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综合英语(三)》课程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综合英语(三)》课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对The Wedding Letter(婚礼来信)的学习,掌握文中重点词汇、词组和语言点;了解叙事的不同视角以及不同视角的优缺点;熟悉中西方婚礼文化的差异,加深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认识和理解,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思政教育目标

从课程知识里引申并融入中西文化差异的理念,将中式婚礼和西式婚礼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中西婚礼各有千秋、互存不同、相互借鉴;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让学生通过客观思辨,提升感性认识和民族自豪感,增强四个自信,同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跨文化意识。

二、教学思路与方法:

1.小组讨论,激发思辨能力;

2.课堂讲授,梳理文章脉络和知识点;

3.自主学习,课前运用“学习通”学习线上资源。

三、教学实施过程

(一)课前:

教学采用混合式教学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课内”与“课外”并重。因此,学生需要在课前通过在线平台观看微课视频进行预习和学习,完成线上任务。

(二)课中:

教师课上通过面授、个人展示,小组展示、小组讨论、习题训练等模式,使学生领悟并活用该课程的基本知识。具体到本话题的讲解,细化如下。

1.话题导入:

以名家名言如“Love seems the swiftest but it is the slowest of all growths. No man or woman really knows what perfect love is until they have been married a quarter of a century. ”“Keep your eyes wide open before marriage, and half shut afterwards.”等导出问题“In your opinion, what are some indispensable elements of an ideal wedding ceremony?”引发学生思考。

2.分组讨论:

分小组讨论中西式婚礼的差异,播放中式婚礼和西式婚礼视频,指出中西婚礼有诸多不同,如场所、流程、颜色等等,但是现在两者都必须基于相同基础:彼此相爱,婚后要承担家庭责任。

3.课文学习:

a.总结语言点和语法点

结合多媒体对课文中的重点单词和句式进行讲解,中间设有提问及讨论环节

b.课文内容探讨

文章题目为“The Wedding Letter”(婚礼来信),一般会让读者联想到这封信肯定满载着对一对新人的美好祝福。但透过叙述者的叙述,读者在文章第一部分(第一至九段)充分了解故事的人物以及情节后,不难猜出这封信的来意或许并不美好,果然紧接看的第二部分(第十段至文章结尾)情节出现戏剧性的转变,在西蒙娜还自鸣得意时,继母爱丽丝的来信令真相大白于天下,西蒙娜瞬间崩溃。故事前后部分的对比强烈,营造出戏剧性的效果,更令读者深思。

c.叙述视角探讨

以My First Job和本篇文章为基础,讲解叙述视角和不同叙述视角的局限性。

所谓叙述视角,就是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即作者以什么人称、从什么角度进行叙述。同样的事件从不同的角度看,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在不同的人看来也会有不同的意义。一般来说,作者在叙述时可以采用第一人称(“我”)、第二人称(“你”)或第三人称(“他/她”),其中比较常见的是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如果是叙述个人的经历,通常采用第一人称;如果从一定的地理距离或历史距离之外叙述某个事件,那么往往采用第三人称。在叙事性文学作品中,运用第三人称是最常见的叙述方式。第三人称

叙述是从与故事无关的旁观者的立场进行叙述。由于叙述者通常是身份不确定的旁观者,因而造成这类叙述的传统特点是无视角限制。叙述者可以无所不知,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出现在各个不同的地点,可以了解过去、预知未来,还可随意进入任何一个人物的心灵深处挖掘隐私。这种叙述方式由于没有视角限制而使作者获得了充分的自由,这种叙述方式很普遍。但正由于作者获得了充分的叙述自由,这种叙述方式容易产生一种倾向,即叙述者对作品的人物及其命运、对所有事件可完全预知和任意摆布,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会有意无意地意识到叙述者早已洞悉故事中还未发生的一切,而且终将讲述出读者所需要知道的一切,因此读者在阅读中只能被动地等待叙述者将自己还未知悉的一切讲述出来。第三人称写法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有比较广阔的活动范围,作者可以选择最典型的事例来展开情节,而不受第一人称写法的限制。但是第三人称也有局限性,它不如第一人称那样使读者感到亲切。为了弥补第三人称叙述的不足,有些作者便发挥文章中人物对话或独白的作用,通过他们的口,讲出他们亲身经历的事或心理活动等。

d.延伸探讨现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思政切入点一)

通过对Simone性格形成的原因探讨,引导学生要努力学习,培养独立人格,不依赖父母;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保持理性,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不人云亦云,批判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物;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积极地对待学习、工作和生活,友善地对待亲人朋友。此时导入考察北京大学时的重要讲话,特别是对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4点希望。

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知识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大学的青春时光,人生只有一次,应该好好珍惜。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面对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考量,一时有些疑惑、彷徨、失落,是正常的人

生经历。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做出正确判断、做出正确选择。

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成功的背后,永远是艰辛努力。青年要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

e.进一步探讨论当代大学生的困惑(思政切入点二)

当代大学生有着很强的优越感和自尊心,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才华充满自信,对未来充满信心,抱负远大,成就欲强。但理想和现实却形成了冲突,进而带来一系列的心理缺失。如:虚容、自负与任性、自卑、从众与逆反等。

在踏入大学校园的这一时刻,每个人便自由选择了自己的大学生活,那些对自己人生道路有合理规划的人在进入大学前便对自己今后有着很高的标准和严格的作息安排,例如早上几点必须起来学习、晚上学习到几点才能回宿舍睡觉、什么时候能自由活动、什么时候出去

采购等等一系列事情都安排的十分妥当,所以一般这样自律的人在班级里必定成绩不赖,但在交朋友方面可能会有所缺失,又或许能做他们朋友的一定是知心朋友,因为只有志同道合的人才能一起进步。这样一类上了大学还能像高中一样严格管理自己的人在毕业后相比较于其他浑浑噩噩不学无术的同学,差距便一目了然了,他们或许从事自己向往的工作,又或许受到知名公司的邀请,总之未来可期,但那些进大学便开始混日子的同学便不知今后作何打算了。

(三)课后:

课堂教学、分组讨论之后,利用“学习通”布置研究型小组学习任务,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

四、特色亮点

本课程采用混合式教学法,“线上”与“线下”结合,“课内”与“课外”并重,强调“讲练结合”,以学习者为中心,贴近学生生活,集理论性、知识性、实践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弱化理论体系的铺展,以情景案例教学为特点,深入浅出,拓展学习者的文化视野和国际公民意识,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五、教学效果

首先,通过混合式教学改革,弱化单一的理论体系铺陈,将理论知识学习与学生身边的实事结合,引导学生从其感兴趣的案例出发,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因为教学方式的变化,学生有了网络平台这个更自由的分享空间,更愿意分享自己所想所思所感,案例讨论更为积极有效。尤其结合此次大家感受深刻的新冠疫情的实事语料,让他们更加深入体会到了文化偏见,以及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性。这种“课内+课外”的模式,有效地将课内理论学习与课外生活体验进行了有机融合,教学效果变得更为理想。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综合英语(三)》课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对The Wedding Letter(婚礼来信)的学习,掌握文中重点词汇、词组和语言点;了解叙事的不同视角以及不同视角的优缺点;熟悉中西方婚礼文化的差异,加深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认识和理解,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思政教育目标 从课程知识里引申并融入中西文化差异的理念,将中式婚礼和西式婚礼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中西婚礼各有千秋、互存不同、相互借鉴;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让学生通过客观思辨,提升感性认识和民族自豪感,增强四个自信,同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跨文化意识。 二、教学思路与方法: 1.小组讨论,激发思辨能力; 2.课堂讲授,梳理文章脉络和知识点; 3.自主学习,课前运用“学习通”学习线上资源。

三、教学实施过程 (一)课前: 教学采用混合式教学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课内”与“课外”并重。因此,学生需要在课前通过在线平台观看微课视频进行预习和学习,完成线上任务。 (二)课中: 教师课上通过面授、个人展示,小组展示、小组讨论、习题训练等模式,使学生领悟并活用该课程的基本知识。具体到本话题的讲解,细化如下。 1.话题导入: 以名家名言如“Love seems the swiftest but it is the slowest of all growths. No man or woman really knows what perfect love is until they have been married a quarter of a century. ”“Keep your eyes wide open before marriage, and half shut afterwards.”等导出问题“In your opinion, what are some indispensable elements of an ideal wedding ceremony?”引发学生思考。

《大学英语教学》课程思政优秀案例

《大学英语教学》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大学英语教学课程思政优秀案例 案例一:《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这个案例是关于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到课程中。该课程的主题是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旨在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 的认识和意识,以及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在教学中,教师采用了一 系列有趣而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 首先,教师引入了有关环境保护的实际案例,如全球变暖、自 然灾害和污染问题。通过讨论这些案例,学生们不仅了解到环境问 题的严重性,更能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作用。 其次,教师设计了一些小组项目,目的是鼓励学生合作并培养 他们的领导能力。每个小组被分配一个特定的环境问题,要求他们 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学生们需要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进行团队讨论,以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此外,课程还包括了实地考察和参观活动。学生们有机会参观 环境保护组织,亲眼目睹环境保护的现状和挑战。这样的活动不仅 帮助学生们加深了对环境问题的了解,还让他们更加珍惜和保护环境。 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学生们不仅提高了在大学英语研究中的语 言能力,更增强了他们的思政教育意识。他们意识到环境保护不仅 仅是一个专业问题,更是一个社会责任。 案例二:《公民权利与责任》 这个案例是关于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责 任感。课程主题是公民权利与责任,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权利 和责任,并探讨公民在社会中的作用。 教师使用了互动式讲授和讨论的方式来教授这门课程。他们通 过介绍国家宪法和法律,引导学生了解自己作为公民的权利和责任。学生们被鼓励参与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验。

此外,教师还安排了一些小组项目,例如模拟法庭辩论和社区 服务活动。这些活动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到公民的角色和责任,并锻 炼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这个课程中,学生们不仅研究到了英语表达能力,更重要的 是培养了他们的公民意识。通过讨论和参与各种活动,他们意识到 作为公民应该尊重他人的权利,同时也要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总结 《大学英语教学》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案例是可以多样化的。通过引入实际案例、开展小组项目和参与实地活动,学生们可以在 提高英语水平的同时,增强他们的思政教育意识。这样的教学方法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为他们的综合发展打下 良好的基础。

《英语教育》课程思政优秀案例

《英语教育》课程思政优秀案例 本文介绍了一些优秀的《英语教育》课程思政案例,展示了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英语教学相结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案例一:以英语国学为载体的思政教育 某学校的《英语教育》课程将传统文化与英语研究相结合,在教学中引入英语国学经典,通过研究和翻译传统经典著作,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化素养。这一做法不仅增强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案例二:英语公益活动的思政教育 某中学的《英语教育》课程将公益活动与英语研究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到社区参与英语教学志愿者活动。通过与社区居民交流和互动,学生不仅提高了英语口语和表达能力,还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这种思政教育方式不仅帮助学生实践英语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案例三:以英语新闻报道为切入点的思政教育

某高中的《英语教育》课程通过引入英语新闻报道,让学生了解国内外重要事件和时事热点,并引导学生就相关议题进行讨论和思考。通过让学生了解和参与社会问题讨论,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关注度和判断力。 通过以上三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在《英语教育》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种思政教育方式既能满足教学的需求,又能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教育效果。 总结起来,《英语教育》课程思政优秀案例的实施需要教师的创新意识和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同时也需要学校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支持。只有将思政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效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青年。

《综合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情况

一、引言 综合英语课程是高校重要的通识课程之一,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拓宽文化视野,促进跨学科学习与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门通识课程,综合英语课程也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国际视野。本文旨在对我校综合英语课程的思政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梳理与分析,以期为提高综合英语课程的思政建设水平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二、课程内容体现思政教育 1. 多角度解读文本 综合英语课程通过选取涵盖不同国家和文化领域的文本,引导学生跨文化交流和学习,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联系。通过对文本的多角度解读,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背后的思想内涵和社会背景,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文化包容性。 2. 热点问题讨论 综合英语课程设置了热点问题讨论环节,鼓励学生对当今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促进学生的思想交流和认识碰撞,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思想独立性。 3. 跨学科综合应用 综合英语课程引入跨学科知识和专业领域的案例,将英语学习与不同学科的知识相结合,促进学生的跨学科学习和思维能力发展。这样的

教学设计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学科视野,加强思政教育在课程中的渗透和融合。 三、教学方法体现思政教育 1. 合作学习 综合英语课程采用了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合作项目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助,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使思政教育在合作学习中得到体现。 2. 实践教学 综合英语课程注重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英语演讲、英文写作等实践性活动,鼓励学生践行实践、锻炼表达能力,提高综合英语课程的思政教育效果。 3. 课外拓展 综合英语课程设置了课外拓展学习环节,鼓励学生参与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文电影欣赏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英语学习体验,拓展学生的社会视野,提高综合英语课程的思政教育效果。 四、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1. 师资力量 我校综合英语课程拥有一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高学术水平的师资队伍,其中不乏具有国内外留学及教学经验的教师。他们不仅在英语教

《英语教育》课程思政优秀案例

《英语教育》课程思政优秀案例英语教育课程思政优秀案例 一、背景介绍 在当今的全球化背景下,英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使学生在掌握语言技能的同时,也能深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下面将介绍一例英语教育课程中的思政教学优秀案例。 二、案例介绍 1. 课程设置 在某高级中学的英语教育课程中,教师结合思政教育元素,设计了一系列以英语为载体的思政主题活动。这些活动旨在通过英语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活动内容 其中一次活动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活动包括: - 英语演讲:学生用英语发表关于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的演讲,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提高 他们的英语口语技能,同时也能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英语演讲:学生用英语发表关于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的理解的演讲,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 英语口语技能,同时也能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英语作文:学生需要写一篇描述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的英语作文,这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思考这 些价值观,并提高他们的英语写作技能。英语作文:学生需要写一 篇描述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的英语作文,这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思考这些价值观,并提高他们的英语写 作技能。 - 英语歌曲演唱:学生选择一首关于祖国的英语歌曲进行演唱,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享受音乐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的魅力。英语歌曲演唱:学生选择一首关于祖国的英语歌曲进 行演唱,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享受音乐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的魅力。 3. 效果评估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英语技能,也更深入 地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表示,通过英语这种国际化的 语言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让他们 感到非常自豪。这也使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案例启示 这个案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启示,即在英语教育中融入 思政元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技能和思政素养。因此,我 们应该在英语教育中,更多地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通 过各种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研究英语的同时,也能深入理解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

综合英语课程标准(思政)

综合英语课程标准(思政)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的性质。 综合英语是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和应用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英语综合能力课。主要是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语言基本技能训练,奠定良好的语言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综合英语课程教学对象为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和应用英;语专业一、二年级学生,共开设三个学期,每周四学时。 该课程先修课程为高中英语,同修及后续课程包括英语视听说、基础英语口语、高级英语口语等。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1、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秉承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重点。 2、通过对英语原文材料的讲解分析,向学生系统传授词汇、语法、句法、篇章、修辞等英语语言基本知识。 3、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内外实训练习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 4、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多元文化思维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综合英语课程以现代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遵循语言教学和语言习得的客观规律为前提,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依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在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英语实际应用和交际能力,加大对听、说、写等产出技能的训练强度和考核比重,为学生真正具有国际交流能力打下厚实的基础。 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资源,在帮助其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的同时,提高他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重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运用交际为目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意识和习惯。同时最大限度地超越课堂和语言学习的限制,尽可能地拉近课堂与社会实践的距离,使学生掌握实际工作英语交际本领,为学生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充分运用多媒体、语言实验室、网络等现代化教育技术,采用全方位、立体化、网络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充分利用丰富的英语教学资源,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形成完整合理的教学体系。创建客观高效的考核评价模式。对学生能力的评估实行具有综合性和全方位性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客观考核学生学习情况。

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大纲

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大纲 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大纲 综合英语课程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涵盖了英语语言的基本知 识和技能,还涉及到了文化、历史、社会等方面的内容。在当今社会,培养学 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大 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首先,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大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在全球化的 背景下,国际交流和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综合英语课程可以通过引入国际化 的话题和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的差异,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例如,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让他们了解不同国家对环境 保护的重视程度和措施。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可以拓宽视野,增强对世界的 认知和理解。 其次,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大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是推动 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综合英语课程可以通过引入创新的话题和案例,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例如,可以引导学生讨论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利用科技创新解决社会问题。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可以 培养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再次,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大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作为大学生,他们将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承担起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综合英语课程 可以通过引入社会责任的话题和案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例如,可以引导学生讨论社会公益活动的重要性,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参与到社

会公益事业中。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为社会的 发展做出贡献。 最后,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大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综合英语课程可以通过引入人文关怀的话 题和案例,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能力。例如,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如 何关心弱势群体,如何传递正能量。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关心他人、关爱社会的品质,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大纲的制定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社会发展 的要求。通过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综合 英语课程可以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 该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只有这样,综 合英语课程才能真正发挥其育人的作用,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的 培养做出贡献。

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一、引言 在当前教育体制的大背景下,英语课程的思政教学设计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思政教育作为一种全方位的教育理念,旨在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体验和实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英语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其思政教学设计的优秀案例,不仅需要有丰富的内容和深度的内涵,更要能够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他们在语言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案例分析 1. 选取符合学生芳龄特点的主题 在思政英语课程设计中,首先需要选取符合学生芳龄特点的主题。在高中英语课程中,可以选择关于全球化与多元文化的主题,引导学生在学习英语的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风俗和传统,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这样的主题不仅与英语课程的学习内容相关,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不同文化的探索和理解。 2. 结合具体的语言实践活动

除了选取合适的主题外,思政英语课程设计还需要结合具体的语言实 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的交流中体验思政教育的内涵。可以设计学生 组织一场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让他们通过英语与外国交流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不同国家的社会制度、教育体系和价值观念。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将在跨文化交际中形成开放包容的态度,同时也会对自己国 家的文化和制度产生重新的认识。 3. 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 在思政英语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 加深他们对主题的理解和体会。可以通过课堂讨论、作文或展示等形式,让学生共享自己在语言实践中的感悟和体验,促使他们对全球化、多元文化等主题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思考。也能够激发学生对英语学 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结语 在思政英语课程设计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价值观, 引导他们在语言学习的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通过选取符合学 生芳龄特点的主题,结合具体的语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 总结,我们可以设计出一系列优秀的思政英语课程,为学生的综合素 质和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合英语man and nature 课程思政

综合英语man and nature 课程思政 一、课程思政的背景与意义 在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我们将思政元素融入综合英语课程中,旨在提高学生的生态素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 二、课程思政的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Man and Nature”主题相关的英文文章,了解西方文化中的人与自然观念,掌握生态环保的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提高其在国际场合中宣传我国环保理念和措施的沟通能力。 3. 素质目标: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三、课程思政的主要内容与教学方法 1. 教学内容:选择涉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英文文章,如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主题。同时,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与自然观,进行中西文化对比。 2.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解、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四、课程思政的实践环节

1. 组织学生开展环保主题的英语演讲或写作比赛,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2. 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调研,了解当地的环境状况和环保措施,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3. 邀请环保专家或国际组织代表来校进行讲座或交流,让学生了解国际环保动态和跨文化沟通技巧。 五、课程思政的考核方式与标准 1. 考核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评价包括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表现、案例分析报告等;终结性评价为期末考试成绩。 2. 考核标准:以课程思政目标为导向,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其中,知识目标的考核主要包括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和英语表达能力的评估;能力目标的考核重点在于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环保措施的实施能力;素质目标的考核主要关注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六、课程思政的师资培训与资源建设 1. 师资培训:组织教师参加课程思政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政意识和育人能力。 2. 资源建设:建设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包括英文文章、案例分析、环保视频等资料,方便教师进行教学准备和学生自主学习。

通用英语课程思政案例

通用英语课程思政案例 摘要: 一、引言 二、通用英语课程思政案例背景 三、通用英语课程思政案例具体内容 1.课程目标 2.课程内容 3.教学方法 4.课程评价 四、通用英语课程思政案例的意义 五、结论 正文: 一、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课程开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用英语课程作为高校的基础课程之一,也积极探索融入思政教育的途径。本文将以通用英语课程思政案例为例,探讨课程思政化的具体实践。 二、通用英语课程思政案例背景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通用英语课程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培养具备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的高素质人才,通用英语课程开始尝试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使之成为提高学

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三、通用英语课程思政案例具体内容 1.课程目标:通用英语课程在实现语言技能培养的同时,强调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使他们能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为我国的国际交流和合作贡献力量。 2.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在注重语言知识传授的同时,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等内容,使之成为学生了解国情、增强“四个自信”的重要途径。 3.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任务驱动、讨论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将思政教育与语言技能培养有机结合。 4.课程评价: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还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和实际运用能力,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通用英语课程思政案例的意义 通用英语课程思政案例的成功实施,对于推动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化具有积极意义。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还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同时,这一案例也为其他课程提供了借鉴,有助于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五、结论 通用英语课程思政案例展示了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新成果,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有力支撑。

高校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实践研究

高校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 革和实践研究 摘要:随着国家教育部门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将其融入高校不同学科教 育已成为一种常态。《综合英语》是高校英语专业中的一门学科,以其为载体落 实立德树人是现阶段英语专业教师亟须研究的课题。本文主要分析高校课程思政 的特点,并结合《综合英语》课程详细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策略,力求落实立 德树人指导目标,坚定学生远大理想,促进其综合发展。 关键词:高校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改革;实践 引言: 课程思政是本世纪新兴起的一种教育理念,其主要目标是立德树人,课程思 政教育理念的实施致使所有课程都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于培养人才的专业 性与综合性具有一定的辅助性。英语是高校较为重要的专业,在英语专业中的 《综合英语》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既能扎实学生的英语基础,又能树立其 正确三观,可谓是一举两得。 一、高校课程思政的特点 (一)学生崇尚真善美 现阶段,学生在一些正能量的引领下,审美能力与价值观也在原有的基础上 有所提升,这一点可以从近年来一些优秀电视剧的收视率可以看出,如《长津湖》《觉醒年代》《我和我的祖国》等等,这些影视获得了青年群体的认可,足以证 明现阶段年轻人已经开始崇尚一些真善美的内容。基于学生主观意识的认可,英 语教师在《综合英语》课程教学中,应尝试挖掘课程内容与思想政治相关元素, 寻找突破口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个教育工作必须做到恰到好处,避免出现 牵强附会、生搬硬套的教学现象。

(二)课程思政不可喧宾夺主 课程思政本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中,这也就意味着在实际教学中,专业课程占据主力,思想政治需结合专业课程实施教育,不可出现喧宾夺主的情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较多,但是英语教师在融入相关内容时,必须在其中甄选 材料,挖掘与课程教育存在相似性的元素,并结合元素内容适当拓展,上升至思 想政治教育层面[1]。只有科学合理的引入才能加深学生的知识印象,假设在课堂 教学中,教师过量的融入思想政治内容,将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不利于 学生在后期践行其中精神。适当的借助多媒体平台融入,在《综合英语》课程教 学中适当渗透,反而会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究 《综合英语》课程是英语专业中的必修课,也是需要学生掌握的基础课程, 在时间与课程内容方面安排较为充足,融入思想政治内容具有可行性。故此,接 下来重点与这一课程内容为主,详细论述课程教学中如何有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在提升学生英语专业能力的情况下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一)将思想政治教育和课程内容充分融合 课程内容是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部分,教师在《综合英语》课程教学中,应挖掘其中有关于思想政治元素,尝试以此为抓手融入教学[2]。如部分英语内容 中涉及中国节日文化,教师可以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并为学生创造 相关对话情境,鼓励学生在交流中了解传统文化节日风俗,在节日中引入一些具 有爱国情怀、艰苦奋斗品质的人物事迹。如此既能加强学生对于英语内容的掌握,还能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掌握一些思想政治相内容。又如部分内容中涉及风景文章,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讲述祖国的大好河山,在讲述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又如部分内容会涉及一些历史事件,教师可以开发这一历史事件的背景,尝试以 背景为抓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将这一教育和《综合英语》课程紧密关联,既能 开发课程的教育价值,又能在英语教学中实现立德树人。英语专业的课程并非每 一节内容都能和思想政治紧密关联,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分析课程实际情况,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 作者:王丹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2022年第32期 [摘要] 随着“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高职英语教学融入思政教育,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为该课程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以综合英语课程为例,通过对思政教学内容、思政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的设计,探讨了如何将思政要素有机融入课程内容中,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渗透思政教育,从而实现课程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 “课程思政”;综合英语;“立德树人”;有机融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2-0148-03 高职英语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如何结合英语课程特点,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将思政育人有效融入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中,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是当下高职英语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高职院校必须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一、高职公共英语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一)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特点 综合英语课程是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中的主要课程,是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旨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语言技能,共开设四个学期,每学期144课时,是课时多、受众广、内容覆盖领域多的一门课程。综合英语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教师在语言教学中输入跨文化交际内容,帮助学生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同时,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功能,是帮助学生接受多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有机统一。高职英语课堂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加强高职英语的思政建设意义重大。 (二)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高职院校大一、大二的学生,受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和多元文化的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多元化,自我意识较为强烈。同时,这些“90后”“00后”的学生作为“电子原住民”,信息获取能力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非常强。但是,他们的集体主义和责任感相对缺乏,政治意识相对薄弱。在综合英语课程学习过程中,一些学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容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综合英语(三)》课程

选自Unit 2 中“Text I The Wedding Letter”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短篇小说在矛盾选择、激化、冲突、高潮等情节发展的特点,培养学生现代英语中生动鲜活的短语使用,以及辨证性的看待小说中主人公的性格,分析其形成原因。 2.思政教育目标 从课程知识里引入中西方婚礼习俗的差异以及融合,再结合小说反映的现实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和消费观。大学生正处于生理生长期和思想成熟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婚恋观和消费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实施过程 (一)课前 通过超星平台上传英国皇室亨利王子婚礼视频和影视剧《知否,知否》中中国传统婚礼仪式的视频,通过微视频观看了解中西方婚礼

风俗的差异性。然后下达任务,要求学生通过线下调查和网络查询了解当地现代婚礼的基本流程,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二)课中 教师课上通过面授、个人展示、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批判性思维训练等模式,使学生领悟并活用该课程的基本知识。同时,针对现代年轻人的婚恋现状和超前消费习惯,把追寻正确的婚恋观和消费观融入到本课堂的教学当中。具体到本话题的讲解,细化如下。 1.课程导入:以问题“What elements are essential in your ideal wedding ceremony?”激发学生对自己未来婚礼的畅想,并邀请学生介绍本地婚礼流程,了解当地的婚嫁习俗。 2.文化背景:通过不同时期的婚礼照片呈现婚礼形式的变迁,中国婚礼仪式经历了传统婚礼,效仿西式婚礼,再到中西融合,而西方婚礼也同样开始中国化。

《综合英语三》课程标准

《综合英语三》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综合英语 适用专业:商务英语 开设学期: 学时: 学分: 一、课程性质及作用 综合英语是一门知识与技能并重的专业课程,也是商务英语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它的主要内容包括词汇、构词、语法、翻泽、阅读与写作等。 本课程在使学生掌握英语词汇、语法、语音等基本语言知识,在掌握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技能的基础上,加强语言基本功,扩大词汇量和知识面,了解英语国家的人文知识,掌握有关文章结构、写作的基础知识与阅读技能,并将重点放在培养英语综合技能、充实文化知识和提高交际能力上。 二、课程设计思路 综合英语课程的设计充分考虑学生考级能力培养的要求,在课本知识学习之余,通过练习加强学生的考级实操训练,并且使用先进的语音设备,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 另外,综合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大二的《综合英语》课程在针对学生四六级考级训练的同时,也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 三、课程目标 1.认知目标 (1)语音: 应掌握正确的语音和语调,在朗读和听说中有更好的节奏感和语调感。 (2)词汇: 认知词汇1800个,熟练掌握20个常用的句型,能在会话和写作中恰当运用。 (3)语法:掌握系统的英语语法,能在综合运用中做到概念清楚,形式正确。 (4)阅读: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准确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读懂不同题材的文章,并保证一定的速度,其中包含快速阅读和深度阅读。 (5)写作:能够掌握不同体裁文章的写作格式,做到语法正确,表达清晰,论点明确。 (6)听说:收听外文广播新闻及四六级听力材料; 在课堂及课外学习用英语进行日常生活交谈。 (7)翻译:能根据词汇或句型提示完成课后的翻泽练习以及四六级的翻译练习。

【课程思政案例】 基于素质为核心的《综合商务英语》思政教学设计

一、课程及案例简介 课程介绍:《综合商务英语》是商务英语专业一二年级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分四学期开课,共16学分。课程遵循以“人”的成长和发展为最终目标的教学导向,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三大方面确定课程培养目标(具体见图1)。 图1:《综合商务英语》课程目标 设计理念:实行知识、能力、素质目标一体化,建立“三位一体”的思政教学设计体系;围绕素质教育为核心,精准选取切入点,展开教材的主题导入、话题思考、课文学习和商务英语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以学生为中心,设计课程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实践,

将融合思政元素的新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于此同时,课程应体现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 图2:《综合商务英语》课程的设计理念 总体思路:课程以“素质目标”为引领,以主干教材为基本材料,以多样化的干预策略,将“思辨“思维、“中国情怀”、道德品质、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等元素“隐性”融入一体化的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和理解。

图3:《综合商务英语》课程思政设计思路图实施效果:本课程深受学生欢迎,评教成绩近三年均排进学院头10%,学生满意度达100%,所教班级的工厂党员人数、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党员人数均超同年级其它班级。 二、结合章节 《综合商务英语4》第一单元《主流媒体何以成为主流?》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包含知识、能力、素质三个维度。其中知识为基础,着重学生的“理解”,能力是高阶目标,强调知识的“运用和内化”;素质目标是更高阶层目标,强调价值的塑造,“信仰”的形成,是教学目标的核心。 图4:知识、能力、思政育人目标的有机融合本章节教学中,知识目标为理解篇章中乔姆斯基如何揭露西方媒体的本质,这是实现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的基础; 能力目标包括对于媒介传播的各种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和评估能力、创造力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力、合作能力,能用课堂知识解决社会问题,这是知识目标的进阶,具体表现在能利用乔姆斯基的观点,识别、分析和判断西方媒体的报导,并具备独立思考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