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配置管理流程及配置控制过程

配置管理流程及配置控制过程

配置管理流程及配置控制过程

配置管理是一种系统和程序工程的方法,用于在特定时间内,对系统、软件或硬件的多个版本和组成部分进行控制、追踪、审计、发布和变更管理。配置管理通常涉及版本控制、变更管理、权限管理、发布管理和审计等方面,以下是关于配置管理过程的详细说明。

一、配置计划

配置计划是在整个项目开始之前,对配置管理的范围、目标、策略、角色和责任进行定义的过程。这涉及到确定哪些资产需要进行配置管理,哪些不需要,并制定相应的策略来管理这些资产。此外,还要确定配置管理的技术手段,如使用哪些配置管理工具,如何分类和命名资产等。同时,为了确保配置管理的有效实施,需要明确各成员在配置管理中的角色和责任。

在进行配置计划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配置管理的范围。这涉及到确定需要管理的资产的范围,包括哪些系

统、软件、硬件、文档等需要进行配置管理。

2.确定配置管理的目标。这些目标可能包括确保软件质量、提高开发效率、

保护客户数据等。

3.制定配置管理的策略。这包括如何分类和命名资产,如何进行版本控制,

如何处理变更请求,如何进行发布管理等。

4.选择配置管理的工具。可以选择使用各种配置管理工具,如版本控制系统、

问题跟踪系统、变更管理系统等

5.确定各成员的角色和责任。这包括确定配置管理员、开发人员、测试人员、

发布人员等的角色和责任。

二、配置标识

在确定了需要配置管理的资产之后,需要对这些资产进行标识,以便能够准确地跟踪和控制这些资产。配置标识包括给每个资产赋予一个唯一的标识符,以及为每个标识符创建一个包含所有重要信息的配置项数据库或电子表格。此

外,为了便于搜索和识别,还需要为每个资产创建元数据,这些元数据包括资产的名称、类型、版本、来源、用途等信息。

在进行配置标识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为每个资产分配唯一的标识符。这个标识符应该简单易记,并且不容易混

淆。

2. 2 为每个资产创建包含重要信息的数据库或电子表格。这些信息应该包括

资产的名称、类型、版本、来源等信息. 3. 为每个资产创建元数据。这些元数据应该包括的资产信息以便于搜索和识别. 4息应该包括资产的名称、类型、版本、来源、用途等,以便于搜索和识别。

3.5息应该包括资产的名称、类型、版本、来源信息等. 6. 确定如何分类和组

织资产。这涉及到将资产按照一定的方式分类和组织,以便于查找和管理4.为每个资产分配唯一的标识符。这个标识符应该是简单易记且不容易混淆

的。可以使用字母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标识符,例如“CM12345”,其中“CM”代表配置项的类别或类型,“12345”则是顺序编号。

5.为每个资产创建包含重要信息的数据库或电子表格。这些信息应该包括资

产的名称、类型、版本、来源等信息。可以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如Microsoft Excel 或在线数据库来创建和管理这些信息。表格中可以添加列来存储这些信息,例如“名称”、“类型”、“版本”、“来源”等。

6.为每个资产创建元数据。这些元数据应该包括资产的名称、类型、版本、

来源、用途等信息,以便于搜索和识别。可以使用文本编辑器或专门的元数据管理工具来创建和管理元数据。在创建元数据时,应该考虑到可能需要的搜索和筛选条件,以及如何将元数据与资产关联起来。

7.确定如何分类和组织资产。这涉及到将资产按照一定的方式分类和组织,

以便于查找和管理。可以按照资产的类型或用途来分类,例如将配置项分为“系统类”、“应用类”、“文档类”等。还可以创建子类别或子目录来进一步组织资产,例如在“应用类”下创建“财务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等子类别。

8.确定如何存储和备份配置项。这涉及到如何存储配置项的源代码、文档和

其他相关材料,以及如何备份这些信息以防止丢失或损坏。可以使用版本控制系统(如Git)来管理源代码和其他文档,将它们存储在云端或本地服务器上,并定期备份。对于其他类型的配置项(如二进制文件或大型文档),可以考虑使用文件存储系统(如Google Drive 或Dropbox)来进行管理和备份

9.三、配置控制

配置控制是对所有变更进行追踪、审查和批准的过程,以确保所有变更都经过了适当的批准,并且可以追踪到其源头。这通常涉及到以下几个步骤:1.变更请求:当有人想变更系统时,他们需要填写一个变更请求表格,表格

中需要写明变更的内容配置管理过程是一种系统和程序化的方法,用于对项目中的各种资源进行控制、组织和协调。它是一种应用于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管理方法,旨在确保软件产品的正确性、一致性、可追溯性和可维护性。下面将详细介绍配置管理过程,包括配置计划、配置标识、配置控制、配置状态纪实、配置审计和配置处置六个主要步骤。

一、配置计划

配置计划是在整个项目开始之前,对配置管理的范围、目标、策略、角色和责任进行定义的过程。该过程涉及到确定哪些资源需要进行配置管理,哪些不需要,并制定相应的策略来管理这些资源。此外,还要确定配置管理的技术手段,如使用哪些配置管理工具,如何分类和命名资源等。同时,为了确保配置管理的有效实施,需要明确每个成员在配置管理中的角色和责任。

在制定配置计划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配置管理的范围。这涉及到确定需要管理的资源的范围,包括哪些系

统、软件、硬件、文档等需要进行配置管理。

2.确定配置管理的目标。这些目标可能包括确保软件质量、提高开发效率、

保护客户数据等。

3.制定配置管理的策略。这包括如何分类和命名资源,如何进行版本控制,

如何处理变更请求,如何进行发布管理等。

4.选择配置管理的工具。可以选择使用各种配置管理工具,如版本控制系统、

问题跟踪系统、变更管理系统等。

5.确定各成员的角色和责任。这包括确定配置管理员、开发人员、测试人员、

发布人员等的角色和责任。

二、配置标识

在确定了需要配置管理的资源之后,需要对这些资源进行标识,以便能够准确地跟踪和控制这些资源。配置标识包括给每个资源赋予一个唯一的标识符,以及为每个标识符创建一个包含所有重要信息的配置项数据库或电子表格。此外,为了便于搜索和识别,还需要为每个资源创建元数据,这些元数据包括资源的名称、类型、版本、来源、用途等信息。

在进行配置标识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为每个资源分配唯一的标识符。这个标识符应该简单易记,并且不容易混

淆。

2.为每个资源创建包含重要信息的数据库或电子表格。这些信息应该包括资

源的名称、类型、版本、来源、用途等。

3.为每个资源创建元数据。这些元数据应该包括资源的名称、类型、版本、

来源、用途等,以便于搜索和识别。

4.确定如何分类和组织资源。这涉及到将资源按照一定的方式分类和组织,

以便于查找和管理。

三、配置控制

配置控制是对所有变更进行追踪、审查和批准的过程,以确保所有变更都经过了适当的批准,并且可以追踪到其源头。这通常涉及到以下几个步骤:

1.变更请求。当有人想变更系统时,他们需要填写一个变更请求表格,表格

中需要写明变更的内容、原因、影响等信息。

2.技术评估。变更审查委员会需要对每个变更请求进行技术评估,以确定变

更是否可能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或兼容性。

3.风险评估。变更审查委员会还需要对每个变更进行风险评估,以确定变更

是否可能带来潜在的风险或问题。

4.批准或拒绝。最后,变更审查委员会需要根据技术评估和风险评估的结果,

对变更请求进行批准或拒绝。如果变更被批准,则委员会需要安排合适的人员执行变更。

在进行配置控制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如何处理变更请求.这包括确定变更请求的流程、审批流程等.

2.如何进行技术评估和风险评估.这包括确定评估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如何根

据评估结果进行决策.

3.3如何安排人员执行变更.这包括确定执行变更的人员和职责.,以及如何确

保他们具备必要的权限和工具来执行变更。

4.4跟踪和记录变更执行情况.这包括确保变更请求表格中的信息被记录和更

新,以及追踪变更请求的状态和执行情况.

5.5纠正措施和审计跟踪一旦发现变更请求有问题或出现了其他不符合流程的

情况时,需要采取纠正措施并进行审计跟踪.这包括调查问题的原因、实施必要的纠正措施并对相关人员进行问责处理等.

6.6防止非法访问和恶意变更对于敏感系统和重要资源来说,防止非法访问和

恶意变更非常重要.这可以通过加强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机制来实现,如采用多级权限管理和审批流程等措施四、配置状态纪实配置状态纪实是记录所有配置项的状态信息的过程这些状态信息包括每个配置项的当前版本信息的历史记录等这些信息对于后期审计问题追踪报告生成等等都非常关键在进行配置状态纪实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记录所有配置项的状态信息每个配置项都应该有从最初的创建到最后的变化所有的变化都应该被记录下来这样才可以了解每个配置项的历史情况。

7.四、配置状态纪实

8.

9.配置状态纪实是记录所有配置项的状态信息的过程。这些状态信息包括每个配置

项的当前版本、变更历史、发布历史等信息。这些信息对于后期审计、问题追踪、报告生成等都非常关键。在进行配置状态纪实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0.

11. 1. 记录所有配置项的状态信息。每个配置项都应该有从最初的创建到最后的变化

的所有信息,所有的变化都应该被记录下来,这样才可以了解每个配置项的历史情况。

12. 2. 维护配置项的版本历史。每个配置项都应该有一个唯一的版本号,用于标识其

在开发过程中的状态。版本控制可以解决诸如版本冲突、版本控制和文件同步等问题。

13. 3. 追踪变更请求的状态。变更请求从提出到批准再到执行的全过程都应该被记录

下来,以便于了解每个变更请求的状态和历史。

14. 4. 记录配置项的关联关系。配置项之间可能存在关联关系,例如一个配置项可能

需要依赖另一个配置项。这些关联关系也应该被记录下来,以便于了解整个软件系统的结构和关系。

15. 5. 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配置状态纪实的信息是软件配置管理的基础,必

须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也需要定期备份这些信息,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16.

17.五、配置审计

18.

19.配置审计是对所有配置项和变更活动进行审核和检查的过程,以确保所有的活动

都符合预定的流程和规范。配置审计是一种独立的过程,用于验证配置管理的正确性和合规性。在进行配置审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20.

21. 1. 制定审计计划。确定需要审计的范围、目标、时间表和资源等。

22. 2. 检查配置项的标识和记录。检查所有配置项的标识符是否唯一,并确认每个配

置项的状态信息是否被正确记录。

23. 3. 检查变更请求的处理。检查变更请求的处理过程是否符合预定的流程和规范,

包括变更请求的提出、评估、批准和执行等环节。

24. 4. 检查配置项的版本控制。检查配置项的版本号是否唯一,并确认所有的版本变

更都被正确记录。

25. 5. 检查配置项的关联关系。检查配置项之间的关联关系是否被正确记录和控制,

以确保配置项之间的依赖关系得到正确管理。

26. 6. 检查变更执行情况和状态记录。检查变更请求的执行情况是否被正确记录,包

括变更执行人、执行时间、结果等信息。

27.7. 确保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配置审计应该由独立于配置管理工作的人员进行,

以确保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28.

29.六、配置处置

30.配置处置是在项目开发周期结束或某个阶段结束后,对配置项进行处置的过程。

这个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31.

32. 1. 对不再需要的配置项进行处置在项目开发周期结束后或某个阶段结束后,一些

配置项可能不再需要使用但是处置这些配置项需要确保它们不会对项目的后续维

护和扩展产生不利影响对于一些有价值的配置项应该归档并保存到知识库中以备后续参考

33. 2. 对后续项目进行经验教训总结在项目开发周期结束后或某个阶段结束后应该对

整个配置管理过程进行经验教训总结以便于在后续项目中更好地应用配置管理例如可以总结哪些流程不够合理哪些工具不够高效等等并根据这些反馈来持续改进配置管理过程

34.总之软件配置管理是一个重要的软件开发过程它通过对项目中的资源进行控制组

织和协调来确保项目的正确性一致性可追溯性和可维护性同时它也是软件开发过程中风险管理的重点之一通过合理的软件配置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风险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

配置管理规程

配置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CM)的目的是通过执行版本控制、变更控制等规程,以及使用配置管理软件,来保证所有配置项的完整性和可跟踪性。 配置管理过程域的四个主要规程: 制定配置管理计划-配置库管理-配置版本控制-配置变更控制 定义 1.工作成果(Work Product) 项目研发和管理过程中会产生许许多多的工作成果,例如文档、程序和数据等。 2.配置项(Configuration Item, CI) 所有纳入配置管理范畴的工作成果统称为配置项,配置项主要有两大类: (1)属于产品组成部分的工作成果,例如需求文档、设计文档、源代码、测试用例等。 (2)项目管理中产生的文档。如计划、报告等。这些文档虽然不是产品的组成部分,但是值得保存。 每个配置项的主要属性有:标识符、名称、文件状态、版本、作者、日期等。所有配置项都须保存在配置库里,确保不会混淆、丢失。配置项及其历史记录反映了软件的演化过程。 3.基线(Baseline) 基线由一组配置项组成,并且这些配置项已被“冻结”,任何人不能再随意修改(见变更控制规程)。基线通常在里程碑处建立,所以一个产品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基线。基线的主要属性有:标识符、名称、版本、日期等。通常将交付给客户的基线称为一个“Release”,为内部开发所用的基线则称为一个“Build”。 4.项目配置管理员(Project Configuration Manager) 为了提高配置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项目需要有专人为项目制定《配置管理计划》,创建和维护配置库,在本文档中,该负责人称为项目配置管理员。在公司,项目支持负责人担任项目配置管理员的角色。 5.项目变更控制委员会(Change Control Board, CCB) 项目CCB对项目内配置管理的各项活动拥有决策权(例如审批配置管理计划,审批变更请求等)。对于配置管理而言,项目CCB是决策者,而项目配置管理员是执行者。项目CCB的人数视项目的规模而定。通常项目CCB由项目经理、资深项目成员等人组成,项目经理为项目CCB负责人。CCB的决策采用“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1.1 配置管理流程介绍 配置管理的流程下图所示:

VSS配置管理流程

VSS配置管理流程控制 1. 文档介绍 (2) 1.1 文档目的 (2) 1.2 文档范围 (2) 1.3 读者对象 (2) 1.4 撰写人员 (2) 2. VSS配置管理控制流程 (3) 2.1 配置项及其命名规则 (3) 2.2 目录维护规范 (4) 2.3 角色和权限定义 (6) 2.4 配置管理工作流程 (7) 2.5 VSS用户工作守则 (8) 3. VSS客户端安装 (9) 4. VSS客户端登录界面 (14) 4.1开启VSS (14) 4.2配置正确的数据库地址 (14) 4.3使用正确的账号登录 (18) 5. 客户端基本操作 (19) 5.1创建新的项目 (20) 5.2添加文件 (21) 5.3查看文件 (24) 5.4创建工作文件夹 (26) 5.5修改和编辑文件 (29) 5.6移动文件/文件夹 (33) 5.7共享文件/文件夹(share) (37) 5.8拆分文件(branch) (39) 5.9删除/恢复文件或文件夹 (43) 5.10查看文件/文件夹的历史信息或早期版本 (44) 5.11获取文件的最新版本 (47) 5.12获取文件的早期版本 (49) 5.13修改用户密码 (50) 5.14打开/关闭数据库 (51)

1. 文档介绍 1.1 文档目的 Visual SourceSafe(以下简称VSS)是一种版本控制管理工具。它通过将各种类型的文件存入其内部数据库的方式有效地管理工程。此文档为了使VSS在我们的项目管理、文档版本控制等方面得到有效合理地应用,就VSS的配置管理控制流程、VSS的安装流程、客户端基本操作等方面作相关介绍。 1.2 文档范围 适用于所有项目文档和日常工作中产生的文档的归档工作。 1.3 读者对象 公司内部所有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 1.4 撰写人员

软件配置管理规范流程

软件配置管理规范流程Is the eternal love the truth. December 22, 2021

1概述 目的 本文档主要目的在于规范项目配置管理活动,确保配置项正确地唯一标识并且易于存取,保证基线配置项的更改受控,明确基线状态,在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中建立和维护项目产品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适用范围 本文档适用于不同类别的软件产品和软件项目开发工程的配置管理活动,针对项目不同在流程上作适当的删减;配置管理可采用各种工具及手工办法,本文件以CVS并行版本系统配置管理工具为例,规定公司的配置管理办法,使用其他工具时也可对应本文件的要求参照执行; 术语和缩略语 软件配置管理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SCM 软件配置管理是对软件修改进行标识、组织和控制的技术,用来协调和控制整个过程;是通过技术或行政手段对软件产品及其开发过程和生命周期进行控制、规范的一系列措施;配置管理的目标是记录软件产品的演化过程,确保软件开发者在软件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都能得到精确的不同版本的产品配置; 配置项Configuration Item,CI 凡是纳入配置管理范畴的工作成果统称为配置项,配置项逻辑上组成软件系统的各组成部分,一般是可以单独进行设计、实施和测试的; 每个配置项的主要属性有:名称、标签、文件状态、版本、作者、日期等;所有配置项都被保存在配置库里,确保不会混淆、丢失;配置项及其历史记录反映了软件的演化过程; 基线Baseline 在配置管理系统中,基线就是一个配置项或一组配置项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时间点上通过正式评审而进入正式受控的一种状态,这些配置项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逻辑实体,而这个过程被称为“基线化”;每一个基线都是其下一步开发的出发点和参考点;基线确定了元素配置项的一个版本,且只确定一个版本;一般情况下,基线一般在指定的里程碑处创建,并与项目中的里程碑保持同步;每个基线都将接受配置管理的严格

配置管理规范

配置管理规范 配置管理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涉及到软件的版本管理、配置项管理、变更管理等方面。一个合理的配置管理规范可以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并且有助于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下面是一个针对配置管理的规范,包括了配置管理的目标、流程和责任。 一、配置管理的目标 1. 提高开发效率:通过规范的配置管理流程,减少了重复的工作,提高开发效率。 2. 确保版本一致性:配置管理可以确保不同开发者之间工作内容的一致性,避免了版本冲突和错误。 3. 控制变更风险:配置管理可以追踪软件版本的变化,并在需要时进行必要的回退操作,降低变更风险。 二、配置管理的流程 1. 管理配置项 (1)定义所有的配置项:明确所有需要进行配置管理的项,包括源代码、文档、测试数据等。 (2)标识配置项:对每个配置项进行唯一标识,便于跟踪和管理。 (3)建立配置项库:建立一个中央的配置项库,记录所有配置项的详细信息,包括版本、修改日期、修改人等。 (4)配置项的版本管理:对每个配置项进行版本管理,确保每个版本的变更能够被记录和追踪。 2. 变更管理

(1)变更申请:任何人都可以提出变更申请,申请内容应包 括变更的原因和目的。 (2)变更评审:由配置管理团队进行变更评审,评估变更的 必要性和影响。 (3)变更审批:对通过评审的变更进行批准,并确定变更的 实施计划。 (4)变更实施:按照变更的实施计划进行变更操作,确保变 更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5)变更验证:验证变更的效果,确保变更没有引入新的错 误或问题。 3. 版本发布 (1)版本发布计划:制定版本发布计划,明确发布时间和发 布内容。 (2)发布准备:对即将发布的版本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包 括构建、测试和文档整理等。 (3)版本发布:按照发布计划进行版本发布操作,确保发布 过程的稳定和可控。 (4)版本验证:对发布的版本进行验证,确保版本的正确性 和稳定性。 (5)版本控制:记录并管理已发布版本的信息,以供后续参 考和回退操作。 三、配置管理的责任 1. 开发人员:负责对自己的代码进行版本管理,确保代码的正确性和稳定性,并遵守配置管理规范的要求。 2. 配置管理员:负责配置管理流程的执行,包括配置项的标识、

配置管理流程(整理)

流程图 1) PM :项目经理(Project Manager)是负责项目管理的专业人员,项目经理负责一个项 目的计划,执行及结束关闭。目前,项目经理管理角色在多种行业中得到应用,尤其是在建筑、网络技术、通信、软件开发等行业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项目经理的主要对项目目标的完成负责。项目目标包括项目的项目范围,成本,进度,质量,沟通等多维目标,项目经理通过专业努力,组织团队按项目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项目规定的任务。 PMI (The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讨论和制定了一套有关项目管理的原则和方法论,形成一套专业的指导体系,强有力地支持了项目经理的专业化发展。 从从业角度,项目经理有时会获得企业法人代表或项目拥有者的授权,在工程项目中全面负责,成为企业法定代表或项目拥有者在工程项目上的代表人。

2)CCB:CCB变更控制委员会(Change Control Board)又名配置控制委员会(Configuration Control Board) 实施整体变更控制——变更控制委员会 软件开发活动中公认变更控制委员会为最好的策略之一 CCB的组成 CCB可以由一个小组担任,也可以由多个不同的组担任,负责做出决定究竟将哪些已建议需求变更或新产品特性付诸应用。典型的变更控制委员会会同样决定在哪一些版本中纠正哪些错误。 CCB的成员应当能代表变更涉及的团体。其可能包括如下方面的代表: 1.产品或计划管理部门 2.项目管理部门 3.开发部门 4.测试或质量保证部门 5.市场部或客户代表 6.制作用户文档的部门 7.技术支持部门 8.帮助桌面或用户支持热线部门 9.配置管理部门 当组建包含软硬件两方面项目的CCB时,还应当包含来自硬件工程、系统工程、制造部门或者硬件质量保证和配置管理的代表。 CCB是系统集成项目的所有者权益代表,负载裁定接受那些变更。CCB由项目所涉及的多方成员共同组成,通常包括用户和实施方的决策人员。CCB是决策机构,不是作业机构,通常CCB的工作是通过评审手段来决定项目是否能变更,单不提出变更方案。 CCB的作用 1、批准配置项的标识,以及信息系统的基线建立 2、制定访问控制策略 3、建立更改基线的设置,审核变更申请 4、根据配置管理员的报告决定相应的对策 3)CMO: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ficer,配置管理员 根据配置管理计划执行各项管理任务,定期向CCB提交报告,并列席CCB的例会。 其具体职责为以下几项: 文件配置管理工具的日常管理与维护; 各配置项的管理与维护; 执行版本控制和变更控制方案; 完成配置审计并提交报告; 对开发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 识别软件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拟就解决方案; 4)SIO:System Integration Officer,系统集成员

配置管理规范

配置管理规范 1. 引言 配置管理是确保软件项目配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的重要过程。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规范,以确保在项目的各个阶段中,配置管理能够有效地执行。 2. 配置管理流程 配置管理流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2.1 配置识别 在项目开始阶段,确定所有需要进行配置管理的项目组件。这些组件可以是源代码、文档、配置文件等等。 2.2 配置控制 在配置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个中央的配置库来存储和管理所有的配置项。所有的配置项都需要进行版本控制,以确保每个版本的可追溯性和可重现性。 2.3 配置审核

在每个配置项的变更之前,需要进行配置审核。配置审核的目 的是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并找出潜在的问题和风险。 2.4 配置发布 经过配置审核后,合格的配置项可以发布到目标环境中。发布 过程中,需要记录所有的变更注释,以便日后查阅和追溯。 2.5 配置验证 发布配置后,进行配置项的验证,确保配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如果发现问题,需要及时纠正并重新进行配置发布。 2.6 配置变更管理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可能会因为需求变更或错误修复等原因, 需要进行配置变更。配置变更管理需要建立一个变更请求系统,确 保变更的合理性和正确处理。 2.7 配置报告 定期生成配置报告,记录配置的变更情况、发布历史和验证结 果等信息。配置报告可以用于项目管理和审计,并为后续的配置管 理工作提供参考。

3. 配置管理工具 为了支持配置管理流程的执行,可以选择适合的配置管理工具 来辅助工作。常用的配置管理工具包括版本控制系统、问题跟踪系统、自动化构建工具等。 4. 配置管理责任 每个项目成员都应该明确配置管理的责任和义务。项目经理负 责整个配置管理过程的监督和协调,配置管理员负责具体的配置管 理执行工作。 5. 配置管理培训 为了确保项目成员有足够的配置管理能力,应该提供相关的培 训和指导。配置管理培训可以包括配置管理流程的介绍、工具的使 用和配置管理规范的培训等内容。 6. 结论 通过制定和执行本文档中所述的配置管理规范,可以确保软件 项目的配置正确性和一致性。配置管理流程的规范化和工具的支持,有助于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效率。

软件配置管理规范流程

软件配置管理规范流程 随着软件开发和应用的日益广泛,软件配置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一个好的软件配置管理规范流程不仅可以提高软件的开发效 率和质量,还可以方便软件的维护和升级。下面介绍一下软件配 置管理规范流程的几个方面。 一、版本控制 版本控制是软件配置管理的核心,通过版本控制可以追踪软件 的历史变更记录,防止不同版本之间的冲突和漏洞。常见的版本 控制工具有Git、SVN等。在使用版本控制工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分支管理:在团队开发的过程中,不同的成员可能需要同时 对同一个文件进行修改,并且还需要保证修改不会对其他的成员 造成影响。通过分支管理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2.版本号规范:版本号的格式应该是“主版本号.次版本号.修订号”,不同版本号之间只能升级,不能降级。在记录版本号的同时,还需要添加Change log,记录本次版本的变更内容。

二、构建管理 构建管理是将软件源代码编译成可执行的程序的过程。构建管理要求构建过程可以自动化和可重复,以避免人为因素对构建过程的影响。 在构建管理中,首先需要定义构建项目和构建脚本,以确保构建过程中所有的操作都可以自动化。其次,需要使用构建工具来实现自动化编译、打包等操作。常见的构建工具有Maven、Gradle 等。 三、发布管理 发布管理是将软件部署到生产环境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谨慎对待,因为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影响业务的正常运行。在发布管理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生产环境和开发环境应该完全一致,以保证部署的代码在生产环境中能够正常运行。

2.发布前需要进行必要的测试,以确保代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 3.需要进行灰度发布,将新功能逐步上线,以避免一次性上线 造成系统崩溃。 四、文档管理 文档管理是软件配置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了源代码和 构建文件之外,还需要对软件的文档进行管理。在文档管理中,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文档应该与代码一起托管在版本控制系统中,以方便追溯和 管理。 2.需要对文档进行分类和命名,以便于查找和使用。建议使用 标准的文件命名规范。 3.文档应该有详细的说明和注释,以方便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配置管理流程及配置控制过程

配置管理流程及配置控制过程 配置管理是一种系统和程序工程的方法,用于在特定时间内,对系统、软件或硬件的多个版本和组成部分进行控制、追踪、审计、发布和变更管理。配置管理通常涉及版本控制、变更管理、权限管理、发布管理和审计等方面,以下是关于配置管理过程的详细说明。 一、配置计划 配置计划是在整个项目开始之前,对配置管理的范围、目标、策略、角色和责任进行定义的过程。这涉及到确定哪些资产需要进行配置管理,哪些不需要,并制定相应的策略来管理这些资产。此外,还要确定配置管理的技术手段,如使用哪些配置管理工具,如何分类和命名资产等。同时,为了确保配置管理的有效实施,需要明确各成员在配置管理中的角色和责任。 在进行配置计划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配置管理的范围。这涉及到确定需要管理的资产的范围,包括哪些系 统、软件、硬件、文档等需要进行配置管理。 2.确定配置管理的目标。这些目标可能包括确保软件质量、提高开发效率、 保护客户数据等。 3.制定配置管理的策略。这包括如何分类和命名资产,如何进行版本控制, 如何处理变更请求,如何进行发布管理等。 4.选择配置管理的工具。可以选择使用各种配置管理工具,如版本控制系统、 问题跟踪系统、变更管理系统等 5.确定各成员的角色和责任。这包括确定配置管理员、开发人员、测试人员、 发布人员等的角色和责任。 二、配置标识 在确定了需要配置管理的资产之后,需要对这些资产进行标识,以便能够准确地跟踪和控制这些资产。配置标识包括给每个资产赋予一个唯一的标识符,以及为每个标识符创建一个包含所有重要信息的配置项数据库或电子表格。此

外,为了便于搜索和识别,还需要为每个资产创建元数据,这些元数据包括资产的名称、类型、版本、来源、用途等信息。 在进行配置标识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为每个资产分配唯一的标识符。这个标识符应该简单易记,并且不容易混 淆。 2. 2 为每个资产创建包含重要信息的数据库或电子表格。这些信息应该包括 资产的名称、类型、版本、来源等信息. 3. 为每个资产创建元数据。这些元数据应该包括的资产信息以便于搜索和识别. 4息应该包括资产的名称、类型、版本、来源、用途等,以便于搜索和识别。 3.5息应该包括资产的名称、类型、版本、来源信息等. 6. 确定如何分类和组 织资产。这涉及到将资产按照一定的方式分类和组织,以便于查找和管理4.为每个资产分配唯一的标识符。这个标识符应该是简单易记且不容易混淆 的。可以使用字母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标识符,例如“CM12345”,其中“CM”代表配置项的类别或类型,“12345”则是顺序编号。 5.为每个资产创建包含重要信息的数据库或电子表格。这些信息应该包括资 产的名称、类型、版本、来源等信息。可以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如Microsoft Excel 或在线数据库来创建和管理这些信息。表格中可以添加列来存储这些信息,例如“名称”、“类型”、“版本”、“来源”等。 6.为每个资产创建元数据。这些元数据应该包括资产的名称、类型、版本、 来源、用途等信息,以便于搜索和识别。可以使用文本编辑器或专门的元数据管理工具来创建和管理元数据。在创建元数据时,应该考虑到可能需要的搜索和筛选条件,以及如何将元数据与资产关联起来。 7.确定如何分类和组织资产。这涉及到将资产按照一定的方式分类和组织, 以便于查找和管理。可以按照资产的类型或用途来分类,例如将配置项分为“系统类”、“应用类”、“文档类”等。还可以创建子类别或子目录来进一步组织资产,例如在“应用类”下创建“财务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等子类别。

配置管理流程

配置管理流程

版本历史

目录 1简介 (1) 1.1目的 (1) 1.2适用范围 (1) 1.3引用文件 (1) 1.4术语和缩略语表 (1) 2过程总体描述 (3) 2.1过程概述 (3) 2.2过程流程图 (4) 3过程活动描述 (5) 3.1步骤1:创建配置库 (5) 3.2步骤2:制定配置管理计划 (5) 3.3步骤3:评审通过? (6) 3.4步骤4:完成工作产品 (7) 3.5步骤5:配置库管理 (8) 3.6步骤6:配置项控制 (9) 3.7步骤7:基线管理 (12) 3.8步骤8:报告配置状态 (13) 4附录 (14) 附录A配置管理模板 (14) 附录B公司标准目录结构 (14)

1 简介 1.1 目的 配置管理是一种标识、组织和控制修改的技术,目的是使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错误降为最小并最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对开发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完整、明确的记载开发过程中的历史变更,形成规范化的文档。使日后的维护和升级得到保证,保护代码资源,积累软件财富,提高软件重用率,加快投资回报。 1.2 适用范围 汉柏科技有限公司 1.3 引用文件 无 1.4 术语和缩略语表 ●SCM:软件配置管理,是一套规范、高效的软件开发基础结构。通过对软 件开发过程的各种输出物进行管理,保证开发的完整性、正确性及可追 溯性。 ●配置项:配置管理的对象,简单来讲它符合以下任意一个特点: ◆它会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项目成员共同使用; ◆它会随着项目的开展而发生变化; ◆对项目重要的工作产品; ◆一些工作产品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一个变化其他的就会受到影响。 ●基线: ◆项目存储库中每个工件版本在特定时期的一个“快照”。它提供一个正式标准,

软件配置管理规范流程

1 概述 1.1 目的 本文档主要目的在于规范项目配置管理活动,确保配置项正确地唯一标识并且易于存取,保证基线配置项的更改受控,明确基线状态,在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中建立和维护项目产品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1.2 适用范围 本文档适用于不同类别的软件产品和软件项目开发工程的配置管理活动,针对项目不同在流程上作适当的删减。配置管理可采用各种工具及手工办法,本文件以CVS(并行版本系统)配置管理工具为例,规定公司的配置管理办法,使用其他工具时也可对应本文件的要求参照执行。 1.3 术语和缩略语 1.3.1 软件配置管理(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SCM) 软件配置管理是对软件修改进行标识、组织和控制的技术,用来协调和控制整个过程。是通过技术或行政手段对软件产品及其开发过程和生命周期进行控制、规范的一系列措施。配置管理的目标是记录软件产品的演化过程,确保软件开发者在软件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都能得到精确的不同版本的产品配置。 1.3.2 配置项(Configuration Item,CI) 凡是纳入配置管理范畴的工作成果统称为配置项,配置项逻辑上组成软件系统的各组成部分,一般是可以单独进行设计、实施和测试的。 每个配置项的主要属性有:名称、标签、文件状态、版本、作者、日期等。所有配置项都被保存在配置库里,确保不会混淆、丢失。配置项及其历史记录反映了软件的演化过程。 1.3.3 基线(Baseline) 在配置管理系统中,基线就是一个配置项或一组配置项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时间点上通过正式评审而进入正式受控的一种状态,这些配置项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逻辑实体,而这个过程被称为“基线化”。每一个基线都是其下一步开发的出发点和参考点。基线确定了元素(配置项)的一个版本,且只确定一个版本。一般情况下,基线一般在指定的里程碑处创建,并与项目中的里程碑保持同步。每个基线都将接受配置管理的严格控制,基线中的配置项被“冻结”了,不能再被

了解软件配置管理的流程和方法

了解软件配置管理的流程和方法软件配置管理(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简称SCM)是指在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中对软件配置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系列流程和方法。软件配置管理的目标是确保软件产品的可控性、可追踪性和可复用性,并确保软件开发人员能够协同工作,减少错误和提高生产效率。本文将介绍软件配置管理的流程和方法。 一、软件配置管理流程 软件配置管理的流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需求管理 需求管理是软件配置管理的第一步,它包括需求收集、需求分析和需求评审等环节。通过需求管理,确保软件开发人员对用户需求的理解一致,并制定明确的开发目标和任务。 2.变更管理 变更管理是软件配置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用于管理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变更请求。当用户需求发生变化或者出现错误时,变更管理能够帮助开发团队管理和跟踪变更请求,并保证变更的正确性和可追溯性。 3.版本管理

版本管理用于管理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版本控制。它包括对源代码、 文档和资源文件等进行有效的版本控制和管理,并确保团队成员能够 协同工作,避免版本冲突和重复工作。 4.构建管理 构建管理是指将源代码编译、链接和打包成可执行文件或软件包的 过程。通过构建管理,能够确保软件构建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并提 供自动化的构建和部署流程,减少人为错误。 5.发布管理 发布管理用于控制软件产品的发布过程。它包括软件测试、用户验 收和正式发布等环节,通过发布管理,能够确保软件产品的质量和稳 定性,并及时响应用户反馈和需求。 二、软件配置管理方法 除了上述流程外,软件配置管理还需要借助一些方法和工具来实施,以提高管理的效率和精度。 1.配置标识 配置标识是软件配置管理的基础,它通过为每个软件配置项分配唯 一的标识符,来确保软件配置的唯一性和可追踪性。常用的配置标识 方法包括版本号、序列号和散列值等。 2.配置控制

配置管理计划的流程

配置管理计划的流程 一、引言 配置管理计划是指为了有效地管理和控制软件配置项而制定的一套规范和流程。配置管理计划的制定对于软件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成功交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介绍配置管理计划的流程,以及每个流程的具体内容。 二、需求分析和规划 在配置管理计划的制定之前,需要进行需求分析和规划。这个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项目的配置管理需求:了解项目的特点和需求,确定需要管理和控制的配置项。 2. 制定配置管理策略:根据项目需求和组织的规范,制定适合项目的配置管理策略。 3. 确定配置管理工具和系统:选择适合项目的配置管理工具和系统,确保能够满足配置管理的需求。 三、配置项标识 配置项标识是配置管理计划中的重要环节,它通过给每个配置项分配唯一的标识符来确保配置项的识别和追踪。配置项标识的主要步骤包括: 1. 确定配置项:根据项目需求和配置管理策略,确定需要标识和管理的配置项。

2. 制定配置项标识规则:制定配置项标识的规则和规范,确保标识的唯一性和易于识别。 3. 实施配置项标识:根据配置项标识规则,为每个配置项分配唯一的标识符,并将其记录在配置项库中。 四、配置控制 配置控制是指对配置项进行变更管理和控制,确保配置项的稳定性和一致性。配置控制的主要步骤包括: 1. 变更请求管理:对于项目中的变更请求,进行评估和管理,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 变更评审和批准:对于符合变更管理规范的变更请求,进行评审和批准,确保变更的质量和效果。 3. 变更实施和验证:根据批准的变更请求,进行变更的实施和验证,确保变更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4. 变更记录和跟踪:记录和跟踪每个变更的详细信息,以便后续的审计和追溯。 五、配置状态管理 配置状态管理是指对配置项的状态进行管理和跟踪,以便及时了解配置项的变更和状态。配置状态管理的主要步骤包括: 1. 确定配置状态标识:根据项目需求和配置管理策略,确定需要标识和管理的配置状态。 2. 配置状态变更管理:对于配置项的状态变更,进行评估和管理,

软件配置管理规范流程图

1 概述 1.1目的 本文档主要U的在于规项口配置管理活动,确保配置项正确地唯一标识并且易于存取,保证基线配置项的更改受控,明确基线状态,在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中建立和维护项LI产品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1.2适用围 本文档适用于不同类别的软件产品和软件项LI开发工程的配置管理活动,针对项LI不同在流程上作适当的删减。配置管理可采用各种工具及手工办法,本文件以cvs (并行版本系统)配置管理工具为例,规定公司的配置管理办法,使用其他工具时也可对应本文件的要求参照执行。 1.3术语和缩略语 1.3.1软件配置管理(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SCM) 软件配置管理是对软件修改进行标识、组织和控制的技术,用来协调和控制整个过程。是通过技术或行政手段对软件产品及其开发过程和生命周期进行控制、规的一系列措施。配置管理的LI标是记录软件产品的演化过程,确保软件开发者在软件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都能得到精确的不同版本的产品配置。 1.3.2配置项(Configuration Item, CI) 凡是纳入配置管理畴的工作成果统称为配置项,配置项逻辑上组成软件系统的各组成部分,一般是可以单独进行设计、实施和测试的。 每个配置项的主要属性有:名称、标签、文件状态、版本、作者、日期等。所有配置项都被保存在配置库里,确保不会混淆、丢失。配置项及其历史记录反映了软件的演化过程。 1.3.3基线(Baseline) 在配置管理系统中,基线就是一个配置项或一组配置项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时间点上通过正式评审而进入正式受控的一种状态,这些配置项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逻辑实体,而这个过程被称为“基线化”。每一个基线都是其下一步开发的出发点和参考点。基线确定了元素(配置项)的一个版本,且只确定一个版本。一般情况下,基线一般在指定的里程碑处创建,并与项LI中的里程碑保持同步。每个基线都将接受配置管理的严格控制,基线中的配置项被“冻结”了,不能再被任何人随意修改,对

软件配置管理流程

软件配置管理流程 1. 引言 软件配置管理是一种重要的项目管理方法,它能够确保软件开发过程中各个版本的正确性和一致性。本文档旨在介绍一种软件配置管理流程,以帮助团队有效地管理和控制软件配置。 2. 流程概述 软件配置管理流程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2.1 需求分析与规划 在项目开始阶段,团队需要与用户和利益相关者明确软件的需求,并制定相应的规划。这包括确定项目的范围、目标和可交付成果,以及制定配置管理计划。 2.2 配置识别

配置识别阶段是确定软件配置项的过程。团队需要分析软件系统,将其划分为可管理的配置项,以便进行后续的配置控制和追踪。 2.3 配置控制 配置控制是确保软件配置项按照规定的变更管理流程进行变更 的过程。团队需要建立变更控制委员会,审核和批准软件配置项的 变更请求,并跟踪变更的实施和验证结果。 2.4 配置状态管理 配置状态管理是跟踪和记录软件配置项的状态和变更历史的过程。团队需要建立配置管理数据库,记录每个配置项的版本、状态 和变更历史,以便追踪和审计。 2.5 配置审核与验证 在软件配置项的变更实施后,团队需要进行配置审核和验证, 确保变更符合预期,并对系统进行充分测试和验证,以确保其质量 和稳定性。

2.6 配置发布与交付 配置发布与交付是将经过审核和验证的软件配置项交付给用户和利益相关者的过程。团队需要制定发布计划,并确保配置项的正确部署和交付,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3. 推荐实践 为了有效地实施软件配置管理流程,以下是一些推荐的实践: - 建立清晰的配置管理政策和指南,与团队成员共享并执行; - 使用专业的软件配置管理工具,提供配置项的跟踪、控制和报告功能; - 定期进行配置审计和检查,确保配置管理过程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 与相关团队和利益相关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确保配置管理流程的顺利进行。 4. 总结

配置管理流程

配置管理流程 配置管理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对软件配置项进行控制和管理,确保开发过程中的配置项可追踪和可控。良好的配置管理流程不仅可以提高产品质量,还可以加快产品开发周期,并帮助团队更好地进行协作。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套完整的配置管理流程。 首先,配置管理开始于需求阶段。在需求定义环节,应该明确定义配置管理规则,并与所有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共识。根据这些规则,团队可以建立一个配置管理计划,其中包含了所需工具和流程。这样可以确保在项目初期就具备了一套完备的配置管理框架。 接下来是配置项的标识和版本控制。每个软件配置项都应该有一个唯一标识符,以便能够准确定位到具体的配置项。同时,为每个配置项建立版本控制机制,确保开发团队能够追踪和管理每个版本的变更。这有助于解决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方便回滚和追溯。 然后是配置项的发布管理。配置管理团队应该负责将经过测试和验证的配置项发布到相应的目标环境中。在发布之前,需要对配置项进行充分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和其他配置项的兼容性。只有通过了测试的才能发布到生产环境中,以避免可能的问题和故障。 在配置项的发布之后,还需要对其进行跟踪和定期审核。跟踪和审核的目的是确保配置项的状态和使用情况得到监控,并进

行必要的维护和更新。定期的审核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修复和改进。这对于项目的稳定运行和持续改进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配置管理流程还需要建立一套变更管理机制。在开发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需求变更或错误修复的情况,而这些变更都需要经过严格的评审和控制。通过建立变更管理机制,可以有效地控制和跟踪每个变更的具体内容和影响范围,从而减少潜在的风险和错误。 在实施配置管理流程的过程中,还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来支持和辅助。例如,版本控制工具可以用来管理和控制配置项的版本;问题跟踪工具可以用来跟踪和记录项目中的问题和变更;自动化构建工具可以用来更快地生成和部署配置项。这些工具的使用将大大提高配置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总结起来,配置管理流程是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明确定义规则,建立配置管理计划,进行标识和版本控制,发布和跟踪配置项,以及建立变更管理机制,可以帮助团队更好地进行项目开发和管理。使用相关工具的支持也能够提高配置管理的效率。良好的配置管理流程将为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

软件配置管理控制程序

配置管理控制程序 版本号修订内容编制人审阅人日期

历史记录

目录

1.引言 1.1目的 本程序文件定义了本组织的配置管理的过程,目的是规范公司的软件配置管理活动,使公司的所有软件开发项目的软件配置管理活动都能按照统一的要求进行。 1.2 使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公司的所有软件项目。 1.3 名词和缩写 CM(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配置管理 SCCB (Software Configuration Control Board) 软件配置管理控制委员会 CC (Configuration Controller) 配置管理员 工作产品(Work Products):项目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中产生的有价值的成果,例如源代码、数据和各种文档。 配置项(Configuration Item, CI):纳入到配置管理范畴作为单个实体对待的工作产品称为配置项[IEEE Std 610.12 - 1990 ];配置项包括:项目计划书、需求文档、设计文档、源代码、可执行代码、测试用例、运行软件所需的各种数据,它们经评审和检查通过后进入软件配置管理。 基线(Baseline):一组拥有唯一标识号的需求、设计、源代码文卷以及相应的可执行代码、构造文卷和用户文档构成一条基线。基线一经放行,就可以作为从配置管理系统检索源代码文卷(配置项)和生成可执行文卷的工具。 2角色与职责 2.1软件配置管理组(CM) CM组是项目里的一个小组,根据项目大小,可以由一个人,或者多人组成,小组的成员称为配置管理员(CC),通常由公司的质量保证组安排,加入到项目组,由项目经理领导。 CM组建立并管理配置管理库系统。 CM组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有关CM活动的培训。 项目组的CM组负责在该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进行配置管理活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