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全册第6章熟悉而陌生的力专题六简单力学的探究与作图作业课件(新版)沪科版
- 格式:ppt
- 大小:957.50 KB
- 文档页数:9
第六章复习课【复习目标】1.深刻理解力、弹力、重力、摩擦力,会画力的示意图。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大胆参与,激情展示,养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行为提示: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用双色笔将行为动词标出来。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友情提醒:1.易把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说成“垂直向下”。
2.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及质量分布有关,易误认为重心总在物体的中心。
归纳总结:弹簧测力计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对照复习目标,回顾本章知识要点,想想自己对哪些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熟练?(自主梳理知识,构建本章知识结构图)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板块一力及其描述1.如图所示,春游时小明坐在船上用力推另一只船,结果两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请写出两个与此现象相关的物理知识:(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如图所示的情景中,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B)知识板块二弹簧测力计3.使用弹簧测力计应注意的是:使用前要观察量程和分度值,指针要指在零刻度线。
使用过程中,指针、弹簧不得与外壳有摩擦。
使用过程中,拉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测量范围是0~5N,此时示数是3.6N。
知识板块三重力4.某玩具汤匙质量为50g,则汤匙重0.49N。
把汤匙放在手指尖上,调节支撑汤匙的支点,可使其在手指尖上水平静止,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此时汤匙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方法指导: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实验原理: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F和摩擦力f相等,即f=F。
(2)实验过程中注意运用控制变量法。
根据猜想,研究摩擦力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保持其他因素不变。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三、四;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2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三、四。
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组织好方案一、二的探究活动,各组学生回顾并思考,小组长汇总讨论结果,教师巡视各小组讨论情况,选择较好的两组在全班进行展示,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第6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目标】1.深刻理解力、弹力、重力、摩擦力,会画力的示意图。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大胆参与,激情展示,养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行为提示: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用双色笔将行为动词标出来。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友情提醒:1.易把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说成“垂直向下”。
2.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及质量分布有关,易误认为重心总在物体的中心。
归纳总结:弹簧测力计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对照复习目标,回顾本章知识要点,想想自己对哪些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熟练?(自主梳理知识,构建本章知识结构图)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板块一力及其描述1.如图所示,春游时小明坐在船上用力推另一只船,结果两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请写出两个与此现象相关的物理知识:(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如图所示的情景中,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B )1知识板块二弹簧测力计3.使用弹簧测力计应注意的是:使用前要观察量程和分度值,指针要指在零刻度线。
使用过程中,指针、弹簧不得与外壳有摩擦。
使用过程中,拉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测量范围是0~5N,此时示数是3.6N。
知识板块三重力4.某玩具汤匙质量为50g,则汤匙重0.49N。
把汤匙放在手指尖上,调节支撑汤匙的支点,可使其在手指尖上水平静止,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此时汤匙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方法指导: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实验原理:Ff相等,和摩擦力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fF。
=即(2)实验过程中注意运用控制变量法。
根据猜想,研究摩擦力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保持其他因素不变。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三、四;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2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三、四。
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组织好方案一、二的探究活动,各组学生回顾并思考,小组长汇总讨论结果,教师巡视各小组讨论情况,选择较好的两组在全班进行展示,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01知识梳理1.力(1)定义:一个物体对____________的相互作用叫做力.(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发生改变,也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发生改变.(3)力的三要素:大小、________和作用点.(4)力的描述: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________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标出力的________,用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________,箭头表示力的________,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________.2.弹力与弹簧测力计(1)弹力是因物体发生________而产生的力.我们通常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等,其实质就是弹力.(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________跟受到的________成正比.(3)3.重力(1)重力:地面的一切物体由于________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________.(2)方向:________.(3)重心: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受到重力作用,从________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作用在一个点上,这个点叫做物体的________.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就在它的________上.4.滑动摩擦力(1)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________时所受到的________物体间相对运动的力.(2)影响因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的大小和________的粗糙程度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________;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压力越_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3)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①增大________;②________接触面的粗糙程度.(4)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①减小________;②使________光滑;③以________代替滑动;④使两个接触面________.02知识对比103 实验突破实验一:探究物重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2)实验过程:用弹簧测力计六次测量钩码的重力,把测量数据记录在下面表格中.(3)(4)交流讨论:①不使用其他物体而选择使用钩码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②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比值G/m 不相等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实验二: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2)实验步骤: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它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然后在木块上放一砝码,再重复试验,比较接触面相同压力不同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3)实验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的大小和________的粗糙程度有关.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________;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_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4)交流讨论:在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时,应沿水平方向拉动,且使它在固定的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与弹簧的拉力大小________.这种测摩擦力的方法是________(填“直接”或“间接”)测量法,或叫转换法.0405 【例1】 (贺州中考)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实验时要把实验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B .木块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直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C .比较甲图和乙图的实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D .比较乙图和丙图实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受到的压力有关【解析】 在此实验中,为了方便比较压力的大小,所以实验装置应该放在水平桌面上,故A 正确;此时实验中,拉力是直接测量的,但摩擦力不是直接测量的,是通过匀速运动保证摩擦力和拉力相等,测量出拉力来,就知道了摩擦力,故B 错误;比较甲图和乙图的实验,此时压力不同,粗糙程度相同,所以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有关,故C 错误;比较乙图和丙图实验,此时压力相同,粗糙程度不相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受到的粗糙程度有关,故D 错误;故选A.【例2】 (漳州中考)下暴雨前,婷婷将一个底面积为700 cm 2的圆柱形空桶放在露天的院子里收集雨水.雨停后,测得桶内雨水的质量为3.5 kg ,这些雨水受到的重力为________N ,这场暴雨的降水量约为________mm.(ρ水=1.0×103kg/m 3,g =9.8 N/kg)【解析】 雨水受到的重力:G =mg =3.5 kg×9.8 N/kg=34.3 N ;由ρ=m V 得,雨水的体积:V =m ρ= 3.5 kg 1.0×103 kg/m 3 =3.5×10-3m 3, 降水量为:h =VS ==0.05 m =50 mm.知识清单知识梳理1.(1)另一个物体 (2)形状 运动状态 (3)方向 (4)方向 作用点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2.(1)弹性形变 压力 支持力 (2)伸长量 拉力 (3)力 刻度盘 量程 分度值 零刻度线 一条直线 3.(1)地球 G =mg (2)竖直向下 (3)效果 重心 几何中心 4.(1)滑动 阻碍 (2)压力 接触面 大 大 (3)压力 增大 (4)压力 接触面 滚动 彼此分离实验突破实验一:(3)正比 (4)可以直接读出质量 测量时误差 实验二:(3)压力 接触面 大 大 (4)相等 间接 图片展示运动方向运动状态粗糙程度摩擦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竖直垂直典例点拨例1 A 例234.3 50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沪科版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一节力一、教材分析本节在具体讨论重力、弹力、摩擦力之前让学生初步建立力的概念,了解力的相互性和力的作用效果;本节引导学生跨入力学世界的大门,直接为后面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示意图,以及弹力、重力、摩擦力做好知识铺垫,也是后面学习力学的基础。
本节教材首先从学生熟悉的一些涉及力的生活情景、自然情景中归纳出力的概念,然后引导学生通过一些简易的实验,体验和感受里的相互作用和力的作用效果。
本节教材的特点:(1)通过课本图中的与力相关的图景,通过对各种不同事物进行认真的观察和比较,通过交流讨论,找出它们中间的相关性、共性以形成概念和发现规律。
利用“加油站”关于“作用”的定义,归纳出力就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一是要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归纳,二是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2)关于力的作用效果这部分内容是通过人人都可做的小实验或大家都很熟悉的现象,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自己去得到结论。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过程与方法(1)经历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及学生实验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学习归纳概括的方法;(2)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认识,体验力作用的相互性和里的作用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力的认识和探索,增强对大自然的感情;(2)从身边的事物中获得探索科学规律的乐趣;(3)多动手、多体验,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物理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归纳力的初步概念的过程。
四、教学难点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体验中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归纳法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力对我们来说既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大家生活中经常会用力。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列举生活、生产中用力的例子。
但是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力吗?物理学中如何表示力呢?所以力对我们来说又是陌生的。
第一节力1.在物理学中,力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力不能离开__________ 而单独存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用手向上提水桶,手对水桶有力的作用。
其中__________是施力物体,__________是受力物体;同时手会感到水桶向下拉手,这里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____。
3.用脚踢足球,球飞走了是由于对施力的结果;脚感到疼是对施力的结果.这一现象说明.4.平时拿起4个鸡蛋时所用的力大约是 N5.在排球比赛中,二传手传过来的球,主攻手用大小不变的力扣球,球的落地点和旋转性各不一样,这说明力的______和_____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6.茶杯放在桌面上,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这两个力的三要素中不相同的 __________。
7.铅球落到泥土地面时,变为静止.铅球因受到地面的作用力_____改变了;地面陷下一个坑,地面因受到铅球的作用力______改变了.这个现象表明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改变物体的,还可以改变的物体的_________。
8.当我们观察到物体发生了或发生改变,就知道物体受到了力.9.我国自行研制的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飞船在太空中成功地完成了数百个运行动作,是通过喷射燃气来实现变轨、姿态确定的(即改变运行高度、运行方向).这是应用了物理学中原理.10. 力作用在物体上可以产生两种效果,在下列各题后的横线上填上属于哪种效果(a)手用力捏纸盒,纸盒瘪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小球沿圆环轨道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两只手用力拉弹簧拉力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骑车沿平直的公路加速行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