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暂行规定-海关总署令第4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暂行规定-海关总署令第4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暂行规定

正文: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暂行规定

(1994年8月29日海关总署令第49号发布)

第一条为了强化海关监督管理职能,保障国家进出口法律、法规有效实施,维护国家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其它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凡是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加工贸易企业、经营保税业务企业、报关企业、经营和使用减免进出口关税货物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与货物进出口有关的企业、事业单位(以下简称企事业单位),应接受海关稽查。

第三条海关在企事业单位的货物进口或出口后三年内、使用受海关时效监管进口货物的单位在规定的时限内,对企事业单位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稽查。

第四条海关稽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其它有关法律、法规及本暂行规定,行使下列权力:

(一)查阅或者复制有关的合同、发票、帐册、单证、记录、文件、业务函电、录音录像制品和其他资料(以下简称帐册、资料);

(二)检查企业有藏匿走私货物、物品嫌疑的场所;

(三)调查和检查进出境货物的管理使用情况;

(四)根据稽查工作需要,查问涉嫌违反海关法或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企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员、报关人员、会计人员、仓库保管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

(五)对违反《海关法》或者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及与其有牵连的帐册、资料,可以扣留。

海关稽查人员执行稽查职务时,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阻挠。

第五条企事业单位应当设置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会计帐册,必要时,应增设符合海关要求的辅助科目,凭合法、有效凭证记帐以及核算,记录有关进出口、库存、销售、加工、使用、损耗等情况。

企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海关规定向主管地海关及报送有关资料备核。

使用计算机记帐的企事业单位,除应当遵守本条上述有关规定外,必要时还应当按照海关要求将记帐软件、程序和使用说明书及有关资料提供给海关备案。

第六条企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期限保存帐册、资料。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没有规定保存期限的,企事业单位应当在货物进口或者出口后的三年内完整地保存帐册、资料、有关凭证及其它与进出口活动有关的往来函电。

第七条海关实施稽查前,应通过有关企事业单位。海关认为必要时,可以在事前不通知企事业单位的情况下,径行稽查。

第八条海关实施稽查,有关企事业单位应当提供必要的工作便利并按照海关的要求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帐册、资料。

海关查阅或者复制帐册、资料,应当在接受稽查的企事业单位进行。

第九条海关检查企事业单位的帐册、资料或者货物时,企事业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责任人员应当在场,并按照海关的要求开启仓库或者其它场所,清点帐册,搬移货物,开启或者重封货物的包装等。

第十条海关查问企事业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责任人员、报关人员、会计人员、仓库保管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时,应制作查问笔录。查问笔录应当经被查问人签名。

第十一条海关通过稽查发现的走私或者违反海关监管规定的行为以及少征或者漏征的税款,由海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行政处罚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和其它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二条稽查结束后海关应当做出稽查结论并在30日内将稽查结论送达被稽查单位。

稽查结论为海关稽查的最终决定。

第十三条企事业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海关可以视情节轻重暂停其报关资料并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及其它有关规定给予罚款:

(一)未按规定设置和保存帐册、资料的;

(二)无故拖延、拒绝提供有关帐册、资料供海关稽查的;

(三)有其它阻挠和妨碍海关行使稽查权力行为的。

第十四条海关根据稽查结果对企事业单位进行信任评估并实行分类管理。

第十五条海关稽查人员应当依法稽查、忠于职守、保守秘密、廉洁奉公。

第十六条本暂行规定由海关总署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本暂行规定自1994年10月1日起施行。

——结束——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实施办法-海关总署令[第7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实施办法 正文: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令 (第79号) 现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实施办法》,自2000年3月1日起实施。 署长钱冠林 2000年1月1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以下简称《稽查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海关实施稽查应当遵守《稽查条例》和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中所称“被稽查人”是指《稽查条例》第三条所列企业、单位。其进出口活动包括:(一)进出口申报; (二)进出口关税和其他税、费的缴纳; (三)进出口许可证、件的交验; (四)与进出口货物有关的资料记载、保管; (五)保税货物的进口、使用、储存、加工、销售、运输、展示和复出口; (六)减免税进口货物的使用、管理; (七)转关运输货物的承运、管理;

(八)暂时进出口货物的使用、管理; (九)其他进出口活动。 第四条海关在下列期限内对被稽查人的会计帐簿、会计凭证、报关单证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和有关进出口货物进行稽查: (一)减免税进口货物在海关监管期限内; (二)保税货物在海关规定的监管期限内,或自复运出境放行之日起3年内或经批准转为一般贸易进口放行之日起3年内; (三)除本条(一)、(二)项所列货物以外的进出口货物在办结海关手续之日起3年内。 第二章帐簿、单证等有关资料的管理 第五条被稽查人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设置和编制会计帐簿、会计凭证、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真实、准确完整地记录和反映进出口活动。 第六条被稽查人应当按照《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保管期限保管会计帐簿、会计凭证、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 按照国家财政部门规定实行会计电算化的被稽查人,应当将计算机储存的会计记录打印成中文书面会计记录,与软件说明书、磁盘等介质一起按前款规定保管。 第七条被稽查人应当按照本办法第四条规定的海关稽查期限保管进出口报关单证、合同以及与进出口业务直接有关的其他资料。 第八条被稽查人应当按照海关的要求,提供有关进出口货物的购买、销售、加工、使用、损耗、库存情况的书面资料和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会计报表。 第三章海关稽查的实施 第九条海关实施稽查3日前,应当制发《海关稽查通知书》通知被稽查人。 第十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经海关关长批准,海关可以不经事先通知,径行对被稽查人实施稽查:(一)被稽查人有重大违法嫌疑的; (二)被稽查人的会计帐簿、会计凭证、会计报表、会计电算化资料、报关单证等有关资料(以下统称帐簿、单证等有关资料)及进出口货物可能被擅自转移或毁弃的; (三)情况特殊,海关认为有必要的。 海关径行稽查的,应当将《海关稽查通知书》当面送达被稽查人。 第十一条海关实施稽查应当组成不少于2人的稽查组。 海关工作人员进行稽查时,应当向被稽查人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证》。

海关稽查操作规程(署稽发〔2006〕94号)

海关总署文件 署xx发[2006]94号 海关总署关于印发《海关稽查操作规程》(修订版)的通知广东分署,天津、上海特派办,各直属海关: 为了适应职能调整和新形势下稽查实践的需要,进一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实施办法》,规范和统一全国海关稽查工作的程序和要求,总署结合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海关稽查工作实际,适时对原《海关稽查操作规程》(以下简称《操作规程》)进行了修订,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请各海关尽快组织从事稽查业务的有关人员认真学习修订后的《操作规程》,正确理解有关程序和要求,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执行中如果遇到问题,请及时报告总署稽查司。 二、由于对修订后的《操作规程》相关文书的格式改动不大,总署将不另行制发《操作规程》相关文书。请各海关根据修订后的《操作规程》的有关要求,自行更改相关文书的电子模板。各海关在制作《海关稽查通知书》时,应当通过“稽查作业系统(JC2005系统)”生成统一格式的《海关稽查通知书》编号。 三、修订后的《操作规程》自 2006年3月20日起施行,原发《海关稽查操作规程》同时废止。 xx海关总署 二○○六年三月三日 xx稽查操作规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依法行政,规范海关稽查行为,保证海关稽查人员正确行使权力,维护被稽查人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以下简称

《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以下简称《稽查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海关对《稽查条例》规定的与进出口活动直接有关的企业、单位所实施的所有稽查行为。第三条本规程所规范的海关稽查行为包括稽查准备、稽查实施、稽查处理、稽查评估四个阶段。 第四条海关稽查原则上由被稽查人主管海关管辖。两个以上海关发生稽查管辖争议的,应当协商解决,必要时报请上一级海关决定。需要跨关区对被稽查人实施稽查时,相关海关应当予以协助配合,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对于异地报关的被稽查人,原则上由其主管海关管辖,也可由报关地海关管辖。主管海关实施稽查时,报关地海关应当予以协助配合。报关地海关对异地报关的被稽查人实施稽查,被稽查人的主管海关应当予以协助配合,待稽查结束后,报关地海关应当向被稽查人主管海关通报稽查的结果。 上级海关认为有必要时,可以指定下级海关对被稽查人实施稽查。 第五条稽查人员有《实施办法》第十二条所列情况之一需要回避的,由其上一级行政领导决定回避。 第二章稽查准备 第六条直属海关应当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于每年年初制订本年度的稽查工作计划,包括常规稽查计划和专项稽查计划。直属海关应当根据年度稽查工作计划,负责组织实施本关区的稽查工作,并根据海关总署的部署和本关区实际情况的变化,适时调整和补充稽查工作计划。 第七条海关实施稽查前,应当组成稽查组。稽查组人数应当根据稽查工作量来确定,但不得少于2人。稽查业务主管领导决定稽查组成员,并指定其中1人任组长。稽查组组长负责组织稽查组开展工作。 第八条稽查组开展稽查之前,应当制定稽查方案,填制《海关稽查方案审批表》。稽查方案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实施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实施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令 第79号 现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实施办法》,自2000年3月1日起实施。 署长钱冠林 二○○○年一月十一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以下简称《稽查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海关实施稽查应当遵守《稽查条例》和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中所称“被稽查人”是指《稽查条例》第三条所列企业、单位。其进出口活动包括: (一)进出口申报; (二)进出口关税和其他税、费的缴纳; (三)进出口许可证、件的交验; (四)与进出口货物有关的资料记载、保管; (五)保税货物的进口、使用、储存、加工、销售、运输、展示和复出口; (六)减免税进口货物的使用、管理; (七)转关运输货物的承运、管理; (八)暂时进出口货物的使用、管理; (九)其他进出口活动。 第四条海关在下列期限内对被稽查人的会计帐簿、会计凭证、报关单证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和有关进出口货物进行稽查: (一)减免税进口货物在海关监管期限内; (二)保税货物在海关规定的监管期限内,或自复运出境放行之日起3年内或经批准转为一般贸易进口放行之日起3年内; (三)除本条(一)、(二)项所列货物以外的进出口货物在办结海关手续之日起3年内。 第二章帐簿、单证等有关资料的管理 第五条被稽查人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设置和编制会计帐簿、会计凭证、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真实、准确、完整地记录和反映进出口活动。

第六条被稽查人应当按照《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保管期限保管会计帐簿、会计凭证、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 按照国家财政部门规定实行会计电算化的被稽查人,应当将计算机储存的会计记录打印成中文书面会计记录,与软件说明书、磁盘等介质一起按前款规定保管。 第七条被稽查人应当按照本办法第四条规定的海关稽查期限保管进出口报关单证、合同以及与进出口业务直接有关的其他资料。 第八条被稽查人应当按照海关的要求,提供有关进出口货物的购买、销售、加工、使用、损耗、库存情况的书面资料和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会计报表。 第三章海关稽查的实施 第九条海关实施稽查3日前,应当制发《海关稽查通知书》(见附件一)通知被稽查人。 第十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经海关关长批准,海关可以不经事先通知,径行对被稽查人实施稽查: (一)被稽查人有重大违法嫌疑的; (二)被稽查人的会计帐簿、会计凭证、会计报表、会计电算化资料、报关单证等有关资料(以下统称帐簿、单证等有关资料)及进出口货物可能被擅自转移或毁弃的; (三)情况特殊海关认为有必要的。 海关径行稽查的,应当将《海关稽查通知书》当面送达被稽查人。 第十一条海关实施稽查应当组成不少于2人的稽查组。 海关工作人员进行稽查时,应当向被稽查人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证》。 第十二条海关工作人员进行稽查时,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回避: (一)海关工作人员与被稽查人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有近亲属关系的; (二)海关工作人员或其近亲属与被稽查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 (三)海关工作人员或其近亲属与被稽查人有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海关稽查工作正常进行的。 被稽查人有正当理由,可以对海关工作人员提出回避申请。但在海关作出回避决定前,有关海关工作人员不停止执行稽查任务。 第十三条海关进行稽查时,被稽查人应当配合海关稽查工作,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或其指定代表应当到场,如实反映情况,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与被稽查人有财务往来或者其他商务往来的企业、单位应当配合海关工作人员执行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管理规定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公布日期】2007.03.02 •【文号】海关总署第158号令 •【施行日期】2007.05.01 •【效力等级】部门规章 •【时效性】失效 •【主题分类】海关综合规定 正文 海关总署令 (第15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管理规定》已于2007年2月14日经署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2000年2月24日海关总署令第80号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商品预归类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署长:牟新生 二○○七年三月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管理规定第一条为了规范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归类,保证商品归类结果的准确性和统一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以下简称《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以下简称《关税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商品归类是指在《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公约》商品分类目录体系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为基础,按照《进出口税则

商品及品目注释》、《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本国子目注释》以及海关总署发布的关于商品归类的行政裁定、商品归类决定的要求,确定进出口货物商品编码的活动。 第三条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以下简称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对进出口货物进行商品归类,以及海关依法审核确定商品归类,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归类应当遵循客观、准确、统一的原则。 第五条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归类应当按照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向海关申报时货物的实际状态确定。以提前申报方式进出口的货物,商品归类应当按照货物运抵海关监管场所时的实际状态确定。法律、行政法规和海关总署规章另有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六条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以及海关要求如实、准确申报其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名称、规格型号等,并且对其申报的进出口货物进行商品归类,确定相应的商品编码。 第七条由同一运输工具同时运抵同一口岸并且属于同一收货人、使用同一提单的多种进口货物,按照商品归类规则应当归入同一商品编码的,该收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将有关商品一并归入该商品编码向海关申报。法律、行政法规和海关总署规章另有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八条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向海关提供的资料涉及商业秘密,要求海关予以保密的,应当事前向海关提出书面申请,并且具体列明需要保密的内容,海关应当依法为其保密。 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不得以商业秘密为理由拒绝向海关提供有关资料。 第九条海关应当依法对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申报的进出口货物商品名称、规格型号、商品编码等进行审核。 第十条海关在审核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申报的商品归类事项时,可以依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暂行规定-海关总署令第4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暂行规定 正文: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暂行规定 (1994年8月29日海关总署令第49号发布) 第一条为了强化海关监督管理职能,保障国家进出口法律、法规有效实施,维护国家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其它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凡是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加工贸易企业、经营保税业务企业、报关企业、经营和使用减免进出口关税货物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与货物进出口有关的企业、事业单位(以下简称企事业单位),应接受海关稽查。 第三条海关在企事业单位的货物进口或出口后三年内、使用受海关时效监管进口货物的单位在规定的时限内,对企事业单位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稽查。 第四条海关稽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其它有关法律、法规及本暂行规定,行使下列权力: (一)查阅或者复制有关的合同、发票、帐册、单证、记录、文件、业务函电、录音录像制品和其他资料(以下简称帐册、资料); (二)检查企业有藏匿走私货物、物品嫌疑的场所; (三)调查和检查进出境货物的管理使用情况; (四)根据稽查工作需要,查问涉嫌违反海关法或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企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员、报关人员、会计人员、仓库保管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

(五)对违反《海关法》或者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及与其有牵连的帐册、资料,可以扣留。 海关稽查人员执行稽查职务时,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阻挠。 第五条企事业单位应当设置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会计帐册,必要时,应增设符合海关要求的辅助科目,凭合法、有效凭证记帐以及核算,记录有关进出口、库存、销售、加工、使用、损耗等情况。 企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海关规定向主管地海关及报送有关资料备核。 使用计算机记帐的企事业单位,除应当遵守本条上述有关规定外,必要时还应当按照海关要求将记帐软件、程序和使用说明书及有关资料提供给海关备案。 第六条企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期限保存帐册、资料。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没有规定保存期限的,企事业单位应当在货物进口或者出口后的三年内完整地保存帐册、资料、有关凭证及其它与进出口活动有关的往来函电。 第七条海关实施稽查前,应通过有关企事业单位。海关认为必要时,可以在事前不通知企事业单位的情况下,径行稽查。 第八条海关实施稽查,有关企事业单位应当提供必要的工作便利并按照海关的要求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帐册、资料。 海关查阅或者复制帐册、资料,应当在接受稽查的企事业单位进行。 第九条海关检查企事业单位的帐册、资料或者货物时,企事业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责任人员应当在场,并按照海关的要求开启仓库或者其它场所,清点帐册,搬移货物,开启或者重封货物的包装等。 第十条海关查问企事业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责任人员、报关人员、会计人员、仓库保管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时,应制作查问笔录。查问笔录应当经被查问人签名。 第十一条海关通过稽查发现的走私或者违反海关监管规定的行为以及少征或者漏征的税款,由海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行政处罚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和其它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二条稽查结束后海关应当做出稽查结论并在30日内将稽查结论送达被稽查单位。 稽查结论为海关稽查的最终决定。 第十三条企事业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海关可以视情节轻重暂停其报关资料并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及其它有关规定给予罚款: (一)未按规定设置和保存帐册、资料的; (二)无故拖延、拒绝提供有关帐册、资料供海关稽查的; (三)有其它阻挠和妨碍海关行使稽查权力行为的。

海关总署令第23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办法-海关总署令第237号

海关总署令第23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办法 正文: ---------------------------------------------------------------------------------------------------------------------------------------------------- 海关总署令 第23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办法》已于2018年1月29日经海关总署署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 署长于广洲 2018年3月3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企业进出口信用管理制度,促进贸易安全与便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海关注册登记和备案企业以及企业相关人员信用信息的采集、公示,企业信用状况的认定、管理等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海关根据企业信用状况将企业认定为认证企业、一般信用企业和失信企业。认证企业分为高级认证企业和一般认证企业。 海关按照诚信守法便利、失信违法惩戒原则,对上述企业分别适用相应的管理措施。

第四条海关根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关要求,与国家有关部门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推进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以下简称“三互”)。 第五条认证企业是中国海关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中国海关依据有关国际条约、协定以及本办法,开展与其他国家或者地区海关的AEO互认合作,并且给予互认企业相关便利措施。 中国海关根据国际合作的需要,推进“三互”的海关合作。 第二章信用信息采集和公示 第六条海关可以采集能够反映企业信用状况的下列信息: (一)企业注册登记或者备案信息以及企业相关人员基本信息; (二)企业进出口以及与进出口相关的经营信息; (三)企业行政许可信息; (四)企业及其相关人员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信息; (五)海关与国家有关部门实施联合激励和联合惩戒信息; (六)AEO互认信息; (七)其他能够反映企业信用状况的相关信息。 第七条海关建立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对有关企业实施信用管理。企业应当于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通过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向海关提交《企业信用信息年度报告》。 当年注册登记或者备案的企业,自下一年度起向海关提交《企业信用信息年度报告》。 第八条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海关将其列入信用信息异常企业名录: (一)未按照规定向海关提交《企业信用信息年度报告》的; (二)经过实地查看,在海关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查找,并且无法通过在海关登记的联系方式与企业取得联系的。 列入信用信息异常企业名录期间,企业信用等级不得向上调整。 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消除后,海关应当将有关企业移出信用信息异常企业名录。 第九条海关应当在保护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公示下列信用信息: (一)企业在海关注册登记或者备案信息; (二)海关对企业信用状况的认定结果; (三)海关对企业的行政许可信息; (四)海关对企业的行政处罚信息; (五)海关与国家有关部门实施联合激励和联合惩戒信息; (六)海关信用信息异常企业名录;

海关稽查程序

第二节海关稽查程序 一、定义 海关稽查程序是指海关实施稽查时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规定所应遵守的步骤、顺序和期限。 二、基本程序流程 常规稽查、专项稽查及验证稽查除了各自特殊的程序要求外,均需遵照法定的稽查基本程序流程开展工作。现有海关稽查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稽查准备、稽查实施、稽查处理和稽查评估四个部分。 (一)稽查准备 稽查准备是指正式实施稽查前为顺利开展稽查而进行的收集分析资料、制定稽查计划和稽查方案、组织人员等安排和筹划。海关稽查准备阶段主要围绕以下几项工作进行: 1.收集分析资料,确定稽查重点 (1)被稽查人基本情况:被稽查人在海关注册的情况,如企业名称、性质、投资总额、注册资金、成立时间、经营范围、注册地址、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负责人、海关管理类别、企业变更情况等。 (2)被稽查人进出口情况:被稽查人在稽查时限内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方式进出口货物情况,企业完税情况等;被稽查人进出口商品情况,包括商品编码、品名、规格、数量、价格、贸易方式、原产地、进出口时间、口岸、税率、贸易管制条件等。

(3)被稽查人其他有关情况:企业诚信和守法情况,如有无违反海关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前科,是否受过海关或其他行政机关行政处罚等。 2.成立稽查组 海关实施稽查前,应当组成稽查组。稽查组人数应当根据稽查工作量来确定,但不得少于2人。稽查业务主管领导决定稽查组成员,并指定其中1人任组长。稽查组组长负责组织稽查组开展工作。 3.制订稽查方案 在确定稽查企业后,稽查人员应着手制定稽查方案,填写《海关稽查方案审批表》报稽查业务主管领导审批,以便启动稽查程序,使稽查工作按照预先准备的方案依法进行。 稽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被稽查人基本情况、稽查时间、稽查缘由、稽查组情况、稽查方式、近3年被海关稽查情况、稽查重点、稽查范围等。稽查方案由稽查业务主管领导批准后执行,需径行稽查或有其他特殊情况的,报请海关关长批准。 4.制作《海关稽查通知书》 稽查方案经批准后,稽查组应制作《海关稽查通知书》。《海关稽查通知书》是海关在实施稽查前通知被稽查人有关事项的正式法律文书,由海关总署统一格式印制。《海关稽查通知书》应当按规范要求填写清楚,加盖海关印章。《海关稽查通知书》的送达,标志着海关实施稽查法定程序的开始。 (二)稽查实施

海关验证稽查作业标准

海关验证稽查作业标准(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明确验证稽查工作内容,规范验证稽查工作程序,统一验证稽查工作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以下简称《稽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企业分类管理办法》、《海关稽查操作规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制度,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所称验证稽查,是指依据海关法律法规和其他海关管理规定,运用稽查手段验证、评估企业守法状况和贸易安全情况,监督企业进出口活动,为企业分类管理或其他企业资质评定提供保障的稽查执法行为。 第三条对申请海关AA类管理类别或其他资质的企业实施的验证稽查,适用本标准。 第四条海关总署稽查司负责对验证稽查工作的指导、监督,直属海关负责验证稽查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二章验证稽查的内容和方法 第五条实施验证稽查原则上以《稽查通知书》送达之日起前1年内被稽查人的全部进出口活动为稽查范围。 第六条稽查人员应当按照《海关验证稽查测试表》(附件1)的指标要求,验证被稽查人以下与进出口活动有关的情

况: (一)内部控制:被稽查人在组织机构、会计系统、进出口代理、内部审计等方面是否具备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二)财务状况:被稽查人在生产经营、税款及债务偿付等方面是否具备稳定、良好的盈利能力和财务偿付能力。 (三)守法状况:被稽查人在验证稽查年限范围内有无涉嫌走私、违规或其他不符合海关管理要求的行为。 (四)贸易安全:被稽查人在场所、人员、货物、商业伙伴等方面是否具备健全、有效的贸易安全管理制度。 第七条被稽查人符合《海关验证稽查测试表》全部适用指标要求的,或者按期完成规范整改并符合指标要求的,海关确定其通过验证稽查。 第八条稽查人员应当在调查了解被稽查人的经营性质、组织结构、业务特点、经营状况和行业状况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内部控制类指标和贸易安全类指标进行符合性测试,评价其健全性和有效性。 稽查人员应当采用下列方法进行符合性测试: (一)检查被稽查人与进出口活动有关的内部控制和贸易安全管理制度的相关文件资料; (二)询问有关人员; (三)观察被稽查人的内部控制和贸易安全控制措施的实际执行情况; (四)对某项制度或业务流程进行穿行测试; (五)其他合理方法。

海关总署令第23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办法

海关总署令第23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企业信 用管理办法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公布日期】2018.03.03 •【文号】海关总署令第237号 •【施行日期】2018.05.01 •【效力等级】部门规章 •【时效性】失效 •【主题分类】企业管理 正文 海关总署令 第23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办法》已于2018年1月29日经海关总署署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 署长于广洲 2018年3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企业进出口信用管理制度,促进贸易安全与便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海关注册登记和备案企业以及企业相关人员信用信息的采集、公示,企业信用状况的认定、管理等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海关根据企业信用状况将企业认定为认证企业、一般信用企业和失

信企业。认证企业分为高级认证企业和一般认证企业。 海关按照诚信守法便利、失信违法惩戒原则,对上述企业分别适用相应的管理措施。 第四条海关根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关要求,与国家有关部门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推进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以下简称“三互”)。 第五条认证企业是中国海关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中国海关依据有关国际条约、协定以及本办法,开展与其他国家或者地区海关的AEO互认合作,并且给予互认企业相关便利措施。 中国海关根据国际合作的需要,推进“三互”的海关合作。 第二章信用信息采集和公示 第六条海关可以采集能够反映企业信用状况的下列信息: (一)企业注册登记或者备案信息以及企业相关人员基本信息; (二)企业进出口以及与进出口相关的经营信息; (三)企业行政许可信息; (四)企业及其相关人员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信息; (五)海关与国家有关部门实施联合激励和联合惩戒信息; (六)AEO互认信息; (七)其他能够反映企业信用状况的相关信息。 第七条海关建立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对有关企业实施信用管理。企业应当于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通过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向海关提交《企业信用信息年度报告》。 当年注册登记或者备案的企业,自下一年度起向海关提交《企业信用信息年度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2022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2022修订) 【发文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52号 【发布部门】国务院 【公布日期】2022.03.29 【实施日期】2022.05.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行政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 (1997年1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09号发布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16年6月19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的决定》第二次修订根据2022年3月29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三次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建立、健全海关稽查制度,加强海关监督管理,维护正常的进出口秩序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以下简称海关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海关稽查,是指海关自进出口货物放行之日起3年内或者在保税

货物、减免税进口货物的海关监管期限内及其后的3年内,对与进出口货物直接有关的企业、单位的会计账簿、会计凭证、报关单证以及其他有关资料(以下统称账簿、单证等有关资料)和有关进出口货物进行核查,监督其进出口活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第三条海关对下列与进出口货物直接有关的企业、单位实施海关稽查: (一)从事对外贸易的企业、单位; (二)从事对外加工贸易的企业; (三)经营保税业务的企业; (四)使用或者经营减免税进口货物的企业、单位; (五)从事报关业务的企业; (六)海关总署规定的与进出口货物直接有关的其他企业、单位。 第四条海关根据稽查工作需要,可以向有关行业协会、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等收集特定商品、行业与进出口活动有关的信息。收集的信息涉及商业秘密的,海关应当予以保密。 第五条海关和海关工作人员执行海关稽查职务,应当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保守被稽查人的商业秘密,不得侵犯被稽查人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账簿、单证等有关资料的管理 第六条与进出口货物直接有关的企业、单位所设置、编制的会计账簿、会计凭证、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地记录和反映进出口业务的有关情况。 第七条与进出口货物直接有关的企业、单位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保管期限,保管会计账簿、会计凭证、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 报关单证、进出口单证、合同以及与进出口业务直接有关的其他资料,应当在本条

海关稽查业务概述相关规定及办事指南

海关稽查业务概述相关规定及办事指南 07海关稽查: A业务概述。 海关稽查是指海关自进出口货物放行之日起3年内或者在保税货物、减免税进口货物的海关监管期限内以及其后的3年内,依法对被稽查人的会计帐簿、会计凭证、报关单证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和有关进出口货物进行核查,监督被稽查人进出口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规范性。促进进出口企业守法自律是企业稽查的工作目标;监督企业进出口活动、查发企业各类问题、验证企业守法状况;完善海关内部管理,是企业稽查的四项职责任务。企业稽查是现代海关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筑综合治税大格局的重要防线,是优化海关管理、规范海关执法的有效手段。 B相关规定 企业稽查部门涉及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公告及相关文件如下〔其中,1至3属对外公告性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国务院令〔1997〕第209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实施办法〔海关总署令〔2000〕第79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企业分类管理办法〔海关总署令第170号〕 4.海关稽查操作规程〔署稽发〔2006〕94号〕

5.海关验证稽查工作暂行办法〔署稽发[2008]188号〕 6.稽查司关于参照使用《海关验证稽查作业标准》的通知〔稽查函〔2008〕144号〕 7.企业稽查绩效考核实施办法〔署稽发[2008]204号〕 8.海关总署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企业分类管理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署稽发[2008]93号〕 9.海关稽查审核工作暂行规定〔署稽发〔2007〕128号〕 10.关于稽查中发现走私违规情事移交缉私部门的暂行办法〔稽查传〔2005〕21号〕 11.海关稽查部门贸易调查管理办法〔试行〕〔署稽发[2008]7号〕 D办事指南 a.验证稽查 一、业务概述 验证稽查是指对申请评为A类或AA类管理的企业,要及时开展准入式稽查,灵活运用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方法,验证企业守法状况是否达到企业分类管理的要求;对已评为A类或AA管理的企业,要进行监控式稽查,充分运用企业报送数据并结合风险测量结果等其他信息进行监控分析,选择高风险企业不定期实施监控式稽查,验证其是否仍符合企业分类管理要求。对《企业分类管理办法》、《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标准框架》〔以下简称《标准框架》〕下“经认证的经营者〔AEO〕〞制度等所规定的所有需稽查验证企业或已稽查验证企业

海关总署令第23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监管区管理暂行办法

海关总署令第23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监管区 管理暂行办法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公布日期】2017.08.08 •【文号】海关总署令第232号 •【施行日期】2017.11.01 •【效力等级】部门规章 •【时效性】已被修改 •【主题分类】海关综合规定 正文 海关总署令 第23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监管区管理暂行办法 署令〔2017〕23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监管区管理暂行办法》已于2016年12月27日经海关总署署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11月1日起施行。2008年1月30日海关总署令第171号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监管场所管理办法》、2015年4月27日海关总署令第227号公布的《海关总署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第六条同时废止。 署长于广洲 2017年8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监管区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海关监管区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海关监管区,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一百条所规定的海关对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实施监督管理的场所和地点,包括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监管场所、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免税商店以及其他有海关监管业务的场所和地点。 本办法所称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是指由企业负责经营管理,供进出境运输工具或者境内承运海关监管货物的运输工具进出、停靠,从事海关监管货物的进出、装卸、储存、集拼、暂时存放等有关经营活动,符合《海关监管作业场所设置规范》(以下简称《场所设置规范》),办理相关海关手续的场所。 《场所设置规范》由海关总署另行制定并公告。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海关对海关监管区的管理。 海关规章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监管场所、免税商店的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海关监管区内开展依法应当经过批准的业务的,应当按照相关主管部门的要求开展有关业务。 第五条海关实施本办法的规定不妨碍其他部门履行其相应职责。 第二章海关监管区的管理 第六条海关监管区应当设置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基础设施、检查查验设施以及相应的监管设备。 第七条海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的规定,对海关监管区内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行使检查、查验等权力。 第八条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应当通过海关监管区进境或者出境。

海关总署公告2016年第56号——关于《商务部 海关总署2016年第45号公告》执行有关问题的公告

海关总署公告2016年第56号——关于《商务部海关总署2016年第45号公告》执行有关问题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公布日期】2016.09.18 •【文号】海关总署公告2016年第56号 •【施行日期】2016.09.18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加工贸易保税监管 正文 海关总署公告 2016年第56号 关于《商务部海关总署2016年第45号公告》执行有关问题 的公告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4号)、《国务院关于促进外贸回稳向好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27号)要求,确保商务主管部门取消加工贸易业务审批后有关业务的顺利开展,根据《商务部海关总署2016年45号公告》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现就有关执行问题公告如下: 一、加工贸易手(账)册设立(变更) (一)企业向主管海关办理手(账)册设立(变更)手续时,不再提交《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联网监管企业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应当向主管海关提交以下材料: 1.商务主管部门出具的加工企业《加工贸易企业经营状况和生产能力证明》

(以下简称《生产能力证明》); 2.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加工贸易货物监管办法》(海关总署令第219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加工贸易企业联网监管办法》(海关总署令第150号)有关规定应提交的其他材料。 (二)企业应当按照《生产能力证明》中列明的税目范围申报料件、成品等信息,主管海关办理加工贸易手(账)册设立(变更)时,比对前4位商品编码、料件及成品品名等信息。 (三)企业应当按照合同有效期申报手册有效期,但原则上不超过一年,经主管海关确认,可予以延期,最长不超过两年。 开展飞机、船舶等大型装备制造的加工贸易企业,经主管海关确认,可参照合同实际有效期确定手册有效期。 二、加工贸易内销管理 加工贸易保税进口料件、成品、边角料、剩余料件、残次品、副产品、受灾保税货物等转内销的,企业不再提交《加工贸易保税进口料件内销批准证》。 三、涉及商务部核准的商品范围 《商务部海关总署2016年45号公告》第二条“禁止或限制开展加工贸易”的商品范围,是指铜精矿、生皮、卫星电视接收设施、成品油、易制毒化学品等根据有关规定设定了企业资质或数量等限制条件的商品,符合条件的企业凭商务部核准文件到海关办理有关业务。 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加工贸易管理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企业凭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管委会出具的《生产能力证明》办理加工贸易账册设立(变更)手续。主管海关按照《生产能力证明》中列明的税目范围(即商品编码前4位),比对企业申报的料件、成品等信息。 五、过渡期内的海关监管问题

海关总署令第218号——海关总署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2014)

海关总署令第218号——海关总署关于修改部分规章 的决定(2014)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公布日期】2014.03.13 •【文号】海关总署令第218号 •【施行日期】2014.03.13 •【效力等级】部门规章 •【时效性】部分失效 •【主题分类】海关综合规定 正文 本篇法规中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办法》(海关总署令第117号)的相关规定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许可管理办法》(海关总署令第246号)自2021年2月1日起废止。 海关总署令 第218号 《海关总署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已于2014年2月13日经海关总署署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署长于广洲 2014年3月13日海关总署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 为了有效推动简政放权、转变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七部法律的决定》(主席令第8号)以及《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45号)、《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发〔2013〕44号),海关总署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进料加工保税集团管理办法》等

15部规章进行修改,具体内容如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进料加工保税集团管理办法》(海关总署令第41号公布)作如下修改: (一)将第八条“保税集团在为加工出口产品所需进口料、件前,其牵头企业应持凭经贸主管部门颁发的《进料加工批准书》连同合同副本或订货卡片向海关办理合同登记备案手续。海关审核无误后,向其签发《进料加工登记手册》(以下简称《登记手册》),并在右上角加盖‘保税集团货物’戳记。”修改为“保税集团在为加工出口产品所需进口料、件前,其牵头企业应当凭经贸主管部门颁发的《进料加工批准书》连同合同副本或者订货卡片向海关办理手册设立手续,海关发放《进料加工登记手册》(以下简称《登记手册》),并在右上角加盖‘保税集团货物’戳记。” (二)将第十条“海关对保税集团进口的料、件予以全额保税,集团的牵头企业应按规定向海关交纳监管手续费。进口的料、件应存入指定的保税仓库,料、件出库加工时,海关按对保税仓库及所存货物的管理办法进行监管。保税进口料、件进入加工环节时,海关按对保税工厂的管理办法进行监管。加工的成品出口,免征出口关税,如属出口许可证管理商品,还应向海关交验出口货物许可证。”修改为“海关对保税集团进口的料、件予以全额保税,集团的牵头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向海关办理手续。进口的料、件应存入指定的保税仓库,料、件出库加工时,海关按照对保税仓库及所存货物的管理办法进行监管。保税进口料、件进入加工环节时,海关按照对保税工厂的管理办法进行监管。加工的成品出口,免征出口关税,如果属于出口许可证管理商品,还应当向海关交验出口货物许可证。” (三)将第十四条“保税进口的料、件,应自进口之日起一年内加工成品返销出口。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期限的,保税集团的牵头企业应向海关提出书面申请,但延期最长不得超过一年。如期满仍未加工成品复出口或转为进口的,由海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复议办法-海关总署令第16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复议办法 正文: ---------------------------------------------------------------------------------------------------------------------------------------------------- 海关总署令 (第16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复议办法》已于2007年8月29日经署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1999年8月30日海关总署令第78号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实施〈行政复议法〉办法》同时废止。 署长牟新生 二○○七年九月二十五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复议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海关行政复议,发挥行政复议制度在解决行政争议、建设法治海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以下简称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以下简称海关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海关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海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海关办理行政复议事项,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各级海关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认真履行行政复议职责,领导并且支持本海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以下简称海关行政复议机构)依法办理行政复议事项,依照有关规定配备、充实、调剂专职行政复议

人员,为行政复议工作提供财政保障,保证海关行政复议机构的办案能力与工作任务相适应。 第四条海关行政复议机构履行下列职责: (一)受理行政复议申请; (二)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取证,查阅文件和资料,组织行政复议听证; (三)审查被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与适当,拟定行政复议决定,主持行政复议调解,审查和准许行政复议和解; (四)办理海关行政赔偿事项; (五)依照行政复议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办理海关行政复议决定的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事项; (六)处理或者转送申请人依照本办法第三十一条提出的对有关规定的审查申请; (七)指导、监督下级海关的行政复议工作,依照规定提出复议意见; (八)对下级海关及其部门和工作人员违反行政复议法、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和本办法规定的行为依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提出处理建议; (九)办理或者组织办理不服海关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应诉事项; (十)办理行政复议、行政应诉、行政赔偿案件统计和备案事项; (十一)研究行政复议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有关机关和部门提出建议,重大问题及时向行政复议机关报告; (十二)其他与行政复议工作有关的事项。 第五条专职从事海关行政复议工作的人员(以下简称行政复议人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国家公务员身份; (二)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 (三)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毕业或者高等院校非法律专业毕业具有法律专业知识; (四)从事海关工作2年以上; (五)经考试考核合格取得海关总署颁发的调查证。 各级海关行政复议机关应当支持并且鼓励行政复议人员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取得律师资格或者法律职业资格的海关工作人员可以优先成为行政复议人员。 第六条行政复议人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依法履行行政复议职责的行为受法律保护; (二)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 (三)对行政复议工作提出建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