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免疫程序
- 格式:doc
- 大小:51.50 KB
- 文档页数:2
免疫规划疫苗及免疫程序你知道吗免疫规划是根据国家传染病防治规划,使用有效的疫苗对体质低下、容易感染的人群进行预防接种而专门制定的规划,根据国家或者各省市、自治区确定的疫苗品种、免疫程序或方案进行接种。
在人群中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预防接种,目的就是为了避免传染病的发生和大范围流行,全面提升我国的卫生文明水平。
1免疫规划疫苗和计划免疫相比,免疫规划的内涵和外延更加宽泛,一方面预防接种的人群正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还不断将安全有效的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中。
我国其实从1978年就已经开始实行儿童计划免疫,这对我国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发展起到了非常好的带头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和国际接轨,我国引进了免疫规划的相关概念。
目前我国实施的免疫规划疫苗主要有五种,分别是乙肝疫苗、卡介苗、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以及麻疹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乙型肝炎、结核病、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麻疹这七类传染病,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儿童接种免疫规划中的疫苗全部免费,不收取任何费用。
(1)乙肝疫苗。
主要用于预防乙肝,适用于所有新生儿、意外感染以及与乙肝病毒携带者有密切接触的人群;(2)卡介苗。
这是一种免疫增强剂,能够提升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让人们的免疫力得到提升,强化自然杀伤细胞活性;(3)百白破疫苗。
百白破其实是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的统称,可以预防百日咳、白喉以及破伤风这三类疾病,使用了基础免疫后,被接种的血清中抗毒素可以达到保护水平以上,维持时间一般在10-15年,保护率超过95%;(4)脊髓灰质炎疫苗。
用于预防和根除脊髓灰质炎,这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发热、上呼吸道症状、肢体疼痛是主要症状;(5)麻疹疫苗。
注射部位为上臂外侧三角肌,可以有效预防麻疹。
2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2.1一般原则2.1.1接种年龄(1)接种起始年龄。
免疫程序表中详细列出了各种疫苗的接种时间,这是能够接种疫苗的最小年龄;(2)儿童达到了相应剂次疫苗的接种年龄时,应该尽早接种;如果没有按照推荐的年龄及时接种,那么应该尽快进行补种。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我国卫生部规定的免疫程序表
导语:月龄疫苗出生卡介苗 2个月三价口服小儿麻痹疫苗糖丸 3个月三价口服小儿麻痹疫苗糖丸、百白破混合剂4个月三价口眼小儿麻痹疫苗
月龄疫苗
出生卡介苗
2个月三价口服小儿麻痹疫苗糖丸
3个月三价口服小儿麻痹疫苗糖丸、百白破混合剂
4个月三价口眼小儿麻痹疫苗糖丸、百白破混合剂
5个月百白破混合剂
8个月麻疹疫苗
1岁半-2岁百白破混合剂
4岁三价口服小儿麻痹疫苗搪丸
7岁卡介苗*麻疹活疫苗、吸附白破二联类毒素
12岁卡介苗*(农村)
(注)复种卡介苗前要先做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者方可复种
免疫程序还规定,城市和冷链装备地区、四苗覆盖要在12月龄内完成。
非冷链地区或边远地区应在13个月内完成,四苗可同时接种,在流行性乙脑、流脑流行地区,还要加种这二种预防针。
国家现行免疫程序
国家现行免疫程序包括以下内容:
1.按照年龄段实施的儿童免疫计划,包括接种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风疹疫苗、乙型肝炎疫苗、水痘疫苗、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等。
2.成人接种,包括流感疫苗、乙型肝炎疫苗、宫颈癌疫苗、水痘疫苗、肺炎疫苗和脊髓灰质炎疫苗等。
其中,一些疫苗是特定人群接种的,如乙型肝炎疫苗适用于卫生工作者和疫情高发区居民,宫颈癌疫苗适用于女性青少年等。
3.疫苗补种,包括对尚未接种或未完成全程免疫的人群进行的疫苗接种。
4.针对特殊群体的疫苗接种,如军人、旅游者、人切来华定居者等。
5.疫苗接种的实施机构及监管。
疫苗接种实施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村卫生院,医院等。
疫苗接种的监管主要由卫生行政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
免疫程序操作规程最新(一)引言概述:免疫程序操作规程是保障免疫工作有效进行的重要文件,旨在规范医务人员在免疫程序操作中的行为,确保病人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
本文旨在介绍免疫程序操作规程的最新版本,以帮助医务人员正确、有效地执行免疫工作。
正文:一、接种前准备1.核对接种对象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疫苗种类等。
2.检查接种对象是否有禁忌症或过敏史,必要时进行详细询问。
3.核对疫苗的有效期和存储条件,确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准备接种场所和设备,确保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5.进行必要的交流和沟通,解答接种者可能有的疑虑和问题。
二、接种程序1.采用无菌操作,进行必要的手消毒和穿戴手套。
2.选择合适的部位进行接种,根据接种对象的要求和疫苗类型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3.使用专业的注射器和针头进行接种,确保注射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按照规定的剂量进行注射,遵循接种时间间隔,确保接种效果和防疫效果。
5.接种后迅速处理废弃物和消毒,保持接种场所的清洁和卫生。
三、接种后观察1.接种后及时观察病人的反应和不适症状,如发热、过敏反应等。
2.进行必要的记录和统计工作,包括接种时间、接种剂量、不良反应等信息。
3.提供并解答病人可能有的接种后疑问和问题。
4.密切关注接种对象的健康状况,随时掌握病人的免疫效果和疫苗安全性。
5.对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及时报告和处理,并进行相应的跟踪措施。
四、疫苗存储和运输管理1.落实疫苗的注册登记和追踪制度,确保疫苗的来源可查和安全性。
2.建立完善的疫苗存储设施,保证温度的稳定和恒定,防止疫苗的变质和受损。
3.进行疫苗的定期检查和监测,确保疫苗的有效性和质量。
4.做好疫苗的运输工作,包括运输设施的选择和疫苗的包装、储存条件等。
5.定期进行疫苗库存的盘点和清理,确保疫苗的合理使用和管理。
五、疫苗信息宣传和教育1.开展疫苗的信息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免疫意识和科学知识水平。
2.及时发布疫苗的相关信息和通知,为公众提供正确的知识和指导。
疫苗的种类与免疫程序一、引言二、疫苗的种类1. 灭活疫苗a. 定义及原理b. 具体例子:口服轮状病毒疫苗2. 温活化减毒活疫苗a. 定义及原理b. 具体例子:麻风、百日咳等疫苗3. 基因工程疫苗a. 定义及原理b. 具体例子:新冠肺炎 mRNA 疫苗三、免疫程序与注意事项1. 免疫程序的三个重要步骤:a. 初次接种和加强免疫注射剂;b. 注射时间安排;c. 具体接种地点选择。
2. 注意事项:a. 孕妇是否适合接种?b .过敏史患者如何处理?c .接种后可能出现的反应。
四、结论引言随着科技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传染性疾病得到了有效防控。
其中,免疫接种作为最常见和有效的预防手段之一,对保护我们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在接种疫苗前,了解不同种类的疫苗以及免疫程序是很有必要的。
疫苗的种类1. 灭活疫苗灭活疫苗指使用灭活或者失活的微生物、细菌或毒素制成的疫苗。
其原理是通过注射已被失活处理的病原体或其相关组分来引发免疫反应。
虽然这类疫苗不能感染人体,但仍可激发机体产生针对该病原体的免疫反应。
例如,口服轮状病毒灭活口服滴剂是一种常见的灭活疫苗。
它通过使轮型肠道炎毒株失去传染性,并加以净化处理后制成。
接种此类灭活口服滴剂可以有效预防婴幼儿轮型肠道炎。
2. 温活化减毒活疫苗温活化减毒活疫苗指利用温度控制和遗传改造等方式将致命性或高致残性微生物变为弱毒性或无毒性,但仍能引发机体免疫反应的疫苗。
麻风、百日咳等疫苗就属于温活化减毒活疫苗。
这些疫苗通过对微生物进行人工处理,削弱其致病性,从而在接种后激发人体产生针对这些微生物的免疫反应。
3. 基因工程疫苗基因工程疫苗是指利用DNA重组技术,将目标抗原相关基因转移到其他微生物中合成并注射给被接种者的一类新型疫苗。
新冠肺炎mRNA 疫苗即是基因工程疫苗的代表。
该类疫苗经过分离并提取新冠状病毒的mRNA,在合适载体中进行复制,并通过注射进入人体细胞来启动免疫反应。
此类基因工程技术有助于快速开发和推广针对传染性疾病的有效预防途径。
国家防疫规划疫苗成人免疫程序说明(2023版)国家防疫规划疫苗成人免疫程序说明(2023版)1. 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国家防疫规划下的疫苗成人免疫程序的详细说明。
该程序适用于2023年的疫苗接种计划,以确保成人的免疫需求得到满足。
2. 疫苗接种资格根据国家防疫规划,成人疫苗接种的资格如下:- 年龄在18岁及以上的成年人;- 无过敏史或对疫苗成分无严重过敏反应;- 体检结果合格,无明确禁忌症。
3. 疫苗接种流程疫苗成人免疫的程序如下:1. 提前预约:成年人需要提前向就近的疫苗接种服务点预约接种时间。
2. 填写问卷:在接种当天,成人需要填写健康问卷,包括疫苗接种相关问题和个人健康情况。
3. 体温检测:接种者的体温将被测量,以确保无发热症状。
4. 医学咨询:接种者将接受医生的咨询,包括疫苗的作用、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5. 签署知情同意书:接种者需签署知情同意书,确认已了解疫苗的信息并同意接种。
6. 疫苗接种:医生将按照相应疫苗接种计划给予接种者疫苗注射。
7. 观察期:接种后,在接种点接受观察,一般为15-30分钟,以应对可能的过敏反应。
8. 回访通知:接种者将被通知接下来的回访时间和方式。
4. 疫苗接种提醒为确保疫苗接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成人应注意以下事项:- 按时接种:接种者应按照疫苗接种计划的规定时间接种,避免错过或延迟接种。
- 注意个人卫生:接种前后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包括勤洗手、避免人群密集场所等。
- 注意观察:接种者接种后应密切观察,如出现异常反应或不适,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疫苗接种史。
- 跟随防疫指引:接种者应遵循国家防疫规划的相关指引,参与相关调查和调查。
以上即是国家防疫规划疫苗成人免疫程序的说明。
本程序将有助于确保成人的免疫需求得到及时满足,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请注意:本文档中的内容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相关更新将由国家防疫规划部门发布。
*注意:本文档的内容仅供参考,请勿视为法律意见或作为法律依据。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国家免疫规划是指国家为广大儿童提供的免费疫苗接种服务,并制定了相应的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
儿童免疫程序表是指按照一定的时间节点,给儿童接种不同疫苗的具体安排和时间要求。
以下是我国目前的儿童免疫程序表:出生时•乙肝疫苗: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首针。
•BCG疫苗: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或者72小时内接种BCG疫苗,首针。
1 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1 个月龄时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首针。
•乙肝疫苗:1 个月龄时接种乙肝疫苗,加强针。
2 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2 个月龄时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二针。
•百日咳疫苗:2 个月龄时接种百日咳疫苗,第一针。
3 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3 个月龄时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三针。
•百日咳疫苗:3 个月龄时接种百日咳疫苗,第二针。
4 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4 个月龄时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第四针。
•百日咳疫苗:4 个月龄时接种百日咳疫苗,第三针。
6 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6 个月龄时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五针。
8 月龄•乙肝疫苗:8 个月龄时接种乙肝疫苗,加强针。
12 月龄•卡介苗:12 个月龄时接种卡介苗,加强针。
18~24 月龄•麻疹疫苗:18~24 个月龄时接种麻疹疫苗,首针。
3 岁•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3 岁时接种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加强针。
4~6 岁•麻疹疫苗:4~6 岁时接种麻疹疫苗,加强针。
除了以上儿童免疫程序表中的疫苗,根据具体情况,可能还会接种其他疫苗,如风疹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错过了接种疫苗的机会,应尽快联系所在地的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安排合适的接种时间。
此外,儿童在接种疫苗时,也需要注意接种后的反应情况。
一般情况下,接种疫苗后可能会出现局部红肿、发热等反应,这些反应属于正常现象,家长无需过于担心。
但如果出现严重反应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总之,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的制定,旨在保护儿童免受一些严重疾病的侵害。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
出生时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第一针
1月龄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
2月龄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一丸
3月龄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二丸、接种百白破疫苗第一针
4月龄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三丸、接种百白破疫苗第二针
5月龄接种百白破疫苗第三针
6月龄接种乙肝疫苗第三针
8月龄接种麻疹疫苗
1.5~2岁百白破疫苗加强、麻疹疫苗复种
4岁脊髓灰质炎疫苗加强
6岁白喉破伤风二联疫苗加强
扩大免疫疫苗建议免疫程序
风疹疫苗8月龄接种第一针、6岁第二针加强
腮腺炎疫苗8月龄接种第一针、6岁第二针加强
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1岁接种第一针、6岁第二针加强
A群流脑疫苗6~18个月龄接种第一、二针(至少间隔3个月)
3岁加强一针、6岁加强一针
A+C流脑疫苗2岁以上接种,间隔3年接种第二针
安尔宝疫苗〈6月龄的婴儿:0.5ml/剂量,间隔1或2个月,连续接种三剂,第18个月龄加强接种一剂(0.5ml)
6—12月龄的婴儿,0.5ml/剂量,间隔1或2个月接种剂,共二
剂,第18个月龄加强接种一剂(0.5ml)
1—5岁的儿童:接种一次(0.5ml)
水痘疫苗12个月龄以上的水痘易感着
甲肝疫苗18个月龄以上的甲肝易感着。
疫苗种类及免疫程序介绍疫苗是一种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通过引入病原体或其部分成分,来激发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对应的免疫应答。
在免疫程序中,疫苗的种类和接种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常见的疫苗种类和免疫程序。
一、疫苗种类1. 灭活疫苗:灭活疫苗使用经过处理的病原体,使其失去致病能力,同时保留其免疫原性。
例如,脊髓灰质灭活疫苗和百白破疫苗。
这类疫苗安全性高,但免疫效果相对较弱。
2. 温活疫苗:温活疫苗使用活性病原体,但其毒力已经经过削弱处理,例如,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
温活疫苗的免疫效果较好,但在极少数情况下会出现疫苗相关的疾病。
3. 亚单位疫苗:亚单位疫苗仅使用病原体的部分成分,如蛋白质或多糖。
这类疫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并且免疫效果较好,常见的亚单位疫苗有流感疫苗和脑膜炎球菌疫苗。
4. 基因重组疫苗:基因重组疫苗是通过将病原体相关基因导入适宜宿主中,使宿主产生相应的抗原。
乙肝疫苗和乙型流感疫苗就属于这一类别。
二、免疫程序1. 新生儿免疫新生儿免疫是指为了防止成因不同的传染病而在婴儿出生后不久即进行的免疫接种。
根据国家免疫规划,常见的新生儿免疫接种包括卡介苗(预防结核病)、脊髓灰质灭活疫苗(预防小儿麻痹症)、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和百日咳疫苗(预防百日咳)。
2. 儿童免疫儿童免疫是一系列接种计划,旨在保护儿童免受严重传染病的威胁。
根据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接种包括五联疫苗和六联疫苗(预防百日咳、破伤风、白喉、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甲肝疫苗(预防甲型肝炎)、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预防麻疹、腮腺炎和风疹)。
3. 成人免疫成人免疫是指为了增强免疫力和防止感染疾病而进行的免疫接种。
常见的成人免疫接种包括乙型肝炎疫苗、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脊髓灰质疫苗(针对于未接种过该疫苗的人)等。
4. 旅行免疫旅行免疫是指前往疫情发生地区的人士在出行前进行的免疫接种。
根据不同目的地的传染病流行情况,常见的旅行免疫接种包括乙型脑炎疫苗、霍乱疫苗、黄热病疫苗等。
一、疫苗免疫程序时间表与接种禁忌症疫苗预防疾病免疫程序接种方法接种禁忌症出生后 24 小时肌内注射,发热、急性或慢性严内接种第 1 剂,5ug/0.5ml 、乙肝疫苗乙型肝炎重疾病患者、对疫苗1、6 月龄分别接10ug/0.5ml 、成分过敏者种第 2、 3 剂20ug/1ml结核性脑出生 3 个月以内患结核病、急性传染皮内注射,病、肾炎、心脏病、卡介苗膜炎、粟粒的婴儿或 PPD试0.1ml 湿疹或其它皮肤病及性肺结核验阴性的儿童免疫缺陷者出生后 2、3、 4脊灰减毒小儿麻痹症月龄初免,口服 1 粒,发热、急性传染病患活疫苗 4 周岁加强共 4 者、免疫缺陷者剂出生后 3、 4、5发热及急性传染病百白破疫百日咳、白月龄初免, 1 岁肌内注射,(包括恢复期)患者苗喉、破伤风半至 2 岁加强共0.5ml暂缓注射;有癫痫、4 剂神经系统疾病、惊厥白喉、破伤肌内注射,白破疫苗 6 周岁 1 剂史及有过敏史者风0.5ml麻风疫苗(麻疹疫麻疹、风疹8 月龄 1 剂发热、患严重疾病、苗)皮下注射,急慢性感染、免疫缺麻腮风疫0.5ml 陷者;对新霉素过敏苗(麻腮疫麻疹、腮18-24 月龄 1者。
苗、麻疹疫腺炎、风疹剂苗)发热、急性传染病、乙脑减毒乙型脑炎8 月龄 ,2 周岁共皮下注射,心、肾、肝疾病患者、活疫苗 2 剂0.5ml 有过敏史或癫痫史及免疫缺陷者A 群流脑疫 A 群流行性6-18 月龄共 2 皮下注射,发热、急性传染病、苗脑脊髓膜炎剂(间隔三月)30ug/0.5ml 脑部疾病、肾脏病、A+C流脑疫A 群、C 群流3 周岁 ,6 周岁共皮下注射,心脏病及活动性肺结行性脑脊髓核者,有癫痫、惊厥苗 2 剂100ug/0.5ml膜炎及过敏史者甲肝减毒皮下注射,发热、急性传染病或甲型肝炎18 月龄 1 剂严重疾病患者、免疫活疫苗0.5ml 、1ml缺陷及过敏体质者常见预防接种反应及注意事项少数可出现局部疼痛红肿、中低度发热,可自行缓解,必要时可对症处理接种后 2 周局部出现红肿浸润,8-12 周后形成小溃疡,随后结痂,为正常反应,如局部淋巴结肿大形成脓疱应及时诊治服苗前、后半小时内不要喂热开水或母乳,发热、恶心、腹泻等无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局部可有红肿、疼痛、发痒、硬结;可有低热、疲倦、头痛等无需特殊处理,如有严重反应及时诊治一般无反应,少数可出现一过性发热或皮疹,一般 2 天内自行缓解,必要时可对症处理可出现一过性发热、一般 2 天内自行缓解,必要时可对症处理可有短暂发热、局部压痛,可自行缓解,如有严重反应及时诊治少数可出现局部疼痛红肿、 72 小时内可自行缓解,无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二、接种门诊流程体检登记 ----签知情告知书 ----二类疫苗缴费 ----接种 ----观察 30 分钟三、接种门诊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周六专为学龄儿童接种)(法定节假日顺延)夏季:上午8:00-11:30下午 15:00-17:30冬季:上午8:30-11:30下午 14: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