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心房颤动电复律术后近期复发的影响因素
- 格式:pdf
- 大小:194.51 KB
- 文档页数:3
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2023)要点摘要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显著增加死亡、卒中、心力衰竭和痴呆风险。
过去二十年在房颤风险预测与筛查诊断、卒中预防、节律控制、导管消融和综合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这一时期我国房颤管理的规模、质量和经验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为制定房颤诊断和治疗指南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为进一步推动房颤规范化管理,及时、充分地将新技术新理念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组织专家,共同制定了《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
该指南详尽阐述了房颤管理的各个环节,并根据亚洲房颤人群特点提出了CHA2DS2VASc60卒中评分,重新评价了房颤筛查的临床应用,强调了早期节律控制的意义和导管消融在节律控制中的核心地位。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显著增加死亡、卒中、心力衰竭(心衰)、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房颤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房颤将给社会和医疗服务系统带来沉重的负担。
过去二十年在房颤风险预测与筛查诊断、卒中预防、节律控制、导管消融和综合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AC)的应用彻底改变了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格局,房颤人群的抗凝率显著提升,卒中风险不断降低,而更新T弋口服抗凝药因子抑制剂在预防血栓的同时,出血风险更低,很有希望为房颤抗凝领域带来新的革命。
导管消融逐渐成为房颤节律控制的一线治疗手段,可减少房颤发作,改善生活质量,延缓房颤从阵发性进展为持续性,改善房颤合并心衰患者的预后。
对于诊断1年之内的房颤,节律控制策略在改善预后方面优于室率控制策略。
器械与技术进步大幅降低了经皮左心耳封堵(1AAC)的操作难度与并发症发生率。
新的循证医学证据不断产生,新的技术和理念,如可穿戴设备、远程医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正在为房颤管理带来重大变革。
2022年第三季度护士房颤相关理论知识考试试卷您的姓名: *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您的层级: *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题)1.下列哪项通常不作为心房颤动时的复律药物() [单选题] *A.奎尼丁B.胺碘酮C.维拉帕米(正确答案)D.索他洛尔E.普罗帕酮2.下列哪项不是永久性房颤的治疗原则() [单选题] *A.控制心室率B.减轻症状C.改善心功能D.防止动脉栓塞E.恢复窦性心律(正确答案)3.目前我国引起心房颤动最常见的病因是() [单选题] *A.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正确答案)B.心肌梗死C.甲状腺功能亢进症D.高血压心脏病E.缩窄性心包炎4.心房颤动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单选题] *A.房室传导阻滞B.室性期前收缩C.肺感染D.感染性心内膜炎E.动脉栓塞(正确答案)5.下列哪种情况下最容易发生脑栓塞() [单选题] *A.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心房颤动B.肺动脉瓣狭窄合并心房颤动C.二尖瓣狭窄合并心房颤动(正确答案)D.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E.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6.有关心房颤动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单选题] *A.阵发性心房颤动是持续时间小于48小时,最长不超过7天B.持续性心房颤动是指心房颤动持续存在6个月以上(正确答案)C.持续性心房颤动是指持续时间超过7天,或不足7天需复律的房颤D.长期持续性心房颤动是指持续超过一年拟转复治疗的房颤E.永久性心房颤动是指持续时间超过1年的,病人习惯房颤状态,不准备复律的房颤7.下列不属于心房颤动临床特点的是() [单选题] *A.仅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正确答案)B.P波消失,代之f波,频率为350-600次/分C.第一心音强弱不等D.心律绝对不规则E.短绌脉8. 心房颤动时,下列哪项不属于动脉栓塞的危险因素() [单选题] *A.严重的二尖瓣狭窄B.左心室扩大(正确答案)C.左心房扩大D.高龄患者E.既往有栓塞病史9.关于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治疗,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单选题] *A.禁用洋地黄类药物B.禁用钙通道阻滞剂C.禁用β受体阻滞剂D.可联合应用钙通道阻滞剂与β受体阻滞剂(正确答案)E.药物宜选择延长房室旁路不应期的药物,如普罗帕酮10.心房颤动复律的影响因素不包括() [单选题] *A.心房颤动的持续时间B.左心房的大小C.心电图上颤动波的大小D.年龄E.性别(正确答案)11.心房颤动的分类不包括() [单选题] *A.初发性房颤B.阵发性房颤C.持续性房颤D.永久性房颤E.慢性持续性房颤(正确答案)12.心房颤动时的心房率为() [单选题] *A.100~180次/minB.180~220次/minC.250~350次/minD.350~600次/min(正确答案)E.600~800次/min13.心房颤动时,预防动脉栓塞最常用的药物是() [单选题] *A.阿司匹林B.华法林(正确答案)C.肝素D.尿激酶E.纤溶酶14.非同步电复律用于治疗() [单选题] *A.心房颤动B.心室扑动(正确答案)C.室性心动过速D.心房扑动E.室上性心动过速15.心房颤动进行电复律治疗时,通常能量选择为() [单选题] *A.50-100JB.100-150J(正确答案)C.200JD.300JE.100-200J16.房颤动时f波的频率为() [单选题] *A、300~600次/分B、250~350次/分C、350~600次/分(正确答案)D、100~160次/分E、250~600次/分17.患者,女性,68岁,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治疗,一日出现心房颤动,患者此时最可能出现的脉搏异常为() [单选题] *A.间歇脉B.二联律C.缓脉D.脉短绌(正确答案)E.洪脉18.为房颤行电复律术后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不妥的是() [单选题] *A.绝对卧床24小时B.持续24小时心电监护C.吸氧D.注意电击局部皮肤有无灼伤E.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正确答案)19.患者男性,39岁。
关于房颤的危害及其复律问题
冯庚
【期刊名称】《中国全科医学》
【年(卷),期】2006(9)3
【摘要】房颤为患者带来的危害还是很大的,首先它属于高发病率的心律失常,
特别在老年人中最为多见目前房颤的发病率在全世界都呈上升趋势,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至少有800万房颤患者。
房颤的危害主要有:发作时由心悸、胸闷等
症状导致患者不适;由于房颤时失去了心房整体性收缩对心室的充盈作用.加之不规律心室反应使患者心搏出量明显减少,心脏射血减少30%,脑血流量减少23%,这对原有的缺血性疾病及高龄患者都极为不利;房颤是诱发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厉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概率是非房颤者的5.6倍,
【总页数】1页(P244-244)
【作者】冯庚
【作者单位】北京紧急医疗救援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75
【相关文献】
1.缬沙坦联合胺碘酮对持续性心房颤动复律及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率的影响 [J],
汪世军;祝玉娟;唐关敏
2.缬沙坦联合胺碘酮对持续性心房颤动复律及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率的影响 [J],
汪世军;祝玉娟;唐关敏;
3.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电复律与胺碘酮复律的对比研究 [J], 张芳;夏振伟;冯磊;王小斌
4.氯沙坦联合胺碘酮在阵发性房颤复律及维持复律后窦性心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姜涛;王曼;武孟宇
5.胺碘酮联合比索洛尔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及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的疗效观察[J], 朱群;吴云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影响因素的荟萃分析诺扎·代尼尔;木胡牙提【摘要】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病程,患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左心房前后径(left atrial dimension,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持续性房颠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95-2018)、CBM(1995-2018)、中国知网(1958-2018)、万方数据库(1995-2018)、VIP(1989-2018)等数据库,对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影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的队列研究进行检索,并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价质量并提取资料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个RCT,282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复发组房颤病程[MD =2.83,95% CI(2.48,3.19),P<0.05]、BMI[MD=0.84,95% CI (0.49,1.18),P<0.05]、左心房前后径[MD =2.63,95% CI(2.14,3.12),P<0.05]均大于未复发组;复发组LVEF低于未复发组[MD=-2.14,95% CI (-3.04,-1.25),P<0.05];患者术前是否患有冠心病[OR =0.75,95% CI (0.55,1.03),P>0.05]、糖尿病[OR =1.15,95%CI(0.86,1.53),P>0.05]、高血压病[OR =1.07,95% CI (0.75,1.54),P>0.05]与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无关系.结论现有证据显示,房颤病程长、BMI数值大、左心房前后径长和LVEF低是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而患者术前是否患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病与房颠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无关系.【期刊名称】《临床荟萃》【年(卷),期】2019(034)003【总页数】6页(P267-272)【关键词】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复发;危险因素;meta分析【作者】诺扎·代尼尔;木胡牙提【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心脏内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心脏内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75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危害性极大,对心律失常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着重要影响[1-2]。
预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最新进展尹富禹【摘要】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 RFCA ) has been an effective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 Af ). However, the recurrence of Af is high even with the use of RFCA. Recent studies have evaluated possible predictive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recurrence of Af after RFC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obesity, metabolic syndrome, 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 volumes and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are each independent predictors of the recurrence of Af after RFCA.%目前导管消融术成为治疗心房颤动的一种有效手段.然而,术后复发率较高.成功预测影响心房颤动术后复发的因素,可以筛选适应证更佳的患者进行治疗,提高手术成功率.最新研究显示,超重/肥胖、代谢综合征、心包脂肪组织及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是预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期刊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年(卷),期】2012(033)006【总页数】4页(P735-738)【关键词】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复发;预测【作者】尹富禹【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重庆,40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7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人群发病率为0.5%左右,且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以环肺静脉消融(CPV A)为特征的导管消融技术是目前治疗房颤的主要方法之一,此法可治愈大量的房颤患者。
然而单次术后的复发率仍偏高。
因此,如何降低一次消融后的复发率以及房颤复发的原因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就影响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因素总结如下。
1一般临床情况对房颤射频消融复发的影响1.1年龄部分学者认为年龄与术后是否复发无关。
Pappone等[1]随访发现年龄与手术成功率无关。
而部分研究者认为房颤是一种与年龄有关的退行性疾病,推测年龄因素可能是房颤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
雷汉东[2]等发现年龄≥55岁组术后复发率高于年龄50岁组患者首次术后复发率显著高于<50岁组。
1.2左房内径大小左心房扩大往往存在纤维化,在房颤的发动与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
雷汉东等[2]研究发现左心房内径是房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左心房直径≥39 mm者首次治愈率下降。
Lee等[4]研究也证实,与消融术效果最为相关的指标是左房内径和房颤的类型。
Pappone等研究结果与此类似[1]。
1.3房颤类型多项研究结果表明CPV A治疗持续性房颤的复发率远高于阵发性房颤[5]。
在持续性房颤中,报道的有效性从22%到45%。
而在阵发性房颤患者中,单次CPV A的有效性从38%到78%。
1.4房颤持续时间部分学者认为,房颤持续时间与CPV A术后两者之间无明显相关性[1]。
但Chen等对72例不能耐受药物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行CPV A,对比结果发现:房颤病史的长短是决定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6]。
2左心房瘢痕对房颤射频消融复发的影响目前多项研究均证实,左房瘢痕是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
夏云龙[7]等研究发现消融复发患者均较成功患者的心房瘢痕区面积增多。
证实心房基质变化可能导致房颤消融复发的一个因素。
Veima等[8]人证实存在的左心房瘢痕是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
3 消融术式对房颤射频消融复发的影响自Haissaguerrem等人提出肺静脉内房颤的触发机制,随后率先创造了点式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01891)通信作者:章淬,E mail:18951670283@163.com心脏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陶红 沈骁 章淬(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南京210000)【摘要】心脏术后新发心房颤动(房颤)是心脏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心脏术后新发房颤增加了患者卒中甚至死亡的风险,其发生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
许多研究者认为在“房颤基质”的基础上,各种触发因素刺激了房颤的发生。
最近的研究将目光投向了心包炎症的作用,既往研究侧重于危险因素的发掘。
此外,利用各种手段对其进行早期预测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现就近年来心脏术后新发房颤的发生机制、危险因素、预测手段以及防治措施等展开综述,以指导临床实践。
【关键词】心脏手术;心房颤动;发生机制;围手术期管理【DOI】10 16806/j.cnki.issn.1004 3934 2024 03 010PostoperativeAtrialFibrillationAfterCardiacSurgeryTAOHong,SHENXiao,ZHANGCui(DepartmentofCriticalCareMedicine,NanjingFirstHospital,NanjingMedicalUniversity,Nanjing210000,Jiangsu,China)【Abstract】Postoperativeatrialfibrillation(POAF)isacommoncomplicationaftercardiacsurgery.POAFwouldincreaserisksofstrokeanddeath,andtheunderlyingpathogenesisofPOAFisnotfullyunderstood.Manyresearchersbelievethatvarioustriggeringfactorsonthebasisofthearrhythmogenicsubstratesstimulatetheoccurrenceofatrialfibrillation.Recentresearchhasfocusedontheroleofpericarditis,whilepreviousstudieshavefocusedonidentifyingriskfactors.Inaddition,utilizingvariousmethodsforearlypredictionforPOAFisalsoofgreatclinicalsignificance.Thisarticleprovidesareviewonthemechanisms,riskfactors,predictivemethods,preventionandtreatmentmeasuresofPOAFaftercardiacsurgeryinrecentyears,inordertoguideclinicalpractice.【Keywords】Cardiacsurgery;Atrialfibrillation;Pathogenesis;Perioperativemanagement 心脏术后新发心房颤动(房颤)是心脏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 2],其定义为患者既往无房颤病史,心脏术后新发生的持续时间>30s的房颤,一般多于心脏术后第2天发生[3]。
房颤的药物治疗及其复发因素
李建波;傅绪杰
【期刊名称】《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年(卷),期】1996(0)5
【摘要】众所周知,心房纤颤(房颤)的药物治疗效果差、且易复发,许多因素与之有关,是心内科的难点。
本文介绍心律平及异搏定治疗房颤的疗效并分析使其复发的相关因素。
1 方法 1.1 病例选择 1990年7月至1995年6月间在本院心内科住院的房颤病人123例。
年龄59.7±12.1(31~82)岁,其中男72例,女51例,所患心脏病为:瓣膜
【总页数】2页(P328-329)
【作者】李建波;傅绪杰
【作者单位】济南市55177部队门诊部;济南军区总医院心内科 250022;250031【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7
【相关文献】
1.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心房颤动晚期复发的相关因素 [J], 沈启明;刘伏元;苏浩;徐健
2.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心房颤动晚期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J], 林德仿
3.左心耳超声心动图学指标与阵发性心房颤动药物治疗后复发的关系 [J], 张晨峰;李静;刘伟;邢颖;胡莹;于丽娜;杨颖;张明;张新文
4.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房颤远期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要点 [J], 黄英茹; 张盼盼; 户艳艳
5.增强型体外反搏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左心房内径及心房颤动复发率的影响 [J], 于海峰;安毅;亓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单选题]1.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人出现的肌纤(江南博哥)维颤动,全身肌肉抽搐的表现是A.毒蕈碱样症状B.中枢神经系统症状C.烟碱样症状D.副交感神经末梢兴奋症状E.癫痫样症状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有机磷农药中毒主要表现为毒蕈碱样症状、烟碱样症状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毒蕈碱样症状主要是副交感神经末梢兴奋所致,主要作用为腺体分泌增加及平滑肌痉挛;烟碱样症状主要是横纹肌运动神经兴奋,表现为肌纤维颤动。
[单选题]2.女性,32岁,有风湿性心脏病病史10年。
今晨突感右上下肢活动不便,不能下床,护士发现患者口角歪斜,应考虑发生了A.脑出血B.脑栓塞C.脑血栓形成D.蛛网膜下腔出血E.脑肿瘤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风心病患者易在左心耳处形成栓子,栓子脱落后随血流可引起远端血管的栓塞,以脑血管最多见。
患者的表现也支持该诊断。
[单选题]3.某护士为一位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制定护理措施,您认为错误的是A.绝对卧床休息B.减少或停止探视C.少食多餐,不宜过饱D.避免不良刺激E.2小时翻身按摩一次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早期尽量避免频繁搬动。
[单选题]4.男性病人,63岁,有心绞痛病史2年。
1天前骑车上桥时又出现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即原地休息,含服硝酸甘油3片无效,出冷汗,路人将其送到急诊室。
经心电图检查,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转入CCU进行链激酶治疗。
病人问护士链激酶治疗的作用是什么,护士回答正确的是A.解除疼痛B.抑制血小板的聚集C.溶解冠状动脉内血栓D.扩张冠状动脉E.防止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起病6小时内使用链激酶可溶解冠状动脉内的血栓,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心肌得到再灌注。
[单选题]5.男,50岁,右侧肢体逐渐抖动1年余。
体检:血压20/12kPa(150/90mmHg),神志清楚,表情呆板,右上下肢肌力正常,肌张力增高,右上下肢可见静止性震颤,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
最可能的诊断是A.脑梗死B.震颤麻痹C.肝豆状核变性D.小舞蹈病E.癫痫局限性运动性发作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老年男性,起病缓慢,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加是诊断震颤麻痹的要点[单选题]6.中毒型菌痢多见于A.新生儿B.儿童C.青年人D.成年人E.老年人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中毒型菌痢多见于2~7岁体质较好的儿童。
基础与临床心律失常一、单选题1、约60%的窦房结动脉源于:A.左主干;B.左冠状动脉;C.右冠状动脉;D.左回旋支;E.冠状静脉答案:C2、房室结的血供90%来源于:A.左主干;B.左冠状动脉;C.右冠状动脉;D.左回旋支;E.冠状静脉答案:C3、下列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希氏束起源于房室结;B.长约15 mm;C.通过中心纤维体骑跨在室间隔顶部;D.通常行走于室间隔膜部的右侧;E.往下分为左右束支答案:D4、以下哪种心律失常时听诊心律不规则:ca.房扑4:1传导b.房颤伴III度房室传导阻滞c.莫氏I型房室传导阻滞d. 莫氏II型房室传导阻滞2:1传导5、.以下哪种疾病不引起上肢静脉压升高:da.右心衰竭b.上腔静脉综合征c.缩窄性心包炎d.肝硬化6、.I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心尖部听诊可能发现:ba.第一心音亢进b.第一心音降低c.第二心音亢进d.第二心音降低7、下列各项中容易引起晕厥(或阿-斯综合征)的是:ca.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b.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阻滞d.室上性心动过速8、以下哪种心律失常时听诊心律不规则:da. 室扑4:1传导b.房颤伴III度房室传导阻滞c.室上速d.II度(文氏型)房室传导阻滞9、关于房颤的心室率控制以下那项是正确的:A.常选用心律平控制心室率;B.静息时控制在60-80次/分, 中等运动量90-115次/分;C.无必要选用动态心电图来评估室率控制;D.抗凝治疗;E. 无必要选用6分钟步行试验来评估室率控制答案:B10、以下除外哪一项均需华法令抗凝:A.TIA;B.卒中史;C.人工心脏瓣膜;D.高血压;E.糖尿病答案: D11、如果心动过速时一个或多个室性期前刺激提前希氏束激动60-80ms以上而不改变心房激动时间,支持诊断: A.室速;B.AVRT;C. AVNRT;D.房速;E.窦速答案:D12、女性, 36岁, 发作性心悸3小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