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颅内动脉瘤的3D—DSA与3D—CTA技术的对比研究

颅内动脉瘤的3D—DSA与3D—CTA技术的对比研究

颅内动脉瘤的3D—DSA与3D—CTA技术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与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3D-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均行3D-DSA 及3D-CTA检查的患者资料,对比分析两者对不同部位、不同大小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结果:本组122例患者共发现143个颅内动脉瘤,其中3D-DSA检出139个,检出率97.2%;3D-CTA检出119个,检出率83.2%。对于多发动脉瘤、不同部位、不同大小动脉瘤两者检出率差异明显,3D-DSA检出率、准确率高于3D-CTA。结论:3D-DSA是诊断颅内动脉瘤最精确的标准。

标签:颅内动脉瘤;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瘤是指颅内动脉的局灶性异常扩大,发病率约为0.9%,约一半以上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于动脉瘤破裂所致[1]。由于其起病隐匿,发病突然,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及时准确的诊断及治疗对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大意义。随着3D-DSA的广泛应用,医生的诊断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3D-DSA依然是颅内动脉瘤诊断的“金标准”[2]。近年来,3D-CTA检查凭借费用低、无创、检查前无需特殊准备等优点越来越受到重视。结合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122例明确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对比分析3D-DSA 与3D-CTA对多发动脉瘤、不同大小及不同部位动脉瘤检出率,为及时准确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明确诊断颅内动脉瘤,并经复查CTA、DSA,介入栓塞或外科手术夹闭证实的122例患者资料,其中男58例,女64例。年龄19~71岁,平均49.3岁,Hunt-Hess分级:0级12例,Ⅰ级42例,Ⅱ级39例,Ⅲ级28例,Ⅳ级1例,Ⅴ级0例。

1.2 研究方法

3D-CTA检查:应用GE lightspeed 16层螺旋CT机扫描,所有检查患者扫描范围均从第一颈椎下缘至颅顶,分别做平扫和增强扫描。增强扫描时自右肘前静脉经高压注射器注射非离子对比剂碘佛醇(320 mgI/ml)100 ml,流率为3~4 ml/秒,延迟时间为20~25秒开始扫描,扫描参数为120 kV,280 mA,原始数据以0.625 mm层厚进行重建。将重建的图像数据传至后处理工作站后,由有经验的CT诊断医师在GE AW4.3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工作;主要采用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VR)和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技术对图像进行分析。

3D-DSA检查:应用飞利浦ALLURA XPER FD 20血管机对患者进行检查。

患者平卧于导管床,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右侧股动脉成功后,用5F规格DA V 导管分别选择置管于双侧颈内动脉,双侧椎动脉行常规正侧位造影检查;若发现异常,选择机器“head 3D”模式,行异常血管旋转造影检查。造影剂选择非离子对比剂碘海醇(规格:350 mgI/ml)。注射剂量及注射压力:双侧颈内动内动脉流率3 ml/秒,总量8 ml;双侧椎动脉流率2 ml/秒,总量6 ml,注射均为压力260 kPa。颈内动脉旋转检查注射剂量流率5 ml/秒,总量25 ml;椎动脉旋转检查注射造影剂流率3 ml/秒,注射总量15 ml,注射压力均为260 kPa。并将图像导入DSA后期处理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后由有经验的介入医师分析诊断。

2 结果

122例患者中,经后期随访(包括复查CTA、DSA,介入栓塞或外科手术夹闭)证实共143个动脉瘤;3D-DSA检查出139个颅内动脉瘤,检出率97.2%;3D-CTA检出119个动脉瘤,检出率为83.2%。

2.1 多发动脉瘤检出率的对比

本研究资料经证实多发动脉瘤32个,3D-DSA检出32个,检出率达100.0%;3D-CTA检出27个,检出率84.4%,两者差异明显。见表1。

2.2 不同部位颅内动脉瘤检出率的对比

本研究资料中不同部位的动脉瘤3D-CTA检出率差异较大,椎-基底动脉100.0%,大脑前动脉84.6%,前交通动脉81.3%,大脑中动脉85.0%,后交通动脉82.4%,颈内动脉84.0%,对于小脑后下动脉、脉络膜前动脉检出率较低,分别为33.3%、0.0%。3D-DSA对不同部位动脉瘤检出率无明显差异,DSA漏诊1个椎-基底动脉瘤、1个大脑中动脉瘤、1个前交通动脉瘤、1个后交通动脉瘤。漏诊的前交通动脉瘤经后期外科手术证实瘤内血栓形成,漏诊的椎-基底动脉瘤及大脑中动脉瘤考虑造影时间距患者发病时间稍长,与载瘤血管痉挛有关。见表1。

2.3 不同大小的颅内动脉瘤检出率的比较

本研究资料中143个动脉瘤按瘤体直径分为微小动脉瘤(直径25 mm)。3D-DSA检出139个,漏诊4个,检出率98.6%;3D-CTA检出119个,漏诊24个,检出率83.2%。对于直径小于5 mm的动脉瘤两者检出率有明显差异,3D-DSA 检出70个,漏诊2个,检出率97.2%;3D-CTA检出55个,漏诊17个,检出率为76.4%。对于直径大于5 mm的动脉瘤两者检出率差异不大。详见表2。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最常见原因,正确诊断、治疗对于挽救患者生命有重大意义。但颅内血管走行复杂,存在较多变异,动脉瘤与载瘤动脉毗邻关系复杂,易受颅骨骨质及颅内血管血流分布等影响,造

成动脉瘤诊断难度大,加之患者往往急性发病,检查时存在较多约束,因此选择合适的检查手段尤为重要。3.1 3D-DSA与3D-CTA对于多发动脉瘤检出的对比分析

多发动脉瘤患者在临床上常见,本研究资料中经证实多发动脉瘤中发现<2 mm的微小动脉瘤共计14个,3D-DSA无一漏诊,检出率为100.0%,而3D-DSA 检出11个,检出率为78.6%;本研究资料中经证实多发动脉瘤中未发现<2 mm 的微小动脉瘤的共计18个,3D-DSA同样无一漏诊,检出率为100.0%,3D-DSA 仅检出16个,检出率为88.9%。本研究资料中发现对于以上2种类型的多发动脉瘤的检出3D-DSA较3D-CTA有着明显优势。分析总结原因:血流分布不均,CTA空间分辨率低,图像后处理过程复杂,耗费时间长,对诊断医生要求较高,这些因素往往造成漏诊或误诊。

3.2 3D-DSA与3D-CTA对不同部位颅内动脉瘤检出的对比分析

本研究资料中3D-CTA对不同部位的动脉瘤检出率有明显差异,对于椎-基底动脉及Willis环附近的动脉瘤检出率较高,对于颈内动脉、脉络膜动脉、小脑后下动脉等邻近颅底或远离Willis环的动脉瘤检出率明显降低,分别为84.0%、0.0%、33.3%。3D-DSA对不同部位的动脉瘤检出率无明显差异。分析总结原因:颈内动脉穿行于颅底,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及岩骨段的动脉瘤易受颅骨、海绵窦内血流分布等多种因素影响,显示效果不佳;3D-CTA图像后处理过程中需要去掉不必要的颅骨影像,容易造成动脉瘤的漏诊;脉络膜动脉瘤、小脑后下动脉瘤这些远离Willis环的动脉瘤易受到血液分布等多因素的影响,影响动脉瘤显示。笔者认为对于Willis环附近及椎-基底动脉系统的动脉瘤两者检出率无明显差异;对于检出邻近颅底、远离Willis环这些特殊位置的动脉瘤3D-DSA较3D-CTA有明显优势。

3.3 3D-DSA与3D-CTA对不同大小颅内动脉瘤检出的对比分析

本研究资料中对于直径大于5 mm的动脉瘤两者检出率均较高,无明显差异。对于直径小于5 mm的动脉瘤3D-DSA的检出率高于3D-CTA,尤其对于直径小于2 mm的微小动脉瘤,前者检出率为97.6%,后者检出率仅为73.2%。分析原因:CTA的空间分辨率低于DSA以及容积效应的影响,造成了直径小于5 mm 的动脉瘤,尤其是直径小于2 mm的微小动脉瘤显示欠佳。

3.4 颅内动脉瘤检查手段的选择

目前,DSA检查被认为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3D-DSA(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利用血管机C臂的旋转来达到检查目的的新技术[3]。3D-DSA 可以多角度的对动脉瘤进行观察,能够更好的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大小、瘤颈的大小,瘤体与载瘤动脉的关系,瘤体周围是否存在穿通支动脉及载瘤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尤其对于检出多发动脉瘤、微小动脉瘤、邻底颅骨、远离Willis环的动脉瘤3D-DSA有明显优势。3D-CTA即通过从外周静脉快速注射造影剂,用螺旋CT对头颅行连续薄层扫描在电子计算机工作站重建脑血管及其颅骨结构的三

维立体影[4]。凭借其检查耗时短,检查前无需特殊准备,无创等优势,近年来成为颅内动脉瘤诊断的重要手段。但其图像后处理过程中丢失信息较多,容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于诊断医生要求较高,对于多发动脉瘤容易漏诊、误诊,对于特殊位置动脉瘤检出率较低等种种因素,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往往受到约束。

总之,笔者认为3D-DSA依然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最精确标准。3D-DSA技术能弥补3D-CTA在成像上的不足,便于医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对病灶的观察和分析[5]。尤其对于多发动脉瘤、微小动脉瘤、特殊位置的动脉瘤较CTA检查有着明显的优势。因此,脑血管造影检查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最可靠的检查方法,总体上优于CT[1]。对于符合条件能够耐受DSA检查无特殊禁忌的患者,可以作为介入术前或外科手术前的常规检查。而3D-CTA具有无创、安全、快速等特点,且单次检查费用明显低于DSA检查,因而近年来发展迅速,易于被患者接受[6]。3D-CTA可以作为颅内动脉瘤诊断的补充手段。

参考文献

[1]白人驹,张雪林.医学影像诊断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教育出版社,2010:97.

[2]李力扬,李京雨,张强,等.旋转DSA及三维重建技术在脑血管造影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10):1377-1379.

[3]曹少建,舒航,陈光忠,等.容积重建成像3D-CTA与3D-DSA在诊断急性破裂性颅内微小动脉瘤的研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19(4):413-415.

[4]李祥,于如同,虞正权,等.多排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在脑膜瘤手术前评估中的应用[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7,23(3):201-203.

[5]Sugahara T,Korogi Y,Nakashima K,et https://www.doczj.com/doc/d219197922.html,parison of 2D and 3D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in evaluation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J].AJNR Am J Neuroradiol,2002,23(9):1545-1552.

[6]张殿波,宋金国,徐兵,等.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脑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0,8(5):15-17.

三维CT血管造影诊断多发性颅内动脉瘤

三维CT血管造影诊断多发性颅内动脉瘤 目的研究cT血管造影(cTA)及容积重建技术(vR)对多发性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iemens Plus 16 somatom V olume Zoom型容积cT扫描机获得原始图像,采用容积重建成像技术(VR)进行三维重建,并辅助运用多轴面重建(MPR)。结果在1年间,通过3D-CTA诊断多发性动脉瘤lO例。容积重建成像CTA清晰显示颅内动脉瘤、载瘤动脉、动脉瘤的形状和大小及其与邻近结构的解剖关系,在部分病例上要优于DSA。结论容积重建成像CTA是一种可靠、无创的快速诊断颅内多发性动脉瘤的方法,为急症手术提供了详实的影像学资料,可帮助制定治疗方案。 标签:多发性颅内动脉瘤;CTA容积重建成像;造影;诊断 多角度投照的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DSA)仍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但全脑血管造影术是一种有创的、耗时的、需住院的检查,同时有一定的操作相关并发症。Roben等回顾分析了2899例脑血管造影术的情况,报告神经系统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1.3%。因此有必要寻求非侵袭性可靠的替代方法。近十几年来,随着医学影像设备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多种非侵袭性的颅内血管成像方法。其中,由于多排螺旋CT的出现以及图像重建技术的进步,使(Computed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在诊断颅内动脉瘤方面已经有了很高的可靠性。在多数情况下,容积重建3D-CTA提供的动脉瘤形态特性方面的信息以及等同于或超过脑血管造影提供的信息。在很多急诊情况下,cTA已经取代常规血管造影,直接指导动脉瘤夹闭手术。有15%~20%的颅内动脉患者为多发性颅内动脉瘤,常规血管造影有时没有行四血管造影,会造成漏诊,同时在判断出血动脉瘤上也有一定的困难。CTA通过一次成像就可得到全脑动脉的影像,在诊断多发性颅内动脉瘤方面有特殊的优势。本院从2003年引进16排螺旋CT开展颅脑CTA来,共发现10例颅内多发性动脉瘤,占同期病例的22%,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164例患者行脑血管CTA检查,诊断45例动脉瘤,其中有10例为多发性动脉瘤。10例多发性动脉瘤中男1例,女9例,年龄38~79岁,平均55.3岁。 1.2检查方法 采用SIEMENS Plus 16 Somatom V olume Zoom型容积CT扫描机。先以常规headfast序列行颅脑平扫。此后,在前臂静脉建立通道,经压力注射器注入100~120 ml非离子型造影剂,注射速度为3ml/s,延迟扫描时间为(18±2)s。扫描范围:从鞍底以下30 mm到其上方60 mm为止,共90 mm。所得原始数据输

比较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3D-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旋转三维成像(3D-DSA)在颅内动脉瘤中

比较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3D-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旋转三维成像(3D-DSA)在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评价探究比较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3D-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旋转三 维成像(3D-DSA)在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方法:从我院中抽选66例来我院接受诊断检查 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中心,所有入选患者均接受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3D-CTA)与数 字减影血管造影旋转三维成像(3D-DSA)诊断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技术的结果。结果:经手 术治疗检查后确证66例患者均为颅内动脉瘤,共检查出74个病灶,经过3D-CTA诊断后66 例患者中共发现颅内动脉瘤体数为66个,而3D-DSA检查后共发现68个病灶处,其漏诊率 分别是10.81%、8.11%,两组差异无明显区别,研究无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对颅 内动脉瘤的诊断检查,选用3D-DSA的检出率略高于3D-CTA,但两种检查方式均可以作为该 病的诊断筛查方法,能够为临床提供可靠性参考数据。 【关键词】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3D-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旋转三维成像(3D-DSA);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 颅内动脉瘤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较高,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因各种原 因所致动脉瘤发生损毁,进而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病后最明显的症状是头痛、呕吐 以及视力下降等。诱发此病产生的病因与先天遗传、动脉硬化、感染、外伤等因素先关,其 临床死亡率较高,临床需及早诊断、治疗才能改善其预后效果[1]。针对此病临床所采取的诊 断方式有CT血管造影、3D-CTA、3D-DSA等,不同的检查方式产生的检查结果不同,本文将 对我院收治的66例患者行3D-CTA与3D-DSA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各自的检查效果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阶段为2017年9月~2019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为本研究调查主体,所 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3D-CTA和3D-DSA进行诊断检查,接收的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30例,年龄范围23~72岁,平均(49.22±3.84)岁,Hunt-Hess分级,I级17例,II级22例,III级 12例,IV级10例,V级5例。其中5例患者出现动眼神经瘫、32例患者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患者出现短暂性脑缺血、6例患者出血视力下降,13例患者出现眩晕恶心。66例 患者在入院3d内完成3D-CTA和3D-DSA检查。 1.2 诊断方法 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3D-CTA):选用的设备仪器是飞利浦的64层螺旋CT仪器,设置扫 描速度为0.3s,扫描层距为1mm,层厚1mm,设置电流和电压分别是250mA、120kV,在检 测前静脉注射水溶性有机碘对比剂(1mL·kg-1),要求患者将身体上携带的金属物品全部摘除,如手链、戒指、手表、假牙及发饰等,提前安慰患者保持平静的心态,不要紧张,对患 者监测心电图,根据具体的监测指标调整合适剂量的注射速度的对比剂,然后在注入0.9%氯 化钠溶液30ml防止伪影的发生,扫描范围从患者颈部主动脉至头顶进行扫描,在扫描过程 中叮嘱患者不要活动,尽量减少咽部动作,其检查时间控制在6min内,将扫描获取的数据 全部录入工作站,采取容积再现、多平面及曲面重组、遮盖容积重建等操作[2-3]。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旋转三维成像(3D-DSA):选用的设备是德国的AXIOM Artisd TA造影机,按照Seldinger 技术进行股动脉穿刺,将导管分别插入椎动脉、颈外动脉、颈内动脉血管造影,采取斜位、正位及侧位方式进行摄影,注射造影剂的剂量为20ml,注射速率为3ml/s,采用240。的旋转角度进行扫描,扫描时间为5s,然后将原始数据全部传至工作站,使用VRI和MIP技术完成图像重建[4]。

CTA、MRA、DS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比较

CTA、MRA、DS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比较颅内动脉瘤最早由Morgagni从尸解中发现 (1761年)。后于1851年Vorchow对小的动脉瘤进行了描述,继而由Hutchinson 做出了第一个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诊断。自1927年Moniz应用颈动脉造影术诊断颅内动脉瘤(以下简称动脉瘤)后,动脉瘤才正式成为一个临床病症。动脉瘤的早期研究,Dandy为确立本病的诊断和处理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口。全世界范围内对动脉瘤的认识逐渐深入,动脉瘤是动脉壁的某一部分因病变而向外突出形成永久性的扩张,颅内动脉瘤被认为是多种遗传因素和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多基因疾病[1-2],动脉瘤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大量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表明脑动脉管壁本身薄弱,以及先天与后天的因素与发病有关。脑动脉瘤是动脉管壁薄弱处的一个病理性膨出物,它与供养动脉相连接处称为瘤颈,与瘤颈相对部位称瘤底,其余部位为瘤体。综合尸检和血管造影资料表明成年人群颅内动脉瘤的发病率为2%~5%发病高峰在4O~60岁之间,多见于女性,占全部病例的52%~64%。动脉瘤的外形不一,可呈囊状、梭形、柱状和婉延状等。囊状动脉瘤占颅内动脉瘤的8O%~9O%[3],囊性动脉瘤通常起于动脉的分叉处,呈圆形或分叶状局部外突性病变,有时也可起自一无分支的动脉侧壁。动脉瘤可有一狭窄的颈部,也可起于与起源血管相连的广基底开口。动脉瘤的好发部位依次为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4]。约15%一20%病人为多发,约8%病人合

并脑血管畸形。根据动脉瘤大小将其分为四种类形:(1)小型动脉瘤,瘤体直径小于0.5cm;(2)中型动脉瘤,直径为0.5cm-1.0cm;(3)大型动脉瘤,直径为1.0cm-2.5cm;(4)巨大型动脉瘤,直径大于2.5cm。[5 ]动脉瘤通常发生于Willis环或在大脑中动脉的分叉部。约9O%位于前循环,只有1O%发生于椎基底动脉系统。约l5%~20%病人为多发,约8%病人合并脑血管畸形。颅内动脉瘤的常见临床表现为颅神经病变,单纯的动眼神经麻痹最常见。还可以引起瞳孔受累和瞳孔不受累的动眼神经麻痹。1923年Symonds提出颅内动脉瘤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 SAH)最常见的原因,占54 -75%[6 ],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症状也大多由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出现于85%~95%患者。Juvela报道:其中每年发生破裂而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危险是1%~2%[7] .其致死率、致残率很高。颅内动脉瘤第1次出血的病死率可达40%,第2次出血病死率达60%,未经治疗者5年内病死率近75%[8]。因此,颅内动脉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文献[9] 报道未经治疗的动脉瘤破裂引起高的死亡率,而经手术修补未破裂的动脉瘤患者,动脉瘤破裂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低。因此在动脉瘤破裂前、后得到及时发现和诊断非常关键。 如何早期诊断、早期治疗AN对于神经内、外科医生和放射科医生仍然是个巨大的挑战。国内外学者就如何及时、准确地诊断AN 做了大量研究,目前临床主要的检查方法有: CT血管成像

CTA成像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及最新研究进展

CTA成像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及最新研究进展颅内动脉瘤是引起非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颅内动脉瘤再 次破裂后患者的病死率上升,因此如何对其进行早期诊断成为临床医生关心的问题。近年来,随着CTA、DSA等检查技术的发展,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有所增加。目前,CTA作为相对无创的检查方法,在颅内动脉瘤诊断方面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CTA成像技术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及相关研究进展。 标签:CT血管成像;颅内动脉瘤;研究进展 【Abstract】The intracranial aneurysm is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traumatic subarachnoid hemorrhage.Intracranial aneurysm rupture again after the patient’s mortality,so how to early diagnosis of a matter of concern to the clinician.In recent years,with the CTA and DSA examination technology such as the development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 detection rate has increased.At present,the CTA as relatively noninvasive examination method,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iagnosis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This article will review value to the diagnosis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 CTA imaging technology and related research progress. 【Key words】CT angiography;Intracranial aneurysm;The research progress 颅内动脉瘤的发病与管壁的先天性缺陷、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影响血流因素的作用,形成血流剪切力量,血压波动等密切相关[1],最终导致动脉壁某一部分向外突出,永久扩张。颅内动脉瘤的发病率为10~20/10万,首次患病死亡率却达30%,未治疗者5年死亡率达75%,所以颅内动脉瘤为死亡率、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对其早诊断早治疗尤为重要。目前临床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方法有CTA(CT血管成像)、MRA(磁共振血管造影)、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选择何种方案作首选诊断方法仍存争议[2]。笔者在此就CTA成像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中应用和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颅内动脉瘤的诊断 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术前主要依靠影像学诊断,目前常用的三种影像学诊断中DSA准确可靠,能动态观察颅内血管血流变化,被认为是金标准,但存在缺陷:有创检查,限制其在颅内肿瘤急性期的运用;检查前准备复杂,适宜患者要求严格;短期不宜重复检查;对机体损伤较大,不宜做为普查项目;不能够对管腔周围结构清晰显示等[3-4]。MRA的血管成像的分辨率和准确度与DSA接近,但缺陷存在不可避免:操作的局限性,不适宜急重症患者检查;对直径<3 mm的颅内动脉瘤、载瘤动脉痉挛及瘤腔充满血栓者可漏诊[5-7]。CTA作为传统诊断方法,其速度快,图像质量好,是早期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最好方法,但也存在局限性。 2 CTA成像技术

3D-CTA应用于颅内动脉瘤诊断的的临床探讨

3D-CTA应用于颅内动脉瘤诊断的的临床探讨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3D-CTA应用于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 究对象为2010年11月到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患者取仰卧位,固定头部,经肘静脉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入对比剂优维显370。扫描结束后, 图像采用Add/Sub软件,联合多平面重建法(MPR),表面遮盖显示法(SSD),最大 密度投影法(MIP)和容积重建法(VR)等处理方法,重建有骨结构和去骨的病灶三维 立体图像。结果:51例患者共检出59例阳性动脉瘤,其中45例为单发动脉瘤, 6例为多发动脉瘤(4例为2个动脉瘤,2例为3个动脉瘤)。漏诊颈内动脉瘤1例,误诊小脑后动脉瘤1例,诊断灵敏性为98.3%,诊断特异性为98.3%,诊断准 确性为96.7%。结论:3D-CTA具有安全微创,更好显示血管瘤解剖结构的特点, 但其还不能取代3D-DSA 【关键词】3D-CTA 颅内动脉瘤动脉瘤诊断 【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8-0073-02 颅内动脉瘤在脑血管意外中,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非常高。该病可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因此早期及时准确的诊断对于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诊断方法较多,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由于其还原程度高,立 体感强,可为临床病情判断和治疗提供更为准确和直观的参考,在临床上应用较 广[1-2]。因此我们将其应用于颅内动脉瘤的诊断,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0年11月到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共51例,均在检查后经过手术证实。男34例,女17例。年龄43—68岁,平均54.9岁。病变类型:血管畸形性病变8例,出血性病变19例,缺血性病变24例;患 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呕吐、头痛、抽搐,意识不清和大量出汗等。 1.2 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固定头部,经肘静脉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入对比剂优维显370,注射速度2.5~4.0ml/s,注射剂量按1.5~3.0ml/kg配置,延时25s开始扫描。 使用GE公司的64层螺旋CT 扫描仪,参数设定:电流450 mA,电压120 KV,层 间距0.3mm,层厚0.625mm,螺距0.925:1,准直0.600mm,扫描速度0.4 s/转,扫描线与颅底平行,扫描范围一般从自枕大孔下缘起,至顶结节水平。扫描 结束后,图像传送至GE AW 4.3工作站,采用Add/Sub软件,联合多平面重建 法(MPR),表面遮盖显示法(SSD),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和容积重建法(VR)等处理 方法,重建有骨结构和去骨的病灶三维立体图像。 2 结果 51例患者共检出59例阳性动脉瘤,其中45例为单发动脉瘤,6例为多发动 脉瘤((4例为2个动脉瘤,2例为3个动脉瘤)。动脉瘤位置:大脑后动脉6个, 大脑前动脉9个,大脑中动脉10个,小脑前下动脉8个,小脑后下动脉7个,后交通动脉6个,前交通动脉5个,颈内动脉8个。动脉瘤大小:微小动脉瘤14例(OR≤5mm),小动脉瘤23例(5mm< OR≤15mm),大动脉瘤16例(15mm25mm)。漏诊颈内动脉瘤1例,误诊小脑后动脉瘤1例,诊断 灵敏性为98.3%,诊断特异性为98.3%,诊断准确性为96.7%。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的3D—DSA与3D—CTA技术的对比研究

颅内动脉瘤的3D—DSA与3D—CTA技术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与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3D-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均行3D-DSA 及3D-CTA检查的患者资料,对比分析两者对不同部位、不同大小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结果:本组122例患者共发现143个颅内动脉瘤,其中3D-DSA检出139个,检出率97.2%;3D-CTA检出119个,检出率83.2%。对于多发动脉瘤、不同部位、不同大小动脉瘤两者检出率差异明显,3D-DSA检出率、准确率高于3D-CTA。结论:3D-DSA是诊断颅内动脉瘤最精确的标准。 标签:颅内动脉瘤;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瘤是指颅内动脉的局灶性异常扩大,发病率约为0.9%,约一半以上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于动脉瘤破裂所致[1]。由于其起病隐匿,发病突然,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及时准确的诊断及治疗对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大意义。随着3D-DSA的广泛应用,医生的诊断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3D-DSA依然是颅内动脉瘤诊断的“金标准”[2]。近年来,3D-CTA检查凭借费用低、无创、检查前无需特殊准备等优点越来越受到重视。结合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122例明确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对比分析3D-DSA 与3D-CTA对多发动脉瘤、不同大小及不同部位动脉瘤检出率,为及时准确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明确诊断颅内动脉瘤,并经复查CTA、DSA,介入栓塞或外科手术夹闭证实的122例患者资料,其中男58例,女64例。年龄19~71岁,平均49.3岁,Hunt-Hess分级:0级12例,Ⅰ级42例,Ⅱ级39例,Ⅲ级28例,Ⅳ级1例,Ⅴ级0例。 1.2 研究方法 3D-CTA检查:应用GE lightspeed 16层螺旋CT机扫描,所有检查患者扫描范围均从第一颈椎下缘至颅顶,分别做平扫和增强扫描。增强扫描时自右肘前静脉经高压注射器注射非离子对比剂碘佛醇(320 mgI/ml)100 ml,流率为3~4 ml/秒,延迟时间为20~25秒开始扫描,扫描参数为120 kV,280 mA,原始数据以0.625 mm层厚进行重建。将重建的图像数据传至后处理工作站后,由有经验的CT诊断医师在GE AW4.3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工作;主要采用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VR)和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技术对图像进行分析。 3D-DSA检查:应用飞利浦ALLURA XPER FD 20血管机对患者进行检查。

CTA与DSA诊断40例颅内动脉瘤的效果对比

CTA与DSA诊断40例颅内动脉瘤的效果对比目的:通过比较CT血管成像(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 颅内动脉瘤的效果,探讨两者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以2011年1月-2016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0例疑似颅内动脉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以CTA和DSA进行检查,观察两者影像下动脉瘤体显示情况,对比分析两者动脉瘤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结果:CTA、DSA颅内动脉瘤诊断准确率均为9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诊断灵敏度(96.9%)低于DSA(100%),诊断特异度(100%)高于DSA(9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A、DSA各部位动脉瘤Ⅲ级形态显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CTA、DSA诊断颅内动脉瘤均具备高准确性,但CTA 特异度相对较高,且操作安全无创,可作为筛查颅内动脉瘤的首选影像学手段,阴性者则推荐以灵敏度相对较高的DSA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为临床有效治疗提供可靠影像学依据。 标签:颅内动脉瘤;CT血管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瘤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多为颅内动脉管壁上的异常膨出,好发于大脑动脉环动脉分叉处。颅内动脉瘤破裂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因素,短期出血量大者,死亡率高达75%,生存下来的患者也常因并发颅内水肿、脑梗死等留下后遗症,预后效果差[1]。因此,提高颅内动脉瘤早期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并积极治疗,对于挽救患者生命健康至关重要。CTA和DSA是现阶段临床常用血管疾病诊断技术,文章现以2011年1月-2016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例,对两种影像学诊断方法临床应用的价值和意义进行分析和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1年1月-2016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0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以突发性头痛起病,部分患者伴恶心呕吐、视力模糊、意识障碍等症,CT扫描可见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选病例中,男17例,女23例,患者年龄20~70岁,平均56.4岁。Hunt-Hess分级Ⅰ级10例,Ⅱ级19例,Ⅲ级8例,Ⅳ级3例。 1.2 方法 CTA检查方法:扫描选用仪器GE lightspeed16排CT,层厚1.25 mm,螺距0.75。上机前,叮嘱患者检查时保持头部固定,不要随意移动或做吞咽动作。检查时,患者仰卧位,取非离子造影剂80~120 ml,高压注射器肘正中静脉注射,浓度300 mgI/ml,注射速度3~4 ml/s,扫描范围颅底至中颅窝,螺旋容积扫描,延迟时间14~20 s。扫描所得原始图像上传至工作站,由影像科专业医师剪除干

三维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3D-CTA)在脑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和进展

三维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3D-CTA)在脑动脉瘤诊治中的 应用价值和进展 脑动脉瘤是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发病后致死、致残率极高,亦是引起非外伤 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因此它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就尤为重要。 随着16、64及以上多层螺旋CT的飞速发展,三维CT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angiograghy. 3D-CTA)凭借其无创、检查快速、方便、经济等优点能较好诊断脑动脉瘤,使其 检出率明显增加。日前,3D-CTA作为相对无创的检查方法,在脑动脉瘤诊断方面起重要作用,已成为诊断脑动脉瘤的常用方法。该文将综述3D-CTA成像技术对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及相 关研究进展 1 脑动脉瘤的概述 脑动脉瘤的定义为--脑动脉的局部异常扩张,同时伴有管壁变薄。 以往认为其发生主要由管壁先天性缺陷、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引起,而有学者则认为,血 流动力学因素(如血流剪切力动脉压力和搏动)均参与脑动脉瘤发生过程。脑动脉瘤首次发 生破裂出血后即约有8%-32%患者死亡,1年内残死率在60%以上,2年内残死率在85%以上。早期诊断和治疗脑动脉瘤成为降低病死率及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2 3D-CTA对脑动脉瘤的诊断 2. 1 3D-CTA简介 CTA是经外周静脉快速注入造影剂,通过螺旋CT连续薄层扫描,将所得数据经计算机工作 站处理,重建脑血管及其颅骨结构的三维立体影像,从而诊断脑血管疾病的一种方法。 1980 年Axel等首先提出CTA,由于当时CT设备扫描速度的原因,CTA只能显示局部小范围的血管影像。随着CT设备的发展,16层、64层及以上的螺旋CT应用于临床,使CTA技术用于显 示全身各部位血管结构成为可能。而近些年在多层螺旋CT基础上又开发出了新型的后处理 技术:数字3D-CTA(DSCTA),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获取空间数据相同的平扫和增强扫描2个序列 数据,用工作站上常用工具软件进行像素对像素的减影,得到一组去骨(减影)原始数据,再用这组 数据进行图像后处理,得到DSCTA 图像,进一步提高了颅底区域动脉瘤的检出率和瘤体特征观察。Zouaoui和Lenhart等报道SAH患者3D-CTA 的准确率分别为100%和98%。 Zouaoui等和Velthuis等报道的SAH病例在3D-CTA发现脑动脉瘤后未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直接手术, 手术结果与CTA完全吻合。 2. 2 3D-CTA的成像技术 3 D-CTA常用成像技术包括, ⑴ VR( volnme rendering,容积重建), ⑵ MIP(maximnm intensity projection,最大密度投影), ⑶ SSD(shaded snrface display,表面遮盖显示) ⑷ MPR(mnLiplannar reformation,多平面重建)。 其中V R技术是最复杂的一种重建技术,它是根据容积数据内象素CT值不同,从观察者的 方向对所有象素进行投影并以不同灰阶的形式显不出来,通过对不同结构的色彩编码和使用 不同的透明度,可同时显不表浅和深在结构的影像,因其能进行多角度旋转,故图像具有很 强的三维立体感[1]。

脑血管病颅脑CTA与DSA的比较

脑血管病颅脑CTA与DSA的比较 颅脑血管的病变是引起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若及早诊断,适时选择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及 介入治疗,可显著降低卒中的发病率或脑卒中的再发率。临床上对脑血管病的诊断方法主要 有CT、MRA、CTA、DSA等。本文通过对我院500例脑血管病患者经颅脑CTA与DSA检查的 回顾性对照资料分析,以评价各自的临床诊断价值。 1 资料与分析 1.1临床资料选取2007年1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经CT证实为脑血管病的患者500例。男301例,女199例,年龄41—81岁,平均57岁。临床诊断包括TIA、脑梗塞、脑出 血等。 1.2方法由特检科专科医生使用美国GE Lightspeed 16排螺旋CT,美国MEDRAD高压注射器。 经静脉留置针注入安射力100毫升,速率3.5—4毫升/秒。用Smant软件适时监测。重组成像,对每根血管进行分析,包括两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锁骨下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颈内动脉末端,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及眼动脉,颈内动脉虹吸 部等所有血管的变化情况。颅脑CTA诊断颅内外血管狭窄及瘤样扩张及发育异常的诊断指证 参照参考文献[1]。 CTA检查后1—2周内做DSA检查,采用西门子数字减影机,从股动脉插管,进入主动脉弓 造影,分别从两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插管,进行高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共注入造影剂 100ml安射力,“optiray”,即碘佛醇注射液100ml。 1.3结果分析以DSA为标准,比较颅脑CTA发现相应血管病变的数目,并计算出诊断血管异 常的特异性(CTA与DSA均阴性的血管数和DSA阴性的血管总数之商),敏感性(CTA与DSA均阳性的血管数和DSA阳性的血管总数之商),假阳性(CTA阳性,但DSA阴性的血管 数和CTA阳性的血管总数之商),假阴性(CTA阴性,但DSA阳性的血管数和CTA阴性的血 管总数之商)。分析CTA与DSA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2 结果 图1 女 38岁住院号:133931 CT号:82884 颅脑CTA示烟雾病日期:2009.03.3 检查血管7014条,CTA发现异常血管2525(36%)条,正常4489(64%)条,其中2498条 与DSA所见一致,其中27条CTA诊断为异常,DSA检查正常。DSA发现另外41条血管异常,而CTA检查正常。由此计算出CTA诊断血管病变的敏感性是98.4%,特异性达99.4%。假阳 性是1.1%,假阴性是0.9%。故CTA检查的特异性、敏感性均高,误诊率低。与DSA检查无 显著性差异(P>0.05)。 图2 女 60岁住院号:149169 CT号:71392 颅脑CTA与DSA示动脉瘤日期:2010.01.11 3 讨论 颅脑CTA能为脑血管病异常提供客观的诊断依据,本组资料说明CTA与DSA有很大的一致性。能判断血管的变化情况,且操作简单,方便,无创伤,造价要比DSA低一半。对于急性 脑血管病,生命体征较平稳,碘过敏实验阴性,就可及早进行检查[2]。这是CTA相对DSA的优势。但若CTA判断脑血管病变需介入治疗的,还需进一步再行DSA检查治疗[3]。 DSA能直观地判断病变动脉的异常情况,能准确发现血管病变(如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血 管狭窄及闭塞、动静脉瘘和烟雾病等)的程度和部位。在介入治疗中能引导导管进入靶血管 进行检查和溶栓治疗,所以DSA优于CTA、MRA等其他影像学检查。

头颈部3D-CTA与DSA影像融合技术在神经介入手术中的初步应用

头颈部 3D-CTA与 DSA影像融合技术在神经介入手术中的初步应用 摘要:目的:探究头颈部头颈部3D-CTA与DSA影像融合技术在神经介入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4月收治的头颈CTA检查诊断为血管疾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病变血管进行3D-DSA检查,并将患者3D-CTA图像融合于血管造影机中,分别将2D-DSA和3D-DSA图像进行融合对比,验证CTA与DSA图像位置准确度、血管直径、病变大小的差别。对照组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将头颈3D-CTA 融于血管机,利用3D-CTA实时引导并完成介入治疗相关操作结果:观察组患者头颈CTA与DSA影像融合与2D、3D-DSA影像的匹配度准确。对照组患者例头颈CTA图像可以成功的应用于神经介入操作过程中3D路图的实时引导,准确完成介入手术。两组患者造影剂使用量分别为(66.3±5.8)ml和(105.7±11.4)ml,接受射线照射剂量分别为(925.1±97.8)mGy和(1780.0±305.4)mGy。结论:3D-CTA 影像融合技术对脑血管病的临床诊治的准确度高;并且影像融合技术能够引导神经介入操作。在提高医师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射线辐射量和造影剂使用量,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字:头颈部血管、3D--CTA与DSA影像融合技术、神经介入手术 目前我国的心脑血管性疾病非常常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生活和饮食习惯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也成为了心脑血管疾病中主要的诱因。在我国对于心脑血管的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摄像血管造影进行血管疏通。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技术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诊断提供主要依据。CTA技术通过在血管中注入造影剂,再通过时间优化将多层CT扫描,能够完整地显示主动脉以上的头颈血管影像[1]。本文主要针对在头颈部神经介入手术中3D-CTA与DSA影像融合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CTA与DSA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CTA与DSA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价值研究目的:研究三维CT血管造影(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在 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66例脑血管病患者,分别行脑血管CTA、DSA检查,将两种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CTA检查结果与DSA检查结果比较显示,符合率为96.97%;CTA误诊1例。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K=0.9135,一致性极好,有统计学意义。33例患者共检查血管370支,其中CTA显示异常的93支血管经DSA检查为86支,符合率92.47%;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K=0.8387,一致性极好,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A与DSA两种检查方式均具较高的临床价值,CTA相对无创,方便快捷,可作为脑血管病筛查的首选诊断方法,DSA准确性高,可作为治疗前的诊断方法。 随着医疗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对于脑血管疾病的检查方法也可采用多种方法,常用的有经颅多普勒(TCD)、CTA、三维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及DSA等[1],各种检查方法各具优势,对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临床一直以DSA检查的结果为准,是临床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2],同时DSA在诊断的同时可行介入治疗,是目前公认的最可靠的诊断手段,但DSA检查也有一定的局限性[3],其检查的有创性使许多患者畏而止步,而且DSA检查时间长,费用高,因此一直得不到广泛的应用,相比之下,CTA是临床先进的影像检查工具[3],特别是CTA检查的相对无创性、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费用低等优点,容易被广大患者所接受,本研究通过对本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66例脑血管病患者分别采用CAT与DSA检查,对其诊断价值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66例经DSA检查确诊的脑血管病患者,其中男33例,女33例,年龄23~79岁,平均(54.5±31.5)岁。其中32例疑似脑动脉瘤患者,34例患者为缺血性脑病患者。其中22例因突发头痛呕吐入院,10例突发昏迷入院。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先行螺旋CT检查后再行DSA检查。 1.2 诊断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1995年修订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1.3 检查方法 1.3.1 检查设备Hispeed NX/i 双排螺旋CT(GE公司),软件版本workstation 4.0,层厚2~3 mm,重建层厚1~2 mm,传入AW工作站。DSA检查设备为GE innova 3100IQ。 1.3.2 CAT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自下而上的扫描方向,扫描范围从颈1至颅顶,使用高压注射器(Medrad,stellant,PA)团注85~100 m1非离子型对

DSA和CTA及MR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应用评价

DSA、CTA 及MR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应用评价 文章来源:广东医学院学报 作者:梁远生,陈兵、陈立一、龙霄翱作者单位: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广东湛江524001 【摘要】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目前可用于脑血管造影的检查手段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及核磁共振血管造影,上述造影检查对颅内动脉瘤直观的显现,不仅可以明确诊断而且能指导手术或血管内介入治疗,然而血管造影作为一种颅内动脉瘤的重要筛查手段,但又各有着自已的特点及适用范围,本文对此进行了阐述。【关键词】颅内动脉瘤DSA CTA MRA 颅内动脉瘤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最常见的病因,是一种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的颅内疾病,但若能作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其后果可大为改观[1]。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一直被认为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2],然而由于其侵入性、造影剂过敏和肾毒性,以及可逆的和永久的神经并发症,其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随着CT及MR血管造影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CTA)及核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在颅内动脉瘤检出中的地位越显突出。DSA、CTA及MRA已成为目前公认最有价值的颅内血管检查手段。但它们的设备、原理不甚相同,有各自的优势和弊端,所以深入了解其特性不但是合理选择的前提,而且能为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充分信息和依据。本文对此3种检查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综述。 1 成像原理 DSA是影像增强技术、电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将造影前、后获得的数字图像进行数字减影,在减影图像中消除骨骼和软组织结构,使低浓度的造影剂所充盈的血管在减影中显示出来,有较高的图像对比度。CTA是在静脉内注射造影剂后进行头颅薄层扫描,将影像资料输入计算机,用特殊的软件包如容积重建(volu merendering,VR)、多平面重建(multiplanner reconstruction,MP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 mintensity projection,MIP)、阴影遮盖法(shaded surfacedisplay,SSD)和仿真内窥镜技术(virtual endoscopy,VE)等进行三维影像重建, 特异性地显示脑血管结构。MRA是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中流动血液的流动效应与周围静止组织的自然对比来显示血管,其基本成像原理是流动相关增强效应和相位改变效应,基于两种效应形成两种技术即时间飞跃法(timeof flight,TOF)和相位比较法(phsaecontrast,PC),脑动脉一般较细且迂曲,宜用三维TOF MRA技术[3],扫描后图像经计算机处理使颅内血管显影成像。 2 放射危险性 DSA检查操作中患者及操作者同时须接受长时间及较高剂量X射线辐射。CTA检查中仅患者暴露于射线中,且所需照射量仅为DSA的1/3[4],但仍有一定放射性。而MRA是利用血液流动效应,不需放射线即可获得具有良好对比度的血管影像。 3 简便性 DSA耗时长,平均约1 h,费用高,部分患者难以接受,且需提前预约,是一个需要住院的检查。CTA扫描时间仅需1 min,后期三维重建在计算机工作站进行,平均约30 min,最快仅需10~15 min,可以随时进行,不受时间限制,价格较低,且检查受病情因素限制少,尤其适用于无法耐受DSA、病情危重躁动的患者。MRA虽属于无创检查,但扫描耗时较CTA长(需10 min以上),易受移动及意外因素影响,且机器噪声大可能会导致患者情绪变化引起动脉瘤破裂再出血的可能,尤其不适合危重患者及急诊患者,并且暂不适合体内有磁性金属(如动脉瘤夹、起搏器等)的患者。 4 安全性 DSA作为一种有创性的检查,需行股动脉置管,约0.9%~2.3%的患者可能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如缺血性脑

基于3D-DSA与3D-CTA颅内动脉瘤大小的对比研究

基于3D-DSA与3D-CTA颅内动脉瘤大小的对比研究目的探讨64排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和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3D-DSA)检查动脉瘤的长径和颈宽测量值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1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行3D-CTA和3D-DSA检查的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动脉瘤的长径和颈宽的测量值差异。结果3D-CTA与3D-DSA上动脉瘤最大径均值分别为5.68、5.72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2);3D-CTA与3D-DSA上颈宽测量均值分别为3.01、2.92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D-CTA与3D-DSA上动脉瘤最大径与颈宽的测量值均有明显的相关性(r=0.993、0.975,P<0.01)。结论3D-CTA是动脉瘤形态学特征描述的有效方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 of measured value in aneurysmal long diameter and neck width by 64-row 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3D-CTA)and 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3D-DSA). Methods The data of patients with arterial aneurysm examined by 3D-CTA and 3D-DSA in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 from January 2012 to November 2013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the difference of measured value in aneurysmal long diameter and neck width by these two methods was compared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value of aneurysmal maximum length by 3D-CTA and 3D-DSA was 5.68 mm and 5.72 mm respectively,with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102).The mean measured value of neck width was 3.01 mm and 2.92 mm respectively,with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1).There was apparent correlation of aneurysmal maximum length and measured value of neck width by 3D-CTA and 3D-DSA respectively(r=0.993,0.975,P<0.01). Conclusion 3D-CTA is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describe the morphological feature of arterial aneurysm. [Key words] Intracranial aneurysm;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Measured value 颅内动脉瘤是常见的病变,据报道成人发病率为1%~5%。在美国每年>20万人发生非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破裂是最常见的原因,约占80%[1],有文献报道,入院前死亡率达12.4%[2]。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3D-DSA)是颅内动脉瘤检查的金标准,但其是一种侵入性、耗时长、技术要求高的检查方法,且有一定的风险[3-4]。三维CT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3D-CTA)对颅内动脉瘤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动脉瘤的形态特征显示良好,可以显示动脉瘤的颈部、载瘤动脉等,还可进行定量测量,利用这些指标可对颅内动脉瘤的破裂风险进行评估[5-9]。本文主要对比3D-DSA与3D-CTA测量颅内动脉瘤的大小。 1 资料与方法

双源CTA与传统DSA在头颈部血管成像技术中的应用比较

双源CTA与传统DSA在头颈部血管成像技术 中的应用比较 【摘要】目的通过与传统DSA比较,探讨双源CTA在头颈部血管成像技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0例临床怀疑头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患者,均进行双源CTA检查与传统DSA检查,将两种方法对头颈部血管成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种方法均能显示40例患者正常颈内动脉、颅内主干、主要分支,两者在显示异常病变血管方面却有不同。结论与DSA相比,CTA对头颈部动脉血管内的软斑块、钙化斑块及<5mm动脉瘤通过强大的后处理软件技术,多方位观察对颈内动脉病变有更全面的评价,在临床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头颈部动脉血管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双源CT血管成像作为一种安全、经济、简便、风险小、无创性的影像检查技术,对头颈部动脉血管病变检出率进一步提高,在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本文通过与传统DSA比较,探讨双源CTA在头颈部血管成像技术中的应用价值。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材料选取2008年5月-2009年5月临床怀疑头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患者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31~83岁,平均62岁。 1.2CTA检查 Definition 双源CT机,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

,下颌骨向上微抬,避免在血管造影时下颌骨产生伪影,嘱咐患者头颈部不要移动。选择机器内部设定的扫描程序。先行患者颈部正侧位定位像扫描,扫描范围从主动脉弓至Willis环上方,先进行常规平扫。随后在常规平扫扫描范围和扫描程序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增强扫描,根据双源CT造影剂智能跟踪软件Bolus tracking扫描技术,选择好触发阈值和兴趣区。高浓度非离子对比剂碘普罗胺( 370mgI·mL -1),经右肘静脉注射,注射速率3.5~4.5mL·s-1。 A筒注射对比剂总量60~90mL,中间无间隔等速率注射B筒内的生理盐水30~40 mL·s-1 。 mm×0.6mm,层面,机架旋转时间0.33s,螺距为0.3~1.2,重建层厚0.75mm,重建间隔0.3~0.75 mm,卷积函数H30f,管电流280~330mAs, 管电压为100~120kVp,扫描时间约为7~12s。 In Space三维处理软件技术,通过MIP、CPR、MPR、VR等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来显示血管。 1.3DSA检查使用Philips V5000血管造影机,通过多角度投照,获取头颈部动脉血管的正侧位和双斜位像。40 例患者行检查时先从一侧颈总动脉以3~4mL·s-1的速度注射非离子对比剂(Ominpaque 300mgI·mL-1)6~8mL成像,随后以同样的检查方法获取另一侧颈总动脉图像。 1.4检查结果评价检查结果均由两名有经验的影像诊断医师以双盲法进行评价,将均完成头颈部动脉血管CTA与DSA检查的40 例患者结果进行对照。2结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