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知青的“孽债”

上海知青的“孽债”

上海知青的“孽债”
上海知青的“孽债”

上海知青的“孽债”

知青孽债——深埋的爱东方卫视“幸福魔方”栏目一个上海知青的真实故事,爱有多深、情有多重!在当时大时代的背景下,无奈!无言!无限感慨!一个上海知青的“孽债”刺梅的博客云南因有西双版纳的亚热带风光,有绵延数千里的边境线,所以使很多人对这个地方充满了向往。尤其是那些婀娜多姿的傣族姑娘,身着凸现腰身的筒裙,头顶浓密别致的发鬏,摆动杨柳腰肢,轻挪细碎步履,时隐时现的穿梭在茂盛的雨林之中,将这片神奇的土地衬托得更加美丽迷人。

而当年上海知青随着下乡插队的滚滚洪流,有些身不由己的将自己的命运,和这里的人们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在没有人烟的深山老林中,他们开垦荒地,种植橡胶,将青春的年华和充满激情的汗水肆意挥洒。

随着他们种植的橡胶树一天天的长大,他们和当地姑娘小伙的感情也在不断的演变升华,在茂密的原始森林里上演了一幕幕幸福甜蜜的爱情喜剧。

但突如其来的知青返城大潮,却将一对对沐浴在爱河之中的“鸳鸯”美梦惊醒,缠绵绯恻的情感成了某些知青实现理想的羁绊。

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注定这些本该是喜剧里的男女主角,

必然成为悲剧中的人物。而当年轰动一时的电视剧《孽债》,正是把那个时期,下乡到云南的有些上海知青,为此而背上了一个个让他们一辈子都还不完的“孽债”的特殊经历,真实的演绎了出来。

酷爱养鸟的老宋,就是在68年下乡到云南的上海知青,现在和妻子在上海过着一般老百姓平淡而又安详的幸福生活。一天,这种平静的生活被老宋的突然离家出走打断了。在老宋妻子的求助下,江苏卫视的记者根据她提供的地址,到老宋曾下乡的地方云南去寻找他。因为他妻子说,老宋插队时曾有个当地的初恋情人,从种种迹象表明,老宋还和她有着来往,她怀疑老宋这次就是到云南他那个初恋情人那里去了。

当记者沿着崎岖的山路,辗转来到当年老宋下乡的寨子。经过打听,果然有这样一个叫香玉的女人,因病在医院住着。记者从村干部那里还得到了一个让他们很意外的情况,说香玉还有一个和上海知青生的儿子,已长大成人。

难道真像老宋妻子怀疑的那样,在老宋身上也有一笔像电视剧里一样的“孽债”?!

记者带着疑问进一步寻访,发现老宋果然是在这里,并且在医院精心照料着病床上的初恋情人香玉已经好几天了。

随着老宋的讲述,一段尘封已久的情感纠葛,渐渐浮出了水面:这是一个由两位上海知青,和一个傣族姑娘共同演绎得

爱情故事。

正当青春年少的老宋和上海知青小谢,到寨子里插队没多久,就和傣族姑娘香玉成为最要好的朋友。

后来老宋和香玉在艰苦而又快乐的劳动中,产生了感情。同样对小玉也怀着深深爱意的小谢,看到老宋和小玉的爱情之花在逐渐的开放,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他,就把对小玉的那种情感,深深的埋藏在心底没向小玉吐露过。

如果没有哪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也许这段情感就顺其自然的在老宋和香玉之间展开了。但哪场大火却无情地将老宋和小玉之间的爱情之火彻底烧灭。

哪场大火是他们在劳动时无意中点燃了茅草引发的,当时眼看着火在大风的助虐下越烧越旺,老宋他们几个知青也束手无策。而当小玉得知老宋的包还在火堆里,就一下子冲进火堆想把老宋的包抢回,结果小玉被浓烟呛昏后倒在了火里。看到这种情况,平日里一向沉默寡言的小谢一个健步冲进火里,迅速将小玉还有老宋的包给拖了出来。但小谢却在冲出火堆的一瞬间,被一个大树绊倒造成了小腿骨折。

看着受伤的小谢和差点为他的包而把性命断送的小玉,老宋的心中充满了愧疚和自责。为了报答小谢,他就想把心爱的小玉让给也对小玉心仪已久的小谢。

在老宋的撮合下,小玉也为了报答小谢的救命之恩,终于和小谢结合了。他们共同生活了十年,并生下了一个健康活泼

的儿子,取名叫谢申。

98年随着那场大规模的知青返城大潮,小谢也先行回到上海。他想把上海的一切安置好了,就回去把小玉他们母子接到上海。没想命运再一次将他们的人生之路改变,小谢在上海一次外出办事时,遭遇车祸不幸身亡。

当和小谢一起返回上海的老宋得知这个消息后,就用痛苦复杂的心情,将小谢不幸身亡的事情写信告知了小玉。为了安慰绝望的小玉,也为了同是云南知青小谢的哪份友情,老宋从此担负起了应由小谢担负的责任——照顾香玉母子的生活:每个月按照自己工资的涨幅,定期给他们汇钱。到小玉儿子上学需要学费时,他又资助学费。细心的老宋甚至连谢申过年的压岁钱都没漏过,没想到这一汇就是三十年。

尽管平时老宋也和小玉偶尔有书信来往,但为了不伤害妻子,再加上路途的遥远,他和小玉始终没再见过面。最近小玉的儿子带着他母亲写给老宋的一封信,专程到上海来找他,这样才让老宋得知,小玉得了心血管病而且很严重。看到小玉在信中表达了想在离开这个人世前,最后见他一面的愿望,平日里不想轻易惹老婆不高兴的老宋,此刻也顾不得许多了,瞒着老婆拿上家中的储蓄卡就直奔了云南。

老宋在讲述这个三角恋的故事时,心情平静,神态凝重。岁月已把这个昔日激情四射的年轻帅小伙,磨砺的没有埋怨和遗憾,更没有情仇和恩怨。只有他们所经历的那段艰苦而又

令人难忘的岁月,还有那一起插队十几年的知青友谊,以及他们同当地老百姓之间迸发的那种真挚情感,促使他近三十年来,无怨无悔去对小玉母子付出而不求任何的回报。

当老宋讲完这个故事后,主持人又把小玉的儿子谢申请了出来。憨厚朴实的谢申简单的向老宋妻子介绍了,这么多年来在老宋的关照下,他们母子才能够得以生存下来的生活经历。还讲了他母亲的病情由于老宋的救助及时,现在已得到了控制,生命暂时没有危险了。

最后谢申说要替母亲了结一个心愿,送给老宋他们两口一个礼物——一个精美的挂毯。谢申说这个挂毯是母亲亲手编织的,以此向老宋他们两位老人,表达多年来对他们母子照顾的感激之情。

原来对老宋的所作所为怨气冲天的老宋妻子,也是一个有着善良同情之心的女性。当她听完了发生在丈夫身上的这个,出乎她意料之外的故事后,也被深深的打动了。她当场表态:我现在理解老宋的行为了,基本上也原谅他了。随后她又用昵侬的上海普通话,充满感情的对小玉的儿子谢申说:回去后好好的照顾你母亲,等她的病养好后,欢迎她来上海游玩,到时我带她好好的去看看上海这些年的变化有多大。

节目在友好的气氛中结束了,故事的美好结局让我心生许多感慨:我为现在社会上还有像老宋这样重情重义的男人感到欣慰;为故事中人们美好的情怀和善良之举而感动;同为女

人,更为这个命运多舛的香玉,一生能得到这样两个大男人的爱而庆幸。

在这里我也向天下,所有富有爱心和同情心的善良人们,送上我深深的祝福:愿好人一生平安!

亲历者回忆知青岁月

亲历者回忆知青岁月 亲历者回忆知青岁月 文史精华 1968年深冬,毛泽东主席发表了一段几乎影响涉及到中国每一座城市每一个有子女家庭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当我听到这个必然要用锣鼓口号上街游行以示拥护的“最高指示”时,天津晚间的气温已经很低,海河变成了一条冰带。大凡从那年代过来的人都清楚,对“最高指示”的庆祝是不能过夜的。过夜就是不忠,不忠则意味着不革命,而不革命的罪名那是“相当”可怕呀。 天虽冷,但游行的人却满头大汗。有的当场还写了血书,以示坚决去农村扎根一辈子的红心。其时,欢庆中几乎所有人都顾不上细想,“再教育”这句话里可能还含有另一种“解读”,而这种“解读”就催生了知青下乡初期一些很可怕的事情。作为从天津市第一批到长城以北青龙县插队的知青,我愿将亲身经历的一些事写出,以告世人。

那段最高指示中最让人激动并产生联想的话,应该是,“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不要说对青少年,就是对成年人,也极富巨大的诱惑力和感召力。尽管我因家庭出身的缘故不是红卫兵,心中对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多有恐惧而缺少激情,但听了街道高音喇叭里一遍遍地广播,还是不由自主也产生了些美好的向往与憧憬。脑袋里的画面于是也就有了,模样基本上是电影《我们村里的年青人》、《朝阳沟》,甚至还有《蚕花姑娘》(女主角很好看)等等。至于接受“再教育”那个“再”字意味着什么,根本就未曾去想。日后才发现那个“再”字很可怕,它毫不留情地使知青身陷于一个很低的层次,从而去接受又一次无情的“教育”。用当时贫下中农中某些人的理解,就是这些学生在学校里接受教育已经不管用了,城里不希罕要他们,因此只能下放到乡下再接受一次教育。这类话在我初到乡下时常听到。 1969年初,我们“老三届”大部分(有少数六八年去了内蒙古农村和黑龙江兵团)还呆在学校里。我是天津第三十四中的学生。三十四中的校舍是原军阀曹锟的公馆,由一片庞大华丽的西洋式楼群庭院组成。在一间宽大的教室里,一位叫林海青的当地干部向我们介绍了青龙县。他口才好,很善讲,

上海知青的“孽债”

上海知青的“孽债” 知青孽债——深埋的爱东方卫视“幸福魔方”栏目一个上海知青的真实故事,爱有多深、情有多重!在当时大时代的背景下,无奈!无言!无限感慨!一个上海知青的“孽债”刺梅的博客云南因有西双版纳的亚热带风光,有绵延数千里的边境线,所以使很多人对这个地方充满了向往。尤其是那些婀娜多姿的傣族姑娘,身着凸现腰身的筒裙,头顶浓密别致的发鬏,摆动杨柳腰肢,轻挪细碎步履,时隐时现的穿梭在茂盛的雨林之中,将这片神奇的土地衬托得更加美丽迷人。 而当年上海知青随着下乡插队的滚滚洪流,有些身不由己的将自己的命运,和这里的人们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在没有人烟的深山老林中,他们开垦荒地,种植橡胶,将青春的年华和充满激情的汗水肆意挥洒。 随着他们种植的橡胶树一天天的长大,他们和当地姑娘小伙的感情也在不断的演变升华,在茂密的原始森林里上演了一幕幕幸福甜蜜的爱情喜剧。 但突如其来的知青返城大潮,却将一对对沐浴在爱河之中的“鸳鸯”美梦惊醒,缠绵绯恻的情感成了某些知青实现理想的羁绊。 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注定这些本该是喜剧里的男女主角,

必然成为悲剧中的人物。而当年轰动一时的电视剧《孽债》,正是把那个时期,下乡到云南的有些上海知青,为此而背上了一个个让他们一辈子都还不完的“孽债”的特殊经历,真实的演绎了出来。 酷爱养鸟的老宋,就是在68年下乡到云南的上海知青,现在和妻子在上海过着一般老百姓平淡而又安详的幸福生活。一天,这种平静的生活被老宋的突然离家出走打断了。在老宋妻子的求助下,江苏卫视的记者根据她提供的地址,到老宋曾下乡的地方云南去寻找他。因为他妻子说,老宋插队时曾有个当地的初恋情人,从种种迹象表明,老宋还和她有着来往,她怀疑老宋这次就是到云南他那个初恋情人那里去了。 当记者沿着崎岖的山路,辗转来到当年老宋下乡的寨子。经过打听,果然有这样一个叫香玉的女人,因病在医院住着。记者从村干部那里还得到了一个让他们很意外的情况,说香玉还有一个和上海知青生的儿子,已长大成人。 难道真像老宋妻子怀疑的那样,在老宋身上也有一笔像电视剧里一样的“孽债”?! 记者带着疑问进一步寻访,发现老宋果然是在这里,并且在医院精心照料着病床上的初恋情人香玉已经好几天了。 随着老宋的讲述,一段尘封已久的情感纠葛,渐渐浮出了水面:这是一个由两位上海知青,和一个傣族姑娘共同演绎得

知青回忆录

知青回忆录 作者:灵动空间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我经历了许多人现在都无法经历的事情。它们影响的将是我这一生! 清苦的童年,奋斗的中年,平庸的晚年。这一生的轨道就是这样从时空的某一点跃出地平线又从某一点跳进地平线。 曾经的我也是“胸怀大志”,在家庭“书香门第”的思想熏陶下走上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道路。这样总是在略带微笑的环境中慢慢地走了下去。在这个过程中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这条路的方向的对与错以及它将来会延伸到哪个地方,在那个不需要动脑子的年代就这样浑浑噩噩地走下去了!“为了好好学习”“听话”成了“好孩子”的标志。于是每一个“好孩子”都在履行者父亲母亲的希望,“前赴后继”,似乎有着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的决心。在千军万马的奔腾中,尘土飞扬,那场面不亚于非洲的角马群受到狮群

的惊吓之后,万马奔腾,飞沙走石,甚至可以“马踏飞燕”,异常壮观!或许奔跑才是逃避敌害的最好的方法。但是不管怎样人类总算在进化的大潮中夺得了一席之地,(暂不考虑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段)看来人类已经适应了这样的生活。于是父母们开始教会他们的孩子生存法则:跑。甚至在三十六计中也这样说: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所以我们才有幸看到社会的惯性一直延续到现在,匆匆忙忙的人们到处在为生活疲于奔波,这让我想到大自然中的一种现象:蚁群捕食的情况,黑压压的一片,永不停息的爬行。甚至我想到了中国人民受儒家思想的深厚影响:生无所息!我无法预知将来的社会会是怎样,但是我知道这种惯性还将滑行很长一段时间。或许“非洲之行”是大自然赐予我理解生存的教科书,毕竟著名的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这样说:适者生存。在非洲的草原上每时每刻都上演着生命的进化奇迹。同时又让我想起杰克·伦敦的一本书《热爱生命》是没错的! 古人云:三十而立。到了而立之年,我们都开始

上海知青和他们的“黑土情缘”

上海知青和他们的“黑土情缘” 对于现在的年青人来说,“知青”是一个远去的传说,但对“知青”而言,那是一段无法抹去的真实记忆。回顾与憧憬、诉说与倾听知青故事,只是为了铭记历史。 6月3日,近百名上海知青回访黑龙江省黑河市逊克县,双河大队是他们当年下乡插队的地方。我有幸随行采访,开始了“黑土地?不了情――双河知青故乡之旅”。 从哈尔滨到北安、嫩江、黑河、逊克、伊春再返回哈尔滨。七天的时间里,我和他们一起畅叙知青情怀,铭记那段激情与困惑交织、理想与迷茫混合、艰辛与奋斗同在的青春岁月。 对于现在的年青人来说,“知青”是一个远去的传说,但对“知青”而言,那却是一段无法抹去的真实记忆。作为一个时代的集体印记,“知青”正渐渐远离人们的视野。回顾与憧憬、诉说与倾听知青故事,只是为了铭记历史。 当年,他们只有十七、八岁,告别父母,远离家乡,奔向“广阔天地”。如今,他们平均年龄已有62岁,但自从踏上这片黑土地,他们又回到了青年状态,还是像十七、八岁的孩子那样快乐,激情澎湃。 任何历史都有其独特的时代背景,了解知青,必须从知青的历史背景开始。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由于大跃进失败,上海的就业途径变得空前狭窄,众多青年中学毕业后无法升学,就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政府从1962年起在全国范围内有组织有计划地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要“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号召城市中不能升学或失业的中小学毕业生学习苏联青年在西伯利亚开展的垦荒运动。很快,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渐进式在大江南北延伸。 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下高考停止,许多中学毕业生既无法进入大学,又无法被安排工作,中央意识到他们需要寻找一个办法将这批年轻人安置下来,以免情况失去控制。 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授意《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文章,其中引用了毛泽东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它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 毛主席的“最新指示”发表后,全国各大城市立即沸腾起来,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高潮,共有1770万知识青年从城市涌向农村。而上海作为最早发动上山下乡的运动的城市,从1963年开始,已经有计划、有指标的组织10万名知识青年前往新疆戍边。

在上海知青新春联谊会上的讲话_1

在上海知青新春联谊会上的讲话 各位在故乡蒙城工作过的知青朋友们、同志们:大家新年好!伴随着喜庆的鞭炮和声声的祝福,我们送走了羊年,迎来了猴年新春。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里,来自故乡蒙城的县委书记、县人大主任陈坤庭同志带领我们一行赴上海欢聚一堂,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共叙友情,更感到乡情的温馨和友谊的可贵!在此,受坤庭书记的委托,我谨代表蒙城县几套班子和全县116万人民县长期关心、支持家乡建设的上海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节日的问候! 遥想当年,各位知青朋友胸怀壮志,辞别亲人,远离繁华的大都市,只身前往蒙城,同勤劳智慧的蒙城人民一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为改变蒙城贫穷落后的面貌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在火热的劳动生活中,各位知青朋友和蒙城人民凝结的深厚情谊,就像一条穿越时空的纽带,将上海和蒙城紧紧地联结在一起;就像家乡珍藏的一坛老酒,清冽而醇厚,历久而弥香。 斗转星移,历史的车轮跨入了飞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在各位知青朋友的美好祝愿和关心支持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认真实践“ xxxx ”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加快发展, 富民强县”这一主题,与时俱进,求实 创新,团结拼搏,保持了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一是抗非抗洪取得双胜利。?年是我县历史上的多灾、大灾之年,我们连续进行了阻击非典、迎战龙卷风、抗洪救灾三大战役。在疫情、汛情、灾情、险情的严峻考验面前,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不怕困难,迎难而上,冲锋在前,体现了立党

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取得了抗非无一例疑似病例、抗洪无人员伤亡、无溃堤、无大疫的重大胜利。二是县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亿元(现价),比上年增长%。工业经济快速攀升。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53 亿元,增长1.4%。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97 亿元,增长7.1%。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增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亿元,比去年初增加3.99 亿元。三是工业企业改革成效突出。一年来,我县积极稳妥地对现有国有、集体企业进行民营化改革。全县共实施破产企业10 家,整体出售企业11 家,对职工进行身份置换企业39 家,承包租赁企业6 家,实行股份制企业45 家,部分解除劳动合同企业57 家,全县企业实现职工身份置换5060 人。通过改革,我县企业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四是农村经济继续稳步发展。针对严重的自然灾害,我县确立了以晚补早、以养补种、以经补粮、以劳补收、以外补内、以工补农的生产自救工作思路。?年,全县共落实优质小麦订单65 万亩,其中高质量地完成了25 万亩国家优质小麦基地项目,其它农产品订单15 万亩。畜牧养殖得到继续发展,至年底,全县肉类总产万吨,同比增长%。畜牧业为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800 元以上。林业生产共争取国家投资640 万元,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1 万亩。全县共转移剩余劳动力22 万人,实现劳务收入约亿元。今年共实现农业总产值亿元。五是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全年共完成招商引资额2 亿元。主要引资项目有:投资8000 万元的牛群商贸城二期工程,投资3000 万元的南二环路中段改造工程,投资1000 万元的庄梦苑小区工程,投资1000 万元的漆园宾馆改造工程等,储备了日新公司牛肉休闲系列食品项目、印刷工业园区建设项目等20 余个项目。同时,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加大了整治“三乱”的工作力度,组织了政风评议员对人事、司法、地税、环保、城建等56 个单位和部门开展了政风评议。六是民营和个私经济不断壮大。出现了五洲、东升、振华、华洋、万洁、振富等一批生机勃勃的民营企业。至去年年底,全县共有私营企业402 户,产值亿元。个体工商户24620 户,产值亿元。个私企业从业人员万人。个私经济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增长点。七是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年全县高考本科达线1377人,同比增长21 %。城市文明创建进入“全省文明创建先进县”行列。农村三级卫生和防疫网络进一步健全,成为“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示范县”。综合治理和严打整治斗争深入推进,社会稳定。 同时,科技、文化、体育、交通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推进,人民安居乐业。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 到达上海博物馆之前,对上海博物馆没有多少了解,对它一点都不感兴趣,所以我是抱着一种为完成任务的态度去的,只想着去稍微看看,拍几张照片回来再写些感想应付一下作业,甚至给自己定好了时间2个小时要搞定来回路程和参观,进入了展馆以后,才发现自己一开始想得太简单了。 离博物馆还有几百米的时候,就看到了矗立在不远处的博物馆,当看到那个建筑的时候,虽然没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却能感受到那份稳重,感觉那儿充满了传统文化的气息,很亲切的feel,开始有点迫不及待。(回来后上网查了资料,才知道那个建筑象征“天圆地方”的圆顶方体基座构成了新馆的视觉效果,整个建筑把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巧妙地融为一体,在世界博物馆之林独树一帜,整体相对来讲是,高大时尚)。在靠近博物馆的一路上,发现路边停了很多旅游大巴,陆陆续续有游客,其中有很多外国人,才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国际化的博物馆,里面的事物肯定不是自己起始想得那么简单。便抱着好奇的心态边欣赏着广场的花秾草绿走向博物馆。 到了南入口,先看了建筑前面的上海博物馆的简要介绍和空间排布,大致了解了不同馆的位置。当进入门口的时候,可能是因为那样的环境有些陌

生,也没想什么就“钻”进了第一展览馆,这是个临时展览馆,现在展览的是“毛利人的世界”。据了解,毛利人是新西兰的原住民,于大约公元13世纪这群开拓者登上了这片陌生又美丽的土地,他们走遍了这里的每一个角落,很快他们就熟悉了前所未见的植物、鱼鸟和矿石资源。毛利文化古老而神秘丰富而独特:雕刻、编织、纹身、神话……每一样都包含了毛利历史的足迹。入门看到的是一块生命石,毛利人相信一个地方的山、水、森林的生命力可以凝聚石头或其他物件中,生命石就是这样一个载体,它被毛利人看作是部落领土的守护神。 先附上两张毛利的石器、玉石等总览图: 可以看出毛利有很多木器、骨器、玉器、石器、还有编织物。在这个展览馆

我曾经的知青岁月

我曾经的知青岁月 (二十五)、知青群体中的二三事 知青生活是一个大熔炉。千百万知青面临时代激流奉献青春和生命,在高温强压的政治熔炼中,在磨难生活的忍受和历练中,诚然磨练了一代知青的意志和情操;知青生活是大学校。当年知青大多知识层次不高。在那个科学人才受歧视的年代,上山下乡虽然学得了许多社会知识,却怎能学得了可贵的科学知识和应用知识呢;知青是弱势群体,是被人利用受人歧视的群体。根据林彪九一三事件之后所揭发的材料看,当时林彪曾计划利用这群人为自己另立中央进行抗拒毛主席;知青是一个年代的象征,这个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的年代在知青中都留有它的缩影和它的故事。 在再教育的年月里,我们能和东北著名的黑道人物知青刘某某和平共处数年。刘某某大哥在沈阳,他的外号叫“三角眼”,在长春他的外号叫“一溜烟”(类似于“草上飞”的意思),在哈尔滨他的外号叫“二指禅”(他的两个手指的功夫在哈尔滨当地有名),在佳木斯人们都喊他“刘大哥”。他非常仗义,人也很讲义气。平时能跟我们客里客气的,也很能跟其他知青客里客气的。在分场里从不犯傻作案,大家觉得他没什么不好,我也感觉他挺有面子的。可是分场领导屡屡把他当作反面人物来批斗(往往批斗拿不出真材实料)。

在再教育的年月里,我们能和京城(包括其他省市)来的高干子弟、准高干子弟的知青们和谐生活共度岁月。一位名叫马某的京城干部子弟,是纯正的红五类后代,是公认的全分场最最烦皮最会胡闹的男生。他的父亲原是铁道部副司级革命干部,文革期间被下调到佳木斯铁路分局任职。他很牛,能在全分场开会时,敢于在严肃紧张的训话会场,歪戴着鸭舌帽步履蹒跚地趟过会场中央,趟过会议主讲人(革委会主任)面前,然后吐三口烟圈,镇定的走出去;他能够隔三差五地回佳木斯玩上几天然后再回到分场,纪律对他不起作用,扣工资也奈何不了他。连长指导员找他谈话,他说家里有事或者自己身体欠佳;他是知青叛逆者中非常出格人物,敢于出工不出力,在劳动工地上,拄着铁锹与人闲聊。假如那是分配包干的劳动任务,他能敢于不理不睬,丝毫无损(有趣的是假如不是包干的劳动任务或许能干几下)。但他作风正派、鄙视低俗、对人友善,不偷不抢、不赌不嫖在南北知青生活圈里威望仍旧很HOLDS,搞得领导的确没辙。 在再教育的年月里,有一类知青,是那些净是溜须拍马的马屁精(只是极少数人)。平时爱在连长指导员面前打小报告,背后爱整人爱挑拨离间纯粹是一黑肠子小人。这种人在知青中是最被人讨厌的也是最不得志的。必打无疑而且是全体知青共诛之。有一次我在食堂吃饭,就平常地说一句今天的菜汤味道太苦(实际是盐搁多了),叫人怎么个吃呢?真是没

上海知青博物馆

上海知青博物馆位于上海市奉贤区海湾园,总投资1300多万元,总建筑面积达1536平方米,是一个反映40多年前上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历史的综合性大型展馆,于2011年11月建成开馆,2014年8月10日是正式挂牌。 2010年筹建时,许多上海知青踊跃捐赠相关资料和物品,“有上海知青在农村劳作生产用的锄头、铁犁、草鞋,有在简陋环境下用以生活的脸盆、热水瓶、煤油灯等,还有当时插队落户的通知书、乘车证、火车票等,非常珍贵。 知青博物馆的展览以真人真事为主,所采用的展览资料都来源于公开发表的文字材料和知青收藏资料,通过文字、图片、图画、场景、雕塑、文物等形式反映上海知青所度过的岁月。此外,知青博物馆还将声、光、电与知青年代实景、知青时代文物、知青蜡像相结合,再现了知青下乡的场景。 上海知青博物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400米展线采用科技含量极高的声、光、电及多媒体手段、以实物场景、文物资料、视频、图片组合、文字说明、影片放映等多种形式展示了上海知青上山下乡这段历史,还原了部分场景。馆内特地增加了表现后知青时代的一些感人故事和知青们深厚的知青情结。参观者在馆内,可与多媒体展示器互动,可自行翻阅与自己当年所在地农村或感兴趣的图片、资料。上海知青博物馆采用知青历史写实主义手法,将整个展示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到农村去到边疆去”,第二部分“广阔天地难忘岁月”,第三部分“顺应民心调整政策”,第四部分“知青情结永志难忘”,四个段落共同书写成一部完整的知青下乡生活,让每一位顾客进入博物馆都犹如重回知青年代一般。 展馆内容丰富,除了展出了大量珍贵的老照片,以及图版、文字说明、数据外,还有大量的“知青文物”:当年的证件、

知青文化协会申报书(民政)

关于筹备成立“陕西省知青文化交流促进会” 的请示 尊敬的陕西省民间组织管理局领导: 我叫拓金元,男,中共党员,西安交通大学金融专业毕业,经济师,曾供职于建设银行延安市支行,在基层做多年管理工作。曾成功策划了多个国家级、省级文化项目和活动。现为全国思想政治工作科学专业委员会特约研究员、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网西安工作站副主编、中国记协张季鸾新闻研究会秘书、《中国企业专业运营理论》的创始人。 我和几个老领导、老知青、企业家、知青文化研究专家(名单及简介见附件)等拟发起成立“陕西省知青文化交流促进会”,望贵局领导研究批复。 此致 敬礼 陕西省知青文化交流促进会发起人 二〇一二年九月八日附件:(下页) 1、“陕西省知青文化交流促进会”可行性报告 2、“陕西省知青文化交流促进会”章程 3、“陕西省知青文化交流促进会”部分发起人名单及个人简介

附件一: 陕西省知青文化交流促进会可行性报告 一、成立该促进会的理由(为什么) ㈠目前北京、辽宁、上海、云南、黑龙江、镇江等省市已有此类专业 协会,本促进会将填补陕西空白。 ㈡知青文化研究的需要。 ㈢知青文化宣传的需要。 ㈣继承与发扬知青优良作风和文化的需要。 ㈤启迪教育后人的需要。 ㈥大量知青需要有个“家”。 ㈦知青本人已经进入老龄期,需要大量服务。 ㈧促进社会稳定、文明、和谐、科学发展的需要。 ㈨大量知青已经走向中国重要的领导岗位,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中坚力量,研究知青文化,意义不言而喻。 二、促进会会业务设计(做什么) ㈠知青文化研究 挖掘整理和弘扬广大知青中折现出的符合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符合时 代精神、值得广泛传承和发扬的那些优秀品质、先进文化----延安精神和延 安文化。如:听党的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牺牲精神;吃苦耐 劳、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遵纪守法的自律精神;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 神;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如当年下乡务农后来下海经商);积极向上、 刻苦学习的进取精神;自觉履行责任,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诚信精神等。 无数知青的种种精神的外在表现就构成了那个时代所具有的特色文化。

观《知青》有感(精选多篇)

观《知青》有感(精选多篇) 第一篇:观《知青》有感 观《知青》有感 刚看完了梁晓声主编的45集电视剧《知青》,感触良多。 虽说是在那么苦难的年代,人与人之间始终还是有很多真挚的感情的,这是最让人高兴的。无论是亲情、爱情还是友情,终归还是有许多纯洁的。人们之间的善良本性始终是他们的精神支柱。不管条件多艰苦,生活多不易,社会多不正常,但他们始终坚信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变好,人心是善良的。 一个时代的大环境主要是政治决定的,所以人们很少能够离开政治而独立存在。但无论做出了怎样的决定,在小环境下,人们身上最美最真最善良的东西始终会还是会以各种不同形式表现出来,而这种表现主要归功于其独立思考后的价值判断。要想准确的看清现实某些问题,需要从更高层面看,把握时代的脉搏,并保持思考。 在那样一个疯狂的时代人们都怀着希望,都坚定不移的相信爱情,相信可以改变命运,相信人们的善良。而在这个和平安稳繁华的年代,有什么理由不相信真心呢,有什么理由不去相信自己的感觉呢,有什么理由去违背自己的良心呢,有什么理由不让自己活得人模人样呢?是一种什么力量让人们整天虚无、堕落、虚伪……让他们成为房子车子的奴隶,让他们毫无廉耻?也许是贪婪吧,也许是过去贫穷给他们留下深深的恐惧吧,也许是文化缺失,他们无所事事吧。 第二篇:读梁晓声《知青》有感 书名《知青》 作者:梁晓声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掩卷沉思那一段刻骨铭心的岁月 ----------读《知青》有感 知青文学也被称为伤痕文学,他是我们不可躲避的一段历史,他是我们至今触动都会刻骨疼痛的伤疤。 也是先看了《知青》电视剧的广告才知道这本书的,梁晓声的书看了几本,当然最早的还算《雪城》好似每次都因为电视剧我们才关注它本源的书籍,要知道那墨香之中,蕴含着远比电视剧能够表达得多得多的思想。 很快就读完全本《知青》同时在心灵上再次得到了洗礼,虽然这感觉并不好,甚至更多的是沉重,可是掩卷沉思,一股激流贯彻脑海,毕竟我们生活的年代不是当年岁月了。 文革是我们不可回避的一段历史,当然我没有亲身经历过,可是从父辈的口中我们得到了很多,却也没有书中的来的那么深刻,也许这就是文学家之余普通大众的最大作用吧。

一篇让人看得眼含热泪的知青回忆文章

一篇让人看得眼含热泪的知青回忆文章 那还是在1972年,当时的物资供应相当匮乏。在地处东北边疆的建设兵团,程度就更为严重了。无论是基本生活用品,还是生产资料都非常奇缺。每个兵团战士每月只能配售给半块肥皂,各个连队的食堂连蒸馒头的碱都快没有了,望着快吃空的碱袋子,这可急坏了各连司务长。 那时兵团主要以吃面为主,主食就是发面蒸馒头、蒸包子。为了节约用碱,发面不敢让它完全发起来,半发面的馒头是又酸又硬,又加之那个年代把好麦子都上交国家了,自己留下来的麦子有一部分都发了芽,用它蒸出来的馒头还发粘,就餐的知青每天吃着又酸又硬又粘的馒头怨声载道,浪费也很严重。粮食是计划供应的,本来就有些紧。司务长们除了忍受着就餐人员话语的攻击,还担心着粮食吃不到月头怎么办?一时间都犯了难。 那时我是三连的司务长,同样忍受着这种煎熬。尽管想了一些土办法,用豆杆灰滤碱,但收效甚微。也许是因为我离团部近的原因,团里商业股的领导想到了我,让我去买碱。兵团的知青很少能有机会外出,而且是公差。我暗自庆幸能有一次出门的机会,但谁又能想到这次出门买碱竟成了我终生

难忘,历尽艰险的生死考验。 采购本是一种商业行为,除了到生产厂家,就是到一些较大城市的商业流通部门。可商业股领导却让我去以南的肇源农场找时任农场党委书记的马金堂。马金堂曾是组建六十一团的前任主要领导,大家都称马政委。做为一个小知青去面见这样一个不太熟悉的大领导,我心里也总有一些胆怯。好在原三连有一个天津老知青马继平早已到了肇源农场,听说他就是为了追随平易近人的马政委,从六十一团调到了肇源农场,我心里总算有了些底,就不那么怕了。 于是我踏上了经由北上的列车,到“让湖路”站再转乘目的地的火车。到了“让湖路”车站我才知道这就是,我带着敬慕的心情观望着周围的一切,心想着这就是王进喜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踏上转乘的火车,我还在想,自己要能成为一名油田的工人多好啊!那时候我们国家缺油,首都的汽车还要背着小锅炉跑,为了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当一名石油工人多光荣,想着想着不觉中到达了要去的小站。 下了火车还要步行二十多里的旱路。路上的行人很少,天黑前我终于赶到了农场的场部,找到了分别几年的老战友马继平。出乎意料的见面使老战友十分惊讶和高兴,我说明了来

【原创】《上海知青之歌》歌词

【原创】《上海知青之歌》歌词 这是我1973年在云南西双版纳当知青时拍的照片 《上海知青之歌》》歌词在“文化大革命”的年代,人们 的文化娱乐生活非常贫乏—1970年3月,我 刚到云南西双版纳水利兵团时,文化娱乐生活更是非常之乏味,那时我喜欢看书,没有书看,要看就是看《毛选》四卷,我爱听歌爱唱歌,没有歌听,更没有喜欢的歌唱,就听听唱唱《革命样板戏》,我爱画画,平时除了画一些花草之类的 速写之外,要么就是画“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革命大批判漫画。于是,记忆中就有了手抄本,在云南西双版纳水利兵团的时候就在“地下”流传……。我听到、看到、抄到了这首《上海知青之歌》。因为我已远离上海,要去一个地图上非常遥 远的地方去谋生。歌词非常贴合我当时的心情,所以,我非常喜欢唱。 学唱以后,虽然没有电台、电视台、音乐会播唱过,也再找不到歌词,但是我至不忘词和曲。因为它陪伴我度过了整整十年的知青生活,使我更加的珍爱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珍爱现在的生活…… 这是我1975年当知青时回家探亲在上海人民 公园拍的照片

《上海知青之歌》歌词; 年青的朋友,你来自何方? 我来自上海的黄浦江畔, 外滩顶上的钟声啊! 呼唤着我们奔向远方——。 年青的朋友,你来自何方? 我来自上海的黄浦江畔, 如今就要来到这里, 这偏僻的山寨安家落户——。 火车啊火车你慢慢的开, 让我把娘来望一眼, 娘啊娘啊我的亲娘, 未老的亲娘已白发苍苍。——。 十八年岁月不同寻常, 娘把儿从小抚养长大, 如今就要离别家乡, 悲伤的眼泪挂满眼眶——。 浦江的水啊你慢慢的流, 我要随着家乡的水流, 仰望心头挂念的故乡, 雄伟的大厦就在眼前——。当年我在吟唱这些知青”地下“歌曲的过程中,歌曲中的那种离乡、思念、孤独、凄凉…

上海地区行业博物馆的现状及展望

二、结题报告 上海地区行业博物馆的现状及展望 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刘超逸韩海姣 指导老师胡志祥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行业博物馆认识的不断深入,上海地区会有越来越多 的行业博物馆发展起来。在探究上海地区发展行业博物馆条件的同时,笔者就行业博物馆的主创机 构,审批和注册流程,文物来源,人员结构和观众调查等方面对上海行业博物馆的现状进行调查了 解,从而总结出行业博物馆发展经营所面临的问题。同时,将探讨解决问题之办法以及上海行业博 物馆发展的总体方向。 关键词:上海市行业博物馆现状问题展望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 , many kinds of industry have recognized the importance of industry museum . More and more industry museums have been built in Shanghai . In this article , we will explore the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museums in Shanghai . In order to know well ab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dustry museums in Shanghai , we will start our research from aspects about the establishing institutions ,the processes of examination and registration , the source of cultural relics , the personnel structure and the audiences . Then we well try our best to summarize the questions industry museums are faced with . At the same time , we hope to find the solutions and the general way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museums in Shanghai . Keywords: shanghai,industry museum ,current situation ,question ,the future 引言(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随着各行各业的繁荣,行业博物馆作为一个新型的博物馆正悄然兴起,它的特殊身份和地位已经越来越多地引起专业人士的关注。2001 年年初召开的全国文物局会议,提出了“鼓励发展科技类、产业类的行业博物馆”的倡议。2000 年5 月,上海市委和市政府召开了“行业博物馆发展座谈会”,决定从上海城市历史文化的特点出发,将行业博物馆建设纳入到上海市文化建设和都市旅游发展的规划之中,大力发展上海行业博物馆1。上海市文管会则提出了要在2010 年建成100 座行业博物馆的构想2。 1

《历程》——一个老知青的回忆录片断

引子 人们常用“管中窥豹”来说明通过一个小的事物可以看到它的全貌。我的人生经历,或许能部份折射出社会的各个时期的一些现像和变革。我在大巴山那块土地上插队、参工、娶妻生子,直到2003年。而有些知青十多年后才回到重庆,有的甚至长眠在了那里。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当年的知青们如今已是两鬓染霜,渐入暮年,有的已不幸离我们而去。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催促我起早贪晚,终于完成了这篇文稿。并从2007年开始,连续三年重返大巴山拍摄了许多风光人物图片和视频,本书仅收录部份图片。当你耐心翻完这本回忆录,大巴山的民俗民风、山川秀美和我的经历尽显眼前。 没有荡气回肠和跌宕起伏的描写。说不上是披肝沥胆,却也反复推敲,几易其稿。但因水平有限,仍难免谬误遗漏。虽是平铺直叙,但确是我真实的亲身经历和见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或许是对我人生的诠释和注解。 请勿将此回忆录当作小说阅读,谢谢! 一,我的童年(略) 二,磋砣岁月(略) 三,激情燃烧的岁月 1964.9---1972.6月,我在四川省万源县(后改市)白沙区曹家公社的社办药材场(含文革期间药场从大沙坪搬迁到钢厂河坝和木桥洞,直至到小坪溪插队三年)近八年时间。为了让网友了解当年约一万七千多重庆知青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到大巴山渡过了那段特殊的经历,我从自已的回忆录《历程》里摘录一些章节上传。管中窥豹而己。 大沙坪药场 大沙坪药场是当年达县地区十一个县由人民公社创办的农、林、牧、茶、药场中之一个,专门接收重庆知青的集体生产组织。我的知青生涯就此开始。 大沙坪药场距曹家公社45华里、距白沙区公所105华里、距万源县城155华里,但距城口县境仅有200来米。 大沙坪海拔约2000米,这里没有泉水,人畜的饮用水是沿山坡斜挖的一条长长的集水沟,用来收集雨水,加上石缝里浸出来的少得可怜的一点水,经过沉淀就成了我们的饮用水。雨天时,水坑里因溶解了泥土而呈土黄色的水浑浊不清,烧开水喝就有一股浓浓的泥腥味,如果十来天不下雨,还得派人到较远的山湾里挑水补充。 十月底,当纷纷扬扬的雪花开始飘落下来的时候,药场地坝里的冬柴也堆得像座小山一样高了。药场刚开办什么基础也没有,在一年的时间里,我们依靠粮店每月供应每人二十五斤大米,菜油四两。最困难的是冬天没有蔬菜吃,一是在农民家里买些青菜、萝卜、洋芋,其次是在曹家沟街上买米的时候偶尔能买到莲花白菜。曹家沟的蔬菜也是来自农民自留地,没有专业的蔬菜种植户。所以,吃萝卜缨子是常事。这是鲜萝卜缨子晾在绳子上干燥了的,我们买来用热水泡胀后炒着吃,而农民们常常是用来当作干猪草喂猪的;另一种是鲜萝卜缨子放在大的木桶里用清水浸泡,桶面用石头压实,一个多月后,绿色的萝卜缨子经过发酵变成了黄色,一股酸溜溜的气味扑鼻而来,因而当地人称为“酸菜”。这和后来农村推广的青贮饲料方法没有什么不同,但这种酿造方法却是山区农民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我们有时在农民那里买到腊肉而没有蔬菜时,加入酸萝卜缨子也还是好吃的,一是油多,二是没有其它菜可供选择,实在是无奈之举。 十一月中旬,大沙坪已是大雪纷飞了,地面开始结冰,虽然不能和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风光媲美,却也有一番别样的情趣。山野一片寂静,只有雪花悄悄地落在松枝上、竹叶上、草丛里而发出轻轻的沙沙声。在这远离城市喧嚣的地方,使人产生一种超凡脱俗,缥

云南知青大返城风潮解析

云南知青大返城风潮解析(原作者:周公正) 2010年06月22日 来源:上海知青网作者:周公正编辑:楼曙光 保护视力色: 值此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四十周年之际,我们在此对那个年代、那一代人作一个学术理论上的探讨是一次具有历史责任感的相会相知。我作为一个云南知青在四十年前的12月21 日这一天踏上了"知青"的人生道路,去回匆匆、是刻骨铭心的,借此研讨会将我们云南知青又是如何大返城的最后一幕情况作一个大致的介绍,供诸位了解。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为新中国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别和青年学生深入实际,深入民众的需要举措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1968年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指示的发表。标志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突发为一场运动不可理喻地席卷了中国大地。 其时,上山下乡"一片红"成为了"文革"的一个"战略部署",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为运动推向极端,由此改变了一个时代的面貌,扭曲了一代人的命运。历经十年,终于在1978年秋冬云南知青高举义旗,集体抗争,掀起了时为震惊全国的知青"返城风"。 一:云南知青解读 云南知青主体是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的来自于北京、上海、四川、昆明的青年学生,197 0年3月正式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下辖4个师,22个团,94个营,805个连,兵员共计20万人。其中知青11万人,约占兵团总人数的55%。据1973年10月统计共有在册知青95128人,其中北京知青5035人,上海知青35052人,四川知青41712人,昆明知青7229人。1974年6月,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建制撤消,成立了云南省农垦总局,各师改为农垦分局,各团改为农场,实行企业管理。至1978年冬知青大返城时,还留有京、沪、渝、蓉、昆等城市知青7万余人。

知青旅游现状分析及建议

知青旅游的现状分析和开发建议——以上海市黄山茶林场和河南省郏县知青园为例 知青旅游是近几年在中国市场上兴起的一种新的旅游类型。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的“知青”一代都已年过半百,他们构成了老年人旅游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今,这些知青大都闲居在家,他们怀念那段难忘的岁月,怀念那时的真挚情感,他们希望回去走走,回去看看。 正是抓住了知青一代的心理,很多地方都陆续开展了与知青旅游相关的活动。2000年,“北京黑土地庄园”就曾拟建知青博物馆,但犹豫种种原因而被耽搁;2002年,河南郏县广阔天地乡知青园的主要工程“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 2004年,湖南永州江永县成功主办“知青文化旅游节”;而最近两年,各地的知青旅游可谓是风生水起,浙江千岛湖重塑知青生活,黑龙江推出“北大荒知青游”,柳城新建“知青城”……然而,这阵知青旅游的风始终没有能吹大,吹响,或者说是雷声大,雨点小。为了分析其中原因,我决定以黄山茶林场和河南郏县知青园为例,通过对比,分析知青旅游景区的开发。 黄山茶林场位于皖南山区黄山脚下,黄山市黄山区谭家桥乡境内,东近旌德县,西近黟县,北近青阳县,临近旅游胜地黄山风景区。黄山茶林场1965年由上海市农业局开办,主要用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曾先后安置8000余名上海知青,历来以经营茶、林为主,也经营一些农、牧、副、渔业,办有茶厂、竹木加工厂、农机修理厂、粮食加工厂、制砖厂等工业。现在上海市(黄山)茶林场常住人口中有70%以上是知青的后代,这里的知青氛围非常浓厚,老一辈知青因此对茶林场普遍有着特殊的情感。从2003年开始,上海光明集团心族实业总公司先后投资9000多万元,依托这里的生态环境、自然风光,把茶林场由一个时代的符号改建成为东黄山旅游度假区。此举也填补了黄山景区东面腹地的旅游开发空白。2005年《黄山东大门谭家桥旅游镇总体规划》通过评审后,东黄山旅游度假区的“知心小镇”规划、《东黄山度假区旅游总体规划》相继通过评审,并建成了心族之旅酒店、东黄山国际青年旅舍、老年公寓、东黄山拓展营、火车头咖啡厅、茶叶清洁化生产线、东黄山农林公园、球类管理中心等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凭藉度假区内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围绕海派文化、知青文化和茶文化的深刻内涵,强力打造旅游文化品牌,近期按照国家AAAA 级旅游区标准建设,初步建成了知心小镇海派风情区、农耕文化景区、知青部落怀旧景区。2009年初被评为国家4A景区。 广阔天地乡原为大李庄乡。1954至1955年,大李庄乡组织32名回乡知青参加农业合作化工作,在全国开创了青年知识分子参加农村工作的先例。对于这个经验,毛泽东同志亲笔批示“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1968年7月15日更名为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公社,1984年复大李庄乡,1993年改广阔天地乡。自1968年首批知青到来至1978年10年间,广阔天地公社先后接收了来自北京、郑州、许昌等地的下乡知青和本地回乡知青800多名。广阔天地乡是毛泽东批示和表彰过的地方,由于特殊的地位和代表性,曾一度闻名全国,响誉世界。在这里曾引发了那场震撼二十世纪、长达二十七年、涉及1800万青年、牵动十亿人心的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2001年,郏县先后投入230万元,建成占地3098平方米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纪念馆”,运用雕塑、声像资料及1200幅图片、200余件实物和大量的文字。广阔天地知青园景区位于郏县城西南部3公里处,面积6平方公里,于2002年10月16日对外开放,主要景点有:毛主席塑像、毛主席批示手迹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纪念馆、广阔天地博物馆、知青之家、知青旧居、知青桥、知青井、知青坝、知青游乐园、知青林等景点。整个景区融革命化、历史化、民俗化为

知青经历回味与反思

知青经历回味与反思 知青经历回味与反思 夏晓玲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时处“老三届”(即初中六八级到高中六六级),年龄十五六岁至二十一二岁的一大批在校初、高中生,全被纳入上山下乡插队落户的范畴。在当时那种特别年代,领袖的号召几乎可以一夜之间得到落实。学校、街道居委会以最快的速度为符合上山下乡条件的知青们分配了落户地点,办理了户口迁移手续。 我们就读的宜宾市一中,学生们的插队地点安排在屏山县和江安县,因我当时年龄尚不足16岁,母亲要我和大姐一起插队。大姐听班上十分要好的一位女同学介绍,她表妹就读的宜宾市民办中学,安排插队的地方是宜宾县。对各个区县地理环境并不了解的我们,以为宜宾县就是宜宾市郊区周围,赶快以投亲靠友的形式,挂靠着市民办中学的学生插队来到宜宾县,结果大家是被安排到宜宾县很偏远的山区——双龙区。我们三人被分到当时的双龙公社光辉大队太平生产队。 1969年1月中旬,赶在农历年前,我们就前往落户的生产队报到,熟悉环境。 双龙离宜宾市区一百多里,当时又没通客运班车,我们第一批插队知青三十多人,是包了一辆货运车,大家挤站在车箱,或坐在行李包上,一路高唱“中华儿女志在四方”等豪迈而激昂的歌曲去到双龙区所在地的。从此开始了众多家长牵肠挂肚,众多知青刻骨铭心的蹉跎岁月。 对农村生活完全陌生的我们,面对的是当时相当恶劣的环境: 没通电,晚上点煤油灯,煤油还是计划供应,得十分节约使用;卫生差,蚊子满屋飞,跳蚤顺腿爬,几面透风的猪圈旁边搭两块木板就当厕所、浴室;信息闭塞,只能靠赶场天步行七八里路到场镇邮局看看有没有家里或同学的来信;疲惫不堪,既要出工,收工回家还要挑水、找柴、做饭、种自留地。

知青上山下乡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城市人口积压,单一经济体制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日益突出,劳动就业的出路越来越窄。1950年代国家开始鼓励部分城镇知识青年支援农村和边疆建设,缓解城市就业压力。此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逐渐成为调节城乡劳动力的重要一环。同时,许多城市有志青年也渴望到农村去,希望有一番作为。 1968年12月,毛泽东发出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于是,全国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一度震撼全国、轰动全世界的红卫兵运动被轰轰烈烈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所代替。 如果说“文革”前的“知青上山下乡”是劳动就业的措施之一,那么这种措施在“文革”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却演变成了政治运动的组成部分。当时上山下乡逐渐演 变成衡量一个青年“革命不革命”的标准 和对毛主席革命路线“忠不忠”的政治态 度问题,这给青年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上山下乡运动由此偏离了方向。 知青们把自己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农村 和边疆,在各自立足的土地上留下了艰苦 奋斗的足迹。正是千千万万知青的无私奉 献,有力地支援了中国边远落后地区的建 设,并向那里输送了知识和文化。 1978年,邓小平指出:搞上山下乡,这 种办法不是长期办法,农民不欢迎,要研究 如何使城镇容纳更多劳动力的问题,要开 辟新的经济领域,做到容纳更多的劳动力, 其它领域也要这样做。 1979年后,大批的知识青年陆陆续续 返回城市,历时20余年的上山下乡运动逐 步结束,一代人的大迁徙成为了历史。 站着的是我姐姐—— —我家第一个知青;坐在桥栏上的是我—— —我家第二个知青。准确地说,照片上的我只是个准知青,而姐姐已经是个老知青了。 姐姐16岁离家的时候,妈妈远在北安的五七干校,爸爸特意从呼兰军管会学习班赶回哈尔滨。姐姐他们的队伍从九中步行去火车站,我们都涌到路边送行。只见这些刚摘下红卫兵袖章的兵团战士一身草绿棉军装,有几分臃肿,扎着皮带,戴着军帽,又有几分精神。我羡慕极了,可我一转脸,看见姥姥撩起衣襟在擦眼泪,小弟弟不知愁地骑着一棵向日葵杆跟着队伍跑。家属不允许去火车站,当过老公安的爸爸不知从哪“混”进了月台,把一支英雄100号金笔塞给他的长女。过了不久,我们就收到了姐姐用这支笔写的信。信封的落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师第四十一团二营十四连。以后地址又改为:黑龙江铁字409信箱二一四分队。 于是我开始向往信封上那个地方。终于中学放寒假了,我独自去了密山。姐姐的战友把我带到水库工地,远远地我看到姐姐满脸通红正在搬冻土块。我用双手蒙住自己的 脸,一步步走近姐姐,知青们大呼小叫:“敬 海燕,你猜这是谁?”我从指缝里看到姐姐 一脸迷惑,她作梦也没想到我会从天而降。 我走近了,一下子拿开双手,露出脸来,姐姐 大喊:“啊,小死一丹!” 在十四连,我以一个中学生的眼光看到 了那充满激情,崇尚英雄的生活,第一次接 触了北京知青、上海知青,第一次感受到集 体生活的青春气息,到开学时,我都舍不得 离开了。 又放暑假了,我又一次来到十四连,姐 姐带我去看她们冬天里修的水库。那些冻土 块已变成坝,坝里蓄满了水,桥栏上有四个 大字:屯垦戍边。我们就在“垦”字边拍了这 张照片,这时,我已经十分向往知青生活了。 1972年夏天,我也成了知青。在小兴安 岭修路、砍伐、栽树、种菜。可惜干这些活儿 时,都没能留下照片,那时,照像机、胶卷,是 多奢侈的东西啊!后来我当上了清河林业局 广播站的广播员。广播站另一个播音员是王 照云,我俩摆弄的是那时很珍贵的601录音 机。墙上月份牌上是当时挺有名的那幅画, 叫《申请入党》,画的是一个女知青在灯下 写申请书的情景。不知有多少知青会在这画 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清河林业局广播站,现在开始广播!革 命同志们……”我和照云的声音通过大喇 叭响彻林海雪原。有人对我说:“我在山上 听广播,都听不出来是你,还以为是省电台 的。”我很得意,因为她听到的其实是我。 后来,我真的去了省电台。 再后来,我到了中央电视台。 (摘自《敬一丹自述》) 敬一丹:知青两姐妹 广西南宁上山下乡动员大会 敬一丹(左)两姐妹 63知青上山下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