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赫尔德的著作看其文化民族主义思想

从赫尔德的著作看其文化民族主义思想

从赫尔德的著作看其文化民族主义思想
从赫尔德的著作看其文化民族主义思想

从赫尔德的著作看其文化民族主义思想

【摘要】:约翰·戈特弗里德·赫尔德是十八世纪德意志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他被20世纪著名思想史家以赛亚·伯林称为“文化民族主义之父”、“浪漫主义之父”,文化民族主义的诸多核心观念都是由赫尔德提出的,这些观念不仅对德国,乃至对所有后现代化国家文化民族主义思想都有深远影响。然而,国内学界对赫尔德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想的关注并不够,而且对其文化民族主义思想仍存有误解。本文将通过对赫尔德的主要著作进行分析,从而探讨赫尔德文化民族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点,以期加深对赫尔德文化民族主义思想的正确认识和全面了解。

【关键词】:赫尔德;文化民族主义;内容;特点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综述

文化民族主义思潮,作为近代以来世界上一种强大的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直接影响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赫尔德被誉为“文化民族主义之父”,其文化民族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想传统。然而,国内学界对赫尔德的文化民族主义的关注并不够,而且长期以来,在西方学界,文化民族主义一直被当作是非西方民族主义的代名词。40年代科恩给赫尔德文化民族主义定下的“保守、落后、非理性”的基调,至今仍主导着人们的观念。而本文通过分析赫尔德的主要著作来探讨其文化民族主义思想的内容与特点,就是旨在还原其文化民族主义思想的一个本来面目:它的是自由、平等、和平与开放的。

赫尔德是十八世纪德意志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他在历史哲学、美学、比较文学、政治哲学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在近五十年学界对赫尔德的研究才有所发展。在国外研究方面,最早研究赫尔德的是德国学者,很多赫尔德的原著是德语,英语译本较少。随着赫尔德思想影响的扩大,对赫尔德思想的研究也逐渐从德国扩展到英语学术界。在美国学界,2009年CamdenHouse出版社用英语出版的最新的赫尔德思想和著作的指南,集结了研究赫尔德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当今公认的研究赫尔德思想的权威著作。另外,很值得一提的是,赫尔德在英文学界广为人知,旅居英国的犹太思想史家以赛亚·柏林功不可没。柏林揭示了赫尔德的文化多元主义思想,其在《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中称赫尔德为“文化民族主义之父”,他认为赫尔德的思想为浪漫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奠定了基础①。与以上观点不同的是,汉斯·科恩等西方学者认为文化民族主义是守成主义、保守落后,具有防御性、非理性和非现代性②,这是研究文化民族主义的主流话语。但是也有些西方学者如柏林反对这种说法,认为赫尔德的文化民族主义就是基于理性的基础,它具有内反性的现代性。

在国内研究方面,中国学界在上世80年代之后才开始了对赫尔德的研究,九十年代之后关于赫尔德的中文著作的规模才有所发展,涉及的领域和研究的深度都有所提高。关于赫尔德其人和其思想的研究都比较少,尤其赫尔德专著的中文译本,学者可接触到的中文译本主要有《论语言的起源》、《赫尔德美学文选》。中国学术界对赫尔德的研究涵盖了他的哲学观、历史观、民俗学、文化民族主义等内容。就赫尔德的文化民族主义而言,中国学术界研究的较少,只有零散的论文,不成系统。国内研究赫尔德及其文化民族主义思想的代表学者主要有钱雪梅、张兴成、张淑娟、李宏图、贺艳洁。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贺艳洁在其硕士学位论文《赫尔德文化民族主义思想研究》中第一次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赫尔德的文化民族主义思

①【英】伯林:《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冯克利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第71页。

想的产生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①,这也是迄今国内学界关于赫尔德文化民族主义思想的唯一较为全面的研究,然而其不足在于没有结合赫尔德的著作来分析其思想的特点。

综观过去学者对赫尔德文化民族主义思想的研究,笔者认为还可以深入研究的一点就是:通过对其著作的分析来探讨其文化民族主义思想的内容和特点,从而还原其文化民族主义思想的一个本来面目。

二、赫尔德文化民族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通过对赫尔德的主要著作进行分析,从而探讨赫尔德文化民族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点。需要注意的是,赫尔德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想是零散地体现在他的著作之中的,而他并没有哪一本著作是专门论述文化民族主义的,因此要深入分析和归纳其文化民族主义思想的内容和特点,都必须回归到赫尔德的著作本身。由于中国学界所能见到的赫尔德的译著并不多,而笔者的德文水平也十分有限,因此本文主要以赫尔德《论语言的起源》、《关于近代德意志诗歌的片断》、《反纯粹理性》和《关于人类历史哲学的思想》为分析对象。通过对上述赫尔德主要著作的分析,可以发现其文化民族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一)理论出发点:民族是一种有机共同体

什么是民族,一个民族共同体的基础应是什么?赫尔德认为民族应该是一种有机的、自然的共同体,它的基础是精神的和文化的,而不是政治的,或其它的外在因素。这种观点既他文化民族主义理论的出发点,而且也一直贯穿于他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想当中。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赫尔德《关于近代德意志文学的断想》和《人类历史哲学思想》这两本书中。赫尔德在其著作中一再表达民族是自然生长而成的一种有机体,不是人为的一种创造。他把民族类比成自然界的植物或动物,常常使用“民族植物”、“民族动物”等词汇来表达民族所具有的自然特性,例如,他在其《关于近代德意志文学的断想》中写道:“一个民族就是一种自然的植物。作为一个有机体,它具有着一定的变化的生理法则,成长、成熟和衰亡则是它的基本特征。每一个民族都要服从于相同的变化法则,它们生成、长出嫩芽、开花、然后凋谢②。”而在他最重要的一本著作《人类历史哲学思想》中,人类的历史被描绘成一系列民族有机体的连续交替:“每一个民族的生长如同一棵靠着繁盛的枝杆来支撑的树,经历成长、成熟,并对普遍的组织系统作出贡献之后,进入衰老,让位于其它民族有机体,而其它民族也要度过同样如此的生命周期③。”

(二)民族精神是民族有机体的中心和根本

既然每一个民族共同体是一个有机体,那么,决定这个有机体的生长、成熟和衰老的生命周期的力量是什么呢?对此,赫尔德进一步解释道:每一个有机体都存在着一种天然的、代代遗传的内在力量,这种力量创造和调节着这个有机体的生命周期和形式,赫尔德把这种力量称为民族精神。赫尔德有关民族精神的论述主要体现在他的《论语言的起源》一书中,他在该书中写道:

在古代的语言中,这种看不见的力量用精神或灵魂等名词来标示。民族精神是单一的、奇妙的、不可解释的、不可抹杀的,像民族一样的古老,与民族相伴而生。尽管给它下定义颇为困难,但它确实是客观存在的。存在着一种活生生的有机力量——我不知

①贺艳洁:《赫尔德文化民族主义思想研究》,载《燕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集》,2013年,第105页。

②【德】赫尔德:《关于近代德意志文学的断想》,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269页。

道它从何时起源,也不知道它的本质,但它的确是存在着,它是一种活生生的力量,这种力量使无序的同质事物形成为有机单元,我认为这是无可争辩的①。

在赫尔德看来,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有机体的中心和根本,民族精神的存在使得每一个民族有机体成为一个单独的存在,一种独特的个体。每个民族有机体的存在本身并非是笼统的和抽象的,它要在其语言、文学、宗教、风俗、艺术、科学、法律等具体方面表达自我,体现自我,反映自我。这些自我表达的总和便成为一种民族的文化。由此,赫尔德撇开抽象地讨论民族精神与民族有机体,而是进一步具体探讨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就民族文化而言,赫尔德一再坚持:

文化是每一个民族有机体的民族精神的产物,并不是作为个人的个体精神的产物。

例如,民族语言并不是创造新习语、新词汇的那些人的个体发明,它是一个民族集体意识和集体体验的表达,诗歌也并不仅是作者在从事体力劳动时的艰苦创造,而是当作者被民族精神所感动或受到激励时所创造出来的。总之,每个作家、艺术家、诗人、宗教先知只是体现与代表着民族精神去创造、表达一种民族的文学、民族的语言和民族的宗教,他们是这个民族中最敏感地接受和呼应着由民族精神所发出的激励与号召的人,整个民族通过他们发言与体现,他们是这个民族的喉舌②。

同时,还应注意到,赫尔德十分注重民族语言和民歌对于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在赫尔德看来,语言是其文化民族主义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对赫尔德来说,语言不单纯是理性的工具,它是人与人联系的环节:“语言不但是部落的象征、家族联系的纽带、培养家庭和部落思维模式的工具,还是关于祖先的史诗③。”赫尔德强烈要求捍卫民族语言的特殊性。他认为,不同的民族语言正是特定地域、特定自然条件下的民族个性和民族精神的表现。所以,人们可以通过民族的语言来深入地理解一个民族及其民族个性和精神。面对法语在德国盛行的状况,赫尔德提倡用德语来进行文学创作,他呼吁德意志民族要通过发扬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来实现国家统一④。赫尔德认为那些古老民族和原始部落的语言更接近自然。民歌记载了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的心声。因此,他从纯朴的民间收集诗歌,以此寻找德意志纯粹的民族精神。

(三)多元民族文化的和平共生

各种文化之间可以进行异同的比较而不可作优劣的比较;每一种文化就是它自身,对它自己的社会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因而对整个人类社会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绝对不能用一种文化的标准去衡量另一种文化。不同的文明有着不同的成长过程和不同的目标,包含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及对生活的态度,每一个社会都有它自己前进的方式和目标,因此要理解它们就必须尽可能地深入其内部,用它们的眼光来观察世界⑤。

这是赫德整个思想的核心。他是最早反对“文化一元论”并将其视为生活和自由的敌人的思想家,他主张文化多元性,强调“自然的多样性”,把自然理解为各种力量的共生,其中每一样事物总适合于某处,所以他尊重每一种文化的本色。赫尔德的民族文化多元观主要体现在其《反纯粹理性》一书中:

各种文化之间可以进行异同的比较而不可作优劣的对比;每一种文化就是它自身,对它自己的社会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因而对整个人类社会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千

①【德】赫尔德:《论语言的起源》,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69页。

②【德】赫尔德:《论语言的起源》,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83页。

③【德】赫尔德:《论语言的起源》,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72页。

④Isaiah. Berlin, Vico and Herder,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76, p.145.

万不能用希腊标准或西方的现代尺度去衡量和评判埃及①。

从民族的特性出发,赫尔德进一步引申出了他的文化相对主义。他认为,不存在衡量每一个民族的统一标准。民族文化受自然环境、历史传统、政治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多种多样,衡量文化和其精神的普遍规范没有意义,也不可能存在。文化没有优劣之分。各民族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人们应该尊重每一种文化,并且承认它们的价值。赫尔德将各种民族文化比喻成人类大花园里的鲜花,并认为他们可以共存共荣,和睦相处②。

(四)坚守和发扬本民族文化

“一个民族必须要保持并发展自己的民族精神、民族特性③”,这是赫尔德文化民族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在赫尔德《人类历史哲学思想》一书中,他从民族的特性出发,进一步推导出:

每个民族的发展和进步是由每个民族自身所决定的,人们不能人为地对民族的发展订立规则,划定界限,它的进步与发展只是在自然所赋予的界限中,在这个有机体本身所蕴含着的内在力量之中,即每个民族的进步将仅仅建立在这个民族特有的内在秉赋和先天能力这个基础之上。如果一个民族局限和服从于后天人工所制定的各种限制,模仿其它民族,那么,这个民族就会扼杀掉自己的民族精神,丧失自身的内在秉赋和能力,这个民族的真正幸福和持久的进步则将成为泡影④。

所以,赫尔德一再坚持,每一个民族将按照它们自己所处的时间和空间及内在本性去发展自己,它们自身有着衡量他们自己进步和完善的标尺。他说:

任何个人、国家、人民、民族的历史都彼此不同,所以,在他们看来,真理、美丽和杰出也各不相同。如果人们不去寻找自身的方式,如果盲目地把另一个民族视为模式,那么这个民族就会枯萎而死。文明主要存在于一个民族的潜能之中,也在运用这种潜能之中。因此,一个民族的幸福不能强制地施于其它民族,每个民族的自由花朵必须由他们自己亲手来采摘,每个民族必须从他们自己的愿望、欢欣和热爱中成长幸福⑤。

应该看到,赫尔德提出这一观点并非只是纯学理式的探讨,也是出自对德意志民族无限热爱的一种情感的表达。作为一个德意志人,赫尔德始终充满着对德意志民族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正由于此,德意志民族分裂割据,民族精神消沉、民族文化衰败的现实使他感到非常痛心。他从民族精神、民族特性和民族文化的角度出发,认为德意志在政治上的分裂只是现象,根本的内在原因是由于这个民族在文化上的分裂,即缺乏一种真正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为了结束德意志的分裂状况,赫尔德期望建立一种共同的民族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培植起民族的精神。所以,赫尔德强烈反对模仿外国文化,反对把民族文化建立在外国文化的基础之上,他主张培植本民族的特性,发展本民族的秉赋,高扬本民族的精神。

三、赫尔德文化民族主义思想的特点

纵观上述赫尔德著作中所体现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想,我们可以看到其思想具有以下三个鲜明的特点:

1、理性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反纯粹理性。过去学界多认为文化民族主义是一种“反现代化的思潮”,是落后国家对抗先进国家的民族主义的特有形式,认为赫尔德文化民族主义

①【德】赫尔德:《反纯粹理性》,张晓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205页。

②【德】赫尔德:《论语言的起源》,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91页。

③【德】赫尔德:《关于近代德意志文学的断想》,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83页。

④【德】赫尔德:《人类历史哲学思想》,张晓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429页。

理论特点为浪漫主义、非理性主义。而笔者认为,赫尔德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想实则是理性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赫尔德并非反理性主义,只是反纯粹理性、理性至上主义。

从逻辑上说,一切理论都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都带有时代的特征,赫尔德的文化民族主义自然也不例外。赫尔德所处的18世纪不仅是浪漫主义兴盛的时代,还是理性主义主宰欧洲思想界的时代。所以,浪漫主义和理性主义共同构成了赫尔德文化民族主义的理论特点。一方面,赫尔德文化民族主义对民族文化独特性的强调源于浪漫主义对个性的推崇,浪漫主义对自然的推崇使得其提出了民族的自然成长论。赫尔德的文化民族主义理论的出发点是,民族是一种自然生长的有机体。在他看来,民族就像自然界的植物那样,都要经历成长、成熟到衰老的生命周期。另一方面,赫尔德文化民族主义对浪漫主义的推崇并不否定理性主义对其的思想影响。德国的文化民族主义确切地说是反对理性至上主义,而不是反理性或反理性主义。例如,赫尔德文化民族主义关于“平等”的观念就直接承袭于启蒙思想家尤其是卢梭和伏尔泰。赫尔德将启蒙思想家的文化主张运用于民族文化领域,提出:所有的文化都是平等的;大自然没有使一些民族高于或优于其他民族,世界上不存在“选民”,也没有尽善尽美的文化。由此可见,赫尔德对理性主义的态度是双重的:既有继承,也有批判。他坚持理性的原则,但反对理性至上主义,他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想实际上是浪漫主义和理性主义相交织的。

2、特殊性对普遍性的批评,强调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仔细探究,可以发现在赫尔德文化民族主义的背后始终贯穿着这一中心思想: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它的长处和优点,没有一种民族文化可以宣称具有普遍性。赫尔德曾说:“每一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观念、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人们将仅仅根据它自己的价值尺度去判断和得到真实的理解,不能根据一些其他文化的价值,最不能根据一些普遍的、非人格的和绝对的尺度去判断去理解①。”针对理性主义对理性和人类社会的普遍共性的强调,赫尔德文化民族主义高度赞扬感情和特殊性,认为:理性主义简单划一的推理和归纳相对于人类心理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而言,是十分肤浅和苍白的②。他主张人们要学会欣赏和尊重其他文化的积极价值。在此,浪漫主义对民族特殊性的强调奠定了赫尔德文化民族主义的基调。此外,赫尔德还主张“多元性”,强调“自然的多样性”,把自然理解为各种力量的共生,其中某一事物总适合于某处,所以他尊重每一种文化的本色。由此可见,赫尔德对民族文化独特性的强调包含着对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一味强调普遍性的批判。

3、民族自我意识对世界意识的遮蔽,强调坚守本民族文化。民族自我意识,即民族意识,它是在本民族在与他民族的比较、联系之中产生的。一个民族,只有在同其他民族交往、比较和区分过程中才可能发现自己民族的特殊性和特殊利益,才可能产生民族意识。如果每个民族没有其他民族做参照物,民族意识就无从谈起③。当一个民族已经具有了自己的民族意识、民族情感时,这个民族便会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做出反应和抗拒。对德意志来说,赫尔德是最早具有民族意识并对外来文化做出反应与抗拒的的知识分子之一。面对法国文化的冲击,他反对模仿、接收法国文化,主张剔除外国语,净化民族语言,颂扬德意志的光荣与伟大,探寻德意志民族精神的源泉④。为此,他开始研究日耳曼人的史诗,搜集日耳曼民歌,回忆、歌颂德意志民族光荣的过去,重建德意志的民族文化并探寻与培植德意志民族的民族精神与秉赋。赫尔德的这种强化民族自我意识的做法蕴含着对世界意识的遮蔽,这是其文化民族主义思想的主要特点之一。

①【苏】阿·符·古留加:《赫尔德》,侯鸿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68页。

②【德】卡岑巴赫:《赫尔德传》,任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第96页。

③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第318页。

结语

综上所述,从赫尔德的主要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其文化民族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民族是种自然生长的有机体,而民族精神是民族有机体的中心和根本。民族文化综合反映着特定民族的特性,而这种特性又与民族精神紧密联系,始终维系着民族共同体的存续和凝聚,因此,一个民族必须要保持并发扬自己的民族传统和民族文化。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各个民族特性不同,文化亦不同。各民族的文化应当相互尊重和平等。由此可见,赫尔德文化民族主义思想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它是理性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反对纯粹理性;是特殊性对普遍性的批评,强调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是民族自我意识对世界意识的屏蔽,强调坚守本民族文化。总的来说,赫尔德文化民族主义思想主张坚守本民族文化但反对民族文化一元论;主张一个民族可以向其他民族文化学习但反对抄袭;主张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但反对僵化地死守传统;主张强化民族自我意识但反对战争和帝国主义征服。赫尔德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想是自由的、平等的、开放的、和平的。

参考文献:

[1]【德】赫尔德:《人类历史哲学思想》,张晓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2]【德】赫尔德:《论语言的起源》,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

[3]【德】赫尔德:《反纯粹理性》,张晓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4]【德】赫尔德:《关于近代德意志文学的断想》,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

[5]【苏】阿·符·古留加:《赫尔德》,侯鸿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6]【德】卡岑巴赫:《赫尔德传》,任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

[7]【英】伯林:《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冯克利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

[8]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

[9]贺艳洁:《赫尔德文化民族主义思想研究》,《燕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集》,2013年。

[10] Isaiah. Berlin, Vico and Herder,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76.

[11] Donald R.Kelley, Fortunes of History: Historical inquiry From Herder To Huizinga,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3.

战后日本民族主义的演变_兼对_新民族主义_概念的质疑

[收稿日期] 2005-10-18 [作者简介] 杨宁一(1949-),男,北京市人,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战后日本民族主义的演变 兼对 新民族主义 概念的质疑 杨宁一 (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北京 100875) [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日本形成了保守主义、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三种类型的民族主义。占领结束后,右翼极端民族主义复活。这四种民族主义力量的消长制约着战后日本民族主义总的走势。在战后初期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民主主义的民族主义持续高涨,1960年安保斗争时达到顶峰。此后,在民族本位主义基础上尊崇传统、追求民族富强的保守主义的民族主义逐渐占据了主流地位,并且日趋强硬,直至今天。近年来,右翼极端的民族主义虽活动猖獗,但并没有取代保守主义的民族主义在目前日本民族主义中的主导地位。因此,用具有大国主义、皇国史观、否认侵略战争等含义的 新民族主义 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的民族主义并不全面。这种过于简单化的提法,不利于正确认识日本的政治形势,也不利于采取恰当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日本;民族主义;新民族主义 [中图分类号] K313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0209(2006)01 0101 07 近年来,在分析日本政治思潮和社会思潮时,国内学者经常使用 新民族主义 这一概念,把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的民族主义称为 旧民族主义 ,把90年代的民族主义称为 新民族主义 ,并赋予这个所谓 新民族主义 以大国主义、皇国史观、否认侵略战争等内容。 在日本,学术界很少使用民族主义这一概念,经常使用的是外来语 !?# 。这个单词有 国民主义 、 国家主义 和 民族主义 三重含义,日本学术界很大程度上是在前两种含义上使用这个单词的。与 新民族主义 概念相近的单词也是 !?# ,为一桥大学学者渡边治较早使用[1](P4)。这表明,日本民族主义的研究还没有引起日本学术界高度重视,甚至有些日本人认为,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战争期间的极端民族主义遭到毁灭性打击,因此日本根本不存在民族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民族主义是否出现 于上个世纪80年代?如果不是,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有哪些表现形式?和90年代的民族主义有什么关系?把90年代以来的日本民族主义概括为 新民族主义 是否妥当?这些问题对于了解和认识日本极其重要。本文追根溯源,通过考察战后日本民族主义的再兴起及其演变,力图回答这些问题。 一、战后初期形成的民族主义思潮 日本属于传导型现代化国家,明治维新前内部现代性因素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为了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进而追求大国地位,强行启动现代化。可以说,民族主义是明治维新和日本走上现代化道路的精神动力。这种民族主义既有积极意义,推动了日本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又因为借助于传统文化,包含了大量非理性因素,具有强烈的民族利己主义色彩。在民族主义形成过程中,有过几种不同的探 101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总第193期)

古代诗歌经典作品精选

古代诗歌经典作品精选 中国古代诗歌经典作品精选 中国诗歌经典作品精选 赏析 《诗经》名篇:《伐檀》、《硕鼠》、《氓》、《关雎》、《无衣》、《静女》 楚辞屈原:《涉江》、《橘颂》、《离骚》《湘女》 汉魏乐府 1.《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 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2.《怨歌行》(汉班婕妤)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圆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3.《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曦。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 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大风歌》(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5.《垓下歌》(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 奈若何。 6.《秋风辞》(刘彻)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 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7. 《陌上桑》 8.《木兰辞》 9.《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 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燕,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0.《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1.《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年,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2.《七步诗》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3.《野田黄雀行》曹植高树多悲风,海水杨其波。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得雀悲。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野田黄雀行》属乐府《相和歌·瑟调曲》,是曹植的后期作品。 全诗可分三层。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第一层两句借自然景物起兴。高大的树木往往招惹凄厉的巨风,浩瀚的大海常常掀起汹涌的浪涛。这里托物喻人,风波二字一方面隐指那些在位的、与己对立的权势人物,惯于兴风作浪,气势汹汹,作威作福;一方面,风前冠一悲字,更渲染了当时自己所处环境的险恶恐怖。此外,一扬一多,不仅暗示肇事者蓄意制造事端的行为举动,而且点出这种行为举动的频繁。事实也是如此,曹丕即帝位前后,长期把曹植视为争夺帝位的劲敌。为了称帝,拉帮结伙,活动频繁,猜忌怀疑,诬告监视,百

当代民族主义及其未来趋势_政治论文

民族主义是预测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尽管有学者预言“当20世纪末临近的时刻,全球化对民族国家是‘好的共同体’这样一个现代的正统观念提出了挑战”(注:G.莫德利斯基:《世界政治学原理》(GeorgeModelski,PrecinpleofWorldPolitics),华盛顿大学出版社1972年版,第56页。),但冷战后民族主义浪潮的重新泛起,却使人们觉得这样乐观的预测未免太早,与此同时,对民族主义这种随着资本主义而产生,并随着现代国际体系的形成而扩展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给世界带来了空前的冲击的意识形态,它在未来一个世纪中将会有何种走向,很自然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民族主义的定义与分类任何一种意识形态的定义都涉及到极为广泛的层面,民族主义也不例外。在预测民族主义的未来趋势时,回顾对民族主义的性质的争论是十分有益的。欧内斯特·盖尔纳认为,“民族主义主要是一种政治原则,它坚持政治与民族的单位必须一致”;并断言,没有现代的国家政权,就没有民族主义问题(注:欧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ErnestGellner,NationsandNationalism),康乃尔大学1983年版,第1—5页。)。汉斯·科恩则认为,民族主义是一种心理状态,即个人对民族政权的忠诚高于一切。这种心理状态是同生养他的土地、本地的传统以及在这块土地上建立起来的权威等等联系在一起的(注:汉斯·科恩:《民族主义:它的含义与历史》(HansKohn,Nationalism:ItsMeaningandHistory),纽约1961年版,第1-8页。)。哈维丁·凯却认为,民族主义主要是一种自上而下创造出来的东西,是现代国家政权在近代初期欧洲西部地区的特殊的环境下长期行使权力而产生的(注:哈维丁·凯:《历史、阶级与民族国家》(HareyKaye,History,Classes&N-ation-state),伦敦1988年版,第138页。)。汉亭·昂格的看法是,民族的概念就如同自由的概念一样,是一个光辉的字眼,并指出那些不合乎自由原则的所谓民族主义根本不是真正的民族主义。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虽然民族主义情绪早就?嬖冢 皇堑?8-19世纪才发展成为要求每个民族都 《民族主义》(ElieKedourie,Nationalism),建立本民族的政权的政治原则(注:伊利·凯多尔: 纽约1961年版,第1、15-18页。)。而按照马克思和列宁等人的论述,民族主义则是一种狭隘的民族意识,是一种对自己民族的偏爱。民族主义是可以分为进步与反动的两种类型的,但从本质上讲,民族主义是资产阶级民族观的核心,因而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逐步消亡(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70页;《列宁全集》第22卷,第319页。)。可见,民族主义是一个外延和内涵都相当复杂的概念。正因如此,如果对民族主义的含义缺乏基本的共同理解,就无法对民族主义的未来走向进行有意义的预测。事实上,每一个学者都是在从不同的角度剖析民族主义的本质,强调民族主义的某一重要特征,因而,对民族主义的定义客观上已经分为了几个大类,而在研究中,人们总是习惯于将各种含义不同的“民族主义”放在一起进行分析和论述,这就使人很难在一个共同的基点上相互理解对方的观点。为避免这种语焉不详现象的出现,我们可以按各个学者强调的不同重点而将民族主义大致地分为以下几类。(一)政治民族主义政治民族主义就是把强调民族主义的政治属性放在第一位,这是民族主义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分类,实际上也是民族主义兴起的最显著的特征,其基本目标就是要求建立一个属于本民族的国家和政府,它与“追求国家身份”的政治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很多学者实际上也是将民族主义的这种政治属性放在第一位来进行论证的。“民族主义并不是简单地指民族情感,而是指旨在促进社会生活的一体化,并通过群众动员来决定现代国家政治发展的意识形态和社会运动。”(注:C.梯利:《欧洲革命(1492-1992)》(C.Tilly,EuropenRevelution1492-1992),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7页。)民族主义是“那种认为民族—国家具有伟大价值的群体意识,这一群体意识保证完全效忠于民族—国家。这一群体赞同民族—国家保持统一、独立和主权,以及追求某种广泛的相互可以接受的目标。”(注:E.B.伯恩斯:《简明拉丁美洲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50页。)这些观点,都反映了将民族主义的政治属性放在第一位,而将其他的属性放在其次来考虑的倾向。由于政治民族主义追求着具体的建立主权国家的目标,所以很自然地带有分

晋商文化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晋商文化素养: 一、儒贾相通观 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延伸到商业行为中,利用传统儒家文化建立自己的约束机制,这些观念也成为晋商企业文化的核心. 在担负社会责任的同时,jinshang还包含了三层含义:先进的经营机制、优良的企业素质、灵活的经营方针。 Er,义利相通,义利并重 晋商的企业文化就是诚信。所谓“诚”就是以诚来对待自己的客户。 义,是一种道德规范,也是禁约人们行为的准则。在义利相通观的影响下,诚信戒欺,重视商誉,则成为山西商人的商业道德观。义利思想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诚”与“不欺”, “诚召天下客,义纳八方财 三、谋略竞争观 商品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深谋略,通权变,作为商场上的竞争之道,体现出明清山西商人文化观的又一个特色---进取精神。 四、修身正己现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培养人才之道是“修身、正己、齐家、治国、平天下”,以自我修养为前提。关于这些基本素质的标准,孟子主张“仁义礼智信”,兵家对为将者的要求是“智信仁勇严”, 五、科技应用观 数学、地理、交通与商人的经商活动有着密切关系. Xianshiyiyi 一是强调法制规范,并重道德建设。对于在暴利刺激下的欺诈、假冒伪劣产品等现象无可奈何。我们yao在加强法制手段的同时,却没对道德贬值予以重视。亚当·斯密曾讲过,自爱、自律、诚实、公平以及公共道德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市场经济不仅是法制经济,更需要道德的制约,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重塑市场经济根基与法制建设一样重要。 二是发扬诚信精神,树立市场信用。市场经济即信用经济,如果放任经济失信蔓延,那么,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将沦为看客。晋商依靠诚信不欺创造了中国对外贸易的神话。诚信走遍天下。 三是注重团结合作,增强国际竞争力。近几年来世界大企业之间频繁联系、组合,以便降低成本,增强竞争能力,以共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已是当今世界企业的共识。我们更应该发扬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这样才能共同发展。

晋商文化

一:简答题: 1:简述晋商的特点: 晋商文化源远流长,诚实守信,艰苦奋斗,商业金融业结合,重视行会作用,聘用同乡人。有一下特点: 第一,唐晋遗风的管理理念。 第二,关公崇拜的商业伦理。 第三,重商立业的价值观念。 第四,乡土轴心的理财文化。 第五,人本思想的企业文化。 第六,官商相维的展业思想。 2:简述明清时期票号的组织架构: 其组织结构为三种人:东家、掌柜、伙计。大掌柜具有独立的经营权,东家不能插手经营活动。掌柜和伙计可以人力入股,享有分红的权利。票号的所有人员一律是山西人。 山西票号的血脉里渗透着传统文化的浸润,“以义制利”是其基本准则。《清朝续文献通考》称:山西票号“法至精密,人尤敦朴,信用最著” 3:简述晋商的关公信仰: 什么是关公信仰呢?其实就是四个字:“忠义仁勇”。晋商坚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关公的忠义诚信精神直接引入商界,作为经商的核心理念,提出“商与士,异术而同心”。主张经商首重信,次讲义,第三才是利。晋商以关公等山西先圣先贤为楷模,忠于国家,忠于家庭,忠于商号;在商道,讲仁义;与友交,讲信用。宽厚待人,以义取利,以利厚人,表现了商道即人道的精神,培育了晋商忠诚、崇礼、仁义、守信等共性特征。 4:简述山西文化区的划分及特点: 民俗文化的地域划分,不完全等同于行政区域划分,而是与地理环境、经济生产、方言土语、民间音乐、地方戏曲等有密切关系 晋南地区:这一带古代是耕读文化,农业生产以麦为主,饮食习俗以馍为主。 晋中地区:是古代中原民俗文化与北方民俗文化的交错之地,胡汉相融。农业生产以麦为主,辅以杂粮 晋北地区:这一带古代是草原民族与农耕居民冲突的地带,农业生产以杂粮为主;饮食习俗吃莜面、土豆; 上党(晋东南):出入河北、河南的重要孔道,太行山险峰陡立,农业生产以粟谷为主。 晋西地区:晋西地处吕梁山西侧至黄河以东,西渡黄河与陕北相交,汉时属西河郡地。农业生产以粟豆为主。 二:论述题: 1:为什么说山西是华夏文明的摇篮? 山西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传说中“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都在这块土地上。上古时代女娲氏炼石补天、神农氏尝百草、愚公移山、精卫填海、舜耕历山,柳氏一门的祖先“和圣”柳下惠坐怀不乱等均发生于此。 山西地区历代名臣良将辈出。战国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张仪、名将李牧、汉代名将卫青、霍去病、霍光、三国时期名将关羽、徐晃、唐代名将尉迟恭、薛仁贵、唐代诗人柳宗元、宋代宰相司马光、名将狄青、杨家将、明代重臣王琼、清代第一廉吏于成龙……均诞生于此。

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四书五经)

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四书五(六)经四书——应该说,凡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四书》。它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著作的总称。据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南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当时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将《礼记》中《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并汇集起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这位儒家大学者认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并曾说“《四子》,《六经》之阶梯”(《朱子语类》)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具有划时代意义。汉唐是《五经》时代,宋后是《四书》时代。 《四书》是公认的儒学经典,它原来并不是一本书,而是由《论语》《孟子》这两部书和《大学》《中庸》两篇文章合辑在一起的统称,由南宋大儒朱熹汇辑刊刻,从此广为流传,名声鹊起。 作为儒家学派的经书,《四书》不仅保存了儒家先哲的思想和智慧,也体现出早期儒学形成的嬗递轨迹。它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儒学认识论和方法的集中体现。因此,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这其中有许多优秀的思想精髓,是华夏无数先贤实践的思考的结晶,至今读来,仍不失其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启迪价值,堪称是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精华。 毋庸讳言,《四书》中也夹杂着一些先人的思想的局限,这些局限已成为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包袱,这无疑是需要加以扬弃的。因此,我们应当抱着去莠存良、古为今用的科学态度去学习、加以适当的理解,将前人的智慧在现在的社会闪光。 《四书》之《大学》:《大学》原本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传为孔子弟子曾参(前505—前434)作。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大学》(与《中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四书》之《中庸》:《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与《大学》),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收授心法”,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相同的。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所以每篇方式已不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

民族主义概念

“民族主义”,简言之,即指将自我民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主体而置于至上至尊价值观考虑的思想或运动。美国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民族主义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思想状态。”英国学者爱德华·卡尔认为:“民族主义通常被用来表示个人、群体和一个民族内部成员的一种意识,或者是增进自我民族的力量、自由或财富的一种愿望。 民族主义的一般性定义极为广泛,其争议遍及古今。民族主义的例子极其多样,论及民族主义不时引致极端性的情绪,使得表述并定义民族主义极为困难。一个反复发生的争议是,人们以自身地区性的经验来定义民族主义。对布列塔尼的民族主义者而言,国家民族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之争为论战焦点;对其他地区而言,其间的差异或无关紧要。民族主义的支持者经常担忧,因民族主义冲突所产生的负面结果、种族冲突、战争、与内政上的冲突,会归结至民族主义本身,导致旁人以负面角度看待民族主义的一般性观点。他们认为经由最负面的观点看待民族主义为扭曲原意。过份强调争端,定将对一般性争论的注意力转移至民族国家的特征等个案。民族主义者的运动不一定声称自己的国家优于他国。他们或者就是主张,一个民族在容许自治的情况下,最好能够分离,即民族自决之原则。然而,这经常承受来自有不同身份认同与法统的“敌对阵营”作意识型态上的攻击。在以巴冲突中,双方皆主张对方并非真正的民族,故无权建国;沙文主义(chauvinism)与极端爱国主义(Jingoism;主张对外实行战争政策)过份主张民族间的优越性;民族性的刻板印象极为常见,多具侮辱性。以上这些都是民族主义运动者抬头的现象,也值得注意,但不足以成为民族主义的一般性理论基础。极端类型的民族主义者几乎全然自认为本国优于他国,而最极端的民族主义甚至会寻求摧毁非我族类的文化,导致种族灭绝以及世界性的浩劫。 极端民族主义乃源自对世界主义(世界大同主义)的厌恶。“民族主义情绪在这里是指在政治上特别强调用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和不顾其他价值观念,如戒绝杀戮,遵守国际法以及通过双边或多边条约维持国际合作,以此寻求本民族的利益. 何谓“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是一个民族对于自己的认同,对一个国家在国际上对于自己的定位起着很大的作用。民族主义分为两种。一种为积极的,一种为极端的。积极的民族主义,是在民族尊严受到无视以至践踏的时候,去捍卫它。极端民族主义:只为本民族服务,认为本民族是本国,或者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歧视别的民族,用暴力手段残害屠杀其它民族的人民,剥夺其它民族人民的生存权,肆意掠夺资源。民族主义者的运动不一定声称自己的国家优于他国。他们或者就是主张,一个民族在容许自治的情况下,最好能够分离,即民族自决之原则。然而,这经常承受来自有不同身份认同与法统的“敌对阵营”作意识型态上的攻击。在以巴冲突中,双方皆主张对方并非真正的民族,故无权建国;沙文主义与极端爱国主义(Jingoism;主张对外实行战争政策)过份主张民族间的优越性;民族性的刻板印象极为常见,多具侮辱性。以上这些都是民族主义运动者抬头的现象,也值得注意,但不足以成为民族主义的一般性理论基础。极端类型的民族主义者几乎全然自认为本国优于他国,而最极端的民族主义甚至会寻求摧毁非我族类的文化,导致种族灭绝以及世界性的浩劫。 政治学者萧功秦对这种民族主义的态度是要加以反对。他认为极端民族主义其害有五:1、中国近代以来的民族危机形成一种深层的“受害意识”,这种“受害意识”固然是激发我们民族奋力争取富强的精神资源;另一方面,基于受害的历史记忆而产生的高度敏感心理,任何现实的温和冷静的态度,将在这种非理性的情绪状态中被解读为“对外软弱”,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历代统治者和知识分子所推崇。儒家的价值理念、伦理道德观、仁爱观等影响着中国和世界,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迎接未来的竞争与挑战。 一、儒家文化的地位 儒家文化从古至今在中国一直占据很强的地位。在中国古代甚至占了统治地位。比如说,唐代政权基本上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宋代时发展为理学,尊周敦颐、程颢、程颐为始祖,朱熹为集大成者。后取得官方地位。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都以朱熹的理学内容为考试题目。儒家文化虽然在古代占据统治的地位,但这并不是说它的统治地位是一成不变的。在先秦遭墨、法、道等派的激烈批判,在秦代和汉初,遭统治者排斥;在六朝先后受玄学、佛学的挑战;在五四反孔非儒高潮下历空前之厄,统治地位被取消。五四运动虽然取消了儒家文化的统治地位,但是在今天儒家文化仍然在我过占据重要的地位,原因是因为儒家文化植根于中国固有的价值系统而又能随时自我调整,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且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于它是东方最有价值的知识系统,以至于今天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国学(传统文化)的代名词。儒家是国学的核心与主体。正如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巴黎集会的宣言中所预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两千五百年前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不管是不是新儒家的信徒,有一点是无须争辩的:儒家的“建制化”已经完全失败了,无法再为中国社会提供一个较为稳定、影响全面的政治社会秩序,似乎也再无可能恢复那种主宰地位,这是分析儒家思想在现代化浪潮中前景的一个共识与基础。但是即便是这个成为“游魂”的儒家,凭其博大精深与两千年的底蕴,取精用宏,在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还是不容小觑的。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因此社会中个体现代人格的建构则处于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儒家关于圣贤理想人格的论述与强调,虽然在塑造民族精神中起过重大而深刻的作用,但以其形成并适用于宗法专制的等级社会,往往被当做现代人格建构的对立面而屡遭批评。在这一方面,儒家思想诚然有其局限性,但不乏值得挖掘的精髓真义。儒家将理想人格定义在道德层面上,虽然失之偏颇,但它对于人之精神性、理想性的强调,却使其在现代社会转型中具有不朽的价值。作为社会的细胞,个体具有感性的需求,但就人的根本属性——社会性而言,人所具有的精神性、理想性更为重要,是人之为人的标准与标志。儒家以圣贤作为个人自我实现的最高目标,这种圣贤理想人格终点高不可触、遥不可及,不具有现实性,但它并不因此而失去意义。这种对理想人格的设定,是作为个人以及整个人类永不停止的追求目标而存在的,以其与现实的结合,使个体在对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追求中日渐接近,能超越有限狭小的躯壳而进入无限的精神领域,因此也成为个体毕生努力的目标,成为人不断积极进取、不断自我改造的动力。 二、儒家文化对我国的影响 儒家文化对我国的影响很深,涉及范围也非常广,涉及到我国的各个方面,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都有所涉及。 1、积极影响

民族主义案例

民族主义案例——马来亚印度人独立运动 马来亚是马来西亚独立前的称呼。 一、早期马来亚印度人的社会状况 我认为有必要先讲一下当时西亚的社会背景。总的来说,他们他们社会分化严重。具体来讲, 1、早期进入马来亚的印度移民不是由单一的群体构成的。群体众多。 2、种姓制度是印度移居民区别于其他移民的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印度人移民到马来亚后,将种姓制度也移植于居住地。因为这种种姓制度使得泰米尔劳工和来自印度北方移民之间疏远和隔离。 因为这两点原因,造成他们缺乏一种政治上同心协力和种族团结的强烈传统,印度移民缺乏独立自主的族群领导。因此,早期马来亚印度人社会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其对英国殖民统治的从属,使他们政治上处于弱势地位,更使他们处于受压迫,受剥削的地位。 二、早期马来亚印度人的经济状况 种植园主们为了谋求最大的利润,许多雇主都在实行“让工人们尽可能低成本的工作,尽可能的压榨工人,尽可能让他们持续不断地工作,必要时不惜动用武力”的原则。他们待遇低下,工作艰辛,生活条件恶劣,再加上疾病瘟疫的折磨,马来亚印度劳工的死亡率非常高。在政治上,殖民者在马来亚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更加使得马来亚印度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从而开始激起了他们的民族主义意识。 三、马来亚印度人的民族主义的兴起和独立运动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亚洲兴起了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的民族主义运动。这场运动给马来亚印度人带来了积极影响,他们在政治上开始觉悟。印度在1905到1908年爆发的反英运动中更进一步唤起了印度人民。他们团结一致,为了争取国家的独立,共同应对英殖民统治。一些政治领袖和社会活动家也积极动员印度移民起来抗争。在这次民族主义意识的推动下,1904年,怡保印度人协会建立。到20年代,印度人协会已经在马来亚的主要城镇普遍建立。但因他们内部差异明显,很难做到完全团结在一起,但他们为了独立,后又进行一系列努力。在二战初期和日据时期前,马来亚印度人的民族主义最终被释放出来。其标志事件是巴生种植园印度劳工大罢工。这是他们在民族主义的推动下,为了独立而做出的尝试。 虽然,这是一场无果而终的民族解放运动,也是一场失败的民族主义运动。但我们也要强调这场运动还是具有一定正义性和民族性的。它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马来亚印度人,给他们营造了一个暂时的避风港。更重要的是,它也进一步增强了马来亚印度人政治上团结合作的意识,为日后的独立做出良好的基础。

中国古代经典著作名称中英文对照

四书:(Four Books) 《大学》The Great Learning 《中庸》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论语》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孟子》The Words of Mencius 五经:(Five Classics) 《诗经》The Book of Songs 《书经》The Book of History 《易经》The Book of Changes 《礼记》The Book of Rites 《春秋》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三国演义》Three Kingdoms or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水浒传》The Water Margin or the Outlaws of the Marsh 《西游记》Story of a Journey to the West or The Pilgrimage to the West 《红楼梦》A Dream in Red Mansions or A Red-Chamber Dream 《聊斋志异》Strange Stories from a Scholar's Studio 《山海经》Mountain and Sea Classics 《战国策》Stratagems of the Warring States 《史记》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世纪新说》New sayings of the World 《西厢记》Romance of the Western Chamber 《醒世恒言》Stories to Awaken Men(觉醒者的故事) 《喻世明言》Stories to Enlighten Men(开导者的故事) 《警世通言》Stories to Warn Men (警告者的故事) 《官场现形记》Exposure of the Official World(接触官方世界) 《本草纲目》Outline of Herb Medicine 《资治通鉴》History as a Mirror(以史为镜 《儒林外史》The Scholars 《金瓶梅》the Golden Lotus 《孙子兵法》Sun Tzu The Art Of War 《道德经》Tao Te Ching 《汉书》The History of the Han Dynasty 《后汉书》The History of Latter Han 《三国志》The History of the Three Kingdoms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Odd things witnessed over twenty years 《孽海花》A torn lily or flower in the vicious sea 《老残游记》Travels of Lao Tsan or Travels of an Old Man 《孝经》Book of Filial Piety

《晋商文化》说课稿

《晋商文化》说课稿 一、课程的性质 《晋商文化》课程是为我校所有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是我校今年来研发的一门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性质,与民俗、太行革命史等课程形成了政史系所开设全部课程中的一大亮点。课程以明清时期晋商的崛起、发展、兴盛与衰落的过程为主线,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主要介绍明清晋商的发展轨迹、经营理念、管理制度、票号的产生与发展、晋商精神、晋商家族、晋商大院与会馆以及晋剧与老字号等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方史,熟知晋商在明清时期的基本概况、晋商的名门名人、商号票号以及镶嵌在晋地上的著名大院和散落在祖国各地的会馆,了解晋商的发展壮大对区域经济与文化发展所具有的促进作用;同时,能够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有意识地保护地方文物与文化,更加自觉的为的繁荣与进步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此外,使学生在广泛的研究学习与交流的过程中,以史为据,具体生动地向同学、朋友、国外游客介绍晋商文化,宣传文化,一达到促进文化发展,共促共进之目的。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晋商文化》开设对象为在校外语系大二年级学生,共七个班。学生是来自各地的普高文科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

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及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了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学习可以史学生积累更多的地域文化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其人文修养。 但也存在一定问题:①外语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并且具有普遍性。并且与其专业课程结合形不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框架,尤其是明清历史知识的缺乏,学生普遍没有较高的学习目标。②一部分同学适应性比较差,对大学里快节奏、大容量的课堂教学无所适从,上课不想听讲,课后也不愿意大量阅读相关书籍,从来没进过图书馆和阅览室。中学里那种等靠老师安排督促的学习习惯还很严重。③还有一部分同学很不情愿走进了这所学校,对将来从教根本不感兴趣,认为现在的学习是无用的、没意义的。 针对以上种种情况,我们首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转变其观念;其次要在容整合上、学法上进行指导。由于晋商文化课程时间跨度不大,知识线索较好梳理,学生在中学历史课和政治思想课上已有所接触,所以再学习这门课,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另一方面,该课程容丰富,史料浩如烟海,国外学术界新成果、新观点层出不穷。这些都对晋商文化课程的教学提出很高的要求。要想保证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欢迎,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必须使教学工作做到如下几点:第一、精心安排教学的容与重点,在系统、深入、扎实上下功夫,力求脉络清晰,重点突出,覆盖面广,信息量大,既要侧重历史大环境的时代特

晋商文化学习感悟

太原师师院附中初 一年级社会 实践C1013 贺雨婷

感受晋商文化 C1013 贺雨婷 晋商的辉煌刚过去不到百年,人们就对其知之甚少了。甚至有人对晋商这一概念竟是完全没有的。直至《乔家大院》的演出,人们才通过乔致庸这个叱咤商场、经营天下的人物,才升腾起对晋商人的崇敬,由心底生出一些了解晋商的冲动。是啊,人们对晋商的了解都是从电视开始的,从《白银谷》、《龙票》、《昌晋源票号》再到《乔家大院》,人们在电视中感受到了晋商横空出世的雄壮和经营天下的豪气,那些古老的当铺、钱庄、票号、商号,是晋商留在历史上的符号和印记。带着对晋商浓厚的兴趣,我选修了谢老师的《晋商文化赏析》这门课程。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从中知道了很多关于晋商的风云人物,晋商中各家族的发家事迹,个大院的文化等。我看重的是他们身上的精神。 明清山西商人称雄国内商界五个多 世纪,“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 江”,是他们的自我写照。他们的成功, 令人注目。他们是如何取得成功的,是一 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知道,每一种 社会实践活动都有一种特殊的精神作为 其灵魂,这种内在的灵魂是实践活动中最 活跃的能动力量,而从事这一活动的人就 是这一特殊精神的创造者和实践者。明清 山西商人的成功,就在于他们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自觉和不自觉地发扬了一种特殊精神,它包括进取精神、敬业精神、群体精神,我们可以把它归之为“晋商精神”。这种精神也贯穿到晋商的经营意识、组织管理和心智素养之中,可谓晋商之魂。 1.诚信:货真价实的诚信。晋商出售商品讲求货真价实。在晋商的诸多事例中,祁县乔家的换油事件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乔家在包头的复盛油房,运胡麻油回山西销售。经手伙计为图厚利,在油中搀假。掌柜发现后,即令另行换装,并收回售出的掺假油或补其差额。经济上虽一时受了点损失,却招得近悦远来。晋商秉持的质量诚信观念,严格保证产品质量,以优质的产品赢得顾客的信赖。他们对于生产加工的商品,从原料选择、工艺制作到运送储存,都始终严格要求、十分讲究,泡制虽繁从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省物力。因此,晋商创出了许多知名品牌,至今仍颇负盛名,如六必居酱菜、杏花村的汾酒、太谷广盛药铺的龟龄集和定坤丹等。据史料记载,由于晋商提供的砖茶质量可靠,西北人曾以砖茶代替银两货币流通,作为物资交换的手段。以至于几百年过去了,前苏联人来中国时还打听祁县长裕川的名牌“红梅茶”。 经营理念的诚信。晋商十分重视商业信誉,对待顾客、商家,无论大小都以诚相待,销售商品从不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更不缺斤短两、“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秤平、斗满、尺满足”、“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4]。晋商中流传的这些商谚就充分体现了他们难能可贵的经营理念。

中西方古代建筑设计经典作品

中西方古代建筑设计经典作品分析 在建筑风格多样化的今天,中西方古代建筑的历程是曲折而又漫长的,其中涌现出不少的经典建筑,它们不仅仅是一种风格的象征,也可能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同时还极大的影响着后续的建筑风格,它们是一个又一个、一代又一代建筑设计师们思想的结晶,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 明清建筑在我国古代建筑中到达了最后一个巅峰,故宫是其代表作之一。故宫坐落于北京城的中心,占地1087亩,合72万多平方米,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建筑传统和独待风格。 故宫始建于1406年,是明代永乐皇帝由南京迁都北京时所建的宫城。从总体布局上说,它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即所谓的外朝和内庭。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殿、武英殿作为两翼,为行使朝政的主要场所。内庭由乾清官、交泰殿、坤宁宫和东西六宫构成,为皇室的生活居住区。按四根柱为一间的传统进行计算,共有近万间之多,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宫殿群由紫禁城围护,城高10米,外又围以52米宽的护城河。整座城开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南门为午门、北门为玄(神)武门,东门为东华门、西门为西

华门。城的四角各建有一座角楼。整个故宫的建筑布局严谨规则,主次有序,并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使空间丰富多变。午门是故宫的正门,在城墙墩台上建有一组建筑。正中是宽九间的庑殿顶重檐大殿,两侧有联檐通脊的殿阁伸展而出,四隅各有一个高大的角亭。这一组建筑称五凤楼,巍峨壮丽、气势浑厚。进午门,经过一个大庭院,再过金水桥,入太和门,即是外朝的三大殿,太和在前,中和居中,保和在后,依次建筑在一个呈工字形的高大基台上。基台高8.13 米,分3 层,用汉白玉砌筑而成。每层当中都有石雕御路,边上都装饰有栏板、望柱和龙头。据统计,有透雕栏板1414 块,刻有云龙翔风图案的望柱1460根,龙头1138个。这些石雕装饰,反映了中国传统建筑独特风格的装饰艺术。同时,在结构功能上又起着排水的作用。栏板下,以及望校上伸出的龙头口中,都刻有小洞口。每当下雨,水由龙头流出,恰似千龙喷水,蔚为大观。太和殿又称金鸾殿,是皇帝发布政令和举行大典的场所。殿高35.05 米,宽63.96 米,深37.20米,是故宫最大的建筑,也是现存全国最大的木构建筑。它的结构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特点。即,先在栓础上立木柱,柱上架大梁,梁上立小矮柱(瓜柱),再架上一层较短的梁;自大梁而上可以通过小柱重叠几层梁,逐层加高,每层的梁逐层缩短,形成重檐;在最上层立脊瓜柱,在两组构架之间横搭檩枋;在檩上铺木

刍议加拿大建国初期文化民族主义

摘要:加拿大建国之初,国内百废待兴,此时英裔、法裔两大创始民族的矛盾又日益加剧,使这个风雨飘摇的国家雪上加霜。一些英裔联邦诗人,在“加拿大第一”运动的影响下,欲以诗歌唤醒国民的民族价值观,进而呼吁他们为加拿大的团结富强而奋斗。被誉为“加拿大文学之父”的联邦诗人查尔斯?罗伯茨,就是其中歌颂加拿大民族主义精神的杰出代表。本文旨在以文化民族主义为理论框架,结合加拿大特殊的历史背景,分析罗伯茨的自然抒情诗《豌豆地》,从而挖掘诗中表达的文化民族主义情结。 关键词:文化民族主义;加拿大;查尔斯?罗伯茨;自然抒情诗 Abstract:In the early days of Canada,everything was waiting to be taken up,however,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two founding nations of English and French has been becoming sharper and sharper,which made the precarious state worse and worse.Some Anglo Confederation Poets wanted to wake up the values of the na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Canada First”movement,furthermore,they called for all the nation to struggle for the unity and prosperity of Canada.Charles Roberts,the“Father of Canadian Literature”,is a leading figure of the spirit of Canadian nationalism.Taken Cultural nationalism a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combined with the special Canadian background,this thesis aims at analyzing the natural lyric Pea Field by Roberts,thus,we can extract the cultural nationalistic complex in the poem. Key words:cultural nationalism;Canada;Charles Roberts;natural poem 一、加拿大建国初期文化民族主义内涵 尽管民族主义是目前中外学者正在广泛讨论的问题,但迄今尚无能够被人们所普遍接受的定义,因为没有一种解释能够全面而准确地把握民族主义的所有特征和内涵。《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将民族主义定义为“可以表明个人对民族国家怀有高度忠诚的心理状态”。[1](P6)北京大学哲学系丰子义教授认为,民族主义是一种融民族情感,民族思想和民族运动于一体的社会思潮和行动准则……由于民族主义常常是一把双刃剑,因而积极的,健康的民族主义可以振兴一个民族,消极的,病态的民族主义则会葬送一个民族。[2]就学者们通常青睐的研究视角而言,民族主义按照内容主要可分为政治民族主义,经济民族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等三种类型。本文拟以文化民族主义为探析对象。文化民族主义是民族主义在文化领域的一种派生。它是一种以文化为旗帜的民族主义,是通过对本民族文化的特殊性的强调和对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意识的创造、维持及强化,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并谋求民族文化保留、复兴与壮大的一种心理状态和行为取向。[3]换句话说,文化民族主义是用本国文化的特殊性来凸显这个国家的独特性,唤醒国民的认同并把本国文化发扬光大,使这个国家子民众志成城,从而使这个国家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诚然,民族主义的动态发展特征决定它是个性十足不断与实践互动的意识、概念体系。在这个意义上讲,一个历史时段的民族主义只能被实事求是地认为是民族主义的一个片段。” [4](P19)因此,我们在界定民族主义的具体内涵时要注意不同的历史分期和使用的语言环境。有鉴于此,本文主要探讨加拿大建国初期联邦诗人查尔斯?罗伯茨在其自然抒情诗中所表达的文化民族主义情结。 1867年《英属北美法案》(The Act of British North America)的颁布标志着加拿大自治领的诞生。但是这个新生的国家并没有取得独立的军事和外交权力,仍然属于半殖民地国家,因此民众的心中鲜有国家的概念,民族主义更是一种奢侈品。19世纪70年代初期,一些有思想的英裔知识分子为了唤起人民的爱国热忱,纷纷撰文著书,呼吁加拿大人以国家利益为重,摒弃由于种族、语言、宗教、地域等差异而造成的各种纷争和矛盾,在加拿大自治领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民族主义运动。及至19世纪80年代,那些出生于自治领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