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的冲击回转钻进技术_殷琨
- 格式:pdf
- 大小:238.23 KB
- 文档页数:3
浅谈拉瓦尔喷管在多工艺冲击回转钻进技术中的应用摘要:本文通过改变钻头喷嘴流道形状,将拉瓦尔喷管引入钻头设计中,使喷嘴出口处形成超音速流动,以增强卷吸效果,使反循环更加彻底。
关键词:贯通式潜孔锤、超音速、拉瓦尔喷管、计算机仿真。
一、引言目前在贯通式反循环钻进中生产部门普遍采用高风压大排量空压机,来获得大的冲击功,提高钻井效率,但以往设计的钻头无法满足要求,经常出现“正循环”现象,使施工环境变得很恶劣,更为严重的是钻遇潮湿地层,岩屑在孔壁附着,随时间增长,可能会发生的卡钻事故,严重阻碍了贯通式反循环钻进技术的应用,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对钻头水口进行改进,以满足钻进要求。
二、钻头流道设计及试验反循环的形成与钻头喷嘴处气体流速密切相关,流速越高,卷吸作用越强,反循环越彻底,故考虑增加喷嘴处气体流速来改进钻头结构。
引入拉瓦尔喷管对钻头进行改进。
拉瓦尔喷管是使气流膨胀以获得高速流动的设备。
喷管的截面积是变化的,气体在喷管内流动时,与管壁之间有摩擦作用,气体还通过管壁向外界散热。
但就整个流动而言,摩擦作用是很小的;其次,由于气体的速度很大,管道又不长,气体通过喷管时与管壁接触的时间很短,在没有特殊冷却的情况下,散失的热量与气流的总能量相比也是很小的,可近似地认为是绝热的。
气体在喷管中流动,除受上下游压强、换热、粘性摩擦等因素影响外,主要受喷管截面积变化的影响。
喷管内气体的流动可看作一维定常等熵流动。
要想产生超音速气流,管道的截面形状在亚声速段应是收缩的,在超音速段应是扩张的,以声速处截面积为最小,另外,上下游压差也是必须的,但管道先收缩后扩张是必要的几何条件。
因此,采用拉瓦尔喷管得到超音速气流,获得所需要的气流参数(如马赫数)。
喷管的设计,首先是在给定的条件下(进口参数及背压)下确定管形,再根据给定的流量计算有关的尺寸。
其实质就是使喷管的外形与截面积的尺寸完全符合气体在降压增速过程中所形成的外形与截面积,以实现将气体的内能尽可能地转化为机械能。
地质钻探液动冲击回转钻进技术再(新)认识刘秀美;李小洋;孙建华【摘要】针对地质钻探液动冲击回转钻进适用条件、钻探设备配置要求、冲洗液与现场维护、相关新产品研发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认识和建议.文章认为,当前地质钻探装备条件的改善,冲洗液性能、质量和固相控制(净化)工作的强化,有利地支撑了液动冲击回转钻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小直径金刚石绳索取心液动冲击回转钻进已经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液动冲击回转钻进工艺.对原地质矿产标准枟液动冲击回转钻探技术规程枠(DZ/T 0053—93)进行修订,是推动目前我国液动冲击回转钻进技术发展的举措之一.今后,还应加强新型高能液动潜孔锤研发和示范应用,研究优化大直径、全面钻进工艺.【期刊名称】《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年(卷),期】2017(044)004【总页数】5页(P31-35)【关键词】地质钻探;技术标准;液动潜孔锤;液动冲击回转钻进【作者】刘秀美;李小洋;孙建华【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4.5+6液动冲击回转钻进(hydro-percussive rotary drilling)是液动潜孔冲击器连续冲击与钻头回转相结合的“复合”钻进方法。
该方法于19世纪初发端于欧洲,20世纪70—80年代曾在苏联大量推广应用。
我国原地质部勘探技术研究所于1958年开始研究液动冲击回转钻进技术,70—80年代得到快速发展,逐步成为有中国特色、领先世界的先进钻探技术。
与常规回转钻进方法相比,冲击回转钻进具有机械钻速高、回次进尺长、钻探质量较好等优点。
在坚硬、致密的“打滑”岩层应用液动冲击回转钻进,可缓解金刚石钻头“打滑”问题;在因地层因素发生钻孔弯曲的钻孔中应用,特定情况下具有一定的减斜效果。
自2015年1月开始,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邀请吉林大学、山东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河南省深部探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第八地质大队等单位的钻探技术专家,共同对20世纪80年代中期制定的原地质矿产标准《液动冲击回转钻探技术规程(DZ/T 0053—93)》进行修订。
反循环钻进中水龙头弯管磨损数值模拟
黄勇;殷琨;朱丽红
【期刊名称】《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3(044)005
【摘要】针对反循环钻进中水龙头弯管磨损失效问题,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水龙头弯管内气固两相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弯管内岩屑颗粒的运动轨迹及壁面磨损分布,并进一步分析岩屑特性对壁面磨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气固两相流经过弯管时,岩屑与壁面在弯管30°,90°和150°转角位置存在碰撞集中区,对应形成3个壁面磨损区,其中30°转角位置磨损最严重,形成刺漏点;此外,岩屑颗粒特性对弯管磨损存在影响,随颗粒速度或质量流量的增大,弯管磨损速率显著增大;随颗粒直径增大,磨损速率先增大后减小;颗粒密度对弯管磨损影响不明显.
【总页数】7页(P2053-2059)
【作者】黄勇;殷琨;朱丽红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26;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26;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8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34.5
【相关文献】
1.弯管中液固两相流及壁面碰撞磨损的数值模拟 [J], 张少峰;曹会敏;刘燕;高聪
2.弯管中液固两相流固粒对壁面磨损的数值模拟 [J], 张继军;曹会敏;张少峰
3.页岩气压裂弯管中液固两相流冲蚀磨损的数值模拟 [J], 成芳; 易先中; 彭灼; 周元华; 宋顺平; 盛治新; 殷光品
4.基于CFD的弯管冲刷磨损数值模拟研究 [J], 郭悠悠; 杨文; 穴强
5.平椭圆弯管冲蚀磨损数值模拟 [J], 莫丽;郭振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摘要冲击回转钻进技术的设想始于欧洲。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在美国,加拿大和前苏联才研制出几种具有实用意义的液动冲击器。
我国从1958年底开始在原地质矿产部勘探技术研究所对液动冲击回转钻进技术进行研究,几乎与世界同步。
液动冲击器是液动冲击回转钻探的关键设备。
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国民经济增长对液动冲击回转钻探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加速液动冲击器的研究势在必行。
本文在综述了国内外液动冲击回转钻探和液动冲击回转钻探核心机械—液动冲击器的基础上,研究阀式反作用液动冲击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并提出了计算液动冲击力和冲击频率的方法。
通过分析,指出阀式反作用液动冲击器适用于中到中硬以上的岩层,并且应尽量增大泥浆排量,采用较大刚度的冲锤弹簧,以使冲击器的优点得到充分发挥。
并针对液动冲击器的关键零件—冲锤弹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计算和验算。
并从技术和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液动冲击回转钻探的技术经济效果。
本文主要作了以下工作:1)详细阐述了液动冲击回转钻探;2)详细介绍了各种液动冲击器;3)分析了反作用液动冲击器的结构原理和结构特点4)阀式反作用液动冲击器的性能分析和参数计算。
关键词:液动回转钻探反作用冲击器1AbstractThe text ,basing on summing up the studying of nation inside and outside n circumgyrate drilling of fluid move concussion and fluid move impulsion implement of counteractive of valve style,study working principle and frame characteristic of fluid move impulsion implement of counteractive of valve style.And it advances the measure that account the wallop and concussion frequency.Overpass the analysis,it indicate that the fluid move impulsion implement of counteractive of valve style is the same with the terrane that whose rigidity is middle or upwards.Besides it should accretion the arrange quantity of slop to the best of its abilities and adhibits clash spring of the greater limit to exert the excellence of impulsion implement.It also makes detailed analyzed account and checking computations in allusion to the key part of the impulsion implement,and analyses the technic economy effet of the impulsion implement.The text do mianly these work:1)expound circumgyrate drilling of fluid move concussion particular.2)introduce diversified impulsion implement particular.3)analyse orking principle and frame characteristic of fluid move impulsion implement of counteractive of valve style.4)capability analysis and parameter account of fluid move impulsion implement of counteractive of valve style.Key words: fluid move, circumgyrate, drilling, counteractive ,concussion implement2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第一章液动冲击回转钻探 (1)1.1概述 (1)1.2冲击回转钻进的实质和特点 (2)1.3冲击回转钻进的应用范围 (3)1.4冲击回转钻进的发展概况 (4)1.5液动冲击回转钻在地质岩心钻探中技术经济效益 (6)第二章液动冲击器 (8)2.1冲击器的种类 (8)2.2 反作用式液动冲击器 (15)2.2.1 反作用式液动冲击器的结构原理 (15)2.2.2 反作用式液动冲击器的结构特点 (15)2.3 阀式反作用液动冲击器性能分析及参数计算 (16)2.3.1 功率特性及活塞冲锤运动特性分析 (16)2.3.2 参数计算 (16)2.4 本章小结 (22)第三章ГВМС—5型液动锤 (23)3.1 ГВМС—5型液动锤工作原理及特点 (23)3.2 冲锤弹簧设计和计算 (24)3.2.1原始条件的确定 (24)3.2.2.参数计算: (25)3.2.3验算 (27)第四章液动冲击回转钻进的发展展望 (27)4.1 液动冲击回转钻进的发展方向 (27)4.2 基础理论方面的重大课题 (30)4.3 应用研究 (30)第五章液动锤的仿真分析 (31)致谢 (35)参考文献 (36)III第一章液动冲击回转钻探1.1概述采用冲击回转钻进技术的设想始于欧洲。
项目名称:四川石油钻井工艺技术研究院项目“空气反循环钻井系统可行性研究”项目编号:2006220100003435作者简介:黄勇(1981—),男,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地质工程方面研究。
空气钻井作为一种特殊的欠平衡钻井技术[1],具有钻速高、成本低、环保性好等优势,在国内外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但其循环系统的压力分布、钻井机械的选择、钻井参数的合理配置与气体正循环钻井方式相比有着很大的区别。
国内外关于气体反循环钻井技术和机械研究都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因此对气体反循环钻井技术进行系统的研究,从而设计出优质的配套钻进机械是十分重要的课题。
本文结合空气潜孔锤反循环钻进技术对反循环钻头结构做了结构优化设计。
1空气潜孔锤反循环钻进技术1.1空气潜孔锤反循环钻进原理空气潜孔锤反循环钻进技术是集欠平衡钻进、冲击回转钻进、潜孔锤反循环钻进三种钻进技术于一身的先进钻进工艺,在矿产开采方面已经成功应用。
目前正在研究其钻进工艺原理及其对应的钻进机具,使其应用到石油勘探开发方面。
空气潜孔锤反循环钻进技术工艺原理[2]见图1。
空压机供给压缩空气由双通道气水龙头2右侧的进气胶管4进入,经水龙头2及双壁钻杆的内外管间环状间隙到达潜孔锤的上接头,推开逆止阀6经由内缸8侧面流向进气孔进入潜孔锤的前后气室,推动活塞冲锤9作往返冲击运动,冲击应力波经过反循环钻头11上的柱齿合金体破碎岩石,高速钻进成孔。
驱动活塞做功后的废气经活塞9与心管7之间的环状通道排至钻头1上部的环形空间,再经钻头11花键与花键槽之间的通道通过钻头上的排气孔排出。
空气潜孔锤反循环钻头试验研究黄勇,殷琨,博坤,朱丽红(吉林大学,吉林长春130026)摘要:介绍了空气潜孔锤反循环钻进技术,针对反循环钻具中的钻头做了系统研究。
空气潜孔锤反循环钻进技术是集欠平衡钻进、冲击回转钻进、潜孔锤反循环钻进三种钻进技术于一身的先进的钻进工艺,在矿产开采方面已经成功应用。
新型液动射流冲击器实验
熊青山;黄志强;殷琨;田海
【期刊名称】《天然气工业》
【年(卷),期】2008(028)012
【摘要】针对天然气深井、超深井钻井中难度大,时效低,钻头寿命短等问题,提出在深井、超深井钻井中采用新型液动冲击回转钻井技术.新型液动射流冲击器包括肺形阀武射流冲击器、盖板流阀式射流冲击器、连体阀式射流冲击器、麻雀型阀式射流冲击器,其工作原理与传统射流冲击器类似.实验包括凹劈、凸劈、尖劈、平劈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劈形,增加阀等措施,除麻雀型阀式射流冲击器外,均可实现正常冲击.但连体武射流冲击器中的阀及尖劈极易损坏.为了实现深井钻井,建议采用加大喷嘴过流断面面积、改变劈形等措施来解决新型液动阀式射流冲击器易损坏的问题.
【总页数】3页(P65-67)
【作者】熊青山;黄志强;殷琨;田海
【作者单位】湖北省油气钻采工程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湖北省油气钻采工程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湖北省油气钻采工程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2
【相关文献】
1.液动射流冲击器射流元件深井失效研究及对策 [J], 熊青山;王越之;夏宏南
2.新型液动射流冲击器顶紧及密封机构设计 [J], 张海平;索忠伟;陶兴华
3.表面工程应用于液动射流冲击器射流元件的试验研究 [J], 李治文;殷琨
4.适应于PDC钻头的液动射流冲击器改进及应用 [J], 王磊;张仁龙;索忠伟;张进双;夏一程;耿浩然;赵虹宇
5.强力液动射流式冲击器在彭州4-2D井的应用 [J], 尹慧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