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神经外科常用药

神经外科常用药

神经外科常用药物

1、20%甘露醇

作用: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短效)

其作用只是缓解症状,但不能解除病因,大量应用会增加肾脏负担,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排尿困难,输入时因速度较快,静脉穿刺的肢体避免剧烈运动,以免甘露醇渗入皮下。

注意事项:心功能不全,急性肺水肿禁用,遇冷易结晶,不能与其它药物合用,严禁作肌肉注射

禁忌症:己确认为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无尿患者,严重失水者,颅内活动

出血者,急性肺水肿

2、10%甘油果糖

作用:用于脑血管病、脑外伤、脑肿瘤、颅内炎症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慢性颅内压增高,脑水肿等症。(长效)不良反应:对体内电解质平衡无不良影响,静滴过快可发生溶血及血红蛋白尿用法:静滴,成人每次200 —500ml,每日1一2次,200ml 需2-3小时点完。

3、咲塞米;速尿

临床上用于治疗心脏性水肿、肾性水肿、肝硬化变腹水、功能障碍或血管障碍所引起的周围性水肿,并可促使上部尿道结石的排出。其利尿作用迅速、强,用于其他利尿药无效的严重病人。由于水、电解质

丢失明显等原因,故不宜常规使用。静脉给药(20〜8 0 m g )可

治疗肺水肿和脑水肿。药物中毒时可用以加速毒物的排泄。

4、尼莫地平

作用:钙离子拮抗剂,用于脑血管痉挛引起的缺血性神经损伤,扩张脑血管,改善脑供血。近年研究有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注意事项:低血压患者需慎用,木平含有23. 7%乙醇,可能对酒精中毒或酒精代谢受损的患者有害,尼莫地平应避光,以预防药物分解,输入时速度宜慢,家属及病人不应自行调节。

5、胞磷胆碱

作用: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循环

用于急性颅脑外伤和脑外伤术后意识障碍。对脑中风所致的偏瘫可逐渐恢复四肢的功能,也可用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损伤引起的功能和意识障碍。

6、脑静

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开窍醒脑,具有抗脑缺血损伤改善学习记忆作

用,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肝昏迷,高热烦躁,神昏谑语。

7、依达拉奉

可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从而抑制脑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的氧化障碍,抑制梗死周边领域使血流量下降,作用于脑梗死急性期,抑制脑水肿、脑梗死、神经症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等缺血性脑血管

障碍的发生和进展(恶化),从而发挥保护作用。

8、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

加速受损神经细胞修复的作用。用于治疗视神经损伤,正己烷中毒性

周围神经病。

9、氨漠索

盐酸氨浪索注射液具有粘痰排除及溶解分泌物的特性,它可促进呼吸道内粘稠分泌物的排除及减少粘液的滞留,因而显著促进排痰,改善呼吸状况。

10、盐酸纳洛酮临床应用最广的阿片受体拮抗药,解救麻醉性镇痛药急性中毒,拮抗麻醉性镇痛药的残余作用,解救急性乙醇中毒,促醒作用,用于全麻催醒及抗休克和某些昏迷病人0

11、奥美拉哇

保护胃黏膜,预防治疗消化道出血不良反应:一般无不良反应,偶见腹泻,便秘,恶心,呕吐,腹胀,头痛

12、奥拉西坦

适用于轻中度血管性痴呆、老年性痴呆以及脑外伤等症引起的记忆与

智能障碍。

13、奥扎格雷钠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后血管痉挛及其并发脑缺血症状的改善。

激素类。

14、乙酰谷酰胺

能通过血脑屏障,改善脑部功能,维持良好的应激能力,帮助恢复智能和记忆力有轻微的降血压作用。

15、低分子右旋糖酹

增加血容量,改善微循环。

16、天晴甘美

天晴甘美具有更强的抗炎、抗氧化、抗肝纤维化、调节免疫抗肝脏毒物、稳定细胞膜等多重药理作用,肝脏是异甘草酸镁的特异性靶器官。临床治疗上,异甘草酸镁降ALT速度快,且安全性好,未发现以往甘草酸制剂常见的水钠潴留等不良反应,对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改善肝功能异常有很好效果。

17、维生素B12 (氤钻胺)

vitaminum B12肌注:100~500g/次,1次/日参加某些氨基酸甲基转化反应中的触媒作用,参与核酸、胆碱等合成,维持神经髓鞘的正常代谢过程。

18、抗癫痫药

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大纶丁)丙戊酸钠(德巴金)卡马西平

氯硝基安定硝基安定(硝西泮)

19、镇静催眠药、安定药、抗焦虑药、抗抑郁药盐酸氯丙嗪(冬眠灵)抑制大脑皮层、脑干网状结构、植物神经中枢,具有明显的镇静、止吐、控制兴奋及抗幻觉、妄想作用

安定(地西泮)有镇静、抗焦虑、抗惊厥及横纹肌松弛作用

阿米替林苯巴比妥水合氯醛等镇静抗惊厥药

20、激素

醋酸可的松口服:12.5~25mg/次,25~100mg/日;肌注:20^300mg/

R有抗炎、抗过敏、抗内毒素、抑制免疫反应、减轻机体对各种刺激性损伤的病理反应、抑制成纤维细胞增生等作用

氢化可的松口服:10~20mg/次,3次/日;静滴:100"300mg/次作用同上

强的松(醋酸泼尼松)口服:5~20临/次,3次/H抗炎作用为可的松的3〜5倍,水、钠潴留作用较小

甲基强的松龙(甲泼尼松)静滴:250^1000mg/H , 1次/日作用同强的松,抗炎作用强

地塞米松(氟美松)口服:0. 75~6mg/日,分2~4次用;静注:2^20mg/

次抗炎作用约为氢化可的松的25倍,对盐代谢作用弱。

神经外科实习小结

神经外科实习小结 一、常用药物有 1.甘露醇: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用于急性。为什么甘露醇要快 速滴完? 甘露醇要求在30分钟内滴完。甘露醇作为小的晶体,只有快速进入 血液循环才能在血液内造成一个高张环境,提高血浆的晶体渗透压,增加 血脑之间的渗透压,使脑组织水分移向血液循环内,从而降低颅内压,减 轻脑水肿;如慢速进入血循环则不能明显提高血浆渗透压,因而无明显 组织脱水作用。 2.甘油果糖氯化钠:用于脑血管病、脑外伤、脑肿瘤、颅内炎症及其 他原 因引起的急慢性颅内压增高,脑水肿等症。 3.氨溴索: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具有粘痰排除及溶解分泌物的特性,它 可促 进呼吸道内粘稠分泌物的排除及减少粘液的滞留,因而显著促进排痰,改善呼吸状况。 4.醒脑静: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开窍醒脑。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 肝 昏迷,热入营血,内陷心包,高热烦躁,神昏谵语,舌绛脉数。5.依 达拉奉:本品可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从而抑制脑细胞(血

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的氧化障碍,抑制梗死周边领域使血流量下降,作用于脑梗死急性期,抑制脑水肿、脑梗死、神经症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等缺血性脑血管障碍的发生和进展(恶化),从而发挥保护作用。 6.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加速受损神经细胞修复。 7.吡拉西坦:用于治疗因脑外伤所致的颅内压增高症。8.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注射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成份为阿莫西林钠和 舒巴坦钠。本品为杀菌性抗生素,阿莫西林为杀菌性广谱抗生素,舒巴坦钠是β内酰胺酶抑制剂。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症。 9.头孢曲松钠: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革兰菌作用强。 10.头孢吡肟:注射用广谱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其抗菌谱广,对大多数革兰 阳性和革兰阴性菌,包括多数耐氨基糖苷类或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他啶)的菌株均有效。11.奥扎格雷钠: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后血管痉挛及其并发脑缺血症状的改 善。 12.尼莫地平:用于预防脑血管痉挛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作用为扩 张脑血管,改善脑供血。使用时应避光以预防药物分解;输入速度宜慢。13.硝普钠:强力血管扩张剂,迅速降血压。作用迅速,但维持时间短暂。14.胞二磷胆碱:改善脑代谢。 15.低分子右旋糖酐:增加血容量,改善微循环。

神经外科常用药物及作用

神经外科常用药物及作用 尼莫地平 适用于各种原因的蛛网膜下隙出血后的脑血管痉挛和急性脑血管病恢复期的血流循环改善甘露醇注射液 适应症 (1)组织脱水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 (2)降低眼内压。可有效降低眼内压,应用于其他降眼内压药无效时或眼内手术前准备。(3)渗透性利尿药。用于鉴别肾前性因素或急性肾功能衰竭引起的少尿。亦可应用于预防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 (4)作为辅助性利尿措施治疗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尤其是当伴有低蛋白血症时。(5)对某些药物逾量或毒物中毒(如巴比妥类药物、锂、水杨酸盐和溴化物等),本药可促进上述物质的排泄,并防止肾毒性。 (6)作为冲洗剂,应用于经尿道内作前列腺切除术。 (7)术前肠道准备。 依达拉奉 用于改善急性脑梗塞所致的神经症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功能障碍 泮托拉唑 与其它抗菌药物(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和甲硝唑)伍用能够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中、重度反流性食管炎。 不良反应和注意:偶尔引起头痛和腹泻。极少引起恶心、上腹痛、腹胀、皮疹、皮肤瘙痒及头晕。个别病例出现水肿、发热和一过性视力障碍(视物模糊)。 舒血宁 脑栓塞,脑血管痉挛,冠心病,心绞痛,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节苷脂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为无色的澄明液体,有时显轻微的乳光。用于治疗血管性或外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脊髓损伤;脑萎缩脑梗死,脑出血,脑损伤小儿脑瘫,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小儿周围神经炎帕金森氏病糖尿病颅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 抗生素 抗生素就是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抑制致病微生物感染的药物。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干预管理 一、高血压 高血压是脑出血和脑梗死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国内有研究显示:在控制了其他危险因素后,收缩压每升高10mmHg,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9%,舒张压每增加5mmHg,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6%.一项中国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随访4年后,降压治疗组比安慰剂对照组脑卒中的死亡率降低58%.

神经外科常用药物

神经外科常用药物 抗炎药 甲磺酸加替沙星100ml ivgtt qd Ns 250 ml 加替沙星0.28 ivgtt q12h 加替沙星400mg po qd (100mgx10片x2盒) 乙酰螺旋霉素片(鲁神)0.2 po tid或4次/天(小儿20-30mg/kg/d) Ns 250 ml或葡萄糖氨曲南1.0或2.0 ivgtt qd (小儿30-50mg/kg?) 万古霉素1.0 q12h 阿奇霉素0.25 ivgtt qd 马来酸阿奇霉素(或乳糖酸阿奇霉素?)小儿10mg/kg 静滴用头孢类药物小儿100mg/kg ? ns 10ml 万古霉素50mg 鞘内注入Bid 妥布霉素滴眼液 Ns 250 ml 庆大8或24万单位膀胱冲洗qd Ns 250 ml 头孢噻利0.5x1或2 ivgtt qd ns 250 ml 左氧氟沙星0.1x2或3 ivgtt qd ns 250 ml 注射用克林霉素1.8 ivgtt qd ns 250 ml 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1.2 ivgtt bid ns 500 ml 氯霉素1.5 ivgtt qd 头孢曲松1.0x3 头孢他啶1.5x2 头孢地嗪1.0x2 头孢匹胺0.25x4或8 ivgtt q12h 头孢甲坞2.0 头孢西丁钠1.0x2 或2.0x1 环丙沙星200ml ivgtt q 12h 头孢呋辛钠0.75x3或4或5 ivgtt q12h 或bid

头孢呋辛小孩用0.2/kg 最大量 美洛西林他唑巴坦5.0 ivgtt q12h 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1.25x3 头孢哌酮他唑巴坦2.0 头孢哌酮4.0x1 头孢哌酮舒巴坦3.0x1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 氟康唑氯化钠100ml ivgtt q12h 止血药 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 ml 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0.6或0.9或1.2 ivgtt qd 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 EACA 6.0 止血敏2.0 vk1 30 mg ivgtt st 生理盐水500ml Vc 2.0 VB6 0.2 止血敏3.0 EACA 8.0 vk1 30 mg ivgtt qd 巴曲亭注射用血凝酶 营养神经药 葡萄糖250ml 小牛血清蛋白20ml ivgtt qd ns 250ml 醒脑静30ml ivgtt st 脑复康0.8 tid 脑安胶囊2粒po tid 单锤液酸四乙糖神经节苷酯20mgx1或2 ivgtt qd 葡萄糖100ml 苏诺(纳洛酮)2mg ivgtt q12h(催醒) ns 250ml 纳洛酮4mgx2 ivgtt q12h 谷维素片10mg po Bid 抗消化性溃疡药 Ns100ml 注射用泮托拉唑40mg ivgtt q12h 木糖醇250 ml 注射用奥美拉唑42.6 ivgtt qd 洛赛克(奥美拉唑)40mg iv st 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 雷尼替丁0.15或0.3 ivgtt st 生理盐水250ml 6542 10mg ivgtt st (解除肠道痉挛,腹痛)(小儿0.1-0.3/kg ?)

神经外科常用药

神经外科常用药品目录(5B) 序号药 品 种 类 名称临床 应用 主要注意事项主要不良反应 1 脱 水 剂甘露醇 250ml、 复方甘 露醇 250ml 脱 水、 利尿 1、心功能不全,急性肺水肿 禁用 2、滴速快,250ml20-30分钟 内滴完 3、遇冷易结晶 4、不能与其它药物合用 5、严禁作肌肉注射 禁忌症 1、已确认为急性肾小管坏 死的无尿患者 2、严重失水者 3、颅内活动出血者 4、急性肺水肿 1、水电解质紊乱 2、偶尔会出现肾毒性 3、高渗性口渴 4、药液外渗易引起皮下水肿 或组织坏死 5、一过性头痛、眩晕、视力 模糊 2 降 压 药硝普钠 50mg 降压1、避光,不宜与其它药品混 用 2、可静脉慢滴,切不可直接 推注 3、下列情况慎用(a、贫血、 低血容量性休克b、脑病、颅 内压增高时,扩张脑血管时 可进一步增高颅内压) 4、经常监测血压 5、如静滴10min而降压扔不 满意,可考虑改药 1、在本品血药浓度较高而突 然停药时,可能发生反跳性血 压升高 2、血压降低过快出现:眩晕、 大汗、烦躁、心悸等,减量停 药可缓解 3、剂量过大可致运动失调、 视力模糊、眩晕、头痛、意识 丧失、恶心、呕吐等 4、皮肤:光敏感,皮肤易色 素沉着,停药后1-2年后减退 3 抗 炎 药头孢曲 松钠、哌 拉西林 钠他唑 巴坦钠、 头孢曲 松钠他 唑巴坦 钠、头孢 匹胺 抗炎1、用药前做试验 2、定期检测血象 3、静脉滴注时间至少要30 分钟 1、全身不良反应:胃肠道不 适 2、血液学改变 3、皮肤反应 4 止 血 药氨甲环 酸氯化 钠注射 液1g 止血1、对于有血栓形成倾向者 慎用 2、血友病、肾盂实质病变发 生大量血尿时慎用 1、偶有药物过敏所致颅内血 栓形成和出血 2、可有腹泻、恶心及呕吐 3、较少见的经期不适

科室药物作用

神经外科常用药物解析 1、20%甘露醇:规格:250ml;给药方法:静脉滴注 作用:脱水利尿(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静脉注射后15分钟内出现降低眼内压和颅内压作用,达峰时间为30-60分钟,维持3-8小时。 用药注意要点: ①用药前观察有无结晶(特别是冬天); ②用药剂量常规为125ml,需向患者家属告知; ③用药前必须确认在血管内;药液外渗用硫酸镁湿敷; ④药液必须快速滴注,常规100滴/分; ⑤需向患者及家属告知用药后尿多(未插尿管患者提醒接尿); ⑥用药后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注意动态关注电解质结果,并做好宣教; 2、甘油果糖:规格:250ml/瓶;给药方法:静脉滴注 作用:用于脑血管病、脑外伤、脑肿瘤、颅内炎症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慢性颅内压增高,脑水肿等症。用于外伤、骨折后预防和治疗骨筋膜室综合症:用于缓解脊髓、神经根压迫症状。 本品降低颅内压作用起效较缓,持续时间较长。 用药注意要点:①高渗制剂,防渗漏②250ml需滴注1~1.5小时。 3、速尿:(别名:呋塞米)规格:20mg/支;给药方法:静脉注射 作用:利尿;用药注意要点:注意有无低钾血症; 4、苯巴比妥钠注射液(别名:鲁米那)规格:0.1g/支 作用:镇静、抗惊厥、抗癫痫、催眠;给药方法:肌注 注射后0.5~1小时起效,2~18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

用药注意要点: ①躁动病人肌注时一定要固定好注射器针栓,以免断针; ②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神志的判断,注意鉴别; 5、安定(别名:地西泮)规格:10mg/支;给药方法:缓慢静推 作用:可用于抗癫痫和抗惊厥;静脉注射为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 用药注意要点:静脉推注时间应缓慢(时间少于5分钟) 6、微量泵入常见药: ⑴尼莫地平、尼莫同:钙通道阻滞剂 作用:解除血管痉挛(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 用药注意要点:①避光输入; ②监测血压,避免血压太低; ⑵硝普钠:是治疗高血压急症及急性左心衰竭的常用药物。 作用:一种速效和短时作用的血管扩张药,对动脉和静脉平滑肌均有直接扩张作用。静滴后立即达血药浓度峰值,其水平随剂 量而定。 用药注意要点:①避光配置输入; ②必须严密监测血压,根据血压值调节泵速; ⑶普通胰岛素(RI):降低血糖。每0.1ml含胰岛素4u。 用药注意要点: ①泵入时需监测血糖,并及时根据血糖值调节泵速; ②针对昏迷鼻饲流质病人泵入胰岛素时,晚10:00后未再进食,应调 低胰岛素量,避免发生低血糖(血糖低于2.8mmol/L,症状如虚弱、 多汗、心悸、震颤、饥饿感,持续性严重低血糖将导致不可逆性脑

脑病科常用药物

1、依达拉奉:是一种脑保护剂(自由基清除剂)。脑梗塞急性期患者给予依达拉奉,可抑制梗塞周围局部脑血流量的减少,使发病后第28天脑中NAA含量较甘油对照组明显 升高。可阻止脑水肿和脑梗塞的进展,并缓解所伴随的神经症状,抑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依达拉奉可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从而抑制脑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 2、奥扎格雷钠: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后血管痉挛及其并发脑缺血症状的改善。 3、茴拉西坦:本品为脑功能改善药。通过血脑屏障选择性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能对抗缺氧引起的记忆减退,能有效改善某些原因引起的记忆障碍。本品对于脑溢血、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脑炎以及脑震荡、脑挫伤后的头痛、头晕、肢体麻木、乏力、睡眠困难等脑功能障碍均有改善作用。特别是对脑血管疾病后的记忆减退、中老年性的记忆减退、神经衰弱症状、精神病及其他精神障碍者的记忆减退有显著疗效。本品口服吸收好,副作用较少,是较为安全的脑功能改善药。可作为老年性痴呆的预防和治疗用药。口服, 每次0.2g,每日3次,1?2个月为一疗程或遵医嘱。根据病情和用药后反应,用量和疗程可酌情增减。 4、胞二磷胆碱功能主治:主要用于急性颅脑外伤和脑手术后的意识障碍。【药理作用】本品为核苷衍生物,可改善头部外伤后或脑手术后意识障碍的意识状态及脑电图,促进脑卒中偏瘫病人的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对促进大脑功能恢复、促进苏醒有一定作用。促进卵磷脂生物合成和抗磷脂酶A作用。与蛋白分解酶抑制剂合用,可保护及修复胰腺组织。 【适应证】急性颅脑外伤和脑手术后的意识障碍,胰腺炎。还可促进脑卒中偏瘫病人的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用法用量】急性颅脑外伤、脑手术后脑梗塞急性期意识障碍:静滴、静注或肌注,100?500mg/次, 1?2次/日,可根据年龄、症状适当增减。脑手术后脑梗塞急性期意识障碍:1g/次/日。脑卒中偏瘫:1g/次/日,静注4周,然后250mg/ 次/日,静注4周,好转后再用4周。胰腺炎:1g/次/日,静注2周,与蛋白分解酶抑制剂合用。 【注意事项】进行性意识障碍病人须同时给予止血药,降脑压药或低体温处置。用于脑梗塞急性期意识障碍病人时,最好在卒中发作后的2周内开始给药。只有在静滴或静注 困难时才做肌注,并在最小限量内使用。小儿慎用。

神经外科常用药

神经外科常用药 1、抗生素类(抗感染、消炎) (1)青霉素类:青霉素G、阿莫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头孢菌素类: 第二代头孢菌素类:头孢呋辛钠、头孢尼西钠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他定、头孢地嗪(3)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 (4)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依替米星、庆大霉素 (5)大环类酯类:阿奇霉素 (6)糖苷类:万古霉素 (7)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 (8)硝咪唑类:甲硝唑、奥硝唑 (9)林克胺类:林克霉素、克林霉素 (10)抗真菌类:氟康唑、泰能 2、脱水、利尿药 20%甘露醇(短效):属于高效脱水药。常用于治疗脑水肿,快速降低颅内压。 甘油果糖(长效):脱水药,起效慢,作用时间短。 呋塞米(速尿):高效利尿药,用于脑水肿,急性肾功能衰竭早期。 白蛋白:可维持胶体渗透压,减轻脑水肿,补充蛋白质。 3、营养脑神经:吡拉西坦、乙酰谷酰胺、脑蛋白水解物、奥拉西坦、 依达拉奉、神经节苷脂、小牛去血蛋白 4、改善微循环药:红花、丹参、红花黄色素、大株、银杏、长春西丁、 川芎嗪、马来酸贵派奇特、低分子右旋糖苷、胞磷胆碱 5、解除血管痉挛药:尼莫同、盐酸法舒地尔 6、抗癫痫药:丙戊酸钠、苯巴比妥(鲁米那)、地西泮(安定) 7、止血药:止血敏、二乙酰胺乙酸乙二胺、血凝酶、维生素k1 8、促醒药:盐酸纳洛酮、醒脑静 9、镇静止痛药:氯丙嗪、米达唑仑 10、护胃药:奥美拉唑、奥西康、泮托拉唑、西米替丁 11、护肝药:还原型谷胱甘肽 12、化痰:氨溴索、溴己新 13、补充水、电解质及能量药物 浓钠:纠正机体内水、电解质紊乱状况。 氯化钾:补充钾离子。 三磷酸腺苷二钠(A TP)、辅酶A:补充能量。 氨基酸:为机体补充营养,以增加抵抗力。

最新指南《神经外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推荐意见来了!

最新指南《神经外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2021版)》推荐意见来了! 神经外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neurosurgical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fections, NCNSIs),是指继发于神经外科疾病或需要由神经外科处理的颅内和椎管内的感染,包括神经外科术后硬膜外脓肿、硬膜下积脓、脑膜炎、脑室炎及脑脓肿,颅脑创伤引起的颅内感染,脑室及腰大池外引流、分流或植入物相关的脑膜炎或脑室炎等。目前,能够透过血脑屏障或在脑脊液中达到较高浓度的抗菌药不多,在没有病原学证据支持的情况下,如何经验性应用抗菌药?近年在神经系统重症感染的患者中,耐药菌较为常见,这使得临床医生在使用抗菌药时面临选择困难。 为此,国内神经外科、神经重症、感染科及临床药学等多学科相关专家,在复习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编写了《神经外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1 版)》,现将其诊疗推荐意见整理如下。 CNSIs的诊断 推荐意见: (1)患者出现发热,颅高压症状,脑脊液浑浊或脓性、白细胞增多、葡萄糖<2.2mmol/L 及脑脊液葡萄糖/血清葡萄糖≤0.4,CNSIs 临床诊断成立(高等级,强推荐)。 (2)患者在临床诊断基础上,出现标本涂片、引流管头、植入物及脑脊液细菌培养阳性(排除污染和定植),CNSIs 病原学诊断成立(高等级,强推荐)。 治疗01抗菌药物治疗 抗菌药的应用是治疗神经系统细菌性感染重要的措施之一。涉及对病原菌敏感的抗菌药选择、最佳给药途径及正确的剂量和给药方式。 用药原则: (1)怀疑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性感染时,应在抗菌药使用前留取脑脊液、手术切口分泌物及血标本,行常规、生化、涂片、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尽早开始经验性抗菌治疗。

神经外科常用脱水剂之20

神经外科常用脱水剂之20%甘露醇 概述: 甘露醇(ganluchun)从褐藻细胞中提制的一种脱水剂,可用于医疗上。当用其20%的溶液注入静脉后,由于它在体内很少被分解,造成一时性的血液渗透压提高,以使组织中的水分进入血液,从而减轻组织的水肿。甘露醇从肾小球滤过时,在肾小管中不易重被吸收,使肾小管中的原尿的渗透压增高,带出大量的水分而起到利尿作用。甘露醇可用于治疗水肿、颅内压增高和其他各种水肿。也可用于青光眼的治疗,以降低眼内压。甘露醇是褐藻细胞中的一种贮藏物质,海带等大型褐藻是提制甘露醇的主要原料。从海带中提取的甘露醇,与烟酸合成的烟酸甘露醇脂,有明显的缓解心绞痛的作用,对高脂血症有较好疗效。可治疗高胆固醇、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等病症。 20%的甘露醇是六碳多元醇,其分子量为163是尿素的三倍,PH值为5-7。为高渗透压性脱水剂,无毒性,作用稳定。 药理作用: 甘露醇静脉注入机体后,血浆渗透压迅速提高,其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仅有一小部分(约为总量的3%)在肝脏内转化为糖原,绝大部分(97%)经肾小球迅速滤过,造成高渗透压,阻碍肾小管对水的再吸收;同时它能扩张肾小动脉,增加肾血流量,从而产生利尿作用。所以甘露醇对机体的血糖干扰不大对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仍可应用。由于血浆渗透压迅速提高形成了血-脑脊液间的渗透压差,水分从脑组织及脑脊液中移向血循环,由肾脏排出。使细胞内外液量减少,从而达到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目的。甘露醇也可能具有减少脑脊液分泌和增加其再吸收,最终使脑脊液容量减少而降低颅内压。此外,甘露醇还是一种较强的自由基清除剂,能较快清除自由基连锁反应中毒性强、作用广泛的中介基团羟自由基,防止半暗区组织不可逆性损伤而减轻神经功能损害,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循环,故近年已将甘露醇作为神经保护剂用于临床。 用法: 甘露醇口服吸收很少。静脉注射后迅速进入细胞外液而不进入细胞内。但当血甘露醇浓度很高或存在酸中毒时,甘露醇可通过血脑屏障,并引起颅内压反跳。利尿作用于静注后1 小时出现,维持3小时。降低颅内压作用于静注后10分钟内出现,达峰时间为2-3小时,作用维持6小时。 不良反应: 1.水和电解质紊乱最为常见。 (1)快速大量静注甘露醇可引起体内甘露醇积聚,血容量迅速大量增多(尤其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导致心力衰竭(尤其有心功能损害时),稀释性低钠血症,偶可致高钾血症;(2)不适当的过度利尿导致血容量减少,加重少尿; (3)大量细胞内液转移至细胞外可致组织脱水,并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神经外科医院感染抗菌药物应用专家共识(最全版)

神经外科医院感染抗菌药物应用专家共识(最全版) 医院感染(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 HAI)是神经外科患者常见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的预后及转归,同时增加医疗费用,延长住院时间,给患者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1]。为规范神经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诊治工作,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和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共同组织了国内35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并成立了由5位专家组成的编写秘书组,对近年来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病原学及耐药现状、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最新文献进行了分析,最终形成《神经外科医院感染抗菌药物应用专家共识(2012)》(以下简称共识),供临床医务人员参考。 一、神经外科医院感染总论 1.神经外科医院感染发生率与常见部位: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出现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2]。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规定医院感染为患者在住院48 h以后发生的感染[3]。(1)神经外科医院感染发生率:神经外科患者具有病情重、住院时间长、手术创伤大、侵入性操作多、昏迷及卧床时间长等特点,因此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近期临床研究显示,我国神经外科医院感染患病率在6.37%~9.60%[1,4,5],高于同期平均医院感染患病率的3.23%[1]。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医院感染患病率更高,约为20%,这是因为ICU患者病情更重,侵入性医疗操作更多,且ICU病

房较易发生耐药菌株流行,更易发生感染[6,7,8]。(2)神经外科医院感染常见部位:神经外科医院感染主要包括下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手术部位感染等。一项荟萃分析对38 834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的分析显示:呼吸道感染占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54%,泌尿道感染占14.0%,手术部位感染为13.2%,血源性感染为2.8%[9]。本共识就神经外科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和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 , SSI)的病原菌分布及抗感染治疗进行详细阐述。 2.神经外科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与耐药现状: (1)神经外科常见病原菌: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包括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以前两者为主。革兰阴性菌约占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病原菌的59.8%~80.3%[5,10,11],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最常见,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等[4,7,10,11,12];革兰阳性菌占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病原菌的15.1%~43.1%[5,10,11,13],主要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4,7,10,11,12]。HAP的主要致病菌中,革兰阴性菌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不动杆菌属最常见,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常见[13,14,15]。术后颅内感染以革兰阳性菌多见,占颅内感染分离菌的比例可达47.2%,革兰阴性菌约为45.7%[16]。脑脊液分离菌中最常见的包括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17,18]。(2)神经外科常见病原菌耐药现状:神经外科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耐药情况严重。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耐药率分别高达68%和93.3%[19],对常用抗菌

神经外科常用药物

神经外科常用药物 (一)甘露醇:(1)组织脱水作用。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2)利尿作用。 不良反应:(1)水和电解质紊乱最为常见。(2)寒战、发热。(3)排尿困难。(4)血栓性静脉炎。(5)甘露醇外渗可致组织水肿、皮肤坏死。(6)过敏引起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7)头晕、视力模糊。(8)高渗引起口渴。(9)渗透性肾病。(二)脑蛋白水解物:可通过血脑屏障,促进脑内蛋白质的合成,影响呼吸链,具有抗缺氧的保护能力,改善脑内能量代谢。用于改善失眠、头痛、记忆力下降、头昏及烦躁等症状,可促进脑外伤后遗症、脑血管疾病后遗症、脑炎后遗症、急性脑梗塞和急性脑外伤的康复。 (三)奥美拉唑:别名洛赛克,是一种能够有效地抑制胃酸的分泌的质子泵抑制剂。适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返流性食管炎和胃泌素瘤。 副作用:可有头痛、腹泻、便秘、腹痛、恶心或呕吐等,个别患者有转氨酶和胆红素增高、皮疹、眩晕、嗜睡、失眠等反应。 (四)奥扎格雷:适用于治疗急性血栓性脑梗塞和脑梗塞所伴随的运动障碍,及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后的脑血管痉挛和并发脑缺血症状以及不稳定心绞痛等。 不良反应:(1)血液:由于有出血的倾向,要仔细观察,出现异常立即停止给药。(2)肝肾:偶有GOT、GPT、BUN升高。(3)消化系统:偶有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胀满感。(4)过敏反应:偶见荨麻疹、皮疹等,发生时停止给药。(5)循环系统:偶有室上心律不齐、血压下降,发现时减量或终止给药。(6)其他:偶有头痛、发烧、注射部位疼痛、休克及血小板减少等。(7)严重不良反应可出现出血性脑梗塞、硬膜外血肿、脑内出血、消化道出血、皮下出血等。 (五)胞磷胆碱钠:是中枢兴奋药。可用于急性颅脑外伤和脑术术后意识障碍的治疗。对脑中风所致的偏瘫可逐渐恢复四肢的功能,也可用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损伤引起的功能和意识障碍。 不良反应:偶有一过性血压下降、失眠、兴奋及给药后发热等,停药后即可消失。 (六)复方氨基酸注射液:预防肝昏迷,改善低蛋白血症,直接参与组织代谢,产生能量供肌体利用。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性脑病、重症肝炎以及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亦可用于肝胆外科手术前后。不良反应:输注过快可致心悸、恶心、呕吐、发热等反应,故滴速不宜过快。 (七)脂肪乳:它治疗的重要性在于非肠道给养下提供高能量和必需的脂肪酸。临床上用于手术前后、肿瘤、长期昏迷等不能进食或大面积烧伤等需要补充脂肪营养的病人或婴儿。副作用:在滴注过程中或停止滴注不久,偶见体温上升和寒颤、头痛、胸闷、恶心、呕吐等早期副反应或出现腰酸背痛、贫血、肝脾肿大等慢性副反应,适当控制滴注速度,可减低副反应。 (八)长春西汀:为血管扩张药,能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增加血管平滑肌松弛信使C-GMP作用,选择性地增加脑血流量,此外还能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人体血液粘度,增强红细胞变形力,改善血液流动性和微循环,促进脑组织摄取葡萄糖,增加脑耗氧量,改善脑代谢改善脑子梗塞后遗症,脑出血后遗症,脑动脉硬化症等诱发的各种症状。 不良反应:头痛、恶心、呕吐、眩晕感、皮疹等,偶见白细胞减少、转氨酶升高。 (九)硫酸阿米卡星:适用于铜绿假单胞菌及部分其他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属、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沙雷菌属、不动杆菌属等敏感革兰阴性杆菌与葡萄球菌属(甲氧西林敏感株)所致严重感染,如菌血症或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下呼吸道感染、骨关节感染、胆道感染、腹腔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不良反应:(1)听力减退、耳鸣或耳部饱满感;眩晕、步履不稳。(2)有一定肾毒性,患者可出现血尿,排尿次数减少或尿量减少、血尿素氮、血肌酐值增高等。(3)其他不良反应有头痛、麻木、针刺感染、震颤、抽搐、关节痛、药物热、嗜酸粒细胞增多、肝功能异常、视力模糊等。 (十)羟乙基淀粉:治疗和预防血容量不足,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 (十一)木糖醇:糖尿病患者的糖代用品,高脂血症、肥胖、手术前后、危重病人、年老

神经外科常用药

神经外科常用药物 1、20%甘露醇 作用: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短效〕 其作用只是缓解病症,但不能解除病因,大量应用会增加肾脏负担,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排尿困难,输入时因速度较快,静脉穿刺的肢体防止剧烈运动,以免甘露醇渗入皮下。 考前须知:心功能不全,急性肺水肿禁用,遇冷易结晶,不能与其它药物合用,严禁作肌肉注射 禁忌症:已确认为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无尿患者,严重失水者,颅内活动出血者,急性肺水肿 2、10%甘油果糖 作用:用于脑血管病、脑外伤、脑肿瘤、颅内炎症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慢性颅内压增高,脑水肿等症。〔长效〕 不良反响:对体内电解质平衡无不良影响,静滴过快可发生溶血及血红蛋白尿用法:静滴,成人每次200-500ml,每日1-2次,200ml 需2-3小时点完。 3、呋塞米;速尿 临床上用于治疗心脏性水肿、肾性水肿、肝硬化变腹水、功能障碍或血管障碍所引起的周围性水肿,并可促使上部尿道结石的排出。其利尿作用迅速、强,用于其他利尿药无效的严重病人。由于水、电解质丧失明显等原因,故不宜常规使用。静脉给药〔20~80mg〕可

治疗肺水肿和脑水肿。药物中毒时可用以加速毒物的排泄。 4、尼莫地平 作用:钙离子拮抗剂,用于脑血管痉挛引起的缺血性神经损伤,扩张脑血管,改善脑供血。近年研究有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考前须知:低血压患者需慎用,本平含有23.7%乙醇,可能对酒精中毒或酒精代谢受损的患者有害,尼莫地平应避光,以预防药物分解,输入时速度宜慢,家属及病人不应自行调节。 5、胞磷胆碱 作用: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循环 用于急性颅脑外伤和脑外伤术后意识障碍。对脑中风所致的偏瘫可逐渐恢复四肢的功能,也可用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损伤引起的功能和意识障碍。 6、醒脑静 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开窍醒脑,具有抗脑缺血损伤改善学习记忆作用,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肝昏迷,高热烦躁,神昏谵语。 7、依达拉奉 可去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从而抑制脑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的氧化障碍,抑制梗死周边领域使血流量下降,作用于脑梗死急性期,抑制脑水肿、脑梗死、神经病症、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等缺血性脑血管障碍的发生和进展(恶化),从而发挥保护作用。

神经外科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应用指南

神经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 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应用指南 一、预防用抗生素的选择 选择抗生素时原则上应选择相对广谱,效果肯定,(杀菌剂而非抑菌剂)、安全及价格相对低廉的抗菌药物。头孢菌素是最符合上述条件的,可选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第一代头孢菌素推荐选用头孢唑啉、头孢拉定,第二代头孢菌素推荐选用头孢呋辛、头孢替安。对青霉素过敏不宜使用头孢菌素时,针对葡萄球菌、链球菌可用克林霉素或万古霉素,针对革兰阴性杆菌可用氨曲南。 二、预防应用抗生素的方法 1、严格把握预防用药时机,应于切开皮肤(粘膜)前30分钟或麻醉诱导时开始给药,克林霉素、万古霉素应在术前2小时给药,在麻醉诱导开始前给药完毕,以保证在发生细菌污染之前血清及组织中的药物已达到有效浓度。 2、预防用药应静脉给药,30min内滴完,不宜放在大瓶液体内慢慢滴入,否则达不到有效浓度。对万古霉素、克林霉素另有规定,按药品说明书等有关规定执行。 3、血清和组织内抗菌药物有效浓度必须能够覆盖手术全过程。常用的头孢菌素血清半衰期为1~2h,因此,如手术延长到3h以上,或失血量超过1500m1,应补充一个剂量,必要时还可用第三次。如果选用半衰期长达7~8h的头孢曲松,则无须追加剂量。 4、常规择期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不超过24h。若手术有植入物、手术前已有污染发生(如开放性创伤)或患者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免疫功能低下、糖尿病),可将用药时间延长到48 h,如硬膜外置管引流,手术后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3~5天,若脑室内置管引流,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7~10天。 参考依据: 1. 《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Ⅻ--神经外科感染的防治 2. 卫生部神经外科临床路径 3.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 号) 4.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04年10月

他汀类药物在神经外科的应用(全面版)资料

(全面版)资料

Clin Hypertens(Greenwich,2006,8(12:840-849. [12]Weiss RJ,Weber MA,Car r AA,et al.A randomized,double-blind, placebo-contr olled pa rallel-gr oup study to a ssess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nebivolol,a novelβ-blocker,in patients with mild to mod- er ate hyper tension[J].J Clin Hypertens(Greenwich,2007,9 (9:667-676. [13]C leophas TJ,Agr awal R,Lichtenthal A,et al.Na tionwide efficacy- safety study of nebivolol in mildly hypertensive patients[J].Am J Ther,2006,13(3:192-197. [14]S chmidt AC,Gr af C,B rixius K,et al.Blood pr essure-lowering effect of nebivolol in hypertensive pa tients with ty pe2diabetes mellitus:the YESTONO study[J].Clin Dr ug Investig,2007,27 (12:841-849. [15]Van Bor tel LM,Fici F,Ma scagni F.Effica cy and tolera bility of nebivolol compar ed w ith other antihypertensive drugs:a meta-anal- ysis[J].Am J Cardiovasc Drugs,2021,8(1:35-44. [16]E gan BM,Basile J,Chilton RJ,et al.C ardiopr otection:the r ole of beta-blocker thera py[J].J Clin Hyper tens(Greenwich,2005,7 (7:409-416.

临床常用英文缩写

•aa.-of each[各] •Ab.-antibody[抗体] •abd.-abdomen[腹部] •ABG-arterial blood gas[动脉血气] •abn.-abnormal[异常] •ABp-arterial blood pressure[动脉压] •Abs.-absent[无] •abstr.-abstract[摘要] •a.c.-before meals[饭前] •Ach.-actylcholine[乙酰胆碱] •ACH.-adrenal cortical hormone[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active coagulative time[活化凝血时间] •ACTH.-adrenocorticotripic[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d.(add.)-adde[加] •ad effect.-ad effectum [直到有效] •ADH.-antidiuretic hormone[抗利尿激素] •ad lib-at liesure[随意] •adm.(admin)-adminstration[给药] •ad us est.-for external use[外用] •af.-atrial fibrillation[房颤] •aF.-atrial flutter[房扑] •A/G ratio.-albumin-globulin ratio[白-球蛋白比] •AIDS.-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爱滋病] •al.-left ear[左耳] •alb.-albumin[白蛋白] •AM.-before noon[上午] •amb.-ambulance[救护车] •amp.(ampul)-ampoule[安瓿] •ANA.-anesthesia[麻醉] •anal.-analgesic[镇痛药] •ap.-before dinner[饭前] •appr.(approx.)-approximately [大约] •AR.-aortic regurgitation[主闭] •AS.-aortic stenosis[主狭] •ASA.-aspirin[阿斯匹林] •ASD.-atrial septal defect[房缺] •AST.-aspartate transaminase[谷草转氨酶] •atm.(atmos.)-atomsphere[大气压] •ATS.-antitetanic serum[抗破伤风血清] •av.-average[平均] •Ba.-Barium[钡] •BBT.-basal body temperature[基础体温] •BCG.-bacille Calmette- Guerin[卡介苗] •biblio.-biliography[参考文献] •bid.-twice a day[每日二次] •b.m.-basal metabolism[基础代谢] •Bp.-blood pressure[血压] •bpm-baets per minute[次/分] •BS.-blood sugar[血糖] •BW.-body weight[体重] •C.- centigrade[摄氏温度计] •CA.-carcinoma[癌] •Cal.-cancer[癌] •Cal. – calorie[卡] •Cap. – capsule[囊] •C.B.C-complete blood count[血常规] •CC.-chief complaint[主诉] •CC. list.-critical condition list[病危通知单] •CCU.- Coronary care unit[冠心病监护室] •CD.-caesarean delivered[剖腹产] •CDC.-calculated date of confinement[预产期] •CEA.-carcinoembryonic antigen[癌胚抗原] •CG.-control group[对照组] •CK.-creatine kinase[肌酸激酶] •Cl.-centilitre[毫开] •cm.-centimetre[毫米] •CNS.-central nervous system[中枢神经系统] •Co.-compound[复方] •contra.-contraindicated[禁忌] •CT.- computerized tomography[计算机断层扫描] •C.V-curriculum vitae[简历] •DBp-diastolic blood pressure[舒张压] •DD.- differential diagnosis[鉴别诊断] •dept.-department[科] •diag.-diagonsis[诊断] •DIC-disseminate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l.-deciliter[分升] •DM.-diabetic mellitus[糖尿病] •DM.-diastolic murmur[舒张期杂音] •D.O.A-dead on arrival[到达时已死亡] •DOB.-date of birth[出生日期] •Dr.-doctor[医生]

脑血管痉挛防治神经外科专家共识(全文)

脑血管痉挛防治神经外科专家共识(全文)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痉挛,颅内 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是神经外科的常见临床问题,其基础和临床研究是目前国内外神经外科领域内的热点问题之一,特别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是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目前,aSAH导致的脑血管痉挛已经引起临床医生的普遍关注,同时在颅脑损伤后可能发生创伤后的脑血管痉挛,其他颅脑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后也可能引起继发性脑血管痉挛,这些方面也需要临床的足够重视。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邀请国内神经外科知名专家经数次讨论,提出《脑血管痉挛防治神经外科专家共识》,旨在促进国内神经外科医生对脑血管痉挛有更全面的认识,解决脑血管痉挛诊断、预防和治疗的规范化问题,以造福广大患者。 1 脑血管痉挛的定义及流行病学 1.1 脑血管痉挛的定义 1927年Moniz首次进行人脑血管造影,1937年Dandy首次实施开颅手术夹闭颅内动脉瘤,1951年Ecker首次根据脑血管造影作出脑血管痉挛的诊断。根据国内外权威神经外科专著的定义,脑血管痉挛即“颅内动脉的持续性收缩状态”。

脑血管痉挛的诊断主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脑血管造影的影像,如果仅在血管造影时发现血管处于痉挛状态,患者没有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则称为无症状性血管痉挛,如果患者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则称为症状性血管痉挛,又称迟发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delayed ischemic neurological deficits,DIND)。 1.2 脑血管痉挛的流行病学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发病率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差异,总体发病率大约为每年10/10万人左右。由此推测。我国每年大约有超过10万个新发病例。SAH的最主要病因为颅内动脉瘤破裂,约占全部病例的85%,这些病例除发病后早期死亡者之外,大多数需要手术或介入治疗。其余病例可能由其他少见原因导致,如脑血管畸形、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硬脑膜动静脉瘘、脊髓血管性病变、烟雾病、凝血机制障碍、肿瘤性出血、高血压、可卡因滥用等。 由于诊断方法不同以及地区和人种差异,不同的文献中报道的aSAH 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差异很大,介于20%~80%之间,其中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大约是10%~50%。 颅脑损伤性SAH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大约为27%~50%,特别是年轻患者以及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较低的患者。 在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过程中,根据文献报道,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大约介于17%~60%之间。

神经外科应急预案(最新知识点)

神经外科应急预案 第一节呼吸骤停的抢救呼吸骤停有中枢性、周围性两种原因。前者由各种原因所致的脑疝,尤其是枕大孔疝引起;后者则常见于昏迷患者误吸、气管导管阻塞、呼吸器失灵等。 抢救措施: 1.立即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尽快气管插管。 或紧急环甲肌膜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呼吸机支持呼吸. 2.静推呼吸中枢兴奋剂,给氧。 3.有梗阻性脑积水者,立即进行侧脑室穿刺外引 流。 4.待呼吸恢复和循环稳定后进行病因治疗,如切除 肿瘤或减压等. 5.多参数监护仪监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建立特 护记录。 第二节癫痫持续状态的抢救 癫痫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临床表现,癫痫持续状态是威胁病人生命的急症之一。 抢救措施: 1。严密观察病情,预防自伤或跌伤。 2.立即控制抽搐,可选用安定、苯妥英钠、鲁米那钠静脉滴注或肌注,或水合氯醛灌肠,必要时静脉注射硫喷妥钠. 3.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给氧,必要时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辅助呼吸。 4。维持循环功能。

5. 防治脑水肿,给予脱水剂和糖皮质激素。6.维持营养和水电介质平衡 第三节癫痫的抢救 癫痫大发作常见于颅脑外伤、颅内占位病变及脑血管病变的病人. 抢救措施: 1.立即将患者领口松开,防止舌咬伤及坠床. 2.立即注入镇静药(鲁米那钠0。2g或安定20mg). 3.加床栏。 4.癫痫持续状态,应做好气管切开,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并加用激素及适量脱水剂,加大抗癫痫药。 5.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加强临床护理. 6.尽早明确诊断。 第四节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抢救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是一种神经外科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常致病人残废或死亡。临床主要表现为:突然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癫痫样发作及脑膜刺激征、动眼神经麻痹、偏瘫、失语等. 抢救措施: 1.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 现再出血的体征。 2.静脉输入甘露醇、固利压、地塞米松,降低颅内 压. 3.应用尼莫地平、尼莫通持续静脉泵入,以控制血 压。 4.病情稳定后,急诊行CT、MRI或脑血管造影, 尽快行动脉瘤栓塞及动脉瘤夹闭术. 5.给予抗癫痫药,预防癫痫发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