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肺炎如何护理呢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2
放射性治疗的护理技巧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放射性治疗成为一种常见的癌症治疗方法。
作为护理人员,我们需要掌握相应的护理技巧,来提供安全有效的放射性治疗护理。
本文将介绍一些放射性治疗的护理技巧,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质量。
1. 个人防护放射性物质具有辐射危害,在接触放射性治疗患者时,我们必须注意个人防护。
首先,护士应该穿戴符合标准的防护服,包括手套、护目镜、口罩等。
其次,接触放射性患者的物品和床上用品,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和清洁。
确保个人和他人的安全是放射性治疗护理的首要任务。
2. 放射性物质储存和处置放射性物质的储存和处置要遵循相关的规定和标准。
护士需要清楚了解患者所接受的放射性治疗物质的特点和安全操作方法,确保其正确储存和安全处置。
放射性物质应该存放在专用的储存设备中,如防护容器或密封橱柜,并严格遵循相关的管理规定。
3. 辐射监测辐射监测对于评估放射性治疗的效果以及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安全都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需要定期检查患者的辐射暴露水平,并记录和报告相关数据。
同时,护士自身也要进行辐射监测,确保自己的辐射暴露在安全范围内。
4. 不良反应监测和护理放射性治疗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肤炎症等。
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应该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和休息,帮助他们缓解不适,并给予必要的药物和护理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5. 教育和支持放射性治疗对患者来说可能是一种心理和生理的挑战。
护士需要提供足够的教育和支持,使患者和家属了解放射性治疗的过程和可能的不良反应,并加强他们的信心和合作意愿。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要以尊重和关怀的态度对待患者,积极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情感,帮助他们度过治疗期间的困难。
6. 治疗效果评估放射性治疗的效果评估是护理的重要环节。
护士需要定期检查患者的体征和实验室指标,并与医生及时沟通交流。
根据治疗效果的评估结果,我们可以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和调整护理措施,以提高治疗的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1. 引言肺部感染,俗称肺炎,是指肺部组织受到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
肺部感染非常常见,并且可以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因此,对于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旨在帮助护理人员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
2. 肺部感染的护理原则肺部感染的护理应遵循以下原则:•确定病原微生物,选择正确的抗生素治疗;•维持气道通畅,促进痰液排出;•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平衡液体和电解质,解除发热;•减轻疼痛和不适;•提供充分的休息和营养。
3. 护理措施3.1 监测关键参数护理人员应定期监测以下关键参数:•体温:持续监测患者的体温,及时发现和处理发热情况;•呼吸频率:记录患者的呼吸频率,观察有无呼吸困难等症状;•血压:定期测量血压,评估患者的循环状态;•血氧饱和度:使用脉搏氧饱和度仪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确保足够的氧气供应。
3.2 维持气道通畅•定期辅助痰液排出:提醒患者做深呼吸和咳嗽操,或进行气管抽吸,以帮助清除肺部痰液;•使用雾化吸入治疗:根据医嘱和患者的实际情况,使用雾化吸入药物来缓解支气管痉挛,减少痰液黏稠度;•维持适宜的体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呼吸困难程度或胸部X 光结果,调整患者的体位,以促进痰液排出。
3.3 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给氧:根据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呼吸状况,调整给氧浓度和流量,确保足够的氧气供应;•观察氧气疗效: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态、精神状态和皮肤颜色等,评估氧气疗效。
3.4 平衡液体和电解质•维持水化:根据医嘱和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补充液体,维持患者的水化状态;•监测电解质平衡:定期测量血清电解质,特别注意血钾水平,及时纠正异常。
3.5 减轻疼痛和不适•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根据医嘱和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减轻患者的疼痛;•提供舒适的环境:注意调整室内温度,保持室内通风良好,提供舒适的环境,减轻患者的不适。
3.6 提供充分的休息和营养•规律作息:帮助患者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提供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口服能力,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
浅谈放射性肺炎无菌性炎症的中医防治特色标签:放射性肺炎;无菌性炎症;中医药防治放射性肺炎是胸部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放射野内正常的肺组织接受的放疗剂量超过其发生生物效应的阈值时而发生的急性炎症反应。
有人认为其为放射治疗的迟发反应,部分可愈合,因此,积极防治放射性肺炎是预防放射性肺纤维化的有效手段。
目前,西医治疗主要是在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基础上,辅以抗炎、吸氧、平喘、止咳等对症治疗。
由于放射性肺炎是一种无菌性炎症,在没有感染时使用抗生素仅仅是预防用药,而合并使用激素虽可暂时缓解症状,部分抑制肺损伤的发展,但其副作用较大,不宜作预防给药或长期使用[2]。
随着中医药针对该疾病防治研究的深入,相关文献[3]反映中医药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甚至消除早期放射性肺炎及后期肺纤维化的部分临床症状,但关于该疾病具有无菌性炎症这一特点的讨论较少,而此可作为现代医学防治放射性肺炎的重点及突破点。
因此,积极探索中医药防治放射性肺炎无菌性炎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无菌性炎症的概述放射性肺炎不同于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原虫等)感染引起的炎症,属于一种无菌性炎症,故在临床上不能将其视为常规的感染性炎症去认识及治疗。
西医在防治放射性肺炎上尽管有许多新型方法及药物等相关文献进展,但对该疾病无菌性炎症的作用机理仍缺乏了解。
而目前临床常规使用的药物又因其局限的治疗作用及严重的并发症而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如按感染性肺炎处理很可能导致二重感染、菌群失调、免疫抑制、高血糖、撤药综合征等,对于肿瘤放疗的患者则更易使肿瘤复发和转移。
综上可知,放射性肺炎无菌性炎症的治疗思路尤为重要,但目前的用药原则及认识又限制了其在临床防治研究中的进行,故试从中医方面认识及研究该疾病无菌性炎症以寻找更好的防治方法。
2中、西医对放射性肺炎的认识2.1病因对于胸部癌症患者来说,放射性肺炎是放射物理及放射生物损伤性保守治疗带来的副反应疾病之一。
目前,西医针对放射性肺炎的病因及发病主要从病理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进行研究,临床上预期从药理及生物疗法来治疗或缓解该疾病[4]。
肺炎护理问题及措施引言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疾病,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
近年来,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重视。
对于肺炎患者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旨在提供综合的、科学的护理措施,早日康复。
本文将讨论肺炎护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介绍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指导护理人员进行肺炎患者的有效护理。
问题一: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肺炎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时可能导致气道阻塞。
在肺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特别关注呼吸困难的处理。
护理措施:1.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呼吸节律,并记录相关数据。
2.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保持室内通风。
3.避免患者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帮助患者改变体位,减轻呼吸困难。
4.提供适当的辅助通气设备,如氧气补充装置、呼吸机等。
5.定期进行氧气饱和度的监测,及时调整氧气供应量。
6.鼓励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增强肺功能。
7.如患者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应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
问题二:体温异常体温异常是肺炎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多数患者出现发热现象。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1.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并记录相关数据。
2.保持患者的体温适宜,根据患者的体温水平调整环境温度和湿度。
3.防止患者受寒或受热,给予适当的被盖和散热。
4.饮食合理,给予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增强机体抵抗力。
5.配合医生的药物治疗,如使用退热药物等。
问题三:心理压力肺炎是一种严重疾病,容易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
护理人员应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
护理措施:1.倾听患者的心声,尊重患者的感受,给予关怀和理解。
2.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苦闷和焦虑。
3.为患者提供情绪和心理支持,积极引导患者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4.患者家属也需要得到关注和支持,提供相应的心理援助。
5.如患者情绪异常严重,应及时转介心理咨询专家进行干预和治疗。
肺炎的五个主要护理措施有哪些呢?肺炎是受不同致病原或其他因素影响所产生的肺部炎性症状,患有肺炎的人通常临床上会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以及气促等表现。
正常的呼吸道免疫防御机制使气管隆凸以下呼吸道处于无菌状态。
但若全身免疫防御功能下降,或病原体毒力过强,就有可能导致肺炎的发生。
在我国,肺炎的发生有着明显的季节性特征,高发季节为冬季~初春,发病的患者往往伴随有全身性或者呼吸道系统的抵抗力下降。
有专家指出,在干燥痰中肺炎链球菌的生存周期达到数月以上,但阳光直射1小时或加热至52℃维持10分钟即可对链球菌产生良好的杀灭效果。
目前,肺炎的易感人群包括上呼吸道感染、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患肺炎人群发病时有典型的上呼吸道感染先驱症状,起病较为急促,多数患者反应发病后有明显的高热、寒战表现,体温上升明显,多数患者高热至39~41℃,且伴随全身性的肌肉酸痛症状,尤其是在深呼吸或咳嗽时胸痛呈放射状加热趋势,部分症状不典型,可能导致临床误诊为急腹症。
若临床出现误诊,可能导致肺炎患者最佳治疗时机被延误,或因症状较重,导致发病后24~72小时内出现休克症状,血压、心率异常改变,表现为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症状,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相当大的威胁。
尤其肺部作为人体最重要的机能之一,一旦的出现问题,将会对患者构成相当大的隐患与风险。
我们在科学治疗肺炎的同时,还需要掌握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方法,以更好的应对并预防肺炎的发生。
以下就针对肺炎患者的五大护理措施进行简要介绍:第一,针对肺炎患者的典型症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肺炎患者常见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对患者机体舒适度产生非常不良的影响。
有针对性的预防,改善患者不适感,是护理工作的首要内容,也是重点所在。
如,针对高热患者,首先需要确保他们有充分的休息时间与空间,同时密切观测患者体温,39℃以上患者应将体温监测的频率提升至4小时以内/次,并将药物、物理降温措施相结合,提高降温效果。
肺部感染病人的护理措施1. 引言肺部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常见的肺部感染包括肺炎、支气管炎等。
护理是肺部感染病人康复的重要环节,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促进病人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肺部感染病人的护理措施,包括环境护理、生活护理、营养支持等方面。
2. 环境护理2.1 温度和湿度控制确保病人所处的环境温度适宜,一般维持在20-25摄氏度。
同时,保持适当的湿度,并经常通风,确保空气新鲜。
2.2 防止交叉感染肺部感染病人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为了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护士应做好手卫生、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并及时清洁和消毒使用过的物品。
3. 生活护理3.1 休息和睡眠为肺部感染病人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适当调整病人的作息时间。
3.2 体位护理根据病人的情况,合理安排病人的体位,促进痰液的排出。
对于有气少痰的病人,可采用卧床位;对于有气多痰的病人,可采用高卧位。
3.3 心理支持肺部感染病人常常伴有疼痛、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护士应给予病人积极的心理支持,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缓解病人的紧张和恐惧情绪。
4. 营养支持4.1 饮食护理根据病人的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
推荐病人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增加机体免疫力。
4.2 水分补充鼓励病人多喝水,保证水分的充足摄入,促进痰液的稀化和排出。
4.3 气道护理通过吸痰、气管刺激等护理手段,促进病人的痰液排出。
5. 药物管理5.1 按时给药严格按照医嘱要求,按时给予病人药物,并记录用药情况。
5.2 观察药物副作用观察病人在用药过程中是否出现药物副作用,及时报告医生,并对副作用进行护理干预。
6. 康复护理6.1 呼吸康复训练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呼吸康复训练,帮助病人改善呼吸力量和肺活量,促进肺部功能的恢复。
6.2 动态评估和干预定期对肺部感染病人进行动态评估,及时调整护理措施,给予个体化的护理干预。
7. 结论肺部感染病人的护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护士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并对病人的病情和护理效果进行动态评估。
肺部感染存在护理措施1. 引言肺部感染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会导致肺部组织受损并引起呼吸困难等症状。
护理措施在肺部感染的治疗和康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
2. 护理措施2.1 提供良好的通风环境对于患有肺部感染的患者,提供良好的通风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通风环境应该保持清新,避免空气污染和二手烟。
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使用空气清新剂可以帮助净化空气。
2.2 鼓励合理休息和睡眠患有肺部感染的患者需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来帮助机体恢复。
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每天保持一定的休息时间,并确保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
2.3 维持良好的营养良好的营养对于肺部感染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应确保患者获得充足的营养摄入,包括高蛋白、高维生素和高纤维的饮食。
同时,避免油腻和辛辣食物,以免刺激消化系统。
2.4 加强体育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对于肺部感染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影响。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适当的锻炼计划。
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患者的肺功能和免疫力。
3. 康复护理3.1 药物治疗肺部感染的治疗通常需要药物干预。
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
在给药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不良反应,并及时报告医生。
3.2 保持呼吸道通畅肺部感染容易导致呼吸道阻塞和黏液积聚,护理人员应采取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
包括帮助患者进行胸部物理治疗、使用呼吸器辅助呼吸等。
护理人员还需教育患者正确的咳嗽和排痰技巧。
3.3 心理支持肺部感染不仅对身体造成影响,还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温暖的关心和积极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增强康复信心。
3.4 定期复查和康复评估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复查患者的病情,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
同时,进行康复评估,评估患者的康复情况和康复目标的达成情况。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更科学的康复护理方案。
肺癌放疗后放射性肺炎的观察与护理卢惠珍;李而周;吴小梅【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09(004)017【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放疗后发生放射性肺炎患者护理对策.方法对50例放射性肺炎患者实施放疗50~60 Gy,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两肺V5、V10、V15、V20、V25、V30、V35、V40及Dmean和放射性肺炎相关.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发热护理、用药护理等.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及化疗和放射性肺炎相关,P值分别为0.013和0.009,多因素分析仅显示V5和放射性肺炎相关.经整体护理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症状,80%患者顺利地完成了放疗计划.结论加强病情观察,精心的护理可以有效控制放射性肺炎,使患者顺利完成放射治疗计划.%Objective In order to improve nursing strategy for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who underwent radiotherapy,risk factors for radiation pneumonitis were investigated.Methods 50 patients with radiation pneumonitis were studied,the relationship betweent V5,V10,V15,V20,V25,V30,V35,V40,Dmean and radiation pneumoniti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Results Smoking and chemotherapy were associated with radiation pneumonitis by univariate analysis,dose-volume metricsV5,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radiation pneumonitis.Conclusion Close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care is helpful in the treatment of radiation pneumonitis and completion of radiotherapy.【总页数】2页(P183-184)【作者】卢惠珍;李而周;吴小梅【作者单位】518020,深圳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暨南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518020,深圳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暨南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518020,深圳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暨南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后急性放射性肺炎32例临床研究 [J], 王洪娟2.肺癌放疗后放射性肺炎的观察与护理 [J], 董文静;白燕;王丽萍;李鹏3.苇茎汤加味联合西医治疗肺癌放疗后急性放射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J], 刘晴4.血清hsCRP浓度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后发生急性放射性肺炎的价值 [J], 茹利新;许建伟;毛新建;张海兵5.西药联合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肺癌放疗后急性放射性肺炎46例临床观察 [J], 万兴富;何凤姣;杜小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肺炎常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一、体温过高与病人肺部感染有关护理措施:1.根据病人情况应用物理降温及药物降温及抗生素等。
2.鼓励病人多饮水,并给与高热量高蛋白饮食。
3.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1-2次。
4.出汗后及时更换衣物,注意保暖。
5.做好口腔护理。
二、疼痛与发热和胸膜刺激有关护理措施:1.根据病情,遵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慎用镇静药和麻醉药,并观察用药反应。
2.指导患者在咳嗽、深呼吸或实施其它清理呼吸道时的方法,用手或枕头压紧胸壁。
3.遵医嘱在胸壁不适部位进行热敷。
三、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炎症导致呼吸道分泌物粘稠、胸痛导致咳嗽受限有关护理措施:1.保持环境舒适与室内空气新鲜、洁净,保持合适的温度及湿度。
2.严密观察皮肤、粘膜、指甲颜色的变化,监测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和动脉血气以及血红蛋白含量。
3.详细观察咳嗽和咳痰的情况,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气味、量及呼吸音的变化并记录。
及时、正确采取痰标本送实验室检查以提供可靠的诊断指标。
4.保持正确体位,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协助其深呼吸,给予患者翻身扣背、协助患者排痰。
痰量较多且患者无力咳出痰液者,为防止窒息,给予吸痰管吸出痰液。
5.痰液粘稠的患者,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和湿化给氧。
6.如果病情允许,必要时进行体位引流。
7.如分泌物不能被排除,备齐抢救物品,预测患者是否需要气管插管。
8.根据患者情况多饮水,以保证呼吸道粘膜的湿润与粘膜病变修复,利于痰液排出。
9.供给足够的营养,应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膳食,少量多餐等。
10.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及时清理与消毒痰杯,防止感染。
四、潜在并发症低氧血症与病原菌感染及清理呼吸道无效有关护理措施:1.做好病情观察,每班护士均应评估和记录患者病情变化,观察有无疲劳、呼吸急促、紫绀、心动过速及活动耐受情况。
2.遵医嘱实施氧疗,并及时评估治疗效果,出现呼吸困难或通气不足时,遵医嘱测血气。
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并准备好呼吸机及抢救用物。
3.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观察记录抗生素的副作用。
肺炎护理及健康宣教肺炎是一种常见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可能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引起。
无论是在医院接受治疗,还是在家中休养,正确的护理和健康宣教都对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肺炎的护理(一)一般护理1、环境要求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室温维持在 18 22℃,湿度以50% 60%为宜。
这样的环境有助于患者呼吸顺畅,减轻呼吸道的不适。
2、休息与活动患者应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减少机体的耗氧量。
病情较重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待病情缓解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
但要避免劳累,活动以不引起呼吸困难和疲劳为宜。
(二)病情观察1、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尤其是体温,若体温过高,应及时采取降温措施。
2、观察咳嗽、咳痰情况注意咳嗽的频率、性质,痰液的颜色、量和性状。
如果痰液变得浓稠、发黄或有异味,可能提示感染加重。
(三)对症护理1、发热护理体温超过 385℃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冷敷等。
若物理降温效果不佳,可遵医嘱使用退烧药。
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以防脱水。
2、咳嗽、咳痰护理鼓励患者多饮水,以稀释痰液,便于咳出。
协助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对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可给予雾化吸入。
3、呼吸困难护理对于有呼吸困难的患者,应给予半卧位或坐位,以减轻呼吸困难。
必要时,可给予吸氧。
(四)饮食护理1、营养均衡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如瘦肉、鱼、蛋、奶、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2、饮食方式宜少食多餐,避免过饱。
对于吞咽困难或病情较重的患者,可给予鼻饲或静脉营养支持。
(五)心理护理肺炎患者往往因疾病的不适和对病情的担忧而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护理人员应关心、体贴患者,耐心倾听其诉说,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肺炎的健康宣教(一)疾病知识宣教1、肺炎的病因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肺炎的常见病因,如病原体感染、免疫力下降、环境因素等,让他们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
放射性肺炎如何护理呢
肺炎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但是放射性肺炎是什么呢?很多人对
于放射性肺炎的了解却不是很多。放射性肺炎系由于肺部、纵隔、肿
瘤、食管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或胸部其他部位肿瘤经放射治疗后,
在放射野内正常肺组织受到损伤引起的炎症反应,那么放射性肺炎如
何护理呢?重症者可静滴地塞米松。合并肺部感染时,加用抗生素。
患者一定不能焦急,家人更要做好家庭护理。
1、积极给予心理疏导,使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树
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家人需多陪伴病人,给予生活上的照顾。
2、要注意观察病人的呼吸次数及深浅情况,如病人出现口唇
紫绀,呼吸困难时应取半卧位,给予氧气吸入,有条件可静滴强的松
或地塞米松等,以缓解症状。
3、每天要观察体温变化,轻度发热可予以30%酒精或温水擦
浴。推拿涌泉穴,合谷穴,曲池穴等,重者可用激素、抗生素静滴。
口服人参皂苷Rh2等也可以消除炎症缓解疼痛,同时促进恢复。
4、注意病人咳嗽的变化和伴随症状,对有痰不易咳出者,可
轻拍背部,由下往上帮助排痰。口服甘草合剂。如病人干咳不能入睡
时,可口服可待因0.3克。
5、保持室内清洁,空气新鲜,室内温度一般在18~20℃为宜,
湿度以60%~65%为佳。
6、注意定时更换衣服、床单、被褥。保持口腔清洁,增加病
人抗病能力,预防交叉感染。吸烟者一定要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