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蜗牛
- 格式:doc
- 大小:292.00 KB
- 文档页数:7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9课《蜗牛》教案一. 教材分析《蜗牛》是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9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旋律描绘了蜗牛的特点,歌词中充满了童趣。
歌曲为2/4拍,共16小节,结构简单,旋律易于掌握。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培养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同时了解到更多关于大自然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表现力和感知能力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积极参与,乐于实践。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歌曲中的特殊音调、节奏把握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蜗牛》的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2.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3.使学生了解蜗牛的特点,培养学生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特殊音调和节奏。
2.对蜗牛特点的理解和表现。
五. 教学方法采用聆听、演唱、讲解、讨论、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实践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蜗牛》的旋律、歌词、图片等。
2.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素材:关于蜗牛的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介绍蜗牛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展示歌曲《蜗牛》的旋律和歌词,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音调。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特殊的音调和节奏。
分组进行演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巩固(5分钟)学生独立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及时纠正错误。
5.拓展(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创作关于蜗牛的舞蹈或戏剧,展示对歌曲的理解和创意。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蜗牛的特点和歌曲的重点。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演唱歌曲《蜗牛》,分享学习成果。
8.板书(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歌曲《蜗牛》的旋律和歌词,方便学生复习和巩固。
幼儿园大班教案《蜗牛》优秀6篇1。
蜗牛蜗牛向上爬日记这次牛牛范文为您整理了6篇幼儿园大班教案《蜗牛》,如果能帮助到您,牛牛范文将不胜荣幸。
蜗牛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学习带休止符的节奏,并为歌曲伴奏。
二、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使同学们懂得不能象黄鹂鸟那样自以为是、以自己的长处取笑别人的短处,和在生活中要学习蜗牛不畏艰难,对奋斗目标执着追求的顽强精神。
三、能力目标:通过创编、表演,培养学生创新性、发散性思维和探究团结的精神。
初步学会评价。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蜗牛与黄鹂鸟》,引导学生利用各种表现方式来表达自己听到的音乐,从而体验音乐、感受音乐。
教学难点学会o x o x | o x x ‖的节奏型,唱出歌曲的强弱。
教学准备多媒体、蜗牛和黄鹂鸟的头饰、打击乐器、电子琴等。
教学方法听唱法、视唱法、情境法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感受音乐学生听音乐模仿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样子走进音乐教室。
二、谜语激趣导入1、猜一猜师:老师这有一个小谜语让你们猜猜这是什么:小小动物行得慢,背着房子它在里面住。
是什么动物?(生:蜗牛。
可见出示蜗牛)它有什么特点?让我们一起学学蜗牛爬行的样子。
师:瞧!森林里的黄鹂鸟也来了(课件出示)2、师:可真热闹呀,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关于蜗牛和黄鹂鸟的故事,可是老师要用唱的方式告诉你们这个故事。
(教师范唱《蜗牛与黄鹂鸟》)师:谁能把刚才老师唱的故事说给大家听听,看看谁说得最棒。
(学生自由说,教师小结。
)三、学习节奏型为歌曲伴奏师:这么有趣的歌曲让我们为它伴奏相信会更好听的。
1、课件出示两条节奏型① o x o x | o x x ‖② xxxx x | xxxx x ‖老师示范拍节奏2、师:你们觉得哪条节奏型更像小蜗牛在爬的样子呢?我们就用它为歌曲伴奏(学生讨论并回答)。
3、练习节奏第一步:学生有节奏的模仿蜗牛爬的样子出示:0爬0爬| 0爬爬‖第二步:学生按节奏怕手为歌曲伴奏第三步:用自己喜欢的并能发出声响的方式按节奏为歌曲伴奏。
蜗牛教案反思6篇蜗牛教案反思篇1活动目标:1、理解歌曲内容,初步学唱歌曲。
2、感受3/4节拍的特点,用流畅、欢快的声音唱出小蜗牛逍遥、自在的心情。
3、进一步了解蜗牛背壳的神奇作用。
活动准备:1、歌曲cd2、蜗牛图片活动过程:一、出示蜗牛图片,引出歌名。
1、师:快乐的小蜗牛,背着房子去旅游,你想做这只快乐的小蜗牛吗?2、师:我们一起来学一首歌唱小蜗牛的歌,名字就叫《快乐的小蜗牛》,仔细听听歌里是怎样唱小蜗牛的。
二、欣赏歌曲。
1、教师清唱歌曲。
师:歌里唱的是怎样的一只小蜗牛?小蜗牛想去干什么?2、欣赏歌曲第二遍。
师:小蜗牛的房子有什么好处?3、欣赏歌曲第三遍。
小蜗牛有很神奇的背壳,就像一座房子,风雨都不怕,它可以到处旅行,多么逍遥自在。
三、幼儿学唱歌曲。
1、幼儿按歌曲节拍拍手,感受歌曲。
2、幼儿跟唱,重点唱出轻松的情绪。
四、分组演唱表演歌曲。
蜗牛教案反思篇2设计意图: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泥工教学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幼儿喜爱。
通过泥工教学活动,不仅能使幼儿掌握一些简单的塑造物体形象的方法和技能,并能增强幼儿手的协调性、灵活性,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本学期以来我们在美术活动中以泥工为主,孩子们初步掌握了捏、团、搓、压等技能,学会了搓面条、团汤圆、包饺子、做胡萝卜、做棒棒糖等,在此基础上我还结合小班孩子爱动物的特点设计活动。
活动目标:1、学习运用捏、团、搓、卷等技能用橡皮泥做蜗牛。
2、初步了解蜗牛的外形特点,感受泥工活动的乐趣。
3、初步激发孩子喜欢小动物、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橡皮泥、火柴若干,ppt课件,背景音乐、草地背景图活动重难点:幼儿用搓、卷的技巧制作蜗牛壳的技巧。
活动过程:(一)欣赏蜗牛图片,激起兴趣。
1、出示蜗牛身体图片——师:小朋友猜猜看,这是谁呀?2、出示完整蜗牛图片师:那我们跟小蜗牛打个招呼吧:小蜗牛,你好呀!师:我们来看看,小蜗牛它长什么样呢?师总结:小蜗牛有细细长长的身体,一头大,一头小。
健步如飞的蜗牛三年级作文大全六篇关于健步如飞的蜗牛三年级作文大全六篇:1. 健步如飞的蜗牛我有一只蜗牛,它不同于一般的蜗牛,它走路是健步如飞的,特别快,我被它吸引了。
它身体颜色很亮丽,蜗牛壳是淡黄色的,身体是墨绿色的,让人看起来特别有生气,有朝气蓬勃的感觉。
它每天都在我院子里自由自在地走,不受阻拦,健步如飞的走着,风一吹,它的小身体不倒也能站立下来,真是太神奇了。
这种像蜗牛这样的动物虽然看似慢,但是它的生活也是有趣的,你不一定要去远方寻找自己的欢乐,也不一定非要去公司上班,只需要在平凡不过的小蜗牛身上多加一点关注,也会发现它身上精彩无限。
2. 我身边的健步如飞的蜗牛我家院子里有一只小蜗牛,它的身上有很多个小圆点,从远处看好像是星星,非常漂亮,它不同于一般的蜗牛,它可以健步如飞地爬,实在是太让人惊奇了。
每当我在院子里走来走去的时候,总是不经意地发现蜗牛在角落里养精蓄锐,等待下一次奋力爬行。
当我仔细观察它的行进之时,发现它的每个步伐,非常有力量,让人不得不惊叹它的健行及从容,这难道不是人们所向往的美好生活吗?这么训练有素的小蜗牛,使我认为每一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所爱,不一定按照别人的想法去生活,就像它一样,健步如飞地奔向自己的梦想,发布自己的价值,才能自在地飞翔。
写作重点分析:描写对象的特性,将其与一般的蜗牛进行对比的比较,表现出它与强烈的生命力和特别的魅力。
措辞生动,形式生动,气势磅礴,展示出蜗牛奋斗励志的精神。
用词分析:形容词、形容词以及部分形容词性词语的使用是此文重点所在,如亮丽、生气蓬勃、小圆点、渐变、高超、华丽、从容等。
同时,思想性的表达非常简练,显得深情、凝重、含义深远,激发读者的思考、投入感情,让人记忆深刻。
3. 蜗牛,健步如飞的动物蜗牛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动物,它慢悠悠地爬行,让人感到非常惊奇。
但是,你知道吗?有一些蜗牛并不慢,它们可以健步如飞地爬行。
我曾经在花坛里见过健步如飞的蜗牛,它的壳是灰色的,看起来和别的蜗牛没什么区别。
怎样消灭蜗牛
一、人工灭杀
春末夏初,尤其是5-6月份蜗牛繁殖高峰期时,人工将菜叶上的蜗牛捡出田间,或者是在田中放置蜗牛喜食的菜叶进行引诱,然后集中进行处理。
二、生石灰防治
一般下午3点后,在果树周边或者是农田四周撒施一圈生石灰,
当蜗牛夜晚外出取食时,最终因失水死亡。
三、化学药剂防治
1、在蜗牛危害盛发期时,每亩地使用800-1000g的6%蜗克灵颗粒剂,点施、条施或撒施。
如果是点施,每点施加1.5-2g,如果是撒施,每平方米施加1.5g。
2、准备300g多聚甲醛、50g蔗糖,300g的5%砷酸钙,400g米糠(使用前先炒香),然后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匀,制成黄豆般大小的颗粒,然后施于田中。
3、每亩地使用500-600g的6%密达杀螺粒剂或者是1500-3000g 的3%灭蜗灵颗粒剂与10-15kg细土混合均匀,于田间撒施。
4、下午4点后,使用80%四聚乙醛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98%硫酸铜800-1000倍液均匀喷洒作物茎叶,10天后重复用药一次。
5、蜗牛发生初期时,使用清水浸泡茶籽粉1-2天左右,然后将茶籽水稀释60倍后灌根。
6、发现蜗牛为害时,使用8%四聚乙醛1000倍液均匀叶面喷洒。
四、农业防治
1、种植作物前,将四周的杂草清理干净,破坏蜗牛的生存环境。
2、晾晒土地,保证土壤含水量处于较低水平,一定程度上可抑制蜗牛的发生。
蜗牛的坚持作文蜗牛的坚持作文6篇蜗牛的坚持作文1在动物王国里,有身如小山的大象,有凶猛残忍的鲨鱼,还有翱翔天际的老鹰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毫不起眼但又坚持不懈的小蜗牛。
有一天,我在洗菜的时候发现了一只小蜗牛,它背着一个“小房子”,黑白相间的“小房子”好像一块圆形的巧克力。
它的头上长了两对触角,约1厘米长的一对大触角竖立在头顶上,两只小米粒大小的黑眼睛长在触角的顶端,当它眺望远方的时候,触角交错着摇摆,好像两只小鼓槌在敲鼓;约5毫米长的一对小触角长在大触角的下方,像两个小手电筒照亮前方。
我用手一碰蜗牛的触角,蜗牛就立刻把触角缩了回去,过了两秒钟后,它大概认为没有危险了,才把触角慢慢地伸了出来。
我轻轻地捏住它的壳,让它肚皮朝上,我发现它没有脚,那它是怎么爬的呢?原来它是用自己的腹部爬行的,它爬过的每一个角落都会留下一条清晰的痕迹。
我把小蜗牛头朝外放在一支铅笔的一端,小蜗牛觉得路况不对,再往前走就会摔下“悬崖”,于是它掉头返回,在返回的途中,它的“小房子”因为太重而悬在了空中,它的身体紧紧地吸在了铅笔上,身体也被拉得变了形,它拼命地把身体向铅笔的上方蠕动,同时把自己的壳也拉回到背上,就这样,这只勇敢的小蜗牛凭借着坚持不懈的精神,终于脱离了被摔下悬崖的危险。
这只毫不起眼的小蜗牛的勇敢行为深深感动了我,它遇到困难没有退缩,而是勇往直前,我也要学习它的这种精神,遇到困难不退缩。
我把它放回了大自然,让它找回自己的家。
蜗牛的坚持作文2那只蜗牛,背着毫不起眼的壳,一点一点地、坚定不移地挪动着,艰难的动作中带着倔强的坚持。
――题记雨后,空气中有湿润的泥土的气息。
这个时候地面上,花丛中会有很多的蜗牛,自然成为孩子们的玩具。
我把一只蜗牛带回家,放在玻璃瓶里。
一开始,它缩在壳里不敢出来。
好一会儿之后,它才慢慢地伸出触角,慢慢地,慢慢地,一旦碰壁,它就立刻缩回去,如此重复。
我忽然觉得可笑。
笑它胆子小,它的懦弱。
笑着笑着,我想到了自己,我不也像这只蜗牛一样胆小懦弱吗?学习的压力让我原有的激情渐渐消失,我失去了奋斗的动力,像蜗牛一样缩在壳里,却没勇气像它一样从壳中再次探出头来。
《蜗牛》教学反思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陈耀华《蜗牛》一课是科学三年级上册动物单元的第二课。
对学生来说,喜爱动物之情是与生俱来的。
学生们在观察大树、观察各种植物的时候,已经留意到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并且被一些动物的活动所吸引;关于动物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已经提出。
科学教学内容也就从植物发展为对动物的观察研究。
这一课开始,学生将对四种小动物进行细致的观察。
这些观察活动,将指导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获得观察结果的过程中了解动物的共同特征,建立起生命体的概念。
因此,观察蜗牛,不仅仅是观察它的外形,更要关注它的生活,从蜗牛的运动、反应、吃食、排泄以至繁殖等方面进行观察研究,这些内容将直接指向本单元的核心概念。
在前一节课,我介绍了蜗牛的饲养方法,要求每个学生尽可能养几只蜗牛,并仔细观察做好记录。
当老师介绍了养蜗牛的方法后,学生的热情很高,都想回家饲养并观察。
但成都今年比过去同期气温低,学生回家在附近很难捉到蜗牛,给观察活动带来困难。
有个孩子的爷爷在一天晚上打来电话问:“在哪儿能买到蜗牛?”正好先上完这课的学生在课上汇报时,讲了她和家长捉蜗牛的经验:先给一处花坛浇一些水,过半小时后,就有几只蜗牛出现。
我便把这个方法告诉了这位家长,果然,这位孩子用此种方法捉到了蜗牛,第二天高兴地对我说。
我把这个办法向其他班的学生作了介绍,于是,很多孩子都捉到了蜗牛。
让学生先与蜗牛相处一段时间,在相处的过程中学生肯定会对它进行观察,观察次数多了,就会发现问题。
这样,在上课时,就能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更多的放在解决学生关注的问题上。
科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要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核心。
本课在教学中力求体现这样的理念。
我给学生留足充分的探究的时间。
课堂中第一个活动,学生小组观察研究蜗牛用时10分,汇报交流10分钟。
从时间上来说,保证了学生探究的时间,把课堂交给了学生,使探究的理念较好地落实在了课堂上。
从学生的反映来看,学生对蜗牛的描述各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每个小组观察描述的方法并不雷同,学生有了自己的观察和思想。
《蜗牛》教案教材分析:这是一首专为失学儿童创作的励志歌曲,曾作为世界展望会主题曲,表现了遇到因难时不颓废,乐观进取、坚韧不拔的精神。
歌曲旋律舒展、流畅,情感质朴动人。
歌曲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音乐在中低音区娓娓道来,带有叙事性的风格。
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形成较为鲜明的对比,音区逐渐升高,旋律也更为宽广、有力,并且音乐篇幅也扩大了一倍,着重表现“一步一步向上爬”时无所畏惧的勇气与力量。
第二部分的音乐材料在最后再次得到重复与加强。
这种结构上打破均衡的做法,强化了蜗牛乐观、坚毅的形象,突出表现了歌曲的情感。
教学目标:1、通过蜗牛这首歌曲,希望大家看到蜗牛的特征,蜗牛虽然小,但是在身上潜藏着的巨大能量。
2、通过不同形式的聆听歌曲,能跟随音乐参与歌曲的演唱,理解歌词的潜在含义,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心。
3、通过歌曲,了解作词作曲者周杰伦的故事,激励学生勇敢追梦,不怕过程中的艰辛和汗水,从而引导学生正确追星。
4、了解作词作曲者周杰伦的其他歌曲,引导学生用积极地心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点:可以跟唱歌曲,并有表情地演唱,从音乐中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教育。
明白在成功的背后要付出劳动和汗水。
教学难点:通过“巨星”周杰伦的奋斗史,激发学生努力向上、不断前行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首先在上课前老师问大家一个问题,提起蜗牛,你会想到什么?生:说出自己的认识。
师:看来大家对蜗牛的特性还是很了解的,蜗牛爬的很慢、有坚硬的外壳、柔软的身体、一碰到就会缩回的触角等特性,蜗牛是我们日常生活常见的小动物,那么接下来,我们来聆听歌曲《蜗牛》,你来听一听,歌曲中的蜗牛有着怎样的品质?【播放歌曲蜗牛】二、讲授新课师:刚刚我们聆听的就是歌曲《蜗牛》,大家知道这首歌的作词作曲者是谁吗?生:周杰伦师:《蜗牛》是周杰伦作词、作曲的一首歌曲,是世界展望会的公益活动主题曲。
【介绍歌曲】(设计意图:通过介绍歌曲、了解到流行歌曲被编写入教材师非常不易的)师:那么你了解周杰伦吗?你会唱周杰伦的歌曲吗?生:各抒己见【出示周杰伦】师:看来大家对周杰伦还是有一定了解的,因为他有许多作品被我们所熟知。
蜗牛【英文名】Snail【拉丁文学名】Fruticicolidae【科属分类】柄眼目,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大蜗牛科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
虽然它的嘴大小和针尖差不多,但是却有25600颗牙齿。
在蜗牛的小触角中间往下一点儿的地方有一个小洞,这就是它的嘴巴,里面有一条锯齿状的舌头,科学家们称之为“齿舌”。
蜗牛并不是生物学上一个分类的名称。
一般指大蜗牛科的所有种类动物,广义的也包括腹足纲其他科的一些动物〔包括蛞蝓等〕。
一般西方语言中不区分水生的螺类和陆生的蜗牛,汉语中蜗牛只指陆生种类,虽然也包括许多不同科、属的动物,但形状都相似。
蜗牛有一个比较脆弱的,低圆锥形的壳,不同种类的壳有左旋或右旋的,有明显的头部,头部有两对触角,后一对较长的触角顶端有眼,腹面有扁平宽大的腹足,行动缓慢,足下分泌黏液,降低摩擦力以帮助行走,黏液还可以防止蚂蚁等一般昆虫的侵害。
蜗牛一般生活在比较潮湿的地方,在植物丛中躲避太阳直晒。
在寒冷地区生活的蜗牛会冬眠,在热带生活的种类旱季也会休眠,休眠时分泌出的黏液形成一层干膜封闭壳口,全身藏在壳中,当气温和湿度合适时就会出来活动。
蜗牛几乎分布在全世界各地,不同种类的蜗牛体形大小各异,非洲大蜗牛可长达30厘米,在北方野生的种类一般只有不到1厘米。
一般蜗牛以植物叶和嫩芽为食,因此是一种农业害虫。
但也有肉食性蜗牛,以其他种类蜗牛为食。
,现在这种人工养殖可食用的蜗牛已经随同法国烹饪向世界各地传播。
蜗牛是雌雄同体的,有的种类可以独立生殖,但大部分种类需要两个个体交配,互相交换精子。
普通蜗牛将卵产在潮湿的泥土中,一般两到四周后小蜗牛就会破土而出。
一次可产100个卵。
蜗牛的天敌很多,鸡、鸭、鸟、蟾蜍、龟、蛇、刺猬都会以蜗牛作为食物,萤火虫主要以蜗牛为食。
一般蜗牛寿命可以活2-3年,最长可达7年,但大部分可能当年就成为其他动物的食物。
蜗牛在各种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也不相同,在中国,蜗牛象征缓慢、落后;在西欧则象征顽强和坚持不懈;有的民族以蜗牛的行动预测天气,芬兰人认为如果蜗牛的触角伸的很长,就意味着明天有一个好天气。
1蜗牛2 子里,邻(lín )居家的小姑娘青青,坐在一个小板凳上,摆弄着地上的一只小蜗牛,口中还唱着:“蜗牛、蜗牛,先出犄(jī)角后出头……”[①这段话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着那动听的歌谣,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
3[②这句与下文有什么关系?] 45 得小时候,每当下过雨,[③“每当”一词说明了什么?]我和小伙伴们就到潮湿的墙根捉蜗牛。
[④蜗牛常出现的时间和地点是什么?]蜗牛总是藏在圆圆的螺旋(luó xuán )形的硬壳里不肯出来。
[⑤“总是”“不肯”两个词语表达了“我们”怎样的心情?]于是我们就把它们放在平整的石块上,一边唱着歌谣,一边观察着它们的动静❶。
[⑥“一边……一边……”这一动作描写的作用是什么?]不一会儿,从硬壳里探出❷一对长着小黑眼睛的触(chù)角,东张西望地“巡(xún )视”一番(fān ),直到觉得四周没有一点儿危(wēi )险了,才慢慢地伸出头来。
[⑦从这句看,小蜗牛的性格特点是怎样的?]要是轻轻地碰它一下,它便立即把头缩回去。
[⑧这句话中的“轻轻地1 ☜ 2①这段话写的是邻居家的小姑娘青青一边摆弄蜗牛,一边唱着关于蜗牛的儿歌的情景。
3 ②承上启下,引出童年记忆。
4 ③说明蜗牛的出现是有规律的,而这个规律是作者小时候通过观察发现的。
5④时间是“下过雨”,地点是“潮湿的墙角”。
⑤表达了“我”和小伙伴们盼它出来而它又不出来时的焦急心情。
❶动静:动作或响声;情况、消息。
⑥为下文观察的结果作了铺垫。
❷探出:指向前伸出。
⑦重点句解析:这句话描绘了蜗牛遇到危险时的动作和神态,表明蜗牛非常小心谨慎。
⑧“轻轻地碰”说明“我”的动作既轻又快,“立即”“缩”表现了蜗牛胆子小、警惕性高。
碰”“立即”“缩”说明了什么?]嘿(hēi),真是个胆小鬼(guǐ)![⑨这个句子在全段中的作用是什么?]6段导7读:写“我”嘲笑蜗牛是胆小鬼。
一次,我将一只蜗牛放在墙壁上,想看看它怎样在垂直平面上爬行。
[⑩这一句在全段中的作用是什么?]它爬得慢极了,脖(bó)子伸得老长,背上重重的壳像一块大石头向下坠(zhuì)着。
8[这句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表现了小蜗牛怎样的特点?]看得出,它爬得很努力。
好半天,在它的身后留下了一条弯弯曲曲的爬痕(hén)。
[“好半天”与“弯弯曲曲”分别说明了什么?]我看得有些不耐烦了,可它还在不懈(xiè)地向上爬,只是有时稍停一下,喘(chuǎn)一口气,又继续往上爬。
9[“我”为什么会“不耐烦”?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我想逗(dòu)逗它,但是刚碰到它的触角,它身子用力一缩,就从墙上掉了下来,啪的一声,摔到地上。
[“用力一缩”说明了什么?这句话与上文中的哪句话相照应?]我真担心会把它摔坏了,急忙俯(fǔ)下❸身子去察看。
谁知过了一会儿,它又探出了小脑袋,一对触角摆来摆去,好像在说:“没关系,我没摔坏。
”10[句导读:小蜗牛的话是作者的想象,使一只活泼、坚强的小蜗牛跃然纸上,很招人喜爱。
]我以为它会畏惧(wèi jù)❹,会退缩,会放弃爬墙的努力,然而,[“然而”一词表转折,它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它又爬上了墙壁,一点儿一点儿努力往上挪(nuó)动着。
[两个“一点儿”和“挪动”说6⑨总结上文。
7⑩这是本段的总起句,下文都是围绕这句话写的。
8精彩句解析:比喻。
形象地说明蜗牛的壳很重,爬行相当艰难。
“好半天”说明了蜗牛爬行的时间很长。
“弯弯曲曲”说明它爬行的路线不是笔直的。
9因为“我”觉得它爬行得太慢。
这样写更加反衬了蜗牛爬行时的“不懈努力”。
说明它缩回去的动作快。
这句话与前面“真是个胆小鬼”相照应。
❸俯下:向前屈身低头。
“俯”与“仰”相对。
10❹畏惧:害怕。
“然而”表示“我”看到的和猜想的完全不同。
再次强调了蜗牛爬得慢。
明了什么?]真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pān)”哪!11[作者在赞叹蜗牛怎样的精神?]我开始敬佩它了,于是用最大的耐心仔细看它往上爬。
12[“我”的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终于,13经过几十分钟的长途(tú)跋涉(báshè),它到达了墙壁的顶端。
14[这句话从哪几个方面对蜗牛取得胜利作了总结?]它转❺过小脑袋向下看了看,似乎❻在说:“你看到了吗?我成功了!”[句导读:小蜗牛的话仍然是作者的想象,想象小蜗牛爬上墙顶的喜悦和自豪,其中包含着作者对小蜗牛的赞赏和喜爱之情。
]15段导读:讲“我”观察蜗牛怎样在垂直平面上爬行。
16 今,城市里已很难见到蜗牛了。
有时候跟朋友们谈起童年趴在墙根捉蜗牛的事情,不免(miǎn)有些惆怅(chóu chàng)。
[“惆怅”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时突然听见小青青在院子里唱着熟悉(xī)的儿歌,我便再也坐不住了,连忙放下笔,奔出房门,想和她一起,再好好地看看我熟悉的蜗牛。
11重点句解析:坚持不懈的精神。
由前面的“嘲笑”到“担心”到猜想“蜗牛会畏惧,会退缩,会放弃”,到这时的“敬佩”。
对蜗牛而言,一是时间长,二是路途远,三是爬行艰难。
❺转,这里读zhuǎn,指变换方向。
❻似乎:指好像;仿佛。
“似”在这里读sì。
1213141516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书写。
2.理解词语的意思,积累词语。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生字卡片,蜗牛的图片。
一导入新课1.投影出示蜗牛的图片。
观察图片上画的是什么小动物,说说它的样子。
2.你对蜗牛有哪些了解?3.教师简介蜗牛。
蜗牛,生活在潮湿陆地上的软体动物,有螺旋状的外壳,头部有两对触角。
吃植物的根、叶、芽,是一种害虫。
有的种类可食用。
4.板书课文题目,导入课文。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作者小时候是怎样趴在墙根捉蜗牛的事情。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1)对不认识的字要多读几遍。
(2)边读边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新词。
2.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卡片。
(2)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
(3)理解词语的意思。
痕:事物留下的印迹。
继续:连续,接着。
熟悉:清楚地了解。
危险:危急凶险,指虽未发生,但已面临灾难的情况。
畏惧:害怕。
(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袋”,上下结构,上半部的右边不要多写一“撇”。
“免”,注意与“兔”字区别,不要多写一“点”。
三朗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朗读全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1.上课伊始,可播放周杰伦的歌曲《蜗牛》,把学生带进蜗牛的世界中,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引入课文的学习中,而且生动有趣,不乏味。
2.讲解本课的词语时,教师可先讲解字面意思,然后采取以行动和表情演示的方式讲解词语,如“巡视”“东张西望”等词语都可以借助表情和动作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词义。
1.了解蜗牛的形体特征、行动特点。
2.体会作者的观察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有关蜗牛的图片。
一导入新课1.回忆上节课所讲内容,关于蜗牛,你了解了哪些?2.投影出示蜗牛的图片,说说你对蜗牛的印象。
二朗读全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我”小时候和小伙伴们一起观察蜗牛?2.朗读全文,回答上面的问题。
(第三、四自然段)三朗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1)默读课文。
(2)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3)小组交流。
读句子,谈体会。
(4)理解句子。
投影出示:不一会儿,从硬壳里探出....地“巡视”一番,直到觉得..一对长着小黑眼睛的触角,东张西望四周没有一点儿危险了,才慢慢..头来。
..地伸出①读句子,说说加点词语的意思。
②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体会作者此时的心情。
③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2.讨论:“我”为什么开始嘲笑蜗牛是胆小鬼,后来又敬佩它了?四朗读课文,体会观察方法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内容体会观察方法。
(1)观察时要有一定的顺序。
(2)不仅要看事物的整体,还要观察每个部位的样子。
(3)观察时不仅要观察静态,还要观察动态。
1.教师可在课前让学生搜集关于蜗牛的资料。
上课时,教师先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蜗牛的了解,让大家对蜗牛有初步的认识。
2.课上教师可让学生们设计实验来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给蜗牛设计一个家,使学生通过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等探究活动,真正了解蜗牛。
3.讲解完后,教师要留有一点儿时间让学生交流感悟,介绍自己平时都观察过什么,得到过什么启示和乐趣。
将文本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课文的学习真正运用到生活当中。
1.看拼音,写词语。
chùjiǎo(触角) jìxù(继续) dǐnɡduān(顶端) dǎn xiǎo(胆小) lín jū(邻居) shúxī(熟悉)2.比一比,再组词。
3.选词填空。
继续连续陆续(1)花圃里的这些花在二十四小时内(陆续)开放。
(2)爸爸已经(连续)工作了十几个小时。
(3)我们要(继续)努力奋斗,作出新贡献。
4.猜谜语。
叫牛不是牛,背着房子走。
打一动物(蜗牛)5.为什么蜗牛爬行时会留下一道爬痕?一蜗牛简介蜗牛有一个比较脆弱的、低圆锥形的壳,不同种类的壳有左旋的,有右旋的。
有明显的头部,头部有两对触角。
后有一对较长的触角,顶端有眼,腹面有扁平宽大的腹足,行动缓慢。
足下分泌黏液,降低摩擦力以帮助行走,黏液还可以防止蚂蚁等一般昆虫的侵害。
蜗牛一般生活在比较潮湿的地方,在植物丛中躲避太阳直晒。
在寒冷地区生活的蜗牛会冬眠,在热带生活的蜗牛旱季也会休眠。
蜗牛休眠时分泌出的黏液形成一层干膜封闭壳口,全身藏在壳中,当气温和湿度合适时它们就会出来活动。
一般蜗牛以植物叶和嫩芽为食,因此是一种农业害虫。
蜗牛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属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动物,富含多种氨基酸。
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
虽然蜗牛嘴的大小和针尖差不多,却有20000多颗牙齿。
在蜗牛的小触角中间往下一点儿的地方有一个小洞,这就是它的嘴巴,里面有一条锯齿状的舌头,科学家们将它称之为“齿舌”。
二有趣的动物1.蜜蜂嗅觉可与狗争高下蜜蜂的嗅觉非常灵敏。
一项研究表明,单只蜜蜂的嗅觉相当于狗的99%,成群蜜蜂的嗅觉灵敏度则要比狗强许多。
它们还有惊人的记忆力,能够记住许多气味。
另外,蜜蜂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本领,那就是能将自己记住的气味“告诉”同伴。
2.海豚会救人海豚救人的举动源于它们照料子女的天性。
海豚是用肺呼吸的,它们经常要浮出水面换气。
海豚妈妈常把自己的孩子托出水面呼吸。
所以当人落入水中挣扎时,这可能会引起海豚妈妈的本能反应,前去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