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蹉跎岁月:知青下乡摆拍老照片 (欣赏图)

蹉跎岁月:知青下乡摆拍老照片 (欣赏图)

蹉跎岁月:知青下乡摆拍老照片 (欣赏图)

 蹉跎岁月:知青下乡摆拍老照片(欣赏图)

?蹉跎岁月:知青下乡摆拍老照片

2015-06-15 老照片里的故事图集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从50年代中开始就组织将城市中的年轻人移居到农村,尤其是边远的农村地区建立农场。早在1953年《人民日报》就发表社论《组织高校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1955年毛泽东提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成为后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口号。从这一年开始共青团开始组织农场,鼓励和组织年轻人参加垦荒运动。当时,美术家朱宣咸1958年创作的作品《知识青年出工去》,就非常典型生动的记录了在那个特定时代知识青年的画面。

这组老照片是一组摆拍照,正描述了知青在上山下乡期间的那些生活场景。

知青在云南版纳朱克家

知青下乡的历史背景

知青下乡的历史背景 六十年代初,中国出现了极其严重的“三年自然灾害”,农业大面积减产、绝产,再加上“大跃进”的瞎折腾,全国各地都面临着吃不饱饭的问题,特别是贫困的农村地区,饿死的人不计其数。这时候,城里人的日子也好不到哪去,仅仅是填饱肚子而已,有的城市甚至连肚子都填不饱。正在这时,新中国成立后刚刚上学和刚刚出生新一代年轻人,正赶上高中、初中毕业,他们能入大学学习的仅仅是少数,大多数人都需要到社会上就业。而经济的全面萧条,使他们根本不可能都在城里找到工作。有这样一大群年轻力壮的青年,若在城市里无业流浪,那意味着什么,那就意味着不稳定,就像埋下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毛主席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说“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就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刚才说了,这群年轻人,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第一代人,他们伴随着新中国长大,在党和政府的教育下,他们满脑子都是“建设新中国”、“学习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将青春奉献给伟大祖国”的伟大理想和信念,他们正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无所畏惧、无私奉献、敢叫日月换新天的一代青年人。所以,他们以无上的激情,响应毛主席的召开,义无返顾地离开城市,走向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去锻炼自己。当年的北大荒、大西北、大草原、大山沟、边疆地区,都成了“知青”云集的地方。 但到了农村之后,这些在城里娇生惯养的年轻人,很快发现现实生活要比他们的想像残酷得多,他们面临是贫穷,是每天吃不饱肚子,是每天艰辛的农业劳作,是很几乎看不到希望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人更新观念,踏下心来,努力劳动;有的人在劳动的同时,不忘学习点知识;有的人万念俱灰,无聊度日;有的人在乡村里胡作非为;有的人依靠家里的关系,想办法回城工作,或者通过“当兵”曲线回城。总之,他们经历着残酷的人生洗礼,他们所经历的苦辣酸甜,这些从有关“知青”生活的小说、电影、电视剧都可以看到。 经过十多年后,中国终于走出苦难,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那些知青们,在青春已经无情逝去的时候,终于盼到了回城的希望,但是还心急不得,还得根据各种政策,分批陆续回城。

赣府厅发

赣府厅发〔2010〕29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妥善解决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的“老有所养”问题,促进社会和谐,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西省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赣府发[2006]8号)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0年民生工程安排意见的通知》(赣府发[2010]5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经省政府同意,现就解决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养老保障等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养老保障实施范围和对象 (一)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是指由国家统一组织的原城镇上山下乡插队知识青年,返城后一直未经县以上劳动或人事行政部门办理正式招收录用手续、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未享受未参保城镇大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养老生活补助且在2009年12月31日前具有我省城镇户籍的人员。 (二)认定上山下乡知青身份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1962年以来,城镇青年由县级及县以上知青安置办、四个面向办、知青办组织动员上山下乡的;(2)1968年以来,动员城镇居民下乡随同下乡的子女,当时年龄在16至25周岁的,以及城镇居民“收回”时,留在农村的子女年满17周岁的;(3)落实政策“收回”的干部、职工留在农村的子女,原属城镇户口,“收回”时年龄满17周岁的。 二、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养老保障办法 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本人自愿,可选择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参照未参保城镇大集体企业退休人员享受养老生活补助。 (一)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办法 1、2009年12月31日前,男未满60周岁、女未满55周岁的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本人自愿,可按个人身份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补缴从1995年10月1日起至办理补缴手续时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补缴基数统一按不低于办理补缴时所在设区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核定,缴费比例按20%计算。补缴期间缴费指数统一按办理补缴手续时的缴费基数与所在设区市上年度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计算。个人账户按缴费基数总额的8%一次性记录。补缴后,仍未达到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的,按规定按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按本《通知》补缴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

上山下乡运动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上山下乡运动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这几天网上正在热议当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我虽然没有当过知识青年,但是小时候在鄂西老家看见过很多知识青年,还有几个小时候的老师就是知青。所以就去查了查资料,写了些东西参与讨论。 我认为,对于一种现象,一场战争,一种运动,一场革命是否应该进行,往往同时有着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生活经历的人的看法,比只生活在相对单一的时代的人的看法要深刻和准确。比如,在甲午战争中就担任北洋海军将领、后又经历中国历次内部和对外的战争的海军耆宿萨镇冰老将军,在垂暮之年看到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并取得胜利的时候,他对于抗美援朝战争的必要性的认识,就比现在那些算着经济的小账整天哇哇地叫着抗美援朝不该打,打亏了的人们的认识要深刻得多。而对于缺乏这种跨时代生活经历的人(例如处于中青年时期的当代人)而言,则需要通过多阅读和研究历史来获得对一些重大事件的正确判断。对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群众性运动也应该从类似的角度来认识和判断。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总结各个古典文明为何都被蛮族征服的原因时说,从公元1~2世纪开始,所有的古典文明,包括中国的汉朝以及西方的罗马帝国,都面临了技术发展停滞的问题。因为技术改进的停滞,导致这些文明古国的经济发展跟不上帝国扩张的脚步,导致不得不提高捐税,从而引起贫困增加,激起城乡暴动,从而

招致了蛮族的入侵。按照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说法,这种技术发展的停滞的关键原因,是因为“各地统治集团只知道剥削现有的财富,不知道怎样去创造更多的新财富”,因为奴隶制的存在,“使用奴隶从事劳动,一般比设计、制造新机器简单,成本也更低廉”,而且,“既然劳动是奴隶的事情,自由民便以此为辱”,从而导致了“有条理思维的哲学家与工匠的分离”。这里他举了一个中国的例子,就是人们热衷于蓄长指甲。而作为对比,后来进入近代的西方,“哲学家的条理思维与工匠的实践经验及传统知识的互相影响”,完成了伟大的科学和工业革命(详见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七版修订版,第二编,第8章,古典文明的终结)。 按照我的理解,这种导致技术发展停滞的原因,在中国,总结起来,就是知识分子脱离生产,而大量从事生产的农民却缺知识和相对有条理的系统思维,从而导致中国的生产力在整个封建时代(我对作者将汉朝以后明朝以前的中国历史按照西方史学界的划分方法归为中世纪不太赞同,故仍以整个封建时代称之)得不到革命性的提高。我不知道他所说的中国古人喜欢蓄长指甲的习惯是不是真的,但是蓄长指甲,确实是适合翻书,而不适合劳动的。 开国领袖毛主席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都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和理解。我个人认为,如果毛主席抽出哪怕少部分的精力来从事历史研究的话,其成就将不低于当代任何一位历史大家。更何况,毛主席,以及跟随着他干革命的共和国创立者们,大都仅仅比前面说的萨镇冰将军小一代或两代,他们也大都出生于清朝末年,经历了辛亥革命、军

上海知青的“孽债”

上海知青的“孽债” 知青孽债——深埋的爱东方卫视“幸福魔方”栏目一个上海知青的真实故事,爱有多深、情有多重!在当时大时代的背景下,无奈!无言!无限感慨!一个上海知青的“孽债”刺梅的博客云南因有西双版纳的亚热带风光,有绵延数千里的边境线,所以使很多人对这个地方充满了向往。尤其是那些婀娜多姿的傣族姑娘,身着凸现腰身的筒裙,头顶浓密别致的发鬏,摆动杨柳腰肢,轻挪细碎步履,时隐时现的穿梭在茂盛的雨林之中,将这片神奇的土地衬托得更加美丽迷人。 而当年上海知青随着下乡插队的滚滚洪流,有些身不由己的将自己的命运,和这里的人们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在没有人烟的深山老林中,他们开垦荒地,种植橡胶,将青春的年华和充满激情的汗水肆意挥洒。 随着他们种植的橡胶树一天天的长大,他们和当地姑娘小伙的感情也在不断的演变升华,在茂密的原始森林里上演了一幕幕幸福甜蜜的爱情喜剧。 但突如其来的知青返城大潮,却将一对对沐浴在爱河之中的“鸳鸯”美梦惊醒,缠绵绯恻的情感成了某些知青实现理想的羁绊。 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注定这些本该是喜剧里的男女主角,

必然成为悲剧中的人物。而当年轰动一时的电视剧《孽债》,正是把那个时期,下乡到云南的有些上海知青,为此而背上了一个个让他们一辈子都还不完的“孽债”的特殊经历,真实的演绎了出来。 酷爱养鸟的老宋,就是在68年下乡到云南的上海知青,现在和妻子在上海过着一般老百姓平淡而又安详的幸福生活。一天,这种平静的生活被老宋的突然离家出走打断了。在老宋妻子的求助下,江苏卫视的记者根据她提供的地址,到老宋曾下乡的地方云南去寻找他。因为他妻子说,老宋插队时曾有个当地的初恋情人,从种种迹象表明,老宋还和她有着来往,她怀疑老宋这次就是到云南他那个初恋情人那里去了。 当记者沿着崎岖的山路,辗转来到当年老宋下乡的寨子。经过打听,果然有这样一个叫香玉的女人,因病在医院住着。记者从村干部那里还得到了一个让他们很意外的情况,说香玉还有一个和上海知青生的儿子,已长大成人。 难道真像老宋妻子怀疑的那样,在老宋身上也有一笔像电视剧里一样的“孽债”?! 记者带着疑问进一步寻访,发现老宋果然是在这里,并且在医院精心照料着病床上的初恋情人香玉已经好几天了。 随着老宋的讲述,一段尘封已久的情感纠葛,渐渐浮出了水面:这是一个由两位上海知青,和一个傣族姑娘共同演绎得

亲历者回忆知青岁月

亲历者回忆知青岁月 亲历者回忆知青岁月 文史精华 1968年深冬,毛泽东主席发表了一段几乎影响涉及到中国每一座城市每一个有子女家庭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当我听到这个必然要用锣鼓口号上街游行以示拥护的“最高指示”时,天津晚间的气温已经很低,海河变成了一条冰带。大凡从那年代过来的人都清楚,对“最高指示”的庆祝是不能过夜的。过夜就是不忠,不忠则意味着不革命,而不革命的罪名那是“相当”可怕呀。 天虽冷,但游行的人却满头大汗。有的当场还写了血书,以示坚决去农村扎根一辈子的红心。其时,欢庆中几乎所有人都顾不上细想,“再教育”这句话里可能还含有另一种“解读”,而这种“解读”就催生了知青下乡初期一些很可怕的事情。作为从天津市第一批到长城以北青龙县插队的知青,我愿将亲身经历的一些事写出,以告世人。

那段最高指示中最让人激动并产生联想的话,应该是,“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不要说对青少年,就是对成年人,也极富巨大的诱惑力和感召力。尽管我因家庭出身的缘故不是红卫兵,心中对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多有恐惧而缺少激情,但听了街道高音喇叭里一遍遍地广播,还是不由自主也产生了些美好的向往与憧憬。脑袋里的画面于是也就有了,模样基本上是电影《我们村里的年青人》、《朝阳沟》,甚至还有《蚕花姑娘》(女主角很好看)等等。至于接受“再教育”那个“再”字意味着什么,根本就未曾去想。日后才发现那个“再”字很可怕,它毫不留情地使知青身陷于一个很低的层次,从而去接受又一次无情的“教育”。用当时贫下中农中某些人的理解,就是这些学生在学校里接受教育已经不管用了,城里不希罕要他们,因此只能下放到乡下再接受一次教育。这类话在我初到乡下时常听到。 1969年初,我们“老三届”大部分(有少数六八年去了内蒙古农村和黑龙江兵团)还呆在学校里。我是天津第三十四中的学生。三十四中的校舍是原军阀曹锟的公馆,由一片庞大华丽的西洋式楼群庭院组成。在一间宽大的教室里,一位叫林海青的当地干部向我们介绍了青龙县。他口才好,很善讲,

(√)户口迁出证明格式

三一文库(https://www.doczj.com/doc/f46071347.html,)/实用范文/证明范本 〔户口迁出证明格式〕 *第一篇:户口迁出证明 证明 兹有本社区居民,男,出生于年月日,户籍地址:号,现为生活和工作方便,申请户口迁往同意迁出。 特此证明 社区居委会 20XX-07-22 *第二篇:同意户口迁出证明 同意户口迁出证明由本人持(1)落户申请书;(2)被投靠人所在单位或街道办 户口迁移证流程事处出具的证明;(3)投靠人原籍户籍 证明;(4)结婚证原件、复印件;(5)双方身份证复印件;(6)投靠人原籍街道办事处出具的无业证明;(7)投靠人户口是兵 团的,由兵团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出具无业证明,到所在派出所申报,由户籍警核实后填写“申请入户审批表”的签署意见,并由户籍警给申报人填写《办理户口、居民身份证责任

书》交申报人,申报材料经所长审核后,上报分(县)公安局审批并打印准迁证下发各派出所,申报人凭《办理户口、居民身份证责任书》回执领取准迁证。居民、职工家属申报“农转非”落户须知:由本人持(1)落户申请书;(2)被投靠人所在单位或街道办事处出具的证明;(3)投靠人原籍户籍证明:(4)结婚证原件、复印件;(5)双方身份证复印件;(6)投靠人户口是兵团的,由兵团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出具无业证明,到所在派出所申报,由户籍警核实后填写“申请入户审批表”的签署意见,并由户籍警给申报人填写《办理户口、居民身份证责任书》交申报人,申报材料经所长审核后,上报分(县)公安局审批并打印准迁证下发各派出所,申报人凭《办理户口、居民身份证责任书》回执领取准迁证。 补办户口迁移证程序办理“农转非”需要的相关手续:(1)申请书;(2)原派出所出具的户籍证明(3)暂住证(4)由所在乡计生站出具的《流动人口婚育证》(4)房产证(5)身份证复印件(6)用《流动人口婚育证》在街道办事处换榷计生回执单》(7)迁移地派出所管段民-警填写的“入户审批表”(8)一寸近期免冠照片4张 成建制单位搬迁落户: 由申请单位向人民政府写出报告,市公安局根据政府批准文件和落户花名册审核提出意见,报政府批准,由市公安局会同有关单位批准后,到派出所落户。

1968年知青

1968年2000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文章引述了毛泽东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随即在全国开展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此后到1978年,有近2000万知青上山下乡,接受“很有必要”的“贫下中农再教育”去了。但上山下乡并非始自“文化大革命”,它从50年代便被倡导,至60年代而展开。对当时的知青来说,他们到农村去,是为了消灭“三大差别”,带有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邢燕子、侯隽、董加耕等一大批优秀青年,便是他们的典型代表。因此,广义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前后经历25年,知青总数达2000万人左右。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特殊的历史为一代青年提供的一条特殊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有宝贵青春的荒废。有美好理想的破灭,有生活信心的动摇,更有一代知青的奋斗业绩。在国家最艰难的岁月,是他们同当地人民一起。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支撑着共和国大厦。较之后来的青年,他们更多一些对人生艰辛的领悟,更多具有吃苦耐劳的品格。“知青”二字已不是单纯字面上的含义,而是那段特殊经历赋予他们的一种“资格”。 千万知青上山下乡始末 从1955年开始,就业压力就开始变得很大。1955年提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提出要开荒3868万亩,要完成这个任务,除了农民和一些国营农场外,必须另外组织力量去完成。这个任务交给共

青团中央,团中央就组建青年自愿垦荒队。当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亲自抓的这件事,但这个路子后来也不通。 毛泽东发出第一次号召 1955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一篇文章的按语里说:“农村是个广阔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发出上山下乡运动的号召,他讲这句话是从农村需要来讲,不是从解决城市就业的角度谈的,农村社会主义高潮到来时,农村建立合作社,缺乏保管、会计、出纳等人才。 毛泽东的号召成为多年来上山下乡的指导思想。紧接着1956年搞农业发展纲要,纲要正式通过时就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上山下乡”这个词。那个时候,城市就业问题等内部矛盾也很多,如毕业生出路问题等。 出台纲领性文件 196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城镇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这是上山下乡运动一个纲领性文件。1965年中央办公厅发布了通知,说不再修改了,就依此发布。从此,上山下乡被列入党和国家重要的日常工作范围。 那时工作有组织,每年都有计划、安排,都有物质、经费的保障,组织比较严密,强调自愿原则。“文革”前5年有计划上山下乡共下

还原知青上山下乡的青葱岁月

还原知青上山下乡的青葱岁月 收藏人:RK588 2014-08-16 | 阅:12 转:3 | 来源 | 分享 2012-05-11 21:52:40 【多维历史】“知青时期的结婚证书、边境通行证、林权证、下乡时的工分记录本……”2009年,重庆市档案局面向社会发起了一场征集重庆知青档案的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从1969年—1976年,重庆插队、支边的知青有100多万人,他们当年使用过的物品,除部分被政府机构保存外,绝大多数都散落在居民家庭、知青个人和一些收藏者处,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少已经损毁、遗失。 征集活动进行了两年,到目前为止,重庆市档案局累计收到了重庆知青捐赠物件1800多件,这与百万之众的知青人数,完全不成比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社会影响之深远,历史罕见,收集和保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各种物品,真实记录这段不寻常的历史,对于探讨知青这代人的命运以及他们身上特有的艰苦奋斗精神,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重庆市档案局副局长陈治平如是说。 割胶刀,在凌晨4点嚓嚓割响 捐赠品:一把割胶刀

捐赠人:沈治德 下乡地:云南西双版纳景洪 沈治德在云南当过8年知青,割过一年多的橡胶。虽然短暂,却一生难忘。返城时,他留了一把割胶刀在身边,算是对自己知青生涯的纪念。 “割胶,是个体力加技术活。”沈治德打开了记忆的匣子。“那是1976年的事情。” 割胶班的知青,每天4点就要起床,“割胶要趁早。”这是行话。沈治德的印象里,似乎是天南海北的人聚到一块来割胶,上海的、昆明的、湖南的……一行人,头戴解放帽,顶着胶灯,唱着歌,在山林中跑上跑下。 那时,每人一个树位,有多有少,少的200棵橡胶树,多的300棵。橡胶树的株距3-4米,行距8-10米,这是不小的方圆,在黑暗中,把这些橡胶树一棵不漏地割完,也不容易。 沈治德的树位,在一片小坡上,间或有鸟儿的鸣叫。凌晨五点起来割胶,透过密密的防护林,隔壁树位的胶灯光若隐若现。刚开始割夜胶时,胶灯所照之处,树枝树叶呈现各种怪形怪状,他就会吹着口哨,给自己找乐,也给隔壁的女胶友壮胆。隔壁的女胶友有时也会唱两句民歌,爱情,也会在这个时候不经意地降临。 然而,割胶刀可不能停。知青们得按一定的路线,按胶树的产量和不同的出胶速度,先后走完自己树位的每棵树。割完胶,要等半个来小时的胶水,此时,天微微亮,整个世界有种出水芙蓉般的美好,沈治德就磨磨胶刀、听听鸟鸣,享受这短暂的宁静。收胶,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一杯杯胶水倒进桶中,这一天的割胶工作就算完成了。 由于受气温影响,整个割胶工作必须在两三个小时内完成。一身旧衣服溅满变成黑色的胶水点,像个乞丐似的赶回屋里吃饭,虽苦犹乐。 比技术,比思想,比比谁是割胶高手。“大力种植橡胶,满足全国人民需要。”林地里,那醒目的标语四处飘荡,更是鼓舞了知青们的斗志。因为技术出众,沈治德数次参加过割胶先代会(先进代表大会)。时隔多年,沈治德还能想起当年的割胶岁月———身着溅满胶水且已发黑的工作服,腰间扎一胶篓(装胶刀、磨刀石),挑一担胶桶,意气风发。 一把小小的割胶刀,记载了知青时代的青春和热血,沈治德毫不犹豫地把它捐赠给了重庆知青档案,“这是我们那个年代的故事。” 我有一片林 捐赠品:林权证 捐赠人:万志雄 下乡地:四川通江

忻县的北京知青名录

忻县的北京知青名录 摆弄治政能力有余,管理经济能力空白的毛泽东,康生,柯庆施,陈伯达,张春桥等人常常拿治政手段来解决经济问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就是明显的一例。他们搞的文革使工农业生产停滞不前,城市没有了就业的机会。把一大批城市初中高中的还未成年的学生娃娃,以治政口号驱赶到他们跟本难以接受的农村环境中以体力劳动赚取微薄的工分值来维持生命。毁了他们正常受教育的权利,毁了他们适龄恋爱婚姻的机缘,使人生未来变的捉摸不定。后来的一系列的返城折腾都把他们搞的精疲力竭。他们应当好好写写各自的经历,实实在在说出他们的苦处,给当权者一个警世名言,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不再重演。 在四五十年前,我要说如上的话就是"现行反革命"是会被五花大绑枪决的。大部分的人至今还心有余悸,不敢说实在的话。他们是哭着被运出北京,到农村住集体户,吃的是当时最差的食物,干的是沉重的体力活。说个不入时代的话,唱段不入时代的小曲就会被批被抓,有的甚至被枪决。说是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当时有权力的农村贫下中农干部都在千方百计的让他们的子女逃离农村,这就是最好的现身说法“再教育”。“再教育”的结果就是死也要回城。 “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亦真亦幻难取舍。悲欢离合都曾经有过,这样执着究竟为什么?漫漫人生路上下求索,心中渴望真诚的生

活。谁能告诉我是对还是错?问询南来北往的客。” “恩怨忘却,留下真情重头说,相伴人间万家灯火。故事不多宛如平常一段歌,过去未来共斟酌。” 毛泽东,康生,柯庆施,陈伯达,张春桥这些人都死了,对他们的批评,他们再不能发狠发威。有了这样的几会,我希望有一些北京的知青能够把当年在忻县的困苦经历写出来,把他们因为上山下乡给他日后生活带来的坎坷写出来。把真实的记录留给“未来共斟酌” 这“困惑”现在看来确是毛泽东他们一手造成的。 新浪博客中有一个《正外外的博客》。《正外外的博客》中有一篇《剪裁酸楚,过滤苦痛青春的回忆依然鲜活——农村插队二、三事》的博文,写的有些内容。ht tp://https://www.doczj.com/doc/f46071347.html,/s/blog_764439df0101gc19.html 她写到: 1968年11月28日,17岁的我随着上山下乡的大潮,与女二中的许多人来到山西忻县(现叫忻府区)农村插队落户。班上三位女同学和我,被分到忻县平川的一个大队。现在也说不清,我脑子哪根筋搭错了,怂着这三位女同学与我在县城学习班一起写了血书:坚决到忻县最艰苦的山区去,到革命老根据地后河堡去安家落户。此事惊动了县长,由于我们死活不服从分配,最后把我们四位女生分到远离女二中插队点,到半山区半丘陵的上寺公社上寺大队。县领导不敢把我们四个女孩子放到没

关于解决原城镇集体企业职工和返城知青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

关于解决原城镇集体企业职工和返城知青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有关问 题的通知 岳府办发〔2009〕12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翠湖景区管委会,县级各部门,省市驻岳单位: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解决原城镇集体企业职工和返城知青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川办函〔2008〕185号)和《广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广安市财政局关于解决原城镇集体企业职工和返城知青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有关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广安劳社办〔2008〕58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妥善解决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原城镇集体企业职工和返城知青(以下简称“超龄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适用范围 2008年12月31日前,具有我县城镇户籍,男年满60周岁(1948年12月31日前出生)、女年满50周岁(1958年12月31日前出生)的下列超龄人员,本人自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到县社保局办理参保缴费手续。 (一)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原城镇集体企业职工和返城知青。(二)原厂矿、街道所属的城镇集体企业自行招用且具有原始档案依据的超龄人员。 (三)曾经参加过基本养老保险,因缴费年限不符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

件已作一次性处理并已终止了养老保险关系的超龄人员。 (四)户籍所在地和原城镇集体企业所在地不一致的超龄人员,可凭 档案及原城镇集体企业主管局有关证明材料在户籍所在地自愿申请 参保。 (五)具有我县城镇户籍的其他各级机关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已离职的 原职工,超过法定退休年龄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也可参照川办函〔2008〕185号文件规定自愿申请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在川办函〔2008〕185号文件下发前,已按有关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并享受基本养老金待遇的人员,不纳入此次解决范围。 二、办理时间及程序 (一)办理时间。自2009年2月16日至2009年5月31日,逾期一律不予办理。在2009年5月31日之前办理完参保缴费手续,参保时间确定为2008年12月31日。 (二)办理程序。 1.审查身份。凡自愿申请参保的人员,需自行准备个人原始档案材料、户口簿和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近期免冠1寸照片2张等资料。原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到县档案馆复印上山下乡原始依据并加盖县档 案局鲜章后到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审核资料;原街道企业、镇办企业人员到户口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填写《岳池县原城镇集体企业和返城知青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申报表》,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组织人员审核档案资料;各级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不含街道企业)已离职的原职工到主管部门填写《岳池县原城镇集体企业和返城知青参加基本养

固定工工龄认定

固定工工龄认定 发布日期:2010-11-12 联系电话: 办理部门:市劳动保险办生 育福利处 办理地点:福州南路8号2楼 办理时间: 法定依据: 国家、省、市相关规定 申请材料: (1)退休职工对原参加革命工作时间提出疑问的须持:人事档案、退休审批表。 (2)按征地“土劳比”政策安置人员须持:人事档案、职工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市政府(或计委、建委)批准的征地批文、劳动行政部门批准的招收工人就业介绍信和招工花名册。 (3)农工商企业职工确认农龄的须持:人事档案、村集体建立的大户口簿、本人户口簿、身份证、集体待遇分配凭证、职工养老保险手

册。 (4)计划内临时工:人事档案、临时工使用期限批准书(临时工调配通知单)、临时工制度改革转正人员呈批表或临时工发放工资原始凭证。 (5)民办教师:人事档案、民办教师证书、民办教师任免呈批表、民办教师花名册(教委备案)或发放工资原始凭证。 (6)劳动(人事)代理机构原企业固定职工首次参加社会保险人员:人事档案(其中包括失业人员登记表、劳动合同书、解除合同报告书)或发放工资原始凭证。 (7)机关、事业单位和省级统筹单位及外省、市已参保的固定工调转我市企业的参保人员:人事档案、职工养老保险个人帐户转移单。(8)企业原固定职工首次参保人员和复员、退伍、转业到企业的职工:人事档案、《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就业介绍信》、复员、退伍军人自谋职业证、退伍(转业)证。 (9)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人事档案、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登记表、政审表、上山下乡办公室证明信、上山下乡办公室补办的知青手续。(10)兵团支边职工:人事档案。 (11)休长期病假人员:人事档案、病假台帐、发放工资原始凭证。(12)文革期间(66—69年)国家统招大中专毕业生延误分配人员:人事档案、《毕业证书》。 (13)退休职工对原连续工龄提出疑问的须持:人事档案、退休审批表。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底对于中国意味着什么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底对于中国意味着什么关于文革时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一空前绝后的大运动对于当时甚至以后之中国的影响,我们须置身于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中去考量,撇开个人因素,以理性思维站在客观的角度多视角解析,才能真正理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对于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因此,对于这个问题,本人主要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原因入手,浅析这一运动对中国的影响。 一.知识青年山上下乡的原因 文革时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其发生及其延续,具有当时政治上的原因,也有经济方面的原因。 首先从政治上看,建国初期党内部政治不稳定,毛泽东个人农民出生,少年时期的经历使他骨子里饱含农民习气,对农民以及农村问题甚是着迷。他认为过去学校里培养出来的学生的世界观都是资产阶级的,不利于红色革命的延续,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再教育,彻底杜绝资产阶级和封建阶级的旧思想,并希望知识青年要在革命的大风大浪中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造就成为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而要达到这个目标,一条重要的路径就是在正确路线的指导下,接受工农兵的再教育,同农工相结合。但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他的思想极易被极左思潮利用,推波助澜,把愿不愿意山上下乡当做衡量一个青年人是否革命的重要标准,因此最后由一个简单的知识青年下放基层再教育问题演变为高度政治化的社会运动。

其次从经济上看,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已经破坏了很多厂矿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全国各地的工厂、企业已是处于半瘫痪或瘫痪的状态,经济建设出现停滞,生产发展速度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厂矿根本不可能招收新的工人,即使招收,那数目也是非常小的。于是,客观上要安置这些青年,就只能面向基层、面向边疆、面向农村。而农村土地资源丰富,地广人稀,知识青年到农村一来可以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二来可以支援农村的经济建设,所以当时选择知识青年山上下乡也有其深远考虑。 二.知识青年山上下乡对中国的影响 上面说到知识青年山上下乡运动是历史上空前绝后的,那么其对于中国的影响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其影响之深、之远,已随着历史的长河,深深烙印于那代经历过它的革命先辈们身上,或是悲壮、或是失落,也或是幸福,只有他们或许才说的清楚。如今,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已成了过去,中国的历史也已走到了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建设的年代。我们今天回顾历史,寻访那失落的岁月,实质上实在寻找失落的精神,寻找奋斗的内驱力。到底这场运动对中国意味着什么,还应当从多方面进行客观的评价。 1.从社会角度看,首先,文革时期知识青年山上下乡并没有使国家甩掉剩余劳动力的承重包袱,相反的是加深了就业的复杂性和严重性。从反面说,大规模的知识青年山上下乡纯粹是为了解决城镇劳动力问题,安排缺乏整体的规划,形式单一,带有强烈的强迫性,运动

有关下乡知青受迫害的概况

有关下乡知青受迫害的概况 最近,我在河南省图书馆查阅资料时,看到有关当年知青受迫害的官方统计数据,虽是冰山一角,但触目惊心,令人愤慨! 文革开始的1966年至结束的1978年,全国约有1700万知青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这些知青由城市落户到到农村和边疆以后,不仅要饱受思想的煎熬,劳动的艰辛和生活的苦难,还有部分知青受到了迫害问题。当年有少数品德败坏的农村及农场的干部、地痞流氓,借“再教育”之机,对身处弱势、没有反抗能力的十七、八岁知青任意欺辱、摧残、迫害,其中最骇人听闻的是女知青被侮辱,奸淫的案件。“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无法制状态,为这种犯罪现象的滋生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到70年代初,知识青年受迫害已经成为一个尖锐的社会问题。1973年6月,全国知青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召开前,国务院知青办曾对各地知青状况进行了摸底调查。根据24个省、市、区的不完全统计,1969年至 1973年5月,全国共发生迫害知青案件 2.3万余起。其中,奸污女知青案件约占70%以上。据国务院知青办简报披露: 辽宁省1968年至1973年,共发生摧残和奸污女知青案件3400多起。四川省3296起。河北省,仅1972年迫害知青案件就126起,其中奸污案119起,占94%。1973年国务院知青办简报第11期登载,据云南兵团不完全统计: 一些 兵团吊打知青69起,仅一师批斗知青727人,有的知青被吊起来活活打死;黑龙江兵团发生奸污女知青事件365起;内蒙古兵团被奸污的女知青达299人,罪犯中有现役干部209人。云南兵团奸污女知青事件139起;广州兵团奸污女知青事件193起,其中涉案师级干部2人,团级干部38人。云南生产建设兵团赴上海汇报团汇报材料中提到: 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女知青被奸污96人,被捆绑吊打852人。

不堪回首的女知青血泪

不堪回首的女知青血泪 文章来源:《凤凰博报》信力建 我在《知青运动是历史的反动》一文中指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一个“已经被历史和实践否定了的运动”。其实,否定它的不仅有历史和实践,更有知青——尤其是女知青——的血泪。 1968 年12月21日,在“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下,毛泽东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紧接着“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口号声响彻中华大地。全国二千万正值应该继续读书的适龄青年,带着淳朴的政治理想和激情与希望,豪情满怀地惜别家人、告别城市,大规模地迁徙到农村这片“广阔天地”干革命。从那时起,轰轰烈烈的火车,汽车从北京、天津、上海、哈尔滨、杭州、温州等地运载着红卫兵和学生一次次驶向北大荒、内蒙古、云南、海南岛……开始了接受比他们知识更匮乏的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窘迫、艰难、困苦的生活。 不能否认,,当年的知识青年的这种生活、这种豪情、这种信念,是那个年代的狂热,那个年代的虔诚,是发自内心的,是无愧的。不是么?刚刚走出学校的小青年也不过只有适龄十七八岁,在那种严酷的生存环境里,用稚嫩的身躯、脆弱的生命,抗衡着千古荒原那巨大的自然力量,那难以想

象的艰苦、困难的生活是多么的煎熬。对知识青年来说;如果打娘肚子里出来就生活在穷乡僻壤的农村、边疆,没见过外面的世界,到也罢了。苦就苦在投胎在大城市,生活在贫瘠的农村,而且要插队一辈子,自己的青春和人生将意味着被这片黑泥土慢慢消损、吞噬。 但是,最令知识青年心悸的,恐怕还不是生活条件的艰苦,体力劳动的繁重,而是人生安全没有保障。仅就吉林的九台一个县,1973年前的调查就发现迫害知识青年案件73起。其中,强奸、奸污下乡女知青案件63起,占86%。受害人83人。其中,自杀1人,自杀未遂3 人,怀孕打胎5人,生孩子6人,身心遭受摧残严重疾病的12人。1968年至1973年初,湖北省天门县先后安置下乡知青1.3万余人,共发生奸污、迫害女知青案件203起。女知青的受害率比九台还高。 农村基层干部多数是利用职权,借招生、招工、上学、发展党员之机,对女知青进行奸污的。九台某生产队长齐殿发,先后强奸、奸污、猥亵妇女23名,公开宣扬“好汉霸九妻”把女知青骗到他家住宿。1971年春,在其妻子的助力下,将女知青蔡某强奸,蔡右眼被齐犯击伤。蔡受伤后痛不欲生,忍辱投河,被人救回。齐对蔡软硬兼施,一方面哄骗说:“你放心,小队有我,大队有我哥哥,公社、县里我有人,将来招工一定叫你走。”另一方面又恐吓道:“这是我们齐家的天下,你要告发,我顶多半年不当队长,我叫你骨头渣子烂

知青岁月留痕

知青岁月留痕 1955年,毛主席关于“农村是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批示发表,由此开始,一个延续20多年,先后与1800多万青年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了,笔者也是其中一员。 1960年9月,我考入河北承德石油学院。当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国家决定大量精减职工,减少城镇人口,并再次掀起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高潮。1962年9月,石油学院和国内许多院校一样,对专业设置进行了调整,一些专业被取消了,包括我在内的数百名学员不得不中止学业,含泪离开校园。 当时,离校学员的安置方向主要是到国营农、牧场;其次是返回原籍。我原籍石家庄市,为了响应“大

办农业”的号召,毅然放弃回城的机会,和120多名同学一起到河北坝上地区一个自然条件非常艰苦的国营牧场落户,当了一名农工。我在那里工作、成家、入党、提干,一千就是30年,把一生最美好的年华留在了坝上,留在了草原。 如今我已年近古稀,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资料和物品尤为钟爱。每次见到这些物品,我都觉得好像看到了那日渐远去的知青岁月,似乎那些工友同学又久别重逢回到了身边。 以下是我多年收藏的一些有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藏品: 图1~6是发表毛主席指示的《人民日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文件选编》、下乡上山批准书、光荣证、不动员下乡证明、回城证。 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有严格的政策规定。例如,

知识青年要上山下乡,必须经过个人申请、组织批准的手续,并有明文规定。上述证件等就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按照有关政策进行的明证。 图7~9是赠送下乡知识青年的《毛选》、搪瓷水杯和购物券。 被批准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在下乡之前会参加隆重的欢送会领取下乡上山批准书或光荣证,同时,还会收到一些纪念品。比如各种版本的《毛选》和《毛主席语录》和搪瓷脸盆、水杯等生活用品。在完全依靠布票、棉票、粮票等票证购物的年代,有的地方也赠下乡知青一些购买棉、布等的购物券。 图10是知识青年房屋产权移交证书。知识青年下乡初期,多分散居住在农村社员家中。为了减轻农村困难,方便对知青进行再教育,国家投入的包括盖知青点房屋在内的安置费超过100亿元。后来,根据

知青文化的社会基础及其现实意义

知青文化的社会基础及其现实意义 知青文化研究的社会基 口镇江市知青文化研究会 研究知青文化有其深厚的社会基础和强烈的社 会诉求 知青产生于特定时代,上山下乡运动早已成为历 史.但所谓"知青情结"不仅在老知青身上没有消失, 而且呈现出以下特点: 1,知青作为上山下乡运动的实践者,希望自己付 出青春的实践被社会予以认可,而不应是"被遗忘的 一 代","荒废的一代","迷惘的一代","边缘化的一 代".但大家更多的是从人生历程的角度评价知青的 经历.刻意淡化了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政治色彩. 2,上山下乡运动给知青群体带来了一些不公甚 至创伤,不少老知青仍生活在困难之中.但和谐社会 的提出.知青们也体现了大度和包容,大家更多的是 从积极意义上去思考上山下乡运动. 3,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社会出现一系列 的社会关注点.比如,青少年成长问题,人与人关系问 题,人与自然界关系问题,社会主义价值观问题,城乡 差别问题等等,大家认为从知青的经历中可以看到更 多的积极元素,知青的文化和知青的精神有很多的积 极的现实意义. 因此要研究知青文化是如何产生的,要探讨—— 知青文化的构成元素和知青精神的丰富内涵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而任何特定文化的产生,

都必然有它的传承,碰撞,交融和创新.知青文化作为中国历史.甚至世界历史上所特有的一种独一无二的镇江社会科学2011年 文化现象,当然也是如此.知青文化的产生和J 以下的构成元素: l,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交融.毋庸讳言 多年前,中国城市的发展水平并不高,但相对: 闭塞和落后的农村,城市文明的程度毕竟要j 多.当大批的城市知识青年涌入农村,城市人I 观念,城市人的行为习惯,象清风一样,不可避: 透进农村的文化之中.同时,农村人的思维观: 为习惯也有时是潜移默化,有时是直接碰撞,: 拒地影响着千千万万的城市知识青年.这里,j 意去比较去评价两种文化的高低优劣,事实上 们看到一部分农民,特别是农村青年生活习惯i 改变.举止言行更为文明,而城市知识青年也j 了浮燥,少了夸夸其谈,少了骄娇之气,多了一 实.多了一点沉稳,多了一点吃苦耐劳的精神, 知道.城市和农村这两种文化已经在交融汇合 是大批知识青年补充到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亡F 农村青少年的影响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忽略的. 我们还应该看到,两种文化的负面因素也不可i 影响着双方 2,学校与社会的结合.广大知识青年因"支 初步接触了社会,但仍然以学校为主.学校虽 的一部分.但毕竟相对封闭,相对单纯.青年学 了"文革"停课),在学校受到的是正规的,正统f 教育和思想教育,加上年纪尚小,对社会的复杂 元性,艰巨性认识明显不足.当暴风骤雨般的一

知青上山下乡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城市人口积压,单一经济体制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日益突出,劳动就业的出路越来越窄。1950年代国家开始鼓励部分城镇知识青年支援农村和边疆建设,缓解城市就业压力。此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逐渐成为调节城乡劳动力的重要一环。同时,许多城市有志青年也渴望到农村去,希望有一番作为。 1968年12月,毛泽东发出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于是,全国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一度震撼全国、轰动全世界的红卫兵运动被轰轰烈烈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所代替。 如果说“文革”前的“知青上山下乡”是劳动就业的措施之一,那么这种措施在“文革”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却演变成了政治运动的组成部分。当时上山下乡逐渐演 变成衡量一个青年“革命不革命”的标准 和对毛主席革命路线“忠不忠”的政治态 度问题,这给青年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上山下乡运动由此偏离了方向。 知青们把自己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农村 和边疆,在各自立足的土地上留下了艰苦 奋斗的足迹。正是千千万万知青的无私奉 献,有力地支援了中国边远落后地区的建 设,并向那里输送了知识和文化。 1978年,邓小平指出:搞上山下乡,这 种办法不是长期办法,农民不欢迎,要研究 如何使城镇容纳更多劳动力的问题,要开 辟新的经济领域,做到容纳更多的劳动力, 其它领域也要这样做。 1979年后,大批的知识青年陆陆续续 返回城市,历时20余年的上山下乡运动逐 步结束,一代人的大迁徙成为了历史。 站着的是我姐姐—— —我家第一个知青;坐在桥栏上的是我—— —我家第二个知青。准确地说,照片上的我只是个准知青,而姐姐已经是个老知青了。 姐姐16岁离家的时候,妈妈远在北安的五七干校,爸爸特意从呼兰军管会学习班赶回哈尔滨。姐姐他们的队伍从九中步行去火车站,我们都涌到路边送行。只见这些刚摘下红卫兵袖章的兵团战士一身草绿棉军装,有几分臃肿,扎着皮带,戴着军帽,又有几分精神。我羡慕极了,可我一转脸,看见姥姥撩起衣襟在擦眼泪,小弟弟不知愁地骑着一棵向日葵杆跟着队伍跑。家属不允许去火车站,当过老公安的爸爸不知从哪“混”进了月台,把一支英雄100号金笔塞给他的长女。过了不久,我们就收到了姐姐用这支笔写的信。信封的落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师第四十一团二营十四连。以后地址又改为:黑龙江铁字409信箱二一四分队。 于是我开始向往信封上那个地方。终于中学放寒假了,我独自去了密山。姐姐的战友把我带到水库工地,远远地我看到姐姐满脸通红正在搬冻土块。我用双手蒙住自己的 脸,一步步走近姐姐,知青们大呼小叫:“敬 海燕,你猜这是谁?”我从指缝里看到姐姐 一脸迷惑,她作梦也没想到我会从天而降。 我走近了,一下子拿开双手,露出脸来,姐姐 大喊:“啊,小死一丹!” 在十四连,我以一个中学生的眼光看到 了那充满激情,崇尚英雄的生活,第一次接 触了北京知青、上海知青,第一次感受到集 体生活的青春气息,到开学时,我都舍不得 离开了。 又放暑假了,我又一次来到十四连,姐 姐带我去看她们冬天里修的水库。那些冻土 块已变成坝,坝里蓄满了水,桥栏上有四个 大字:屯垦戍边。我们就在“垦”字边拍了这 张照片,这时,我已经十分向往知青生活了。 1972年夏天,我也成了知青。在小兴安 岭修路、砍伐、栽树、种菜。可惜干这些活儿 时,都没能留下照片,那时,照像机、胶卷,是 多奢侈的东西啊!后来我当上了清河林业局 广播站的广播员。广播站另一个播音员是王 照云,我俩摆弄的是那时很珍贵的601录音 机。墙上月份牌上是当时挺有名的那幅画, 叫《申请入党》,画的是一个女知青在灯下 写申请书的情景。不知有多少知青会在这画 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清河林业局广播站,现在开始广播!革 命同志们……”我和照云的声音通过大喇 叭响彻林海雪原。有人对我说:“我在山上 听广播,都听不出来是你,还以为是省电台 的。”我很得意,因为她听到的其实是我。 后来,我真的去了省电台。 再后来,我到了中央电视台。 (摘自《敬一丹自述》) 敬一丹:知青两姐妹 广西南宁上山下乡动员大会 敬一丹(左)两姐妹 63知青上山下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