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初一下人教新资料第29课(马)学案

语文初一下人教新资料第29课(马)学案

语文初一下人教新资料第29课(马)学案

马〔教师版〕

课题:《马》课型:讲读课时:一课时

主备人:朱继坤审核:宋新蕊时间:

学习要点:

1、反复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在此基础上积存优美的语句。

2、揣摩文中的对比描写,了解对比描写的作用,并学会运用。

3、了解作者布封,品读精妙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自然赋予生物的神韵和自然和谐之美。

重点、难点:

1. 诵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对比的写法。

2.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自然赋予生物的神韵和自然和谐之美。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初读课文,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1.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

窥伺〔kuīsì〕项鬣〔liè〕阔绰〔chuò〕观瞻〔zhān〕

庇荫〔bìyìn〕相觑〔qù〕呵斥〔chì〕辔〔pèi〕头

犷〔guǎng〕野鞍辔〔ānpèi〕羁〔jī〕绊剽悍〔piāohàn〕

疮痍〔chuāngyí〕锦毡〔zhān〕遒劲〔qiújìng〕

2.解释以下词语的意思:

大方以赴:毫无私心、毫不吝惜的前往。

剽悍:勇猛、强健。

窥伺:暗中观看情况。

疮痍:创伤。

阔绰:豪华奢侈,排场大。

观瞻:具体的形象给人的印象。

遒劲:雄健有力。

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相互配合,使二者的能力、作用、好处能得到充分展示。益,更加。彰,明显。

3.本文作者是布封。〔参考课下注释〕

【二】检查导入

1.导课:

马是人类忠诚而高贵的朋友。当你看到一匹拉着车马喘息着默默走过的时候,你的脑海中是否会掠过成群的野马在广漠的草原上恣意奔腾的情景呢?现在就让我们与作者一起,去关注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的不同命运吧。

2.检查预习,听写字词。

3.提问作者情况。

【三】学习研讨

〔一〕、细读课文,理出文章思路,整体感知

1. 快速阅读全文,感受文章要点。要求: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假如有不理解的问题能够在书上标志出来,也能够写出来。

2. 利用中心句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理请文章的思路:

明确:抓住中心句:第一节“人类所曾做到的最高贵的征服,确实是征服了这豪迈而剽悍的动物—马”。第二节“以上所述……特别少是处在自然状态中”。第三节“天然要比人工更漂亮……漂亮的天然”。

据此,文章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段〕:人工驯养的马

第二部分:〔第【三】【四】五段〕天然野生的马

〔假设将文章分为三部分也能够:第一部分〔第【一】二段〕人工驯养的马。第二部分:〔第【三】【四】〕天然野生的马。第三部分:〔第五段〕马是身材高大而身体各部分又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的动物。〕

〔二〕、精读课文,全面掌握文章所写内容

1. 文中写了哪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

明确:家马、野马〔或人工驯养的马、天然的马等〕。

2、被征服之后的马具有怎么样的品格?

明确:①勇毅。不管是在疆场上,依旧在平时的射猎、演武、赛跑时,它们都精神抖擞、大方以赴,与主人同生死、共荣辱。

②驯良。它们不但屈从人类的操纵,还会迎合别人的心意。它们“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为人类做各种服务。自由豪迈的动物,成了低眉顺目的工具,能够看作是一种悲哀的堕落。〔马是人类的朋友,人类却不是马的朋友。人类对“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同意束缚而告终”;人类还用“衔铁”“马刺”“铁钉”残忍地禁锢它。更悲惨的是,许多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把马变成了自己的玩物。〕

3、马〔天然野生的马〕原本是什么样的动物呢?

明确:①美质: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感受自豪而不屑于受人照顾。在大自然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被赋予“强壮、轻捷和遒劲”的美的品性,具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

②美德:天性绝不凶猛,热爱和平;它们群居行动,团结和睦;相互间没有“妒忌”,从不为己争斗。

③美貌:在所有的动物中,马“身材高大又最匀称、最优美”,有高贵姿态。

4.作者对两种马各持什么态度?这种态度集中表现在哪些段落?

明确:作者同情家马,观赏野马,这种态度集中表现在【二】三自然段。

5.思考本文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明确:课文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用文学的笔调,描绘了马在两种生存状态下的不同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对“被人养育”“通过训练”“供人驱使”的马的深刻同情。〔三〕、品读课文,解决疑难,赏析文章语言

1.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同意束缚而告终”?

明确:首先,“教育”是拟人化用法,指人类对马的驯养。其次,“以丧失自由而开始”指马一出生就受到人的照顾,被人喂养,而不是自由自在地自己去查找食物。“以同意束缚而告终”,包含两层含义:(1)指马被套上缰绳,披上鞍辔,戴上衔铁,钉上蹄铁;(2)指马从思想上同意服从的观念,服从成为马的天性。这句话概括了人类对马所做的一切,表达了作者对马的深切同情,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2、“给马戴黄金链条”等是不是对马的“侮辱”?

明确:是“侮辱”,因为这些做法使马失去了人的伙伴的平等地位,沦为人类的奴隶和玩物,马的特性丧失殆尽。精神的泯灭是最大的悲哀。

3、找出文中对比描写的相关内容,并思考其作用。

明确: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将人工驯养的马与天然野生的马不同生存状

况的对比,抒发了对驯马的同情与对野马的赞美。又如将马与驴、狮子、牛、骆驼、犀牛、鹿、象七种动物对比,从而更加突出了马的姿态高贵。就全文来看,文章最突出的对比是将家马与野马作比,目的是以家马的驯良来衬托野马的自由奔放。

4、文章在写马的美貌时,与其他动物作了对比,你认为其他动物真的特别丑吗?说说你的看法。

明确:运用对比描写,更能突出马的美貌。但作者把马与其他动物作比较时,态度是不特别客观的,因为动物的外形是它们在漫长进化过程中为适应环境自行演变的结果,无所谓优劣美丑。

【四】拓展阅读

拓展延伸,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训练点:学习对比衬托的写作方法。

训练语段:

骆驼

梁实秋

台北没有什么好去处。我从前常喜爱到动物园走动走动,其中两个地方对我有诱惑。一个是一家茶馆,有高屋建瓴之势,凭窗远眺,一片釉绿的田畴,小川蜿蜒其间,颇可使人目旷神怡。另一值得看的便是那一只骆驼了。

有人喜爱看猴子,看那些乖巧伶俐的动物,略具人形,而生活毕竟简陋,因此令人不由自主地生出优越之感,掏一把花生米掷进去。有人喜爱看狮子跳火圈,狗作算学,老虎翻跟头,觉得有味。我之看骆驼那么是另外一种心情,骆驼扮演的是悲剧的角色。它的槛外是冷清清的,没有游人围绕,所谓槛也只是一根杉木横着栏在门口。地上是烂糟糟的泥。它卧在那,老远一看,真像是大块的毛姜。逼近一看,可真吓人!一块块的毛都在脱落,斑驳的皮肤上隐隐地露着血迹。嘴张着,下巴垂着,有上气无下气地在喘。水汪汪的两只大眼睛看起来是眼泪扑簌的盼望着能见亲人一面似的。腰间的肋骨历历可数,颈子又细又长,尾巴像一根破扫帚。驼峰只剩下了干皮,像是一只麻袋搭在背上。骆驼什么原因落到这种悲惨地步呢?难道“沙漠之舟”的雄姿即只是如此么?

我心目中的骆驼不是如此的。儿时在家乡,一听见大铜铃丁丁当当响,就明白送煤的骆驼队来了,往往夺门出视。一根细绳系着好几只骆驼,有时是十只九只的,一顺的立在路边。满脸煤污的煤商一声吆喝,骆驼便乖乖地跪下来让人卸货。嘴角往往流着白沫,口里不住地嚼——反刍。有时还跟着一只小骆驼,几乎用跑步在后面追随着。面对如此庞大而温顺的驮兽,我们不能不惊异地观赏。但亚热带的气候不适宜骆驼居住,动物园的那两只骆驼不久就不见了,标本室也没有空间容纳它们。我从此也不大常去动物园了。我常想:公文书里罢黜一个人的时候常用“人地不宜”四字,总确实是一个比较风光的下台的藉口。这骆驼之黯然消逝,也许确实是类似“人地不宜”之故吧?生长在北方大地上的巨兽,如何能局促在如此的小小圈子里,如何能耐得住这炎方的郁蒸?它们所以要憔悴,要悒悒,要委顿以死。我想它们看着身上的毛一块块地脱落,真的要变成“有板没毛”的状态,蕉风椰雨,晨夕对泣,内心多么凄凉!真不知是什么人恶作剧,把它们运到此间,使得它们尝受这一段酸辛,使得我们也兴起“人何以堪”的感叹!

事实上,骆驼不仅是在这炎蒸之地难以生存,确实是在北方大陆,其命运也是在日趣衰微。在运输事业机械化的时代,谁还肯牵着一串串骆驼招摇过市?沙漠地带该是骆驼的用武之地了,但听说现在沙漠里有现代的交通工具。骆驼是驯兽,自己不复能在野外繁殖谋生。等到为人类服务的机会完全消逝的时候,我不明白它如何繁衍下去。最悲惨的是,大伙都讥笑它是兽类中最蠢的当中的一个;因为它只会消极忍耐。给它背上驮五百磅的重载,它后跪下来承受。它肯食用大多数哺乳动物所拒绝食用的荆棘苦草,它肯饮用带盐味的脏水。它奔走三

天三夜能够不喝水,这并不是因为它的肚子里储藏着水,而是因为它体内的脂肪氧化能够制造出水。它的驼峰据说是美味,我虽未尝过,但是想像熊掌的味道,大概也只是尔尔。像如此的动物假设是从地面上消逝,可能不至于引起多少人的惋惜。尤其是在现在那个世界,大伙最喜爱豢养的乃是善伺人意的哈巴狗。像骆驼如此的“任重而道远”的家伙,可能只好由它一声不响从这世界舞台上退下去吧!

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注音。

①高屋建瓴〔líng〕②豢〔huàn〕养

2.什么原因作者在写骆驼之前要写猴子、狮子、老虎?

明确:为了衬托骆驼无人理睬,更具悲剧性。

3.第2段对骆驼的外貌描写,突出了它什么特点?你认为公园里的骆驼什么原因会落得如此悲惨的地步?

明确:瘦弱、悲伤;因为它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失去了能实现它自己那份价值的生活。

4.回忆儿时看到驮煤的骆驼,其目的是什么?

.明确:为了与公园里的骆驼相比,说明“沙漠之舟”的本色也只是如此。

5.骆驼的命运日趋衰微的缘故是什么?那个地方包含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运输事业的进展,人们对它的不重视。表达了作者对骆驼的关注与同情。6.“任重而道远”是什么意思?它出自什么书?用这一词语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情感?

明确:负担沉重,路途遥远;《论语》;既是对骆驼精神的赞扬,有对人们漠视、戕害骆驼的行径感到遗憾。

【五】反馈检测

〔一〕基础知识检测

1、抄写以下词语,要求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面面相觑卑贱妒忌

2.依照拼音填写汉字:

阔(chuò) 绰(xún)驯良(qiú)遒劲(chuāng) 疮痍

3. 从括号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句中横线:

〔1〕它的教育以(丧失缺乏)自由而开始,以同意〔驯服束缚〕而告终。〔丧失束缚〕

〔2〕它的皮肤尽管特别〔坚实牢固〕,同时满生着厚密的短毛,却依旧十分〔敏感敏锐〕的。〔坚实敏感〕

4. 找出运用关联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 〕

力气在大多数动物之下,它们从来不攻击其他动物;它们受到其他动物的攻击,它们并不屑于和对方搏斗,仅只把它们赶开或者把它们踏死。

A、尽管却假如

B、因为因此假如

C、由于因此然而

D、尽管然而假如

5. 填空:

《马》的作者国博物学家、作家,他用了40年时间写成了36巨册的,他的同胞更是穷尽一生研究昆虫,写出了十卷。他们为我们揭开了自然界中许多动植物神奇的面纱。明确:法布封《自然史》法布尔《昆虫记》。

6. 分析巩固:

人类所曾做到的最高贵的征服,确实是征服了这豪迈而剽悍的动物——马:它和人分担着疆场的劳苦,同享着战斗的光荣;它和它的主人一样,具有无畏的精神,它眼看着危急当前而大方以赴;它听惯了兵器搏击的声音,喜爱它,追求它,以与主人同样的兴奋鼓舞起来;它也和主人共欢乐;在射猎时,在演武时,在赛跑时,它也精神抖擞,耀武扬威;然而它驯良不亚于勇毅,它一点儿不逞自己的烈性,它明白克制它的动作:它不但在驾驭人的手下屈从着他的操纵,还仿佛窥伺着驾驭人的颜色,它总是按照着从主人的表情方面得来的印象而奔腾,而缓步,而止步,它的一切动作都只是为了满足主人的愿望。这天生确实是一种舍己从人的动物,它甚至于会迎合别人的心意,它用动作的敏捷和准确来表达和执行别人的意旨,人家盼望它感受到多少它就能感受到多少,它所表现出来的总是在恰如人愿的程度上;因为它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因此它不拒绝任何使命,因此它尽一切力量来为人服务,它还要超出自己的力量,甚至于舍弃生命以求服从得更好。

①.文中哪一句话概括了马与人的关系?

明确:“人类所曾做到的最高贵的征服,确实是征服了这豪迈而剽悍的动物——马”。

②.被征服的马具有怎么样的品格?

明确:驯良勇毅。

③.“它听惯了兵器搏击的声音,喜爱它,追求它,以与主人同样的兴奋鼓舞起来”,表达了马具有怎么样的精神?

明确:豪迈、剽悍、无所畏惧。

④.画线句流露出作者对被征服的马具有怎么样的情感?

明确:既称颂马的驯良,也流露出对马失去自由豪迈的悲哀。

7.借鉴本文写法,介绍描写一种你熟悉的动物。

29马学案

29《马》学案设计者兼馨施教者 七年级班组姓名等次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人工驯良的马和天然野生的马的特性。 2、学习对比的写法。 3、理解课文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1)理解人工驯良的马和天然野生的马的特性。 (2)学习对比的写法。 2、难点:理解课文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学习时间: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解决生字词,准备基础大比拼(给加点的字注音) 觑.鬣.剽悍 ..疆.场驯.良勇毅.窥伺 ..迎合. 疮痍 ..枉.然阔绰.观瞻.妍.丽庇荫 .. 遒.劲犷.野畸.形颚.骨慷慨 ..以赴相得益彰.有过之无不及. 2、朗读全文,激情展示。 二、老师导学 1、导学 马是人类忠诚而高贵的朋友。当你看到一匹拉着车的马喘息着默默地走过的时候,你是否会想到在广漠的草原纵情奔腾的成群的野马,它们的生存状态不同,外形、性格也迥然不同,你注意到了吗?下面我们一起研讨布封的《马》,大家一定有所收获。 2、作家作品简介,希望你能记一记: 布封(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作家。代表作为博物志《自然史》。 三、分组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课文写了两种不同生存状态下的马,找找课文那些地方各写了那一种马? 第一部分(1—2) 第二部分(3—5) 2、小组讨论:人工驯养的马有什么特性?从课文中找出这些词语。 3、天然野生的马有什么特性?从课文中找出这些词语。 (1)美质:(2)美德: (3)美貌: 四、交流合作,问题探究 4、文章在描述马的外在特征时,用了其他七种动物作比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本文既写了人工驯养的马,又写了天然野生的马。反复阅读课文,说说这两种生存状态中的马各有什么特性,你更欣赏哪种马?为什么? 五、体验与反思 6、马是人类忠诚而高贵的朋友,但是人是不是马的朋友呢? 7、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这句话? 六、课堂小结 这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用文学的笔调,描绘了马只两种生存状态下的不同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马的深刻同情。 七、课外作业 1、反复朗读,体味欧化语言。 2、学习本文写法,课外仔细观察动物的活动,写一篇以动物为主角的散文。 八、学习反思

七年级语文下册29《马》(第1课时)精品教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马》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制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分析文章内容,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2、教材分析 《马》是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本文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用文学的笔调描绘了马在两种生存状态下不同的命运和形象,流露出对“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的由衷赞美,对“经过训练、专为供人驱使”的马的深切同情。 3、中招考点 结合历届河南中招语文试卷选择题和散文类的阅读理解题来看,针对本课考察的知识点有: (1)、重点字词的字音、字形、释义,作者简介。 (2)、概括文章的内容,赏析重点句子。 4、学情分析 七年级是中学阶段比较关键的一年,从教材上来看,难度较上学期有了很大的提升,如阅读教学上对学生的要求,已由一般的字词识记上升到阅读理解,品位鉴赏,要加强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学习目标 1.通过参阅课下注释和学习资料,能说出与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 2.查阅工具书,能掌握本课生字词 3.通过朗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说出文章的思路。 三、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一,设计两个活动:(1)开展字词大闯关的活动,让学生准确掌握字词。(2)通过查找资料,能说出与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并运用此方法解决此类问题,完成自学检测一和自学检测二。 2、针对目标二,设计一个活动:通过听读课文、自由朗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七件事,说出文章的感情线索。并用此方法解决此类问题,完成自学检测三。

七年级语文下册29.《马》导学案带答案

科目:七年级语文(下)学案课题:29、《马》 时间:年月日总课时序号:主备人:cys 授课人:课型:新授课 1、读准下面汉字的读音。 相觑鬣毛剽悍窥伺疮痍阔绰庇荫颚骨遒劲犷野 畸形给予驾驭羁勒耀武扬威慷慨以赴相得益彰面面相觑2、作者简介:,(1707-1788) (国家)博物学家、作家。他从小爱好自然科学,26岁入法国科学院。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主任。1753年他被法兰西学院接受为院士。他用毕生精力经营一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自然史》。 1.了解人工驯养的马和天然野生马的特点。 2.品味文章语言之美,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3.体会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学会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 4.联系现实生活对课文进行更深入、更有创意的理解,树立善待动物,珍视生存环境的 1.文章描写了哪两类马?两类马各自最突出的特点? 【交流点拨】人工驯养的马、天然野生的马 【交流点拨】人工驯养的马——驯良 天然野生的马——自由自在 2.你认为给马戴黄金链条等是不是对马的侮辱? 【交流点拨】是侮辱,因为这些做法使马失去了与伙伴的平等地位,沦为人类的奴隶和玩物,马的特性丧失殆尽。精神的泯灭是最大的悲哀。

3.你怎样看待人类对马“高贵的征服”? 【交流点拨】马是人类的朋友,人类却不是马的朋友。人类对“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人类还用“衔铁”“马刺”“铁钉”残忍地禁锢它。更悲惨的是,许多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把马变成了自己的玩物。 4.假如你是一匹马,你愿意做哪一种马呢?你会怎样想呢? 【交流点拨】是的,如果在对生命形式选择时,我竟不幸没了做人的资格,那么我将恳求造物主赐我为一匹野马。如果我的渴望得不到更大的满足,那么就让我变成一匹野马,在行动上去追求更大的自由。(梁晓声《如果我为马》中的片段) (1)它和人分担着疆场的劳苦,同享着战斗的光荣。 这个句子句式工整,读起来琅琅上口,有韵律美。 (2)嘴巴被衔铁勒得变了形,腹侧留下一道道的疮痍或被马刺刮出一条条的伤疤。 “一道道、一条条”是叠词,读起来有韵律美。 (3)它听惯了兵器搏击的声音,喜爱它,追求它,以与主人同样的兴奋鼓舞起来;它也和主人共欢乐。有修辞美 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马以人格的魅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马在战场上的冲腾蹿跃。 (4)它们因不受羁勒而感觉自豪,它们避免和人打照面;它们不屑于受人照顾。 找出文中对比描写的相关内容,并思考其作用。 (1)就全文来看,作者是将家马与野马作比,以家马的驯良来衬托野马的自由奔放。(2)作者在描述马的外在特征时,用了其他七种动物作比较。通过比较突出的描写马 搜集整理与马有关的历史故事

湖南省郴州市第八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马的世界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综合性学习课《马的世界》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开展,认识马与人类的亲密关系,激发和培养善待动物、关爱生命的情感。 (2)了解马的有关知识,拓宽文化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3)培养多角度研究问题的意识。 (4 )在活动中培养口语交际和写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组织指导学生以活动小组为单位,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开展活动,培养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和分析综合的能力。 难点:指导学生在活动中积累资料,深入思考,最后写作成文。 【各组课前收集课题及要求】 一组:收集有关马字的书法演变历史,课上板书之; 收集古车马知识、名马知识,各派代表讲述. 二组:收集有关马的成语、俗语;课上读之,并每人解说其一. 三组:课上派代表读教材中收录的有关马的文艺作品,每人围绕任一作品对其中的马的形象说一句话. 四组:收集有关马的故事,课上讲这些故事. 导入课堂 马是我们人类忠实的朋友。同学们花了两周的时间去搜集资料,了解、欣赏、思考马。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进入“马的世界”,分享我们的收获。希望同学们大方、清晰、有条理地说出自己所知道的、所想到的、所感悟到的。 二、(一)沿波讨源,见字见马——汉语汉字中的马。 1、马字的渊源 先请第一组的同学展示他们的活动成果。 我们来欣赏从古到今马“字”的不同写法,了解它的演变过程(屏幕展示)。请学生介绍这些字的使用时间。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公元前1300——1100多年前通行。 大篆是春秋时秦国的文字。 金文是在战国时出现的,是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小篆是秦统一全国后的全国统一文字。 隶书在秦代通行,到汉代成为正式字体。 楷书萌芽于西汉,成熟于东汉末年,魏晋以后流行,直到现在。 2、与马有关的字 第一组的同学搜集了很多以“马”为偏旁的字(投影展示),请大家快速浏览一遍,然后分四人小组活动,每个人说一句话或一段话,要求最少用3个“马”字旁的字。 驭驼驮驯闯驰驱驳驽驽驴 驶驸驹驻驾驿骁吗骂妈玛码码蚂骄 验骏骑骟骚腾骝骞骠骡骤骥冯蓦 (二)与马有关的俗语、谚语、歇后语 1、与马有关的成语 让我们进入下一个环节吧。情第二组同学说含“马”字的成语,其他生补充 脱缰之马万马奔腾蛛丝马迹兵荒马乱兵强马壮意马心猿马齿徒增一马当 先马不停蹄厉兵秣马快马加鞭青梅竹马犬马之劳走马观花老马识 途马革裹尸塞翁失马马脚毕露单枪匹马悬崖勒马指鹿为马万马齐 喑声色犬马人困马乏万马奔腾信马由缰人仰马翻人欢马叫招兵买 马一马平川马齿徒增千军万马车水马龙害群之马汗马功劳马不停 蹄马到成功盲人瞎马牛肥马壮车殆马烦 2、请第二组派两个同学来比赛,看谁记住与马有关的俗语、谚语、歇后语多。比赛时间1分钟。 马踏软地易失蹄,人听甜言易入迷。 马后炮,赶不到。马怕骑,学怕习。家园里练不出千里马,花盆里栽不出万年青。 马勺免不了要碰锅沿。马耳不怕短,驴耳不怕长。马横损力,人横损财。马背不如牛背稳。马虽瘦,还是马,友无能,还是友。马骑前,驴骑后,骡子骑在正中央。驴唇不对马嘴。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9课《湖心亭看雪》学案(含答案)

第六单元◇29湖心亭看雪游记张岱教、学案教学时间:三课时总课时() 1、熟读美读课文,理解“绝、拿、强、更、痴”等字。 2、赏析雪后奇景,体味白描手法。 3、解读张岱的精神世界。 重点与难点: 【重点1、朗朗背诵,积累文言词语。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思路。 2、赏析雪后奇景,体味白描手法。 【难点】1、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2、解读张岱的精神世界。 教与学方法诵读教学法;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练习法。 第一课时 教与学要点:1、读懂课文,初步理解文意。 2、理解文中常考字词。 教与学过程: 一、作者、作品背景: 二、检查预习 1、读准下列字音 崇祯(chóng zhēn) 毳(cuì)衣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铺毡(zhān) 喃喃(nán)更(gēng)定更(gang)有此人强(qiǎng)饮2、读注释①,提示要注意的三个地方: (1)课文选自《陶庵梦忆》,忆——这是一部回忆录。写于明王朝灭亡之后,表现了对故国往事的怀念。 (2)作者的家乡是哪里?——山阴(即今天的浙江绍兴)。而他寓居的地方是?——杭州。这说明作者身在他乡,客居异地。 (3)明亡后不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仕”?——不想给清廷做事。这说明他有深深的故国之思。 明亡后,张岱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在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他的文章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总带有淡淡的哀愁。

三、入课学习结合常考字词注释表,从课文中找出例句并译成现代汉语。 四、展示、评议 五、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教与学要点:1、读懂课文,感知文意。 2、研读课文,探究内容。 教与学过程: 一、前测入课 1、《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写于以后。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淡淡的笔触融入。 2、“是日更定矣”“是日”是那一日? 3、大雪三日后环境如何? 4、本文写景的特点是使用白描手法,你知道什么是白描手法吗?请写出来,告诉大家。

语文初一下人教新资料第29课(马)学案

语文初一下人教新资料第29课(马)学案 马〔教师版〕 课题:《马》课型:讲读课时:一课时 主备人:朱继坤审核:宋新蕊时间: 学习要点: 1、反复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在此基础上积存优美的语句。 2、揣摩文中的对比描写,了解对比描写的作用,并学会运用。 3、了解作者布封,品读精妙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自然赋予生物的神韵和自然和谐之美。 重点、难点: 1. 诵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对比的写法。 2.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自然赋予生物的神韵和自然和谐之美。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初读课文,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1.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 窥伺〔kuīsì〕项鬣〔liè〕阔绰〔chuò〕观瞻〔zhān〕 庇荫〔bìyìn〕相觑〔qù〕呵斥〔chì〕辔〔pèi〕头 犷〔guǎng〕野鞍辔〔ānpèi〕羁〔jī〕绊剽悍〔piāohàn〕 疮痍〔chuāngyí〕锦毡〔zhān〕遒劲〔qiújìng〕 2.解释以下词语的意思: 大方以赴:毫无私心、毫不吝惜的前往。 剽悍:勇猛、强健。 窥伺:暗中观看情况。 疮痍:创伤。 阔绰:豪华奢侈,排场大。 观瞻:具体的形象给人的印象。 遒劲:雄健有力。 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相互配合,使二者的能力、作用、好处能得到充分展示。益,更加。彰,明显。 3.本文作者是布封。〔参考课下注释〕 【二】检查导入 1.导课: 马是人类忠诚而高贵的朋友。当你看到一匹拉着车马喘息着默默走过的时候,你的脑海中是否会掠过成群的野马在广漠的草原上恣意奔腾的情景呢?现在就让我们与作者一起,去关注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的不同命运吧。 2.检查预习,听写字词。 3.提问作者情况。 【三】学习研讨 〔一〕、细读课文,理出文章思路,整体感知 1. 快速阅读全文,感受文章要点。要求: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假如有不理解的问题能够在书上标志出来,也能够写出来。 2. 利用中心句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理请文章的思路:

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9课答司马谏议书精品学案含答案

学案 一、字音字形 1.识记生难字 谤.(bànɡ)聒.(ɡuō) 壬.(rén)恤.(xù) 胥.(xū)庚.(ɡēnɡ) 度.(duó)膏.(ɡāo) 晤.(wù) 2.找出通假字 故今具道因此具通俱意思:全,都,详尽。 二、重要词语 1.重点词明白得 (1)某:作者在信稿上用来代替自己的名字。 (2)窃:谦词,私下,代“我”。 (3)术:治国之道,政治主张。 (4)强聒:强作讲解。聒,喧扰,喧闹,那个地址指多话。 (5)侵官:增设新官,侵犯原有官吏的职权。 (6)征利:搜刮钱财,与民争利。 (7)举:推行。 (8)辟:排除,驳斥。 (9)壬人:奸人,佞人。指巧言谄媚、不行正道的人。 (10)习于苟且:适应于苟且偷生。 (11)汹汹:波涛声。那个地址指反对新法的吵闹之声。 (12)胥怨:相怨。多指百姓对上的怨恨。胥,相互。 2.一词多义辨析 3.词类活用说明 (1)以膏泽斯民活用词语:膏泽说明:油脂和雨露,那个地址作动词用,给以益处,施恩惠。 (2)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活用词语:第一个“事”说明:名词作动词,做事。 4.古今异义区分 (1)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

古义:私下,私意,“我”的谦词。今义:偷窃。 (2)于反复 ..不宜卤莽 古义:书信来回。今义:重复。 (3)虽.欲强聒 古义:即便。今义:尽管。 (4)不复.一一自辨 古义:再。今义:重复。 (5)故今具道因此 .. 古义:……的缘故。今义:因果连词。(6)度义.而后动古义:适当,适当。今义:意义。 (7)不任区区 ..向往之至 古义:诚恳。今义:数量少,不重要。 (8)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古义:政治主张。今义:方式。 三、作家作品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祐三年(1058)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力量,以避免大规模的农人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托神宗实行变法。并支持五取西河等州,改善对西夏作战的形势。因保守派反对,新法受到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还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 他的诗文很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表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理想。散文雄健峭拔,旧时被列为唐宋八大伙儿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桂枝画·金陵怀古》颇出名。所著《字说》《钟山目录》等,多已散佚。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三经新义》中的《周官新义》残卷、《老子注》假设干条。 1.针对司马光对变法的指责,王安石是如何回答的? 点拨:信中要紧针对司马光指责变法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这五事一一给予驳斥,进而为自己辩明。在驳斥前先提及一个两边均认可的道理——“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再摆出司马光在长信中所指责的实施新法的五大短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即所要驳的谬论。然后一一分析所谓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为己辩明,进而针锋相对而又入情入理地批驳了对方的观点。结论同中有变,对前四点的驳斥,均是以“不为侵官”“不为生事”“不为征利”“不为拒谏”四个无可置疑的判定句作结。对“致怨”的驳斥,那么采纳嗤之以鼻的态度,此处无声胜有声。 2.一句“至于怨诽之多,那么固前知其如此也”,展现了王安石无所畏惧的政治家胆略,说说课文中还有哪些地址展现了王安石政治家的胆略。 点拨:对“致怨”的驳斥,先采纳不屑一驳的从容之态,早料如此,不值一提,更无需驳了。接着以犀利的文笔插入一句对士医生现状的介绍,再转一笔强调是皇上想要改变这种情形,而我不顾世人反对、不量政敌多少辅助皇上实施改革,这也难怪那些既得利益因实施新法受损的人对我“汹汹然”。以反问收结,增强确信语气,增加了结论的不可质疑性。如此举重假设轻对待“汹汹然”的“怨谤”,尽现王安石政治家、改革家的风度。 3.核心图解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9课《答司马谏议书》同步练习 语文版

《答司马谏议书》练习题 阅读下面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完成1-4题: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毋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够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注:本文是王安石任宰相推行新法后,写给反对派司马光(字君实)的第二次回信。两人通信主要是争论变法改革的问题。 1.下列各组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某启:昨日蒙教/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B.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C.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邹忌修八尺有余 D.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2.下列各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王安石自言与司马光交情很好,但在政治上却常有不同意见。 B.“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这一句概括了司马光来信中指责王安石变法的话。 C.“人习于苟且毋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够为善”这一一表明王安石对当时士大夫苟且偷安、墨守成规、随和世俗的不满。 D.“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表明王安石因工作很忙而不能与司马光见面的慊意。

七年级语文下册《马》阅读练习人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马》阅读练习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人类所曾做到的最高贵的征服,就是征服了这豪迈而剽悍的动物——马:它和人分担着疆场的劳苦,同享着战斗的光荣;它和它的主人一样,具有无畏的精神,它眼看着危急当前而慷慨以赴;它听惯了兵器搏击的声音,喜爱它,追求它,以与主人同样的兴奋鼓舞起来;它也和主人共欢乐:在射猎时,在演武时,在赛跑时,它也精神抖擞,耀武扬威。但是它驯良不亚于勇毅,它一点儿不逞自己的烈性,它知道克制它的动作:它不但在驾驭人的手下屈从着他的操纵,还仿佛窥伺着驾驭人的颜色,它总是按照着从主人的表情方面得来的印象而奔腾,而缓步,而止步,它的一切动作都只为了满足主人的愿望。这天生就是一种舍己从人的动物,它甚至于会迎合别人的心意,它用动作的敏捷和准确来表达和执行别人的意旨,人家希望它感觉到多少它就能感觉到多少,它所表现出来的总是在恰如人愿的程度上;因为它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所以它不拒绝任何使命,所以它尽一切力量来为人服务,它还要超出自己的力量,甚至于舍弃生命以求服从得更好。 1.人与马是什么样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文主要介绍是什么样的马?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对马的感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马给人以不寻常的亲切感,原因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在所有的动物中间,马是身材高大而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的;因为,如果我们拿它和比它高一级或低一级的动物相比,就发现驴子长得太丑,狮子头太大,牛腿太细太短,和它那粗大的身躯不相称,骆驼是畸形的,而最大的动物,如犀,如象,都可以说只是些未成型的肉团。颚骨过分伸长本是兽类头颅不同于人类头颅的主要一点,也是所有动物的最卑贱的标志;然而,马的颚骨虽然很长,它却没有如驴的那副蠢相,如牛

【最新精品】初中语文教案:人教版7年级下册教案及导学案:《马》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马》学案 教师寄语:让我们珍视生命,关爱动物。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文章,理清文章的思路,揣摩作者对马的情感。 2. 体会对比手法的作用。 3. 品味文章中精彩句段,积累优美的词句。 基础知识 1.默读课文,查工具书,读准下列字音并能正确书写 剽悍窥伺羁绊疮痍阔绰项鬣 观瞻妒忌庇荫犷野 眷恋相觑畸形妍丽 颚鞍辔相得益彰 2、自查资料,搜集作者的信息,要特别注意下面划横线需要填写的信息。 布封(1707-1788)国家、家。从小爱好自然科学。1933年他26岁时进入法国科学院。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总管。他1748年写36卷巨册的《》。 理解探究 3、本文写了人工驯养和天然野生的马,这两种生存状态中的马各有什么特性,你更欣赏哪一种?为什么? 4、本文在传神描摹马的形象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找出文中饱含作者情感倾向的语句。 5、这篇课文对马的描写细致逼真,使人为之倾心、赞叹。那么,你认为本文的描写笔触有什么特别之处?试结合具体语句说明。

合作释疑 6、我们常说:“马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从课文第1、2语段内容看,马和人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7、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8、第2段中,“这一切之侮辱马性,较之它们脚下的铁蹄还有过之无不及”中“这一切”指什么?为什么说它对于马的侮辱,要超过蹄铁? 9、课文第5段描绘野马的外形时,还写到了其他一些动物,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10、作者认为“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那么你如何看待生活中的化妆现象? 课内精读 ①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对这种动物的奴役或驯养已太普遍、太悠久了,以至于我们看到它们时,很少是处在自然状态中。它们在劳动中经常是披着鞍辔的;人家从来不接触它们的羁绊,自然是在休息的时候;如果人家偶尔让它们在牧场上自由地行走,它们也总是带着奴役的标志,并且还时常带着劳动与痛苦所给予的残酷痕迹……就是那些奴役状况最和婉的马,那些只为着摆阔绰、壮观瞻而喂养着、供奉着的马,那些不是为着装饰它们本身,却是为着满足主人的虚荣而戴上黄金链条的马,它们额上覆着妍丽的一撮毛,项鬣编成了细辫,满身盖着丝绸和锦毡,这一切之侮辱马性,较之它们脚下的蹄铁还有过之无不及。 ②……你们试看那些繁殖在南美各地自由地生活着的马匹吧:它们行走着,它们奔驰着,它们腾跃着,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它们因不受羁勒而感觉自豪,它们避免和人打照面;它们不屑于受人照顾,它们能够自己寻找适当的食料;它们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地游荡、蹦跳,采食着四季皆春的气候不断提供的新鲜产品;它们既无一定的住所,除了晴明的天空外又别无任何庇荫,因此它们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这种空气,比我们压缩它们应占的空间而禁闭它们的那些圆顶宫殿里的空气,要纯洁得多,所以那些野马比大多数家马来得强

语文初一下人教新课件第29课(马)课文分析与教学建议

语文初一下人教新课件第29课(马)课文分析与教学建议 课文分析 这是一篇介绍马旳科学小品,也是一篇优美旳散文。作者用文学旳笔调,描绘了马在两种生存状态下旳不同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在无垠旳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旳马匹”旳由衷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旳马旳深刻同情。 全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二段写旳是人类驯养旳马,第三、四、五段写旳是天然野生旳马。通过对比表现了两种状态下马旳不同生存状况。 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了马和人旳关系问题:“人类所曾做到旳最高贵旳征服,就是征服了这豪迈而剽悍旳动物──马……”被征服之后旳马具有怎样旳品格呢?第一段中作者集中描述了这种马旳两点品格:一、勇毅。无论是在疆场上,还是在平时旳射猎、演武、赛跑时,它们都精神抖擞、慷慨以赴,与主人同生死、共荣辱。二、驯良。它们不但屈从人类旳操纵,还会迎合别人旳心意。它们“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为人类做各种服务。自由豪迈旳动物,成了低眉顺目旳工具,“超出自己旳力量,甚至于舍弃生命以求服从得更好”旳品格,更可以看作是一种悲哀旳堕落。 人类又是怎样对待这位“舍己从人”旳“朋友”旳呢?文章第二段主要介绍了人类对马旳奴役。人类训练它,教育它,无非让它更具奴性、更多束缚而已。“它旳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这句话概括了人对马旳“情意”。不仅如此,人们还怕这样也扼杀不了马旳伟大旳天性,还要用“衔铁”“马刺”“铁钉”残忍地禁锢它。即使它想回归原始旳状态,也是不可能了,“它们浑身旳姿态都显得不自然”,“再也不会因此而显得自由活泼些了”。人类已经把马彻底地摧残了。 更悲惨旳是,被摧残旳马,又从人类劳役旳工具,沦为人类恶性旳奴隶。许多人为了满足自己旳“虚荣”,“摆阔绰”“壮观瞻”,给马“戴上黄金链条”,把马旳“项鬣编成了细辫”,“浑身盖着丝绸和锦毡”,马成了人类旳玩物。 人们常说马是人类旳朋友,如果在“朋友”华美旳概念下是这样旳内涵,那么,我们只好承认:马是人类旳朋友,人类却不是马旳朋友。 我们所见旳“马”,已经不是真正旳、原始意义上旳马了。马原本是什么样旳动物呢?文章用了三个段落,分别从三个方面描摹大自然中旳野马。 美质: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因不受羁勒而感觉自豪”“不屑于受人照顾”。在大自然中“呼吸着清新旳空气”,被赋予“强壮、轻捷和遒劲”旳美旳品性,具有“充沛旳精力和高贵旳精神”。 美德:天性“绝不凶猛”,热爱和平;它们群居行动,团结和睦;它们相互之间没有“妒忌”,从不为一己之私争斗。 美貌:它们旳身体是大自然旳杰作,在所有旳动物中,马是“身材高大而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旳”。作者用它和另外七种动物作了比较,盛赞马旳高贵姿态。 布封是人文主义思想旳继承者和宣传者,在他旳作品中惯常用人性化旳笔触描摹动物。本文中旳马就被赋予了人性旳光彩,它像英勇忠义旳战士,又像驯服诚实旳奴仆,像豪迈而犷野旳游侠,又像典雅高贵旳绅士。

专题29 马(练)-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解析版)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2014年是农历壬午年,又称马年。①随着马年的到来,使“马上有钱”“马上有车”之类的“马上有××”带着人们各种各样的美好愿望扑面而来。一时间,“马上体”爆红于网络世界,爆红于海峡两岸的华人万姓。 材料二:在现实世界,②人们以马的形象制作各类玩偶,而“马上体”则是这些玩偶在语言世界的表现形式:马背上放一摞百元大钞,就是“马上有钱”;马背上放一只茄子,就是“马上有一切(茄)”。 材料三:③各类报纸纷纷以“马上体”制定标题。 新茶没上市,茶农也“马上有钱”(《济南时报》2014-1-21) “马上有钱”送给你,红火过大年(《潇湘晨报》2014-1-21) 材料四:④汉代已出现具有“马上体”特点的饰物:“马上封侯”,以猴子骑马的图案喻指即将封官拜爵。这一主题在明清瓷器中更为常见。 (1)请根据以上材料,概括“马上”一词的字面意思和常用意思。 (2)请根据材料,用两句话归纳人们使用“马上体”的原因。 (3)以上四则材料中画线的句子有两句存有语病,请指出序号并加以改正。 【答案】 (1)字面意思是“马背上”,常用的意思是“立刻”。 (2)适逢农历马年新春,渴望立刻实现愿望。 (3)①删去“随着”或“使”;③“制定”改为“拟定”或“作为”等。 二、写作练笔 【写法借鉴】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将人工驯养的马与天然野生的马不同生存状况的对比,抒发了对驯马的同情与对野马的赞美。又如将马与驴、狮子、牛、骆驼、犀牛、鹿、象等动物对比,从而更加突出了马的姿态高贵。 【片段仿写】请你用对比的方法描述一个自己养过或见过的小动物,要求生动形象。(100字左右)【答案】(示例):那条小黑狗,一身乌黑发亮的皮毛,就像黑缎子一般油亮光滑;雪白的小爪儿,像四朵梅花;那条撅着的小尾巴,总是不停地摇摆着。它的叫声不像猫的咪咪声那样有气无力,也不像老虎的叫声那样恐怖,而是底气十足,使人听起来有雄壮干脆的感觉。 三、阅读《病人》,回答问题。 病人 (1)每天下午,她都要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口左侧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那是一本很厚的书。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的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马》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马》学案 布封(1707-1788)国家、家。从小爱好自然科学。1933年他26岁时进入法国科学院。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总管。他1748年写36卷巨册的《》。理解探究 3、本文写了人工驯养和天然野生的马,这两种生存状态中的马各有什么特性,你更欣赏哪一种?为什么? 4、本文在传神描摹马的形象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找出文中饱含作者情感倾向的语句。 5、这篇课文对马的描写细致逼真,使人为之倾心、赞叹。那么,你认为本文的描写笔触有什么特别之处?试结合具体语句说明。 合作释疑 6、我们常说:马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从课文第1、2语段内容看,马和人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7、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8、第2段中,这一切之侮辱马性,较之它们脚下的铁蹄还有过之无不及中这一切指什么?为什么说它对于马的侮辱,要超过蹄铁? 9、课文第5段描绘野马的外形时,还写到了其他一些动物,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10、作者认为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那么你如何看待生活中的化妆现象?课内精读 ①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对这种动物的奴役或驯养已太普遍、太悠久了,以至于我们看到它们时,很少是处在自然状态中。它们在劳动中经常是披着鞍辔的;人家从来不接触它们的羁绊,自然是在休息的时候;如果人家偶尔让它们在牧场上自由地行走,它们也总是带着奴役的标志,并且还时常带着劳动与痛苦所给予的残酷痕迹就是那些奴役状况最和婉的马,那些只为着摆阔绰、壮观瞻而喂养着、供奉着的马,那些不是为着装饰它们本身,却是为着满足主人的虚荣而戴上黄金链条的马,它们额上覆着妍丽的一撮毛,项鬣编成了细辫,满身盖着丝绸和锦毡,这一切之侮辱马性,较之它们脚下的蹄铁还有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9课《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9课《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学案(学 生版) 4、这是一篇美丽的童话,它营造了一种纯真、友好的氛围,具有诗情画意。请谈谈这篇课文的美表现在什么地方。 拓展延伸(坚信自己,我真行!) 1、用一句话评价这篇文章。 2、多角度理解主题,请同学们参照课后练习一,谈谈自己的理解。 检测题(我努力我进步,我成功我快乐!) 一、给下列各句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叠词。 1、从附近的丛林里飞来一只萤火虫,_ 地,闪着_ _的光。 2、他、 _地往家走,没走多远,他就跌倒在水坑里。 3、人们常常看到他俩在阳光下、月光下,像好朋友似的。 4、带他去牧场听牛儿地叫,羊儿_ 地叫,,走过小木桥去听_ _的流水声。 二、在横线上给下列词语填上恰当的修饰词语。 1、_ 的目光 2、_ 的彩虹 3、的露珠 4、_ 的圆脸 5、_ 的头发 6、的旷野 三、指出下列语句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 A.萤火虫?就像很烫很烫的小火星吗? B.人们常常看到他俩在阳光下、月光下,像好朋友似的说说笑笑。 C.他注视着他那一片漆黑的世界,就像深不见底的黑洞。 D.虽然那光模模糊糊,小得像小米粒儿。 四、关于课文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美丽的童话,它营造了一种纯真、友好的氛围,具有诗情画意的境界。 B.对于像盲孩子一样孤单的人,我们应该关爱他们,这样他们才会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 C.在盲孩子获得光明的同时,影子也获得了生命,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孩子,这说明,给别人带来幸福,自己也能得到幸福。

D.作者让影子跟盲孩子讲话、牵手,最后还变成了一个有生命的美丽的孩子,这些想像都是毫无事实根据的,是胡乱编造出来哄骗小孩子的。 课外阅读(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 邻居的小孩安静,是个盲童。 春天到来以后,小区的绿地上花繁叶茂,桃花开了,月季花开了,浓郁的花香吸引着安静。 昨天早晨,我在草地上做徒手操,安静在花树丛中,因为常常在花香中,她走得很,没有一点磕磕绊绊的感觉。终于,她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了下来。 安静是个细腻的女孩子。我们用眼睛看到浅绿深红的世界,安静用她的心来感受和理解。安静的面前,同样是一个层次浓淡有致的春天。我相信,她的没有视觉的世界,和我们一样丰富,甚至可能有比我们更丰富的地方。 安静极缓极缓地伸出她的手。在花香的引导下,她的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我几乎要喊出声来了,因为那朵月季花上,正停着一只白蝴蝶。 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神秘的灵性抓住。蝴蝶在安静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安静,我仿佛看见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一瞬眼,我深深地感动着。 安静细细地感觉着春光。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离,安静仰起头来,在用心灵张望。 安静的心上,此刻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飞行曲线。 我没有惊动安静。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自我的缤纷世界。安静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无言地告诉我这样的道理。(选自吴玉楼《触摸春天》,有改动) 1.从下面的括号里选出最恰当的词填在句子相应的横线上。 安静在花树丛中(A.穿梭 B.穿行),因为常常在花香中(A.流连 B.徘徊),她走得很(A.顺畅 B.平稳),没有一点磕磕绊绊的感觉。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9课《列子》二则 学案 语文版

第29课《列子》二则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寓言及基特点; 2、读懂原文,会概括寓意,正确认识客观事物 【学习重点】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蕴含的深刻含义 【学习难点】文言词句的分析理解 【学习方法】朗读品析讨论交流 【学习过程】 一、走近《列子》《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其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列子心胸豁达,贫富不移,荣辱不惊。因家中贫穷,常常吃不饱肚子,以致面黄肌瘦。有人劝郑国执政子阳资助列子,以搏个好士之名,于是子阳就派人送他十车粮食,他再三致谢,却不肯收受实物。妻子埋怨说:我听说有道的人,妻子孩子都能快乐地生活,现在我却常常挨饿。宰相送粮食给你你却不接受,我真是命苦啊。列子笑着对妻子说:子阳并不真的了解我,听了别人的话才送粮给我。以后也可能听别人的话怪罪我,所以我不能接受。一年后郑国发生变乱,子阳被杀,其党众多被株连致死,御寇得以安然无恙。 二、字词积累 1、字音杞坠寝星宿舍然缁衣跐蹈 2、词义废寝者舍然寄:四虚晓:奈何奈地坏何缁衣向者天雨 3、自己翻译文章 4、多义字 (1)因往晓之晓行夜宿家喻户晓 (2)因往晓之因循守旧因势利导 (3)其人舍然大喜学校宿舍 (4)子亦犹是也是他做的好事 (5)身无所寄,子无扑矣 (6)若屈伸呼吸:介词,若躇步跐蹈代词 (7)奈何忧崩坠乎古义:今义: 三、词类活用,

因往晓之:使动用法,使……明白天雨:名词用作动词,下雨 衣素衣而出:名词用作动词,穿衣。 四、梳理结构 1、这两侧寓言各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杞人忧天》这则寓言先写杞国有一个人因担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而寝食不安;接着写有人对杞人对种状况很担忧,前去开导、说服,给他讲了一番城地无所不地,人无时无处不在,天地之中的道理;后来担忧的人被说服了,说服担忧者的人也不再为之担忧了;最后两个都“含然大喜”。由此可知,这则寓言,虽然比较短小,但故事的发展却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写得有起有伏。(正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五、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杞人忧天》中,杞人忧天的理由是什么?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什么? 2、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杨布打狗”中杨布家的狗为什么向着杨布叫?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4、这两则寓言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六、拓展延伸 先弄懂《郑人买履》的大意,再说说其寓意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之曰:“吾忘其度!”遂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而自信也。” (有一个想买鞋子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的脚的尺码,把它放在了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后,他忘记带量好的尺码。拿到了鞋子,才说:“我忘记了带量好的尺码。”于是返回去取尺码。等到他返回来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买到鞋。有人问:“你为什么不用脚试试呢?”他说:“我宁愿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郑: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者:......的人。(定语后置)ⓑ先:首先。ⓒ度(duó):量长短。ⓓ而:然后。ⓔ置:放,搁在。ⓕ之:代词,它,此处指量好的尺码。ⓖ其:他的。ⓗ坐:通假字:

第29课《马》教案

第29课《马》教案 【教学设计】 一、介绍作者,明确要求。 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法国博物学家布封,是进化思想的先躯者,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他善于借用文学笔调,用形象的描写手法来对自然事物进行说明。《马》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风格。 课文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本节课我们采用“一课两读”的方式,去感受人性化描写的艺术魅力。 二、读“散文”———选点寻踪。 .跳读课文,从描写的角度说明本文称得上是优美散文的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描绘马的四字雅词,如慷慨以赴、兴奋鼓舞、精神抖擞、耀武扬威、豪迈剽悍、相得益彰…… 描绘马的佳句,如表现马高贵美丽的句子;表现马忠诚善良的句子;表现马勇敢无畏的句子;表现马生活自由的句子;表现马团结友好的句子…… 结论:布封对马的描绘是用形象的语言来画像,因而描写生动具体,饶有兴味。 2.品读课文,从情感的角度说明本文称得上是优美散文

的原因。 问题探究:文中写了哪两种不同状态下的马,在作者的笔下,它们各有什么特性? 明确:人工驯养的马“勇毅、慷慨以赴、兴奋鼓舞、精神抖擞、耀武扬威”,现其无畏的精神;“克制、屈从、舍己从人、迎合、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舍弃生命”现其驯良的性格。 天然野生的马“动作的自由,自由自在的生活”,现其美质,“绝不凶猛、豪迈而犷野、互相眷恋、依依不舍、和平生活、欲望既平凡又简单”现其美德,“身材高大而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现其美貌。 结论:作者的笔触满怀情感,既有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又流露出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马的深刻同情。 3.背读课文,从句式的角度说明本文称得上是优美的散文的原因。 要求学生背诵最喜欢的三句话,并仿写其中的一句。如“它和人分担着疆场的劳苦,同享着战斗的光荣”“它们行走着,它们奔驰着,它们腾跃着,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 结论:句式优美,长短相间,很有节奏感。 三、读“说明文”———整理练笔。 .比读课文,了解科学小品文在说明手段上的特点。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湖心亭看雪》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湖心亭看雪》学案 《湖心亭看雪》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知一二。文章首先交代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时间是崇祯五年十二月,作者仍旧使用明代的纪年,说明在他心目中明代始终是没有灭亡的。 ● 基础积累 1、初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给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更定()拥毳衣炉火()雾凇()沆砀()喃喃()莫说相公痴() 2、结合课下注释,解释下列词语。 (1)余住西湖() (2)是日更定() (3)拥毳衣炉火() (4)上下一白() (5)焉得更有此人() (6)客此() 3.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余挐一小舟。通, 4. 解释下列多义词的意义和用法。 (1)一:上下一白________ 长堤一痕________ (2)更:是日更定________ 更有痴似相公者________ (3)是:是日更定________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________ (4)绝:湖中人鸟声俱绝________ 与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____ 5、补出下列语句的省略成分。 ()到亭上,()大喜曰:()是金陵人客()此。()拉余同饮 ● 文学常识 6、《湖心亭看雪》选自《》,作者_______,字_______,_______(朝代)_______人。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 整体感知

大声朗读课文,思考填空 7、叙事是本文的线索,请找记叙文的要素, 看雪的时间 目的地 人物 事件 8、《湖心亭看雪》通过用浅淡的笔触描述了山水,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以天涯遇知己的愉悦化解了对的淡淡愁绪。 【合作研讨】 ● 疏通文意 1、反复读文,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1)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2)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思路梳理 2、全文共两段,可分为两部分,请简要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 文本探究 大声朗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如问题: 3、文章写于明朝灭亡后,却用明代的纪年,有何深意? 4、写景是游记的重点,试用自己的话将湖中雪景描绘出来。 5、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 6、文中引用舟子的话有何用意? 7、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