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的广告发展历史.ppt
- 格式:docx
- 大小:1.64 MB
- 文档页数:9
可口可乐ppt讲解稿一、产品解说(一)、介绍可口可乐1885年美国乔治来州地潘伯顿医生〈Dr.JohnS.Pemberton〉,在地窖中把碳酸水加苏打水搅在一块,成为一深色地糖浆.他地合伙人罗宾逊(FlankM,Lobinson)从糖浆地两种成分,激发出命名地灵感,于是有史以来最成功地软性饮料可口可乐就此诞生了..如:收回投资地方法.(2)渗透定价策略,即产品一投入市场就以低于预期地价格销售,争取获得最高地销售量和最大地市场占有率.(3)居于前两种方法之间地满意定价策略,是指产品一投入市场就以适中地、买卖双方均感到合理地价格销售.可口可乐公司针对各自不同地环境,采取了不同地定价策略.(二)产品地成本要低(第14张ppt)每瓶可乐地成本极低,还不到一美分(3)针对可口可乐碳酸饮料地价格,该数据来源于各大超市零售价格(第15张ppt).三、分销部分分销策略就是要考虑产品在什么地点,什么时候由谁提供销售.可口可乐公司是一个大型地跨国快速消费品公司,因此,其营销渠道结构是一个非常复杂地结合体.1、全球化可口可乐公司成功地特约经营模式巧妙地将品牌扩张和企业扩张结合在一(2展地2002年,首次任命了三位中国本土人士担任副总经理.在加快内部管理本土化地同时,可口可乐在营销工作方面地本土化工作也在不断强化.例如,近几年,可口可乐通过春节期间地“阿福”包装及十二生肖将可口可乐与中国文化巧妙地融合了起来.最大限度地保持“本土化”和“国际化”地一致.3、合作与联盟水平营销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地公司联合开发一个营销机会,因此又可以称为共生营销.例如,可口可乐公司与雀巢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公司开发雀巢品牌地系列饮料和食品.另外与可口可乐公司联盟地企业还有麦当劳、宝洁、美国、迪斯尼,等老牌国际知名企业.可口可乐公司通过与这些其他行业地先进企业联盟,可以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地业务运行结构和模式,扩大品牌和产品地范围,探索新地市场机会和进入高增长地市场.4、零售渠道可口可乐公司通过赞助奥运会、全面赞助中国国家足球队、开展“激情拥抱世界杯”等系列活动使可口可乐赢得了极高地品牌美誉度与消费者忠诚度.可口可乐在支持中国体育发展地同时,也不遗余力对中国地社会公益进行着大力资助.1993年起,可口可乐在中国26个省捐建了52所可口可乐希望小学,捐赠100个希望书库,使6万多名儿童重返校园.还组织了关注母亲河以及捐赠百万树苗地活动.为可口可乐地品牌赢得了良好地美誉度,同时也为可口可乐在中国地成功奠定了坚实地社会基础.。
**幻灯片1:封面**
* 标题:可口可乐的广告发展历史
* 子标题:从经典标志到现代营销策略
* 日期:2023年6月20日
* 演讲者:XXX
**幻灯片2:目录**
1. 可口可乐的起源
2. 广告的早期发展
3. 20世纪的可口可乐广告
4. 21世纪的可口可乐广告
5. 未来展望
**幻灯片3:可口可乐的起源**
* 1886年,可口可乐在乔治亚州亚特兰大的药房里诞生
* 1919年,可口可乐公司被卖给Sweets制造商,并开始在全美国销售
* 1928年,可口可乐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幻灯片4:广告的早期发展**
* 1931年,可口可乐推出了第一个广告系列,以展示其咖啡因含量
* 1955年,可口可乐开始与明星合作,如罗纳德·里根和克拉克·盖博
**幻灯片5:20世纪的可口可乐广告**
* 1971年,可口可乐推出了著名的"Share a Coke"系列广告
* 1982年,可口可乐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其环保形象
**幻灯片6:21世纪的可口可乐广告**
* 2008年,可口可乐推出了"Taste the Feeling"广告系列,强调品牌的社会责任形象
* 2017年,可口可乐推出了"The Coca-Cola Life"广告系列,强调品牌的新潮和生活方式理念**幻灯片7:未来展望**
* 可口可乐将继续利用数字媒体进行创新营销活动
* 可口可乐将与更多国际品牌和当地社区合作,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
* 预期未来可口可乐将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和用户体验,持续扩大市场份额。
可口可乐Coca-Cola 品牌形象演变2011-09-14 评论(暂无)从1885第一瓶可口可乐被发明,这个品牌就一直在不断开拓创新。
其标志、包装、广告都在不断的进行演化、改进。
下面品牌至尚网通过多方位的资料展示“Coca-Co la”这一经典品牌的历史。
可口可乐标志的发展史:在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可口可乐标志从1900年代开始字体就一直沿用鲁宾逊设计的斯宾塞体草书“Coca-Cola”字样,字体有一种悠然的跳动之态,给人以连贯、流线和飘逸之感,一百多年来,可口可乐的VI进行了多次修改,但“Coca-Cola”的草书字样只是做了细微的调整。
可口可乐在某些国家或地区会就当地的语言文字设计出本地化的logo,下面是一些例子。
可口可乐中文标志值得一提的是,可口可乐公司于2003年针对大陆市场启用了新的中文logo,这个标志由香港著名的设计师陈幼坚设计。
新旧可口可乐经典玻璃瓶可口可乐经典玻璃瓶的演变可口可乐经典玻璃瓶(contour bottle)是由Earl R. Dean于1915年设计的,当时可口可乐寻找一种可以区分其他饮料瓶的瓶子,并且无论白天还是晚上,甚至是打破了也能识别出,为此他们举办了比赛,Root Glass 公司参与其中(Earl R.Dean 是Root公司的瓶子设计师以及模具管理员),他们开始想以这种饮料的两种成分作为出发点,可可叶和可乐豆,但不知道它们长什么样,然后在图书馆看到《大英百科全书》中一幅可可豆豆荚的图片,并以此为设计出了这个经典的瓶子。
而当时它们的模具生产机械要马上进入维修,所以EarlR. Dean 在24小时内画出了草图并作出了模具,而且在机器关闭前试制出了一些。
1916年被选中并当年进入市场,1920年成为可口可乐公司的标准瓶子。
左边就是Root 公司的最初原型,但是没有投入生产,因为在传送带上不稳定,右边的就是经典的玻璃瓶。
可口可乐在不同国家地区的瓶子,可口可乐公司有很多产品,而且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小调整,标志和瓶子,也有很多收藏家。
可口可乐广告的发展史
可口可乐广告的发展史
第一瓶可口可乐是于1886年在乔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卖出的,而公司的第一份广告直到1895年才面世。
公司的第一个平面广告选了一位名为希尔达·克拉克的年轻女演员作为品牌的代言人。
克拉克小姐穿着盛装,喝着可乐,旁边放着一个五美分的可口可乐广告。
接下来的一系列广告是针对女性观众的,广告传达这样一种意思:可乐可以在生活中帮助女士们,给她们清新的感觉。
广告词是这样的:“shop refreshed”或是“lunch refreshed”从而向消费者展示了品牌是如何将日常生活变为一种享受的.。
随着品牌吸引越来越多的受众,广告变得更加诱人和冗长。
在50年代和60年代广告中描绘的是享受可口可乐的一对微笑的情侣。
而随着美国的商业变得更具竞争力,就业增加——广告传达的是工作时可以暂停一下,喝一杯可乐,喝可乐可以得到工作时一整天的能量。
另外,在此期间广告中女性的服装也发生了变化——从长裙到短群,甚至泳衣。
在品牌的发展历史中,可口可乐还曾多次关注各种严肃问题——环境、健康——即那些某一代人所感兴趣的问题。
如循环使用原料、家庭观念等主题都采用过。
可口可乐还捕捉到了消费者对他们所购买的商品质量越发关注的趋势,提供了一款轻饮料——轻可乐,有效地提出健康问题方面的创新。
随着品牌的发展,可口可乐创造了越来越多的新产品,公司也正在寻找可以帮助打动美国和世界各地消费者的心的新方法。
可口可乐公司的广告以及发展历程可口可乐刚开始由一位药剂师无意中发明的,刚开始不受人待见,但之后逐渐的大受欢迎。
自1894年起,开始瓶装出售。
然后由两位律师接手后,大小工厂遍地开花,生产可口可乐。
到了1888年Asa Griggs Candler看到了可口的市场前景,购买了其股份,掌握了其全部生产销售权。
Candler开始把制造饮品的原液销售给其他药店,同时也开始在火车站,城镇广场的告示牌上做广告,1901年,广告预算已达100,000美元。
到了1923年,Robert W.Woodruff 成为Coca-Cola的CEO,他推动装瓶商使饮料“需要时随手可得”并且强调如果Coke不能在消费者口渴时立刻得到,那么市场将永远失去。
1927年,他们的广告标语是“在任何一个角落.”。
在1937年,该公司推出第一台投币自动售货机,Woodruff为Coca-Cola发起了以生活风格(lifestyle)为主题的广告,该广告突出了该产品在消费者生活中的重要性而不是产品本身的属性,该产品在20世纪20~30年代最著名的广告词是“The Pause That Refreshes"。
Woodruff还开始发展Coca-Cola的国际业务,主要是通过出口,他最知名的举措可能是这样的一个决策,即响应二战初艾森豪威尔((Dwight David Eisenhower)将军的号召,保证每个军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以5美分的价格得到一瓶Coca-Cola",而不管其成本为多少。
随着美国军队推向全世界,这一举措使Coca-Cola在欧洲和亚洲国家获得了占绝对优势的市场份额,,并且一这一优势地位一直保持到1991年。
1976年,可口可乐的CEO Paul Austin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美国的软饮料消费已经成熟(饱和),可口可乐的最大销售量增长将来自国际市场。
到1982年,国际市场的销售量占可口可乐全部软饮料产量的62%。
从图片看可口可乐广告的百年发展史
目录
一、可口可乐的产生 (2)
二、可口可乐发展简史 (2)
三、可口可乐广告各阶段发展特点 (3)
四、总结 (8)
一、可口可乐的产生
100多年前,美国药剂师彭伯顿调配出一种作为头痛速效药的糖浆,希望招徕顾客。
大家却愿意把它当作热天的清凉饮料来喝。
就产生了至今经久不衰、风靡全球的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公司创立于1892年,百年经营中它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全球有目共睹。
二、可口可乐的发展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大的部分:
一、1892年到1923年,可口可乐公司的初步发展和逐渐成熟。
二、1923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可口可乐公司谋求全球化发展的初始阶段。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可口可乐公司在全球高速发展阶段。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是可口可乐公司推动全球化发展的阶段。
三、可口可乐广告各阶段发展特点
1、
(可口可乐1904年的平面广告)
早期的广告是直接用来宣传,推销产品,并集中介绍产品的使用功能。
可口可乐在这个时候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的是更多的人去尝试喝可口可乐,比如那时候的广告语中就能看出:保持和恢复你的体力,无论你到那里,你都回发现可口可乐(1905年的广告语);口渴时的享受(1923年的广告语)。
“口渴时的享受”,这是直接向消费者在推销产品,也说明此产品的使用功能是:解渴!这是当时可口广告的诉求点。
2、
(早期的可口可乐瓶)
在最开始,可口可乐瓶身采用的是当时市面上通用的直筒形瓶,然后贴上纸质的商品标签。
但因为多数零售商把这种饮料与其他饮料瓶放在一起卖,寻找可口可乐不是很容易,而且标签很容易脱落。
把商标信息刻在瓶身上也无法突出可口可乐的与众不同。
(可口可乐的曲线瓶)
鉴于上面的缺点,可口可乐公司在20世纪初以600万美元买下经典可乐瓶身的专利。
这一新的瓶身标识以亭亭玉立女子之形而造,样式美观独特,再一次成为可口可乐的品牌标识。
人们会自动的联想到这个能指分别代表的所指含义和所指事物。
3、
(1921年出现六连装的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的广告,不仅仅是它的平面广告的本身,它产品的包装也会成为一种广告形式这种六连装的可口可乐,不仅仅增加了销售量,而且也在传达了一个信息:家庭主妇们都可以轻松地把可口带回家,用来招待客人了。
4、
上世纪20年代,广告的内容转为把可口可乐同美国的生活方式结合起来,广告的口号是:“解解渴吧,”接着是“停下来喝一杯,提提神儿”,这个口号重复了多年,当时其它的口号是:“喝点饮料的时间到了”,“在红招牌下停下来喝一杯”,“一天700万杯”指的是可口可乐每天的销量。
经过不懈的努力,可口可乐策划和进行的空前规模的广告活动,使可口可乐成为美国人心目中赫赫有名的历史名牌,成为美国的一种象征。
可口可乐是装在瓶子里的美国之梦,对很多美国人来说,喝一口可口可乐就是向自己灌输或让自己吸收美国精神。
随着可口可乐产品被更多的人接受和认知,广告语的宣传越发趋于感性,在功能性的诉求基础之上,增添了更多的内容和含义,如欢乐、友谊等等。
如:充满友谊的生活,幸福的象征等,但这个时期仍是一个产品推广阶段,真正品牌地位还未完全建立起来。
5、
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萧条让美国人一下陷入了生活的困顿和绝望当中。
但是可口可乐的销量没有下降反而翻倍增长。
当时可乐推出全新广告语——“振作起来”(The pausethat refreshes),很快风靡全国。
不仅如此,可口可乐还通过其他图片形式的广告版来描绘人们如何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渲染一种理想化的精神境界。
正因如此才有更多的人愿意选择可口可乐,这种饮料可以让他们暂时忘掉烦恼,逃避阶级矛盾,生活压力,憧憬美好的未来。
6、
1931年瑞典商业设计师赫顿·新百美以圣诞老人偷喝可口可乐为题材先后为可口可乐公司创作了44幅新年圣诞广告。
广告中,圣诞老人的大袍是可口可乐标志的红色,展现出一幅浪漫,健康,和蔼可亲的圣诞老人形象,恰如其分的表现了可口可乐产品内涵,从此风靡全球。
这个与可口可乐紧紧相连的圣诞老人每年都会被重印在可乐广告及新包装上共贺圣诞佳节,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7、
二战期间,可口可乐总裁罗伯特·伍德鲁夫下令以5美分一瓶的价格向服役军人兜售可乐。
再也找不到比这更便宜的顾客忠诚度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灾难,却给了可口可乐公司一只诺亚方舟。
他们大发战争之财,却被誉为爱国行为。
这样的一种广告宣传形式,给可口可乐的销售带来了相当大的收益,这样的影响是深远的:在战争的环境中,在美国大兵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里面建立起来的顾客忠诚度,影响了整整一代美国人。
在这场战争中,可以这么说:珍珠港事件,把美国推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却把可口可乐引向了全世界。
战争蔓延到哪里,美国大兵就走到哪里,可口可乐的广告就随着美国大兵影响到哪里。
战争,似乎就成了可口可乐走向世界的助推剂。
8、
1950年的一幅可口可乐广告。
在这幅图片中,一个严肃的中年男子手持一杯可乐坐在灯下读书,背后还有一个书架。
整个画面颜色暗淡,气氛严肃。
图片的文字说明是,“献给所有学生和脑力工作者,8点一杯可乐会让你清醒到11点。
”这是可乐推广期针对的主要消费群体——有知识有文化的中产阶级。
从那时候开始,可口可乐的广告诉求开始逐渐的改变,呈现出细分化,感性化的特点,这样的变化,给可口可乐带来了新的机会和市场。
9、
这是1971年,可口可乐推出这样一个广告画面,一群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肤色种族的人们聚集在意大利的一个山顶上,每人手举一瓶可口可乐,共同高歌“我们要给世界买瓶可乐喝”(I‘d Like to Buy the World a Coke!)。
不仅场面宏伟壮观,更重要的是想传达可口的跨阶级,跨地位,跨种族,能服务于整个世界的理念。
这个广告背后呈现的意识形态,不仅仅是物的消费,而是想说明通过物的消费,可以消除阶级差异,种族矛盾,在物的消费世界里,世界形成大统一的局面,也为可口可乐的企业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
10、
可口可乐广告在中国,最有代表性的是每年的春节贺岁广告。
在中国这个以团圆亲情为主流价值的社会环境下,在中国人最重视的春节期间,选用典型的中国情境拍摄广告,运用对联、木偶、剪纸等中国传统艺术,通过贴春联、放烟花等民俗活动,来表现中国浓厚的乡土味(如左图所示)。
在美国总统克林顿1998年访华期间,中国“希望工程”的孩子们向总统夫人赠送了一个雕刻有京剧脸谱的可口可乐瓶,被希拉里称作是她一生中见到的最漂亮的可口可乐瓶。
这个可口可乐符号中所传递的价值,不仅有可乐自身价值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同时还成为中美两国政治交往的一个媒介。
(如右图所示)
11、
可口可乐一向把“欢乐、活力”作为两大宣传重点,而体育运动作为活力、挑战、进取的象征,与可口可乐的精神十分吻合。
因此,可口可乐的广告定位一直以体育为特征,利用体育作为广告媒介和诉求手段,其形象设计也与体育密不可分,与体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1992年起他们一直支持奥运会,70多年来也一直支持世界杯,同时广泛赞助了40多项娱乐活动。
12、
进入二十一世纪,可口可乐开始感觉到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首先是总部对中国市场寄予厚望,督促加快发展的步伐,但随着国内饮料行业的逐步成熟,以非常可乐、旭日升、健力宝等为代表的国产饮料抢城掳池,提前占据了许多二三级市场;百事可乐从‘新一代的选择’到‘畅想无极限’分刮了许多青少年消费对象;消费者消费多样性,使得可口可乐不得不改变市场策略。
以不变应万变,还是以变应变?每刻尽可乐是基于当时的市场环境提出的。
‘刻’体现在时间上,表达可口可乐紧跟时代步伐,以谢庭锋、张百芝等当红歌星为代言,目标锁定在青少年一代,以此达到抗衡百事可乐的目的。
说明无论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可口可乐。
四、总结
纵观可口可乐广告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基本的观点:
一、可口可乐的广告在早期是为了推销其产品的需要,所以,主要的诉求点是:推销
产品,引起消费,尽可能的扩大消费量,谋求产品的知名度提升。
二、经过了的短暂的起步阶段之后,可口可乐的广告在内容上就有所改变了,随着可
口可乐产品被更多的人接受和认知,广告语的宣传越发趋于感性,在功能性的诉求基础之上,增添了更多的内容和含义,如欢乐、友谊等,甚至可口可乐的广告也和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以及圣诞联系在了一起。
三、二战期间的可口可乐,主要是随着战争的因素传播到世界各地的,战争的特殊性
也决定了可口可乐这一段时间广告形式的特殊性:战争为可口可乐打了活广告!
四、二战之后,可口可乐广告的发展是同市场细分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随着市场细
分的发展,可口可乐的广告在其全球化的发展中,同各个不同国家的文化结合在了一起,也同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联系在了一起。
五、可口可乐的广告未来的发展,一定是在市场细分发展的基础上,吵着多元化方向
发展的。
201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