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型单位建设标准.doc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5
附件2节水型企业(单位)目标导则一、为促进企业合理用水,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推动企业节水技术进步,提高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水平,制定本目标导则。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各行业开展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活动,应当遵守本目标导则。
三、根据建设部、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联合发布的《节水型城市目标导则》(建城[1996]593号)、建设部CJ21-87《工业用水考核指标及计算方法》等有关标准规定,制定节水型企业目标导则。
四、各县(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是节水型企业(单位)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
各县(区)节约用水管理部门负责具体管理工作。
五、节水型企业(单位)定量考核指标见附表一,基础管理考核指标见附表二。
节水型企业(单位)的各项定量考核指标均不得低于各项考核指标的最低标准水平,其中定量考核指标中的1、2、4、5、8项不低于标准水平5%,第3项最低值不低于1%,第6、7项不得高于5%。
有一项达不到最低标准水平的都具有否决权。
六、节水型企业(单位)采取百分制的考核办法。
节水型企业的定量考核指标为50分,基础管理指标为50分。
节水型单位的定量考核指标为40分,基础管理指标为60分。
总分达到90分以上的可评为节水型企业(单位)。
凡工业用水统计中,应有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间接冷却水循环率、万元产值取水量指标的均按企业标准考核。
其他的一律按单位标准考核。
七、对于有空项(如无自备供水设施)的企业(单位),可按其余项目达标情况进行折算,公式如下:其余项目得分折算后总得分= ——————————×100100-空项的总得分八、节水型企业(单位)由当地节水管理部门依据本目标导则和日常管理工作组织考核。
达标的节水型企业(单位),由当地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市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并在市建设局城市节水办公室备案。
九、各级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获得节水型的企业(单位),需要新增用水量的应优先考虑,对其节约的用水量可留作企业(单位)发展的用水指标。
节水型企业(单位)目标导则建设部关于印发《节水型企业(单位)目标导则》的通知建城[1997]4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计划单列市建委,深圳市水务局:城市节约用水是贯彻两个转变的方针,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
去年,建设部、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联合颁布了《节水型城市目标导则》(建城[1996]593号),这对促进和指导城市节水工作的开展,提高我国城市节水管理的总体水平,创建节水型城市,发展节水型经济,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
开展创建节水型企业活动是创建节水型城市的重要基础,为推动企业节水技术进步,提高工业节水管理水平,规范节水型企业(单位)活动,根据《节水型城市目标导则》和有关标准规定,结合我国工业节约用水工作的实际情况,我部制定了《节水型企业(单位)目标导则》。
将《节水型企业(单位)目标导则》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地实际,积极开展创建活动,深化工业节水工作,尽快建成一批节水型企业(单位),为实现节水型城市目标创造条件。
各地在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活动中的有关情况,请及时告建设部城市节约用水办公室。
一九九七年三月十四日节水型企业(单位)目标导则一、为促进企业合理用水,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推动企业节水技术进步,提高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水平,制定本目标导则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各行业开展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活动,应当遵守本目标导则。
三、根据建设部、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联合发布的《节水型城市目标导则》(建城[1996]593号),建设部CJ21-87《工业用水考核指标及计算方法》等有关标准规定,制定节水型企业目标导则。
四、各级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是节水型企业(单位)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
各城市节约用水管理部门负责具体管理工作。
五、节水型企业(单位)定量考核指标见附表一,基础管理考核指标见附表二。
节水型企业(单位)的各项定量考核指标均不得低于各项考核指标的最低标准水平,其中定量考核指标中的1、2、4、5、8项的最低标准比标准水平低五个百分点,3项最低标准不得低于1%,6、7项最低标准不得高于5%。
创建节水型城市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提高城市用水效率,促进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利用,改善城市水环境,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关于印发<节水型城市申报和考核办法〉和<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的通知》,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指导思想。
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推动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把节水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全领域,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契机,建立健全城市节水法规制度,完善科学用水和节约用水管理体系,树立全民节水意识,发展节水型经济,改善水生态环境,在全市形成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管理体系,缓解城区供用水矛盾,不断提高节约用水管理水平,为实现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二)创建目的。
创建节水型城市,发展节水型经济,形成科学、合理的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体系,缓解城市供用水矛盾,不断提高节水管理水平,是城市节水工作的主要方向,也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基本要求。
开展创建节水型城市工作,是维持城市水资源供需平衡、打好碧水保卫的有效载体,是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治本之策。
通过创建,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使有限的水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我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三)工作目标。
从生态宜居、安全韧性、综合节水等方面全面发力。
到2023年年底创建范围内各项指标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2024年保持建成区各项指标稳定达到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II级,2025年完成自评和节水型城市申报。
二、创建范围城市建成区(不含乡镇)全部范围。
三、工作任务(-)夯实城市节水基础。
1编制城市节水相关规划。
编制城市节水中长期规划,并报本级政府或上级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按照城市节水中长期规划目标任务推进落实。
省节水型企业(单位)评价标准一、适用范围省内采用节水管理措施和节水技术的企业(单位)。
二、评价程序申报节水型企业(单位)采用材料提交、材料审查、现场评价、综合评审等程序进行评价。
三、评价办法节水型企业(单位)评价指标包括基本条件、基础管理指标、技术评价指标和鼓励性指标4类,合计110分。
总分达到90分以上(含90分)的可评为节水型企业(单位)。
四、评价指标(一)基本条件(一票否决)(二)基础管理指标(企业50分,单位60分)(三)技术评价指标(企业50分,单位40分)(四)鼓励指标(企业10分,单位10分)节水型企业(单位)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1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应按下式计算:%100=i r⨯+rV V V R ··················································(B.1)式中:R—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V r —在一定计量时间内,企业的重复利用水量(m 3); V i —在一定计量时间内,企业的取水量(m 3)。
2 间接冷却水循环率应按下式计算:%100c ⨯+=cfcr crV V V R ············································(B.2)式中:R c —间接冷却水循环率;V cr —间接冷却水循环量(m 3/h ); V cf —间接冷却水循环系统补充水量(m 3/h )。
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通用规范[附条文说明] GB55020-20211总则1.0.1为在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工程建设中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安全,满足经济社会管理基本需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1.0.2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行和维护必须执行本规范。
1.0.3工程中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和措施是否符合本规范的要求,由相关责任主体判定。
其中,创新性技术方法和措施,应进行论证并符合本规范中有关性能的要求。
2基本规定2.0.1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工程应具有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的能力,设施运行管理单位应制定有关应急预案。
2.0.2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工程的防洪、防涝标准不应低于所在区域城镇设防的相应要求。
2.0.3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工程选用的材料、产品与设备必须质量合格,涉及生活给水的材料与设备还必须满足卫生安全的要求。
2.0.4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工程选用的工艺、设备、器具和产品应为节水和节能型。
2.0.5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工程中有关生产安全、环境保护和节水设施的建设,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2.0.6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工程的运行、维护、管理应制定相应的操作标准并严格执行。
2.0.7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不应对建筑环境和人身健康造成危害。
2.0.8建筑给水排水设施运行过程中使用和产生的易燃、易爆及有毒化学危险品应实施严格管理,防止人身伤害和灾害性事故的发生。
2.0.9对处于公共场所的给水排水管道、设备和构筑物应采取不影响公众安全的防护措施。
2.0.10设备与管道应方便安装、调试、检修和维护。
2.0.11管道、设备和构筑物应根据其贮存或传输介质的腐蚀性质及环境条件,确定应采取的防腐蚀及防冻措施。
2.0.12湿陷性黄土地区布置在防护距离范围内的地下给水排水管道,应按湿陷性等级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创建节水型单位实施方案三篇篇一:创建节水型单位实施方案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通过强化管理,推动我单位走上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道路,促进水资源的高效率利用,我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节水型单位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要求,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核心,强化节水宣传教育,提高节水自觉意识,在我所建立节约用水的长效管理机制,扎实推进水资源节约工作,为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二、目标和任务1、建立较为完善的节约型单位,建立健全节水管理工作制度和机制,推广先进节水技术和管理方法。
2、全面增强全体民警的节水意识,在所内形成“节约用水,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把建设节水型单位的总体要求体现到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争做节约用水的表率。
三、组建创建节水型单位领导小组,创建节水型单位领导小组成员:组长:xxx副组长:XXXX组员:XXX,XXX,XXX,XX(一)组长负责创建节水型单位全面工作。
(二)副组长负责创建节水型单位具体实施工作。
(三)XXX,XXX,XX负责单位节水型器具的检查。
(四)XXX负责节水宣传工作。
四、具体措施(一)加大宣传力度,增强节水意识1、在我所日常宣传栏位置制作“节水·和谐·生态”为主题的宣传标语和宣传警示语,在卫生间、洗手台处张贴节约用水温馨提示语,营造节水型单位创建活动的良好氛围。
2、借助“世界水日”、“中国水日”、“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等时间组织民警观看有关节约用水的宣传片和相关展览栏,积极参加节约用水的相关活动,进一步增强民警的节约用水意识。
3、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国家有关用水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介绍节水常识,倡导“爱水、惜水、节水”的社会风尚。
(二)加强用水管理。
1、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及时维修损坏的供水管网和设施,定期检查更换水龙头、管道阀门、冲水阀等排、给水器具,防止“跑、冒、滴、漏”浪费现象发生。
上海市节水型机关(单位)评价指标及考核办法本评价指标及考核办法所称的机关(单位)是指本市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
其他以生活用水为主的单位可参照此标准。
一、评价指标(二)定性评价指标(60分)(三)附加评价指标二、指标说明(一)水计量率水计量率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用水单位、次级用水单位、用水设备(用水系统)的水计量器具计量的水量与占其对应级别全部水量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按照《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24789)国家标准执行,标准如有更新,以最新版本为准。
验收时采用查阅资料和现场随机抽查的方式。
(二)节水型器具普及率节水型器具普及率中节水器具是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水使用量的机械设备和储存设备的统称,如节水型水龙头、便器、淋浴、洗衣机。
喷灌等器具,应符合《节水型卫生器具》(GB/T31436)、《水嘴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级》(GB 25501)、《坐便器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GB 25502)、《淋浴器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级》(GB 28378)、《小便器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GB 28377)和《便器冲洗阀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GB28379)等国家标准,水效等级应达到二级及以上。
标准如有更新,以最新版本为准。
验收时采取现场随机抽查的方式,抽查的用水点不少于10处。
(三)人均生活日用水量人均生活日用水量是指单位日均生活用水量和相关用水人数的比值,生活用水量主要指在编与外来临时人员办公生活、食堂、浴室、宿舍、门急诊、病房、宾馆床位及其他类型生活用水,以分类计算为主,将人均生活日用水量与《上海市用水定额(试行)》中相应行业的用水定额值作对比,验收时采取查阅资料的方式。
(四)用水器具漏失率用水器具指机关(单位)内所有用水器具、设备和部位,如洗衣机、便器、水嘴和水泵等。
计算漏失率的方法是检查统计滴漏点。
如:检查用水器具100件,其中有两处漏水点,漏水率为2%。
验收时采取现场随机抽查的方式,抽查用水点不少于10 处。
公共机构用水及节水型单位建设阴亚军【摘要】本文分析了北京市公共机构主要用水部位和用水特点,依据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建设标准和要求,系统总结阐述了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工作内容,对进一步推进公共机构节水创建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期刊名称】《城镇供水》【年(卷),期】2017(000)002【总页数】5页(P57-60,83)【关键词】公共机构;节水创建;工作内容【作者】阴亚军【作者单位】北京市节约用水管理中心,北京 100142【正文语种】中文我国公共机构数量多、人员集中、公众关注度高、社会影响大。
公共机构带头开展节水工作,提高用水效率,创建节水型单位,必然具有社会率先垂范作用,对于促进全社会提高节水意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公共机构是指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包括各级政府机关、商业事业单位、医院、学校等。
不同行业用水差异较大,主要用水部位也不尽相同。
据对北京市部分单位的用水统计:机关单位主要用水部位在办公卫生与餐厅,占到总用水量的65%以上。
医院主要用水在病房和门诊,占到60%。
大学用水主要在宿舍与教学办公区,可占到75%;中小学用水主要在食堂、教室与宿舍,占到74%。
科研机构用水主要在冲刷洗涤,占到76%。
2.1 节水型单位建设标准水利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在2013年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建设标准。
该标准由节水技术标准和节水管理标准两部分组成,总计100分。
其中节水技术标准由水计量率、节水器具普及率、人均用水量、用水器具漏失率、中央空调冷却水补水率、锅炉冷凝水回收率等6 项指标组成,合计为40分;节水管理标准由规章制度、计量统计、节水技术推广与改造、管理维护、非常规水源利用、节水宣传等6项指标组成,合计为60分。
按照评分规则,计算每项指标的得分,总得分≥90分即达到节水型单位标准,但有一个前提,就是水计量率、节水器具普及率两项指标得分不得为0分。
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修订印发《上海市节水型机关(单位)评价指标及考核办法》
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公布日期】2021.01.13
•【字号】沪水务〔2021〕36号
•【施行日期】2021.01.1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水利其他规定
正文
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修订印发《上海市节水型机关(单位)评价指标及考核办法》的通知
沪水务〔2021〕36号
市有关部门(单位),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各区水务局、机管局:
为深入贯彻“节水优先”新时期治水思路,更好地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实施方案》以及上海市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等工作要求,市水务局、市机管局在《上海市节水型机关(单位)建设标准》(沪水务〔2017〕1279号)基础上,对相关考核指标和内容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现将修订后的《上海市节水型机关(单位)评价指标及考核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2021年1月13日。
节水型单位创建实施专项方案一、背景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而且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至今矛盾还没有解决。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农业用水量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造成了水资源的日益紧张。
因此,节约用水成为当前和未来的迫切任务之一。
二、目标为了实现节约用水的目标,必须推动节水型单位的创建工作。
本方案的目标是:在2年内,创建10个符合节水型单位标准的单位,达到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规定的各项指标要求。
三、内容(一)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度建设1. 制定《节水型单位创建实施办法》,明确节水型单位的激励措施和政策支持。
2. 研究制定该单位节水法规制度,明确节水标准。
3. 加强对节水法规、政策的宣传,提高员工对节水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节约用水意识。
4. 完善奖惩制度,将节水纳入单位考核指标。
(二)用水计量与监控1. 对单位用水量进行计量和监控,按日、周、月、季度、年度进行用水量分析。
2. 根据分析结果,及时发现水量异常波动,采取措施控制用水量。
3. 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减少漏水漏损现象。
(三)节水技术改造1. 制定节水技术改造计划,先从淋雨头、马桶等易于更换的设备入手,逐步进行节水改造。
2. 选用节水型设备,减少用水量,比如采用节水型马桶、节水淋浴、节水洗衣机等。
3. 对水传输、处理、节约工程设施进行技术改造,减少水的损失和浪费。
(四)员工参与1. 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节水知识和技能,培养员工的节约用水意识。
2. 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节水行动,建立员工节水意识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节水意识,营造节约用水的良好氛围。
(五)与社会各界合作1. 建立科学、稳定的社会合作机制,与当地水利部门合作,共同推动节约用水工作。
2. 积极寻求社会各界支持,争取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共同营造节约用水的良好氛围。
3. 在建设示范工程和推广节水技术方面,积极联合各方力量,形成推进节约用水工作的合力。
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建设工作总结标准一、引言公共机构是指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机构,其日常运行中的水资源消耗量较大,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起着重要作用。
为全面促进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建设工作,特制定本总结标准,以规范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建设工作,并提供指导。
二、总结标准1. 目标制定公共机构应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节水目标,并与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商。
目标应具体、可量化、可行性强。
2. 组织领导公共机构应成立节水工作领导小组,由相关领导担任组长,并明确分工,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领导小组应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节水工作进展。
3. 宣传教育公共机构应通过多种途径加强节水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节水意识和环保意识。
可以通过举办讲座、开展宣传活动、发布宣传资料等方式进行。
4. 水资源管理公共机构应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制定水资源使用计划,并定期进行水资源管理工作评估。
公共机构应开展水资源监测和调查工作,建立完善的水资源数据管理系统。
5. 设施改造公共机构应对现有的水利设施进行改造,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
可以通过安装节水型厕所、节水型淋浴设施等方式降低水消耗量。
公共机构应优化水管网,减少漏水和浪费。
6. 管理措施公共机构应制定相关管理措施,明确工作职责和具体实施细则。
可以采取限制用水、循环水利用、水资源回收等措施。
公共机构应加强对员工和使用者的水资源使用行为监督和管理。
7. 节水技术推广公共机构应积极推广节水技术,引进先进的水资源利用设备和技术。
可以通过开展技术培训、设立示范工程、组织学习和交流等方式,促进节水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8. 奖惩机制公共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通过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建立节水奖励制度等方式,激励公共机构开展节水工作。
对违反节水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相应的处罚。
9. 监督检查公共机构应定期进行节水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可以成立专门的节水工作检查组,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并将结果向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报告。
节水型小区创建标准(一)节水型小区创建标准概述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
在当前形势下,大力推广节水型小区建设已成为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此背景下,制定一套节水型小区创建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
标准制定的背景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和水资源的紧缺,节约用水逐渐成为社会共识。
当前,许多城市都已经开始推广节水型小区建设,但是标准不统一、制度不健全、推广力度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
标准的目的本标准的目的在于推广节水型小区建设,规范建设标准,加快工作进程,促进节水型小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标准的内容一、小区规划设计1.优先选择低水耗植被,如适宜于室外种植的乔木、灌木等;2.合理设计小区绿化,提高绿地覆盖率;3.确定欧洲式绿地与自然式绿地比例,结合当地自然环境,设置草坪、坡地、干燥带等功能;4.尽可能减少用水设施能耗,如地下排水线路和设备布置、能耗低的水泵、自动化用水和排水系统等。
二、小区建设要求1.小区内公共绿地、景观水池等场所必须采用地下式水利工程设施,尽量降低表面蒸散量;2.设立小区用水定额和用水管理系统,减少浪费行为;3.小区内小型水体必须采用循环水制;4.小区内公园及餐厅等水使用场所必须设置节水限流设备。
三、小区管理1.实施智能用水系统,对大型用水设备实行节约管理;2.鼓励业主实行自愿减少用水行为,采用科技手段监控水资源分配;3.如发现小区内大量漏水,应立即督促相关单位或居民进行修复。
总结建设节水型小区是保护水资源,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标准的制定是落实国家政策和推动该项工作的重要保障。
各地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积极推进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全面推行节水型小区建设,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实施方案一、建设设施完善建立起完善的节水型小区建设设施,比如可以引入太阳能或其他可再生能源技术,从源头上节约资源的使用。
同时,用水设施必须保持维护良好状态,设备使用寿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并经常进行设备调试检测,以确保设备的性能稳定和可靠。
水利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关于开展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建设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水利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公布日期】2013.10.08•【文号】水资源[2013]389号•【施行日期】2013.10.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行政执法正文水利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关于开展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建设工作的通知(水资源〔2013〕38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水务)厅(局)、机关事务管理局、节约用水办公室,北京市、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青海省经委: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以下简称国管局)2013年5月印发了《关于加强公共机构节水工作的通知》(国管节能〔2013〕181号),把建设节水型单位作为公共机构节水工作的重要内容。
为发挥公共机构的示范带头作用,加快节水型单位建设,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以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保障,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经济适用的原则,建成一批“制度完备、宣传到位、设施完善、用水高效”的节水型单位,带动各级各类公共机构加强节水管理和技术改造,引导全社会提高节水意识,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贡献。
二、工作目标到2015年,50%以上的省级机关建成节水型单位,并逐步将各类公共机构纳入节水型单位建设范围。
到2020年,全部省级机关建成节水型单位,50%以上的省级事业单位建成节水型单位。
各地区要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地组织有条件的市县级公共机构创建节水型单位。
三、具体要求各地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公共机构节能管理部门、节约用水办公室要组织、指导本地区公共机构按照以下具体要求,加强节水日常管理,加快节水技术改造,积极创建节水型单位。
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水利行业节水型单位建设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水利部•【公布日期】2021.04.22•【文号】办节约〔2021〕119号•【施行日期】2021.04.2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其他规定正文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水利行业节水型单位建设工作的通知办节约〔2021〕119号部直属各有关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为贯彻节水优先方针,落实国家节水行动,进一步深化水利行业节水机关建设成果,按照《2021年水利系统节约用水工作要点》要求,各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组织所辖省、市、县三级水利单位,部直属单位要组织所属各单位,全面开展水利行业节水型单位建设,现将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
地方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所属单位和部直属单位所属单位数量多,在水利行业机关单位中占比大,将这些单位全部建成节水型单位,对树立水利行业节水标杆,示范带动全社会节约用水意义重大。
各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部直属单位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刻理解水利行业节水型单位建设的重要意义,全面做好水利行业节水型单位建设工作。
二、落实建设任务。
要全面掌握所属水利行业各单位物业管理情况,分具备独立物业管理条件和不具备独立物业管理条件两类推进节水型单位建设。
按照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的原则,强化组织领导,制定建设方案,明确年度目标任务,到2022年底,将水利行业各单位建成节水型单位,并于2021年6月底前将建设方案函告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
三、规范建设标准。
要组织所属水利行业各单位按照《水利部关于开展水利行业节水机关建设的通知》(水节约〔2019〕92号)和《水利行业节水机关建设标准》开展节水型单位建设。
规范建设标准和程序,确保建设质量,努力将水利行业各单位建设成为“节水意识强、节水制度完备、节水器具普及、节水标准先进、监控管理严格”的节水型单位。
节水型单位建设标准
一、节水技术标准(40分)
序号 指标 计算方法 评分规则 分值
1 ★水计量率 %100总水量水计量器具计量水量 用水单位水计量率达到100%,得4分; 次级用水单位水计量率达到95%,得4分;达到90%,得2分。 8
2 ★节水器具 普及率 %100总用水设备器具数量节水设备器具数量 节水设备、器具数量占总用水设备、器具数量的比例,≥98%得8分;每低1个百分点,扣2分,扣完为止。 8
3 人均用水量 用水总人数单位全年用水量 依据评价上一个自然年度本省(区、市)同类型单位用水量平均值进行判定;无法取得平均值时,依据本省办公、生活等相关用水定额进行判定:人均用水量≤0.9×平均值(或定额),得8分; 0.9×平均值(或定额)<人均用水量≤平均值(或定额),得6分; 平均值(或定额)<人均用水量≤1.1×平均值(或定额),得4分; 1.1×平均值(或定额)<人均用水量≤1.2×平均值(或定额),得2分; 1.2×平均值(或定额)<人均用水量(或定额),得0分。 8
4
用水器具
漏失率
%100
总件数
漏水件数
用水器具漏失率≤4%得8分,否则每高1%扣2分,直至扣完。
8
5
中央空调
冷却补水率
%100
量中央空调冷却塔总循环
中央空调冷却塔补水量
中央空调冷却补水率≤1%得5分,每高2%扣1分,高于10%的不得分。
5
6
锅炉冷凝水
回收率
%100
年蒸汽发气量
年蒸汽冷凝水回收量
锅炉冷凝水回收率大于50%得3分,每低5%扣1分直至扣完。
3
二、节水管理标准(60分)
序号 指标 考核方法 评分规则
分
值
1 规章制度 查看文件和相关资料 1)建立节水管理规章和制度得4分; 2)制定并落实年度用水计划、完成当年节水指标得4分,完成其中1项得2分; 3)明确节水主管部门和节水管理人员得3分; 4)制定节水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制度得2分; 15
5)两年未受到浪费用水处罚得2分。
2 计量统计 查阅有关资料,核实数据 1)依据《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29149-2012),用水计量器具的配备按分户、功能分区、主要设备实现三级计量,得4分,实现按分户、功能分区计量得3分,实现按分户计量得2分; 2)有原始用水记录和统计台账得3分 。 7
3 节水技术 推广与改造 查阅节水改造资料和设施建设材料、核对节水器具清单,现场查看 1)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得3分; 2)实施食堂用水设施、中央空调冷却塔、老旧管网和耗水设施等节水改造和节水设施建设,每实施一项得1分,满分4分; 3)铺设透水地面或地面采取透水措施得1分; 4)所用节水设备和器具全部为列入《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的节水产品,或者符合《水嘴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GB 25501-2010)、《坐便器用水15
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GB 25502-2010)等国家颁布最新节水标准的节水
产品,以及节水管理部门公布并经有资质机构检测合格的节水产品,得3分;
5)景观用水、泳池、浴室等采用水循环利用或其他节水措施,每一项得1分,
满分3分;
6)绿化采用高效浇灌方式得1分。
4 管理维护 查阅相关资料、现场抽查 1)定期巡护和维修用水设施设备,得2分;记录完整得1分; 2)无擅自停用节水设施行为得2分; 3)有完整的管网图得2分; 4)有完整的计量网络图得2分; 5)5年内开展水平衡测试得4分,经节水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得2分。 15
5 节水宣传 查阅有关资料、现场查看 1)编制节水宣传材料得2分; 2)开展节水宣传主题活动、专题培训、讲座等,每开展一次得1分,满分3分; 3)在主要用水场所和器具显著位置张贴节水标识得3分。 8
三、鼓励性标准(5分)
序号 指标 考核方法 评分规则
分
值
1 非常规 水源利用 查阅有关资料、现场查看 1)建设雨水集蓄、水重复利用设施,得2分;正常运行的,得1分; 2)绿化、景观用水等采用非常规水源,每一项得1分,总分2分。 5
说明:
1、对于有缺项指标(如无锅炉、无中央空调)的单位,按其余项目达标情况进行折算,公式:折算后总得分=其余项目实际得分
(不包括鼓励性标准得分)/(100-缺项的分值)×100+鼓励性标准得分。
2、本标准由节水技术标准和节水管理标准、鼓励性标准三部分组成,总计105分。其中节水技术标准为40分,由水计量率、节
水器具普及率等6项指标组成;节水管理标准为60分,由规章制度、计量统计等5项指标组成;鼓励性标准为5分,为非常规水源利
用1项指标。
3、其他按水利部等三部委水资源〔2013〕389号文印发的《节水型单位建设标准》所附的说明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