详细介绍光的折射与反射规律。
一、光的折射规律光的折射规律是由荷兰科学家斯涅尔在17世纪提出的。
他发现,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1. 折射定律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入射角i和折射角r之间满足以下关系,即折射定律:n1*sin(i) = n2*sin(r)其中,n1和n2分别是光线所在介质的折射率。
折射定律表明,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比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相等。
2. 折射率折射率是介质对光的传播速度的相对衡量。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导致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波长和频率发生改变。
折射率决定了光线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以及光线的折射角度。
二、光的反射规律光线在遇到界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
反射是指一部分光线从界面上的衍射点发射出来,保持与入射光线相同的角度和方向。
1. 反射定律光线的反射定律也是由斯涅尔提出的。
它规定了入射角i和反射角θ之间的关系:i = θ反射定律表明,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光线在反射时会按照与入射角度相同的角度反射回原来的介质中。
2.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光线在遇到光洁、平整的界面时发生镜面反射,即光线按照相同的角度反射。
而在遇到粗糙表面时,光线会发生漫反射,即光线沿各个方向均匀地反射。
三、实际应用光的折射和反射规律在生活中有很多实际应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应用。
1. 凸透镜与凹透镜透镜是一种能够使光线发生折射的光学元件。
凸透镜使光线向中心聚焦,因此在显微镜和照相机中得到广泛应用。
而凹透镜使光线发散,可以用于眼镜和望远镜中。
2. 光纤通信光纤通信是一种利用光的折射特性进行信息传输的技术。
光纤内部的光线经过多次反射,几乎不会损失,能够实现长距离、高速率的信息传输。
光的反射与折射成像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在空气和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每秒约299,792.458千米。
光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这些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本文将探讨光的反射与折射现象对成像的影响。
一、光的反射成像光的反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发生改变方向的现象。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利用这个定律,我们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能够看到镜子或者其他光滑表面的反射图像。
当平行的光线照射到光滑平面上时,它们会按照相同的角度反射。
这意味着光线在反射后仍然保持它们的相互位置关系,因此我们能够看到一个与实际物体相同但位于镜面后方的图像。
二、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是一种常见的用于反射成像的光学设备。
平面镜的反射成像规律符合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因此,对于一束平行光线来说,它们会被平面镜反射后汇聚到一个点上,这个点被称为焦点。
这个焦点与入射光线的垂直平分线相交,形成了虚像。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图像位置与实物位置关于镜面对称,图像大小与实物大小相等。
例如,如果我们将一根直的铅笔放在一个镜面前,我们会看到铅笔在镜面后形成的反射图像与铅笔在镜面前的位置相对称,且大小相等。
三、球面镜成像球面镜是一种曲面镜,通常由玻璃或者塑料制成,其中一侧为球形。
根据球面镜的形状,我们将球面镜分为凸面镜和凹面镜。
3.1 凸面镜成像当平行光线射入凸面镜时,它们会被逐渐汇聚到一个点上,这个点被称为凸透镜的焦点。
这是因为凸面镜会使平行光线向凸透镜的焦点方向汇聚。
这个焦点与入射光线的垂直平分线相交,形成了实像。
实像的位置取决于物体离凸面镜的距离,距离越远,实像越小。
凸面镜的成像特点是图像位置与实物位置关于焦点对称,图像大小与实物大小有关。
如果物体位于焦点以外,那么图像将位于焦点的一侧,并放大。
如果物体位于焦点内部,图像将位于焦点的另一侧,并缩小。
3.2 凹面镜成像当平行光线射入凹面镜时,它们会被逐渐分散。
光的反射和折射一、知识点梳理1.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现象:光从第1种介质射到它与第2种介质的分界面时,一部分光会返回到第1种介质,这个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如图所示,图中AO 为入射光线,OB 为反射光线,与界面垂直的线'NN 为法线.入射光线与界面法线'NN 所构成的平面称为入射面.入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称为入射角(1θ),反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称为反射角('1θ).(2)反射定律:光从一种介质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发生反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3)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实验表明,如果光线逆着原来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反射面上,它就要逆着原来入射光线的方向反射出去,这一规律称为光路可逆性原理.例1. 某人手持边长为6cm 的正方形平面镜测量身后一棵树的高度.测量时保持镜面与地面垂直,镜子与眼睛的距离为0.4m ,在某位置时,他在镜中恰好能够看到整棵树的像;然后他向前走了6.0m ,发现用这个镜子长度的65就能看到整棵树的像,这棵树的高度约为( )A .4.0m B .4.5m C .5.0m D .5.5m2.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现象如上图所示,当光线斜着入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时,一部分光进入第二种介质,并改变了原来的传播方向,即光线OC ,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现象,光线OC 称为折射光线.(2)折射定律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即1221sin sin n =θθ(式中12n 为比例常数)这是荷兰数学家斯涅耳在1621年总结出来的(3)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注意】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情况下是变化的,但并非一定要变化,当光垂直界面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化3.折射率(1)定义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叫做这种介质的绝对折射率,简称折射率,用符号n 表示,即21sin sin θθ=n . (2)折射率的物理意义 折射率是反映介质折射光的本领大小的一个物理量,由21sin sin θθ=n 可知,当1θ一定时,n 越大,2θ越小,此时光线的偏折角21θθθ-=∆,就越大,即n 越大,光线从真空斜射入这种介质时偏折的角度越大.(3)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某种介质的折射率n ,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与光在这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 之比,即vc n =,其中m/s 100.38⨯=c . (4)折射率的大小特点任何介质的折射率都大于1.①由公式vc n =看,由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大于光在任何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 ,所以任何介质的折射率都大于1.②由公式21sin sin θθ=n 看,光从真空斜射向任何其他介质时,入射角都大于折射角,所以任何介质的折射率都大于1.(5)折射率大小的决定因素折射率的大小由介质本身及入射光的频率决定,与入射角、折射角的大小无关,因此说“折射率与入射角的正弦成正比”的说法和“折射率与折射角的正弦成反比”的说法都是错误的.例2.(多选)如图所示,一玻璃柱体的横截面为半圆形,细的单色光束从空气射向柱体的O 点(半圆的圆心),产生反射光束1和折射光束2,已知玻璃折射率为3,入射角为45°(相应的折射角为24°),现保持入射光不变,将半圆柱绕O 点在图示平面内顺时针转过15°,如图中虚线所示,则( )A .光束1转过15°B .光束1转过30°C .光束2转过的角度小于15°D .光束2转过的角度大于15°例3. 现在高速公路上的标志牌都用“回归反光膜”制成,夜间行车时,它能把车灯射出的光逆向返回,所以标志牌上的字特别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