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导学案
- 格式:docx
- 大小:12.53 KB
- 文档页数:1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3.9 心中的“110” 导学案一、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 了解“110”的含义和作用; - 掌握如何正确拨打“110”报警电话; - 教育学生遇到紧急情况时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和报警。
二、导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 1. 什么是“110”? 2. 如何正确拨打“110”报警电话? 3. 学习案例:地震、火灾纪录片,分析学生对于紧急情况时的反应策略。
三、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什么是“110”,并掌握其使用方法;•学习如何处理紧急情况。
难点•学生如何在紧急情况下冷静应对。
四、学习方法与建议1.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通过互动问答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2.给予学生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讨论等方式分析、解决问题。
五、学习过程1. 导入引领学生回忆上一课学习的知识点,询问学生是否知道“110”,并带领学生进入对于“110”的探究。
2. 学习主题(1)了解“110”建议教师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让学生了解“110”的含义和作用,例如:准备火警验收视频等。
(2)掌握如何正确拨打“110”报警电话具体介绍如何正确拨打报警电话,“110”应该优先考虑;介绍警察处警流程,以及报警时所需要提供的信息。
(3)学习案例例如地震、火灾等常见险情;通过观看相关纪录片,引导学生分析学习案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学生需要掌握的处理策略。
3. 练习与活动(1)小组讨论让学生小组讨论关于“110”的内容,并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式。
(2)小游戏组织“小警察”测验,模拟紧急情况,观察学生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以及掌握“110”的情况。
4. 总结通过回答问题或对画的课堂思考进行总结,学习获得的知识点和策略。
六、拓展阅读1.网上搜索查找更多“110”报警电话的使用方法和案例;2.阅读警察相关的文章,了解他们的工作和贡献;3.阅读相关的纪实篇章,了解国家的安全和警示教育。
2019年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三年级下册导学案第一单元我和我的同伴我是独特的【预习导航】一、预习课文,填空完成以下知识点。
1.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_______,在镜子中、活动中,我们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特点,还可以从____________中了解自己的特点。
2.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对自己有特别的_______。
3.我们每个人都有我们自己_______、_______的内心世界。
4.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我们要不断地______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好。
二、选择题:哪些特点符合你,请你选一选。
1.我的性格()。
A.安静B.活泼C.有时静,有时动2.我的个子()。
A.很高,坐在后排B.不高也不矮,坐在中间C.不太高,坐在前排3.我长得()。
A.较胖,但挺结实B.较瘦,爸爸妈妈总要我多吃些C.不胖不瘦,我对自己的身材很满意4.我的视力()。
A.很好,我会继续保护好自己的眼睛B.很差,我戴眼镜了,但我每天认真地做眼保健操,争取不再让度数加深5.我们对待自己的态度应该是()。
A.我是独一无二的B.自己不如别人棒C.特别讨厌自己的性格三、请你向他人了解一下他们对你的看法,看看别人眼中的你是怎么样的,为自己画一幅“他画像”。
父母说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说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说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你觉得自己有什么缺点?【新知探究】1.请你结合一下学习、玩耍、家里等场景,写一下自己的特点,为自己“写”一幅“自画像”吧!学习中的我,玩耍中的我,家里的我,这就是我2.阅读课文第3页中赵兴的调查结果,在小组中分享父母、老师、同学眼中的你,并说明你是否同意他们的看法。
3.假如你像赵兴一样,并不认同某些人对你的看法,你会以什么方式与他们沟通呢?4.阅读课文第6页和第8页关于小健的材料,假如你是小健的同学,知道小健完全否定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你会对他说什么呢?【学习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是不可替代的。
《我们成长的天地》导学案
涂一涂,算一算:
1.同学们,假如下图中的一格代表我们一天里的1个小时,请你用不同的颜色分别代表睡觉、吃饭、在学校和其它活动的时间,然后给下图涂上颜色。
2.根据你的记录填空并计算
早上()点进校中午()点出校
下午()点进校下午()点出校一天在校时间为()小时。
根据你的记录,你在校学习一天的时间是()个小时,按照这个时间计算,
你在校一周(上课5天)是()个小时?在校一个月(上课4周)是(
)
个小时?在校一年(上课40周)是()个小时?在校小学六年是(
)小时?计算完后,你有什么感受呢?请试着写下来。
部编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说说我们的学校》优秀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
2.掌握学校中的主要人物和物品。
3.能够描述学校的环境和特色。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二、导学准备1.电脑和投影仪。
2.PPT课件。
3.学生的课本和笔记。
4.老师提前制定的教案和课堂任务。
三、导学过程1. 课前热身在课前准备的动画中,放映学校的卫星图片。
让学生团队讨论并列出自己所知道的学校名字和城市位置。
然后放映学校部分的图片,并询问学生他们看到了什么物品或建筑。
最后展示一张学校景观的图片,让学生自由想象他们现在正在看到的地方。
2. 导入新知识老师向学生介绍新知识。
首先,老师要介绍学校,包括学校名称、建设年份、规模、理念、奖项等内容。
其次,老师要列出学校的主要人物和物品,如校长、教师、学生、操场、图书馆等。
然后让学生逐一讲解他们所知道的内容,并完成相关考核。
最后,老师要指导学生在课本上阅读学校介绍,掌握学校的基本情况。
3. 讲解重点在以及掌握学校的基本情况后,老师继续向学生介绍学校的环境和特色。
老师要展示学校现在的全貌和部分特色,如绿化园林、塑像、艺术墙和室内艺术等。
然后老师让学生逐一讲解他们所发现的特色,并进行考核,以检查学生对学校环境和特色的理解。
4. 拓展延伸老师要让学生采访其他同班同学和学校教职工,了解学校的历史、文化和特点。
学生们要在学校周围观察,收集描述学校状况的图片和文字素材,并在学校论坛上发布相应文章。
让学生了解和描述自己的学校。
四、导学小结学生在本节课学习了自己的学校,包括其基本情况、主要人物和物品、环境和特色。
本节课还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了他们独立思考和了解学校的能力。
学生在拓展延伸中继续了解学校,并了解学校的历史、文化和特点。
三年级上道德与法治导学案
三年级上道德与法治导学案一、课题:法律与道德二、教学目标.了解法律与道德的概念,明确其相互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体会道德的重要性;3,培养尊重法律意识,做到尊重、服从法律。
三、教学步骤.突出教学重点:
(1)介绍法律与道德的概念;
(2)引导学生认识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启发思考:学习时有没有遇到过不尊重法律及道德行为的呢?
1.分组活动:讨论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并画出图表表示,以了解法与道的关系,并从中体会到道德的重要性。
2.讨论交流:分让学生分组讨论,将自己的观点及理由阐述出来,互相交流讨论,优秀答案根据字数给予奖励。
3.总结结论:汇总上述讨论,得出结论。
四、板书设计板书:法律与道德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深刻的理解道德与法律的概念, 体会道德的重要性,训练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从而形成良好的人格修养和道德境界。
统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导学案(全
册)
本文档为统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导学案的全册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研究道德与法治的知识。
以下是导学案的大纲和各单元的主要内容概述。
导学案大纲
单元一:我的家庭
- 研究家庭的概念和各成员的角色
- 探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尊重
- 了解家庭成员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单元二:我与周围的人
- 研究和平相处的重要性
- 探讨如何与同学、朋友和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
- 了解并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意见
单元三:小小消防员
- 研究火灾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 探讨火灾应急逃生知识和自救方法
- 了解消防员的工作内容和职责
单元四:文明交通,我先行
- 研究交通规则和交通标志的含义
- 认识各种交通工具的使用规范和安全知识- 探讨行人应遵守的交通礼仪和态度
单元五:幸福的学校
- 研究学校规则和班级规章制度
- 探讨班级协作、友爱和互助的重要性
- 了解常见的学校纪律问题及解决方法
单元六:我为自己负责
- 研究个人卫生和健康知识
- 了解维护自己身体健康的方法和惯
- 探讨保护自己安全的技巧和策略
总结
通过本导学案的研究,学生将全面了解道德与法治的相关内容,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和行为惯。
每个单元都围绕实际生活情境展开,
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和思考的能力。
希望学生
能够在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研究中成长,并成为社会的有益之人。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导学案目标本导学案的目标是帮助三年级学生提高品德素养和生活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惯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第一课:友爱礼貌研究目标- 了解友爱和礼貌的含义- 研究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 培养和尊重他人的良好惯活动安排1. 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友爱和礼貌的重要性。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每天遇到的友爱和礼貌的事例。
3. 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友好相处场景,培养良好的行为和语言惯。
家庭作业请学生写一段话,介绍他们今天在学校或家里看到的友爱和礼貌行为。
第二课:诚实守信研究目标- 理解诚实和守信的重要性- 研究如何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培养承诺和责任感活动安排1. 借助故事和例子,向学生讲解诚实和守信的含义及其价值。
2.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诚实和守信的重要场景,并讨论遇到困难时的应对策略。
3. 分发诚实守信宣言卡片,让学生写下自己的宣言,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家庭作业请学生与家人分享一个他们在学校或社区中亲眼目睹的诚实和守信的例子。
第三课:感恩奉献研究目标- 了解感恩和奉献的意义- 研究如何感恩并回报他人的帮助- 培养帮助他人的意识和乐于奉献的品质活动安排1. 通过故事和视频,向学生传达感恩和奉献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思考他人对自己的帮助和支持。
2. 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探讨日常生活中可以感恩和奉献的场景。
3. 鼓励学生设计一项小小的奉献行动,例如帮助家人做家务或为老师准备一份感谢卡片。
家庭作业请学生与家人分享一个他们今天在学校或家里做的奉献行为,以及他们的感受和体会。
结束语通过这三节课的学习,我们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友爱礼貌、诚实守信和感恩奉献的重要性,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些品德价值观。
希望他们能培养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成为有爱心、有责任感的社会成员。
小学导学案备课活页
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三年级主备人执教人
小学导学案备课活页
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三年级主备人执教人
小学导学案备课活页
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三年级主备人执教人
小学导学案备课活页
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三年级主备人执教人
小学导学案备课活页
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三年级主备人执教人
小学导学案备课活页
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三年级主备人执教人
小学导学案备课活页
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三年级主备人执教人
小学导学案备课活页
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三年级主备人执教人
小学导学案备课活页
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三年级主备人执教人
小学导学案备课活页
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三年级主备人执教人
小学导学案备课活页
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三年级主备人执教人
小学导学案备课活页
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三年级主备人执教人
小学导学案备课活页
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三年级主备人执教人。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
一、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本册的内容,使学生了解道德和法治的基本概念,掌握一些基本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并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
二、研究内容
本学期我们将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
2. 我们的爸爸妈妈和我
3. 安全教育和防范火灾
4. 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5. 关心弱势群体,帮助他们
6. 基本的法律常识
7. 理解和遵守法律规定
8. 做一个尊法守纪的好学生
三、教学重点
1. 掌握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
2. 了解并遵守一些基本的法律规定。
3.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
四、教学方法
本学期的教学将采用多种方法,包括课堂讲授、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角色扮演等。
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研究效果。
五、教学评价
本学期的教学评价将综合采用课堂表现、小组合作、作业完成情况等多种方式,以全面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帮助学生进行提高。
六、研究资源
除了本教材,我们还将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课外读物等辅助教学材料,以丰富学生的研究内容,提高研究效果。
七、家庭配合
希望家长能够和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关注孩子的研究情况,鼓励他们参与课堂讨论和家庭作业。
在家庭中营造积极的研究氛围,共同培养孩子的道德和法治意识。
以上是本学期道德与法治课的导学案,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研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为成为尊法守纪的好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谢谢!。
三下道德与法治8大家的“朋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生活中常用的公共设施,知道它们的作用。
2、养成爱护公共设施的良好习惯,争做文明小公民。
3、知道公共设施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要自觉爱护公共设施。
学习重点:知道公共设施的作用,学会爱护公共设施。
学习难点: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主动去爱护公共设施。
学法指导:用心去体会周边的事物。
【预习导航】
1.在公共场所供大家使用的设施,称为“公共设施”。
常见的公共设施有:分类垃圾箱、交通信号灯、护栏、公共电话、花坛、休息椅、油桶、街道指示牌、过街天桥等,请写出你知道的三种公共设施,并说明它们的用途。
例:交通信号灯
告诉车辆和行人什么时候可以过马路,保障交通安全。
2.我们来举办一个“新型公共设施设计大赛”。
可以是对现有公共设施的改进和完善,也可以设计一种新型的公共设施。
请展开想象的翅膀吧!请描述一下你的设计以及用途,可以用图画辅导。
我的设计方案
3.小调查:观察学校或家庭附近的公共设施,看看它们有没有受到损坏。
如果有些设施遭到了损坏,你能体会它们的委屈吗?
公共设施小调查
例:小区的路灯不亮了,没有办法为小区居民照亮晚上的路
【新知探究】
阅读教材第54页并思考:如果伤害了这些无声的“朋友”,最终受伤害的是谁?
2.身边的这些“朋友”是为我们服务的,如果得不到善待,它们的委屈可想而知。
应该怎样爱护它们呢?
【学习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身边的公共设施,知道了这些“朋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我们要行动起来善待这些默默为我们服务的特殊“朋友”。
【精练反馈】
1.以下不属于公共设施的是()
公共汽车 B.出租车 C.路灯 D.公园的滑梯
2.以下哪个行为不属于破坏公共设施?()
A.用弹弓砸路灯 B.把公园的躺椅擦得干干净净
C.在公交车站牌上乱涂乱画 D.把教室里的水桶扔到楼下
3.如果碰到公共设施遭到破坏,以下行为正确的是()
A.公用电话坏了,打112维修 B.路上的窨井盖不见了,打110报警
C.路灯坏了,向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反映 D.以上行为都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