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A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脱身妙计》教案第二课时(精品)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4
《脱身妙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脱身妙计,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正确面对危险,冷静应对,学会自我保护。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机智勇敢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脱身妙计的定义和意义。
2. 基本脱身妙计的学习和练习。
3. 情景模拟,实战演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各种脱身妙计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在实际情景中灵活运用脱身妙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脱身妙计的定义、原理和具体方法。
2. 演示法:演示脱身妙计的动作要领和实际操作。
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
4. 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学生实战演练。
五、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空地。
2. 教学器材:示范道具、防护用品等。
3. 教学资料:教案、PPT、视频等。
4. 组织学生分组,明确分组负责人。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脱身妙计的案例,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与演示:讲解脱身妙计的原理和方法,并进行现场演示。
3. 学生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情景模拟:创设情景,学生实战演练。
七、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所学,整理笔记。
2. 观看相关教学视频,加深理解。
3. 进行家庭练习,巩固技能。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程度,了解学习兴趣。
2. 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实战演练中的表现,检验学习效果。
3. 学生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评价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
九、教学拓展:1. 组织脱身妙计竞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 邀请专业讲师,进行专题讲座。
3. 开展类似主题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十、教学反思:2. 针对学生反馈,调整教学内容。
3. 不断优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内容:1. 深入了解各种脱身妙计的适用场景和注意事项。
2. 学习如何结合环境和个人条件选择合适的脱身方法。
《脱身妙计》教案.doc教案章节:一、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理解脱身妙计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脱身妙计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脱身妙计的概念和意义。
2. 脱身妙计的运用方法。
教学难点:1. 脱身妙计的运用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教学视频或案例。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或案例,引发学生对脱身妙计的兴趣和思考。
2. 讲解:介绍脱身妙计的概念和意义,解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 演示:通过教学视频或案例,展示脱身妙计的实际运用。
4. 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生活中的脱身妙计经验和故事。
5. 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脱身妙计解决问题。
二、脱身妙计的类型与特点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脱身妙计的类型和特点。
2. 培养学生根据不同情境选择合适的脱身妙计。
教学重点:1. 脱身妙计的类型。
2. 脱身妙计的特点。
教学难点:1. 脱身妙计的选择和运用。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教学视频或案例。
教学过程:1. 复习: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讲解:介绍脱身妙计的类型和特点,解释其区别和应用场景。
3. 演示:通过教学视频或案例,展示不同类型的脱身妙计的实际运用。
4. 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认为最有效的脱身妙计类型和特点。
5. 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根据不同情境选择合适的脱身妙计。
三、脱身妙计的应用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脱身妙计的应用技巧。
2.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脱身妙计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脱身妙计的应用技巧。
2. 脱身妙计的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1. 脱身妙计的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教学视频或案例。
教学过程:1. 复习: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讲解:介绍脱身妙计的应用技巧,解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3. 演示:通过教学视频或案例,展示脱身妙计的灵活运用实例。
《脱身妙计》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结构。
2.明白印度鸟用什么计谋脱身。
二、重点难点
1.重点:体会印度鸟的脱身妙计。
2.难点:用智慧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的道理。
三、导学问题
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1.当印度鸟听说同类难过摔死时,是怎么表现的?
2.看到印度鸟一头栽倒在笼子里,商人又吃惊又心疼,商人吃惊什么?心疼什么?
3.印度鸟为什么嘲笑商人?
四、参考资料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夏,曹操与吕布在乘氏城附近相争。
此前吕布乘曹操讨伐陶谦时通过陈宫、张邈、张超等偷袭兖州,曹吕为争夺兖州相战半年以上,终于因为当年蝗虫起发生大饥荒,双方后退暂罢。
至这年夏天,曹军出城取麦,吕布帅军前来攻乘氏,曹操使妇人守城楼上,且在城外林子里伪装有伏兵,使得吕布怀疑而退兵,次日,吕布再来,但这次真的在林子和提外设置伏兵,吕布大败。
至此,吕布撤退,曹操分兵夺回诸县,吕布逃往徐州投奔刘备。
《脱身妙计》资料世界鸟类之最跑得最快的鸟:鸵鸟,它平均72千米/小时。
游水最快的鸟:巴布亚企鹅,它平均27.4千米/小时。
最小的鸟和最小的鸟卵:许多人都知道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类,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十分准确,因为全世界的蜂鸟有315种左右,分布于从北美洲的阿拉斯加到南美洲的麦哲伦海峡,以及其间的众多岛屿上。
它们的体形差异也很大,最大的巨蜂鸟体长达21.5厘米,当然不能说它是世界上最小的鸟了。
而产于非洲的麦粒鸟的体长只有5.6厘米,其中喙和尾部约占一半,体重仅2克左右,其大小和蜜蜂等昆虫差不多,这样的蜂鸟才是世界上体形最小的鸟类,它的卵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卵,比一个句号大不了多少。
蜂鸟的羽毛大多十分鲜艳,并且闪耀着金属的光泽。
它们的飞行本领高超,可以倒退飞行,垂直起落,翅膀振动的频率很快,每秒钟可达50~70次,所以有神鸟、彗星、森林女神和花冠等称呼。
中国近几年有很多地方都声称发现了蜂鸟,其实都是误传。
体形最大的鸟:世界上体形最大的现生鸟类是生活在非洲的非洲鸵鸟,它的身高达2~2.5米,体重56千克左右,最重的可达75千克。
但它不能飞翔。
它的卵重约1.5千克,长17.8厘米,大约等于30~40个鸡蛋的总重量,是现今最大的鸟卵。
翼展最宽的鸟:漂泊信天翁,可达4米。
最大的飞鸟:生活在非洲东南部的柯利鸟,翅长2.56米,体重达18千克左右,大鸨,雄性的体重18千克。
最小的猛禽:婆罗洲隼,体长15厘米,体重35克。
羽毛最多的鸟:天鹅,超过25,000根。
羽毛最少的鸟:蜂鸟,不足1,000根。
羽毛最长的鸟:天堂大丽鹃,尾羽是体长的2倍多。
寿命最长的鸟:鸟类中的长寿者不少,如大型海鸟信天翁的平均寿命为50~60年,大型鹦鹉可以活到100年左右。
在英国利物浦有一只名叫"詹米"的亚马逊鹦鹉,生于1870年12月3日,卒于1975年11月5日,享年104岁,不愧为鸟中的“老寿星”。
寿命最长的环志海鸟:王信天翁,60余年。
《脱身妙计》学案——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印度鸟的脱身妙计。
2、学习过程
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一)初读课文,学习文中生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碰到生字读一读记一记。
2.分段开火车读课文。
3.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二)感知大意,理清文章的条理。
4.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5.根据提示:把课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3.当商人拒绝放走印度鸟时,印度鸟低头想了想,你知道它在想什么吗?
4.印度鸟让商人帮它带口信给谁?口信的内容是什么?
5.当商人找到笼中鸟的同类传了口信之后,发生了什么事?。
31脱身妙计三年级语文教案教学要求: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印度鸟的脱身妙计。
重点难点:体会印度鸟的脱身妙计。
体会印度鸟的智慧。
课时划分:两课时31脱身妙计第一课时一、想题,质疑导入。
1、教师开门见山,板书课题。
2、启发对课题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3、学生自由回答4、教师小结,梳理。
二、初读课文,学习文中生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碰到生字读一读记一记2、分段开火车读课文。
3、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4、认读文中三个生字新词,理解词义。
5、学生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感知大意,理清文章的条理。
1、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2、根据提示:把课文分为两个部分。
印度鸟让商人带口信给同类。
印度鸟装死脱身。
3、指名反馈分段,集体评议。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了解商人为印度鸟带口信O1、学生默读课文1到6自然段2、说说:你从这几段课文中读懂了什么?3、学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1到6自然段。
4、引导理解、体会:当商人拒绝放走印度鸟时,印度鸟低头想了想,你知道它在想什么吗?印度鸟让商人帮它带口信给谁?口信的内容是什么?当商人找到笼中鸟的同类传了口信之后,发生了什么事?2、指名逐题反馈、交流、评议。
3、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第一部分。
一、练习句式,设疑导读。
1、从这部分课文中画出一句反问句。
2、学生练习有感情地读句子。
3、练习:将这句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
4、设置导读:印度鸟为什么叫商人带口信给同伴?它的同伴听到印度鸟被关在笼子里,真的会伤心地死去吗?请大家认真地继续往下读课文O31脱身妙计第二课时。
《脱身妙计》习题
一、基础过关
1.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发()重()行()
发()重()行()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轻来扔难过
苦关外自信
二、综合训练
1.从课文中找一段你喜欢的文字抄写下来并仿写一句。
2.写几个关于鸟的成语。
3.选用一句切合语境的唐诗填空。
如果我们不采取护鸟措施,可能会导致“千山鸟飞绝”;如果我们都做护鸟卫士,祖国大地便会“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应用
1.你还知道哪些鸟?它们叫什么名字?
2.画一只美丽的小鸟,展示一下你的绘画才能。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过关
1.fā发现 zhóng 重量 xíng 行为
fà头发 chòng 重新 háng 行列
2.重去捡高兴
甜开里自卑
二、综合训练
1.略
2.百鸟朝凤、饮鸩止渴、一飞冲天、鹏程万里、一鸣惊人、有凤来仪、惊弓之鸟、一石二鸟、天罗地网、笨鸟先飞、乔迁之喜、明察秋毫……
3.枯藤老树昏鸦
三、拓展应用
略。
《脱身妙计》资料鸟的生活习性鸟的食物多种多样,包括花蜜、种子、昆虫、鱼、腐肉或其他鸟。
大多数鸟是日间活动,也有一些鸟(例如猫头鹰)是夜间或者黄昏的时候活动。
许多鸟都会进行长距离迁徙以寻找最佳栖息地(例如北极燕鸥),也有一些鸟大部分时间都在海上度过(例如信天翁)。
飞行大多数鸟类都会飞行,少数平胸类鸟不会飞,特别是生活在岛上的鸟,基本上也失去了飞行的能力。
不能飞的鸟包括企鹅、鸵鸟、几维(一种新西兰产的无翼鸟)、以及绝种的渡渡鸟。
当人类或其他的哺乳动物侵入到他们的栖息地时,这些不能飞的鸟类将更容易遭受灭绝,比如:很大的海雀、新西兰的恐鸟等。
鸟的种类很多,在脊椎动物中仅次于鱼类.全世界为人所知的鸟类一共有9,000多种,光中国就记录有1,300多种,其中不乏中国特有鸟种(参见中国特有鸟种列表)。
大约有120~130种鸟已绝种,其中最大的要数鸵鸟,它是鸟中的巨人。
非洲鸵鸟体高2.75米,最重的可达165.5千克。
企鹅是特化了的海鸟,双翅变成鳍状,失去了飞翔能力。
有的鸟虽然可以飞行但飞行的距离不是特别远,如家鸡由于双翅短小,不能高飞,但至少可以飞几十米远;而家鸭彻底失去了飞行的能力。
在会飞的鸟中,飞行最高的要算秃鹫了,飞行高度可在9000米以上。
飞行最快的是苍鹰,短距离飞行最快时速可达600多千米。
飞行距离最长的则是燕鸥,可从南极飞到遥远的北极,行程约1.76万千米。
鸟类新陈代谢旺盛,消化力强,所以鸟类的食量相当大,例如蜂鸟一天吸食的花蜜量等于体重的一倍。
一些小型鸟类每天的食物量相当于体重的10%~30%。
大多数鸟类是杂食的,并不太挑挑拣拣。
每年春天和秋天,鸟类都成群结队,遮天蔽日地在天空中飞行,这种在不同季节要更换栖息地区,或是从营巢地移至越冬地,或是从越冬地返回营巢地的季节性现象称为鸟类迁徙。
每年大地回春,鸟类就开始进行求爱、生殖、营巢、孵卵和育雏等一连串的活动。
脱身妙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2个字,会写6个字,积累词语。
情感目标:学会默读课文,并能边读边思考,明白印度鸟用什么计谋脱身,重返蓝天。
从而感悟:遇到困难时,只要肯开动脑筋,用智慧就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能力目标:分角色朗读全文。
教学重点:明白印度鸟使用的脱身妙计。
教学准备:小黑板、字卡、挂图。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说《三国》,论计谋。
我们都看过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
诸葛亮知天文晓地理,熟读兵书,足智多谋。
你们知道他的哪些计谋呢?(空城计、离间计、调虎离山计、苦肉计……)二、引入课题,审题。
1.都说人是最聪明的,可是有一种名叫印度鸟的动物竟然也会使用计谋,也会使用脱身妙计。
(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审清题意。
(构思非常新颖独特,能摆脱束缚得到自由的好计策。
脱身,抽身,摆脱束缚。
)三、初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顺,看看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默读课文(不动嘴唇,不出声,不指读,读懂),思考:印度鸟是用什么妙计脱身的?3.反复朗读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和句子,交流有难度的生字词。
标记存在疑问的地方。
四、检查反馈。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故事讲了一个印度鸟的同伴,为了帮助印度鸟重新飞向蓝天,急中生智,想出了一条脱身妙计:印度鸟装作伤心而死麻痹商人,最终重获自由。
2.你知道印度鸟是用什么计谋脱身的?(印度鸟请商人给它的朋友带口信,说自己失去了自由,很苦。
商人带到口信后,它的同伴装作伤心而死。
当商人回到家乡把这件事告诉印度鸟后,聪明的印度鸟也装死栽倒在笼子里,骗过了商人,重获自由。
)师小结:用两个字概括印度鸟所使用的脱身妙计——诈死(装死)。
3.出示小黑板认读:类、愣。
(通过口头组词加深理解和记忆。
)4.出示字卡学习6个会写字。
重点指导:临:左边不要写成“忄”。
类:上下结构,上面的米字最后一笔是点。
五、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交流自己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六、课后作业。
《脱身妙计》教案.doc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几种常用的脱身妙计,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脱身妙计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在面对困境时,要保持冷静、机智,勇于面对和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几种常用的脱身妙计,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教学难点:运用脱身妙计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案例材料、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境,引发学生对脱身妙计的兴趣。
2. 案例分析:分享几个典型的脱身妙计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关键信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方法讲解:讲解几种常用的脱身妙计,如:转移注意力、寻求帮助、假装受伤等。
4. 实践演练: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遇到困境时运用脱身妙计的场景,让学生亲身感受并掌握方法。
5.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脱身妙计的优点和注意事项,强调在面对困境时保持冷静、机智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脱身妙计,总结自己的感悟。
2. 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如何运用脱身妙计解决问题,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积极性、合作意识以及创新思维。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分析案例时的理解力、逻辑思维以及脱身妙计的应用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复习和应用,以及在生活中实际运用脱身妙计的情况。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分享实际案例和经验,增加学生的实践知识。
2. 组织模拟演练活动,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练习脱身妙计的应用。
3. 开展小组竞赛,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教学。
2. 同行评价:教师之间相互听课,交流教学心得和经验,提升教学质量。
小学三年级语文《脱身妙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理解课文《脱身妙计》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1.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2通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3.1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解决问题的品质。
3.2培养学生尊敬师长,关爱同伴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主人公的聪明才智。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寓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2.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发言。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三)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针对生字词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字词的正确读音和书写。
(四)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1.1课文中的主人公遇到了什么问题?1.2主人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1.3你认为主人公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2.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中的生字词。
(二)课堂活动1.小组合作: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个类似的脱身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2.学生展示,教师点评。
(三)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2.学生针对难点进行提问,教师解答。
(四)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1.1你认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1.2如何才能做到既解决问题,又避免伤害他人?2.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脱身妙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各种脱身妙计的含义和用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脱身妙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脱身妙计的定义和分类2. 常用的脱身妙计及其含义和用法3. 脱身妙计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案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各种脱身妙计的含义和用法。
2. 教学难点:如何灵活运用脱身妙计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脱身妙计的用法。
2.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脱身妙计,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和讨论问题。
2. 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道具。
3. 安排适当的教学时间和空间。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趣味小故事引出脱身妙计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脱身妙计的定义和分类:明确脱身妙计的含义,介绍常见的脱身妙计类型。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脱身妙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实践演练:设置情境,让学生模拟运用脱身妙计,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七、课堂练习1. 让学生运用所学,设计一个脱身妙计,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2. 编写一个关于脱身妙计的小故事,展示所学知识。
八、课后作业2. 调查身边的朋友,了解他们是否掌握脱身妙计,分享彼此的技巧。
九、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践演练中的表现,检验学生对脱身妙计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十、教学反思2. 反思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堂管理等方面。
3. 针对反思结果,制定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补充和说明: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确保学生不仅能够理解脱身妙计的概念,还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情境中,以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脱身妙计》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参照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孙悟空的性格特点和自己的独特感受。
能分角色表演“龙宫借宝”的故事。
3.初步体会故事诙谐、幽默、新奇的风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独立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了解故事内容,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朗读和感悟水平。
教学方法朗读、质疑、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挂图、自制头饰、投影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1、导课1.开火车抽读生字卡片,并扩词。
说说:印度鸟让商人带口信给亲朋好友,结果呢?印度鸟的同类真得像人类一样这么重感情吗?2.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
2、新授(一)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了解印度鸟的脱身妙计。
1.出示导读提纲,引导自读感悟。
当印度鸟听说同类难过摔死时,是怎么表现的?看到印度鸟一头栽倒在笼子里,商人又吃惊又心疼,商人吃惊什么?心疼什么?想一想:印度鸟是用什么妙计脱身的?2.同桌合作,读文讨论。
3.指名反馈,交流,评议。
印度鸟听说同类摔死后,疑是自己的妈妈摔死,也一头栽倒在笼子里,再也不动弹了。
4.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七自然段。
商人因为印度鸟的脱身妙计与同类间的深重感情而吃惊,商人因为印度鸟的伤心死去而心疼。
5.学生有感情地读第8自然段。
印度鸟的脱身妙计:印度鸟通过商人还口信,与同类取得配合,再以装死来骗取商人的同情与信任,最后离开鸟笼获得自由。
6.学生默读课文第9自然段。
讨论:印度鸟为什么叫商人为它带口信?印度鸟的那你同类真的死了呢?印度鸟炒什么嘲笑商人?7.学生思考、描述印度鸟脱身妙计。
(二)总结全文,拓展体会。
1.学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全文。
2.谈话感悟:你喜欢印度鸟吗?为什么?3.拓展教育: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3、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交流自己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4、总结印度鸟运用母子情深进一步麻痹商人,并且聪明地用上了同伴教授的方法:栽倒,不动弹。
《脱身妙计》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中心意思。
2.明白印度鸟用什么计谋脱身。
二、过程与方法
会默读课文,并且边读边思考。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印度鸟的智慧,懂得用智慧改变自己的命运。
教学重点
体会印度鸟的脱身妙计。
教学难点
懂得用智慧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的道理。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等多种方法结合。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挂图、音频。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讲新课之前,同学们先读一遍文章,使用“手机”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温故而知新:
1.开火车抽读生字卡片,并扩词。
2.指名读课文1到6自然段。
3.说说:印度鸟让商人带口信给亲朋好友,结果呢?
4.商人回到家中又发生了什么事?
二、新课学习
(一)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了解印度鸟的脱身妙计。
1.出示阅读提示,引导自读感悟。
当印度鸟听说同类难过摔死时,是怎么表现的?
(原文:“你说什么?那个摔死的可能是我的妈妈。
”印度鸟说完,也一头栽倒在笼子里,再也不动弹了。
)
看到印度鸟一头栽倒在笼子里,商人又吃惊又心疼,商人吃惊什么?心疼什么?
(答:商人因为印度鸟与同类间的深重感情而吃惊,商人因为印度鸟的伤心死去而心疼。
)
印度鸟的脱身妙计妙在哪里?
(答:借用亲情、配合默契、诈死逼真、机智灵敏,让商人充当计谋的传递人从而容易被麻痹等。
)
2.同桌合作,读文讨论。
3.指名反馈,交流,评议。
印度鸟听说同类摔死后,疑是自己的妈妈摔死,也一头栽倒在笼子里,再也不动弹了。
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七自然段。
商人因为印度鸟与同类间的深重感情而吃惊,商人因为印度鸟的伤心死去而心疼。
学生有感情地读第8自然段。
印度鸟的脱身妙计:印度鸟通过商人带口信,与同类取得配合,再以装死来骗取商人的同情与信任,最后离开鸟笼获得自由。
4.学生默读课文第9自然段。
讨论:印度鸟为什么嘲笑商人?
学生思考.描述印度鸟脱身妙计。
综合体会计谋的“妙”处所在。
(借用亲情、配合默契、诈死逼真、机智灵敏,让商人充当计谋的传递人从而容易被麻痹等。
)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体会印度鸟获得自由的心情。
(二)拓展体会。
1.学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全文。
2.拓展教育: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
3.这个故事可以总结为哪个成语。
(瞒天过海)
4.试着把你的收获或看法写下来。
(三)提升感悟。
1.集查找有关鸟类自然保护区的资料。
2.我能为鸟儿做些什么?
3.每个小组办一份保护鸟类的手抄报。
三、结论总结
印度鸟凭借自身的计谋脱身,重返蓝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困难时,只要肯于开动脑筋,用智慧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们要好好学习印度鸟的聪明和智慧。
四、课堂练习
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和同桌相互交流讨论。
五、作业布置
办一份保护鸟类的手抄报或写数条保护鸟类的宣传标语。
六、板书设计
《脱身妙计》
商人带口信,同类装死。
印度鸟装死,商人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