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中甲醇、高级醇类和酯类的同时测定GCDBS52021-2016
- 格式:pdf
- 大小:764.30 KB
- 文档页数:12
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醇、酸、酯误差原因分析【摘要】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组分的方法主要有外标法、归一化法和内标法。
测定过程中产生误差主要有:色谱柱的选用、测定方法、载气、汽化室气垫的选用、氢气与空气比、微量注射器的选用等。
消除测定误差的方法主要通过:过滤净化载气、定期更换硅橡胶垫、调整氢气流速、准确进样、控制点火条件等。
本文对产生的误差原因进行分析,采取有效方法进行控制。
【关键词】气相色谱;白酒;分析方法在白酒产品质量检验中,为了更好地评价白酒的质量,除了感官评价外,分析其微量成分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目前,白酒中微量成分检测主要采用气相色谱[1]。
气相色谱分析白酒中微量成分产生误差的原因很多。
为此,笔者探讨了一些采用气相色谱测定白酒中微量成分产生误差的原因及控制方法。
1.色谱柱选用气相色谱分析法仪器是气相色谱仪,其核心是色谱柱。
色谱柱主要分为填充柱和毛细管柱两类。
在选用色谱柱时,应保证所测主要组分完全分离。
在白酒检测中,填充柱应用较为普遍。
填充柱根据固定液不同分为DNP[2](邻苯二甲酸二壬酯)柱和PEG[3](聚乙二醇)柱两种。
1.1 DNP和PEG填充柱比较在白酒主要微量成分分析时,采用PEG填充柱。
由于己酸乙酯先于乳酸乙酯通过填充柱,特别是做快速分析时,己酸乙酯容易成为乙醇拖尾上的峰,造成较大的分析误差。
使用DNP填充柱,己酸乙酯后通过填充柱,克服了使用PEG 填充柱的弊端。
所以在分析检测浓香型白酒时,宜选用DNP填充柱,可获得较好地分析结果。
1.2毛细管色谱柱毛细管色谱柱在白酒微量成分检测愈来愈发挥重要作用。
比如PEG-20m聚乙二醇石英毛细管柱,FFAP(聚乙二醇20M与对苯二甲酸的反应物)可分析检测出白酒中50多种微量成分。
毛细管色谱柱对色谱仪要求较高,必须配有分流装置和程序升温装置。
并且PEG-20M色谱柱甲醇与乙酸乙酯合峰,这是其弊端。
2.气相色谱分析定量方法气相色谱分析白酒微量成分主要有3种定量分成方法:外标法、归一化法和内标法。
气相色谱仪测量白酒中甲醇含量实验一气相色谱仪测量白酒中甲醇含量一、实验原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的甲醇是将一定量样品注入气相色谱仪,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进行检测,通过对待测样品中色谱峰的保留时间来判断样品种类,根据样品峰面积与标准品峰面积比较采用外标法来定量测定样品甲醇含量。
二、试剂:甲醇(色谱纯)、市售白酒三、仪器:天美GC7890气相色谱仪、附FID检测器、微量进样器(10µL)四、操作方法:1、前处理A:蒸馏酒。
直接进样B:药酒。
将样品经过蒸馏后,收集馏分,定量后进样。
2、甲醇标液配置取500µL甲醇用60%乙醇定容至100mL。
3、测定条件A:色谱柱:Φ3mm×2.5m,内装15g/L Chromosrb(80-100目)B:温度:柱温120℃,气化温度120℃,检测气温度200℃C:气体流速:氮气40mL/min;空气100mL/min;氢气30mL/minD:进样体积:1µL4、计算以甲醇标样保留时间定性,采用外标法定量甲醇含量。
X=(A2×C)/A1(为样品中甲醇的含量单位为mg/L,单位;A1为标样甲醇峰面积;A2为样品中甲醇峰面积;C为甲醇标准液质量浓度。
)五、结果与分析:1.图1 1%甲醇标样的气相色谱图表一标准样甲醇分析表1.1 由上述表一可知,标准样品甲醇的保留时间为1.223min,峰面积A1=9620220.2.图2 米酒样品的气相色谱图表二米酒样品的分析表2.1 由上述结果可知,米酒样品甲醇的保留时间为1.104min,峰面积A2=113833.3. 由上述样品甲醇体积浓度,根据公式计算:X=(A2×C)/ A1=(113833×0.01)/9620220=1.183×10-4 ml/ml查表所得,常温下甲醇的密度ρ=0.787g/ml所以,甲醇的含量W=0.787×1.183×10-4=9.31×10-5 g/ml=9.31×10-3 g/100ml4.结果分析查资料得出国标中白酒甲醇含量最大不得高于0.04g/ 100ml(以谷物为原料)。
86 食品安全导刊 2019年9月T logy科技分析与检测1 引言掌握醇类与酯类等微量元素的机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白酒的质量,使白酒口感更佳。
甲醇在白酒生产过程中属于一种有害物质,对人体具有毒性,人体如果饮用过多的白酒,甲醇将在人体体内积蓄,并难以排除体外,对人体造成潜在的健康威胁。
酯类物质属于带有芳香气味的化合物,合理控制醇类与酯类物质的含量,将直接关系到白酒品质与消费者的人体健康。
2 材料与方法2.1 试验装置与材料试剂应用气相色谱法进行白酒醇类与酯类物质的检测,需要应用的仪器主要有气相色谱仪、电子天平、超纯水处理装置等。
其中气相色谱仪需要配备FID 氢火焰检测装置,色谱柱应满足分析需求。
气相色谱法需要应用的材料试剂主要包含溶剂、超纯水、内标物质。
溶剂为无水乙醇,将溶剂配置成体积分数为 60%的溶液。
水符合实验室用水要求(GB6682),采用自制的方式获得。
内标物质主要有叔戊醇标准溶液(20 000mg/L)、乙酸正戊酯标准溶液(体积分数为 2%),这些试剂属于色谱醇。
实验之前,取甲醇、正丙醇、正丁醇、乙酸乙酯与己酸乙酯2 ml,将其放置于对应容量瓶中(100 mL),使用浓度为 60%的乙醇溶液定容,定容至刻度后摇匀,即为标样。
配制醇类与酯类物质混合溶液,添加浓度为 60%的乙醇,摇匀后稀释到标准浓度,然后配制混合标样,应用气相色谱仪器进行检测,计算回收率。
2.2 测定条件合理控制测定温度,将温度设置在35 ℃,维持8 min,并以3 ℃/min 的频率提升温度,直到80 ℃。
温度在80 ℃处维持1 min,再继续按照3 ℃/min 的频率提升温度,直到140 ℃。
维持1 min,以5 ℃/min 的频率将温度提升到180 ℃,再以10 ℃/min 的频率提升到210 ℃,在此状态下保持10 min。
进样量为1 μL,进样口温度保持在240 ℃左右,检测器的温度应为250 ℃,并保证载气流量达到 20 mL/min。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白酒中的醇、酯仲婧宇;陈智生【摘要】采用HP-INNOWax石英毛细管柱直接进样,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内标法定量,建立了毛细管气相色谱同时测定白酒中的甲醇和杂醇油、乙酸乙酯和己酸乙酯的分析方法.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83.4%~100.8%.RSD为0.39%~3.07%(n=6).该方法适用于白酒中甲醇和杂醇油、乙酸乙酯和己酸乙酯的同时分析测定.【期刊名称】《化学分析计量》【年(卷),期】2008(017)003【总页数】3页(P42-44)【关键词】气相色谱法;毛细管柱;醇;酯【作者】仲婧宇;陈智生【作者单位】营口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营口,115000;盼盼安居股份有限公司,营口,1151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白酒中的醇、酯组分,主要指甲醇和高级醇(又称杂醇油,以异丁醇和异戊醇计)、乙酸乙酯和己酸乙酯。
甲醇和杂醇油对身体有害,是白酒安全卫生指标;乙酸乙酯和己酸乙酯具有香味,为浓香型和酱香型白酒的主要特征,是白酒发酵工艺质量指标。
现行的白酒中醇、酯国家标准检验方法为填充柱气相色谱法。
由于用同一填充柱难以分离甲醇和杂醇油[1]、乙酸乙酯[2]和己酸乙酯[3],只能用两种方法分别测定。
因分离度、检测限等方面原因,定量误差较大,检验成本高,工作效率低。
有人采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的甲醇及杂醇油[4],尚未见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白酒中的甲醇和杂醇油、乙酸乙酯和己酸乙酯的报道。
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和实验条件,对现行国家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改进。
采用HP-INNOWax石英毛细管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直接进样,内标法定量,建立了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白酒中的醇、酯。
1 实验部分1.1 主要仪器和试剂气相色谱仪:Agilent 6890N型,附带氢火焰检测器,7683自动进样器,美国安捷伦公司;甲醇、仲丁醇、正丙醇、异丁醇、正丁醇、异戊醇、乙酸乙酯、己酸乙酯、乙酸正戊酯:色谱纯,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乙醇:无水乙醇蒸馏去除甲醇、杂醇油后,用水稀释为60%;标准储备液:将上述标准试剂分别用60%的乙醇稀释为2%(体积分数)的标准储备液;混合标准使用液:移取上述标准储备液各2 mL(己酸乙酯1 mL),移入50 mL容量瓶中,用60%的乙醇溶液定容;白酒样品:营口大石桥市酒厂虎乡王酒。
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甲醇的含量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甲醇的含量一、实验目的1.了解气相色谱仪(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的使用方法。
2.掌握外标法定量的原理。
3.了解气相色谱法在产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是一种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应用范围广的分析方法。
它是以气体为流动相(又称载气),当气体携带着欲分离的混合物流经色谱柱中的固定相时,由于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性质不同,它们与固定相作用力大小不同,所以组分在流动相与固定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经过多次反复分配之后,各组分在固定相中滞留时间长短不同,与固定相作用力小的组分先流出色谱柱,与固定相作用力大的组分后流出色谱柱,从而实现了各组分的分离。
色谱柱后接一检测器,它将各化学组分转换成电的信号,用记录装置记录下来,便得到色谱图。
每一个组分对应一个色谱峰。
根据组分出峰时间(保留值)可以进行定性分析,峰面积或峰高的大小与组分的含量成正比,可以根据峰面积或峰高大小进行定量分析。
在酿造白酒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甲醇产生。
根据国家标准(GB 10343—89),食用酒精中甲醇含量应低于0.1 g/L(优级)或0.6 g/L(普通级)。
利用气相色谱可分离、检测白酒中的甲醇含量。
外标法,也称标准校正法,是色谱分析中应用最广、易于操作、计算简单的定量方法。
它是通过配制一系列组成与试样相近的标准溶液,按标准溶液谱图,可求出每个组分浓度或量与相应峰面积或峰高校准曲线。
按相同色谱条件试样色谱图相应组分峰面积或峰高,根据校准曲线可求出其浓度或量。
但它是一个绝对定量校正法,标样与测定组分为同一化合物,分离、检测条件的稳定性对定量结果影响很大。
为获得高定量准确性,定量校准曲线经常重复校正是必须的。
在实际分析中,可采用单点校正。
贵州省卫生计生委员会 发D B 52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白酒中甲醇、高级醇类和酯类的分析方法(征求意见稿)前言本标准由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仁怀分院提出。
本标准由贵州省卫生和计生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仁怀分院负责起草;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国家酒类及饮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贵州国台酒业有限公司、贵州钓鱼台国宾酒业有限公司参与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仁远、先春、陈济丽、田志强、冯永渝、寻思颖、许士池、赵文武、王俊、陈梦元、江河、雷芳、吴正勇、王雪茹、杨俊松、郭松波。
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白酒中甲醇、高级醇类和酯类的分析方法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白酒中甲醇、高级醇类(正丙醇、正丁醇、异丁醇、异戊醇)和酯类(乙酸乙酯、丁酸乙酯、己酸乙酯、乳酸乙酯)同时检测的分析方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60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是配备(GB/T 603-2002,ISO6353-1:1982,NEQ)GB/T 6682 分析试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neq ISO 3696:1987)GB 2757 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GB/T 5009.48 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10345 白酒分析方法CNAL X 6101.0702 白酒-甲醇含量的测定-填充柱气相色谱法CNAL X 6101.0703 白酒-甲醇含量的测定-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CNAL X 6101.0803白酒-杂醇油含量的测定-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3.1 原理样品被气化后,随同载气进入色谱柱,利用被测定的各组分在气液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在柱内形成迁移速度的差异而得到分离。
白酒中甲醇含量的便携式仪器快速检测法作者:陈婵张建良陈秋菊来源:《食品安全导刊·中旬刊》2021年第10期摘要:本文对白酒中甲醇含量的检测方法进行优化,提供了一种白酒中甲醇的仪器快速检测方法。
采用对不同浓度酒样进行不同稀释倍数处理,样品中的甲醇在一系列化学快速反应后,生成黄色化合物,结合便携式食品安全综合分析仪对显色体系进行上机测试。
该方法排除了不同酒精度数对样品检出结果的影响,测试过程简单快捷,并且具有良好的符合率,该方法可以满足大批量检测白酒中甲醇含量的需求,具有快速、简单、准确的優势。
关键词:甲醇含量;便携式食品安全综合分析仪;快速检测甲醇又称工业酒精,是一种剧毒物质,可经呼吸道、胃肠道和皮肤吸收而引起中毒[1]。
假酒和劣质酒中含有高浓度的甲醇,饮用这类酒,轻度会导致双目失明,严重可致死,甲醇是白酒的有害成分是重要卫生指标之一[2-3]。
由于白酒的原料及酿造过程会引入或产生一定量的甲醇。
例如原料中含有果胶、木质素等物质,在水解、发酵等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甲醇[3]。
但是由于甲醇和乙醇的沸点接近很难分离,甲醇还具有无色无味且高度挥发等特点,可与水和乙醇混溶,一般目测无法辨识,需要一定的试验方法测定。
目前国家规定的白酒中甲醇测定的标准方法有化学显色法和气相色谱法,化学显色法(包括变色酸法和乙酰丙酮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4-5]。
本文在化学显色法的基础上,结合便携式食品安全综合分析仪对显色体系进行上机测试,仪器所测的浓度值就是白酒样品中甲醇的含量。
可在大批量检测时,快速、简单、准确地测定白酒中甲醇的含量。
1 材料与方法1.1 试剂高锰酸钾、磷酸、无水草酸(H2C2O4)、乙酰丙酮(C5H8O2)、乙酸铵(C2H7O2N)、冰乙酸(C2H4O2)、50%乙醇(体积分数)、甲醇标准溶液(1 g/L)1.2 仪器设备酒精度数计、水浴锅、移液枪、便携式食品安全综合分析仪。
1.3 实验方法取2 mL处理后的待测酒样,加入0.4 mL KMnO4-H3PO4试剂(有效期3个月),混匀后静置反应10 min;继续加入0.4 mL草酸试剂,放入沸水浴至褪色后取出;向上述反应管中加入1.5 mL乙酰丙酮试剂(有效期一个月),继续沸水浴2 min后取出,冷却,倒入比色皿中,上机。
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甲醇的含量宇文皓月一、实验目的1. 掌握用外标法进行色谱定量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2. 了解气相色谱仪氢火焰离子检测器FID的性能和操纵方法。
3. 了解气相色谱法在产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4.学习气相色谱法测定甲醇含量的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酿造白酒的过程中,不成防止地有甲醇发生。
甲醇是无色透明的具有高度挥发性的液体,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甲醇在人体内氧化为甲醛、甲酸,具有很强的毒性,对神经系统尤其是视神经损害严重,人食入 5 g就会出现严重中毒,超出 12. 5 g就可能导致死亡,在白酒的发酵过程中,难以将甲醇和乙醇完全分离,因此国家对白酒中甲醇含量做出严格规定。
根据国家尺度(GB10343-89),食用酒精中甲醇含量应低于0.1g•L-1(优级)或0.6 g•L-1(普通级)。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高效、快速而灵敏的分离分析技术,具有极强的分离效能。
一个混合物样品定量引入合适的色谱系统后,样品被气化后,在流动相携带下进入色谱柱,样品中各组分由于各自的性质分歧,在柱内与固定相的作用力大小分歧,导致在柱内的迁移速度分歧,使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先后离开色谱柱得到分离。
分离后的组分进入检测器,检测器将物质的浓度或质量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给记录仪或显示器,得到色谱图。
利用保存值可定性,利用峰高或峰面积可定量。
外标法是在一定的操纵条件下,用纯组分或已知浓度的尺度溶液配制一系列分歧含量的尺度溶液,准确进样,根据色谱图中组分的峰面积(或峰高)对组分含量作尺度曲线。
在相同操纵条件下,依据样品的峰面积(或峰高),从尺度曲线上查出其相应含量。
利用气相色谱可分离、检测白酒中的甲醇含量,在相同的操纵条件下,分别将等量的试样和含甲醇的尺度样进行色谱分析,由保存时间可确定试样中是否含有甲醇,比较试样和尺度样中甲醇峰的峰面积,可确定试样中甲醇的含量。
三、仪器与试剂1. 仪器:天美CG7900气相色谱仪,氢火焰检测器(FID),色谱工作站,毛细管柱,10µL微量注射器1支,100mL容量瓶1只,25mL 容量瓶5只,5mL吸量管1只。
酒类中的甲醇含量化学分析方法酒类中的甲醇含量是酒类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甲醇是一种有毒物质,摄入过量会对人体健康造成重大威胁,甚至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因此,确定酒类中甲醇的含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酒类中甲醇含量化学分析方法。
1.气相色谱法(GC法)气相色谱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酒类中甲醇含量测定方法之一、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气相色谱仪分离和定量分析酒样中的甲醇。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取适量的酒样,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内标物(例如丙酮或氯仿)。
(2)将混合物加热,使其蒸发为气体。
(3)将蒸发后的气体通过色谱柱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2.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酒类中甲醇含量测定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样品中的甲醇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具体步骤如下:(1)取适量的酒样,以乙腈等有机溶剂稀释。
(2)将样品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进行分离分析。
3.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是一种非破坏性的甲醇含量测定方法。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红外光谱仪测定样品中的特定吸收峰从而定量分析甲醇的含量。
具体步骤如下:(1)取适量的酒样,制备成透明的样品薄膜。
(2)将样品薄膜放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中,进行光谱扫描。
(3)通过与标准品光谱比对,计算甲醇的含量。
4.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是一种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甲醇含量测定方法。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气相色谱仪和质谱仪耦合在一起,通过气相色谱进行样品分离,质谱进行样品分析和定量。
具体步骤如下:(1)取适量的酒样,利用气相色谱进行分离。
(2)将分离后的样品通过质谱进行分析和定量。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仅为一些常用的甲醇含量测定方法,具体选择何种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分析要求综合考虑。
此外,为了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需要严格控制分析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环节,例如标准品的选取和校准、样品的制备和处理等。
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白酒中10种醇、酯类物质
孙长华
【期刊名称】《酿酒》
【年(卷),期】2017(044)003
【摘要】采用气相色谱法同时对白酒中甲醇、正丙醇、乙酸乙酯、异丁醇、正丁醇、异戊醇、正戊醇、丁酸乙酯、乳酸乙酯、己酸乙酯的含量进行定性定量测定;选用白酒专用色谱柱CP-Wax57 CB(50 m×0.25 mm×0.2μm),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以乙酸正戊酯为内标定量;该方法下10种醇、酯类物质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小于国家标准要求,相对标准偏差(RSD)范围为1.4%~2.15%,有良好的重现性,回收率在90.00%~103.5%之间,方法简单,快捷,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满足白酒中醇类和酯类的分析测定要求.
【总页数】4页(P49-52)
【作者】孙长华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黑龙江省哈尔滨 15002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62.3;TS207.3
【相关文献】
1.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甲醇及杂油醇含量的探讨 [J], 邹志辉;张艳林;苑丽红
2.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白酒中的醇、酯 [J], 仲婧宇;陈智生
3.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杂油醇含量的研究 [J], 孙金旭;朱会霞
4.气相色谱法直接测定白酒中乙酯类物质的含量 [J], 孙云霞;施志荣
5.涡旋辅助分散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清香型白酒中5种高级醇 [J], 范三红; 李颖星; 白宝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标测定白酒中甲醇含量的方法改进研究甲醇是一种有毒物质,其存在于白酒中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准确测定白酒中甲醇含量对于确保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本篇研究旨在改进国标测定白酒中甲醇含量的方法,以提高测定的准确性。
目前,国标测定白酒中甲醇含量的方法主要采用气相色谱法。
该方法的原理是利用气相色谱仪将样品中的甲醇分离,并通过检测器测定其含量。
由于样品的复杂性和甲醇含量的低浓度,现有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为了改进测定方法,在本研究中,将尝试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
改进样品预处理方法。
目前的方法中,样品经过蒸馏或提取后,甲醇的含量直接测定。
这种方法容易受到其他化合物的干扰,并且使测定结果不够准确。
在本研究中,建议引入固相微萃取技术,将样品中的甲醇浓缩到固相微萃取柱中,以增加甲醇的测定灵敏度和准确性。
优化气相色谱分析条件。
在当前的方法中,气相色谱仪的分析条件可能需要进一步优化,以提高甲醇的分离和检测效果。
可以选择更合适的柱子和流动相,调整温度程序等,以提高色谱峰的分离度和峰面积的稳定性,从而减小测定误差。
引入内标法。
内标法是一种常用的提高测定准确性的方法。
在本研究中,将选择一个适合的内标物,添加到样品中,并在气相色谱分析中测定其峰面积。
通过内标法来校正样品中甲醇的测定结果,可以减小测定误差,并提高测定的准确性。
验证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在改进方法之后,需要对其进行验证,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行性。
验证可以包括测定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并比较结果,以及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
还可以进行重复性和稳定性实验,以评估方法的重复性和长期使用的稳定性。
通过改进国标测定白酒中甲醇含量的方法,如改进样品预处理、优化气相色谱分析条件、引入内标法和验证准确性和可行性,我们可以提高甲醇含量测定的准确性,确保食品安全。
(注:本文使用了人工智能技术生成,仅供参考。
)。
国标测定白酒中甲醇含量的方法改进研究甲醇是一种有毒有害物质,其在白酒中的含量直接影响到白酒的质量和安全性。
目前,国标测定白酒中甲醇含量的方法主要是采用气相色谱法。
该方法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分析时间长、操作复杂等,因此有必要对国标测定白酒中甲醇含量的方法进行改进研究。
改进方法可以从前处理步骤开始。
当前处理步骤通常包括样品的提取、蒸馏和进样等过程。
可以考虑使用固相微萃取技术来提取样品中的甲醇。
固相微萃取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提取效率高等特点,可以提高提取效果,缩短前处理时间。
改进方法可以在色谱条件上进行优化。
目前的国标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但是该方法在操作上较为复杂,而且分析时间较长。
可以尝试使用液相色谱法或快速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以缩短分析时间。
液相色谱法具有分离效果好、峰形好等优点,可以提高样品的分析速度和分离效果。
快速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可以在减少分析时间的同时保证分析的准确性。
改进方法可以在分析前处理步骤中引入内标法。
内标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通过在样品中添加已知浓度的内标物,可以准确测定目标物质的含量。
在国标测定白酒中甲醇含量的方法中引入内标法,可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还可以考虑使用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
质谱联用技术结合了质谱和色谱的特点,具有灵敏度高、分离效果好、定性和定量能力强等优点。
通过采用质谱联用技术,可以更加精确地测定白酒中甲醇的含量。
国标测定白酒中甲醇含量的方法可以通过改进前处理步骤、优化色谱条件、引入内标法和采用质谱联用技术等方式来提高分析效率和准确性。
改进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目前的国标方法,提高白酒质量的检测能力,保障消费者的安全健康。
白酒中醇类、酯类的测定【任务分析】本任务主要是以能独立操作气相色谱仪进行样品分析检测为学习目的。
样品被气化后,随同载气进入色谱柱,利用被测定的各组分在气液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在柱内形成迁移速度的差异而得到分离。
分离后的组分先后流出色谱柱,进入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根据色谱图上各组分峰的保留时间与混合标样相对照进行定性;利用峰面积,以外标法定量。
【任务实施】1.仪器和试剂1.1 仪器和实验条件仪器:气相色谱仪(岛津GC-2014C,备有FID检测器),毛细管色谱柱(wondacap wax,30m×0.25mm),自动进样器,电子天平,空气发生器,氢气发生器,氮气。
试剂:乙酸乙酯、甲醇、正丙醇、异丁醇、正丁醇,无水乙醇,超纯水。
1.2 色谱条件及仪器工作条件载气:氮气;恒流:1 ml/min;进样体积:1µL;进样口温度:200℃;分流比:100:1;检测器温度:300℃;氢气流量:30 ml/min;空气流量:400 ml/min;尾吹流量:25 ml/min。
2.实验步骤2.1 绘制标准曲线混标I配制:在250 ml容量瓶中预先加入约3/4体积的60%(体积分数)乙醇水溶液,然后分别加入100 µL乙酸乙酯、甲醇、正丙醇、异丁醇、正丁醇,用60%乙醇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混匀。
系列混标:分别吸取混标I溶液2、4、6、8、10mL至100mL容量瓶中,用60%乙醇水溶液定容,逐级稀释成8、16、24、32、40 ppm。
用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
2.2 样品测定样品配制:取白酒样100 µL至预先加入约3/4体积的60%(体积分数)乙醇水溶液的100 ml容量瓶中,定容,混匀。
3.结束工作①实训完毕后,先关闭氢气发生器,待压力表回零。
②关闭空气发生器,待压力表回零。
③停止GC,待汽化室温度、柱温在室温以上约10℃、检测器温度100℃以下时,关闭气相色谱仪电源开关。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白酒中甲醇、高级醇类和酯类的分析方法编制说明一、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本标准由贵州省卫生计生委组织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评审委员会专家组进行评审并通过立项,由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仁怀分院负责研制,本标准批准立项文号为卫计办函[2015]94号。
主要起草人为:陈仁远、先春、陈济丽、田志强、冯永渝、寻思颖、许士池、赵文武、王俊、陈梦元、江河、雷芳、吴正勇、王雪茹、杨俊松、郭松波。
开展方法学的研究包括:采用不同型号的气相色谱仪、色谱柱(填充柱、毛细管柱)建立同时测定白酒中甲醇、高级醇类和酯类的分析方法,确立了方法性能检验指标,如方法检出限、重复性、准确度及回收率等。
组织1家同行实验室及2家企业对不同酒样采用国标方法和本标准方法进行对比验证。
经过数据的汇总,形成制订该地方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
二、标准的重要内容及主要修改情况白酒样品采用《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白酒中甲醇、高级醇类和酯类的分析方法》进行测定,内标法定量,同时测定甲醇、正丙醇、正丁醇、异丁醇、异戊醇、乙酸乙酯、丁酸乙酯、己酸乙酯、乳酸乙酯9种组分。
该方法快速、准确、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具体实验结果如下:1 方法检出限1.1填充柱方法检出限(g/L):甲醇0.005、正丙醇0.005、正丁醇0.005、异丁醇0.005、异戊醇0.005、乙酸乙酯0.005、丁酸乙酯0.005、己酸乙酯0.005、乳酸乙酯0.005;1.2毛细管柱方法检出限(g/L):甲醇0.005、正丙醇0.005、正丁醇0.005、异丁醇0.005、异戊醇0.005、乙酸乙酯0.005、丁酸乙酯0.005、己酸乙酯0.005、乳酸乙酯0.005。
2 精密度:将9种单体组分配成不同浓度的混合标准溶液,按色谱条件连续进样6次进行检测,计算6次相对标准偏差(RSD%),结果≤5.0%。
3 准确度:将上述不同浓度的混合标准溶液,各平行制备6个样品,测定样品中各组分的含量,测定结果均在标准参考值误差范围内,表明方法的准确度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