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氧气的制法

关于氧气的制法

关于氧气的制法

(一)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所以是物理方法)

(二)实验室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氧气三种原理的比较:(都是分解反应)

(1)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氯酸钾白色固体,二氧化锰黑色固体,氯化钾白色固体)

(2)过氧化氢水+ 氧气

〔过氧化氢溶液一种液体混合物,但反应物是其中的过氧化氢〕

(用该方法制取优点:简便、节能、环保。〕

(3)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高锰酸钾暗紫色固体,生成物锰酸钾以及二氧化锰都是固体)

(用该方法制取缺点:不简便、不节能、不环保。)

2.实验室制取氧气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条件)

九年级化学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主要是以下两套。

(A)(B)

(1)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用B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a.如果将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或注射器。这样既能控制反应的速率又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b.长颈漏斗可以不要,但一旦使用必须将长颈漏斗插入液面以下,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c.图中的锥形瓶可以换成烧瓶,广口瓶,大试管(用大试管时必须用铁架台固定)

(2)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用A装置(固固加热型)。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分解也用A装置(固固加热型)。

(注意点: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应在试管内导管口处塞一小团疏松的棉花。目的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3.实验室收集氧气方法的选择。(依据气体的溶解性和气体的密度以及气体的稳定性)

(1)排水集气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该方法优点:收集气体比较纯。缺点:气体不干燥)

(注意点:用排水法收集时导气管口不宜伸入集气瓶中太多,这样不利于观察气体发生的情况。一般伸入瓶口2—3厘米处。)

(2)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该方法优点:收集气体干燥。缺点:气体不纯)

(注意点: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导气管口一定要伸至集气瓶底部,这样有利排尽集气瓶内的空气。)

4.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验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集满。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时,当气泡从瓶外冒出时,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5.目前中学化学实验室仍主要采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氧气,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为:(1)“查”:即连接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连接装置时注意导管只能伸进橡皮塞少许,否则不利于气体的排出。

装药品前首先进行的操作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即按实验要求装.好药品,(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

(3)“定”:即把实验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

注意点:a固定试管时先放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的高度固定试管的高度

b盛装药品的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在加热固体药品时所含的水份变成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凝成水珠倒流进热的试管引起试管炸裂。

c用铁架台上的铁夹夹持试管时,应夹在离试管口1/3处。

(4)“点”:即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先预热后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防止局部过热使试管炸裂。)

(5)“收”:即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进行气体收.集,

在收集氧气时,要注意导气管开始逸出的是试管内的空气,不能急于收集,只有当气泡连续均匀逸出时才是纯净的氧气,此时才能收集。

(6)“移”:即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

(7)“熄”:即最后熄.灭酒精灯。

若用排水法收集实验完毕后,(6)(7)两步操作顺序不可颠倒。即必须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然后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被倒吸入热的试管,引起试管炸裂。

记忆时还可利用它们的谐音:茶庄定点收利息(查装定点收移熄)

6.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用玻璃片盖好正放在实验桌上。

如果装置气密性不好,则收不到气体。

如果收集太早(即未等气泡均匀就开始收集)或集气瓶中的水未装满,则收到的气体不纯。

初中化学课教案范文5篇

初中化学课教案范文5篇 初中化学课教案范文1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化学,认识到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进一步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认识到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2、通过收集材料、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实践活动等具体探究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激发学生亲近、热爱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让学生感触化学的魅力、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了解什么是化学,激发学生对化学的热爱之情、探究之欲。 教学难点 了解什么是化学。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内容包括“绚丽多彩的化学世界”视频录像、拓展教学内容的相关素材及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究的Internet超级链接)2、实验相关器材及用品:试管、烧杯、玻棒、白纸(用NaOH溶液书写“变化中学、探究中学”后晾干)、NaOH溶液、酚酞试液、澄清的石灰水、稀盐酸等。 学生准备:收集一些常见或不常见的材料、用品、食品、药品等实物和相关的说明书、商标等,以及相关的现代高科技信息资料。 教学设计 1、教学方法:收集资料、指导阅读、实验展示、讨论交流、拓展探究 2、教学步骤: 3、活动与作业: 请你参考下列主题(任选一个或多个)或自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查询相关

材料或自主上网搜索(可参考课件)、,完成一篇小论文或自办、合办一期小报(报题目自拟,突出个性、特色)进行交流: ①有关化学学科形成的历史 ②化学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举例 ③探索学好化学知识的方法 ④你最感兴趣的化学前沿知识 ⑤你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化学知识 ⑥其它(自拟) 点评 本课题是九年级学生系统地学习化学的第一课。谭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展示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魅力,“视频导入”抓住了学生眼球,物质世界绚丽多彩的第一印象,浓缩了历史的变迁、拓展了求知的视野。 教学中注意发挥教科书“图文并茂、以图代文”的特色,培养学生“解读图文”的自学能力,通过互动实践的探究突出化学学科的特点。教学中展示学生课前调查的信息,能较好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如此坚持下去,其深层次的教学意义还在于让学生通过互动实践活动、资源共享展示等环节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让学生“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更可贵的是运用唯物辩证法、实践第一性的观点向学生推介出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变化中学、探究中学。 初中化学课教案范文2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理性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常见27种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氧气的制法》导学案

《氧气的制法》导学案 编写人:宋小琴审核人:编写时间:2014年9月15日 班级:组别:组名:姓名: 【学习目标】1、熟记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了解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2、了解催化剂、催化作用的概念。 【重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难点】对催化剂、催化作用的理解。 【知识链接】(1)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________。 (2)氧气的密度_____空气的密度,氧气______于水。 【学法指导】实验室制取气体应该从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等几个方面考虑 【学习过程】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锰是___ _色的,氯酸钾是___ __色的,高锰酸钾是___ __色的。 2. 实验2-5,观察图2-14,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使用了哪些仪器? (2)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 (3)如何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4)收集氧气有哪些方法?为什么? (5)试管口为什么略向下倾斜? (6)伸入试管内的导气管有什么特点?。如果伸入过长,可能导致什么后果?。 (7)如果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瓶口向,导气管伸入集气瓶的部,原因是。 (8)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验满的方法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收集满时的现象是。 (9)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开始有气泡冒出时,收集,原因是,当时,再收集。 (10)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满后,怎样拿出水面?。 怎样放置?。 (11)若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氧气,在试管口放,目的是。 3、用图2-14制氧气,当实验结束时,应先,然后再。 否则会。 【探究活动2】 4.催化剂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催化作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加热分解高锰酸钾的反应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加热氯酸钾的反应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析上述三个制取氧气的反应,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与化合反应有什么不同? 7、阅读教材40,了解工业上制取氧气: 在实验室里制取一种气体,选取的方法要具备的优点是:、、等优点,但,,只能用于实验室中,工业生产则需考虑、、、 以及等。因此,工业制氧气用 的方法,根据液态氮和液态氧的不同,把它们分离出来。

化 学 发 展 史

论自然科学史之化学展史 一、化学的来由 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们,在皇宫、在教堂、在自己的家里、在深山老林的烟熏火燎中,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为求得荣华富贵的黄金,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记载、总结炼丹术的书籍,在中国、阿拉伯、埃及、希腊都有不少。这一时期积累了许多物质间的化学变化,为化学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丰富的素材。这是化学史上令我们惊叹的雄浑的一幕。后来,炼丹术、炼金术几经盛衰,使人们更多地看到了它荒唐的一面。化学方法转而在医药和冶金方面得到了正当发挥。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版了一些有关化学的书籍,第一次有了“化学”这个名词。英语的chemistry起源于alchemy,即炼金术。chemist至今还保留着两个相关的含义:化学家和药剂师。这些可以说是化学脱胎于炼金术和制药业的文化遗迹了。自从有了人类,化学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钻木取火,用火烧煮食物,烧制陶器,冶炼青铜器和铁器,都是化学技术的应用。正是这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人类进步的标志。今天,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从古至今,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化学历史的发展经历了哪些时期呢? 二、化学的几个发展阶段 远古的工艺化学时期。这时人类的制陶、冶金、酿酒、染色等工艺,主要是在实践经验的直接启发下经过多少万年摸索而来的,化学知识还没有形成。这是化学的萌芽时期。 炼丹术和医药化学时期(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这一时期积累了许多物质间的化学变化,为化学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丰富的素材。这是化学史上令我们惊叹的雄浑的一幕。后来,炼丹术、炼金术几经盛衰,使人们更多地看到了它荒唐的一面。化学方法转而在医药和冶金方面得到了正当发挥。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版了一些有关化学的书籍,第一次有了“化学”这个名词。。 燃素化学时期。从1650年到1775年,随着冶金工业和实验室经验的积累,人们总结感性知识,认为可燃物能够燃烧是因为它含有燃素,燃烧的过程是可燃物中燃素放出的过程,可燃物放出燃素后成为灰烬。 定量化学时期,既近代化学时期。1775年前后,拉瓦锡用定量化学实验阐述了燃烧的氧化学说,开创了定量化学时期。这一时期建立了不少化学基本定律,提出了原子学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发展了有机结构理论。所有这一切都为现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学相互渗透时期,既现代化学时期。二十世纪初,量子论的发展使化学和物理学有了共同的语言,解决了化学上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化学又向生物学和地质学等学科渗透,使蛋白质、酶的结构问题得到逐步的解决。 三、化学学科在探索中成长 化学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尤其是它的边缘学科或者说是它的分支学科,譬如生物化学、物理化学、晶体化学等等,令人目不暇接。就眼下炒得过热的基因工程、克隆技术以及共轭电场论等,更是令人眼花缭乱。而古往今来,有多少化学家在近代化学史峰回路转的曲折历程中不倦跋涉,为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你想了解他们吗?化学名人风采将带您走近他们。 燃素说的影响。可燃物如炭和硫磺,燃烧以后只剩下很少的一点灰烬;致密的金属煅烧后得到的锻灰较多,但很疏松。这一切给人的印象是,随着火焰的升腾,什么东西被带走了。当冶金工业得到长足发展后,人们希望总结燃烧现象本质的愿望更加强烈了。1723年,德国哈雷大学的医学与药理学教授施塔尔出版了教科书《化学基础》。他继承并发展了他的老师贝歇尔有关燃烧现象的解释,形成了贯穿整个化学的完整、系统的理论。《化学基础》是燃素说的代表作。施塔尔认为燃素存在于一切可燃物中,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来,同时发

关于氧气的制法

关于氧气的制法 (一)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所以是物理方法) (二)实验室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氧气三种原理的比较:(都是分解反应) (1)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氯酸钾白色固体,二氧化锰黑色固体,氯化钾白色固体) (2)过氧化氢水+ 氧气 〔过氧化氢溶液一种液体混合物,但反应物是其中的过氧化氢〕 (用该方法制取优点:简便、节能、环保。〕 (3)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高锰酸钾暗紫色固体,生成物锰酸钾以及二氧化锰都是固体) (用该方法制取缺点:不简便、不节能、不环保。) 2.实验室制取氧气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条件) 九年级化学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主要是以下两套。 (A)(B) (1)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用B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a.如果将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或注射器。这样既能控制反应的速率又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b.长颈漏斗可以不要,但一旦使用必须将长颈漏斗插入液面以下,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c.图中的锥形瓶可以换成烧瓶,广口瓶,大试管(用大试管时必须用铁架台固定) (2)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用A装置(固固加热型)。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分解也用A装置(固固加热型)。 (注意点: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应在试管内导管口处塞一小团疏松的棉花。目的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3.实验室收集氧气方法的选择。(依据气体的溶解性和气体的密度以及气体的稳定性) (1)排水集气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该方法优点:收集气体比较纯。缺点:气体不干燥) (注意点:用排水法收集时导气管口不宜伸入集气瓶中太多,这样不利于观察气体发生的情况。一般伸入瓶口2—3厘米处。)

实验室制取氧气教学反思

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教学探索 一、课题分析: 氧气制取实验,是学生具体地从化学的角度出发,学习和研究制备物质的开始。通过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思路的分析,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起到很好的作用,也有利于进一步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教学中通过对气体制取一般方法予以介绍,让学生对制取气体的方法有一定的认识,为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的研究”打下基础。二、本教学设计内容主要有: 1、研究实验室中如何制取氧气,在实验室里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2、了解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3、掌握分解反应的概念 三、教学策略: 本课题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能够自己动手探究,练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因此将演示实验变为随堂探究实验。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出发,通过具体的实验探究得出制取氧气的原理,理解催化剂和分 解反应的概念,了解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由此培养了学生的 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相互合作、交流的环境中去了解新知识,掌握并运用新知识。 教学流程图:

教案 课题制取氧气授课人孙雪学校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坦途中学 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氧气的制法,让学生初步学习实验探究方法和运用比较学习法;2.通过探究氧气的制法,让学生初步学习实验探究方法和运用比较学习法;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重点氧气制法的探究 难点催化剂的概念、催化剂的特点教学方法分组实验探究法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该课内容 教师制作课件,准备相应教学图片和仪器 仪器与药品分组提供:试管5支、酒精灯、铁架台、5%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硫酸铜溶液、小木条、火柴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激趣导入(体验游戏)请同学们屏住呼吸,能屏多久? 全体同学参 与并谈感受 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氧气用于动植物呼吸、医疗急救、 金属切割等图片。 观后谈感受让学生明确本课的 学习内容,激发学 习兴趣。 (提问)氧气如何获取呢? (明确)有工业制法和实验室制法。 思考 实验探究(课件展示)工业上需要的大量氧气采用分离 液态空气法。 观看 利用直观教学,让 学生了解氧气工业 制法。 (提问)实验室是如何制取氧气的呢?思考回答明确学习导向。(引导)利用实验台上的仪器探究这一问题。 参照教材P37图2—14,说出仪器名称和用途, 观察药品颜色。 组内交流 与已学知识相衔 接,为探究新知识 作准备。 (课件展示)【实验2-5】内容 实验编号现象原因快慢 ①过氧化氢溶液 ②单独加热二氧化锰 ③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 量的二氧化锰 学生按表格 内容做好实 验并观察、记 录、分析。 培养学生实验观察 能力和操作能力, 提高小组的团结协 作精神。 引导发现(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实验结果。 (设问)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为 什么总要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 小组讨论交 流。 培养合作意识,养 成实事求是的科学 态度。 (评价)对学生的讨论情况适当赞许和鼓励, 并得出初步结论: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溶 液分解制取氧气的速度。 学生相互评 价。 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和愉悦感。 引导发现(设问)二氧化锰是一种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 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的性质是否改变了呢?让 我们一起做【实验2—6】。 先预测,后实 验并认真观 察,做好实验 记录 发现问题,激发学 生的探究欲望。 (归纳)从实验结果分析得出: 催化剂的概念以及在反应中表示方法 过氧化氢水+氧气 表述实验现 象,找出催化 剂概念的关 键词加以领 悟 分析归纳出科学的 结论。

初三化学氧气的制法

二单元课题三制取氧气 一、知识点,热点、考点回顾 1. 掌握实验室制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理解分解反应的概念。 3.了解催化剂、催化作用的概念。 4.了解工业上制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5、氧气的工业制法,它是利用氧气和氮气的___________不同分离出氧气。具体步骤是:首先将空气___________除去杂质等,然后在___________的条件下,使空气___________,控制温度蒸发液态氮气,沸点较低的___________先蒸发出来,余下的是沸点较高的 ___________色液态氧气,贮存使用。属于_____变化; 6、实验室制法(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属于_____变化。 7、什么是催化剂?什么是催化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收集方法。 提出问题:空的集气瓶中有没有物质?要收集到所需气体必须将里面的气体顺利排出。 则气体的收集方法分为: (1)排水法:适合于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 (2)向上排空气法:适合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3)向下排空气法:适合于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氧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或方法收集。集气瓶中灌满水的标志为。 开始收集气体的时间为,集满气体的集气瓶应在桌面上。 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时,验满的方法为: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部,看是否复燃。 9、用排水法收集时,为什么有少量气泡产生时不要收集而要等产生连续均匀的气泡时才收集? 一、实验装置:P38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二、收集方法:实验室可以采用______法和_______法收集氧气,这是根据氧气______和 ______的性质而决定的。 三、注意事项(固固加热装置): 1、给固体物质加热时,管口要,防止。 2、铁夹从部套入且夹在试管即离管口处。 3.必须用加热,先再。 4.试管内外壁都要干燥 5.药品应铺开,以增大受热面积。 6.用高锰酸钾时管口应防止 7.用排水集气法收集要有才开始收集。 8.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时应先再熄灭防止 四、实验步骤: 1.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 2. 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装入试管中,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

氧气性质及其制法知识点总结

氧气性质及其制法知识点总结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也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元素之一,它占据了地球大气中的21%。人们对氧气的认识和应用可以追溯至17世纪末,当时瑞典化学家卡尔·威廉·谷神父通过加热石灰石得到了一种叫做氧气的气体。如今,氧气被广泛用于鼓舞人心、舒缓呼吸急促、促进人体代谢等医疗保健行业,同时也应用于其他众多领域,如矿业、制药、化工、环保等。下面,我们将通过对氧气的性质及制法知识点进行总结,来了解更多关于氧气的知识。 一、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氧气为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密度为1.429 g/L,比空气稍重(空气密度为1.29 g/L),在常温常压下不溶于水。 2.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极活泼的元素,属于氧族元素,可与大多数元素发 生反应,特别是非金属元素,如氢、氮、碳、硫等。其主要的化 学性质如下: (1)易于与非金属元素形成氧化物,如氢氧化物、酸等; (2)对于某些金属元素具有强氧化性,可与金属形成金属氧 化物; (3)具有强的燃烧性,能与许多物质反应并放出大量热能, 如描火、烟火等。 二、氧气的制法 1. 通过空气分离法制取氧气 空气中的气体主要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1%,氮气占78%。但空气中还含有其他气体,如烟雾、水蒸气、氩气等。通过空气分离法可以将氧气从空气中分离出来。

该方法将空气吸入普通压力下进行初步洗涤和预冷处理后,通过吸附剂得到液态空气,再将其加压后通过各种温度条件下的精馏分离,从而得到氧气和氮气。氧气的纯度可以达到99%以上,若要制取更高纯度的氧气,还需进一步加工。 2. 通过化学反应制取氧气 (1)过氧化氢分解法 过氧化氢分解时可以反应出氧气。 2H2O2 → 2H2O + O2 (2)氯酸钾分解法 氯酸钾被加热分解,可以制取氧气。 2KClO3 → 2KCl + 3O2 (3)过氧化钴催化分解法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氧气的制法教学设计

氧气的制法 (一)简介: 本节是初中九年级化学课本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氧气的制法》。 本节是中学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课本介绍了氧气的三种实验室制法,学生不仅要掌握三种方法的原理,还要掌握三种制法采取用的装置,装置有多种,介绍每个装置的优点的缺点,并要求学生掌握选择装置要考虑的因素。在本节中学生还将要接触到催化剂,学生还要了解催化剂的作用,以及催化剂的特点。 (二)学习者分析: 初三学生,对于本节的知识具有浓厚兴趣,(因为本节课中需要学生亲手做实验来制氧气,并且根据结论来比较几种方法的优缺点,所以)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要强,对本节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使学生掌握三种制氧气的原理,以及在制取过程中的注意项。 b.使学生了解催化剂的作用和特点。 c.让学生了解如何选择气体的发生和收集装置。 2.过程与方法

a.在本节中学生要亲自动手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力。 b.初步学习应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比较三种制取方法的优缺点。 c.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学习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轻松愉快地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世界,形成持续学习化学的兴趣。 b.体会到化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学习价值。 c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及实验、分析、总结、理解运用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重难疑点: 1.教学重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 2.教学难点: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原理 1. 三种制法中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 3教学疑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教学反思 教育教学观念的反思是教学反思的基础,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的教学反思有哪些呢?接下来是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教学反思,盼望会给大家带来关怀。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教学反思(一) 在《制取氧气》这节化学课教学中,试验是否胜利,有肯定的偶然性。在以往的教学中,对于无法看到明显试验现象的试验,我一般都会直接给出答案,因为重新做会浪费时间而影响教学进程。但这样做学生就会有一种错觉:老师做试验不是为了探究试验结果,而是为了应付教学要求而试验。这样形成了一种灌输式教学而缺乏师生互动教学过程。因此教者在用加热过氧化氢溶液无法得出正的确验现象时,想到了如何来面对这个问题,是直接揭示答案,还是引导学生去探究这对矛盾中,我选择了后者。 当我宣布试验失败的时候,学生感觉到:老师也不肯定就是权威,也会出错。这就给了学生怀疑的机会,无形中也鼓舞了学生去进行深入思索,引导学生不迷信课本,不囿于常规,勇于提出自己"别出心裁'的推测。如今的创新教育就是要求老师在这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教育,鼓舞学生去怀疑、去探究,从而到达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超越书本、超越自我的目的。在新课程如何培育学生探究能力的背景下,由教者演示试验的失败而引起了学生对课本、老师的怀疑,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究获得了最终

的胜利。 任何现象的出现总有其缘由,寻根究底这是创新的起点。所以我认为,当出现试验现象不明显时,老师应尽可能有一种"换位'意识,从学生的角度来对待试验的失败,放下老师的"架子'。在教者试验失败的时候,学生也明白书上的试验的确有问题,那这到底是什么缘由呢?他们也就不知不觉进入了探究中,把自己当作一个真正的探究者,大胆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推测。然后在相互的争辩以及老师的演示试验中明白了错误所在。既然不是这个缘由,确定是其它什么缘由,于是学生又进入了更深的探究中。这时学生已经不再是一个坐在底下被动接受学问的听者,而是探究活动中的主体。 师生共同探讨的过程,明显表达出师生互动的过程。在跟学生一起进行探究的时候,老师应是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教师鼓舞学生对问题发表不同的见解,对他们提出的见解中合理的部分给予充分的确定和表扬,对其中不合理的部分加以具体的分析,用学生能懂的理论或试验来劝说他,让他明白自己的错误所在。当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了困难,老师要准时加以关怀,以确保探究能顺利的进行下去。在学生想到枯燥气体、收集气体后再检验等方法时,由于他们学问的缺乏,后面的探究活动就无法进行了,教者准时介绍了枯燥装置和收集装置。这样探究活动就得以顺利进行,同时也稳固了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原来老师还是一个智者。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第1节性质活泼的氧气2.1.2氧气的制法练习沪教版(2021年整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第1节性质活泼的氧气2.1.2 氧气的制法同步练习沪教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第1节性质活泼的氧气2.1.2 氧气的制法同步练习沪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第1节性质活泼的氧气2.1.2 氧气的制法同步练习沪教版的全部内容。

氧气的制法 知识点 1 氧气的工业制法 1.下列关于工业制取氧气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制氧气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 B.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C.该方法利用的是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 D.经过净化除尘后的空气属于纯净物 知识点 2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2.学习和运用化学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方法,离不开实验活动.某同学在进行“氧气的制取”实验时,选择适当仪器组装成如图2-1-3所示的实验装置。如果要调整试管高度,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图2-1-3 A.只调节旋钮A B.只调节旋钮B C.只调节旋钮C D.调节旋钮A、B、C 3.下列有关玻璃导气管的使用图示正确的是(省略夹持和加热装置)() 图2-1-4

4.证明集气瓶中充满氧气的方法是( ) A.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 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C.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D.将熄灭的木条放在瓶口 5.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固定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时,试管口略向上倾斜 B.开始加热时,导管口出现气泡立即收集 C.加热试管时,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 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6.图2-1-5为某同学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受热制氧气,并用甲、乙两种方法收集氧气的装置图。 图2-1-5 (1)写出图中所标序号的仪器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指出图中错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要__________倾斜,原因是防止________________使试管炸裂;若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等到________________时才能开始收集,判断氧气已经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教案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氧气的性质和重要性。 2.掌握氧气的制法、性质及应用。 3.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氧气的制法和性质。 2.掌握氧气的应用。 教学难点: 1.掌握将氧气与其他物质进行反应的方法和规律。 2.分析氧气对生物和环境的重要性。 教具准备: 1.实验仪器:反应瓶、水槽、玻璃棒等。 2.实验试剂:过氧化银、盐酸等。 3.多媒体课件或图片资料。 教学流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张空气变色实验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你 们在实验中发现了什么现象?”“这是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 生这样的变化?”“这是因为氧气的存在吗?”引发学生对氧气的好奇心。 二、讲授氧气的制法(15分钟) 1.引导学生回想水的分解实验,解释氧气是如何通过水的分解制得的,并理解氧气的制法与水的分解反应的原理。 2.通过实验演示或图示,介绍过氧化氢分解法和氯酸钾分解法制取氧气。 三、讲解氧气的性质(20分钟) 1.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氧气的物理性质,如无色、无味等。 2.讲解氧气的化学性质,包括与盐酸、过氧化银等物质的反应,并通 过实验演示,观察氧气和金属铜粉的反应,加深学生对氧气化学性质的理解。 四、讲师提问(10分钟) 1.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为什么我们需要呼吸氧气?”“氧气 对于生物有什么重要性?”“氧气在燃烧中的作用是什么?”“氧气对环 境有什么影响?” 2.引导学生讨论和总结。 五、加深理解(15分钟) 1.在课堂上进行氧气的实验演示,如通过燃烧蜡烛观察氧气的使用, 水中金鱼的呼吸等。

2.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加深对氧气的实际使用和应用的理解。 六、小组合作学习(20分钟)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进行一次有关氧气的实验,如金焰反应、蜡烛燃烧等。组内合作完成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和观察现象。 2.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相互讨论和分享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培养实验能力和合作意识。 七、总结(10分钟) 1.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实验,总结氧气 的制法、性质及应用。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思考和问题。 八、作业布置(5分钟)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氧气的文章,包括氧气的性质、制法和应用,字 数不少于400字。 备注: 这是一个大致的教案,根据具体的教学时间和学生实际情况,可以灵 活调整和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在实际 操作实验时,要严格遵守实验安全操作规范,并做好相关的安全防护措施。

化学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2.2氧气的制法素养提升练(含解析)

化学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2.2氧气的制法素养提升练(含解析) 第2章空气之谜 第二节氧气的制法 基础过关全练 知识点1氧气的制法 1.(2022江苏苏州中考)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实验中,一定不需用到的仪器是() A.酒精灯 B.水槽 C.集气瓶 D.锥形瓶 2.(2023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期中)关于工业制取氧气说法正确的是() A.得到的液态氧气储存在蓝色钢瓶中 B.原理是利用氧气与氮气的密度不同 C.氧气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 D.分离液态空气后剩下的气体不能支持燃烧 3.【教材变式·P32图改编】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装置如图所示,对有关实验操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气密性检查:用手握紧试管,观察到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加热时冷凝水倒流回试管底部,导致试管

炸裂 C.加热:直接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D.停止加热: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4.(2023重庆中考B卷)氧气是人类活动必需的物质之一,下列与氧气有关的实验装置图错误的是(已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 A.制取 B.干燥 C.收集 D.验满 5.(2023北京人大附中月考)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氧化汞汞+氧气 B.石灰石+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 C.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 D.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知识点2催化剂 6.【学科素养·科学探究与实践】(2023北京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期中)化学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①~⑦代表操作步骤)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2)若实验最终得到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制氧气反应的催化剂的实验结论,则操作⑥得到的称量结果为g。 (3)操作⑦中现象与操作②③中相同,说明。能力提升全练 7.(2022江苏苏州中考,6,★★★)下列有关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4.3氧气氧气的制法和性质学案鲁教版

氧气的制法和性质 考点梳理 一、氧气的工业制法 分离液态空气法:在低温、加压的条件下,气态空气变为液态。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在-196℃的情况下,液态氮蒸发,剩下的就是液态氧。通常我们把氧气贮存在蓝色的钢瓶里。工业制取氧气属于物理变化。 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写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 气体发生装置 ●加热固体制备气体的装置(见上图①) ➢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的特征:反应物都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 ●固液混合在常温下反应制备气体的装置(见上图②) ➢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的特征:反应物中有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 ➢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a)(b)(c)(d)(e)。 ➢装置(a)的特点:装置简单,适用于制取少量的气体;增加药品不太方便。 ➢装置(b)的特点:便于随时添加药品。 ➢装置(c、d)的特点: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装置(e)的特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希望停止反应时,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这时由于试管内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试管内的液面会下降) ➢如果使用长颈漏斗,注意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应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使用分液漏斗时无需考虑这个问题。 气体收集装置 ●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装置(见右图) ➢适用情况:收集的气体不溶或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注意事项: ➢集气瓶中不能留有气泡,否则收集到的气体不纯。 ➢应当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后再收集气体,否则收集到的气体不纯。 ➢排水法得收集到的气体纯度高,但如果需要较干燥的气体,请不要使用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见右图) ➢适用情况:气体密度大于空气(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 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要求:导管伸入集气瓶底,以利于排净空气。 ➢密度和空气接近的气体,不宜用排空气法收集。 ➢暂存气体时,只需将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盖上毛玻璃片就 可以了。 ●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见右图) ➢适用情况:气体密度小于空气(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 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要求:导管伸入集气瓶底,以利于排净空气。 ➢密度和空气接近的气体,不宜用排空气法收集。 ➢暂存气体时,需要盖上毛玻璃片并将集气瓶倒放在桌面上。 ●用“多功能瓶”收集(如右图) 3.验满: ➢用排水法收集:如果集气瓶口有气泡出现,说明气体收集满了。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收集满了。 4.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内,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5.催化剂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三、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性质: ➢记住镁、木炭、磷、铁丝、蜡烛、氢气、铜等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反应的现象; ➢会写文字表达式

化学《制取氧气》学案(人教版九年级上)

课题3 制取氧气学案 学习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原理和方法,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认识分解反应 3、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学习重点: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 学习过程: (复习提问):如何检验一瓶无色的气体是氧气? 一、(提问):工业上是如何值得大量氧气的? 工业上生产氧气要考虑原料是否,价格是否,成本是否,能否以及的影响等因素。因此工业上采用为原料利用在低温条件下液态氧和液态氮的 不同来制取氧气的,这一过程属于变化? 膜分离技术制氧气指 二、实验室制取氧气反应原理:预习内容: 1、实验室通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方法制取氧气。 2 演示【实验探究】实验2-5、2-6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小结:(1)不加二氧化锰过氧化氢也能放出氧气只不过放出氧气的速度,而加入二氧化锰后过氧化氢放出氧气的速度; (2) 二氧化锰在此反应前后和没有改变。 【阅读】催化剂的概念、作用和性质。完成下列习题。 1.催化剂是指:能够改变,而本身的和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也叫做。催化剂所起的作用叫做。 2.二氧化锰是该实验中唯一的催化剂吗?。 对催化剂的理解注意点:特点:“一变,二不变”“一变”:改变速率——不是指加快反应速率,包括加快和减慢,也不不能增加产物的质量:“二不变”: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不变 ①催化剂并不仅是指二氧化锰。 ②某一反应的催化剂不一定能催化其他反应(催化剂具有专一性);同时某一反应的催化剂也不一定只有一种 3 、氯酸钾是色固体,利用它制取氧气时通常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作,文字表达式 为。 4 、高锰酸钾是色固体,写出利用它制取氧气的文字表式 5、据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总结它们的共同点 是。 6、分解反应是指反应物生成其他物质的反应,其特点是 公式为。化合反应的特征是,公式为 7、在氯酸钾受热制氧气的实验中,若没有催化剂二氧化锰,则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后,反应的速度会(填“加快”或“减慢” 或“不变”),产生的氧气的质量会(填“增加”或“减少” 或“不变”),在反应中是催化剂。 【基础练习】1、下列制取氧气的方法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B、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C、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D、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2、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忘了加入二氧化锰,结果是() A.根本无法生成氧气 B.产生氧的总质量减少 C.产生氧气速度慢 D.没有氧气生成 3、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反应条件忽略)() A、硫+氧气-→二氧化硫 B、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C、氧化汞-→氧气+汞 D、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4、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B.不使用催化剂物质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C.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量 D.使用催化剂能改变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章第2节氧气的制法教案2

第二节氧气的制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练习连接仪器的操作,学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动手制取氧气。 (3)、认识分解反应、催化剂及催化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让学生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实验,增强学生的探究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 难点:催化剂的概念的理解和催化作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提问阅读】大家都知道氧气对人类很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制取纯净的氧气呢?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 【教师介绍】工作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利用空气中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将空气中氧气和氮气分享。是物理变化。还可以采用膜分离技术制取氧气。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活动一: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3、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加入二氧化锰的原因探究 活动二: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教师介绍】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实验比较简单。如下表:

活动三: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教师介绍】用过的二氧化锰可能重复多次使用。好像二氧化锰永远用不完。如果在实验前用精密的天平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实验后把二氧化锰洗净、干燥,再称量,你会发现它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把它再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还可以使过氧化氢分解。 (1)这各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小结归纳】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2个,教师分别板书在黑板上)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是有哪些?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何收集氧气? 4、上述制取氧气的两个反应中,有什么特点? 都是由一种物质,分解成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物质。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三、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总结反思】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 四、布置作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