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赏析答题格式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1
一、炼字型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4、答题模式: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③展开联想和想像,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分析诗眼提问方式:某一句诗中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答:○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还原到句中描述景象;○2点出该字所传达出的意境或感情。
例如:第三句诗中哪两个字用得好?为什么?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答:“咽”和“冷”字用的好。
○1山中的泉水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鸣、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而显得阴冷;○2“咽”和“冷”运用了拟人,通感的修辞,烘托了中幽深孤寂的景象。
关键词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答:○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例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问:“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同意。
○1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与折柳的寓意相符;○2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
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二、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②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诗歌鉴赏高考答题的基本格式“某字历来为人所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对这类题,作答时,不要孤立地只读该字,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来分析。
〖规范答题三步走〗(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释词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述句意)(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明效果)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11分)眼儿媚 [宋]朱淑真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
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1)请简要分析“云锁朱楼”中“锁”字的妙处。
(5分)【解析】按上述三步组织答案:答:“锁”字是“笼罩”(包围、环绕、围绕)的意思,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阴云四布、雾压朱楼的情景,表现了深闺女子郁闷(烦恼)的心情。
“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有时也这样问:“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规范答题三步走〗(1)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描绘诗歌展现的图景或画面;(2)准确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或特点,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以四字词语为佳);(3)具体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题杭州樟亭郑谷故国江天外,登临返照间。
潮平无别浦,木落见他山。
沙鸟晴飞远,渔人夜唱闲。
岁穷归未得,心逐片帆还。
1.诗中写了哪些“登临”所见之景?突出了景物的哪些特点?【解析】按上述三步组织答案:1诗中写了潮水、远山、沙鸟和渔人等景物。
写潮水,突出其大,浩漫一片,分不清浦岸;写远山,突出其树叶落后,众峰秀出,望得很远;写飞鸟,突出其远去;写渔人,突出其闲适。
诗人登高远望,看眼前境界苍茫,禁不住怅然思归,表达了思乡之情的浓烈。
特别提醒: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概述,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用简练的话语概括这2)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3)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趣?(4)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示例: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诗歌鉴赏答题模板
一、诗歌基本信息。
1. 诗歌名称:
2. 作者:
3. 朝代:
4. 体裁:
5. 题材:
6. 内容概要:
二、诗歌主题。
1. 诗歌主题是什么?
2. 诗人通过怎样的手法表达主题?
3. 诗歌中有哪些具体的描写和意象支撑主题?
三、诗歌语言特色。
1. 诗歌中有哪些典故、比喻、修辞手法?
2. 诗歌的语言特色如何体现了当时的社会文化风貌?
3. 诗歌语言的音韵、节奏和韵律有何特点?
四、诗歌艺术特色。
1. 诗歌的整体结构如何?
2. 诗歌的节奏、押韵、排比等修辞手法如何运用?
3. 诗歌的艺术特色给人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五、诗歌与当时社会背景。
1. 诗歌反映了当时的哪些社会现象和人文风貌?
2. 诗歌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有何关联?
3. 诗歌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和意义是什么?
六、诗歌鉴赏。
1. 你对这首诗的整体印象如何?
2. 诗歌中哪些地方让你印象深刻?
3. 你觉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如何?
七、诗歌赏析。
1. 你认为这首诗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2. 你觉得诗歌对当今社会还有何启示和警示?
3. 你对这首诗的最终评价是什么?
以上是诗歌鉴赏答题模板,希望对你的诗歌鉴赏有所帮助。
古诗鉴赏常规答题模式古诗鉴赏常规答题模式教学内容:一、修辞手法(一)设问示例1.本诗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表现)手法?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2.诗的第X句/X联运用了什么表现(修辞)手法?有何作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二)答题步骤1.先答出具体运用的某修辞手法,2.再答该修辞的作用术语+诗句内容,3.最后点出运用该修辞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
(三)答题范式本诗(或第X句或第X联)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该修辞的作用术语)地写出了…(诗句解说),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四)考题直击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问:诗人采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情?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案解析:诗人采用拟人化的手法,用“系”“相识”“欲别”等一系列拟人化动词,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而又巧妙含蓄地表达了对湖上亭的深情。
二、描写手法(一)设问示例1.这首诗的细节描写很成功,试结合诗句作简要简要析。
2.这首诗在景物描写上有何特色和作用?3.这首诗在描写方面有何特色?(二)答题步骤1.先找准描写的特色(细节描写、白描、正面与侧面描写;景物描写的特色还须考虑动静、虚实、上下、远近、高低等顺序);2.后相关诗句简要解说;3.再作用分析(三)答题范式1.本诗在描写上成功地运用了…描写,写出了…(诗句解说),烘托了诗人…的感情。
2.本诗在景物描写上的特色是…,这样的描写使景物…(答作用,如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同时渲染了…的气氛,表达出诗人…的感情。
(四)考题直击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空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问:“行人临发又开封”这是一个成功的细节描写。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一细节描写的成功之处。
答案解析:这一细节看似平常,但它既照应了“意万重”,又紧承“复恐”,写活了行人对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写尽了行人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复杂而微妙的心理。
古诗鉴赏的七种答题格式根据近几年试题来看,中考古诗鉴赏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鉴赏,二是评价。
鉴赏又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鉴赏其形象、其语言、其表达技巧。
评价就是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内容。
综观近几年中考试题,“古诗鉴赏的答题格式”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一、人物形象:身份+性格+情感例1.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问题:词人在词中刻画了怎样的艺术形象?〔简析〕上片写身份,写人物神态,也烘托了人物娇美的风貌。
下片写性格,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
在我们心中立起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带着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
二、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例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瀑布(李忱)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问题: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意象。
〔简析〕涓涓细流不辞辛苦,汇集成一落千丈、雄伟壮观的瀑布,而后又谢绝溪涧的挽留,继续向前,决心化作汹涌澎湃的波涛。
(表层含义)这“瀑布”乃是胸怀大志、不惧艰难、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志士的化身。
(深层含义)三、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表达)什么感情例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问题:从诗中领悟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简析〕通过“林中鸟”与“笼中鸟”不同境遇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由的热情赞美,对束缚个性、禁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和否定。
四、体会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例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问题: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
一. 写景抒情诗(山水田园诗)1. 诗的主题: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喜爱;②描绘山川美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③厌弃官场黑暗,远离浊世,抒发闲适情调,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2.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常用白描、渲染烘托或衬托(注意乐景衬哀情)、对比、比喻、拟人、夸张、动静结合。
3. 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精炼传神绘声绘色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恬静安谧孤寂冷清萧瑟凄凉等4. 意象特征:山水草木、鸟语花香、田园风光、农家生活、高山流水、明月清风。
5.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退)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分析技巧手法型题‘’‘’‘’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提问变体:①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②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
要准确答题,首先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其次,要对诗句进行全面多角度分析。
※4、答题模式:①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技巧)包括三方面:表达方式,如记叙、描写(虚实、动静)、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议论、铺陈等。
表现手法,如起兴、联想、烘托、衬托(正衬或反衬)、抑扬、照应、象征、对比、虚实(虚实结合或由实入虚)、用典、化用、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含蓄蕴藉、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修辞手法:对比、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
可参看《导与练》01、比兴:渲染或导引02、比喻:突出、化虚为实03、比拟:形象生动04、对偶:整齐含蓄05、对比:鲜明突出06、用典:言简意丰耐人寻味07、双关:含蓄委婉、趣味08、夸张:浪漫、突出醒目09、借代:简练含蓄10、互文:言简意赅11、反问设问:承启深化、强调12、反复:强调突出②结合诗句分析,何以见得是用了这种手法;③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旨意。
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②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
诗歌赏析答题格式
熟记答题表达格式
1、【锤炼字词答题格式】手法(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特点(描绘的内容)+表达作用(情感)
【答题格式】——采用了——的表现手法(或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2、【品味语句答题格式】手法(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特点(描绘的内容)+表达作用(情感)
【答题格式】——采用了——的表现手法(或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3、【意象含义分析】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4、【表现手法的作用】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或文义+主旨情感)
5、【概括评价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诗+诗歌写了什么(特点)+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
6、古诗词中的意象
1.月——思乡,怀人。
2.菊花——清高人格的写照3.梅花——高洁人格的写照。
4.松——孤直傲岸。
5.莲——爱的象征。
6.梧桐——凄凉悲伤
7.杜鹃鸟——凄怨哀伤,乡愁乡思8.秋蝉——高洁,悲凉9.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之悲10. 柳——离情依依11.芳草——离恨12.芭蕉——孤独与忧愁13.羌笛——凄切之声14.乌鸦——衰败荒凉之兆15. 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
7、情感:
欢快、喜悦、热爱、向往、恬淡、孤寂、无奈、失望、忧愁、憎恶、同情、惋惜、惆怅迷惘、孤独寂寞、恬淡闲适、欢快愉悦、激愤悲凉、安贫乐道、寄情山水、忧国忧民、思念家乡亲人、惜别、愤懑、离愁别恨、怅然若失、怀古伤今、感时伤世。
诗歌赏析答题模板
一、诗歌基本信息。
1. 诗歌名称:
2. 作者姓名:
3. 诗歌创作时间:
4. 诗歌背景:
5. 诗歌体裁:
二、诗歌内容赏析。
1. 主题概括:
2. 感情表达:
3. 意境描绘:
4. 修辞手法:
5. 语言特色:
三、诗歌与作者关联。
1. 作者生平简介:
2. 作品创作背景:
3. 作品与作者关联:
4. 作品与时代背景关联:
5. 作品与其他作品关联:
四、诗歌赏析解读。
1. 诗歌内涵解读:
2. 诗歌意义阐释:
3. 诗歌价值评述:
4. 诗歌传播影响:
5. 诗歌赏析总结:
五、诗歌赏析实例分析。
1. 经典诗歌赏析:
2. 当代诗歌赏析:
3. 流行诗歌赏析:
4. 地方诗歌赏析:
5. 个人诗歌赏析:
六、诗歌赏析答题技巧。
1. 把握关键信息:
2. 突出重点内容:
3. 运用逻辑推理:
4. 结合实例分析:
5. 注意答题技巧:
七、诗歌赏析答题注意事项。
1. 注意审题要求:
2. 把握答题要点:
3. 注意诗歌背景:
4. 注意语言表达:
5. 注意答题规范:
八、诗歌赏析答题范文。
(此处可根据实际情况添加相关诗歌赏析答题范文,以供学习参考)。
以上是诗歌赏析答题模板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在诗歌赏析答题过程中有所帮助。
祝大家在诗歌赏析答题中取得好成绩!。
诗歌赏析答题格式
熟记答题表达格式
1、【锤炼字词答题格式】手法(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特点(描绘的内容)+表达作用(情感)
【答题格式】——采用了——的表现手法(或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2、【品味语句答题格式】手法(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特点(描绘的内容)+表达作用(情感)
【答题格式】——采用了——的表现手法(或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3、【意象含义分析】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4、【表现手法的作用】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或文义+主旨情感)
5、【概括评价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诗+诗歌写了什么(特点)+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
6、古诗词中的意象
1.月——思乡,怀人。
2.菊花——清高人格的写照3.梅花——高洁人格的写照。
4.松——孤直傲岸。
5.莲——爱的象征。
6.梧桐——凄凉悲伤
7.杜鹃鸟——凄怨哀伤,乡愁乡思8.秋蝉——高洁,悲凉9.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之悲10. 柳——离情依依11.芳草——离恨12.芭蕉——孤独与忧愁13.羌笛——凄切之声14.乌鸦——衰败荒凉之兆15. 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
7、情感:
欢快、喜悦、热爱、向往、恬淡、孤寂、无奈、失望、忧愁、憎恶、同情、惋惜、惆怅迷惘、孤独寂寞、恬淡闲适、欢快愉悦、激愤悲凉、安贫乐道、寄情山水、忧国忧民、思念家乡亲人、惜别、愤懑、离愁别恨、怅然若失、怀古伤今、感时伤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