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0课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0课教案

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

第1课时法律为我们护航

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的兴趣;学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

能力目标通过对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现状的讨论,能够说出未成年人需要保护的原因;通过对法治的学习和思考,知道法律给予了未成年人哪些特殊的关爱与保护,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和归纳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未成年人需要保护的原因;了解法律在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四个方面给予了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体现了国家对于未成年人特殊的保护和关爱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

教学难点:法律给予未成年人在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个方面特殊的关爱与保护。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可播放歌曲《阳光少年》)

少年儿童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希望、我们伟大民族的希望。

想一想:上面这句话表明了什么?保护未成年人需要我们做出哪些努力?

提示: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讲述: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进入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现实生活中不尊重未成年人,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较为普遍,未成年人需要国家给予特殊的保护,未成年人也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益。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法律为我们护航”的话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我们需要特殊保护

活动一:阅读教材“运用你的经验”——生活中的未成年人

想一想:

(1)结合你的经验谈谈未成年人还有哪些“特权”。

(2)为什么未成年人能拥有这些“特权”呢?

教师小结:大家发现,在很多方面,作为未成年人有一些“特殊权利”,为什么会有这些“特权”,如何正确行使这些“特权”,我们来探讨这些问题。学生根据自身的经历进行分享活动,探讨自己在不同情景有哪些特权。

活动二:情景讨论——未成年人需要保护

学生A:我都上初中了,爷爷每天还要接送我。

学生B:我们上学期间,都不能随意出校门。

学生C:未成年人每天0到8点禁止打网游要立法。

……

(1)未成年人容易受到伤害的原因有哪些?

(2)怎样才能使未成年人免受伤害?

(阅读相关链接——保护未成年人的发展过程。)

教师小结: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

过渡:我们已经了解了未成年人需要保护的原因,那么保护未成年人的内容以及主体又是什么呢?

目标导学二:感受法的关爱

活动三:未成年人保护法

思考:

(1)你知道哪些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法律法规?

提示: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婚姻法、劳动法等,其中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国家制定的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

(2)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我国为保护未成年人设置了几道防线?

提示: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四位一体。

活动四:案例分析1

在小区门口,小胡的父亲不断训斥和殴打着小胡。周围群众实在看不过去,上前劝他不要再打骂了,但他仍未停止。20分钟过去了,一位社区居委会大妈拉孩子起来,向小区居委会走去……

思考:

(1)你如何评价这位父亲的行为?

(2)周围群众和社区大妈是否有权干预,为什么?

(3)针对父亲的行为,小胡可以向谁求助?

教师小结: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

案例分析2

“爸爸总不在家,连饭都吃不上,面对冰冷的家,我只有走出家门。爸爸看我不肯读书了,就不管我了。后来,我就整天在外面东游西荡,认识了几个‘哥们儿’,打架斗殴、逃课去网吧打游戏成为常事……”

思考:

(1)你如何看待网吧老板的行为?

(2)如果你是小胡的同学,你愿意给他提供哪些帮助?

(3)这位同学应该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利?

教师小结: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资料链接——社会保护

社会保护包括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保护、身体健康保护、劳动保护、自由权和精神权的保护等方面。社会保护的基本要求包括:

①各级政府应创造条件,建立和改善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并对中小学生开放。

②营业性舞厅、酒吧、网吧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③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录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④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和荣誉权,对有特殊天赋或者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应当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资料链接——司法保护

司法保护的基本要求:

①办理未成年人的案件,实行有别于审理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特殊制度。

②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尊重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③对人民法院免除刑事处罚,或者宣告缓刑以及被免除收容教养,或者服刑期满释放的未成年人,应做好安置工作,保证其复学、升学、就业不受歧视。

④人民法院处理继承案件、离婚案件要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受抚养权。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现实生活中不尊重未成年人、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较为普遍。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青少年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法律给予特殊的保护,同时我们自己也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益。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法律知识教学,法律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和抽象,学生不易于理解,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是一个好的方式,这样可以调动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从情感上乐于参与,组织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使枯燥单调的法律知识教学变得丰富生动。“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这两个知识点比较难懂,要多结合情景材料展示问题,启发学生多思考、多讨论,要多给学生理解的时间和交流的空间。

第2课时我们与法律同行

1教学分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

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法律信仰,学会依法办事

能力目标通过理解依法办事的原因,知道依法办事的定义及怎样依法办事;明白道德与法治的关系,懂得树立法治意识的原因,知道作为青少年也是法治中国的推动者;通过用法律知识分析简单的案例,培养学生判断思维能力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依法办事的原因、定义以及怎样依法办事;懂得要树立法治意识的原因、定义及作为青少年应怎样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知道道德与法治的关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依法办事。

教学难点:树立法治意识。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治昌明则国泰民安,法治废弛则国乱民怨。”

想一想:法治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总结: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依靠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作为现代公民要树立法律意识,并自觉以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怎样依法办事、怎样树立法治意识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问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学会依法办事

活动一:遵守法规

情景一:共享单车的出现,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有效解决了城市交通“最后1公里”的难题,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少!右图为小学生骑行共享单车。

问题:你怎么看待这一行为?

提示:这是不安全的行为,也是违反法律的行为。

结论:这是没有遵守法律,得不到法律的保障,将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的表现。

相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72条规定,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

情景二:近来,针对共享单车的破坏、私占、诈骗等各种不端行为频出。

思考:这些行为会带来哪些后果?

结论:受到道德的谴责,法律的惩罚等。

问题:这两则案例给我们哪些共同的启示?

教师总结:共享单车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使用者的守法意识和守法行为欠缺,不遵守相关法律。法律是一切行为的底线。依法办事,要树立法律意识,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相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9条规定,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活动二:你说我说

网友言论:共享单车余额不能退款,要怎么维权?

引导:遇到问题需要解决时,既不能忍气吞声,也不能以恶治暴,必要时通过法治的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利益。

教师总结:培养习惯

依法办事,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目标导学二:树立法治意识

活动三:谈古论今——孝公之问

2000多年前,秦孝公励精图治,任用商鞅进行变法。有一天,秦孝公问商鞅:这些制定出来的法律,如何让老百姓遵守呢?这一问被当代学者称为“孝公难题”或“孝公之问”。要解决“孝公难题”,让“纸上的法”变成“现实的法”,治本之策、当务之急就是培育人们的法治意识。

(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

思考: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有什么意义?

提示:有利于宣扬宪法的权威,有利于维护法律的尊严。

教师讲述: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特别强调:法律至上。

活动四:漫画解读

问题:这两幅漫画揭示了什么现象?

提示:漫画反映了一些人法律至上的意识明显不足,遇事信权不信法、信钱不信法的现象还比较严重。这是缺乏法治意识的现象。

活动五:法治与道德

(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树立法律信仰)

思考:法治与道德的关系是什么?

提示: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助于法治文化环境的形成。

教师归纳: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要学会依法办事;认识了要树立法治意识;明白了法治与道德的关系。我们今后要认真学法、懂法、守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合法公民。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多、理论性强,问题都比较抽象、难懂,很多法律用语是学生第一次见到。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列举材料、案例分析等形式特点,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同时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讨论和交流,在探究发现中理解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学生对法律的情感。本节课教学内容多,知识点杂,设计的活动多,可能与课堂的有限时间冲突,这就要求老师能够合理地分配各个环节的时间,避免前松后紧。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计划

七年级下期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要求,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适应教学改革形势发展要求,努力探索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推进教研教改,优化课堂教学,凸显“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努力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精神,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全面落实培优转差方案,切实把教学质量提高。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七(1)至七(5)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个人认为整体素质还是比较高,从初步摸底的情况看,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积极性还算比较高,但由于第一次接触闭卷考试,分值由原来的一百分降至五十分,能力可能会显得有较大差距,对考试的适应性也可能会比较差。因此,本学期在抓好各项教学常规工作的基础上,应加强能力素质教学,努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把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但七年级学生生理,心理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不足,法律意识薄弱,大部分学生家长包办过多过细,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较弱。今年教材的改版正好能够弥补学生这方面的不足。但从学习方面来讲,七年级学生记忆能力比较强,但不注重方法的掌握,缺乏答题的技巧与方法。 三、教材分析 教材大致从整体上涉及到了青春时光、做情绪情感的主人、在集体中成长、走近法治天地等四方面的内容,但是基本上都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的一种感性接触。随着学生生活的扩展,这些内容在后面的教材中也都会得到扩展。 青春时光方面:涉及三课内容。青春的邀约(悄悄变化的我、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青春的心弦(男生女生、青春的萌动)、青春的证明(青春飞扬、青春有格)做情绪情感的主人方面:涉及两课内容。揭开情绪的面纱(青春的情绪、情绪的管理)、品出情感的韵味(我们的情感世界、在品味情感中成长)、 在集体中成长方面:涉及三课内容。“我”和“我们”(集体生活邀请我、集体生活成就我)、共奏和谐乐章(单音与和声、节奏与旋律)、美好集体有我在(憧憬美好集体、我与集体共成长) 走近法治天地方面:涉及两课内容。法律在我们身边(生活需要法律、法律保障生活)、法律伴我们成长(法律为我们护航、我们与法律同行) 四、教学措施 (一)、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1、钻研学习新课程标准,学好教学改革新理论,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教研理论水平。 2、把握好新教材的编写目的和教学要求,提高驾驭新教材的能力。 3、加强教研活动,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做到多听课、多总结。认真学习他人、他校的先进教学经验,做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努力提高教学能力。 4、自觉做好教学各项常规工作,按质按量完成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单元测验等常规教学任务,尤其认真实施课堂目标教学法。 5、认真组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的知识、能力、践行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6、认真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7、加强闭卷降分考试能力训练,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使学生尽快适应考试的要求。 8、充分运用远程资源进行教学,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青春萌动》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青春萌动》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2课时青春萌动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体会青春期的美好 能力目标掌握与异性交往的原则与尺度,建立与异性之间的友谊;学会恰当处理异性之间的朦胧情感 知识目标知道对异性的欣赏和向往并不是真正的爱情;了解青春期的我们对异性有好感是正常现象;正确看待异性交往【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看待异性交往。 教学难点:青春期对异性有好感是正常现象,学会正确处理与异性之间的情感。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男生与女生是有差异的,各自有着自己的优势。 写一写:现在大家在纸上写出你心目中理想异性的特点,看看这些特点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教师总结:年幼时,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非常自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了青春期,在男女生交往中会出现一些敏感问题。这也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问题——青春萌动。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异性朋友 活动一:心理咨询 情景一:小梅的苦恼:“以前我看到男生就烦,从这学期开始,我忽然变得愿意和男生说话了,在各种活动中有男生在场才觉得有劲儿,总想显示自己,引起男生注意。这是怎么了,我是坏女孩儿吗?我很害怕。” 情景二:一天,大海放学回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晚饭也不吃。妈妈和他沟通半天,大海才道出原委:因为自己脸上的一个小疤痕,前桌的女生笑话他是“刀疤”,而这个场景恰巧被他所欣赏的女生撞见,大海觉得自己很没面子。 议一议: (1)小梅和大海为什么苦恼?他们的苦恼有什么共同特点? 提示:从情景材料中找他们的苦恼。共同特点是他们在异性面前

【推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0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2课时)教案

10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教学目标: 1、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结合现实, 冷静地剖析历史、正视历史,树立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感。以积极的态度 面对未来 . 2、初步养成尊重历史的好习惯。 3、了解全民族坚持抗战、中共七大、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等基本史 实,探究中国看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伟大意义. 培养学生依据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将本课所学内容与之前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从 多角度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将抗日战争和之前学习的列强侵华战 争进行对比 . 引导学生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难点: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搜集有关资料。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课前查闯九一八事变和南京大屠杀的资料。 2.教师准备:教学多媒体。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搜集有关资料。 2.明白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搜集有关资料。明白扰日战争胜 利的重要意义。 活动一:全民坚持抗战 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叙述,思考:抗战相持阶段到来之后,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 提示:日军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 后扰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2.教师提问:日本侵略者政策的改变,对中国抗战有什么影响?提 示:在日本的诱降下,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在南京建立了伪国民 政府。 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0 3.教师讲述:面对新的情况,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坚持抗战,反对妥协,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破坏行动。同时在各敌后 抗日根据地掀起了大生产运动,打破了日伪军的封锁 . 4.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教材,说说全民族扰战的表现有哪些。 活动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1.教师讲述:扰战胜利后,重庆一家报纸出了一条谜语,谜面是日本投降。谜底是一位中国古代历史人物 . 结果最后的答案有四个:屈原、苏 武、蒋干、共工。你的意见如何? 回顾历史 . 你能不能有更好的谜底呢?请说明理由。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优质课说课稿(全册)

部编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优质课说课稿 [全册]

第一课青春的邀约 《悄悄变化的我》说课 一、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如下: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人的身体和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摆脱不必要的烦恼和忧虑,正确处理自己的心理矛盾,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度过青春期。 2.能力目标:能从容面对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正确对待自己的心理变化,增强自我调节能力,促进生理和心理协调发展。 3.知识目标:了解青春期的一些基本的生理和心理常识;了解青春期特有的一些心理矛盾和心理特征。 二、教学重难点设定为: 1.教学重点:学生体验青春期的心理和生理变化。 2.教学难点:学生能正视自身存在心理卫生问题,学会解决矛盾,保持心理健康。 三、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包括“悦纳生理变化”“直面矛盾心理”两个目题。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和“自尊自强”部分。对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身体发育带来的困扰,会影响他们对自我的评价和自我认同,影响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关注外在身体的发育变化到关注内心成长,是本课的难点。

四、学情分析 从学情的角度看,进入初中以来,学生的身体外形,心理和精神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有必要通过学习掌握正确面对身体变化的态度,学会调节青春期矛盾心理的方法。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体验参与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与自身经验相结合,进行探讨,生成主要观点,达到教学目标。 五、教学过程 本课一共包括以下四个部分,导入和三个环节。 出示任务:猜一猜,这是什么词? 提示一:请学生观看世界各国语言中(俄语、德语、泰语、芬兰语、法语、韩语等)的某词,并猜测其含义。 提示二:“一生最好是少年,一年最好是_____。”(李大钊《时》) 小结:在中国文化中,“青”是一种生命的颜色。在五行中,青还与春季有关,因为春天是草木生长的季节,此时的草木茂盛,颜色青绿,这正迎合了青的勃勃生机,所以春天也被称作“青春”——青色的春天,生长的春天。而在人的成长中青春一般指10-20周岁的青少年。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青春,来看看《悄悄变化的我》。 环节一:品味青春——成长的美好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0课教案

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 第1课时法律为我们护航 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的兴趣;学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 能力目标通过对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现状的讨论,能够说出未成年人需要保护的原因;通过对法治的学习和思考,知道法律给予了未成年人哪些特殊的关爱与保护,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和归纳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未成年人需要保护的原因;了解法律在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四个方面给予了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体现了国家对于未成年人特殊的保护和关爱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 教学难点:法律给予未成年人在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个方面特殊的关爱与保护。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可播放歌曲《阳光少年》) 少年儿童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希望、我们伟大民族的希望。 想一想:上面这句话表明了什么?保护未成年人需要我们做出哪些努力? 提示: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讲述: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进入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现实生活中不尊重未成年人,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较为普遍,未成年人需要国家给予特殊的保护,未成年人也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益。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法律为我们护航”的话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我们需要特殊保护 活动一:阅读教材“运用你的经验”——生活中的未成年人 想一想: (1)结合你的经验谈谈未成年人还有哪些“特权”。 (2)为什么未成年人能拥有这些“特权”呢? 教师小结:大家发现,在很多方面,作为未成年人有一些“特殊权利”,为什么会有这些“特权”,如何正确行使这些“特权”,我们来探讨这些问题。学生根据自身的经历进行分享活动,探讨自己在不同情景有哪些特权。 活动二:情景讨论——未成年人需要保护 学生A:我都上初中了,爷爷每天还要接送我。 学生B:我们上学期间,都不能随意出校门。 学生C:未成年人每天0到8点禁止打网游要立法。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10课《我们爱和平》教学设计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10课我们爱和平第1课时教学设计

9、畅想未来:随着现代武器不断升级,战争还会给人类带来哪些灾难?对于战争,你有什么要说的? 10、二战的胜利: ✧1945年9月2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二战正式结束 ✧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犯的审判 11、材料:为了获得二战的胜利,同盟国都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12、总结与过渡:20世纪三四十年代,法西斯国家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美国、苏联和英国等国家奋起反抗,最终打败了侵略者,正义终将战胜了邪恶,和平也终将取代了战争。从此,人类保卫世界和平的决心更大,反对侵略的警惕性更高。 13、小小分享会:和平来之不易,为了表达对和平的渴望与追求,世界人民做了什么? ✧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 ✧和平雕塑 ✧国际和平日 ✧儿童和平条约 14、总结:战争让人们认识到了和平的珍贵。世界人民热爱和平,和平时当前国际社会的主要趋势。 15、深度思考:请你和小组同学讨论一下,为什么世界会有战争?我们应该如何避免战争,实现永久和平?潮流,但仍然存在局部战争。 知道随着现代武器的不断升级,战争的危害和代价会越来越大,因此要更加珍惜和平生活。 了解人们对维护和平作出的努力。 懂得尊重别国主权是国际和平基石。 课堂小结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在国际上都 有同等的地位、权利和义务,国家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尊重别国的 文化、制度和价值观。这些核心原则逐渐发展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成为国际和平的基石。 总结提高。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10课我们爱和平第2课时教学设计课题10我们爱和平第2课时单元第四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六年级 学习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边防战士的无畏、奉献的精神,感恩他们的付出。 4、能力目标:能够从中国维护和平的具体行动中分析出中国的坚定立场。 3、知识目标:了解中国为了维护世界和平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学习边防战士的精神。 重点了解中国为了维护世界和平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 难点感受边防战士的无畏、奉献的精神,感恩他们的付出。 板书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3、视频: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你相信吗?用一件事情告诉你! 4、思考:从视频当中,你领悟到了什么?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1、介绍:中国古代的和平思想 2、讨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损失最惨重的战 争。而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你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伤害吗? 3、介绍二战给中国带来的伤害。 4、介绍和平雕塑。 5、总结: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经过战乱的中国人,更懂得了和 平的可贵,坚定地以最大的努力维护和平。 6、小组合作:中国是如何尽最大的努力维护世界和平的呢?请和小 组同学一起,搜集相关的资料,相互交流一下吧! (1)和平外交、睦邻友好 领土边界问题,被称为是邻国外交的“晴雨表”。中国的地缘环境特殊,有14个陆地邻国。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几乎与所有周边邻国都有边界争议。而如今,中国已与其中12个陆地邻国妥善解决了边界争议。知道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爱好和平,经过二战以后,更是懂得了和平的真谛,坚定维护世界和平。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优质课说课稿(2课共4课时)

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 《生活需要法律》说课 一、教学目标的确立 “生活需要法律”这一框题,是初中学生首次系统地接触法律知识的一课,对规则意识和法治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通过了解法治的发展进程,增强自身法治观念。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认识法治建设进程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法律的产生和法治化的进程。 二、教学内容的分析 (一)内容分析 (1)课标要求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教学内容 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要帮助学生认识到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调整生活中的社会关系、矛盾纠纷,法律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伴随着我们一生。随着社会的发

展,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二)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生活需要法律 教学难点:法治的发展进程 三、学情分析 未成年人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法治意识如何,关系着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能否实现。受生理发育、心理发展的限制,未成年人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法治观念淡薄,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甚至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有必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四、教学设计过程 本节课设计了走近法治、追寻足迹、探究力量三个教学环节。 导入:“身边法律大家谈” 我们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都离不开法律,请你来分享: 1.你还知道哪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 2.如果没有这些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框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

我们与法律同行 1教课剖析 【教课目的】 感情、态度与 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热忱,加强学生的法律崇奉,学会依法做事 价值观目标 经过理解依法做事的原由,知道依法做事的定义及如何依法做事;理解道德 与法治的关系,懂得建立法律崇奉的原由,知道作为青少年也是法治中国的能力目标 推动者;经过用法律知识剖析简单的事例,培养学生判断思想能力和归纳问题 的能力 知道依法做事的原由、定义以及如何依法做事;懂得要建立法律崇奉的原由、知识目标 定义及作为青少年应如何推动法治中国的建设;知道道德与法治的关系【要点难点】 教课要点:学会依法做事。 教课难点:建立法律崇奉。 2教课过程 一、导入新课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国没法不治,民没法不立。法治昌明则国泰民安,法治废弛则国乱民怨。” 想想:法治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总结: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依赖每一个人对法律的尊敬和恪守。作为现代 公民要建立法律意识,并自觉以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如何依法做事、如何建立法律崇奉就是我们这节 课所要商讨的问题。 二、新课讲解 目标导学一:学会依法做事 活动一:恪守纪规 情形一:共享单车的出现,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有效解决了城市交通“最后 1 公里”的难题,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许多!图为小学生骑行共享单车。 问题:你怎么对待这一行为? 提示:这是不安全的行为,也是违犯法律的行为。 结论:由于没有恪守纪律,得不到幸福的保障,将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 有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行条例》第72 条之规定:驾驶自行车、三轮车一定年 满 12 周岁。 情形二:近来,针对共享单车的损坏、私占、诈骗等各样不端行为频出。 思虑:这些行为会带来哪些结果? 1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10课 第一框 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案

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 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 第一框感受生命的意义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受生命的丰富和美好,体会生命的价值。 (2)愿意去探索和创造自己生命的意义。 2.能力目标 (1)增强选择过有意义的生活的能力。 (2)增强运用自己的品质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能力。 3.知识目标 (1)懂得探索生命意义的重要性。 (2)懂得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明晰自己生命的意义。 思考“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引发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基于学生对前面两课中关于生命的理解,进一步追问“人为什么活着?” 发现和创造自己的生命意义

视频导入:(在上课之前我们先看一段视频)视频导入“生命的意义”(视频看完了正如视频里所说每一份耕耘,每一次努力,每一滴汗水都可以让生命之花得以绽放,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新的一课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的第一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 知识点1 生命的追问 【环节一】探寻生命的意义 展示图片:建筑工人、农民叔叔、人民教师、清洁工人、全职妈妈、交通警察、白衣天使、抗战老兵的身影。 【环节二】畅所欲言 (刚才我们一起分享了抗战老兵、白衣天使、人民教师等他们的人生意义,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畅所欲言) 话题:你为什么而活着,你为谁而活? (通过之前的图片分析,以及分享自己为谁而活,我们发现人生的意义无外乎就这八个字,从小家到大家从自己到他人,一起来看一下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归纳:①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 这样的生命是有意义的。②在看到别人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生命是有意义的。③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生命是有意义的。 知识点2 发现我的生命 (刚才我们探讨了一般意义上的生命意义,接下来一起走进自我生命,说说自我价值所在) 【环节一】

第10课 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3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第10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3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基本情况; 2.理解胜利的原因; 3.了解胜利所付出的代价以及背后的艰辛和不易; 4.培养学生爱国、敬畏历史、珍惜和平的情感。 【教学内容】 背景:中国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两次最为重要和影响深远的战争。这两次战争一直是我们纪念的对象,在学习历史的时候,也是重点内容。 1.中国抗日战争 1.1 阻止日本侵略 1.2 各个抗日根据地的形成 1.3 著名抗日战争 1.4 抗战胜利的原因 2.人民解放战争 2.1 国共内战 2.2 蓝、绿、白 2.3 解放的胜利 【教学重点】

1.深入理解中国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基本情况; 2.掌握胜利的原因; 3.了解胜利所付出的代价以及背后的艰辛和不易。 【教学难点】 1.掌握人民解放战争中蓝、绿、白意义的理解和背后的思想。 2.理解人民解放战争中取得胜利的原因。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课堂讲解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介绍中国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背景。 2.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历史上的一些有名的战争,如郑成功等。探讨这些战争有何不同,师生互动。 3.教师出示中国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图片,要求学生配 合学习。 二、讲解 1.中国抗日战争 1.1 阻止日本侵略 1937年7月7日,日本军队向中国又发起了进攻。中国抗日战 争的爆发,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节点。教师通过课堂讲解来让学生全面地了解中国抗日战争的走向。 1.2 各个抗日根据地的形成 1.3 著名抗日战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10.1 法律为我们护航 教案

法律为我们护航 一、教学目标 1.体会法律对青少年的关爱和保护,增强珍惜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 2.学会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保护,运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相关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和集体的利益。 3.了解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知道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认识法律对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 教学难点:增强珍惜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 收集与课时内容贴切的相关新闻热点事件(文本、图片、视频均可)、相关图片资源。 四、相关资源 课程相关图片资源。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播放深圳父母虐童事件,以及案件回顾情况。 师:视频表明是谁被侵害?又是谁保护了他们的合法权益? 生: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师总结:法律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在社会的方方面面保障着我们的合法权益,那么法律到底是怎样在保护我们呢?接下来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课堂《法律为我们护航》具体来了解一下。设计意图:用视频导入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开动脑筋。 讲授新课

(一)外界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1、特殊保护的原因 活动一:情景讨论 学生A:我都上初中了,爷爷每天还要接送我。 学生B:妈妈告诉我,不要随便和陌生人说话。 学生C:我在学跆拳道,要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二:相关链接——保护未成年人的发展过程 思考:未成年人容易受到伤害的原因有哪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培养学分析材料的能力。 教师小结: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人类对儿童权利的认识和保护历程,懂得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关爱和保护已成为人类的共识。 过渡:我们已经了解未成年人需要受到特殊保护,那么国家是否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来保护未成年人呢? (二)感受法的关爱 1.我国通过法律手段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 思考:你知道哪些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法律法规? 生:同桌讨论并回答问题 师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其中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国家制定的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 设计意图:本活动让学生在感受到特殊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

42青春的管理-海南省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乐东黄流中学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2.4.2 青春的管理教学设计 课题 2.4.2 青春的管理单元第一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七年级 教材分析册教材的第一课已经初步涉及到情绪调节的知识,学生通过第一课时相关知识的学习认识到了随着青春期生理、心理的发展,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情感世界也随之丰富,这些变化在给他们带来新奇,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困惑与矛盾。因此,本课本结合学生青春期的情绪特点,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掌握调适情绪的方法与技能。在与人交往中,学生要学会恰当表达自己的情绪,积极应对青春期生活,同时也能够感染和帮助他人改善情绪。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首要的目标是适应初中生活,融入新环生活,初中生活既有高兴有趣的一面,也会有很多烦恼和问题,但是,初中生无论心理和生理都不够成熟,自理能力不强,面对困难和挫折,自己的情绪调控能力不够,本课正是针对这个问题帮助学生明确情绪是可以调控的,并学习和掌握情绪调控的办法。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现表达情绪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感悟友善、和谐、文明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2、能力目标:恰当表达自己的情绪,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学会合理调节情绪,能够运用情绪调节的方法来帮助他人改善情绪。 3、知识目标:了解青春期情绪的特点,积极面对自己的情绪,认识适度负面情绪的作用及负面情绪的作用及调节坚持负面情绪的方法。 修改: 1、知道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 2、了解自己的情绪并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 3、掌握一些调节情绪的方法。 4、帮助他人改善情绪。 重点调节情绪的方法 难点情绪表达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学会以恰当方式表达情绪。 教学方法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 教法:情景教学、讨论教学、活动教学、启发式教学 课前准备1.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进行预习。 2.根据课程标准,设计问题与活动,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从前有一个秀才进北京赶考,他很早就来到了客栈 准备应考,在考试前几天他做了个梦,第一个梦梦 见自己在高墙上中了一颗白菜,第二个梦梦见自己 戴着斗笠又打着伞。他觉得这两个梦很有寓意,于 是就找算命先生给他解读这个梦,算命先生说:“这 次你可以不用考了,你想高墙上种白菜这不是白费 劲,戴着斗笠又打伞这不是多此一举吗,所以这次 你肯定考不上。”秀才一听,很有道理,于是垂头 丧气的收拾包袱准备回家,此时刚好遇见了店老板, 学生思考回答引起学习兴趣,激 发学生学习动机

2020-2021学年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课时练

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 一、选择题 1.对下面漫画的认识不正确 ...的是() A.法律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B.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违背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C.青少年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 D.中国公民应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虐童行为既违反道德,也违反法律 2.学完了“我们与法律同行”这一课时后,七年级(3)班的几名同学就有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下列观点中,你认为正确的有() ①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①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 ①只要懂法就是有法治精神的表现 ①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A.①①① B.①①① C.①①① D.①①① 3.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全社会要为他们的茁壮成长保驾护航。下列做法体现对未成年人进行政府保护的有() ①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爸爸告知小丽卫生防疫方面的知识①太原市政府开展整治少儿出版市场的专项行动①学校设立“禁烟标志”①民政等部门推动建立未成年人监护干预制度①山西省教育厅发布《山西省关于加强中小学生节假日活动指导的意见》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4.七年级小亮私自将家里的电动车改装,擅自调高速度。私自改装的电动车在路上违章行驶,会威胁行人安全,扰乱交通秩序。对此,我们应这样劝说小亮() ①坚持自己的改装,这是动手能力强的表现 ②在行动之前,要想一想“是否可以做,有什么后果” ③我们要依法律己、依法办事,做合格公民 ④未成年人年龄小,受到特殊保护,违法也不用承担法律责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全国人大定期开展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的执法检查,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对象是() A.在校读书的大中学生B.家庭经济有困难的人 C.身体有残疾的成年人D.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部编版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0课家人的爱》教案

《家人的爱》教案设计 活动目标: 1.通过回忆与家人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感受和家人在一起的生活是快乐的。 2.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 3.通过具体事例,感受家人对自己的细腻关怀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教学重点、难点: 1.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 2.懂得家人对自己的细腻关怀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活动准备: 1.学生收集自己平时和家人在一起的照片或录像,回忆与家人度过的快乐时光。 2.老师课前调查学生对自己家人的要求是否理解。(如:当受到家人的批评、 当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等……) 活动过程: 导入: 师:同学们和家人在一起也有很多快乐时光,让我们一起来回忆快乐的事情,感受大家和家人在一起的快乐吧!引导学生回忆和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感受家庭生活的快乐 师:请同学们推荐各组的代表来讲讲自己和家人在一起共度的快乐时光吧! 生1:我和我妈去海南玩,我玩得可高兴了。 生2:我过生日时,我们全家人都来了,他们还买了一个大蛋糕和许多的生日礼物。 (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讲述的不同事情,引导学生在快乐时光中感受家人给予自己的爱,如:在一起出去游玩时,感受到家人的照顾与爱护;如:在全家为孩子过生日的时候,感受到全家的希望与爱……) 师:在这些欢乐时光中我们感受到家人的爱,在和家人一起生活中,你还从哪些事情上感受到家人的爱呢?(板书:家人的爱。引导学生讲述家人对自己爱的故事,感受家人的爱) 新授: 师:谁来讲讲家人疼爱你的事情?

生1:我生病的时候,我妈妈晚上熬夜提醒我吃药。 生2:每天放学后,妈妈都给我凉一杯白开水。 (学生讲述家人疼爱自己的故事,根据学生课上发言情况,教师从中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感受家人的爱。如:孩子讲到自己生病时家人的照顾与关爱,引导孩子从家人的表情、心情、语言中体会家人的爱;学生讲到平时生活中家人的关心和爱护时,引导孩子体会家人为照顾自己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他们的辛苦和辛劳中体会深厚的爱……) 师:看了之后,你们感受到什么? 师:还有谁愿意讲讲这样的故事呢? 生:(学生们会有很多不同的故事所要讲述) 师:家人的爱就在这一件件小事中,就在家人关爱的目光中,就在家人的怀抱里,我们享受着浓浓的情、厚厚的爱,我们在家人爱的滋润下多幸福呀! 师出示PPT:名字的秘密,要同学们讲出父母为什么要给自己取这个名字,有什么意义吗?这是我们来到这个世上父母所赐予我们的第一件珍贵的宝物,所以我们一定要对得起这个宝贵的名字。 师出示PPT,家人养育我长大。 当我们刚刚睁开双眼时,看到的是爸爸妈妈的笑脸;当我刚刚学走路时,听到的是妈妈鼓励的声音。我记得生病时,爸爸抱我去医院的情景;我还保存着爷爷手把手教我写的第一篇大字。我在家人的关爱下一天天成长起来。 出示PPT:天下雨,真凉,多亏奶奶带来了雨伞;妈妈的故事使我知道了许多古代的事情。 内容1:小军系不好鞋带,让爸爸帮忙; 内容2:小明哭着喊着要妈妈买玩具; 内容3:小红粘不好书,要奶奶帮忙; 内容4:小宝把花瓶打碎了,要爷爷帮他隐瞒; 师:这些事情都是我们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你们怎样看待这些事呢?谁说说?你们认为家人这样做也是爱吗? 师:在同学们的生活中,你们还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现在,你们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进度表(3篇)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一)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本学期我承担七年级3班、4班的道德与法治课教 学工作,为完成好新学期的教学任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挥道德与法治 课的德育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现将 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安排如下: 一、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 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必修课程。”教材的构架以中学生逐 渐扩展的生活逻辑为主线,以相关学科知识为背景和支撑,统整了课程标准 规定和要求的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等几方面的内容,以培养学生学会生活、成长所需的一些基本技能,发展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根据本 套教材编写设计的思路,七年级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走向新的学习生活, 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因此,我们确定了七年级的教育主题是珍惜生活,做生 活的主人。 本册分四个单元,第一单元青春时光有三课组成。第一课“青春的邀约”,第二课“青春的心弦”,第三课“青春的证明”是体现了学生初中生年龄的 基调,映射出全套教材的青春文化底色。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有 两课组成,它们分别是“揭开情绪的面纱”和“品出情感的滋味”,学习这 单元是让学生学会调控情绪,处理情感世界中的问题既是学生道德和心理 发展在本阶段的核心任务。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共有两课组成,“共 奏和谐乐章”和“美好集体有我在”。本单元涉及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 培养集体意识,合作意识在现如今社会的必要性体现,为以后学习在社会大 环境中生活而铺垫。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本单元由“法律在我们身边”和“法律伴我们成长”组成,学习这单元是要有法治意识,成为真正的 国家主人。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大单元教学设计)-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第一单元青春时光 教学设计 目录: 单元课标要求 单元教材分析 学生学情分析 单元学习目标 单元情境任务设计 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教案 单元跨学科学习 【单元课标解读】 【健全人格】 1.认识青春期的身心特征,建立同学间的友谊,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体会青春期的美好,学会克服青春期烦恼;掌握青春期性心理知识,正确对待两性关系;提高预防性骚扰和性侵害的能力; 2.养成自尊自信的人生态度,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自我改进。 【道德修养】 形成初步的道德认知和判断,能够明辨是非善恶;通过体验、认知和践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政治认同】

1.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意义,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单元教材分析】 1.本单元主要内容: 本单元共三课,包括六框的具体内容。 作为七年级下册起始单元,本单元奠定七下青春生命教育的底色。内容主题聚焦“青春”,基于却不局限于“青春期”,视青春为人生经历的一段重要时光。着眼青春,不仅关注青春期的身心变化,更强调思维的成长,立足学生健康成长,落实课标的要求,为学生的发展莫定良好的基础。 教材着力阐释青春中积极的、美好的要素,如青春的活力、创造等,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融入其中;教材以走进青春、青春交往、度过青春为线索,引导学生热爱青春、珍惜青春、把握青春; 2.本单元教材体例 (1)设计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2)设计幻灯片美感,插图增强感染力; (3)设计正文蓝色加粗黑体字,明确基本知识点; (4)设计相关社会热点事例材料教会学生提炼有效信息; (5)设计“任务探究”栏目,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研读材料的能力,活学活用; (6)设计“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进入青春发育期,在身心逐渐走向成熟的同时思想精神方面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