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芍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芍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芍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芍药别称将离、离草、红药等,为芍药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我国江苏、东北、华北、陕西及甘肃等地,其根入药有镇痉、镇痛、通经作用,对妇女腹痛、胃痉挛、眩晕、痛风、利尿等病症有治疗作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芍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吧!

芍药的药用价值

【性味】味苦、酸,味微寒

【归经】肝、脾经。

【功效】养血和宫、缓急止痛、敛阴平肝,主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自汗、盗汗、胁肋脘腹疼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等。

芍药的药用功效

1、芍药具有养血柔肝、散郁祛瘀、改善面部黄褐斑、皮肤粗糙衰老的功效。

2、芍药具有清热解暑、去斑、清心润肺、平肝明目、护肤养颜等的功效。

3、芍药具有使人气血充沛、容颜红润、精神饱满的功效。

4、芍药具有调节女性内分泌、去除黄气及色斑、令容颜润泽的功效。

芍药的药用禁忌

1、恶石斛、芒硝,畏消石、鳖甲、小蓟,反藜芦。

2、血虚无瘀之症及痈疽已溃者慎服。

3、赤芍药破血,故凡一切血虚病及泄泻、产后恶露已行、少腹

痛已止、痈疽已溃不宜服。

芍药的食用方法

1、白芍乌梅茶

【材料】白芍5克,乌梅2枚,木瓜3克,绿茶3克。

【用法】用250毫升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敛肝养胃,治胃阴不足、纳差、无食欲、口渴、舌红少苔。

2、白芍钩藤茶

【材料】白芍5克、钩藤3克、绿茶3克。

【用法】用250毫升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柔肝清热、平肝熄风,治肝阳偏亢之眩晕、高血压、目赤。

3、丹参白芍茶

【材料】丹参5克,白芍3克,白芷3克,花茶3克。

【用法】用前三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活血消肿止痛,治妇女乳房肿痛。芍药的相关论述

1、《本草求真》:赤芍与白芍主治略同,但白则有敛阴益营之力,赤则止有散邪行血之意。

2、《本草再新》:白芍药泻肝降火,润肺健脾,养血和血,消湿止泻,敛汗宽中。

3、《本草从新》:白芍药,苦酸微寒,入肝脾血分,为手足太阴行经药。

4、《本草正义》:芍药寻绎其主治诸病,一为补血养肝脾真阴,而收摄脾气之散乱,肝气之恣横,则白芍也。一为逐血导瘀,破积泄降,则赤芍也。

芍药的炮制方法

1、炒白芍:白芍片用麸以文火炒至微黄,略带焦斑,筛去麦麸,晾凉入药者。

2、酒白芍:白芍片用黄酒淋洒拌匀,然后炒干入药者,寒性缓解,活血功效增强。

3、醋白芍:白芍片用米醋喷淋,用文火微炒入药者,偏于敛肝止痛、养血止血。

4、焦白芍:白芍片用武火炒至焦黑,存性,取出用清水灭尽火星,晾干入药,偏于敛血止血。

芍药的临床应用

1、芍药用治肝血亏虚、面色苍白、眩晕心悸,常与熟地、当归等同用,如四物汤。

2、芍药用治血虚有热、月经不调,可配伍黄芩、黄柏、续断等药,如保阴煎。

3、芍药用治血虚肝郁、胁肋疼痛,常配柴胡、当归、白芍等,如逍遥散。

4、芍药用治脾虚肝旺、腹痛泄泻,常与白术、防风、陈皮同用,如痛泻要方。

5、芍药用治痢疾腹痛,常与木香、黄连等同用,如芍药汤。

6、芍药用治阴血虚筋脉失养而致手足挛急作痛,常配甘草,如芍药甘草汤。

芍药的药用附方

1、治脚气肿痛:芍药六两、甘草一两,共研为末,白开水送下。

2、治木舌肿满:赤芍药、甘草煎水热漱。

3、治鼻血不止:芍药研细,每服两匙,水送下。

4、治鼻血、咯血:白芍药一两、犀角末二钱半,共研细,新水冲服一茶匙,血止为限。

5、治月经不停:白芍、香附子、熟艾叶各一钱半,水煎服。

6、治刀伤:白芍一两,熬黄,研细,每服二钱,酒或米汤送下,同时可用药末敷伤处。

7、治鱼骨鲠喉:白芍药嚼细咽汁。

芍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芍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芍药别称将离、离草、红药等,为芍药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我国江苏、东北、华北、陕西及甘肃等地,其根入药有镇痉、镇痛、通经作用,对妇女腹痛、胃痉挛、眩晕、痛风、利尿等病症有治疗作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芍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吧! 芍药的药用价值 【性味】味苦、酸,味微寒 【归经】肝、脾经。 【功效】养血和宫、缓急止痛、敛阴平肝,主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自汗、盗汗、胁肋脘腹疼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等。 芍药的药用功效 1、芍药具有养血柔肝、散郁祛瘀、改善面部黄褐斑、皮肤粗糙衰老的功效。 2、芍药具有清热解暑、去斑、清心润肺、平肝明目、护肤养颜等的功效。 3、芍药具有使人气血充沛、容颜红润、精神饱满的功效。 4、芍药具有调节女性内分泌、去除黄气及色斑、令容颜润泽的功效。 芍药的药用禁忌 1、恶石斛、芒硝,畏消石、鳖甲、小蓟,反藜芦。 2、血虚无瘀之症及痈疽已溃者慎服。 3、赤芍药破血,故凡一切血虚病及泄泻、产后恶露已行、少腹

痛已止、痈疽已溃不宜服。 芍药的食用方法 1、白芍乌梅茶 【材料】白芍5克,乌梅2枚,木瓜3克,绿茶3克。 【用法】用250毫升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敛肝养胃,治胃阴不足、纳差、无食欲、口渴、舌红少苔。 2、白芍钩藤茶 【材料】白芍5克、钩藤3克、绿茶3克。 【用法】用250毫升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柔肝清热、平肝熄风,治肝阳偏亢之眩晕、高血压、目赤。 3、丹参白芍茶 【材料】丹参5克,白芍3克,白芷3克,花茶3克。 【用法】用前三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活血消肿止痛,治妇女乳房肿痛。芍药的相关论述 1、《本草求真》:赤芍与白芍主治略同,但白则有敛阴益营之力,赤则止有散邪行血之意。 2、《本草再新》:白芍药泻肝降火,润肺健脾,养血和血,消湿止泻,敛汗宽中。 3、《本草从新》:白芍药,苦酸微寒,入肝脾血分,为手足太阴行经药。

芍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芍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芍药,中医药材的一种,属于百合科芍药属植物。芍药的主要功效包括活血化瘀、调经止痛、养血安神、清热解毒等。它的中文名字“芍药”,源自于它鲜花的颜色如纱裹,状如剪裁,细腻柔和,芍药之名取意淑女贤惠、温雅端庄,令人心生喜爱。这篇文章将深入探讨芍药的功效与作用,希望能对读者了解和使用该药物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一、芍药的功效与作用 芍药有许多功效与作用,下面将详细介绍: 1. 活血化瘀 芍药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凝结的血块溶解,从而达到活血化瘀的作用。它可用于治疗痛经、血淤以及各种因血液凝结引起的疼痛疾病,如瘀血性痛经、瘀血型痛风等。 2. 调经止痛 芍药是一种能够调节女性月经的植物药物。对于月经不调、经期疼痛等症状,芍药能够起到调节和缓解作用。同时,芍药还可用于治疗子宫肌瘤以及盆腔炎等疾病,具有一定的止痛效果。 3. 养血安神 芍药含有丰富的铁质,能够滋养血液,增加造血功能,从而起到养血的作用。在中医药理论中,血液对身体的养分和能量运输至关重要,血虚会导致身体各个系统功能下降。而芍药通过补充血液中的养分,能够改善血虚症状,同时也对于失眠、焦虑和情绪波动等神经系统疾病有一定的安神作用。

4. 清热解毒 芍药有一定的清热解毒功效,能够用于治疗由于热毒引起的咽喉炎、扁桃体炎、牙龈炎等疾病。它能够凉血解毒、清热去火,具有镇痛、消炎的作用。此外,芍药还能够用于治疗化脓性皮肤病、瘰疬以及湿疹等疾病。 5. 调理肝脾 芍药对肝脏和脾脏有一定的调理作用。肝脾失调是导致许多身体问题的原因之一,如消化不良、脾胃虚弱等。芍药能够调理并增强肝脏和脾脏的功能,改善食欲不振、腹胀、肝气郁结等症状。 6. 其他作用 除了以上主要功效与作用,芍药还有一些其他的作用。例如,它能够改善血管壁的弹性,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还能够提高肝脏解毒的能力,有助于排毒养颜。此外,芍药还有一些抗菌、抑制病毒的作用。 二、使用芍药的注意事项 尽管芍药有许多功效和作用,但还是有一些使用上的注意事项: 1. 孕妇禁用 由于芍药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如果在孕期使用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孕妇应禁止使用芍药。同时,哺乳期妇女也应慎用。

白芍药的功效作用与主治,白芍药的保健与食疗

白芍药的功效作用与主治,白芍药的保健与食疗 【科属与别名】 白芍药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栽培种)的根。处方名:生白芍、炒白芍,处方写白芍,药房付生白芍。 【性味、功效与主治】 味苦、酸,性凉。功效:柔肝养血,缓中止痛,平肝敛阴。 主治肝胃不和所致的胸胁胀痛、脘腹疼痛;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以及自汗盗汗、头痛、眩晕等病症。 【传统方剂】 (1) 芍药甘草汤(《伤寒论》) 白芍药、甘草,治疗伤寒脚挛急。又《本草纲目》:白芍、炙甘草,治疗腹中虚痛。又《本草纲目》:白芍药、甘草,治疗消渴引饮。 (2) 芍药汤(《素问病机保命集》) 白芍药、当归、黄连、木香、槟榔、大黄、黄芩、官桂、甘草,治疗下痢脓血,里急后重。 (3) 芍药汤白芍药、桂、甘草,治疗产后血气攻心腹痛。 (4) 其他在著名方剂调和营卫,解表退热的桂枝汤,养血调经的四物汤、疏肝和胃的四逆散、逍遥散,调和肝脾的痛泻要方,清肝泻火的大柴胡汤中,在治疗历节痹痛的桂枝芍药知母汤中,白芍均是重要的配伍药。 【主要成分】 白芍药主要含芍药苷、挥发油、氨基酸等成分。 1. 芍药苷 含量达3.3%~5.7%,芍药花苷,丹皮酚;少量芍药内酯苷、氧化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芍药新苷、芍药吉酮、(Z)-(1S,5R)-β-蒎烯-1-O-代β-巢菜糖苷等。 2. 挥发油 白芍药含挥发油。油中为苯甲酸、牡丹酚等成分。 3. 氨基酸 白芍药含氨基酸达12.3%,其中以精氨酸最多,有6.81%;其次为

谷氨酸和天冬氨酸,以及14种氨基酸。 4. 其他 白芍药还含倍单宁等鞣质,没食子酸、没食子酸乙酯,β-谷甾醇等。 【药理作用】 1. 调节免疫作用 (1) 增强巨噬细胞和白细胞的作用白芍药水煎剂和白芍总苷(TGP)灌服可显著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芍药酸性多糖和中性多糖均有激活网状内皮系统功能的作用。 (2) 调节T淋巴细胞作用白芍总苷(TGP)对T细胞功能呈双相调节作用。可促进特异性和非特异性调节细胞的诱导。白芍总苷腹腔注射对特异性Ts细胞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能拮抗环磷酰胺(CTX)的免疫抑制作用。 (3) 调节体液免疫作用芍药总苷腹腔注射对正常小鼠SRRC溶血素抗体无明显影响,但能拮抗环磷酰胺所致的免疫低下,使其恢复至正常水平。还可明显减轻60Co照射所致的胸腺、脾脏的萎缩,以及溶血素抗体生成的抑制作用。TGP既能促进IgM生成,又能使IgM生成降低,对体液免疫起着双相调节作用。 2. 抗炎作用 芍药苷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丹皮酚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对多种致炎剂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渗出和水肿以及免疫性炎症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3. 对消化系统作用 (1) 保肝作用白芍对多种实验性肝损伤均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对急性肝损伤白芍可使ALT显著下降,肝细胞病变和坏死恢复。 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小鼠,芍药总苷腹腔注射可使ALT显著下降,肝细胞超微结构基本恢复正常,肝细胞再生活跃,肝脏病变程度明显减轻。肝细胞膜特异性脂蛋白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得到恢复,表明TGP不但对自身免疫性肝炎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而且还有功能依赖性免疫调节作用。

赤芍的功效与作用

赤芍的功效与作用 赤芍的功效与作用:赤芍又名木芍药,赤芍药,红芍药,草芍药,赤芍的功效是清热凉血,活血祛瘀,赤芍的作用是治温毒发斑,肠风下血,目赤肿痛,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赤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血虚者慎服赤芍。 基本概述 药名:赤芍 别名:木芍药、赤芍药、红芍药、草芍药。 功效分类:清热凉血药;活血祛瘀药。 性味:苦;微寒 归经:肝经;脾经。 功能:清热凉血;活血祛瘀。 主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10g;或入丸、散。 药材基源:赤芍为芍药科植物芍药、川芍药、草芍药、毛叶草芍药、美丽芍药、窄叶芍药和块根芍药的根。 炮制方法 1、赤芍: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分开大小条,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2、炒赤芍:取赤芍片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颜色加深,偶有焦斑,取出放凉。 3、酒赤芍:取赤芍片,加黄酒拌匀,闷润,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冷。每赤芍100kg,用黄酒15kg。酒炒制其寒。 功效作用 1、《别录》记载:赤芍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 2、《本经》记载:赤芍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3、《药品化义》记载:赤芍泻肝火。 4、《博济方》记载:赤芍治疗五淋:赤芍药一两,槟榔一个(面裹煨),上为末,每服一钱,水煎,空心服。 5、《开宝本草》记载:赤芍利小便,下气。 6、赤芍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发热、舌绛、身发斑疹,以及血热妄行等。配生地、牡丹皮等。 7、《圣济总录》芍药汤记载:赤芍治疗血痢腹痛:赤芍药、黄柏(去粗皮炙)、地榆各一两,上三味捣筛,每服五钱匕,以浆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8、《滇南本草》记载:赤芍泻脾火,降气,行血,破瘀,散血块,止腹痛,退血热,攻痈疮,治疥癞。 9、《太平圣惠方》赤芍药散记载:赤芍治疗赤痢多腹痛不可忍:赤芍药二两、黄柏二两(以蜜拌合涂炙令尽锉),上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淡浆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10、《药性论》记载:赤芍治肺邪气,腹中疞痛,血气积聚,通宣脏腑拥气,治邪痛败血,主时疾骨热,强五脏,补肾气,治心腹坚胀,妇人血闭不通,消瘀血,能蚀脓。 11、《太平圣惠方》如神散记载:赤芍治疗妇人血崩不止、赤白带下:香附子、赤芍药,上等份,为末,盐一捻,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服,食前。 12、《日华子本草》记载:赤芍治风补劳,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胬肉。 13、赤芍用于经闭,跌扑损伤,疮痈肿毒等气血瘀滞证。赤芍配川芎、当归、桃仁、红花等,可用于经闭及跌扑损伤;赤芍配当归、金银花、甘草等,可用于疮痈肿毒 14、《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记载:赤芍治疗急性乳腺炎:赤芍一至二两,生甘草二钱,水煎服,如发热加黄芩,另用白蔹根、食盐少许捣敷患处。 15、《事林广记》记载:赤芍治衄血不止:赤芍药为末,水服二钱

芍药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芍药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芍药,又名白芍、青芍、白芍草,是由芍药科芍药属植物芍药的根茎和根制成的药材。芍药是中国传统药材之一,因其药理活性成分多样,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一、芍药的功效与作用 1. 活血止痛:芍药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对于治疗瘀血引起的疼痛症状具有良好的效果。在中医理论中,瘀血是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芍药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散瘀血,从而减轻或消除疼痛。 2. 温经止血:芍药对于血瘀倾向强的体质具有调节作用,通过温经止血的功效,可以有效调理女性月经不调、经血过多、痛经等问题。此外,在中医治疗中,芍药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出血性疾病的治疗。 3. 调理肝气:芍药在中医体系中被归类为能够疏肝解郁的药物,可缓解因肝气郁结引起的胸闷、胁肋疼痛、口苦口干等症状,对于调理肝气亢盛的体质具有一定的作用。 4. 抗炎消肿:芍药具有抗炎作用,可减轻炎症反应引起的组织肿胀和疼痛。因此,芍药常被应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红肿肌肉疼痛等疾病。 5. 抗菌消痈:芍药对于多种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用

于外用治疗各种疮疡、溃疡等皮肤感染问题。此外,芍药还具有收敛作用,可以减少疮疡分泌物,促进伤口愈合。 6. 调理肠胃:芍药具有一定的收敛作用,能够缓解肠胃肌肉痉挛,减少肠胃蠕动,对于治疗腹痛、腹泻、便秘等肠胃问题具有一定的帮助。 7. 抗氧化抗衰老:芍药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可以减少自由基的损伤,延缓细胞老化,对于预防和改善衰老相关疾病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二、芍药的禁忌 1. 孕妇慎用:由于芍药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对于孕妇来说,会增加子宫的收缩和血流量,导致流产的风险增加。所以,孕妇在选择中药时应慎用芍药。 2. 月经期禁用:芍药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会加重月经出血,导致血流过多。因此,月经期间不宜使用芍药。 3. 脾胃虚寒者禁用:芍药性味辛凉,对于脾胃虚寒体质的人来说,容易导致寒凉内侵,引起腹泻、腹痛等问题,所以脾胃虚寒者应禁用芍药。 4. 糖尿病患者慎用:芍药中的活性成分可能会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患者在使用芍药前应咨询医生。 5. 高血压患者慎用:芍药具有收敛作用,可能会增加血管的收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白芍的吃法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白芍的吃法 【别名】白芍药、芍药、金芍药、离草根、可离根、将离根、天斗、玉斗、天魁、玉魁、冠芳等。 【性味归经】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 白芍主要含有芍药苷、牡丹酚、芍药花苷、芍药内酯、苯甲酸、挥发油、脂肪油、树脂糖、淀粉、黏液质、蛋白质和三萜类成分等。药理研究表明,白芍具有调节免疫、解痉、镇静、镇痛、抗惊厥、降压、扩张血管、抗炎、抗菌等作用。白芍是一味很常用的补血药物。中医学认为血液具有滋养和濡润的作用,如血虚则不能濡养颜面,表现为脸色苍白、萎黄、没有光泽,嘴唇、指甲颜色偏淡,头晕眼花等;血不养心则表现为心慌、失眠、多梦等;血虚不能充盈胞宫,妇女则表现为月经不调、经血量少、颜色偏淡等;血虚不能濡养皮肤则表现为皮肤干燥粗糙、手脚麻木等。各种贫血患者或身体虚弱人群常会出现这些症状。这时可以用白芍与其他补血药如熟地黄、当归、阿胶、龙眼肉等配伍使用。白芍的常规用法是加水煎煮,用量是5~15克,大剂量至15~30克。按照中药的“十八反”理论,白芍不能与藜芦同用。 四物汤:熟地黄12克,当归、白芍各9克,川芎6克,水煎服。

补血。治疗血虚面色无华,唇甲色淡,头晕目眩,心悸失眠,各种贫血、月经不调等见上述证候者可选用。 补肝汤:当归、生地、芍药、川芎、酸枣仁、木瓜各9各9克,甘草3克,水煎服。养血柔肝,活血调经。治疗肝血不足,头晕目眩,月经量少,肢体麻木等。 白芍川芎炖鱼头:白芍、川芎各10克,甘草6克,鲤鱼头1只,料酒、姜、葱、盐各适量。白芍、甘草、川芎润透切片;鲤鱼头洗净,去鳃;姜切片,葱切段。鱼头抹上料酒、盐,放入炖锅内,加入白芍、甘草、川芎,注入清水800毫升,放入姜片、葱段。炖锅置于大火烧沸,再用小火炖煮20分钟即成。每日1次,每次吃鱼头50~100克。行气补血,镇静止痛。

赤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赤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赤芍是著名野生道地中药材,赤芍应用历史悠久,用量较大、用途广泛且需求较为刚性,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出口。那么,你知道赤芍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吗?赤芍有什么禁忌?下面一起随店铺来看看。 赤芍的功效和作用 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赤芍能清血分实热,散瘀血留滞。该品功能与丹皮相近,故常与丹皮相须为用。但丹皮清热凉血的作用较佳,既能清血分实热,又能治阴虚发热;而赤芍只能用于血分实热,以活血散瘀见长。 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发热、舌绛、身发斑疹,以及血热妄行等。配生地、牡丹皮等, 用于经闭,跌打损伤,疮痈肿毒等气血瘀滞证。配川芎、当归、桃仁、红花等,可用于经闭及跌扑损伤;配当归、金银花、甘草等,可用于疮痈肿毒 去瘀,止痛,凉血,消肿。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止痛,利小便,益气。 赤芍的用药禁忌 赤芍不宜与藜芦同用。 赤芍的产地 1、芍药:分布于东北、华北、陕西及甘肃。各城市和村镇多有栽培。 2、川赤芍:分布于陕西、甘肃、青海、四川和西藏等地。 3、草芍药:分布于东北及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 赤芍的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分开大小,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1、炒赤芍:取赤芍片,置预热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颜

色加深,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2、酒赤芍:取赤芍片,加黄酒拌匀,稍闷,待酒被吸尽后,置预热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黄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每100Kg赤芍片,用黄酒12kg。) 赤芍的生理特性 多年生草本,高40-1750px,无毛。根肥大,纺锤形或圆柱形,黑褐色。茎直立,上部分枝。花期5-6月,果期6-8月。芍药喜光照,耐旱。芍药植株在一年当中,随着气候节律的变化,而产生的阶段性发育变化。主要表现为生长期和休眠期的交替变化。其中以休眠期的春化阶段和生长期的光照阶段最为关健。芍药的春化阶段,要求0℃低温下,经过40天左右才能完成。然后混合芽方可萌动生长。芍药属长日照植物,花芽要在长日照下发育开花,混合芽萌发后,若光照时间不足或在短日照条件下通常只长叶不开花或开花异常。 赤芍的相关论述 1、《神农本草经》:“芍药,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生川谷。” 2、《名医别录》:“芍药生中岳川谷及丘陵,二月、八月采根暴干。” 3、《本草从新》:“白芍药……白益脾,能于土中泻木,赤散邪,能血中之滞。赤白各随花色,单瓣者入药。”

牡丹作用与功效与禁忌

牡丹作用与功效与禁忌 牡丹,又称芍药,是一种常见的花卉,也是中药材之一,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牡丹花色艳丽,花形优美,因而被人们喜爱。除了被用作观赏花卉外,牡丹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以下将详细介绍牡丹的作用与功效,以及一些注意事项。 牡丹的作用与功效 牡丹有多种功效,主要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滋养肌肤等作用。 1. 清热解毒:牡丹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热毒病症,如火热疮疡、痈疽溃疡等。牡丹的花瓣含有丰富的芍药苷、黄酮类化合物等,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能有效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炎症反应,有利于伤口愈合。 2. 活血化瘀:牡丹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瘀血病症,如瘀血痛经、跌打损伤等。牡丹的根茎含有丰富的牡丹皂苷、异牡丹皂苷等,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微循环,改善血液流通,有助于消除体内的淤血和瘀血,缓解相关疼痛症状。 3. 滋养肌肤:牡丹还具有滋养肌肤、美容养颜的功效。牡丹花瓣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可以有效地抑制黑色素的产生,减少皮肤色斑的形成,保护皮肤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使肌肤变得细嫩光滑。此外,牡丹还具有保湿和抗衰老作用,能够改善肌肤的弹性和紧致度,延缓皮肤的老化过程。

4. 其他作用:除了上述功效之外,牡丹还有一些其他的作用。中医认为,牡丹味甘、酸,性凉,可入心、肝、脾经,具有止血、清热、祛风湿、行气、安神等作用。牡丹还可用于治疗脱氢酶抑制剂引起的中毒,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牡丹的禁忌 尽管牡丹有诸多的药用价值和功效,但是由于其性寒凉,对于一些人群来说,也存在一些禁忌。以下是不适宜服用牡丹的人群: 1. 体质虚寒的人群:牡丹寒凉性大,容易引起体质比较寒凉的人群出现腹痛腹泻、寒疝痛等不适症状,因此这部分人群应避免食用。 2. 脾胃虚寒的人群:牡丹属于寒凉之品,容易伤害脾胃,对于脾胃虚寒的人群来说,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因此应慎用。 3. 产后妇女:产后的妇女体质比较虚弱,且容易出现血虚的情况,因此对于产后妇女来说,过量食用牡丹可能导致血虚加重,引起月经不调、腰酸腿软等症状,应避免使用。 4. 寒邪未除的感冒患者:牡丹性寒,容易引起体内的寒邪更重,导致感冒症状加重,因此感冒患者在未将寒邪驱除之前,应慎用牡丹。 5. 孕妇:孕妇的体质较为特殊,对于一些寒凉之品的耐受力较

芍药的功能主治和用法用量

芍药的功能主治和用法用量 一、芍药的功能主治 芍药,学名为Paeonia lactiflora Pall,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它具有多种功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抗炎止痛:芍药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能 够有效缓解炎症引起的疼痛。 2.活血化瘀:芍药中的有效成分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血液淤积,达 到活血化瘀的功效,适用于瘀血阻络引起的各种疾病。 3.调经止痛:芍药具有温经止血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经期疼 痛等妇科疾病。 4.养血安神:芍药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养血安神的功效, 可用于治疗血虚引起的心悸、失眠等症状。 5.抗菌消炎:芍药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对于一些细 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二、芍药的用法用量 芍药可以外用和内服,具体的用法用量如下: 1. 外用 芍药外用主要是将鲜芍药或芍药片研末后敷于患处,具有镇痛、消肿、祛瘀等 作用。外用时使用的芍药用量一般为适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外用方式: •芍药敷贴:将芍药研末加适量清水调成糊状,然后敷于患处,用纱布固定。每日2-3次,每次20-30分钟。 •芍药浸泡:取适量干芍药,加入适量温水浸泡15-20分钟,然后用浸泡的芍药液擦拭患处。每日2-3次。 2. 内服 芍药内服主要是将芍药煎剂或芍药颗粒口服,可以根据具体病情调整用量。以 下是一些常见的内服用法: •芍药煎剂:取干芍药10克,加水适量煎煮,分2次服用,每日2-3剂。可根据病情酌情增减用量。 •芍药颗粒:按照产品说明书的用法用量服用,一般为每次10克,每日2-3次。

需要注意的是,内服芍药时应注意饮食调理,忌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避免饮酒和烟草等刺激物。 三、使用芍药的禁忌 虽然芍药有很多功效,但并不适合所有人使用,以下是一些使用芍药的禁忌情况: 1.孕妇禁用:芍药具有一定的活血作用,孕妇在妊娠期和分娩后禁止使 用芍药。 2.体质寒凉者慎用:芍药有一定的凉性,体质寒凉者使用芍药应适量, 避免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 3.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芍药具有一定的利尿作用,肝肾功能不全者应 慎用或避免使用,以免加重病情。 4.过敏体质者禁用:对芍药过敏的人禁止使用,以免引起过敏反应。 在使用芍药之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方式和用量。 以上就是芍药的功能主治和用法用量的介绍。芍药作为一味重要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遵循医嘱,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赤芍的功效与作用

赤芍的功效与作用 赤芍的功效与作用 芍药不仅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更有治病救人的.药用价值。芍药分赤白,本期为大家介绍的就是--赤芍。 别名:山芍药、草芍药。 药性:苦、微寒。 功效: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主治: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痈肿疮疡、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跌打损伤。 用法:煎服,6至12克。 注意:血寒经闭不宜用。 赤芍的作用和功效 赤芍清热又凉血,活血祛瘀散恶血。赤芍味苦性酸寒,跌打损伤疮痈肿。破血通经泻肝火,血瘀痛经且止痛。 1、赤芍凉血祛瘀而散肿消痈,并且能够止疼,泻肝火,用于治血热瘀滞而致热淋,小便赤涩,血淋和热痢带血,腹疼等血热证或者腰背疼痛。 2、赤芍苦降,有活血通经,散瘀消症,行滞止疼的作用,用于治血滞经闭,痛经,症瘕和跌打损伤等瘀血证。 3、赤芍苦寒,主入肝经,善走血分,能清肝火,除血分郁热而有凉血,止血,散瘀消斑的功效,用于治脑震荡,后遗症之瘀血头疼。赤芍的药理明细 1、解热镇痛:芍药苷,有镇痛作用。芍药苷对正常体温有降温作用,对人工发热之小鼠有解热作用。 2、抑制血栓形成作用:d-儿茶精与没食子酸乙酯均有抑制大鼠体外血栓形成及血小板聚集。赤芍可显着降低血浆总胆固醇及有抗粥状动脉硬化作用。 3、保肝作用:赤芍注射液静注,对动物肝损伤有保护作用,使存活率增加,且可降低谷丙转氨酶。

4、抗菌作用:赤芍对多种病原微生物及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芍药苷有较弱的抗炎作用。 5、镇静抗惊厥:芍药苷有镇静作用,可延长环已巴比妥纳的睡眠时间。对士di宁诱发的惊厥有对抗作用。 6、增加冠脉血流:芍药苷及d-儿茶精能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流量。升高血小板的cAMP,抑制血小板聚集。 7、平滑肌解痉作用:芍药苷有作用,对肠,胃,及子宫等平滑肌均有抑制作用。对大鼠应激性胃溃疡有预防作用。但芍药根的提取液则能使胃液酸度分泌轻度上升,改善食欲。。 8、降血糖作用:家兔口服草芍药煎剂,血糖可暂时升高,旋即下降,至5-6小时后恢复正常。 赤芍的治病验方 1、治痘疹不能发出,则用紫草3克,芍药3克,甘草1.5克,木通2克,蝉蜕7个,用水煎服。 2、用于妇人血瘀经脉不通,则用马鞭草120克,荆芥120克,桂心60克,当归60克,枳壳60克,赤芍60克,川芎60克,牡丹皮30克,为末,每次服12克。治痛经可和当归,香附,乌药,延胡索配伍。治产后瘀血腹疼,则用当归,川芎,赤芍,炮姜各等分,为散。治跌打损伤,瘀血作痛,可配桃仁,红花,乳香,没药。 3、用于痈肿疮毒,经常和银花,连翘,天花粉,当归等同用。如果治肝火上攻之目赤肿疼,经常和菊花,夏枯草,决明子等同用。 4、用于慢性前列腺炎,则用赤芍9克,蒲公英9克,黄花龙牙9克,桃仁6克,丹参6克,泽兰6克,川楝子6克,王不留行6克,白蔹6克,菊花18克,山甲2克,皂角刺6克,制成栓剂。 【赤芍的功效与作用】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白芍,又称白芍药、白芍藥,是中医药范畴中的一味世界性著名药材之一。它是黄芪科芍药属植物染云芍(学名: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茎。白芍在中医药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被誉为“百草之王”、“乌头之祖”,是中药中的常用药材之一。白芍能够入药,主要因为其根中含有芍药苷、甘露醇、鞣质等化学成分,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白芍的功效与作用广泛,可以用于治疗许多疾病。然而,白芍并非适合所有人,对于一些特殊的人群来说,应该禁忌使用白芍。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活血化瘀:白芍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改善血液淤滞的症状。对于瘀血导致的疼痛、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此外,白芍还可以治疗痤疮、瘰疬等皮肤疾病。 2.安神血府:白芍具有安神的作用,可以舒缓紧张不安的情绪,治疗失眠、健忘、多梦等神经衰弱的症状。此外,白芍还可以调节血液循环,对于高血压、低血压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3.润肠通便:白芍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可软化大便,去除体 内积聚的毒素,预防和治疗便秘。此外,白芍还可以治疗腹泻、胃痛等症状,对于肠胃功能不佳的人群也有辅助作用。 4.止血收敛:白芍具有止血收敛的作用,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预防出血。对于盗汗、便血、肺痿、咳嗽、崩漏等症状也有一

定的疗效。此外,白芍还可以治疗鼻出血、牙龈出血等情况。 5.调理肝脾:白芍具有调理肝脾的作用,可以改善消化功能, 促进食欲,预防和治疗肝脾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此外,白芍还可以改善肝气郁结导致的头痛、眩晕等症状。 6.抗炎作用:白芍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以缓解炎症引起的 症状,对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有辅助的治疗作用。 尽管白芍具有诸多功效与作用,但对于特定人群来说,应禁忌使用白芍。以下是使用白芍的禁忌人群: 1.孕妇:白芍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妇在妊娠期间应该避免 使用白芍,以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2.婴幼儿:由于婴幼儿的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善,药物的代谢 能力相对较弱,因此不适宜使用白芍。 3.出血性疾病患者:白芍具有止血的作用,因此对于出血性疾 病患者,如消化性溃疡、白血病、血友病等,应慎用白芍。 4.过敏体质者:白芍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因此对于过敏体质者,应避免使用白芍,以免出现过敏症状。 5.其他禁忌:白芍在与某些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因此,在使用白芍前,应了解是否存在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以避免不良反应。

赤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赤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概述] 芍药,在古代无赤芍、白芍之分, 也无家种、野生之别。苏颂在《图经本草》 中云:“芍药……春生红芽作丛,茎上三枝五 叶,似牡卅刪狄’‘、,一、二尺,夏开花, 有红、白、紫数种,子似牡丹子而小。秋时 采根,根亦有、白二色。”说明赤芍、白芍 为同一植株,只是花的颜色不同而分为赤芍、 白。李时诊亦沿袭了前人从花和根的颜色上 分辨。苏颂指出:“张仲景治伤汤多用芍药, 以其寒热,利小便故也。”很显然《伤寒论》 汤方中芍药只能是一今之赤芍药无疑。自梁 代《本草经集注》才有真正意义上的赤、白 之分,自此后世医家皆为之白芍主补而赤芍 主泻,白芍主收,而赤芍主散,现今国家药 典》和全国统编教材概括为:白芍养血敛阴、 柔肝止痛;赤芍清热凉血,活祛痉,其效有 别。 相传三国时期,华佗在其房前有一棵芍药,因还不知道它的药性,故而理睬它。一天深夜,华佗正在看书,忽听见有女子啼哭声。只见窗外朦胧色中有一美貌女子,似有话要对华佗诉说。华佗赶紧出门,却又不见人。只见那女子站立过的地方长着那棵芍药。华佗心想,难道它就是刚才那个女子?华佗对着芍药说道:就算你真的显灵,也不该伤心啼哭,你全身无奇处,怎么能让你入药呢,说完转身回屋去了。刚坐下来又听见那女子的啼哭声。出去看时,还是那棵芍药。一连反复几次,都是如此。华佗觉得蹊,忙叫醒熟睡的妻子,将刚才所见一五一十地对她述说了一遍。其妻说:“这里的一草一木,到了你的手里都成了治病良药,救活了无数病家的性命,独这棵芍药被冷落,想来你是还没有查清它的用处,它自匆然感到委屈了。”佗笑道:“我

尝尽了百草,药性无不清楚,没有分毫差错:乏对这株芍药,我过它的花、叶、杆,确实不能人药,怎么是委屈了它呢?”岁妻子说:“花、叶、都长在地上面,还有埋在土里的根呢,你也尝过吗?”华佗不木再多说,倒头睡了。 子觉得丈夫艺高眼亦高了,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听劝,担心这样下去难出现差错。她再也不能人睡,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个办办法。第二天早,她拿了把菜刀,横下心来,在自己腿上割了一块肉,顿时紂鲜血淋漓。华一看慌了,连忙拿了各种药草给妻子止血,全都无效,不知如,如何是好。这‘,妻子提醒他说:“不妨把芍药的根挖来试试。” 病重乱投医。华佗到这时,也只有按妻子的提醒试试截看了。说来也怪,他把芍药的根捣烂后敷剑伤U上,很快就止住了血,痛也止住了,不几伤口就好了。从此,华佗弄清楚了芍药的性味功效,并成了了中医的一味名药。 [基原] 系毛茛科Ranuculaceae芍药属Paeoniazi 植物芍药Paeonia.actiflora Pall的根 [别名] 木赤芍、川赤芍、红赤芍、红芍、芍药、野芍药、草芍药、北赤芍。 [性昧归经] 性寒、味苦。归肝经。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活血祛痉,消肿止痛,i。治疗瘀滞滞经闭、疝瘕积、腹痛、胁肋疼痛,痛经、经闭。热人血分、衄血,血痢,肠风下,目赤肿痛;等。 主含化学成分1 E含芍药苷(paeoniflorin)、芍药内脂苷( albiflorin)、羟基芍药苷( oxypae-n泗onn)、芍药新苷(cact泗onn)、苯甲酰芍药苷( benzoylpaeoniflortlorin)、芍药元(paeoniflorigenone)、芍药内脂(paeonilactone)、胡萝卜甾醇苷(daucoste-ol)、苯甲酸( benzoic acid)、没食子鞣质(gallotannin)、黏液质、蛋匱白质、淀粉、糖、树脂等。 [药理与临床应用]

炒白芍的功效及作用

炒白芍的功效及作用 炒白芍的功效及作用 当今,用中药进补的现象非常普遍,很多人误以为中药的副作用小,有病治病,无病则健身,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有种说法是“是药三分毒”,选择中药进补也是要根据自己的身体体质来选择的,是讲科学的,可不能乱吃哦,否则既花了钱,又伤了身体,非常划不来的。中药用在需要的人身上就是补品,然而,用在不需要的人身上就是毒药,如果补得太过了就会适得其反,比如白芍。那么关于炒白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有哪些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一、改善心肌血注、扩张血管 炒白芍有改善心肌血注、扩张血管的功效与作用。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白芍的主要有效成分是芍药甙。芍药甙具有改善心肌血注,增加冠脉流量,扩张血管等多种功效,对抑制血小板聚集、抗急性心肌缺血、镇静抗炎、镇痛、抗溃疡等有极好的治疗作用。特别是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方面,有着独特的'功效。 二、美容肌肤、延缓衰老 白芍还具有滋养血液的功效,可有效的治疗和改善面色发暗萎黄以及面部暗淡有斑的症状。因此,经常食用炒白芍可以达到美容肌肤、延缓衰老的作用。炒白芍的功效与作用还不止以上这些呢,除了有养血的功效,还能够有效的改善心肌供血不足,因此具有抗凝血栓的作用哦。另外,将白芍与桂枝汤同食,还具有镇痛、解热的功效。 三、缓解疼痛 大家知道,血虚阴虚的人常会出现胸腹胁肋疼痛、肝区痛的症状。因此,店铺建议有以上症状的人群可以经常食用炒白芍。炒白芍的功效与作用还体现在常食对胆囊炎胆结石疼痛、泻痢腹痛、经期痛经、四肢拘挛疼痛、自汗盗汗、腓肠肌痉挛、不安腿综合症上,都有有非常好的食用功效。如果将白芍与甘草配伍可以有效的缓解各种胸腹及四肢疼痛。 常食炒白芍好处多多,在日常生活中,食用白芍对身体健康是有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白芍是一种能调经、养血、柔肝、止痛的中药,也可以叫它金芍药、白芍药、芍药等,下面介绍白芍的功效与作用在肝火上炎胁痛、伤风发热头痛、血虚烦热之昼安夜发热、精血衰少引起的月经后期等方面的用法与禁忌...... spacespace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部分功效:调经、养血、敛阴、柔肝、止汗、止痛。 部分作用:适用于头痛眩晕、腹痛、胁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阴虚发热、自汗、盗汗。 使用禁忌:虚寒腹痛泄泻人群谨慎服用白芍;白芍不宜与藜芦一起使用。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1白芍治肝火上炎胁痛。 白芍有治肝火上炎胁痛的作用,可以用15克白芍、15克当归、15克生地、15克天门冬、15克黄柏、15克知母这五味中药一起用水煎煮后服饮。 spacespace

2白芍治伤风发热头痛。 白芍有治伤风发热头痛的作用,可以用9克白芍、6克炙甘草、9克桂枝、9克生姜、2枚大枣这五味中药混合后加水煎煮取药汤,趁热服饮,服药汤后吃稀热粥,出微汗就好了。 spacespace 3白芍治血虚烦热之昼安夜发热。 白芍有治血虚烦热之昼安夜发热的作用,可以用3克炒白芍、3克生地、2克川芎、3克当归、1.5克炒黄连这五味中药一起加水l升煎药服用。 spacespace 4白芍治精血衰少引起的月经后期。 白芍有治精血衰少引起的月经后期的作用,可以用120克白芍、

500克制香附、120克熟地、60克阿胶、120克当归、120克川芎这五味中药一起研磨成细粉末,每次在空腹时用热开水送下10克,一天2至3次。 注意事项、副作用、禁忌 spacespace 在使用白芍时,可以单独使用白芍,也可以搭配川芎、当归、熟地、香附、桂枝、甘草、生姜等中药来使用,虚寒腹痛泄泻人群谨慎服用白芍;白芍不宜与藜芦一起使用。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养生之道网: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属于中药的一种。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及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那么白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呢?下面养生之道网为您分析白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看看吧。 白芍的功效有哪些? 白芍性凉、味苦、微寒,具有平肝止痛、补血柔肝、敛阴收汗等功效。 白芍可被用于治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泻痢腹痛、胸腹胁肋疼痛等。 白芍宜食,多吃白芍能够改善女性体内的寒气,避免月经疼痛,也能够减缓胆囊炎、胆结石等的疼痛,四肢拘挛疼痛、不安腿综合症等病症患者更适宜食用。 白芍可以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 白芍可以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同甘草配合用可以缓解各种胸腹及四肢疼痛。 白芍的作用有哪些? 白芍之所以受人喜爱,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白芍的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压。d-儿茶精和没食子酸乙酯有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2、护肝作用 对四氯化碳、黄曲霉毒素B1、D-半乳糖胺所致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3、解痉作用 对肠管和在位胃运动有抑制作用,显着对抗催产素引起的子宫收缩。 4、镇痛作用 能抑制小鼠扭体、嘶叫、热板反应,对吗啡抑制扭体反应有协同作用,并能对抗戊四唑所致惊厥。 5、美容作用 白芍具有美容护肤的作用,它被广泛的用于中医美容配方的制作,适用于皮肤干燥、萎黄、黄褐斑、色素沉淀等皮肤,中医中认为白芍能够使皮肤润泽光滑、白皙而富有弹力。 白芍的禁忌有哪些? 1、白芍在进行实用是,绝对不能够与藜芦,否者会出现胃酸等不适。 2、白芍性寒,虚寒性腹痛泄泻者以及小儿出麻疹期间不宜食用。 3、小儿麻疹期间同样需要忌食白芍。 4、虚寒性腹痛泄泻者忌食白芍。 哪些人适合吃白芍? 1、血虚阴虚之人胸腹胁肋疼痛,肝区痛,胆囊炎胆结石疼痛者宜食。 2、泻痢腹痛,妇女行经腹痛者宜食。 3、自汗易汗盗汗者宜食。 4、腓肠肌痉挛,四肢拘挛疼痛,不安腿综合症患者宜食。

芍药花的功效与作用

芍药花的功效与作用 第一篇芍药花的功效与作用:芍药的功效和作用 高贵美丽的芍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赤芍是一味中药,是芍药的根,可谓是既能看又能用,那么赤芍有什么功效呢? 赤芍的功效 瘀,止痛,凉血,消肿。 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 ①《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②《别录》: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 ③《药性论》:治肺邪气,腹中痛,血气积聚,通宣脏腑拥气,治邪痛败血,主时疾骨热,强五脏,补肾气,治心腹坚胀,妇人血闭不通,消瘀血,能蚀脓。 ④《日华子本草》:治风补劳,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胬肉。 ⑤《开宝本草》:别本注云,利小便,下气。 ⑥《滇南本草》:泻脾火,降气,行血,破瘀,散血块,止腹痛,退血热,攻

痈疮,治疥癞。 ⑦《药品化义》:泻肝火。 赤芍的作用 1、抗血栓形成作用。 赤芍煎剂15—20g(生药)/kg给大鼠灌胃,使血栓形成时间明显延长,长度缩短,重量减轻;凝血酶原时间和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表明对血凝有显著抑制作用。 2、降血脂作用。 赤芍浸膏片5g(生药)/kg,每日服1次,连用10—15星期,使高脂血兔的血浆总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h)显著降低。 3、抗动脉硬化。 赤芍抗动脉硬化的机制可能与改善脂蛋白组分比值、降低血浆过氧化脂质、减少钙沉积于动脉壁,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TXA2/PGI2平衡和激活腺苷酸环化酶而增加动脉壁内cAMP浓度等有关。 4、保肝作用。 赤芍注射液3、3mg/ml,1、67mg/ml和0、7mg/ml,对体外培养肝细胞的DNA 合成有明显促进作用,对肝细胞再生和肝功能恢复有良好影响。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中药白芍图片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中药白芍图片 展开全文 本文目录 [hide] •1 中药白芍图片 •2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3 【白芍的配伍应用】 •4 【白芍的用量用法】 •5 【白芍的使用注意及禁忌】 •6 【白芍的本草摘要】 •7 【白芍的现代研究】 中药白芍图片

【来源】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根。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主产于浙江、四川、安徽、山东等地。立秋前后采挖栽植3~4年的芍药根,除去根头、泥土,刮去外皮,入沸水中煮至无硬心,晒干。一般生用或酒炒后用。 芍药之名初载《本经》,至陶弘景开始分赤芍药、白芍药两种,但未分用。宋代陈无忌谓:“白补而赤泻,白收而赤散”,后世医家才分别应用。赤芍功能主治等详见赤芍条。 芍药科原先只是毛莨科的1个属,因其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均与毛莨科有显著区别,现多数学者同意将芍药属提升为芍药科。 【处方用名】生白芍炒白芍大白芍杭白芍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性能概要】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本品有补血敛阴作用。“肝为刚脏”,主藏血,血虚阴亏则肝阳偏亢,肝失柔和,本品养血敛阴,所以有平抑肝阳,柔肝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肝血不足、肝阴亏损、肝失柔和、肝阳偏亢等引起的头晕目眩、胁肋疼痛、四肢拘挛,以及肝脾失和,腹中挛急作痛、泻痢腹痛等症。本品又可以补

血调经,敛阴止汗,用治妇女血虚月经不调,以及自汗、盗汗等症。 当归、白芍均能补血,然当归性温,适用于血虚有寒者;白芍微寒,适用于血虚有热者。当归、白芍均能止痛,但当归补血活血,行气止痛;白芍养血敛阴,平肝止痛。二药止痛虽同,作用各异。 【白芍的配伍应用】 1.用于血虚肝旺,头晕目眩、胁肋疼痛,或四肢拘挛作痛。例如配合生地、山药、牛膝、代赭石、龙骨、牡蛎、柏子仁等同用,如《衷中参西录》建瓴汤,治肝阳上亢,头晕目眩;配合柴胡、当归、白术、茯苓、炙甘草等同用,如《和剂局方》逍遥散,治血虚肝郁,胁肋疼痛;配合甘草同用,如《伤寒论》芍药甘草汤,治血虚引起的四肢尤其是小腿拘挛作痛。用于肝脾失和,腹中挛急作痛或泻痢腹痛,前述芍药甘草汤,即为治腹中挛急作痛的主要方剂,有寒可加肉桂,有热可加黄芩等;以本品配伍防风、白术、陈皮,如《丹溪心法》痛泻要方,治腹痛泄泻;以本品配伍当归、木香、槟榔、黄芩、黄连等,如《素问》芍药汤,治下痢腹痛。 2.用于妇女月经不调,如《和剂局方》四物汤,以本品与川芎、当归、熟地同用,组成养血调经的基本方剂。 3.用于自汗、盗汗。如配伍桂枝、生姜、大枣、龙骨、牡蛎等同用,治阳虚自汗;配伍牡蛎、五味子、柏子仁等同用,治阴虚盗汗。【白芍的用量用法】 内服:5~10克,大量15~30克。 【白芍的使用注意及禁忌】 阳衰虚寒之证不宜单独应用。反藜芦。 【白芍的本草摘要】 《神农本草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治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本草纲目》:“止下痢腹痛后重。” 《本草备要》:“补血,泻肝,益脾,敛肝阴,治血虚之腹痛。” 《本草正义》:“补血,益肝脾真阴,而收摄脾气之散乱,肝气之恣横,则白芍也;逐血导瘀,破积泄降,则赤芍也。固益阴养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