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分型针灸治疗颈肩综合征疗效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02.32 KB
- 文档页数:1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估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头晕、眼花、视力模糊、耳
鸣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手臂无力、麻木等并发症。
针灸作为中医药传统疗法之一,
常常被用于治疗颈椎病。
本文旨在对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
方法:
本次评估选取符合颈椎病疼痛诊断标准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针灸组和对照组。
其中,针灸组20例,应用电针法治疗颈椎病,对照组20例,仅采用传统药物治疗。
两组
患者经过8次治疗后,采用比较分析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
本次评估中,针灸组治愈率为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
同时,针灸组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60%。
治疗后针灸组患者的颈部疼痛程度显著降低,手臂无力、麻木等并发症也有所改善。
针灸组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也较小。
本次评估结果表明,针灸对颈椎病疼痛具有显著的疗效和安全性。
针灸治疗不仅可以
缓解患者的症状,还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由于评估样本较少,本次评估还需要更
多临床研究进行进一步验证。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估针灸作为传统中医疗法的核心是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主要穴位包括风池、天突、睛明、太阳、风市等。
针刺时可以选择使用传统的手法,如搐针、拔罐等,也可以结合现代技术,如电针、激光针等。
临床症状评估:针灸治疗前后,患者的颈椎疼痛程度、疼痛范围、疼痛性质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疼痛评分:使用疼痛评分量表,如视觉模拟评分(VAS)等,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
通常以0-10分为评分标准,0表示无痛,10表示最剧烈的疼痛。
针灸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差异用于评估治疗效果。
功能评估:评估患者的颈椎功能,包括颈部活动度、力量、柔韧性等。
针灸治疗前后,通过功能评估来评估治疗的效果。
生活质量评估:使用生活质量测量工具,如颈部疼痛和残疾指数(NPDI)等,评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疼痛程度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针灸治疗前后,通过生活质量评估来评估治疗的效果。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属于非药物治疗手段,临床疗效评估主要是通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来评估。
常见的对照组包括假针、药物治疗等。
临床疗效评估可以采用单盲或双盲研究设计,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估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过程。
在评估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疼痛评分、功能评估和生活质量评估等多个方面的指标,结合对照组的比较,来评估针灸治疗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针灸治疗属于个体化的治疗方法,对疗效评估的结果要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并结合患者的主观感受来进行综合评估。
中医针灸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分析中医针灸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临床效果。
方法:研究阶段为2017年1月-2018年6月,共纳入研究对象81例,均为慢性劳损或者无菌炎症导致的颈肩腰腿痛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中医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针灸综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
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70.0%显著低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9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颈肩腰腿痛患者采用中医针灸综合治疗手段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中医;针灸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8-0237-02颈肩腰腿痛是一组以颈肩腰及四肢骨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疾病的总称,是常发生于中老年人群疾病之一,随着社会分工及人们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年龄也由中老年逐渐向青少年人群发展,呈低龄化趋势发病。
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颈肩腰腿的组织肿胀甚至是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质量。
采用中医手段开展治疗是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疼痛的一种有效方式[1]。
中医治疗颈肩腰腿通的方式有很多,包括针灸、中药外敷、中药汤剂等,本文重点筛选出81例颈肩腰腿痛患者开展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该院收治的81例慢性劳损或者无菌炎症导致的颈肩腰腿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1月-2018年6月),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人员组成:有男性患者24例,有女性患者16例,年龄29~69(58.63±3.33)岁,病程1~6年,平均(1.96±0.58)年。
观察组41例,人员组成:有男性患者26例,有女性患者15例,年龄31~73(59.16±3.61)岁,病程1~8年,平均(2.01±0.62)年。
两组数据可公平对比(P>0.05)。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方法在对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颈椎病治疗的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运用针灸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种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5%;观察组患者感觉、上肢疼痛与麻木以及颈肩部疼痛与不适的症状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对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运用针灸治疗方法可以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降低患者不良临床症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针灸治疗;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椎病;总有效率颈椎病是我国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这一疾病的发病率非常高,是一种多发病,导致病发的原因多为慢性劳损或者是急性外伤所引起的,给我国的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1]。
近年来,颈椎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在逐年的升高,且发病的人群逐渐呈年轻化的趋势,常见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头痛、呕吐、恶心以及眩晕,颈肩痛以及手臂麻木等,给患者的日常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我国临床上对颈椎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但是治疗的效果并不都是非常的理想,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对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2]。
本文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颈椎病治疗的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对针灸治疗方法在对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颈椎病治疗的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7例,女性45例,年龄为29~75岁,平均年龄46.9岁,病程为3w~2年,平均病程为1.3年,排除严重的肝肾功能损伤、颅脑爆发性病变以及颈椎炎症病变以及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患者。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估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主要症状为颈部疼痛、僵硬、头痛、肩背部痛等,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在颈椎病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旨在评估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
一、方法1.1 对象: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某医院门诊就诊的颈椎病患者共计100例。
1.2 医学分级:按照《中医内科疾病诊断标准与疗效标准》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
1.3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针灸治疗,治疗周期为3个月。
具体方法为针刺风池、肩井、风门、天柱、大椎等穴位,每次针灸20-30分钟。
1.4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颈椎病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并判断治疗疗效。
二、结果2.1 医学分级:100例患者中,轻度患者有48例,中度患者有40例,重度患者有12例。
指标治疗前治疗后差异疗效评定颈椎病疼痛评分7.9±2.7 3.2±1.6 4.7±2.3显效(96例)生活质量评分50.8±9.373.2±8.222.4±6.1显效(96例)2.3 疗效评价:本次针灸治疗显效率为96%。
三、讨论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在颈椎病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针刺穴位可以改善局部气血循环,减轻颈部肌肉的痉挛和疼痛,缓解颈椎病的症状。
在本次治疗中,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显效率达到96%,说明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疗效显著。
同时,针灸治疗也具有安全、无副作用等优势,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针灸治疗颈椎病不仅可以缓解症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
四、结论。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估针灸作为中国古老的传统医学疗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其治疗机制主要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恢复阳气,疏通经络,达到治病的目的。
在治疗颈椎病的过程中,针灸可以舒筋活络,舒缓痉挛,减轻疼痛,改善颈椎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许多临床研究对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疗效进行了评估。
一项对80例颈椎病疼痛患者进行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针灸治疗组的疼痛程度、颈功能障碍指数和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
另一项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研究也发现,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疗效优于传统西医药物治疗。
在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实践中,具体的操作方法包括选择适当的针刺穴位、针刺方法和操作技巧。
常用的针刺穴位包括足三里穴、肩井穴、颈五穴等。
针刺方法主要有濕法、干法、电针法等。
干法针刺是将针头直接插入皮肤和肌肉组织,刺入穴位后不灌入任何药物;湿法针刺是将针刺入皮肤后注射草药汁液;电针法是通过电刺激来调节人体气血运行。
操作技巧包括扎刺、提插、擒纵、旋转等。
1. 观察疼痛程度:通过病人自觉疼痛程度的评估问卷,如疼痛强度量表(VAS)等,来评估治疗前后疼痛的减轻程度。
2. 评估颈功能障碍指数:通过颈功能障碍指数(NDI)等评估问卷,评估颈椎病对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程度。
3. 评估生活质量:通过生活质量评分问卷,如医学结果研究SF-36评分等,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通过对以上评估指标的测定,可以客观地评估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
需要注意的是,颈椎病的病情复杂多变,治疗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患者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治疗过程中的合并症等。
在进行临床疗效评估时,应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以减少评估结果的误差。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估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通过评估疼痛程度、颈功能障碍指数和生活质量等指标,可以客观地评估治疗效果。
需要进一步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以明确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疗效和适应症,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工作。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估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患病率较高。
颈椎病患者常常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肌肉疲劳等不适症状。
现代医学的治疗手段主要是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手术治疗等。
而针灸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代表之一,具有诸多优点,所以也被广泛应用在颈椎病的治疗中。
本次研究旨在探究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治疗效果、安全性及操作方法等方面的问题。
一、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取了对照组随机对照实验的方法。
将200例经医院确诊的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由专业针灸师进行针灸治疗,对照组则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
疗程均为4周,每周治疗3次,每次治疗30分钟。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的颈部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二、结果分析1.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疼痛改善情况治疗组疼痛改善显著,VAS评分从治疗前的5.5降至治疗后的1.5,对照组VAS评分从5.3降至3.2。
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针灸治疗可以明显缓解颈椎病患者的疼痛症状。
3.治疗组患者的满意度评估治疗组中有85%的患者表示对针灸治疗的效果非常满意,15%的患者表示效果一般;对照组中,只有68%的患者表示满意,32%的患者表示效果一般。
三、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治疗颈椎病方面,针灸和传统的药物治疗相比,具有更显著的疗效和安全性。
同时,本研究还发现,针灸治疗需要合理选穴、慎重操作,才能发挥最佳的治疗效果。
总之,本次研究对于实现临床上针灸治疗颈椎病的规范化、科学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对于临床医生来说,也提醒了他们在治疗中需要程序化操作,以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针灸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效果分析摘要:目的:研究颈肩腰腿痛采取中医针灸综合疗法的效果。
方法:遴选2022年01月~2023年01月收治的颈肩腰腿痛患者研究,总例数6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辅以常规疗法,治疗组辅以中医针灸综合疗法,比较治疗指标。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ADL,较对照组高,VAS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颈肩腰腿痛采取中医针灸综合疗法效果显著,可减轻疼痛,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借鉴。
关键词:颈肩腰腿痛;中医针灸;综合疗法;日常生活能力;效果颈肩腰腿痛为临床常见、多发性慢性病症,集中于老年人群,发病后患者多存在肩周炎、骨质增生及颈椎病等表现,在慢性劳损、急慢性软组织受损影响下导致疼痛感显著,若未及时治疗可影响患者生活、工作等[1]。
现阶段,颈肩腰腿痛治疗方法包含西医、中医治疗,西药治疗不良反应较大,且多是治标不治本,长期用药增加不良反应,总体效果欠佳[2]。
针灸为中医特色治疗手段,能够结合患者病况、机体特点,选择相应穴位实施针刺,通过刺激经络实现治疗效果。
与其他外治法比较,针灸具操作便捷、起效快及疼痛轻等优势[3]。
本研究对2022年01月~2023年01月收治患者予以分析,进一步分析针灸综合疗法运用效果。
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遴选2022年01月~2023年01月收治的颈肩腰腿痛患者研究,总例数6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男/女=20/13,年龄30~70(50.03±3.36)岁;病程1个月~5(2.85±0.30)年;治疗组:男/女=21/12,年龄32~70(50.10±3.22)岁;病程5个月~5(5.03±1.15)年,两组一般信息比较(P>0.05),具可比性。
纳入标准:(1)满足颈肩腰腿痛相关判定标准;(2)存在活动受限、腰背僵硬、酸痛不适等症状;(3)患者知情,且同意参与。
排除标准:(1)治疗禁忌症;(2)罹患精神疾病;(3)重度皮肤感染及溃疡;(4)凝血机制异常;(5)中途退出。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估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颈椎疼痛、颈部僵硬、头晕、头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被广泛应用于颈椎病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本文旨在评估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机制主要是通过调节和平衡患者的气血运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并促进神经系统的康复。
针灸的治疗原理是刺激穴位,通过调整机体的生理功能达到治疗目的。
在治疗颈椎病的过程中,常用的穴位包括风池、肩井、天柱等,针灸方法主要是选用适当的针灸手法,如扎、转、按插等,结合调理基本功进行治疗。
多项临床研究显示,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较好。
李某等(2015)通过对92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治疗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在治疗后的第3天和第7天,患者颈椎疼痛感明显减轻,且颈部活动度明显增加。
高某等(2018)也对100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治疗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治疗后的第1个月和第3个月,患者的颈椎病疼痛明显改善,体力活动能力明显增加。
研究还发现,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还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张某等(2016)对60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治疗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在治疗后的第2个月和第4个月,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也有一些研究认为,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疗效欠稳定,疗程短时效果好,但长期随访后症状可能会复发。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和评估。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临床疗效,在缓解患者的颈椎疼痛、增加颈部活动度以及改善心理状态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疗效仍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评估。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估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主要症状之一就是颈椎痛。
针灸是一种中医疗法,被广泛应用于颈椎病的治疗,临床上一直存在一种观点认为针灸可以显著缓解颈椎病疼痛,但其疗效并未被充分评估。
本文将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
本研究选取了颈椎病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
针灸组接受针灸治疗,而对照组接受传统治疗,如药物治疗、物理疗法等。
通过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进行比较,以评估针灸治疗的疗效。
研究结果显示,针灸组的治疗后疼痛程度明显降低,而对照组的疼痛程度没有明显变化。
通过统计学分析,可以得出针灸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这表明针灸治疗在缓解颈椎病疼痛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还有其他的治疗效果。
研究发现,针灸组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
针灸治疗还可以改善患者的颈椎功能和活动能力,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
针灸治疗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通过减轻疼痛程度、改善生活质量和颈椎功能,针灸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样本量较小,研究时间较短等,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疗效。
1532019.04中医中药分经辨证取穴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分析陈文娟云南省曲靖市中医医院康复科 云南省曲靖市 655000【摘 要】目的:研究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实施分经辨证取穴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价值。
方法:选择80例于我院接受针灸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纳入时间为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40例。
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方式,实验组行分经辨证取穴针灸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疼痛评分临床治疗成效。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症状及疼痛感差异性较低(P>0.05),治疗后实验组症状积分、疼痛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实验组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5%)高于参照组(72.5%),两者差异明显(P<0.05)。
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实施分经辨证取穴针灸方式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颈椎神经根受累症状,应予以临床推广。
【关键词】分经辨证取穴;针灸;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指患者颈椎位置脊神经根受到刺激及压迫,一般多因髓核外突所致,临床发病率较高,患者可见颈部疼痛、肌力障碍等症状表现[1]。
目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一般采用保守型疗法,也就是非手术方式。
根据中医理论,神经根型颈椎病归属于项痹范畴,其病因在于颈部肩部经络瘀血滞留不畅。
因此,必须疏通患者的颈肩部经络气血,方可有效地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
中医针灸疗法在中医疗法中占据重要的位置,通过专用的针灸针刺入穴位,从而打通穴位的关口,以促进经络气血运行。
同时,中医针灸在颈椎疾病的治疗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知识、感控知识、护理文书书写等理论考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当前的文献强调护士教育者需要从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为结合促进学习的方法,因为护理人员要时刻准备好在我们不断变化的医疗保健系统中担当新的角色。
PBL 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即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6]。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探讨针灸治疗颈椎病临床治疗中的疗效。
方法:从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7月诊断与接收颈椎病患者中随机性抽取68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按双盲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
对照组的患者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
而研究组患者在對照组基础上加针灸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34例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达94.12%,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2.35% ,针灸疗法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结果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颈椎病患者实施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加针灸治疗,其治疗效果明显单独使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标签:针灸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临床中常见的多发疾病之一[1],在老年群体中较为常见。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增长,以及工作压力的增加,颈椎病在临床中的案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发展。
该病主要是由于慢性劳损、急性损伤所引起,临床表现主要以呕吐、恶心、头痛、手臂麻木、颈肩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工作。
在近几年关于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报告比较多,报告均显示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突出[2],但研究报告和文献资料的质量还有待勘察。
本文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7月诊断与接收的颈椎病患者中随机性抽取68例进行临床疗效分析,并对其中34例患者实施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加针灸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分析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7月诊断与接收颈椎病患者中随机性抽取68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将68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
(2)研究组34例患者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为24—78岁,平均年龄(46.17±5.78)岁。
(3)对照组34例患者中,男22例,女12例;年龄为26—79岁,平均年龄(46.73±5.94)岁。
针灸按摩在颈肩综合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评价目的研究分析针灸按摩治疗方法治疗颈肩综合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08年11月1日~2014年5月1日,经我院诊断并治疗的颈肩综合症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中医治疗组,各100例。
常规治疗组给予颈部托扶方法和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中医治疗组给予针灸按摩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情况,以及治疗后随访复发情况,并比较。
结果中医治疗组总要效率为96%,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中医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中医治疗组治疗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中医治疗组复发率为6.10%,常规治疗组复发率为41.03%,中医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值均<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根据上述两组数据可以看出,针灸按摩治疗颈肩综合症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
结论针灸按摩的治疗方法对颈肩综合症的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深入研究。
标签:针灸按摩;颈肩综合症;临床疗效评价颈肩综合症是由于坐卧姿势不正,导致颈部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所造成的颈部、肩部甚至是臂肘部的疼痛,麻木,乏力等症状的颈肩部疾病[1]。
该疾病主要发生于中老年患者及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现代常规临床治疗主要采用颈部托扶方法舒缓颈部紧张肌肉,以及口服止痛药缓解疼痛,然而长时间的颈部托扶方法可能造成颈部肌肉松弛,无法有效固定颈部椎体,导致颈部骨骼病变,而止痛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颈部疼痛的根本问题,并且容易产生耐药性及依赖性,并有较强的副作用[2-3]。
我院采用针灸推拿的方法治疗颈肩综合症,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1月1日~2014年5月1日,经我院诊断并治疗的颈肩综合症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表格法将上述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中医治疗组,各100例。
常规治疗组男患者38例,女患者62例,年龄43~69岁,平均年龄(56.35±12.56)岁,中医治疗组男患者36例,女患者64例,年龄42~70岁,平均年龄(57.64±13.25)岁。
分析中医针灸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临床疗效及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摘要:目的:分析中医针灸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临床疗效及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方法:以我院2019年3月—2020年9月收治的68例颈肩腰腿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34例,将常规中医治疗应用在常规组治疗中,研究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医针灸综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腰腿痛积分和颈肩痛积分进行观察和比较。
结果:常规组治疗有效率(97.06%)相比研究组的(79.41%)要低,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腰腿痛积分(1.43±0.42)、颈肩痛积分(1.32±0.49)相比常规组的腰腿痛积分(2.13±0.20)、颈肩痛积分(1.88±0.68)要更低,P<0.05。
结论:在肩颈腰腿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中医针灸综合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有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关键词:中医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针灸颈肩腰腿痛的病因为过敏因素、软组织慢性劳损、软组织急性损伤等。
其中颈肩痛主要临床表现为肩膀、颈部的麻木、疼痛[1]。
颈肩痛主要病因为颈椎病和颈椎间盘突出。
腰腿痛是指下腰部、臀部、骶髂部等多处的疼痛[2]。
颈肩腰腿痛对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较大。
本次研究观察并分析了中医针灸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临床疗效及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我院2019年3月—2020年9月收治的68例颈肩腰腿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34例,研究组男女患者比例为15:19,年龄26~70岁,平均(38.28±3.47)岁;常规组男女患者比例为16:18,年龄27~71岁,平均(39.67±3.67)岁。
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将常规中医治疗应用在常规组治疗中,包括使用独活寄生汤进行口服治疗,以及使用中药冷敷贴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