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芍药的作用与功效

芍药的作用与功效

芍药的作用与功效

芍药,又名白芍、益母草,是杜若科芍药属植物的干燥根。芍药在中医药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芍药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多种黄酮类化合物、苷类、鞣质和微量挥发油等,具有抗炎、镇痛、抗菌、抗凝、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

芍药的主要作用与功效如下:

1. 舒肝利胆:芍药具有舒肝利胆的作用,能够改善肝胆功能,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从而对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有一定的效果。

2. 温经止痛:芍药具有温经止痛的功效,可以缓解痛经、胃痛、胁肋疼痛等疼痛症状,对于子宫疾病、肠胃疾病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 抗炎镇痛:芍药中的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明显的抗炎和镇痛作用,可以缓解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炎症引起的疼痛和肿胀,对于体内的炎症反应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4. 抗菌消炎:芍药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消炎作用,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尤其在泌尿系统感染、妇科炎症等方面有一定的疗效。

5. 止血收敛:芍药具有收敛和止血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咯血、便血、子宫出血等出血症状,能够有效减少出血量,促进创面

愈合。

6. 改善心脑血管循环:芍药具有抗凝和扩张血管的作用,可以改善心脑血管的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并有一定的抗血栓作用。

7. 抗氧化延缓衰老:芍药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延缓细胞衰老,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综上所述,芍药具有舒肝利胆、温经止痛、抗炎镇痛、抗菌消炎、止血收敛、改善心脑血管循环、抗氧化延缓衰老等多种作用与功效,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并已逐渐应用于现代医学中。但需要注意的是,芍药在妊娠早期可能具有一定的绒毛膜促性腺素活性,对胎儿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使用时需谨慎。同时,使用芍药需注意剂量和配伍,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在使用中应遵医嘱,遵守用药规范。

芍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芍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芍药别称将离、离草、红药等,为芍药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我国江苏、东北、华北、陕西及甘肃等地,其根入药有镇痉、镇痛、通经作用,对妇女腹痛、胃痉挛、眩晕、痛风、利尿等病症有治疗作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芍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吧! 芍药的药用价值 【性味】味苦、酸,味微寒 【归经】肝、脾经。 【功效】养血和宫、缓急止痛、敛阴平肝,主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自汗、盗汗、胁肋脘腹疼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等。 芍药的药用功效 1、芍药具有养血柔肝、散郁祛瘀、改善面部黄褐斑、皮肤粗糙衰老的功效。 2、芍药具有清热解暑、去斑、清心润肺、平肝明目、护肤养颜等的功效。 3、芍药具有使人气血充沛、容颜红润、精神饱满的功效。 4、芍药具有调节女性内分泌、去除黄气及色斑、令容颜润泽的功效。 芍药的药用禁忌 1、恶石斛、芒硝,畏消石、鳖甲、小蓟,反藜芦。 2、血虚无瘀之症及痈疽已溃者慎服。 3、赤芍药破血,故凡一切血虚病及泄泻、产后恶露已行、少腹

痛已止、痈疽已溃不宜服。 芍药的食用方法 1、白芍乌梅茶 【材料】白芍5克,乌梅2枚,木瓜3克,绿茶3克。 【用法】用250毫升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敛肝养胃,治胃阴不足、纳差、无食欲、口渴、舌红少苔。 2、白芍钩藤茶 【材料】白芍5克、钩藤3克、绿茶3克。 【用法】用250毫升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柔肝清热、平肝熄风,治肝阳偏亢之眩晕、高血压、目赤。 3、丹参白芍茶 【材料】丹参5克,白芍3克,白芷3克,花茶3克。 【用法】用前三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活血消肿止痛,治妇女乳房肿痛。芍药的相关论述 1、《本草求真》:赤芍与白芍主治略同,但白则有敛阴益营之力,赤则止有散邪行血之意。 2、《本草再新》:白芍药泻肝降火,润肺健脾,养血和血,消湿止泻,敛汗宽中。 3、《本草从新》:白芍药,苦酸微寒,入肝脾血分,为手足太阴行经药。

芍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芍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芍药,中医药材的一种,属于百合科芍药属植物。芍药的主要功效包括活血化瘀、调经止痛、养血安神、清热解毒等。它的中文名字“芍药”,源自于它鲜花的颜色如纱裹,状如剪裁,细腻柔和,芍药之名取意淑女贤惠、温雅端庄,令人心生喜爱。这篇文章将深入探讨芍药的功效与作用,希望能对读者了解和使用该药物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一、芍药的功效与作用 芍药有许多功效与作用,下面将详细介绍: 1. 活血化瘀 芍药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凝结的血块溶解,从而达到活血化瘀的作用。它可用于治疗痛经、血淤以及各种因血液凝结引起的疼痛疾病,如瘀血性痛经、瘀血型痛风等。 2. 调经止痛 芍药是一种能够调节女性月经的植物药物。对于月经不调、经期疼痛等症状,芍药能够起到调节和缓解作用。同时,芍药还可用于治疗子宫肌瘤以及盆腔炎等疾病,具有一定的止痛效果。 3. 养血安神 芍药含有丰富的铁质,能够滋养血液,增加造血功能,从而起到养血的作用。在中医药理论中,血液对身体的养分和能量运输至关重要,血虚会导致身体各个系统功能下降。而芍药通过补充血液中的养分,能够改善血虚症状,同时也对于失眠、焦虑和情绪波动等神经系统疾病有一定的安神作用。

4. 清热解毒 芍药有一定的清热解毒功效,能够用于治疗由于热毒引起的咽喉炎、扁桃体炎、牙龈炎等疾病。它能够凉血解毒、清热去火,具有镇痛、消炎的作用。此外,芍药还能够用于治疗化脓性皮肤病、瘰疬以及湿疹等疾病。 5. 调理肝脾 芍药对肝脏和脾脏有一定的调理作用。肝脾失调是导致许多身体问题的原因之一,如消化不良、脾胃虚弱等。芍药能够调理并增强肝脏和脾脏的功能,改善食欲不振、腹胀、肝气郁结等症状。 6. 其他作用 除了以上主要功效与作用,芍药还有一些其他的作用。例如,它能够改善血管壁的弹性,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还能够提高肝脏解毒的能力,有助于排毒养颜。此外,芍药还有一些抗菌、抑制病毒的作用。 二、使用芍药的注意事项 尽管芍药有许多功效和作用,但还是有一些使用上的注意事项: 1. 孕妇禁用 由于芍药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如果在孕期使用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孕妇应禁止使用芍药。同时,哺乳期妇女也应慎用。

白芍的功效作用以及食疗方法

白芍的功效作用以及食疗方法 中药白芍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的根,夏秋季采挖,去净泥土及支根,去皮,沸水浸或略煮至受热均匀,晒干。才可以药材。同样也会有很多的功效作用。以下是小编推荐白芍的功效作用知识,欢迎阅读! 白芍的功效作用 (一)调节免疫: 增强巨噬细胞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白芍水煎剂和白芍总苷灌服可显著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芍药酸性多糖和中性多糖均有激活网状内皮系统功能的作用。 调节T淋巴细胞功能:白芍总苷对T细胞功能呈双向调节作用。可促进特异性和非特异性调节细胞的诱导。白芍总苷腹腔注射对特异性Ts细胞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能拮抗环磷酰胺的免疫抑制作用。 调节体液免疫功能:芍药总苷腹腔注射对正常小鼠SRRC溶血素抗体无明显影响,但能拮抗环磷酰胺所致的免疫低下,使免疫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还可明显减轻60CO照射所致的胸腺、脾脏的萎缩以及溶血素抗体生成的抑制作用。白芍总苷既能促进IgM生成,又能使IgM生成降低,对体液免疫起着双向调节作用。 (二)抗炎: 芍药苷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丹皮酚有较强的抗炎作用。芍药苷和丹皮酚对多种致炎剂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渗出和水肿以及免疫性炎症,均有显著的抑制功效。 (三)对消化系统 保肝:白芍对多种实验性肝损伤均有显著的保护。对急性肝损伤白芍可使A1T显著下降.使肝细胞病变和坏死恢复。 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小鼠,芍药总苷腹腔注射可使ALT显著下降,肝细胞超微结构基本恢复正常,肝细胞再生活跃,肝脏病变程度明显减轻。肝苏联膜特异性脂蛋白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得到恢复,表明芍药总苷不但对自身免疫性肝炎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而且还有功

芍药的功效与作用

芍药的功效与作用 芍药的功效与作用 芍药花这个名字挺好听的,很多人见过芍药花,但是却不知道花名。因为芍药花和牡丹花很相似,所以很多人就会误以为芍药花就是牡丹花。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的,古人都说芍药第一,牡丹第二。我们都知道牡丹象征着富贵吉祥,具有美好的寓意,不过芍药花也是具有相似的寓意的,它的花语是情有所钟。 一、芍药的功效与作用 芍药的种子可榨油供制肥皂和掺合油漆作涂料用。根和叶富有鞣质,可提制栲胶,也可用作土农药,可以杀大豆蚜虫和防治小麦秆锈病等。 芍药花的作用及功效:养血柔肝,散郁祛瘀,改善面部黄褐斑,皮肤粗糙衰老。泄热,养血柔肝,强五脏,散恶血,调经。可以治疗内分泌紊乱引起的雀斑、黄褐斑、暗疮。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肌体免疫力,抑制脸上的暗疮,延缓皮肤衰老。养血柔肝,使气血充沛,容颜红润。具有清热解暑、去斑、清心润肺、平肝明目、护肤养颜等功能。常饮可使气血充沛,容颜红润,精神饱满。能调节女性内分泌,去除黄气及色斑,令容颜润泽。 药用价值。芍药的根鲜脆多汁,可供药用。根据分析,芍药根含有芍药甙和安息香酸,用途因种而异。中医认为:中药里的白芍主要是指芍药的根,它具有镇痉、镇痛、通经作用。对妇女的腹痛、胃痉挛、眩晕、痛风、利尿等病症有效。 二、芍药的繁殖方法: 1、分株法 分株法是芍药最常用的繁殖方法,芍药产区的苗木生产,基本采用此法繁殖。其优点有三:一是比播种法提早开花,播种苗4~5年开花,而分株苗隔年即可开花;二是分株操作简便易行,管理省工,利于广泛应用;三是可以保持原品种的优良性状。缺点是繁殖系数低,三年生的母株,只能分3~5个子株,很难适应和满足现代化大生产及

不断飞速增长的国内外花卉市场的需要。这一直是困扰芍药苗木生产的一大难题。 2、播种法 种子宜采后即播,随播种时间延迟,种子含水量降低,发芽率下降。种子有上、下胚轴双重休眠特性,播种后秋天的土壤温度使种子的下胚轴解除休眠状态,胚根发育生根。当年生根情况愈好,则来年生长愈旺盛;若播种过迟,地温不能解除下胚轴休眠,不能生很,则第二年春天发芽率大大降低。秋天播种生根后,经过冬天长时间的低温,可解除上胚轴的休眠。翌年春天气温上升,湿度适宜时,胚芽出土。 三、芍药的养殖 1、盆栽牡丹宜选择茎节短、植株矮、适应性强、容易开花、花型好的品种,如洛阳红、赵粉、胡红、大戏剪绒、二乔、淑女装、蓝田玉、白雪塔等。植株宜选用以芍药为根砧的三年生的嫁接幼株或具有3—5个枝干的牡丹分株苗。 2、由于牡丹为深根系植物,且根系粗大,因此宜选择深40—55cm、口径25—30cm的瓦盆。盆土宜选用疏松肥沃的砂壤土。可用腐熟堆肥、园土、粗砂各1/3混合作培养土。 3、牡丹不宜多浇水。通常在上盆后立即浇一次透水,以后视盆土实际干湿情况,再酌情浇水。一般应在盆表土变干后再浇水,以保持盆土湿润为度。 4、牡丹喜肥,除在培养土内施足基肥外,开花前需追肥1—2次用芝麻饼泡制的稀薄液肥;开花后约半个月再追施1—2次同样液肥;伏天施一次干肥,如麻酱渣等。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芍药花的相关方面的介绍,大家应该对此有所了解了吧。其实芍药花还能够给女性来带美丽的容颜,常喝芍药花冲泡的花茶,能够给身体清热解毒,还能够祛斑养颜。如果是上班族常常要对着电脑,眼睛疼的话,也是可以泡花茶喝的,能够缓解眼疼的症状。 芍药(学名:Paeonia lactiflora Pall.),别名别离草、花中丞相,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异名 本药处方名有生白芍、炒白芍。处方只写“白芍”,药房付生白芍。
(白芍)点击图片浏览大图 性味功效 味苦、酸,性凉。功效:疏肝理气,柔肝养血,缓中止痛,平肝 敛阴。 传统应用 主治肝胃不和所致的胸胁胀痛、脘腹疼痛,月经不调、经行腹痛、 崩漏,以及自汗、盗汗,头痛、眩晕等病症。 传统方剂

1、芍药甘草汤(《伤寒论》):白芍、甘草,治疗伤暴脚挛急。 又《本草纲目》:白芍、炙甘草,治疗腹中虚痛。又《本草纲目》: 白芍、甘草,治疗消 渴引饮。 2、芍药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白芍、当归、黄连、木香、 槟榔、大黄、黄芩、官桂、甘草,治疗下痢脓血,里急后重。 3、芍药汤《圣济总录》:白 芍、桂、甘草,治疗产后血气攻心 腹痛。 4、著名方剂调和营卫、解表退热的桂枝汤中,养血调经的四物汤 中,疏肝和胃的四逆散、逍遥散中,调和肝脾的痛泻要方中,清肝泻 火的大柴胡汤中,治疗历节痹痛的桂枝芍药知母汤中,白芍均是重要 的配伍药。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用法收集 【舒心茶】 材料:白梅花 3 克(疏肝醒脾)、厚朴花 3 克(行气降气)、玫 瑰花 3 克(理气活血)、白芍 6 克(柔肝缓急)、炙甘草 3 克(柔 肝缓急)。 做法:每天代茶饮用。 功效:缓解空虚综合征。 出处:健康之路 20151021 重阳话养老

临床应用 1、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肠炎、结肠易激综合征。 2、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3、治疗坐骨神经痛、头痛、癫痫。 4、治疗冠心病。 5、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剂量与用法 药典剂量:6~15g。 临床常用剂量:6~12g。 大剂量:15~30g。 使用方法:水煎服,研末入丸、散吞服,浸酒内服。 临床体会 (一)白芍传统的十大功效 在古书和著名的古方中只有芍药和白芍,而没有赤芍。白芍和赤 芍常合在一起记述。这在赤芍一节中已有详细论述。据古书中记载, 白芍的功效比较复杂,归纳起来有十大功效:① “缓中止痛”(《本草 备要》);② 益脾:“益脾,泻木,调血”,“安脾经,收胃气”(《本 草纲 目》);③ 补血,凉血:“酸寒能凉血补血”(《本草经疏》);④

芍药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芍药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芍药,又名白芍、青芍、白芍草,是由芍药科芍药属植物芍药的根茎和根制成的药材。芍药是中国传统药材之一,因其药理活性成分多样,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一、芍药的功效与作用 1. 活血止痛:芍药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对于治疗瘀血引起的疼痛症状具有良好的效果。在中医理论中,瘀血是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芍药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散瘀血,从而减轻或消除疼痛。 2. 温经止血:芍药对于血瘀倾向强的体质具有调节作用,通过温经止血的功效,可以有效调理女性月经不调、经血过多、痛经等问题。此外,在中医治疗中,芍药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出血性疾病的治疗。 3. 调理肝气:芍药在中医体系中被归类为能够疏肝解郁的药物,可缓解因肝气郁结引起的胸闷、胁肋疼痛、口苦口干等症状,对于调理肝气亢盛的体质具有一定的作用。 4. 抗炎消肿:芍药具有抗炎作用,可减轻炎症反应引起的组织肿胀和疼痛。因此,芍药常被应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红肿肌肉疼痛等疾病。 5. 抗菌消痈:芍药对于多种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用

于外用治疗各种疮疡、溃疡等皮肤感染问题。此外,芍药还具有收敛作用,可以减少疮疡分泌物,促进伤口愈合。 6. 调理肠胃:芍药具有一定的收敛作用,能够缓解肠胃肌肉痉挛,减少肠胃蠕动,对于治疗腹痛、腹泻、便秘等肠胃问题具有一定的帮助。 7. 抗氧化抗衰老:芍药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可以减少自由基的损伤,延缓细胞老化,对于预防和改善衰老相关疾病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二、芍药的禁忌 1. 孕妇慎用:由于芍药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对于孕妇来说,会增加子宫的收缩和血流量,导致流产的风险增加。所以,孕妇在选择中药时应慎用芍药。 2. 月经期禁用:芍药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会加重月经出血,导致血流过多。因此,月经期间不宜使用芍药。 3. 脾胃虚寒者禁用:芍药性味辛凉,对于脾胃虚寒体质的人来说,容易导致寒凉内侵,引起腹泻、腹痛等问题,所以脾胃虚寒者应禁用芍药。 4. 糖尿病患者慎用:芍药中的活性成分可能会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患者在使用芍药前应咨询医生。 5. 高血压患者慎用:芍药具有收敛作用,可能会增加血管的收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白芍的吃法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白芍的吃法 【别名】白芍药、芍药、金芍药、离草根、可离根、将离根、天斗、玉斗、天魁、玉魁、冠芳等。 【性味归经】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 白芍主要含有芍药苷、牡丹酚、芍药花苷、芍药内酯、苯甲酸、挥发油、脂肪油、树脂糖、淀粉、黏液质、蛋白质和三萜类成分等。药理研究表明,白芍具有调节免疫、解痉、镇静、镇痛、抗惊厥、降压、扩张血管、抗炎、抗菌等作用。白芍是一味很常用的补血药物。中医学认为血液具有滋养和濡润的作用,如血虚则不能濡养颜面,表现为脸色苍白、萎黄、没有光泽,嘴唇、指甲颜色偏淡,头晕眼花等;血不养心则表现为心慌、失眠、多梦等;血虚不能充盈胞宫,妇女则表现为月经不调、经血量少、颜色偏淡等;血虚不能濡养皮肤则表现为皮肤干燥粗糙、手脚麻木等。各种贫血患者或身体虚弱人群常会出现这些症状。这时可以用白芍与其他补血药如熟地黄、当归、阿胶、龙眼肉等配伍使用。白芍的常规用法是加水煎煮,用量是5~15克,大剂量至15~30克。按照中药的“十八反”理论,白芍不能与藜芦同用。 四物汤:熟地黄12克,当归、白芍各9克,川芎6克,水煎服。

补血。治疗血虚面色无华,唇甲色淡,头晕目眩,心悸失眠,各种贫血、月经不调等见上述证候者可选用。 补肝汤:当归、生地、芍药、川芎、酸枣仁、木瓜各9各9克,甘草3克,水煎服。养血柔肝,活血调经。治疗肝血不足,头晕目眩,月经量少,肢体麻木等。 白芍川芎炖鱼头:白芍、川芎各10克,甘草6克,鲤鱼头1只,料酒、姜、葱、盐各适量。白芍、甘草、川芎润透切片;鲤鱼头洗净,去鳃;姜切片,葱切段。鱼头抹上料酒、盐,放入炖锅内,加入白芍、甘草、川芎,注入清水800毫升,放入姜片、葱段。炖锅置于大火烧沸,再用小火炖煮20分钟即成。每日1次,每次吃鱼头50~100克。行气补血,镇静止痛。

中药芍药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芍药的功效与作用 芍药的食物性味微寒,味道有些苦和酸,芍药有养血滋阴,止痛护肝的作用,下面就由店铺为大家介绍下芍药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芍药的功效和作用 养血柔肝,散郁祛瘀,改善面部黄褐斑,皮肤粗糙衰老,泄热,养血柔肝,强五脏,散恶血,调经。可以治疗内分泌紊乱引起的雀斑、黄褐斑、暗疮。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肌体免疫力,抑制脸上的暗疮,延缓皮肤衰老。养血柔肝,使气血充沛,容颜红润。具有清热解暑、去斑、清心润肺、平肝明目、护肤养颜等功能。常饮可使气血充沛,容颜红润,精神饱满。能调节女性内分泌,去除黄气及色斑,令容颜润泽。 芍药花的美容作用及功效: 养血柔肝,散郁祛瘀,改善面部黄褐斑,皮肤粗糙衰老,泄热,养血柔肝,强五脏,散恶血,调经。可以治疗内分泌紊乱引起的雀斑、黄褐斑、暗疮。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肌体免疫力,抑制脸上的暗疮,延缓皮肤衰老。养血柔肝,使气血充沛,容颜红润。具有清热解暑、去斑、清心润肺、平肝明目、护肤养颜等功能。常饮可使气血充沛,容颜红润,精神饱满。能调节女性内分泌,去除黄气及色斑,令容颜润泽。 注意事项:请置于室内阴凉干燥处,避免儿童自行拿取。 适宜搭配:芍药花适合单泡,适宜搭配绿茶。 泡法喝法:一茶匙干燥的花瓣,用一杯滚烫开水冲泡,焖约十分钟后即可;可酌加红糖或蜂蜜饮用。 花言茶语:芍药花象征惜别害羞忸怩。 芍药的药膳方: 1.芍药花粥:芍药花6克,粳米50克。加水熬粥,粥快熟时,放入洗净的芍药花瓣,至粥完全熟时即可食用。此粥可行血养阴,适用于肝郁胁痛及经期腹痛等患者。

2.芍药花茶:芍药花3~5克,用开水冲饮,可调入冰糖、蜂蜜或绿茶同饮。常饮此茶能调节女性内分泌,清热解毒,祛除色斑,令容颜润泽。 3.芍药花生地茶:芍药花2克、生地3克、绿茶3克。用开水冲泡后饮用。此茶可养阴清热,柔肝舒肝。 4.芍药酒:赤芍180克,生地100克,狗骨(炙)50克。三味药共碎细,置净瓶中,用酒1千克浸泡7日,即可饮用。每次空腹饮用15毫升,每日三次,可治疗骨节疼痛、肾虚、足痿无力等。 芍药的单方、验方: 1.病毒性肝炎:芍药12克甘草12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2.头晕、头痛:白芍12克,当归15克,川芎10克。水煎,分3次温服,每日1剂。 3.胃痛、腹痛:白芍30克,甘草9克,水煎服。 4.痛经:白芍9克,干姜3克,红糖20克,水煎服。 5.肠炎、痢疾:白芍15克,马齿苋30克,木香6克,甘草6克。水煎服。 6.贫血:当归100克,白芍50克,丹参250克,共研为末,每次5克,日服3次。 7.便秘:白芍30克,生甘草20克,枳实15克。水煎服。 8.急性乳腺炎:赤芍30克,甘草6克,水煎服。 9.肝硬化等各种腹水症:生白芍100克、生山药100克、生甘草50克,每日1剂,水煎服。 10.鼻衄不止:赤芍20克,水煎服。

药用芍药品种

药用芍药品种 引言 芍药(学名:Paeonia lactiflora Pall.)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属于毛茛科芍药属。芍药具有多种药用功效,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药用芍药品种,包括川芍、白芍、赤芍等。 川芍 川芍(学名:Paeonia lactiflora ‘Rubra Plena’)是芍药的一种品种,也被称为红芍药。川芍是中国传统药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茎具有药用价值。川芍的主要药用成分是芍药苷,具有活血、止痛、抗炎等作用。川芍可以用于治疗痛经、月经不调、痛风等疾病。 白芍 白芍(学名:Paeonia lactiflora ‘Alba Plena’)是芍药的另一种品种,也被称为白芍药。白芍的根茎和根皮具有药用价值,主要含有芍药苷、黄酮类化合物等成分。白芍具有补血、养肝、抗衰老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血虚、肝血不足、面色苍白等症状。 赤芍 赤芍(学名:Paeonia lactiflora ‘Rubra’)是芍药的品种之一,也被称为红芍药。赤芍的根茎和根皮具有药用价值,主要成分包括芍药苷、芍药酸等。赤芍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作用,常用于治疗热毒病、痔疮出血等症状。 黄芍 黄芍(学名:P aeonia lactiflora ‘Flavescens’)是芍药的一种品种,也被称为淡黄芍药。黄芍的根茎和根皮具有药用价值,主要含有芍药苷、黄酮类化合物等成分。黄芍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等作用,常用于治疗热毒病、痛经、跌打损伤等症状。 药用芍药的栽培与采收 药用芍药的栽培一般在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土壤中进行。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摄氏度,较高的温度会影响花蕾的形成和开花。药用芍药的繁殖一般采用分株或播种的方式。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白芍,又称白芍药、白芍藥,是中医药范畴中的一味世界性著名药材之一。它是黄芪科芍药属植物染云芍(学名: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茎。白芍在中医药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被誉为“百草之王”、“乌头之祖”,是中药中的常用药材之一。白芍能够入药,主要因为其根中含有芍药苷、甘露醇、鞣质等化学成分,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白芍的功效与作用广泛,可以用于治疗许多疾病。然而,白芍并非适合所有人,对于一些特殊的人群来说,应该禁忌使用白芍。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活血化瘀:白芍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改善血液淤滞的症状。对于瘀血导致的疼痛、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此外,白芍还可以治疗痤疮、瘰疬等皮肤疾病。 2.安神血府:白芍具有安神的作用,可以舒缓紧张不安的情绪,治疗失眠、健忘、多梦等神经衰弱的症状。此外,白芍还可以调节血液循环,对于高血压、低血压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3.润肠通便:白芍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可软化大便,去除体 内积聚的毒素,预防和治疗便秘。此外,白芍还可以治疗腹泻、胃痛等症状,对于肠胃功能不佳的人群也有辅助作用。 4.止血收敛:白芍具有止血收敛的作用,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预防出血。对于盗汗、便血、肺痿、咳嗽、崩漏等症状也有一

定的疗效。此外,白芍还可以治疗鼻出血、牙龈出血等情况。 5.调理肝脾:白芍具有调理肝脾的作用,可以改善消化功能, 促进食欲,预防和治疗肝脾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此外,白芍还可以改善肝气郁结导致的头痛、眩晕等症状。 6.抗炎作用:白芍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以缓解炎症引起的 症状,对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有辅助的治疗作用。 尽管白芍具有诸多功效与作用,但对于特定人群来说,应禁忌使用白芍。以下是使用白芍的禁忌人群: 1.孕妇:白芍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妇在妊娠期间应该避免 使用白芍,以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2.婴幼儿:由于婴幼儿的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善,药物的代谢 能力相对较弱,因此不适宜使用白芍。 3.出血性疾病患者:白芍具有止血的作用,因此对于出血性疾 病患者,如消化性溃疡、白血病、血友病等,应慎用白芍。 4.过敏体质者:白芍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因此对于过敏体质者,应避免使用白芍,以免出现过敏症状。 5.其他禁忌:白芍在与某些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因此,在使用白芍前,应了解是否存在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以避免不良反应。

芍药的功效与作用

芍药的功效与作用 芍药的简介: 芍药,别名将离、离草,是芍药科芍药属的著名草本花卉。芍药可分为草芍药、美丽 芍药、多花芍药等多种品种。其在中国的栽培历史超过4900年,是中国栽培最早的一种 花卉。芍药花瓣呈倒卵形,花盘为浅杯状,其根制成中药具有镇痉、镇痛的药用价值。位 列草本之首,其被人们誉为“花仙”和“花相”,且被列为“六大名花”之一,又被称为“五月花神”,因自古就作为爱情之花,现已被尊为七夕节的代表花卉。另外,芍药在红 楼梦中是一种重要的花,史湘云醉眠芍药茵是红楼梦中最美丽的情景之一。 是什么? 芍药的根鲜脆多汁,可供药用入药时分赤芍,白芍两种。根据分析,芍药根含有芍药 甙和安息香酸,用途因种而异。中医认为:中药里的白芍主要是指芍药的根,它具有镇痉、镇痛、通经作用。对妇女的腹痛、胃痉挛、眩晕、痛风、利尿等病症有效 1、腹中虚痛。用白芍药三钱、炙甘草一,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夏月加黄芩五分,恶寒加肉桂一钱,冬月大寒再加桂一钱。 2、骨痛。用芍药二分、虎骨一两,炙后研细,装入布袋放在酒三升中泡五天。每次 饮酒三合,一天三次。 3、脚气肿痛。用芍药六两、甘草一两,共研为末,白开水送下。 4、消渴。用白芍药、甘草,等分为末。每用一钱,水煎服。一日服三次。有特效。 5、鼻血不止。用芍药研细,每服两匙,水送下。 6、鼻血、咯血。用白芍药一两、犀角末二钱半,共研细,新水冲服一茶匙。血止为限。 7、崩中下血小腹痛。用芍药一两炒黄、柏圳六两微炒。每服二两,加水一升,煮成 六合。又方:将上方中的两味药,共研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 8、月经不停。用白芍药、香附子、熟艾叶各一钱半,水煎服。 9、赤白带长期不愈。用白芍药三两、干姜半两,锉碎黄,捣成末。每服二匙,空心服,水送下。一天服二次。又方:芍药炒黑,研为末,酒送服。 10、刀伤。用白芍药一两,熬黄,研细。每服二钱,酒或米汤送下。同时可用药末敷 伤处。

芍药的功能主治和用法用量

芍药的功能主治和用法用量 一、芍药的功能主治 芍药,学名为Paeonia lactiflora Pall,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它具有多种功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抗炎止痛:芍药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能 够有效缓解炎症引起的疼痛。 2.活血化瘀:芍药中的有效成分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血液淤积,达 到活血化瘀的功效,适用于瘀血阻络引起的各种疾病。 3.调经止痛:芍药具有温经止血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经期疼 痛等妇科疾病。 4.养血安神:芍药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养血安神的功效, 可用于治疗血虚引起的心悸、失眠等症状。 5.抗菌消炎:芍药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对于一些细 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二、芍药的用法用量 芍药可以外用和内服,具体的用法用量如下: 1. 外用 芍药外用主要是将鲜芍药或芍药片研末后敷于患处,具有镇痛、消肿、祛瘀等 作用。外用时使用的芍药用量一般为适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外用方式: •芍药敷贴:将芍药研末加适量清水调成糊状,然后敷于患处,用纱布固定。每日2-3次,每次20-30分钟。 •芍药浸泡:取适量干芍药,加入适量温水浸泡15-20分钟,然后用浸泡的芍药液擦拭患处。每日2-3次。 2. 内服 芍药内服主要是将芍药煎剂或芍药颗粒口服,可以根据具体病情调整用量。以 下是一些常见的内服用法: •芍药煎剂:取干芍药10克,加水适量煎煮,分2次服用,每日2-3剂。可根据病情酌情增减用量。 •芍药颗粒:按照产品说明书的用法用量服用,一般为每次10克,每日2-3次。

需要注意的是,内服芍药时应注意饮食调理,忌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避免饮酒和烟草等刺激物。 三、使用芍药的禁忌 虽然芍药有很多功效,但并不适合所有人使用,以下是一些使用芍药的禁忌情况: 1.孕妇禁用:芍药具有一定的活血作用,孕妇在妊娠期和分娩后禁止使 用芍药。 2.体质寒凉者慎用:芍药有一定的凉性,体质寒凉者使用芍药应适量, 避免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 3.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芍药具有一定的利尿作用,肝肾功能不全者应 慎用或避免使用,以免加重病情。 4.过敏体质者禁用:对芍药过敏的人禁止使用,以免引起过敏反应。 在使用芍药之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方式和用量。 以上就是芍药的功能主治和用法用量的介绍。芍药作为一味重要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遵循医嘱,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