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贸市场与超市农产品价格形成特征的比较分析

农贸市场与超市农产品价格形成特征的比较分析

农贸市场与超市农产品价格形成特征的比较分析
农贸市场与超市农产品价格形成特征的比较分析

中国农贸市场现状

3.3.1.1中国农贸市场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贸市场蓬勃兴起和快速发展。随着国民经济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农业市场化改革以及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贸市场在促进产销衔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及引导生产资源市场化配置等方面的作用日显突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农贸市场在整个农产品流通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是联结亿万小规模生产者与消费者的重要桥梁,是商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中心,并承担着农产品集中、分散和价格形成功能。在促进农业生产商品化、专业化、规模化、区域化、标准化和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格局的形成,以及在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增产增收和保障城镇居民的“菜篮子”、“米袋子”供应等方面,我国农贸市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从国际经验和国情来看,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农贸市场在农产品流通体系中仍将发挥重要的中枢作用。近些年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发布的一系列一号文件和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都明确提出要把加强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和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 一、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改革发展的历程 建国60多年来,我国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改革经历了艰苦探索和曲折发展的过程。 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以前,城乡农贸市场屡遭遏制取缔,农贸市场

缺乏赖以孕育、生存的体制环境和物质基础。 1978年至1984年,开放农市贸易以及“菜篮子”产品的产销体制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农贸市场开始萌芽。 1985年至1991年,国家全面改革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集贸市场蓬勃兴起与发展。 2001年至今,农贸市场由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在抓好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同时,重点完善市场信息化、质量安全监管等现代物流功能。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业转入战略性结构调整的新阶段,这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重大目标的关键时期。与此同时,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更加关注农产品和食品消费的质量安全问题。在这样的农产品供给与需求背景下,我国农贸市场经过10多年快速发展,基本构建起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市场体系,批发市场建设发展由数量扩张为主转入以稳定数量、优化布局结构、提升质量档次为重点的新阶段。 二、我国农贸市场发展现状 (一)市场发展基本概况 我国农贸市场历经20世纪90年代快速发展,此后进入市场布局调整、经营品种结构调整和市场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市场管理向规范化现代化迈进的新阶段。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统计,自2001年以来全国亿元以上的农贸市场数量有1800多个,而单体市场的交易规模还在逐渐扩大。

家乡农产品成本调查报告

家乡农产品成本调查报告 导语:调查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关于家乡农产品成本调查报告。欢迎阅读! 一年来,XX县物价局农产品成本调查队在省监审分局正确领导下和帮助下,在本局领导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和全省物价工作的中心任务,求真务实,扎实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下达的各项调查任务,为各级党委,政府研究“三农”问题,制定宏观政策提供了大量的详实数据和文字调查报告,圆满完成了我县全年的成本调查、成本监审工作任务。 一、深入农村,做好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 1、开展种植意向和农资购买情况调查 新年前后我们农本队工作人员到调查点村委会和调查户进行调查,了解农户下一年种植意向,农资购买计划。农民种植意向多数根据当年农产品销售价格和销售情况决定下一年种植计划,今年农资购买农民也有变化、特别是化肥购买数量有所减少,农户认为农家肥(鸡粪、猪粪)比施化肥便宜,肥效时间长,作物生长快,生产成本低。因此少买化肥多买农家肥。 2、帮助调查户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播种玉米的土地多年来不施农家肥,只施二铵的底肥,不能满足作物生长发育需要的多种肥料。我们向调查户推广科学施肥的书籍,让农产使用含氮、 磷、钾的复合肥,满足作物各个生长阶段的需要,提高产量。有些农户玉米亩产量不高,主要是种子问题,发芽率低,

不抗倒伏,影响产量。我们与农业科技部门联系向农户介绍优良高产稳产的玉米种子,向养猪户介绍科学饲养方法和预防疾病的书籍,减少生猪死亡,避免经济损失。 3、开展农产品专项预测、直报调查工作,认真完成统计报表和分析材料上报工作 根据省成本局的工作部署和我们年初的工作计划,高质量的完成了农民种植意向的调查、农户农资购买情况调查、农户存售粮情况调查;开展了全年生猪生产成本收益情况和玉米直报调查。 4、加强领导、重视农调工作 农产品调查工作,国家和省、市、县三级领导非常重视。县物价局一名副局长兼管这项工作,并纳入工作日程。分管农调工作的领导与农本队同志经常一起下点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当场解决。农调工作人员经常学习农产品调查文件、有关书籍和材料,不断丰富知识,扩大视野,提高业务素质,做好本职工作。通过实践工作和学习,对做好农调工作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对记帐户要求记帐要及时,情况要真实,数据要准确,这样有利于宏观经济调控,有利于国家制定相关的农业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5、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组织调查员学习培训 加强调查业务的培训工作,提高调查员业务水平。一年来我队采取了集中下点培训的方法进行。一年中分别三次集中基层调查员召开调查培训会,在培训会上总结过去成功的经验,提出存在不足之处,对照规范化、制度化要求进行针对性的培训,通过认真的培训,使调查员业务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给我们的农调工作起到较大的帮助;平时结合住户调查下到调查点去进行

非常重要农产品超市零售和农贸市场销售方式的比较研究

农产品超市零售和农贸市场销售方式的比较研究 (2011-05-13 23:18:41) 标签:杂 谈 农产品超市零售和农贸市场销售方式的比较研究 ——基于山东济南的调查研究一、研究背景 农产品是指未经深加工的初级产品,一般包括蔬果、肉类、水产三类产品(方昕,1999),它是我国食品消费中占很大比重,具有周期性、地区性、易腐性、不耐贮存等特点,在经营上表现出购买频率高、每日购买多的集客性等特征(周勇,1996)。 (1)消费者需求影响农产品零售方式的变革。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产品的生产供应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品种都极大丰富,使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日益提高与改善。经济发展使食品消费构成和消费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食品消费呈现出多元化,居民食品消费产生了结构性变化,首先是粮食消费量下降明显,其中:细粮消费量降低,粗粮消费量增加,主食的花色品种呈现出多样化和成品化;其次是动物性食品的消费量明显提高。其中:猪肉的消费量略有下降,牛羊肉、水产品、禽肉和蛋奶的消费量明显提高,牛奶已成为许多家庭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物,食品结构变得更富营养、更为合理;第三是用于烟、酒、饮料、干鲜瓜果等奢侈品的消费支出明显增加。另外,随着健康饮食知识的积累,新鲜的天然食品更受人们的关注,蔬菜和水果作为鲜活农产品的主流越来越受到推崇,人们比较注意对有益健康食品的选择。消费者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也在发展变化。一方面,要求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品牌服务、购物环境良好等,迫切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农产品零售服务来满足需要。 为适应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农产品的流通零售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原来的农贸市场零售逐渐向超市零售发展。传统的农贸市场零售与消费者需求以及城市发展的矛盾日益暴露并加深。农贸市场的小规模个体经营,不论从品种还是质量上越来越不能适应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日益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变化要求。由于农贸市场中的经营主体是个体商贩和农户,流动性大,质量监控管理难,安全责任难以追溯,存在很多食品安全隐患;影响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同时,也给城市的建设发展、交通以及市容环境带来一系列问题。农产品超市零售方式的优势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环境舒适,产品质量好,安全卫生,品种丰富等;超市能够通过应用现代物流和信息技术,实行规模化管理,规模化经营,满足消费者高质量、多样化的消费需求。零售方式的变迁,使农产品的流通渠道更加优化畅通,也将会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和改善。 (2)农产品超市销售可以与农业生产实现有效联接,可以对整个农业产业链产生良性牵动和提升作用。农产品超市零售必然要求实行农产品规模化生产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其过程促进农业变革,优化农产品产业结构,促进我国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的实施,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实行优质优价,使农民增收,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3)农产品超市零售的发展日益成为重要的政策命题。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发展农产品连锁超市、配送经营,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城市农贸市场改建成超市,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到城市开办农产品超市,逐步把网络延伸到城市社区。”2009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强调“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和农产品流通企业开展农超对接”。可以看出,政府已高度重视农产品超市零售的重要性,而且各级地方政府也积极出台一些支持和扶持政策。农产品超市零

农产品成本调查主要指标解释

农产品成本调查方案 §目的意义 农产品成本是农产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水平,对于制定合理的农产品价格与流通政策,加强农业宏观调控,科学有效地组织指导农业生产,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指标解释 一、调查面积。调查面积按生产单位和农户所调查品种当年实际种植面积计算,不按耕地面积、收获面积和计划播种面积计算。如遇灾害全部或部分改种其它作物,则按各种作物实际种植面积计算。间作、套种的作物按各种作物占有面积折算,不要多算或少算。多年生作物(如苎麻、甘蔗)按当年留存的可收面积计算。在核算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多茬(季)作物的核算问题。种植业产品要“按每亩每茬(季)计算”。有的品种,如桑蚕茧、有的地区甚至一年三茬(春茧、夏茧、秋茧)。对于一年多茬的,在填报农本调查表时,不能将几茬的成本数据累加填列,而应当将几茬的数据按茬数平均后填列(一般可彩简单平均方法)。茬与茬之间产量、生长期、费用和用工情况相差较大,可按产量或生长天数加权平均。如两茬作物,应当将两茬的各项指标相加后除以2;三茬作物相加后除以3,其它依此类推。注意,多茬作物是指一年可以收获多次、且收获期间隔时间相对较长的作物,与日常所说的一茬意义并不完全一样。象韭菜那样随割随长,收获期间隔很短的作物,一般不作为多茬品种处理。现在温室技术发达,许多蔬菜品种一年可以生长和收获多次,有应季蔬菜,还有反季蔬菜等,这种情况一般应作为多茬(季)作物处理,也就是说其产量、成本和费用均按每茬(季)分别核算,年终计算出其平均每茬(季)的成本收益数据,但不能加总。 (二)套种、间种作物面积和产量核算问题。套种、间种是指在一种作物生长期间同时或先后种植其他作物,以充分利用气候和土地条件的一种耕作方法。套种、间种作物的种植面积,一般分别按不同作物分别所占的耕地面积比例计算。如棉麦套种一亩地,其中小麦占地约为60%,棉花占地约为40%,则小麦种植面积按0.6亩计算,棉花种植面积按0.4亩计算。套种、间种期间共同发生的费用,按两种作物面积或生长天数分摊。 二、主产品产量和主产品产值。这两项指标是农本核算指标体系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一)关于主产品产量。根据农本工作的特殊性,主产品产量,粮食按原粮计算,其中大豆按去豆荚后的干豆计算;薯类按鲜薯计算;棉花按皮棉计算;花生按带壳干花生果计算。实际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产量计算单位。2001年开始,全国农本调查使用新的调查表,所有数量指标一律采用公斤核算,在填报调查表时应注意这一点。 2、产量计算标准。这个问题在东北地区填报玉米产量时尤应注意。由于东北玉米含水量大,其实际水份远超过国家规定的安全水份,计算产量时应按水份折算公式将实际产量折算为标准水份计算的产量。折算公式为:实际产量×(1—实际水份)/(1—标准水份)。例如,黑龙江某县平均一亩玉米实际产量为600公斤,实际含水率为20%,国家规定的标准水份为14%,则折算成标准水份的产量为600×(1—20%)/(1—14%)=558公斤。注意,玉米产量应按标准水份折算,但产值不能变动,即按农民出售玉米后实际得到的产值计算,而不能按照标准水份的价格来核算产值。 3、产量不要过于偏离社会水平。由于调查样本设置不尽合理,而导致主产品产量明显偏高或偏低,与社会平均水平相差较大,核算时要注意调整。

农贸市场VS超市-推荐下载

农贸市场VS超市 超市与农贸市场的区别在于:超市采取的是统一采购、统一配货、统一定价的连锁经营方式。 统一采购,就是直接从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货,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传统批发诸多的中间环节,解决了成本高的问题;统一配货,不仅能保持生鲜食物的新鲜,而且做到货物多元化,全方位满足市民需求,这些产品在配送中,往往经过严格的筛选、包装和加工,方便了购买。还有原来农贸市场根本无法做到的,那就是安全问题。 统一采购、配货后的产品要经过严格的检测关,倘若检测不过关,则把货物退回产地或销毁。对营业时间、购物环境、价格、质量、品种、付款方式等几个方面,对超市和农贸市场进行的比较。营业时间:超市营业时间普遍没有农贸市场早,农贸市场大部分从早上5点后就陆续营业,而超市一般要到9点左右。让一些习惯于早上买菜的中老年人感到不便。不过,超市的营业时间可延续到晚9点,而农贸市场则关门较早。 购物环境:这是超市最大优势,明显优于农贸市场。据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品种与价格相同的情况下,近八成的消费者不会去相对“脏、乱、差”的农贸市场,而愿到整洁、井然有序的超市去购物。 商品价格:超市与农贸市场互有高低,如肉类和蛋类,由于超市走货量大,成本相对较低,价格也相对低于农贸市场。但蔬菜、水果价格却明显高于农贸市场。而且,农贸市场可以讨价还价,而超市却是“不二价”。与农贸市场相比,价格是超市最明显的劣势。 质量和称重:相比之下,超市比农贸市场更让人放心,超市的采购渠道比较正规,有的超市还与农贸或蔬菜基地“挂钩”;而农贸市场某些商品让人感到不放心,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缺斤短两等现象时有发生。品种与数量:超市由于场地有限,果蔬品种没有农贸市场多,但基本品种一般也能满足需求。农贸市场的蔬菜水果数量、品种相当丰富,但很多摊位经营着雷同的蔬菜和水果。许多超市和农贸市场进货时的新鲜度已相差不几,但由于超市的水果、净菜比农贸市场的贵,销量低于农贸市场,商品周转慢,新鲜度降低,因此也处于一定的劣势。 付款方式:这方面超市与农贸市场各有利弊。超市是在自由选购之后统一在收款台前一次结账付款,而农贸市场每次消费完毕就付款一次。超市付款排队现象时有发生,高峰时经营等候十几分钟,农贸市场则没有这种现象。 商品包装:农贸市场的塑料袋五花八门,卫生没有保证。而超市里则多使用一次性环保包装袋或盒,并贴有标签,价格、保质期等一目了然。这是农贸市场无法相比的。当然,超市在很多方面也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标准和规范。比如说在农副产品的采购上,目前有不少超市都是直接从批发市场进货的。而在食品卫生安全检测上,目前国内超市自身拥有检测设备的几乎没有,更多的是委托第三方进行检测,对检测也并非十分严格,这也就是为什么目前超市依然会出现问题食品的原因。 短期内超市无法取代农贸市场关于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目前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是通过对农产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建立一个以批发市场为枢纽,以具备一定组织化程序的农产品经营者为主体,以规范化的集贸市场和超市为零售终端的较为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另一种是要大力发展以物流配送为枢纽,以连锁公司为经营主体,以超市为零售终端的现代化农产品流通体系,并取代批发市场体系。北京八里桥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总经理赵尔烈表示,我国应该选择第一种模式。他认为,在10至20年内,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不可能被超市这种业态所取代。 理由有三: 首先,这是由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决定的。配送中心和超市代替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在欧美发达国家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到90年代才成为主体。日本超市是从上世纪

超市替代农贸市场的发展趋势

提供专业的word版文档,优质的服务,希望对您有帮助/双击去除 超市替代农贸市场的发展趋势 超市替代农贸市场的发展趋势 超市替代农贸市场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消费者对购物环境和食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超市开辟生鲜食品区,作为一种全新流通模式,超市在生鲜食品流通领域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对传统的流通渠道形成了巨大冲击,大大加速了生鲜食品流通渠道的变化。 超市替代农贸市场的形式从目前来看,有两种。一种是生鲜食品进超市,即已有的大型综合连锁超市开辟出一定区域来经营生鲜食品,比如世纪联华、时代超市等生鲜食品销售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其统一连锁经营的特点比较明显,连锁经营的规模比较大。另外一种重要形式就是“农改超”,即将传统农贸市场改造成生鲜超市,其店铺数量有限,连锁经营的规模比较小。超市替代农贸市场不仅仅是指上述两种,这里的超市是一个综合的概念,还应该包括仓储式大卖场、便利店、折扣店以及量贩店等一切新型的实行连锁经营的生鲜食品零售渠道。 作为一种新的经营业态,超市与农贸市场最本质的区别在于超市

是连锁经营,连锁经营的特点是统一进货、统一配送和统一管理。连锁超市以连锁制为轴心,以众多的门店网络为市场依托,以中央采购制开发销售利润,以现代化的配送中心获取物流利润,将市场信息向加工制造业渗透,发展定牌商品,甚至形成供应链,开发生产利润。可以说,连锁经营是将工业生产中的标准化、程序化、规模化向流通领域延伸,在大幅度降低成本的同时也为消费者带来了看得见的实惠。在同一品牌的众多连锁店中,实行明码标价、统一经营和一票式结算服务,此超市品牌的拥有者是食品质量安全责任的承担主体。而农贸市场则是一个经营者一个摊位,各自自由议价和分别承担质量安全责任,处于原始的分散经营状态,信誉上无法同超市比较,容易博得消费者的青睐和满意。 无论是先进国家的经验还是我国近年在大中城市的实践都表明,生鲜食品的超市经营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和潮流。但是,生鲜食品的超市化经营同时需要一些相关条件予以配合才能充分发挥这一新型业态的功能。生鲜食品的超市经营是在大生产大流通的条件下产生并发展的,需要大型的配送中心、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和稳定的生产基地等相关配套设施予以保证。在超市替代农贸市场和“农改超”过程中,除了确保连锁超市和生鲜超市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连锁经营和规模经营外,还应该注意上述配套条件的建设。 在超市替代农贸市场这一渐进转变的过程中,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引导多元主体的市场竞争,防止市场走入寡头格局,以避免价格垄断和产品安全隐患。应强化政府监管职能,弱化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以

农产品成本调查报告

农产品成本调查报 告

农产品成本调查报告 按上级的要求,我们对本村—的粮食、烟叶、蔬菜三种农作物的种植和家庭生猪饲养的成本进行了专项调查分析。 一、主要农牧产品成本核算及效益分析 ㈠农产品成本核算 1、水稻种植:被调查户张阿铨( 年农产品核算记账户) 、水稻种植成本核算。 ,水稻播种面积59亩,投入总成本15711.9元,平均成本266.3元/亩,其中:直接成本(物资成本)8231.9元,每亩平均139.5元;间接成本(田租、雇工工资及蓄力费)7480元,每亩平均126.8元。产出稻谷总产量34800公斤,平均亩产589.8公斤。水稻总收入48720元,每亩平均收入825.8元。产品销售综合价1.4元/公斤,产品成本价0.45元/公斤,产品盈利0.95元/公斤。净收入33008.1元,每亩平均559.5元。总投工日347.5个,每亩平均5.9个,每个工日平均工资95元,每亩利润率67.8%。 ,水稻播种面积59亩,投入总成本37708元,平均成本639元/亩,其中:直接成本(物资成本)14428.6元,每亩平均244.6元;间接成本(田租、雇工工资及蓄力费)23280元,每亩平均394.6元。产出稻谷总产量33100公斤,平均亩产561公斤。水稻总收入69600元,每亩平均收入1179.7元,产品销售综合价2.1元/公斤,产品成本价1.14元/公斤,产品盈利0.96元/公斤。水稻净收入31891.4元,每

亩平均540.5元,总投工日360个,每亩平均6.1个,每个工日平均工资88.7元,每亩利润率45.8%。 2、蔬菜种植:被调查户张阿彩(外来户)、种植菜芋成本核算。 ,种植菜芋3亩,投入总成本1797元,平均成本 599元/亩,其中:直接成本(物资成本)707元,每亩平均235.67元;间接成本(田租、雇工工资及蓄力费)1090元,每亩平均363.33元。产出菜芋总产量5900公斤,平均亩产1966.67公斤。菜芋总收入7200元,每亩平均收入2400元。产品销售综合价1.22元/公斤,产品成本价0.3元/公斤,产品盈利0.92元/公斤。净收入5403元,每亩平均1801元。总投工日35个,每亩平均11.33个,每个工日平均工资154.37元,每亩利润率75%。 ,种植菜芋3亩,投入总成本4183.5元,每亩平均成本1394.5元,其中:直接成本(物资成本)1843.5元,每亩平均614.5元;间接成本(田租、雇工工资及蓄力费)2340元,每亩平均780元。产出菜芋总产量6000公斤,平均亩产公斤。菜芋总收入1 元,每亩平均收入4000元,产品销售综合价2元/公斤,产品成本价0.7元/公斤,产品盈利1.3元/公斤。净收入7816.5元,每亩平均净收入2605.5元。总投工量34个工日,每亩平均投入劳动工日数11.3个,每个工日平均工资229.89元,每亩利润率65%。 3、烤烟生产:被调查户(外来种烤烟户)种植成本核算。

农贸市场现状的调查报告

目录一.摘要 二.关键词 三.农贸市场环境实地观察情况四.实地访问 五.网上了解 六.存在问题分析 七.对未来的展望和建议 八.参考文献

暑假农贸市场现状的调查报告 茶与食品学院 摘要:农贸市场存在远比超市的发展来的早,可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价格较贵的超市,也不去生鲜的市场,为了深入了解该问题,我们选择了在暑假期间,到农贸市场实地查看、现场采访及网上了解相关案例。经了解,除了原来推测的市场环境较差,很大原因是文化教育越高的人不好意思和老人、农民讨价还价。说到底,还是因为农贸市场监管不足,没有统一的市价,而超市明文规定价位,不讨价还价,所以才会更吸引顾客。政府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及资金的投入。 关键词:环境价格监管资金 农贸市场环境实地观察情况 农贸市场属于连体式室内农贸市场,其中一楼又属于棚顶式农贸市场与连体式室内农贸市场。天花板灰黑,有脱落现象,还布有常年的黑色蜘蛛丝,墙体下端一米高的地方不满污渍,有绿有红有灰还有被撞缺角的柱体。光线昏暗,地面水积得多,行走不便。各种蔬菜肉类,海产品及各类干货味道掺杂,气味实在不好。各摊位招牌随意设计、没有统一的标准规范,招牌挂放的位置杂乱无章,上面粘满了污渍,有的招牌还经过涂改,而且悬挂的位置过高,不仅丑陋而且影响心情。鲜肉类提示吊牌所摆放位置,在市场入口无法看到。工商行政公告牌挂的太高,很难被看到上面的内容。各营业房的经营字号

没有展示出来。 总体上来看,市场都存在脏、乱、各种消防设施不齐全,配套卫生设施不具备,市场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在这里小商小贩的吆喝声、买菜人的喧闹声整天不绝于耳,烂瓜残叶满地都是,而且光线昏黄,地板水洼到处,味道掺杂难以忍受。站在市场内让人感觉到非常压抑,呼吸不畅。一些买菜人不愿久留,交易后总是巴不得马上离开。 实地访问 询问选择农贸市场或超市的理由时,常年在市场上买的年长的回答,市场比较新鲜廉价,而且都老熟人了,放心;有些偶而出来买菜的,最直接的是到超市买,因为明码标价,不会被坑,而且蔬菜种类多,还可以顺便买其他的日用品;年轻一辈的妇女都不去市场,觉得那卫生不过关,而且那很脏乱吵。当然有些人也会选择就近原则。 网上了解 从调查的两个市场来看,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陈旧,功能不完备,配套不完善,管理和服务职能不到位等问题,尤其是脏乱差现象严重。“脏”在市场垃圾多且清理不及时,蔬菜叶、禽类羽毛、鱼鳞、宰杀动物后的血迹等在市场内都很容易看见。“臭”在活禽宰杀不达标,废气没及时清除;“乱”在市场无序混乱经营;“差”在所有市场都外溢,马路经营、占道经营、出店经营。 当前,农贸市场建设与管理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一是市场发展的意识不强

农产品成本调查主要指标解释

农产品成本调查主要指标解释 §目的意义 农产品成本是农产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把握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水平,关于制定合理的农产品价格与流通政策,加大农业宏观调控,科学有效地组织指导农业生产,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业生产的稳步进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指标讲明 一、调查面积。调查面积按生产单位和农户所调查品种当年实际种植面积运算,不按耕地面积、收成面积和打算播种面积运算。如遇灾难全部或部分改种其它作物,则按各种作物实际种植面积运算。间作、套种的作物按各种作物占有面积折算,不要多算或少算。多年生作物(如苎麻、甘蔗)按当年留存的可收面积运算。在核算时要注意以下几个咨询题:(一)多茬(季)作物的核算咨询题。种植业产品要“按每亩每茬(季)运算”。有的品种,如桑蚕茧、有的地区甚至一年三茬(春茧、夏茧、秋茧)。关于一年多茬的,在填报农本调查表时,不能将几茬的成本数据累加填列,而应当将几茬的数据按茬数平均后填列(一样可彩简单平均方法)。茬与茬之间产量、生长期、费用和用工情形相差较大,可按产量或生长天数加权平均。如两茬作物,应当将两茬的各项指标相加后除以2;三茬作物相加后除以3,其它依此类推。注意,多茬作物是指一年能够收成多次、且收成期间隔时刻相对较长的作物,与日常所讲的一茬意义并不完全一样。象韭菜那样随割随长,收成期间隔专门短的作物,一样不作为多茬品种处理。现在温室技术发达,许多蔬菜品种一年能够生长和收成多次,有应季蔬菜,还有反季蔬菜等,这种情形一样应作为多茬(季)作物处理,也确实是讲其产量、成本和费用均按每茬(季)分别核算,年终运算出其平均每茬(季)的成本收益数据,但不能加总。 (二)套种、间种作物面积和产量核算咨询题。套种、间种是指在一种作物生长期间同时或先后种植其他作物,以充分利用气候和土地条件的

农产品成本调查报表制度

农产品成本调查报表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制定 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批准 2008年10月

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公民有义务如实提供国家统计调查所需要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十五条规定: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对在统计调查中知悉的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目录

一、总说明 农产品成本是农产品价格的主要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农产品生产成本及收益的变动情况,对于各级政府研究和制定农产品价格与流通政策,加强宏观调控,对于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加强对农业的指导,科学组织生产,优化种植结构,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都是十处必要的。为此,我部决定组织开展以重要农作物为主的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为了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统一要求,统一标准,特制定本方案。 一、调查品种 由农业部汇总的品种暂定为13个,即早籼稻、中籼稻、粳稻、梗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籽、花生果、葵花籽、甘蔗、甜菜。各省(区、市)可以根据本地的需要适当增加调查品种。 二、调查点的确定 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原则上在现有农业物价信息网点县中开展,各省(区、市)可根据本地需要适当增加调查县的数量;县里要选择生产水平在本县具有代表性的若干农户(制切查品种不少于5户)作为成本调查户;每户可以承担一个调查品种,也可承担多个调查品种。 调查户要建立成本原始资料登记簿,对生产、销售过程中的各项支出、收入进行逐笔登记以及必要的核算。所需的登记帐册,省(区、市)农业厅(局)以能满足各项调查、核算指标的需要为原则,参考物价部门的格式,自行印制下发。

农贸市场现状

农贸市场现状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中国农贸市场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贸市场蓬勃兴起和快速发展。随着国民经济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农业市场化改革以及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贸市场在促进产销衔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及引导生产资源市场化配置等方面的作用日显突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农贸市场在整个农产品流通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是联结亿万小规模生产者与消费者的重要桥梁,是商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中心,并承担着农产品集中、分散和价格形成功能。在促进农业生产商品化、专业化、规模化、区域化、标准化和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格局的形成,以及在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增产增收和保障城镇居民的“菜篮子”、“米袋子”供应等方面,我国农贸市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从国际经验和国情来看,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农贸市场在农产品流通体系中仍将发挥重要的中枢作用。近些年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发布的一系列一号文件和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都明确提出要把加强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和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 一、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改革发展的历程 建国60多年来,我国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改革经历了艰苦探索和曲折发展的过程。 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以前,城乡农贸市场屡遭遏制取缔,农贸市场缺乏赖以孕育、生存的体制环境和物质基础。

1978年至1984年,开放农市贸易以及“菜篮子”产品的产销体制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农贸市场开始萌芽。 1985年至1991年,国家全面改革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集贸市场蓬勃兴起与发展。 2001年至今,农贸市场由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在抓好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同时,重点完善市场信息化、质量安全监管等现代物流功能。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业转入战略性结构调整的新阶段,这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重大目标的关键时期。与此同时,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更加关注农产品和食品消费的质量安全问题。在这样的农产品供给与需求背景下,我国农贸市场经过10多年快速发展,基本构建起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市场体系,批发市场建设发展由数量扩张为主转入以稳定数量、优化布局结构、提升质量档次为重点的新阶段。 二、我国农贸市场发展现状 (一)市场发展基本概况 我国农贸市场历经20世纪90年代快速发展,此后进入市场布局调整、经营品种结构调整和市场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市场管理向规范化现代化迈进的新阶段。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统计,自2001年以来全国亿元以上的农贸市场数量有1800多个,而单体市场的交易规模还在逐渐扩大。 图 2013年全国集贸市场按主营品种分类比重图另据农业部2014年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有农产品农产品交易市场达1800多个,成交额达万亿元,全国经由交易的农产品比重高达70%以上,并且仍在

五种现代人最喜欢的农贸市场

智慧农贸|五大现代人最喜欢的农贸市场 作者:筑美科技 有人数,农贸市场是所有中国主妇的主战场,也有人说农贸市场是中国老龄人群退休后的娱乐天堂,也有人说,认识一座城市,必须要逛的就是当地的菜市场。是的,这里是人间市井烟火气最浓的场所,也是现代人记忆最深的老地方。菜米油盐酱醋茶,青菜萝卜鸡鸭鱼肉蛋等等,农贸市场从来都是人们生活需求必备的场所。 就像文学大师汪曾祺先生在《做饭》中曾写道:“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菜市场。看看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通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的确,农贸菜场是一座城市生活聚焦。一座城市的真实美好,并不是看它有多少林立的高楼,而是那些在菜场里每天上演的场景。 但是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传统又原始的城市农贸市场逐渐开始淡出人们的视野。现在人们谈论更多的则是生鲜超市、生鲜

电商以及盒马鲜生、宋小菜等这类的新菜场模式,在这些新型的菜场业态的高密度声量轰炸下,农贸市场自身由来已久的“病症”被无限放大。人们尽管还在有意无意地进入农贸市场买菜,但是已经不是唯一的选择,甚至说有的人,有的城市,已经开始驱逐农贸市场了。 因此,对于现在传统而又老旧的农贸市场来说,到底该如何升级改造,如何自救,如何去重新取悦消费者,迎合现代人的喜好,就显得尤为紧迫。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到底什么样的农贸市场是未来市场的主流。 1、最基本、最常见的农贸市场——环境优雅、干净卫生的基础硬件农贸市场 这类农贸市场跟以往传统的农贸市场相比,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环境优雅,干净卫生,以往的农贸市场脏水四溢、怪味扑鼻不见了,相反,替代的则是人们买菜的直接舒适体验。这种最基本的农贸市场改造,将会是将来农贸市场的基础标配,也是一些三四线城市最主流的农贸市场改造。 2、以消费体验场景为主,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到“商超式”管理服务提升的农贸市场改造

农产品成本调查指标解释

农产品成本调查指标解释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农产品成本调查报表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制定 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批准 2008年10月 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公民有义务如实提供国家统计调查所需要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十五条规定: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对在统计调查中知悉的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目录

一、总说明 农产品成本是农产品价格的主要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农产品生产成本及收益的变动情况,对于各级政府研究和制定农产品价格与流通政策,加强宏观调控,对于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加强对农业的指导,科学组织生产,优化种植结构,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都是十处必要的。为此,我部决定组织开展以重要农作物为主的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为了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统一要求,统一标准,特制定本方案。 一、调查品种 由农业部汇总的品种暂定为13个,即早籼稻、中籼稻、粳稻、梗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籽、花生果、葵花籽、甘蔗、甜菜。各省(区、市)可以根据本地的需要适当增加调查品种。 二、调查点的确定 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原则上在现有农业物价信息网点县中开展,各省(区、市)可根据本地需要适当增加调查县的数量;县里要选择生产水平在本县具有代表性的若干农户(制切查品种不少于5户)作为成本调查户;每户可以承担一个调查品种,也可承担多个调查品种。 调查户要建立成本原始资料登记簿,对生产、销售过程中的各项支出、收入进行逐笔登记以及必要的核算。所需的登记帐册,省(区、市)

南京超市和农贸市场生鲜蔬菜经营的市场竞争分析

南京超市和农贸市场生鲜蔬菜经营的市场竞争分析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食品商店以及国家经营和集体所有的菜市场逐渐从农产品零售领域中退出后,以个体摊贩为主体组成部分的农贸市场便开始主导生鲜果蔬等农产品零售。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产品的生产供应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品种都极大丰富,这让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日益提高与 改善。为了更好地适应人民不断提高的消费水平以及逐渐多样化多层次的生活方式,生鲜农产品的零售流通渠道也相应地出现了巨大转变,从原来的农贸市场零 售逐渐向超市零售发展。超市的出现,让消费者有更多可供选择的购买鲜活农产品的场所,对以农贸市场为主的传统零售渠道造成了较大冲击。 随后2011年起,生鲜电商作为一种新的零售渠道快速兴起,定位于进口商品、高价值产品等特定品种。因此,目前在农产品的零售环节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零售方式:一种是以农贸市场为代表的普通农产品的零售方式;另一种是以超市为 代表的,有能力经营安全、优质农产品的零售方式,其中生鲜电商将会在生鲜细分市场作为一种业态补充。从国际上的主要经验来看,伴随着城市、商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原本是城市居民购买生鲜主要场所的农贸市场将逐步被超市所替代,即超市将占据生鲜农产品零售中的主导地位。而超市作为一种现代化流通方式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早已成为生鲜零售业主导业态,超市销售生鲜占到了 80%-95%, 而我国超市销售生鲜占比不到30%。 为什么拥有诸多优势的超市还未能取代农贸市场成为生鲜品零售的主要场所,而与农贸市场正处于竞争共存阶段?本文基于零售商的视角,以生鲜蔬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超市生鲜区现场主管及生鲜采购部负责人、农贸市场个体经营者的访谈,从采购体系、物流配送、自我质量控制、提供特色服务等生鲜经营特征,探讨超市和农贸市场所销售生鲜蔬菜价格和质量存在差异的内在影响因素。其次,比较分析超市与农贸市场生鲜蔬菜的质量与价格,将生鲜蔬菜的质量分解 为若干不同的属性特征进行比较,同时进行简单的价格比较。然后,运用Hedonic 价格模型实证分析不同质量属性对蔬菜价格的影响,同时分析质量差异能在何种程度上解释蔬菜价格差异。最后,总结出超市与农贸市场生鲜蔬菜的市场细分和质量—价格竞争策略,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是:超市在蔬菜采购渠道、经营品种、质量控制等生鲜

农产品成本收益常规的调查报告

农产品成本收益常规的调查报告 一、小麦情况亩产量略降: 今年我县小麦平均亩产xx公斤,比去年的每亩xx公斤减少xx公斤,降幅为xx%。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一是受天气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先是干旱一定程度影响了小麦生长,后是小麦抽穗扬花期受冻造成出穗不齐,最后是小麦成熟前阴雨天气造成小麦光照不足,籽粒干瘪,容重下降。 二是今年小麦出现枯萎病和倒伏现象严重,使得其质量产量受到严重影响,从调查户看,今年小麦成色和千粒重不如去年。亩产值略增:虽然由于单产有所下降,但今年平均单价高于去年,今年每亩主产品产值为xx元,比去年的xx元增加了xx元,增幅为xx%。成本收益情况:今年小麦平均亩总成本为xx元比去年xx元增加xx元,增幅为xx%。其中:化肥费增加xx元,增幅为xx%;农药费增加xx元,增幅为xx%;机械作业费增加xx元,增幅为xx%;人工成本增加xx 元,增幅为xx%。虽今年价格比去年同期有较大上涨,但由于今年产量同去年相比有所下降,导致今年的净利润有所下降,今年小麦亩净利润为xx元,比去年同期的xx元减少xx元,降幅为xx%。 二、玉米情况产量及产值略降: 今年平均亩产量为xx公斤,比去年的xx公斤减少xx公斤,降幅为xx%;亩产值为xx元,比去年的xx元,减少xx元,降幅为xx%。今年玉米玉米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虽今年玉米播种期天气较好,直播玉米顺利播种,玉米苗情普遍较好。但进入xx月份后,平均降水量

较常年明显偏多,平均日照时数较常年偏少,大面积降水加上长时间阴雨寡照,导致玉米授粉不良,给玉米生产造成不利影响。xx月下旬后,开始出现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此时正值玉米灌浆时期,玉米棒发育不良,导致今年玉米产量有所下降。 成本增长:主要是因为人工成本、排灌费、农药和土地成本增加。人工成本由去年的xx元增加到xx元,增加xx元,增幅为xx%;排灌费由去年的xx元增加到xx元,增加xx元,增幅为xx%;农药费由去年的xx元增加到xx元,增加xx元,增幅为xx%;土地成本由去年的xx元增加到xx元,增加xx元,增幅为xx%。净利润、收益有所减少:今年每亩净利润为xx元,比去年的净利润xx元减少xx元,降幅为xx%。每亩收益为xx元,比去年的xx元减少xx元,降幅为xx%。今年玉米价格虽略高于去年,但产量的减少及总成本的增加是导致净利润及收益减少其主要原因。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 一是对种子补贴范围限制很死,仅限于购买规定的几种品种,而这些种子往往不是最畅销的种子,有些品种农民不愿意种,这就导致这部分农民不能够享受到种子补贴,或者享受的补贴很少,使国家的良种优惠政策打了折扣;二是病虫害、气候因素对农作物产量影响较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部分乡镇水利设施作用发挥有限;三是粮食出售价格和时机对利润收益有所影响。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一是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补贴政策,使补贴政策更科学、更合理,让更多

2020年超市抑或农贸市场

超市抑或农贸市场

超市抑或农贸市场? ----对生鲜食品购买者地点选择行为的分析经济管理强化21 班纪月清吴豪杰郁胜国徐其军杨恺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地不断提高,超市日益成为人们购买生鲜食品的重要场所。同时,这也引起了人们关于“农转超”的争论,然而超市到底能不能取代农贸市场,到底应不应该把农贸市场转变成超市,最终取决于消费者的选择。本研究通过调查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客观因素,对消费者选择不同场所购买生鲜食品的行为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生鲜食品超市农贸市场 引言 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农贸市场一直是城市居民购买生鲜食品的主要场所,但是在经济迅速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更高要求的今天,农贸市场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农贸市场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进入到市场的生鲜食品的质量没有保证,消费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同时农贸市场的经营条件、卫生条件差,难以使消费者达到满意的程度。而具有强大竞争力的超市弥补了农贸市场的缺点,也引进生鲜食品的经营。在这种条件下,消费者有了更多的消费选择空间,在超市购买生鲜食品的人群比例也在逐年上升。一时间,全国地区掀起了“农改超”的热潮,但是由于中国在这方面还是处于探索阶段,而且超市的生鲜食品价格要高于农贸市场的价格,虽然中国居民的收入每年都在增长,但是贫富差距却在逐渐拉大,这就意味着不是每个人都有到超市购买生鲜食品的消费能力。本研究意图从消费者角度出发,对两个不同地点的不同消费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对影响消费者选择不同地点购买生鲜食品的因素进行分析。从消费者角度,调查获得农贸市场和超市在经营生鲜食品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各地区农贸市场和超市的发展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国内外研究现状:

农产品成本调查主要指标解释

农产品成本调查主要指 标解释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农产品成本调查方案 §目的意义 农产品成本是农产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水平,对于制定合理的农产品价格与流通政策,加强农业宏观调控,科学有效地组织指导农业生产,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指标解释 一、调查面积。调查面积按生产单位和农户所调查品种当年实际种植面积计算,不按耕地面积、收获面积和计划播种面积计算。如遇灾害全部或部分改种其它作物,则按各种作物实际种植面积计算。间作、套种的作物按各种作物占有面积折算,不要多算或少算。多年生作物(如苎麻、甘蔗)按当年留存的可收面积计算。在核算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多茬(季)作物的核算问题。种植业产品要“按每亩每茬(季)计算”。有的品种,如桑蚕茧、有的地区甚至一年三茬(春茧、夏茧、秋茧)。对于一年多茬的,在填报农本调查表时,不能将几茬的成本数据累加填列,而应当将几茬的数据按茬数平均后填列(一般可彩简单平均方法)。茬与茬之间产量、生长期、费用和用工情况相差较大,可按产量或生长天数加权平均。如两茬作物,应当将两茬的各项指标相加后除以2;三茬作物相加后除以3,其它依此类推。注意,多茬作物是指一年可以收获多次、且收获期间隔时间相对较长的作物,与日常所说的一茬意义并不完全一样。象韭菜那样随割随长,收获期间隔很短的作物,一般不作为多茬品种处理。现在温室技术发达,许多蔬菜品种一年可以生长和收获多次,

有应季蔬菜,还有反季蔬菜等,这种情况一般应作为多茬(季)作物处理,也就是说其产量、成本和费用均按每茬(季)分别核算,年终计算出其平均每茬(季)的成本收益数据,但不能加总。 (二)套种、间种作物面积和产量核算问题。套种、间种是指在一种作物生长期间同时或先后种植其他作物,以充分利用气候和土地条件的一种耕作方法。套种、间种作物的种植面积,一般分别按不同作物分别所占的耕地面积比例计算。如棉麦套种一亩地,其中小麦占地约为60%,棉花占地约为40%,则小麦种植面积按亩计算,棉花种植面积按亩计算。套种、间种期间共同发生的费用,按两种作物面积或生长天数分摊。 二、主产品产量和主产品产值。这两项指标是农本核算指标体系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一)关于主产品产量。根据农本工作的特殊性,主产品产量,粮食按原粮计算,其中大豆按去豆荚后的干豆计算;薯类按鲜薯计算;棉花按皮棉计算;花生按带壳干花生果计算。实际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产量计算单位。2001年开始,全国农本调查使用新的调查表,所有数量指标一律采用公斤核算,在填报调查表时应注意这一点。 2、产量计算标准。这个问题在东北地区填报玉米产量时尤应注意。由于东北玉米含水量大,其实际水份远超过国家规定的安全水份,计算产量时应按水份折算公式将实际产量折算为标准水份计算的产量。折算公式为:实际产量×(1—实际水份)/(1—标准水份)。例如,黑龙江某县平均一亩玉米实际产量为600公斤,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