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单元主题推进备课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单元主题推进备课

景新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推进课时备课设计

一、知识经验

1.已知:对写景记叙性文体已有接触了解;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和借助工具书、网络资源等解决一般问题的知识经验积累;对抓关键词句分析文章内容已有初步了解。

2.未知:对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地理原因、走月亮的习俗知识积累不充分。

3.存在困难与障碍:钱塘江大潮比其他潮更大更奇的地形等原因。

4.突破措施:通过对课后资料袋的阅读,对查阅相关资料的阅读掌握。

5.个性差异:85%的学生能够根据老师提供的线索了解基础知识,能结合图片、视频用自己的话说出自己的感受来;15%优秀学生可进一步拓展相关知识的学习,如月球引潮力等的学习。

二、策略经验

1.已知:逐渐尝试运用默读、浏览等方式获得文章基本信息,并通过圈点勾画并适当做批注、寻找关键词、句、段的方式体悟文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初步的概括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2.未知:对关键词句的分析在结合自身体验上还有所欠缺;对文章中描写景物的四字词语等所形成的的情感底蕴的线索的整体把握还有欠缺。

3.存在困难与障碍:对大潮的变化不能通过两条线索“潮声”“潮形”分别感受不能够通过联系上下文很好地理解等。

4.解决措施:通过圈点勾画关键词句,修改语句进行对比等方式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

5.个性差异:90%学生能联系之前学习过的写景文章获得对自然的无限热爱,5%的优秀学生能够自主进行自然景观的保护等主题的探索,5%的待优生能够从本文中感受对自然、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三、生活经验

1.已知:通过《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节目,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旅游等对潮汐有相关体验;对大自然的神奇壮丽有一定的求知欲与赞美之情。

2.未知:对自然景观形成的情感体验不能通过语言表述进行丰富的传达。

3.存在困难与障碍:学习文章表达手法、表达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文章中几条线索交织:美景、赞美之情……边读便现象画面比较难。

4.解决措施:通过抓关键词句、跳读、串联等方式,获得情感体验,自由抒发阅读感受。

5.个性差异:通过教师引导,85%学生能够准确定位课文中的描写语句,感受比喻、拟人等想象描绘的景象,15%优秀的学生在梳理文章中的描写手法后能够在文章中灵活运用出来。

学习目标1.通过回顾、听写生字词,扎实基础知识掌握。

2.通过抓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复习背诵课文内容,深化语言。

3.通过边读书边想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积累与他人交流。

学习重难点1.通过回顾、听写生字词,扎实基础知识掌握;

2.通过复习课文内容,深化认知,积累语言。

课前

准备课本、粉笔、多媒体、PPT

学习过程

环节目标学习内容学生活动评价活动问题预设与补

一、字词复习(目标1)1.单元主题导入:自然

之美。

2.我会认:

3.我会写

4.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本单

1.男女生

对读。

2.开火车

检查读。

1.学生能

通过多种

朗读方式

掌握生字。

问题预设:部分

学生听写不达

补救:作业补救

元的易错字

5.教师默写词语。

6.词语积累1.自由朗

2.同桌互

查。

1.指名读

词语。

2.学生书

1.学生默写

词语。

2.学生改

错。

1.男女生对

读。

3.2.学生

书空

2.学生能

通过多种

朗读方式

掌握词语。

学生能默

写这些词

语。

学生能积

累词语。

二、重点句段复习(目标2、3)1出示重点语句,引导

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理

1.学生朗读

段落。

2.学生说出

自己喜欢的

额理由。

学生能通

过小组讨

论的方式

说出自己

喜欢的理

由和原因。

通过小组合作

交流进行补救

三、课文内容回顾(目标2)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

容。

2.复习背诵

检查背诵《观潮》3.4段。

《走月亮》第4段。

学生能回顾

课文主要内

容,背诵课

文。

部分背诵不过

的利用课后时

间或者早读时

间再次背诵检

查过关。

四、

日积月累复习(目标3)1.背诵《鹿柴》

2.展示积累的好词好句

其他同学

点评并抓

关键词

五、作业

作业内容作业类型对应目标作业时间

1.默写古诗《鹿柴》巩固性作业15分钟

2.继续背诵课文

巩固性作业 1.210分钟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感受自然之美 本组概述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感受自然之美”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由《观潮》《走月亮》两篇精读课文和《现代诗二首》《繁星》两篇略读课文组成。《观潮》描写了被人们称为“天下奇观”的浙江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的景象;《走月亮》用优美的文字描述了“我”和阿妈一起走月亮,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美景中,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现代诗二首》中,《秋晚的江上》描绘出了一个江边秋天黄昏时的景象,《花牛哥》全诗写出了花牛的四种形态;《繁星》描写作者三次看繁星的经历和感受,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她对星空的观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中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从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 主题阅读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运用学到的方法快速地在同一单元主题下进行大量的阅读,达到主题阅读倡导的无师自通,“不求知识统一,力求自主创新”的个性化阅读。本设计,我主要是通过“单元导读”让学生明白本单元的阅读内容和阅读方法,提炼本单元的单元主题。然后通过《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的阅读引领,让学生进行自主的阅读,迁移《月是故乡明》本单元的相关文章,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4课时完成。 单元教学内容: 1、部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课文:《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 2、《月是故乡明》文章:《养马岛日出》《黄山记》《流玉的湖》《江行的晨暮》《桂林山水》《迷人的夏季牧场》《天山行色》。 3、《月是故乡明》诗文:《春江花月夜》《晚春》《钱塘湖春行》 单元教学目标: “一主”目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课》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教学设计

复习第一单元(第二课时) 备课时间2020.09.14 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是让学生们边读便想象,感受自然之美,让学生大概了解一些写作的手法,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鉴赏诗歌能力的想象力。 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知识内容开始广泛了,很多事情处于好奇,似懂非懂,开始有独立性,自蹲性逐渐增强。四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日益增加,但他们的认识能力有限,对文字描写的景象难以形成深切体会。 教学目标 1. 通过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观察、操作、推理和交流等活动深刻理解课文的情感 3.感受课文与生活的联系,可以仿照课文写一写 教学重点 感知课文,学习写作手法,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准备: PPT 前置作业内容 1. 熟读课文圈住自己觉得好的句子,并说一说好在哪里。 2. 说一说文中那些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教学过程 一、唤醒记忆,归纳知识点

前置作业:熟读课文,圈住自己觉得好的句子。 二、寻找联系,深入本质 前置作业:体会其中的写作手法。 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学习 三、分组训练,进行比拼 提选出文中中重点句段,进行测试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课堂总结: 根据自己练习完成的情况,给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打一个分数。 2.布置一段文字说一说他们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用有什么好处

复习第一单元(第二课时) 备课时间2020.09.14 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是让学生们边读便想象,感受自然之美,让学生大概了解一些写作的手法,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鉴赏诗歌能力的想象力。 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知识内容开始广泛了,很多事情处于好奇,似懂非懂,开始有独立性,自蹲性逐渐增强。四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日益增加,但他们的认识能力有限,对文字描写的景象难以形成深切体会。 教学目标 1. 通过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观察、操作、推理和交流等活动深刻理解课文的情感 3.感受课文与生活的联系,可以仿照课文写一写 教学重点 感知课文,学习写作手法,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准备: PPT 前置作业内容 1. 熟读课文圈住自己觉得好的句子,并说一说好在哪里。 2. 说一说文中那些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教学过程 一、唤醒记忆,归纳知识点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教 案 教学目标 1. 复第一单元的重点内容。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 1. 课堂所需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材。 2. 针对复内容准备的试题及答案。 3. 黑板、粉笔、笔记本等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1. 复导入: - 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激发研究的热情。 - 提問學生具體內容來達到復習的效果。

2. 讲解重点内容: - 逐一复第一单元的知识点,包括课文内容、生字词、文学常 识等。 - 强调重点词汇和句子的理解和运用。 3. 练与巩固: - 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练,包括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等。 - 引导学生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字表述。 4. 拓展延伸: -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创意性练或小组合作活动。 -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思想和感受。 5. 总结提升: - 对本单元进行简要总结,强调研究要点和方法。 - 鼓励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反思和巩固。 教学评价 1.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研究表现,记录学生的研究情况。

2. 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写作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3. 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课堂反馈 1. 对学生的研究态度和表现进行激励和肯定。 2. 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式。 教学总结 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记录学生的研究情况和反馈。 2. 关注学生的研究进展,思考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3. 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以上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的简要 概述,详细的教案内容和具体教学活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和完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操作, 提高教学效果。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优质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优质教案 复习目标: 1.掌握本单元生字词的拼音与书写。 2.弄清本单元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赏析诗歌的能力和想象能力。 4.背诵本单元要求背诵的篇目。 5.掌握语文园地中日积月累部分中的内容。 复习过程: 一、弄清本单元课文的专题是“感受自然之美”。 二、谈谈你最喜欢本单元中的哪篇课文,为什么? 三、复习《观潮》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课文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退之后”的时间顺序记叙的,重点描写了潮来之时潮水的壮观景象;从声音和样子两方面写出了潮水的宏伟气势。 2.“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 不一样。“观潮”的“观”是“看”的意思。“奇观”的“观”是“景象”的意思。“奇观”,指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因此人们由衷地赞叹其为天下奇观。 3.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闷雷的响声是怎么样的?“轰隆隆”这个响声,作者用哪个词来形容? 闷雷的响声是低沉的;“轰隆隆”这个响声,作者用闷雷滚动来形容的。

4.你理解“人声鼎沸”吗?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在什么时候或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人声鼎沸”的情景? 喧闹的场面就可以用这个词语来形容。人声鼎沸,人们说话的声音就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例如:开运动会时;大型集会时;六一活动等。 四、复习《走月亮》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描述了“我”和阿妈在秋天的夜晚走月亮的情形。 2.我和阿妈走过了哪些地方? 点苍山、村头、大道和小路、小溪和水塘、溪岸和拱桥、果园和菜地 3.“我和阿妈走月亮!”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看似重复,实则妙笔之句,充分表达了小作者和阿妈走月亮时无比幸福和喜悦之情。细细咀嚼这种情致,意趣,虽是秋夜,却让人心中涌起融融的暖意。 4.文中不单单写了“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的所见所闻,还加入了“我”回忆的内容,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走到溪边,“我”想起了阿妈曾经在这里洗衣裳,“我”曾经在这里用树叶做小船的情景;走到田埂上,“我”想到了种庄稼,找兔草、吹蒲公英等情景。这些美好的回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突出了童年生活的无拘无束,表达了“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 五、复习《现代诗二首》 1.《秋晚的江上》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碧空清江、倦鸟归巢、夕阳西下、芦苇在夕阳的映衬下变得格外漂亮的画面。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知识复习教案与反思金品

第一单元知识复习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 一、易读错的字 观潮.(cháo)河堤.(dī)坑洼 ..(kēnɡwā)犹.如(yóu) 地震.(zhèn)崩.裂(bēnɡ)横贯.(ɡuàn)屹.立(yì) 霎.时(shà)鹅卵.石(luǎn)风俗.(sú)跳跃.(yuè) 汩汩 ..(ɡǔ)稻穗.(suì)逐渐 ..(zhújiàn)田埂.(ɡěnɡ) 闪烁.(shuò)芦苇.(wěi)霸占 ..(bàzhàn)鸟巢.(cháo) 半明半昧.(mèi)坠.落(zhuì)人声鼎沸 ..(dǐnɡfèi)一堵.墙(dǔ) 二、易写错的字 潮:中间的下部是“早”字的变形,注意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滚:右边上部是“”,不要写成“玄”。 逐:里面是“豕”,不要写成“豖”。 牵:中部是“冖”,不要写成“宀”。 淘:左边是三点水,不要写成两点水;右边里面是“缶”,不要写成“击”。 熟:上面的左边是“丸”,不要少写一点。 跃:右边是“夭”,不要写成“天”。 三、同音字 cháo:潮(潮水)朝(大门朝南)嘲(嘲笑) ɡuàn:贯(全神贯注)惯(习惯)罐(水罐) bó:薄(薄雾蒙蒙)博(渊博)搏(脉搏)

táo:淘(淘洗)萄(葡萄)陶(陶冶) yuè:跃(跳跃)月(月亮)阅(阅读) zhuānɡ:庄(庄稼)装(安装)妆(红妆) 四、多音字 lǒnɡ(笼罩) bó(薄雾) mèn(闷雷) 笼薄 báo(薄饼)闷 lónɡ(牢笼 bò(薄荷)mēn(闷热) háo(号叫) jiān(中间) zài(载重 号间载 hào(号码) jiàn(间隔) zǎi(记载) jǐn(尽管) biǎn(扁担) k àn(看见) 尽扁看 jìn(尽头) piān(扁舟) k ān(看门) jué(感觉) mó(模糊) 觉模 jiào(睡觉) mú(模子)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单元主题推进备课

景新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推进课时备课设计 一、单元内容介绍: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一一自然奇观。本单元包含的内容为:四篇课文 (1.观潮;2.走月亮;3.现代诗二首;4.繁星)、一个口语交际(内容为我 们与环境)、一篇习作(内容为推荐一个好地方)和一个语文园地。 二、学习内容分析: (一)识字与写字: 1 .本单元学生应掌握的一类字为: 潮据堤阔盼滚顿逐渐堵犹崩震雾余淘牵鹅卵坑 洼填庄稼俗跃葡萄稻熟 其中学生的易错字为逐、稻、俗 易混字为:填(和镇混淆)、据(和锯混淆) 2 .本单元学生应认读的二类字为: 盐屹昂顿鼎沸贯浩崩震霎余鹅卵俗跃穗镀硬烁 巢苇罗眠霸占昧坠怀 其中学生容易读错的字为霎,容易和刹那的刹混淆 (二)阅读: 1 .在阅读中学生应理解的词语为: 人声鼎沸、齐头并进、漫天卷地、风号浪吼、驮、妆、半明半昧、摇 摇欲 坠 2 .本单元重点学习的写作顺序一一时间顺序。 观潮:时间顺序(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 繁星:时间顺序(从前,三年前,如今在海上) 3 .本单元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单元所呈现的文章主要表达的是自然之美。所以在阅读中要做到引 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大自然的美,使学生油然而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 情。 为了更好地表现自然之美,作者在写文章时运用到了多种修辞方法及 表达方法,具体分析如下: 《观潮》 运用的修辞方法为:比喻、拟人 运用到的表达方法:把看到的和想到的相结合 《走月亮》 运用的修辞方法为:比喻、拟人 课题 第一单元 课型 复习 课时 12 序号 12 学习 内容 分析

分析

正楷字帖。 6.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 后、。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复习教案

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复习教案 1.在第一单元复中,我们需要巩固汉语拼音,掌握多音字的正确读音,并能根据拼音写出已学汉字。同时也需要复所学的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我们还需要辨析同音字和形近字,进一步培养正确使用汉字的能力。 2.使用字典、词典是我们复的重点之一,需要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同时,我们也需要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在复中,我们也需要掌握本册《词语表》中的词语,能写出部分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能按要求正确搭配词语和将词语分类。 4.我们还需要巩固对句子的认识,会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和把句子写具体。 5.在复学过的各种句式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初步认识比喻句和学会改写反问句。 6.结合课文,我们需要复掌握读懂按时间顺序或事情发展顺序或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的方法。

7.熟读课文,理解内容,并能按要求朗读课文或背诵、默 写课文。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8.在复中,我们需要理解句、段、篇之间的联系。能比较 正确地修改明显病句,把排列错误的几段话整理成通顺的短文。会写记事、写人、状物的记叙文。要求有条理,有具体内容,有详有略。同时,我们需要会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作文。 9.在复中,我们需要概括段意和主要内容,围绕中心,具 体地叙述一件事。同时,我们需要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和自己的作文。 们回顾一下上次研究的内容,你们还记得吗? 二)巩固汉语拼音,掌握多音字的正确读音,能根据拼音写出已学汉字。 我们先来复一下汉语拼音和多音字的读音,同时也要能够根据拼音写出已学的汉字。 三)复生字,辨析同音字和形近字,培养正确使用汉字的能力。 接下来,我们要复所学的生字,要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同时,还要辨析同音字和形近字,培养正确使用汉字的能力。

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及全册单元复习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2021年12月) 一、指导思想 复习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回顾,更是对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知识之间的梳理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复习进一步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学会复习方法、巩固知识、整理知识、查漏补缺。本次复习根据本学期工作计划结合班级学生及语文学习的具体情况,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提高学生语文综,能力为重点,力求挖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本次复习确定为单元复习重点,体现对知识的分类、整理、建构、区分、整合,通过引导学生经历回顾、梳理、反思等过程,学会复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在识字写字、习作、口语交际等方面比以前都有了很大提高,学习习惯有了好转,并且掌握了一些学习的方法,表现令人满意。但学生的学习情况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书写马虎,学习懒惰,怕吃苦,学习方法不够科学,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弱。特别是部分学生的习作能力有待提高,从整体来说,学生有了习作的兴趣,但动笔前的构思还不够,作文缺少创意。行文中,出现不具体、不生动,个别文章空洞无味。而后进生的习作语句不通、不连贯。

三、复习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字,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此文档由心平如水编写,请勿转载。) 5.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6.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四、教学难点: 1.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2.留心周围事物,开始习作,能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做过的写明白。学会写“留言条”、“请假条”,书信。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复述指定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4.能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5.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 1观潮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其中5个会认的字,6个会写的字,7个要掌握 的词语。) 2.学习抓住重点句子,按课文的表达顺序理解课文的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课文3、4自然段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预学案设计: 1.我会巧识字 2.我的巧积累(四字词,短语,生动的句子) 3.我收集的相关资料 4.我的小问号。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其中5个会认的字,6个会写的字,7个要掌握 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课。(齐读课题)教师提问课文写的是什么潮呢?(板书:钱塘江潮) 教师介绍:钱塘江是浙江省最长的一条河流,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板书:天下奇观)(解释“观潮”与“天下奇观”中的“观”有什么不同)。 二、汇报交流 1.请同学们谈一谈通过预习对这“天下奇观”有何初步的了解? 2.请同学们打开书,看看课本,说说预习时你是怎样给课文分段的?能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分吗?(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 三、学生展示预习成果。 四、指名读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全班纠正读错的字音。 五、默读课文,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请你用铅笔做个标记。 六、变换身份,释疑解惑 1.同学们,你们在课前都搜集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现在就请大家来做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单元统整备课》教案

第一单元 单元统整备课 单元内容概说 本单元以“自然之美”为主题,编排了《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四篇课文。《观潮》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和壮观;《走月亮》描绘了“我”和阿妈在秋夜月光下散步的所见所想;现代诗《秋晚的江上》描绘了倦鸟归巢和红霞满天的美景,《花牛歌》描绘了一幅草地里悠然自得的花牛休闲图;《繁星》描绘了作者眼中三个不同时期、不同地方的满天繁星。 语文要素布列(要素在课文中并列分布) 核心素养要点 内容 课时 教学目标(素养要点) 观潮 2 1.认识29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30个字,会写28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段落。 3.能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并说出印象深刻的画面。 4.初步了解课文的描写顺序。 5.能从课文中找出优美生动的句子并抄写下来。 6.能仿照课文中的相关段落,写自己经历过的某个月下情景。 走月亮 2 现代诗 二首 1 繁星 1 口语交 际 1 1.积极参与话题交流,选出十项保护环境简单易行的做法。 2.能围绕话题发表看法,不跑题,并能判断别人的发言是否与 话题相关。 习作 1 1.能把推荐的某个地方介绍清楚。 2.能把推荐的理由写充分。

语文园地2 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 法。 2.能和同学交流根据词语想象到的画面。 3.能用一两个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描绘所选事物,并写下 来。 4.整行书写时能做到把字的中心写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 平,注意字距均匀,养成提笔就练字的良好习惯。 5.朗读、背诵古诗《鹿柴》。 第二单元单元统整备课 单元内容概说 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围绕“提问”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每篇精读课文都有不同的侧重点,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学习提问的方法。《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引导学生针对课文局部和整体大胆提问;《夜间飞行的秘密》重在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提问,扩大提问范围;《呼风唤雨的世纪》引导学生学习筛选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略读课文《蝴蝶的家》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提问策略进行提问,并尝试解决问题。 语文要素布列(要素在课文中梯次分布) 核心素养要点 内容课时教学目标(素养要点) 一个豆荚里的五 2 1.认识36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41个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备课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的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感受自然之美”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四篇课文组成。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中那么多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能使学生油然而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1)能引导学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之美。大潮的( 壮观,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走月亮》,无不充盈着快乐、幸福、温馨、甜美之情。通过阅读,感受《现代诗二首》中晚秋的美和小花牛的可爱。充满童真、童趣的《繁星》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了解景物引发的联想和不同 感受。 ( 2)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观赏景物时的感受。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的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蝙蝠和雷达》《呼风唤雨的世纪》和《蝴蝶的家》四篇课文组成。《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本文通过讲述成熟了的豆荚裂开了,里面的五个豆粒飞到广大的世界里去,各奔前程,对各自的经历都很满意。告诉我们:生活中不能没有爱,爱是最伟大的,也是最幸福的。《蝙蝠和雷达》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呼风唤雨的世纪》讲了科技发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激发了我们热爱科学的兴趣。《蝴蝶的家》这是一篇言辞优美的散文,作者构思独特,以问题和思索为线,以雨天为蝴蝶躲藏在哪里而着急的情感贯穿,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幼小生灵的关爱之情。教学时,要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有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1)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 素,旨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例如,《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边读边提出问题的习惯和能力,这样有助于我们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我们能在阅读中,依据文章的顺序,提出相应的问题,我们就可以按问题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了。比如我们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第五粒豌豆为什么像“一个囚犯”?为什么它长得却很好?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把这些问题解答出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蝙蝠与雷达》一文教学中鼓励学生,思考从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了解蝙蝠和雷达的关系,激发学生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写一个人,注意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出来。本单元安排了习作《小小( “动物园”》,本次习作的重点是找相似,抓住人物与动物的外貌、性格和爱好等主要特点来写作。让孩子掌握如何抓住人物特点进行人物描写。抓住人物与动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单元集体 备课 第一单元备课 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的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感受自然之美”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四篇课文组成。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中那么多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能使学生油然而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1)能引导学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之美。大潮的壮观,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走月亮》,无不充盈着快乐、幸福、温馨、甜美之情。通过阅读,感受《现代诗二首》中晚秋的美和小花牛的可爱。充满童真、童趣的《繁星》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了解景物引发的联想和不同感受。 (2)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研究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观赏景物时的感受。

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教学要点 时间 1观潮本课描述的是钱塘的潮汐。的壮美。重点是感受钱塘江 涨潮的壮观气势。 21.通过初读—研 课教学建议 读—熟读的程序引导 学生体会钱塘江大潮 风景的奇观。 2.使用多媒体教学 研究意味着引导学生进入 课文情境。 2漫步月球本课描述奶奶抱着。“我”的小手在月光下散步 的美好情景,重点是感受月 21.结合图片,引导 学生透过文字想象画 面。

在美丽的光景下,体验“我” 与阿妈浓浓的亲情。 2.让学生在轻声 边读书边自由阅读。 边想象。 3现代诗歌2 首 这节课描述了晚秋的美丽。 和小花牛的可爱,重点是通 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 作者在诗歌中表达的感情。 1通过反复诵读培 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赏 析诗歌的能力和想象 能力。 11.通过启发、点拨4*繁星本课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写了“我”在不 同时在不同的地方看星星。 现场。重点是学以致用。 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