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白芍性味归经、功效作用及应用

中药白芍性味归经、功效作用及应用

中药白芍性味归经、功效作用及应用

中药白芍功效分类

补血类中药

中药白芍说明

中药白芍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的根。栽培于安徽、浙江、湖南、四川等地。夏秋季采挖,去净泥土及支根,去皮,沸水浸或略煮至受热均匀,晒干。用时润透切片。生用、炒用或酒炒用。

中药白芍性味归经、功效主治

白芍性味归经:苦、酸,微寒。归肝、脾经。

白芍功效: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白芍主治:用于月经不调,崩漏,虚汗,脘腹急痛,胁肋疼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中药白芍作用

1、增强免疫功能

2、抗菌作用

3、抗炎作用

4、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5、镇静作用

6、保肝作用

7、改善心血管功能

8、改善记忆力作用

9、改善血液功能

10、镇痛作用

11、抗溃疡作用

中药白芍功效与主治的应用

1、中药白芍既能养血柔肝,又可平抑肝阳,用于肝阳不足,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耳鸣或烦躁易怒,与牛膝、代赭石等同用,如建瓴汤。

2、中药白芍有敛阴止汗之效。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自汗而恶风,可与桂枝、生姜等同用,如桂枝汤;用于阴虚阳浮所致的盗汗,与牡蛎、龙骨同用,以增强敛阴止汗之功。

3、中药白芍味酸入肝,善于养血敛阴,由于药性寒凉,多用于血虚有热诸证。用于阴血不足的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常与当归、熟地黄、川芎同用,增强养血调经之功,即四物汤。若经行腹痛甚者,与当归、香附等同用。用于血虚崩漏不止、面色无华、心慌气短,常与当归、阿胶等同用。

4、中药白芍既能养血柔肝,又可缓急止痛。用于血虚肝郁所致的胁肋疼痛,或妇女经行腹痛、乳房胀痛,常与当归、柴胡等同用,如逍遥散。用于肝脾失和所致的脘腹急痛和血虚引起的四肢拘挛作痛,常与甘草同用,即芍药甘草汤。亦可以用于治疗腹痛泄泻,多与防风、白术同用,用于下痢腹痛,又常与黄连、木香同用,如芍药汤。

中药白芍用法参考

反藜芦。平肝、敛阴多生用;舒肝和胃、调经止痛,宜炒用或酒炒用。10-15克。

芍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芍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芍药别称将离、离草、红药等,为芍药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我国江苏、东北、华北、陕西及甘肃等地,其根入药有镇痉、镇痛、通经作用,对妇女腹痛、胃痉挛、眩晕、痛风、利尿等病症有治疗作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芍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吧! 芍药的药用价值 【性味】味苦、酸,味微寒 【归经】肝、脾经。 【功效】养血和宫、缓急止痛、敛阴平肝,主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自汗、盗汗、胁肋脘腹疼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等。 芍药的药用功效 1、芍药具有养血柔肝、散郁祛瘀、改善面部黄褐斑、皮肤粗糙衰老的功效。 2、芍药具有清热解暑、去斑、清心润肺、平肝明目、护肤养颜等的功效。 3、芍药具有使人气血充沛、容颜红润、精神饱满的功效。 4、芍药具有调节女性内分泌、去除黄气及色斑、令容颜润泽的功效。 芍药的药用禁忌 1、恶石斛、芒硝,畏消石、鳖甲、小蓟,反藜芦。 2、血虚无瘀之症及痈疽已溃者慎服。 3、赤芍药破血,故凡一切血虚病及泄泻、产后恶露已行、少腹

痛已止、痈疽已溃不宜服。 芍药的食用方法 1、白芍乌梅茶 【材料】白芍5克,乌梅2枚,木瓜3克,绿茶3克。 【用法】用250毫升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敛肝养胃,治胃阴不足、纳差、无食欲、口渴、舌红少苔。 2、白芍钩藤茶 【材料】白芍5克、钩藤3克、绿茶3克。 【用法】用250毫升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柔肝清热、平肝熄风,治肝阳偏亢之眩晕、高血压、目赤。 3、丹参白芍茶 【材料】丹参5克,白芍3克,白芷3克,花茶3克。 【用法】用前三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活血消肿止痛,治妇女乳房肿痛。芍药的相关论述 1、《本草求真》:赤芍与白芍主治略同,但白则有敛阴益营之力,赤则止有散邪行血之意。 2、《本草再新》:白芍药泻肝降火,润肺健脾,养血和血,消湿止泻,敛汗宽中。 3、《本草从新》:白芍药,苦酸微寒,入肝脾血分,为手足太阴行经药。

白芍

西洋参 味苦、微甘、性凉,能益气养阴,凉心脾,益肺肾,调补五脏。有滋阴降火﹑益气生津之功效, 中医学上认为人参是热“阳”,能大补元气、提振精力;而西洋参则被认为是冷“阴” 能益气养阴、清降虚火,药性温和,属“凉补”,所以,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者皆可用之,补而不燥是西洋参的特别之处。 临床上多用西洋参治疗肺火旺﹑咳嗽痰多﹑失血劳伤等虚证。很适合给大病初愈的人服用来调理身体,其效果是渐进而缓和的。它有降火作用,对消化、呼吸、排泄系统的功效显著,能促进细胞新陈代谢,有平衡血压、降胆固醇、平衡血糖、强精、助消化及消除疲倦的功效,且有助于抵抗辐射伤害,改善内分泌腺的功能。 1.对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静、增强学习记忆、促进神经生长、抗惊厥、镇痛、解热的作用,适用于神经衰弱、精神病、记忆减退、老年病等症; 2.对于心血管系统,具有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和再灌损伤等的作用,适用于心律失常、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脑血栓、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等症; 3.对于血液系统,具有抗溶血、止血、降低血液凝固性、抑制血小板凝聚、调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糖等的作用,适用于高脂血动脉粥样硬化、老年病、糖尿病等症; 4.对于适应原样作用,有抗疲劳、抗缺氧缺血、抗休克、抗饥渴、抗高低温和各种化学因素,适用各种休克; 5.对于免疫系统,具有降过氧化脂以及丙二醛等、增强SOD活力、抑制淋巴细胞转化、脾重等的作用,适用于老年病和癌症等; 6.对于内分泌系统,作用于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ACTH样)和垂体—性腺系统、促进血清蛋白合成、促进骨髓蛋白合成、促进器官蛋白合成、促进脑内蛋白合成和脂肪合成、促进肝细胞蛋白(RNA聚合酶活力)合成、促进脂肪代谢和糖代谢等作用,适用于老年病、性机能低下、贫血和癌症等; 7.对于泌尿系统,具有抗利尿作用,适用于阿狄森氏症和老年病等; 8.对于肿瘤和病毒,具有抑制癌细胞增殖、抑制单纯疱疹等病毒的作用,适用于各种癌症和病毒性疾病。 黄芪 【歌诀】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译注】黄芪味甘,性温。甘补温升,为补气升阳的要药。卫气虚则肌表不固,可引起汗出不止,本品能补肺气固卫气,故常用于表虚不固的自汗;若阴虚盗汗者也可应用。气充则血足,所以又能补气血,治疗因气血亏虚无力托毒排脓或不易收口生肌的痈疽疮疡等外症。因此本品是治疗气虚不可缺少的药物。

白芍

白芍拼音:Baishao 英文:Paeony Root 日文:シヤクヤク 拉丁文:Radix Paeoniae Alba 【异名】 白芍药《本草经集注》,金芍药《安期生服炼法》,杭芍,亳芍。 【品种考证】 白芍是芍药之一种,芍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陶弘景谓:“今出白山、蒋山、茅山最好,白而长大。余处亦有而多赤,赤者小利。”《开宝本草》载:“此有两种,赤者利小便下气,白者止痛散血,其花亦有红白二色。”《本草图经》载:“芍药二种,一者金芍药,二者木芍药。救病用金芍药,色白多脂肉,木芍药色紫瘦多脉。”又载:“今处处有之,淮南者胜。春生红芽作丛,茎上三枝五叶,似牡丹而狭长,高一二尺。夏开花,有红白紫数种,子似牡丹子而小。秋时采根。”现用药材有白芍、赤芍之分,主产区多栽培单瓣芍药入药,这和《植物名实图考》中所说:“今入药用单瓣者”相一致。 【来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 【植物/动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肥大,圆柱形。茎直立,上部略分枝。叶互生,有长柄;茎下部叶为二回三出羽状复叶,枝端为单叶;小叶狭卵形、披针形或椭圆形,边缘具软骨质小齿。花大形,白色、粉红色或紫红色;单生于茎枝顶端;萼片3~4,叶状;花瓣10片或更多;雄蕊多数;心皮3~5,分离。果3~5个。 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等地。生于山地灌丛中。主要为栽培。 【产地】 主产于浙江、安徽;山东等地亦产。以安徽亳州白芍产量大,杭白芍质量佳。 【栽培】 喜温湿气候,耐寒,怕涝;宜在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土壤栽种,忌连作。于8~9月采收时,切取根头,分成2~4块,每块带有2~3个壮芽,按株距40~50cm,行距50~60cm穴栽,深度10~13cm,每穴1~2块,出苗后耕除草和培土,4~5月及时摘除花蕾,夏、秋季分别施追肥;或于8~9月采收种子迸行条播,行距33cm,每亩用种量3.5~4kg,幼苗生长2~3年后定植或移栽。5~7月有灰霉病为害,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加0.2%

白芍药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白芍药 药材名称: 白芍药 拼音名称: BAISHAOYAO 别名: 白芍药、金芍药、杭芍,亳芍。 科属: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 产地: 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等地。生于山地灌丛中。主要为栽培。 性味: [性味、归经]苦、酸,微寒。归肝、脾经。 功效: 养血调经,平肝止痛,敛阴止汗。 应用: 1、用于血虚或阴虚有热的月经不调,崩漏等证。有养血调经之效。常配当归、熟地黄等同用;若阴虚有热,月经先期、量多,或崩漏不止,可加阿胶、地骨 皮等同用。 2、用于肝阴不足,肝气不舒或肝阳偏亢的头痛、眩晕、胁肋疼痛、脘腹四肢拘挛作痛等证。有养肝阴,调肝气,平肝阳,缓急止痛之效。治肝阳上亢的头 痛眩晕,常配生地、牛膝、石决明等同用;治肝郁胁肋疼痛,常配当归、白术、柴胡等同用;治脘腹手足挛急疼痛,常配甘草同用;治肝脾不调,腹痛泄泻, 常配防风、白术同用。

3、用于阴虚盗汗,及营卫不和的表虚自汗证。能敛阴、和营而止汗。治营卫不和,表虚自汗,常与挂枝配伍,调和营卫而止汗;治阴虚盗汗,可配生地黄、牡蛎、浮小麦等,敛阴而止汗 配伍效用: 1、白芍配伍柴胡:白芍养血柔肝止痛,清解虚热;柴胡疏肝解郁理气,和解退热。二者合用,一散一敛,一补一泻,共奏养血柔肝、解郁止痛之功效,用 于治疗肝郁血虚之头晕、目眩、胸胁苦满、两肋胀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症。 2、白芍配伍甘草:白芍酸寒,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甘草甘平,补中益气、缓急和中。二者伍用,酸甘化阴,共奏调和肝脾、养血益阴、缓急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阴血亏虚、血行不畅之脘腹挛急作痛、手足拘挛、头晕头痛、痛经等症。 3、白芍配伍枸杞子:白芍酸苦微寒,入肝、脾经,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止汗;枸杞子甘平,入肝、肾、肺经。滋肾润肺、补肝明目。二者合用,肝 肾同补,滋水涵木,共奏养血滋阴、柔肝平肝之功效,用于治疗头晕目眩、心 悸怔忡、两目干涩、视物不清,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以及崩漏、月经过多等证属 肝肾阴虚所致者。 4、白芍配伍石决明:白芍平抑肝阳而敛阴;石决明平肝潜阳。二者合用,有平肝潜阳养阴之功效,用于治疗阴虚阳亢之头晕目眩、筋脉挛急等症。 5、白芍配伍熟地:白芍养血敛阴;熟地滋阴补血。二者合用,可加强其补血滋阴之功效,用于治疗精血亏虚之头晕目眩、心悸怔忡、月经不调、月经后期、闭经等症。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2G;或入丸、散。大剂量可用15~30G。平肝阳宜生用,养肝柔肝宜炒用。 注意事项: 虚寒腹痛泄泻者慎服。反藜芦。 鉴别用药: 白芍与赤芍:《神农本草经》不分,通称芍药,唐末宋初,始将二者区分。 二者虽同出一物而性微寒,但前人谓“白补赤泻,白收赤散”,一语而道破二者的主要区别。一般认为,在功效方面,白芍长于养血调经,敛阴止汗,平抑肝阳;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白芍的吃法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白芍的吃法 【别名】白芍药、芍药、金芍药、离草根、可离根、将离根、天斗、玉斗、天魁、玉魁、冠芳等。 【性味归经】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 白芍主要含有芍药苷、牡丹酚、芍药花苷、芍药内酯、苯甲酸、挥发油、脂肪油、树脂糖、淀粉、黏液质、蛋白质和三萜类成分等。药理研究表明,白芍具有调节免疫、解痉、镇静、镇痛、抗惊厥、降压、扩张血管、抗炎、抗菌等作用。白芍是一味很常用的补血药物。中医学认为血液具有滋养和濡润的作用,如血虚则不能濡养颜面,表现为脸色苍白、萎黄、没有光泽,嘴唇、指甲颜色偏淡,头晕眼花等;血不养心则表现为心慌、失眠、多梦等;血虚不能充盈胞宫,妇女则表现为月经不调、经血量少、颜色偏淡等;血虚不能濡养皮肤则表现为皮肤干燥粗糙、手脚麻木等。各种贫血患者或身体虚弱人群常会出现这些症状。这时可以用白芍与其他补血药如熟地黄、当归、阿胶、龙眼肉等配伍使用。白芍的常规用法是加水煎煮,用量是5~15克,大剂量至15~30克。按照中药的“十八反”理论,白芍不能与藜芦同用。 四物汤:熟地黄12克,当归、白芍各9克,川芎6克,水煎服。

补血。治疗血虚面色无华,唇甲色淡,头晕目眩,心悸失眠,各种贫血、月经不调等见上述证候者可选用。 补肝汤:当归、生地、芍药、川芎、酸枣仁、木瓜各9各9克,甘草3克,水煎服。养血柔肝,活血调经。治疗肝血不足,头晕目眩,月经量少,肢体麻木等。 白芍川芎炖鱼头:白芍、川芎各10克,甘草6克,鲤鱼头1只,料酒、姜、葱、盐各适量。白芍、甘草、川芎润透切片;鲤鱼头洗净,去鳃;姜切片,葱切段。鱼头抹上料酒、盐,放入炖锅内,加入白芍、甘草、川芎,注入清水800毫升,放入姜片、葱段。炖锅置于大火烧沸,再用小火炖煮20分钟即成。每日1次,每次吃鱼头50~100克。行气补血,镇静止痛。

中药白芍性味归经、功效作用及应用

中药白芍性味归经、功效作用及应用 中药白芍功效分类 补血类中药 中药白芍说明 中药白芍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的根。栽培于安徽、浙江、湖南、四川等地。夏秋季采挖,去净泥土及支根,去皮,沸水浸或略煮至受热均匀,晒干。用时润透切片。生用、炒用或酒炒用。 中药白芍性味归经、功效主治 白芍性味归经:苦、酸,微寒。归肝、脾经。 白芍功效: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白芍主治:用于月经不调,崩漏,虚汗,脘腹急痛,胁肋疼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中药白芍作用 1、增强免疫功能 2、抗菌作用 3、抗炎作用 4、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5、镇静作用 6、保肝作用 7、改善心血管功能 8、改善记忆力作用 9、改善血液功能 10、镇痛作用 11、抗溃疡作用 中药白芍功效与主治的应用 1、中药白芍既能养血柔肝,又可平抑肝阳,用于肝阳不足,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耳鸣或烦躁易怒,与牛膝、代赭石等同用,如建瓴汤。

2、中药白芍有敛阴止汗之效。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自汗而恶风,可与桂枝、生姜等同用,如桂枝汤;用于阴虚阳浮所致的盗汗,与牡蛎、龙骨同用,以增强敛阴止汗之功。 3、中药白芍味酸入肝,善于养血敛阴,由于药性寒凉,多用于血虚有热诸证。用于阴血不足的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常与当归、熟地黄、川芎同用,增强养血调经之功,即四物汤。若经行腹痛甚者,与当归、香附等同用。用于血虚崩漏不止、面色无华、心慌气短,常与当归、阿胶等同用。 4、中药白芍既能养血柔肝,又可缓急止痛。用于血虚肝郁所致的胁肋疼痛,或妇女经行腹痛、乳房胀痛,常与当归、柴胡等同用,如逍遥散。用于肝脾失和所致的脘腹急痛和血虚引起的四肢拘挛作痛,常与甘草同用,即芍药甘草汤。亦可以用于治疗腹痛泄泻,多与防风、白术同用,用于下痢腹痛,又常与黄连、木香同用,如芍药汤。 中药白芍用法参考 反藜芦。平肝、敛阴多生用;舒肝和胃、调经止痛,宜炒用或酒炒用。10-15克。

每天学一味中药——白芍

每天学一味中药——白芍 【性状】本品呈圆柱形,平直或稍弯曲,两端平截,长5-18cm,直径1-2.5cm。表面类白色或淡棕红色,光洁或有纵皱纹及细根痕,偶有残存的棕褐色外皮。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类白色或微带棕红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气微,味微苦、酸。 【性味与归经】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

【功能与主治】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1、肝血亏虚,月经不调:本品味酸,收敛肝阴以养血,常与熟地、当归等同用,用治肝血亏虚,面色苍白,眩晕心悸,或月经不调,崩中漏下。 2、肝脾不和,胸胁脘腹疼痛,四肢挛急疼痛:本品酸敛肝阴,养血柔肝而止痛,常配柴胡、当归、白芍等,治疗血虚肝郁,胁肋疼痛。也可治疗脾虚肝旺,腹痛泄泻,痢疾腹痛阴血虚筋脉失养而致手足挛急作痛。 3、肝阳上亢,头痛眩晕:以本品养血敛阴、平抑肝阳。 4、本品敛阴,有止汗之功。若外感风寒,营卫不和之汗出恶风,可敛阴和营,与温经通阳的桂枝等用,以调和营卫;至于阴虚盗汗,则须与龙骨、牡浮小麦等同用,可收敛阴止汗的功效。 5、西医诊为贫血属肝血亏虚者,功能性子宫出血、慢性肾炎、高血压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中心性视网膜炎、更年期综合征属血虚肝旺者,肺结核、肾结核等属阴血不足者。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5-12g;或入丸、散。大剂量可用15-30g。平肝阳宜生用;养肝柔肝宜炒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酒白芍、醋白芍,密闭。 【制法】采收加工 夏秋季釆挖,去净泥土和支根,去皮,沸水浸或略煮至受热均匀,晒干。用时润透切片。一般生用或酒炒或清炒用。 炮制方法 1、白芍: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2、炒白芍:取净白芍片,照清炒法(通则0213)炒至微黄色。 3、酒白芍:取净白芍片,照酒炙法(通则0213)炒至微黄色。 【鉴别】 1、本品粉末黄白色。糊化淀粉粒团块甚多。草酸钙簇晶直径11-35μm,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常排列成行,或一个细胞中含数个簇晶。具缘纹孔导管和网纹导管直径20-65μm。纤维长梭形,直径15-40μm,壁厚,微木化,具大的圆形纹孔。

白芍

白芍 白芍为常用中药。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原名芍药。 别名:芍药、杭芍、毫芍、川芍。 来源: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的干燥根。多为人工栽培。 产地:杭白芍,主产于浙江省东阳、临安、余姚等地。 豪白芍,主产于安徽省豪县、涡阳等地。 川白芍,主产于四川省中江、渠县、垫江等地。 此外湖南、山东、河南、河北、湖北、陕西、贵州、云南、甘肃等地均有生产。 白芍 性状鉴别:杭白芍:呈圆柱形长约10~20厘米,直径0.5~2.5厘米。表皮淡棕色,未去尽栓皮的部位棕褐色呈花斑状,较粗糙,有枝须根痕和纵皱,偶显横向皮孔。质坚体重,不不易折断,断面粉白色,显菊花孔。气无,味微苦酸。 以条粗壮,无枯芍、芦头、栓皮、霉变者为佳。 商品共分七等。产地习惯以成年人的拇指食指合拢为圆环(习称虎),围径约17厘米为定等衡量标准,以虎中的支数多少确定等级。 一等3~4支,二等5~6支,三等7~8支,四等9~11支,五等12~16支,六等17~21支,七等22支以下无细小稍尾。 毫白芍:圆柱形稍有弯曲,长8~15厘米,直径0.5~1.5厘米。表皮黄白色或淡粉黄色。不光润略显枝须根痕。质坚体重,断面淡黄色或淡粉色,显菊花纹。气无,味微苦酸。

以支条粗壮均匀,质坚体重,无枯、芦、霉变者为佳。 商品共分六等,以支条粗细长短衡量等级。 一等长在4.5厘米以上,直径在1.5厘米以上。二等长在4.5厘米以上,直径在1.2厘米以上。三等长在4.5厘米以上,直径在0.45厘米以上。五等长在4.5厘米以上,直径在0.3厘米以上。六等长短粗细不分,破碎节段不超过20%。 川白芍:略和毫芍相似,唯表皮粉红色,光滑无纵皱纹,皮孔和须根痕稍显下陷,质坚体重,断面淡粉色或淡黄白色,显菊花纹。气无,味微苦酸。分等情况与毫芍相同。 主要成分:含白芍素,即芍药甙,又含兴奋子宫的成分,此外尚含苯甲酸、-固甾醇、鞣质、挥发油、脂肪油。 功效与作用:养血、缓急止痛,其作用为: 1、解痉镇痛。对实验家兔的离体肠管和大鼠在体胃子宫的平滑肌,有降低肌张力和抑制运动的作用。 2、镇静。芍药甙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 3、抗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痢疾杆菌有较显著的抑菌作用。 3、抗真菌。对腹股沟表皮癣菌等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此外,实验还初步证明,白芍能抑制胃液分泌,预防大鼠应激性溃疡病的发生;临床观察白芍还有止汗、利尿等作用。 炮制:横切三毫米片。分清炒、土炒、炒焦、醋炙、酒炙。

白芍、白术功效和配伍

白芍、白术功效和配伍 白芍的功效作用 【性味归经】苦、酸,微寒。入肝、脾经。 【功效】补血敛阴,柔肝止痛,养阴平肝。 【功效特点】本品酸能收敛,苦凉泄热,而有补血敛阴、柔肝止痛、平肝之功,为治疗诸痛之良药,凡血虚月经不调、痛经、崩漏、肝郁不舒之胸胁、胃、腹绞痛、四肢拘挛、肝脾不和、腹中挛急作痛、泻痢腹痛、营阴不固、虚汗不止以及肝阴不足、肝阳亢盛的头痛、眩晕、肢体麻木、肌肉跳动等证,皆可应用。 【功效作用】 1.补血敛阴:①用于血虚月经不调、痛经、崩漏等,可与当归、川芎、熟地等同用。②用于表虚自汗,可与桂枝同用,以调和营卫;用于盗汗,可与黄芪、五味子等药同用。③用于崩漏、子宫功能性出血,可与熟地、阿胶、焦白术等同用。④用于血痹,症见肌肤麻木不仁,不痛,状

如风痹,营气虚则不仁,故用白芍养血和营,可配当归、川芎、黄芪、白术等药同用,效果更好。 2.柔肝止痛:①用于肝气不和所致的胸胁、胃、腹胀满疼痛,可与柴胡、香附、郁金等疏肝解郁药同用。②用于脘腹疼痛、四肢拘挛,可与甘草同用。③用于痢疾腹痛,可与黄芩、黄连、木香等药同用。 3.养阴平肝: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亢盛引起的头痛、眩晕等,可与生地、天麻、石决明、钩藤、桑叶、菊花等同用。 【鉴别应用】 1.白芍与当归,二者皆能补血,且常同用于血虚之证,然 当归性温,主治血虚有寒之证,而白芍微寒,主治血虚有热之 证,均能止痛,但当归补血活血,专治血虚有瘀滞或有寒之痛, 不似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缓急而止痛。

2.白芍与赤芍,古代二者不分,统称芍药,但其功能差异显著,临床应用时自有分别,白芍以养血敛阴柔肝为主,赤芍以泻火凉血、化瘀活血为主,虽都有较好的止痛作用,但前者柔川止痛,后者化瘀止痛。 3.欲敛其阴,平肝多生用,用以舒肝和脾、调经止痛多炒用。 【配伍应用】 1.配当归: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为血中气药,长于动而活血;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为血中阴药,善于静而敛阴。一动一静,相配有养血理血之效,主治心肝血虚之心悸不宁、头晕耳鸣、筋脉挛急、妇女月经不调等。 2.配桂枝桂枝能助心阳,通经络,解肌以去在表的风邪,芍药养阴和里,能固护在里的营阴。桂枝为阳药,芍药为阴药,其意在于一散一收,阴阳相配,刚柔相济以达到调和营卫、养阴止汗的目的。 3.配柴胡:柴胡疏肝解郁,和解透邪,白芍和营止痛,平肝

白芍的功能主治记忆顺口溜

白芍的功能主治记忆顺口溜 白芍的简介 •白芍,学名Paeonia lactiflora,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它属于芍药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 •白芍的根部具有药用价值。 白芍的性味与归经 •白芍的性味:苦、辛,微寒。 •白芍归经:归肝经、脾经。 白芍的功能主治 1.活血化瘀: –活血化瘀是白芍最主要的功效之一。 –它能够舒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瘀血引起的疼痛。 –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瘀血所致的疼痛症状,如痛经、瘀血性疼痛等。 2.止血: –白芍具有止血的作用。 –它能够增加血小板的聚集性,使血液凝结,达到止血的效果。 –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各种出血症状,如月经过多、便血等。 3.抗炎: –白芍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它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引起的症状。 –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风湿性疾病,如风湿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4.抗氧化: –白芍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作用。 –它能够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身体的损伤。 –在临床上常用于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等。 5.调理肝脾: –白芍对肝脾功能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它能够促进肝脾的正常功能,改善消化吸收,调节体内气血平衡。 –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肝脾虚弱引起的脘腹胀痛、食欲不振等症状。

白芍的使用注意事项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 •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忌与具有抗凝血作用的药物同用。 总结 白芍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抗炎、抗氧化等功效。它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常用于治疗瘀血疼痛、出血、风湿性疾病等。然而,在使用白芍时需要注意一些禁忌事项,如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等。只有正确使用,才能发挥其最佳的药效,为我们的健康带来益处。

芍药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是

芍药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是 芍药的性味 芍药,又称白芍、白芍药,具有苦、酸味,性凉。芍药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 其根、叶和花瓣都含有草酸和皂甙等成分。 芍药的归经 芍药归入了中医经典中的归经,主要归属于心、肝、脾经。 芍药的功能主治 芍药有着多种功能主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清热解毒:芍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热病、疮疡肿毒等症 状的治疗。 2.止痛:芍药可以减轻疼痛,对于经痛、腹痛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固涩:芍药对于湿气的排出有一定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腹泻等症状。 4.补血:芍药中的一些成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补充血液,对于 贫血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5.调经止带:芍药具有调节月经、止带的作用,可以用于痛经、不调等 妇科疾病的治疗。 6.缓解肌肉痉挛:芍药中的一些成分具有舒缓肌肉痉挛的作用,可以用 于肌肉痉挛引起的疼痛。 芍药的主要应用领域 芍药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内科疾病:芍药可以用于治疗中暑、感冒、肠炎、痢疾等内科疾病。 2.妇科疾病:芍药对于痛经、不调、白带异常等妇科疾病有一定的治疗 作用。 3.皮肤病:芍药可以用于治疗湿疹、疮疡、痤疮等皮肤病症状。 4.运动损伤:芍药可以缓解运动过程中的肌肉痉挛、扭伤等损伤问题。 5.血液系统疾病:芍药可以用于治疗贫血、血小板减少等血液系统疾病。 综上所述,芍药作为中药材具有苦、酸味,性凉,主要归属于心、肝、脾经, 具有清热解毒、止痛、固涩、补血、调经止带、缓解肌肉痉挛的功能主治。其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内科疾病、妇科疾病、皮肤病、运动损伤及血液系统疾病等。在使用芍药时,需要遵循中医的用药原则,根据具体疾病情况选择合适的剂型和用法。+

白芍

白芍 [拉丁名称] [别名] [药材来源]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根。栽培于浙江、安徽、四川等地。夏秋季采挖,去净泥土和支根,去皮,沸水浸者略煮至受热均匀,晒干。用时润透切片。生用或酒炒用。 [性味归经]苦、酸。微寒。归肝、脾经。 [药性说明] 白芍酸寒而润,主入肝经,既能养血敛阴以补肝体之不足,又能平肝柔肝以泻肝用之有余。故肝阳偏旺及阴血不足之证,本品均为要药。 [功效] 1.平肝泄火本品苦酸寒,善泄肝火,可治疗肝阳亢盛引起的头痛、眩晕。2.缓急止痛治疗胃脘痛、腹痛、肌肉挛痛。 3.养血和阴治疗阴血不足的月经不调、带下、崩漏,也可治疗营卫不和、表虚自汗。 [药理知识] 1.治疗面肌抽搐:白芍45g,炙甘草10g,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连服2个月。(《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43)。 2.治疗老年跟骨骨质增生:生白芍、炒白芍、生赤药、生甘草、炙甘草各30g,生地、熟地各15g。水煎3次,3次药汁共取100ml,混匀后分4次于昼夜温服完。(《河南中医》,1990;(2):30)。 3.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白芍200g,甘草150g,冰片15g,白胡椒20g。共研细末,每次5g,日3次,饭前30分钟口服。(《黑龙江中医药》1992;(1):26)。 4.腓肠肌痉挛症:芍药30g,桂枝、甘草各15g,木瓜10g。每日1剂,水煎服。(《中医杂志》1985;(6);50)。 5.治疗骨质增生症:以白芍30~60g,木瓜12g,鸡血藤15g,威灵仙15g,甘草12g,并随症加味,每日1剂,水煎服。(《新中医》1980;(1):18)。 [有效成分]主含芍药甙,另含芍药碱、芍醇;d—儿茶精,没食子酸乙酯、挥发油、苯甲酸等。其中芍药甙含量少于赤芍。 [临床应用] 1.芍药甙有镇静、镇痛作用。是通过抑制神经中枢而显示。 2.芍药甙对胃肠平滑肌有抑制作用。并能抑制胃酸分泌。预防大鼠应激性溃疡的发生。3.芍药甙有抗炎、解热作用。煎剂对多种致病菌及多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4.芍药甙有抗血栓形成。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以及保肝。降酶等作用。

白芍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

白芍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 性味归经 •性味:白芍(Paeonia lactiflora)的性质为苦、酸,其味道略苦。 •归经:白芍归属于肝经和脾经。 功能主治 白芍有着多种功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补血止血:白芍具有补血止血的功能,能够调节血液循环,加速伤口的愈合和止血作用。在中医常常与其他药物一同使用,以达到有效的补血止血效果。 2.调经止痛:白芍对于妇女的痛经有着显著的缓解作用。它能够调节女性身体的内分泌系统,缓解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 3.抗炎镇痛:白芍有较强的抗炎作用,能够缓解炎症引起的疼痛。它对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有良好的疗效。 4.抗氧化:白芍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它对于预防老化、延缓皮肤衰老有着积极的作用。 5.舒肝理气:白芍能够舒缓肝气郁结,缓解精神压力和焦虑情绪,有助于提高心情和睡眠质量。 6.养肝补血:白芍对于肝脏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能够改善肝功能,有助于恢复肝脏受损。 主要应用 白芍常被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其主要的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妇科用药:白芍较常被用于妇科疾病治疗,如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 2.外科用药:白芍对伤口的愈合有促进作用,因此常被应用于外科手术后的治疗药物。 3.抗炎镇痛:白芍能够缓解炎症引起的疼痛,对于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关节炎等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4.护肝药物:白芍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对于肝脏疾病的治疗和预防起到一定的作用。

5.祛斑美白:白芍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改善皮肤暗黄、黯哑等 问题,对于祛斑美白有一定的效果。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使用方法:通常以白芍为主要成分的中药常以煎剂、颗粒剂等口服使用;也可以外用,如洗剂、软膏等形式。 •注意事项:使用白芍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剂量过大或过量使用。 对于过敏体质者慎用,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 以上就是关于白芍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以及主要应用的介绍。白芍作为一种中药,既可以内服治疗,又可以外用,应用广泛且效果显著。但在使用时仍需注意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白芍以达到预期的药效。

补虚收汗养血止痛滋阴——白芍

补虚收汗养血止痛滋阴——白芍 别名:生白芍、白芍药、杭白芍、杭芍、生杭芍、毫芍、将离、金芍药 性味:味苦酸,性微寒。 归经:归肝、脾经。 适用体质:血虚体质 01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用法用量:6~15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养血补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 补血养阴:用于血虚所致的面色少华、面色萎黄、倦怠乏力、头晕眼花、心悸胸闷等症,亦适用于阴虚所致的潮热盗汗;尤其用于女性的各种病症,如产前贫血、产后瘀血、产后缺乳、月经不调、绝经、心烦气躁等。 柔肝止痛:用于肝阴不足所致的胸胁隐痛、手足拘挛作痛、痛经、腹泻便血、便脓;金属所致的伤口流血不止、疼痛等症。 平抑肝阳:据医学经典《本草崇原》记载,心主血,肝藏血,白芍禀木气而治肝,禀火气(五行之中,肝属木,心属火)而治心,由此可以平抑肝阳、散恶血、逐贼血,从而治疗各种血液运行不畅、阻滞经络之证。用于肝阳偏亢所致的头痛眩晕、烦躁易怒、月经不调等病症。 敛阴止汗(自汗,盗汗证):用治外感风寒,营卫不和之汗出恶风,与桂枝、大枣等同用,如桂枝汤;用治阴虚盗汗,与龙骨、浮小麦等同用。白芍微苦能补阴,略酸可收敛,所以白芍既能补又能泻,一般用于女性经孕带产(月经、怀孕、白带、生产)的各种病症、男性的各种肝病。

02 白芍的食用方法 白芍炖梨 材料:白梨块500g,白芍20g,麦冬20g,西洋参10g 调味料:冰糖适量 做法:1、将白芍、麦冬、西洋参洗净,放入砂锅内加入水适量浸泡20分钟,再放入洗净的白梨。 2、将砂锅置大火上煮沸,再以小火炖1小时之后,加入适量冰糖调味即可。 养身功效:滋阴,益气,润肺。适用于阴虚燥热、咳嗽无痰、口渴尿少等。 心悸胸闷、手足拘挛作痛 功效:补血活血,缓急止痛做法:白芍、赤芍各15克,研末,放入低度优质白酒500毫升中,浸泡7日即可饮用。每日2次,每次15毫升。 畏寒肢冷、手足拘挛作痛 功效:祛寒止痛做法:白芍15克,炙甘草10克,制附子6克,同入砂锅,加水500毫升,武火煮沸后改文火,取汁200毫升。上下午分服,趁热服,每日1剂。 面色萎黄、心悸、潮热盗汗滋阴养血,增强免疫力 做法:白芍30克,当归10克,分别切片,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待药汁转温后调入蜂蜜20克即成。早晚分服。 胸胁脘腹隐痛、手足拘挛作痛 功效:柔肝止痛做法:白芍20克,泽泻10克,炙甘草5克,肉桂3克,同入砂锅,加水500毫升,武火煮沸后改文火,取汁200毫升,二煎加水300毫升,取汁200毫升,2汁混合。上下午分服,每日1剂。 倦怠乏力、面色少华、畏寒肢冷、四肢拘挛作痛 功效:补气养血,活血止痛,温经散寒做法:精羊肉150克,洗

白芍在中医理论中的地位和应用

白芍在中医理论中的地位和应用 白芍,又称白芍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学中的传统草药。它被誉为“中药之后备花”、“中药之王后花”等,有着非常高的药用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白芍在中医理论中的地位和应用非常重要,通过对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的综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白芍在中医理论中的地位和各种应用。 首先,我们来看白芍在中医理论中的地位。白芍在中医学中属于归经范畴中的《本草》篇,其性味甘、苦、寒、无毒,入脾、肝经。白芍的归经属性使其具有特定的治疗功效,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它主要用于活血化瘀、调经止痛、补血养颜、止血止痛等功效。白芍的主要功效是舒肝、活血、散瘀,在中医理论中有着独特的地位。 其次,我们来探讨一下白芍在中医临床应用中的具体情况。白芍在中医临床应用中有着广泛的用途。首先,白芍可以用于治疗妇科疾病。由于白芍具有调经止痛的功效,它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痛经、月经不调、经血量多等妇科疾病。其次,白芍可以用于治疗血液循环系统疾病。白芍可以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对于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淤血性皮肤病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此外,白芍还可以用于治疗胃肠道疾病、肝胆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总的来说,白芍在中医临床应用中可以起到多种作用。 合理使用白芍对于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白芍作为一味常用的中药,其应用范围广泛,但也需要根据病情具体选择。例如,在妇科疾病中,白芍的应用需结合具体的症状和病程,个体差异也需要在临床应用时予以考虑,以确保疗效最大化。其次,白芍应与其他中药搭配使用。白芍在中医理论中与芍药、当归、川芎等药物相互配合,可以达到协同作用,促进药效发挥,提高疗效。最后,白芍在服用剂量上也需要严格控制。剂量过高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剂量过低则可能影响疗效,因此,在白芍的应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剂量控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