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教案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教案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教案

讲课人:

讲课时间:

讲课内容: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临床上左心衰竭最为常见,单纯右心衰竭较少见。左心衰竭后继发右心衰竭而致全心衰者,以及由于严重广泛心肌疾病同时波及左、右心而发生全心衰者临床上更为多见。心力衰竭的治疗应包括防止和延缓心衰的发生;缓解临床心衰患者的症状,改善其长期预后和降低死亡率。

(一)治疗原则和目的

心衰的治疗应包括防止和延缓心衰的发生;缓解临床心衰患者的症状,改善其长期预后和降低死亡率。为此,必须从长计议,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对各种可导致心功能受损的危险因素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的早期治疗;调节心力衰竭的代偿机制,减少其负面效应;对临床心衰患者,除缓解症状外,还应达到以下目的:①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②阻止或延缓心肌损害进一步加重;③降低死亡率。

(二)治疗方法

1.病因治疗

(1)基本病因的治疗:对所有有可能导致心脏功能受损的常见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在尚未造成心脏器质性改变前即应早期进行有效的治疗。如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目前已不困难;药物、介入及手术治疗改善冠心病心肌缺血;慢性心瓣膜病以及先天畸形的介入或换瓣、纠治手术等,均应在出现临床心衰症状前进行。 (2)消除诱因:常见的诱因为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心律失常(特别是心房颤动)是诱发心力衰竭的常见原因,应积极治疗。潜在的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等也可能是心力衰竭加重的原因,应注意检查并予以纠正。

2.一般治疗

(1)休息:控制体力活动,避免精神刺激,降低心脏的负荷,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但长期卧床易发生静脉血栓形成甚至肺栓塞,同时也使消化功能减低,肌肉萎缩。因此,应鼓励心衰患者主动运动,根据病情轻重不同,从床边小坐开始逐步增加症状限制性有氧运动,如散步等。

(2)控制钠盐摄入:心衰患者血容量增加,且体内水钠潴留,因此减少钠盐的摄入有利于减轻水肿等症状,但应注意在应用强效排钠利尿剂时,过分严格限盐可导致低钠血症。

3.药物治疗

(1)利尿剂的应用:利尿剂是心力衰竭治疗中最常用的药物,通过排钠排水减轻心脏的容量负荷,对缓解淤血症状,减轻水肿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对慢性心衰患者原则上利尿剂应长期维持,水肿消失后,应以最小剂量无限期使用。但是不能将利尿剂作单一治疗。电解质紊乱是长期使用利尿剂最容易出现的副作用,特别是高血钾或低血钾均可导致严重后果,应注意监测。特别注意监测血钾、血钠变化。

(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除了发挥扩管作用改善心衰时的血流动力学、减轻淤血症状外,更重要的是降低心衰患者代偿性神经-体液的不利影响,限制心肌、小血管的重塑,以达到维护心肌的功能,推迟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进展,降低远期死亡率的目的。

(3)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目前,认为在临床上所有有心功能不全且病情稳定的患者均应使用β受体阻滞剂,除非有禁忌或不能耐受。应用本类药物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短时间内缓解症状,而是长期应用达到延缓病变进展减少复发和降低猝死率的目的。由于β受体阻滞剂确实具有负性肌力作用,临床应用仍应十分慎重。β受体阻滞剂的禁忌证为支气管痉挛性疾病、心动过缓、二度及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

(4)正性肌力药:

洋地黄类药物;在利尿剂,ACE抑制剂(或ARBs)和β受体阻滞剂治疗过程中持续有心衰症状的患者,可考虑加用地高辛。但对不同病因所致的心力衰竭对洋地黄的治疗反应不尽相同。对于心腔扩大舒张期容积明显增加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较好。这类患者如同时伴有心房颤动则更是应用洋地黄的最好指征。

(5) 血管扩张剂:对于慢性心衰已不主张常规应用,更不能用以替代ACE

抑制剂。仅对于不能耐受ACE抑制剂的患者可考虑应用小静脉扩张剂和扩张小动脉的α1受体阻断剂。

4.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由于心室舒张不良使左室舒张末压升高,而致肺淤血,多见于高血压和冠心病,但这两类患者也还可能同时存在收缩功能不全亦使左室舒张末压增高。最典型的舒张功能不全见于肥厚型心肌病变。

5.“顽固性心力衰竭”及不可逆心力衰竭的治疗

“顽固性心力衰竭”又称为难治性心力衰竭,是指经各种治疗,心衰不见好转,甚至还有进展者,但并非指心脏情况已至终末期不可逆转者。对不可逆CHF 患者大多是病因无法纠正的,如扩张型心肌病、晚期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肌情况已至终末状态不可逆转。其唯一的出路是心脏移植。限于我国目前的条件,尚无法普遍开展。

教案-西医综合-慢性心力衰竭

教案

3.临床表现 临床上左心衰竭最为常见,单纯右心衰竭较少见。左心衰竭后继发右心衰竭而致全心衰者,以及由于严重广泛心肌疾病同时波及左、右心而发生全心衰者临床上更为多见 左心衰竭以肺淤血及心排血量降低表现为主 呼吸困难:表现为程度不同的呼吸困难,引起呼吸困难的运动量随心衰程度加重而减少。由轻到重,可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甚至出现心源性哮喘。 咳嗽、咳痰、咯血:咳嗽、咳痰是肺泡和支气管黏膜淤血所致,常于夜间及活动后发生,坐位或立位时咳嗽可减轻,白色浆液性泡沫状痰为其特点,偶可见痰中带血丝。 心排血量降低导致的症状:乏力、疲倦、头晕、心慌是心排血量不足,器官、组织灌注不足及代偿性心率加快所致的主要症状。 体征 : 肺部体征:肺毛细血管压增高,液体渗到肺泡而出现肺部湿性啰音。随病情由轻到重,肺部啰音可从局限于肺底部直至全肺。 心脏体征:除基础心脏病的固有体征外,慢性左心衰的病人一般均有心脏扩大(单纯舒张性心衰除外)、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及心尖区闻及舒张期奔马律。 右心衰竭以体静脉淤血的表现为主:(1)消化道症状:胃肠道及肝脏淤血引起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是右心衰最常见的症状。 (2)呼吸困难:均有呼吸困难,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但无端坐呼吸和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右心衰竭体征 :(1)水肿:首先出现于身体最低垂的部位,常为对称性和可压陷性。 (2)颈静脉征:颈静脉搏动增强、充盈、怒张是右心衰时的主要体征,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则更具特征性。 (3)肝脏肿大。 (4)有周围性发绀表现。 (5)心脏体征:除基础心脏病的相应体征之外,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此外,右心室显著扩大时,可出现三尖瓣相对性关闭不全的反流性杂音。 全心衰竭:同时具有左、右心衰的表现。但继发于左心衰后形成的右心衰,由于右心排血量减少,因此肺淤血的症状、体征反而有所减轻。扩张型心肌病等表现为左、右心室同时衰竭者,肺淤血征往往不很严重,左心衰的表现主要为心排血量减少的相关症状和体征。 辅助检查 X线检查:是确诊左心衰竭肺水肿的主要依据,并有助于心衰和肺部疾病的鉴别。超声心动图:能准确地提供各心腔大小变化及心瓣膜结构及功能情况,方便快捷的评估心功能和判断病因,是诊断心力衰竭最主要的辅助检查。反映收缩功能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50%,LVEF≤40%为收缩期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心电图检查: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 -0.04mm.s(负值增大),提示左房负荷过重。 左心衰竭:1.有明确的器质性心脏病病史和左心室扩大及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 2.具有劳力性呼吸困难、或端坐呼吸、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三个特

教案名称:第二节 心力衰竭

教案名称:第二节心力衰竭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XXX版医学教材,对心力衰竭的病因、病理生理、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教材中涵盖了心力衰竭的基本概念、分类、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等方面的知识,同时结合了相关前沿研究,对心力衰竭的最新诊疗进展进行了介绍。 二、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大学医学类专业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但对于心力衰竭方面的知识尚不熟悉。学生年龄在18-22岁之间,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求知欲,但需要引导和启发。在性别方面,男女比例大致相当。在学习背景方面,学生可能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学校,具有不同的学习习惯和特点。 三、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心力衰竭的病因、病理生理、诊断标准及治疗 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诊断和治疗心力衰竭的能力,能够制 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关注和关爱 之心,增强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心力衰竭的病因、病理生理、诊断标准及治疗方 法。

2.教学难点:如何准确诊断和治疗心力衰竭,如何制定科学合理 的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 五、教学对象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大学医学类专业的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但对于心力衰竭方面的知识尚不熟悉。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六、教学任务分析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心力衰竭的基本知识,包括病因、病理生理、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同时,学生还需要了解心力衰竭的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知识,为后续的临床实践打下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以提高其综合素质。 七、教学方法 本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课堂讲授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板书等手段进行讲解;学生讨论则通过小组合作、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实践操作则利用实验室和校医院等场所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反馈和参与,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八、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包括收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实验器材和材料等。同时,还需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知识水平、兴趣爱好等,以便更好地进行授课。

心力衰竭教案

教案概要(一)

教案续页

临床表现(20分钟) 实验室检查(10分钟)

慢性心功能不全:根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不难诊断 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类型:左、右或全心功能不全,收缩性、舒张性心功能不全 心功能不全的程度:心功能不全分级 主观分级:I、n、川、W级( NYHA 客观评定:A、B、C D级病因诊断 心功能分级及客观评价 DDx 急性支气管哮喘:心源性哮喘须与之鉴别 右心衰须与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肝硬化鉴别 Tx 治疗目的 缓解症状----纠正血流动力学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运动耐量延长 寿命----防止心肌损害加重 治疗方法病因治疗:去除或限制病因,消除诱因。 一般治疗:休息、限盐、限水基 础治疗:强心、利尿、扩管 治疗进展:ACEI ( ARB )、BB ALD-R拮抗剂、三腔起搏器、心脏移植 利尿剂 机制----降低前负荷分类----排钾类和保钾类 速尿:排K,速、强;IV、PQ急性和重度心功不全; NB: 低钾、低血 压 HCT :排K类,PQ缓较和; NB 低钾、高血糖、UA增高、血脂异常 螺内酯:保K类,PQ更缓慢; NB 高钾 排钾类和保钾类可联用,小剂量间断用注意:电解质紊乱(低K低 Na等) 常用制剂: ①排钾利尿: HCT , PQ 25 - 50mg 2 — 3 次 /d ; furosemide , P0或 IM, 20mg, 2 — 3 次/d,亦 IV,强效 ②保钾利尿,spironlactone , PO 20mg 3 次/d 扩管剂 M——扩张A、V,降低前后负荷类型-----扩张A、扩张V、扩张A V 扩张 V:硝酸酯类---肺淤血,各型均可诊断标准(10 分钟) 鉴别诊断(10 分钟) 治疗(40 分钟)

慢性心力衰竭健康教育 文档

慢性心力衰竭健康教育 一、概述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由于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低下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呼吸困难、疲乏和液体潴留。心衰按发病缓急可分为慢性心衰和急性心衰。 二、治疗原则 1、病因治疗 (1)控制高血压,应用药物、介入或手术治疗改善冠心病心肌缺血。 (2)消除诱因积极选用适当抗生素控制感染。 2、药物治疗 (1)利尿剂利尿剂通过排钠排水减轻心脏的容量负荷,是心衰治疗中最常用药物 (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 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是目前治疗慢性心衰的首选用药, 从小剂量开始至适量后长期维持终生服用。常用药物有卡托普利、贝 那普利、培哚普利等。 ②血管紧张素受抗体拮抗剂(ARB)当心衰病人因ACEI引起的干咳而 不能耐受时,可改用ARB。常用药物有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 坎地沙坦等。 ③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是应用最广泛的醛固酮拮抗剂。 (3)B受体阻滞剂常用药物有美托洛尔、比索洛尔。 (4)正性肌力药物 ①洋地黄类药物常用药物有地高辛、西地兰等。 ②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常用药有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米力农。(5)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多用于不能耐受ACEI和ARB治疗的病人。 3、运动锻炼所有稳定的慢性心衰并且能够参加体力适应计划者,都应当考虑 运动锻炼,运动锻炼应与药物治疗相结合。 4、室性心律失常与猝死的预防左心室扩大和左心室射血分数低的病人常伴有 心动过速,而所有类型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病人的猝死率很高。 5、舒张行心力衰竭的治疗对于肺淤血症状明显者,可适量应用硝酸酯制剂或 利尿剂降低前负荷;在无收缩功能障碍的情况下,禁用正性肌力 药。 6、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寻找潜在的原因并设法纠正,同时调整心衰用药, 可考虑强效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硝酸甘油)和正性肌力药物(多 巴胺、多巴酚丁胺和米力农联合应用。 三、健康指导 1、保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应用适量的镇静药和安眠药。 2、积极治疗原发病,注意避光心衰的诱发因素。呼吸系统感染是心力衰竭 化的重要诱因,有感染征兆及时就医。

心力衰竭的教案

心力衰竭的教案 教案标题:心力衰竭的教案 教案目标: 1. 了解心力衰竭的定义、病因和症状。 2. 理解心力衰竭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3. 掌握心力衰竭的预防和管理方法。 4. 培养学生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关爱和同情心。 教学内容: 1. 什么是心力衰竭: a. 定义: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身体器官缺血和缺氧。 b. 病因: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等。 c. 症状:呼吸困难、疲劳、水肿等。 2. 心力衰竭的分类: a. 根据心脏收缩功能分为收缩性心力衰竭和舒张性心力衰竭。 b. 根据心脏左右侧受累分为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 3. 心力衰竭的预防和管理: a. 预防措施:定期体检、控制高血压、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b. 管理方法:药物治疗、手术干预、心脏康复等。 4. 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 a. 了解心力衰竭患者的特殊需求和生活质量问题。 b. 提供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 c. 教授患者和家属如何正确使用药物和监测病情。

教学活动: 1. 群体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心力衰竭的定义、病因和症状。 2. 视频观看:观看心力衰竭患者讲述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挑战。 3. 小组研究:分组研究心力衰竭的预防和管理方法,并展示研究成果。 4. 角色扮演:学生分角色扮演心力衰竭患者和护理人员,模拟实际情境。 5. 专家讲座:邀请心脏病专家进行讲座,介绍心力衰竭的最新治疗方法。 评估方法: 1. 学生小组展示研究成果,评估其对心力衰竭预防和管理的理解。 2. 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关爱和同情心。 3. 书面测试:考察学生对心力衰竭定义、病因和症状的理解。 教学资源: 1. PowerPoint演示文稿:包含心力衰竭的定义、病因、症状等内容。 2. 视频素材:展示心力衰竭患者的真实生活故事。 3. 研究材料:提供心力衰竭的预防和管理方法的相关文献资料。 4. 专家讲座材料:包括心力衰竭的最新治疗方法和研究成果。 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关心心力衰竭患者并提供支持。 2. 组织参观当地医院心脏科,了解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过程。 3. 邀请心力衰竭康复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讲座,介绍康复的重要性。 以上教案旨在提供一个基本框架,你可以根据具体教学需求进行调整和修改。

心衰病中医诊疗方案

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方案 (2022 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 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医内科学》 (张伯礼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年出版)。 (1) 以胸闷气喘、心悸、水肿为主症。 (2) 早期表现为劳苦后气短心悸,或者夜间突发喘咳惊悸、端坐后缓解。随着病 情 发展心悸频发,动则喘甚,或者端坐呼吸,不能平卧,水肿以下肢为甚, 甚则全身水肿。常伴乏力、腹胀等。 (3) 多有心悸、胸痹、真心痛、心痹(风湿性心脏病)、心瘴(心热病) 等病史。 2. xx 诊断标准 指南》。 (1) 主要条件: ①阵发性夜间呼吸艰难或者端坐呼吸;②颈静脉怒张;③肺部罗音;④心脏扩大; ⑤急性肺水肿;⑥第三心音奔马律;⑦静脉压增高>1.57kpa(16cmH 2O);⑧循环时间>25 秒;⑨肝颈静脉返流征阳性。 (2) 次要条件: ① 踝部水肿;②夜间咳嗽活动后呼吸艰难;③肝肿大;④胸腔积液;⑤ 肺活量降低到最大肺活量的;⑥心动过速;⑦治疗后5 天内体重减轻〉 4.5kg。 同时存在2 个主项或者1 个主项加2 个次项,即可诊断为心力衰竭。 超声心动图指标:

①收缩功能: 以收缩末及舒张末的容量差计算射血分数( EF 值),虽不够精确,但方便实用。正常EF 值>50%,运动时至少增加5% 。②舒张功能: 目前大多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二尖瓣血流频谱间接测定心室舒张功能,心动周期中舒张早期心室充盈速度最大值为E 峰,舒张晚期心室充盈最大值为A 峰,E/A 为两者之比值。正常人E/A 值不应小于1.2,中青年应更大。舒张功能不全时,E 峰下降,A 峰增高,E/A 比值降低。 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分级标准: 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方案,主要是根据患者白觉的活动能力划分为心功能四级,心力衰竭三度: I 级(心功能代偿期): 患者患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普通活动不引起疲惫、心悸、呼吸艰难或者心绞痛。参考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22 年发布的〈〈中国心力 衰竭诊断和治疗II 级( I 度心衰): 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歇息时无白觉症状、但平时普通活动下可浮现疲惫、心悸、呼吸艰难或者心绞痛。 HI 级(n 度心衰): 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普通活动即引起上述的症状。 W 级(HI 度心衰): 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歇息状态下也浮现心衰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二)证候诊断 1. 慢性稳定期 参照〈〈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专家共识》 (2022 年)和〈〈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

心力衰竭教案

心力衰竭教案 心力衰竭教案 授课题目:心力衰竭 授课时间:30分钟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心力衰竭的概念和分级。 2.熟悉心力衰竭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3.掌握心力衰竭的护理和生活护理。 重点:心力衰竭的概念、临床表现和护理。难点: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和用药护理。

主要参考资料:内科护理学第五版。 教学过程: 1.简单介绍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引导学生进入研究状态(1分钟)。 2.介绍心力衰竭的概念和分级(3分钟):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低下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疲乏和液体潴留。心力衰竭分为急性和慢性心衰,按发生部位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心功能分级有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 3.介绍心力衰竭的分类和临床表现(6分钟): 慢性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和诱因有很多,临床表现和体征包括疲劳、心悸、气喘、心绞痛等。治疗原则是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诱因,减轻心脏负荷,增强心肌收缩力。治疗目标是

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阻断神经内分泌激活和心室重塑,降低心衰死亡率和住院率,延长病人寿命。 4.介绍心力衰竭的护理和生活护理(6分钟): 心力衰竭的护理包括监测病情变化、控制液体摄入和排出、合理用药、定期随访等。生活护理包括饮食调理、适当运动、避免过度疲劳、合理休息等。 5.介绍常用药物(8分钟): 常用药物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洋地黄类药物等。 教学形式: 讲解+多媒体+图片 课后体会:

通过本次课程,我深刻认识到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和护理的重要性,也了解了常用药物的作用和注意事项。希望今后能够更好地应对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工作。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教案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教案 讲课人: 讲课时间: 讲课内容: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临床上左心衰竭最为常见,单纯右心衰竭较少见。左心衰竭后继发右心衰竭而致全心衰者,以及由于严重广泛心肌疾病同时波及左、右心而发生全心衰者临床上更为多见。心力衰竭的治疗应包括防止和延缓心衰的发生;缓解临床心衰患者的症状,改善其长期预后和降低死亡率。 (一)治疗原则和目的 心衰的治疗应包括防止和延缓心衰的发生;缓解临床心衰患者的症状,改善其长期预后和降低死亡率。为此,必须从长计议,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对各种可导致心功能受损的危险因素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的早期治疗;调节心力衰竭的代偿机制,减少其负面效应;对临床心衰患者,除缓解症状外,还应达到以下目的:①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②阻止或延缓心肌损害进一步加重;③降低死亡率。 (二)治疗方法 1.病因治疗 (1)基本病因的治疗:对所有有可能导致心脏功能受损的常见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在尚未造成心脏器质性改变前即应早期进行有效的治疗。如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目前已不困难;药物、介入及手术治疗改善冠心病心肌缺血;慢性心瓣膜病以及先天畸形的介入或换瓣、纠治手术等,均应在出现临床心衰症状前进行。 (2)消除诱因:常见的诱因为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心律失常(特别是心房颤动)是诱发心力衰竭的常见原因,应积极治疗。潜在的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等也可能是心力衰竭加重的原因,应注意检查并予以纠正。 2.一般治疗 (1)休息:控制体力活动,避免精神刺激,降低心脏的负荷,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但长期卧床易发生静脉血栓形成甚至肺栓塞,同时也使消化功能减低,肌肉萎缩。因此,应鼓励心衰患者主动运动,根据病情轻重不同,从床边小坐开始逐步增加症状限制性有氧运动,如散步等。 (2)控制钠盐摄入:心衰患者血容量增加,且体内水钠潴留,因此减少钠盐的摄入有利于减轻水肿等症状,但应注意在应用强效排钠利尿剂时,过分严格限盐可导致低钠血症。 3.药物治疗

教案心力衰竭

教案心力衰竭 教学课题:急性心力衰竭护理学 姓名:XXX学号:01-0641-255单位:XXX教学课题 教科书名称 及章、节、页码 等) 急性心力衰竭护理学 第八章脏器功能衰竭 第一节急性心力衰竭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卫生部,规划教材,《急危重症护理学》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脏器功能衰竭,第113-—116页,人民卫生版社,第二版,2008.11. 1.了解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及诱因 2.掌握急性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 3.掌握急性心力衰竭的救治与护理 课程类型理论教学 教具 直观教具、图多媒体;PPT课件(包括心脏生理解剖图、心脏循环图解,心力衰竭患表、模型、实验者症状图片等);

(心力衰竭临床表现、发作特点、护理措施及用药)视频。仪器等) 教学过程及时 间分配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的运 用 提问讨论 5分钟 通过系统回 顾,分析总结。 指出急性心力 衰竭病人的病 因、病理、临 床表现、治疗 特点,从而让 护生领会病人 的整体护理精 髓。 1讲解和讨论

2视频增加直 观认识教学目的 一、复发问1.什么是急性心力弱竭,临床表现? 2.心脏的血液循环? 2、新课讲授一.课程导入 随着抢救医学的发展,抢救护理学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抢救护理学是以拯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率、促进患者康复、削减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的。同时它又是以现代医学学科、护理学专业理论根蒂根基研究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护理和科学办理得一综合使用学科。随着现代医疗设备的使用,促进了重症监护室的发展建立。为了适应现代护理需求,提高护士团体素质及掌握危急重症护理技术的前提,是护士必须对各种危急重症疾病根蒂根基理论、根本技术比如疾病的产生、发展、病因及发病机制、非凡检查办法、治疗手段和疾病的转归先有认识和理解,才能因病施护、才能为病人采纳正确、及时的护理。针对护生的临床着手能力,监护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必须在理论讲授进程中,使用知识的系统回顾进修,接洽实践。运用多种讲授办法,将以往的心血管的解剖知识、生理知识、病理知识融会。使学生加深理解。由浅入深的向学生灌注专业知识。急性心力弱竭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以急性左心衰

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培训教案

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培训教案 一、背景介绍 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功能受损,心脏无法 有效泵血,导致全身器官功能异常。心力衰竭病人需要专业的护理来 帮助其管理病情、减轻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二、目标 为心力衰竭病人提供全面的护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 技能,以提供有效的护理服务。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 (一)理论知识培训 1. 心力衰竭的定义和病因 介绍心力衰竭的定义和常见病因,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等。 2. 心力衰竭的分类和症状 详细解释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的分类及其典型症状,包括呼吸困难、水肿、疲劳等。 3. 心力衰竭的诊断和评估 介绍心力衰竭的常用诊断方法,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以及评 估指标,如NYHA心功能分级评估等。 4. 心力衰竭的治疗和护理

讲解针对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方法,包括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并重点强调护理措施,如定期监测体征、控制液体摄入等。 (二)案例分析和讨论 1. 案例一:老年心力衰竭患者 通过分析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特点和病情,讨论护理干预的重点和方法。 2. 案例二:青年心力衰竭患者 通过分析青年心力衰竭患者的特点和病情,讨论护理干预的重点和方法。 (三)实践操作培训 1. 常见药物的使用方法 演示如何正确给心力衰竭病人使用常见药物,包括口服药物和注射用药。 2. 护理技巧培训 培训护理人员掌握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技巧,包括心肺复苏技能、导尿技巧、皮肤护理等。 四、教学资源

1. 图片和图表:提供关于心力衰竭的图文资料,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2. 案例分析模板:提供案例分析模板,让护理人员通过实际病例分析,加深对护理干预的理解。 3. 药物演示模型:使用药物演示模型,让护理人员了解不同药物的使用方法。 五、教学评估 在培训结束后进行评估,包括理论知识测试、实操技能考核和案例分析报告。 六、教学反馈与总结 根据学员的反馈,及时修正培训计划,总结教学经验,为未来的护理培训提供参考。 七、结语 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培训是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通过本教案的培训,希望护理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心力衰竭的护理知识和技能,更好地为心力衰竭病人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

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教案

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教案课程教案: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 课题及课时: 课题: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 课时:2 教学目标: 1.熟悉心力衰竭的定义、基本病因和诱因。 2.掌握急性肺水肿的抢救配合要点。 3.掌握常用护理诊断及措施。 4.能够为模拟病人提供保健指导。 5.能够按护理程序进行整体护理。 教学要点: 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治疗和护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和诊治要点。

难点:洋地黄的作用、副作用、适应症和禁忌症。 教学手段与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 心功能不全(cardiac n),又称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原发的心脏损害(绝大多数为心肌收缩力减弱、心室舒张受损或排血受阻),导致心排血量减少,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一种综合征。临床上主要特征为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 淤血的表现。故又称充血性心衰(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常是各种原因所致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 注:心功能不全——经器械检查如超声心动图等提示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已不正常,而尚未出现临床症状的状态。心力衰竭——指伴有临床症状的心功能不全。 类型: 按发展速度:急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多数)。

按发生部位: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全心衰竭。 一、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又称慢性心功能不全,是由于各种慢性心肌病变和长期心室负荷过重,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静脉回心血量不能充分排出,引起静脉系统淤血和动脉系统灌注不足,而发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本病是大多数心血管病的最终归宿,也是最主要的死因。我国过去以心瓣膜病为主,但近年其比例下降而高血压、冠心病的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 病因与发病机理] 一)基本病因: 1.原发性心肌损害: ①缺血性心肌损害:冠心缺血或心梗为最常见原因之一。 ②心肌炎和心肌病:以病毒性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最 常见。 ③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以糖尿病心肌病最常见,其他 如B1缺乏及心肌淀粉样变性等均罕见。 2.心室负荷过重:

《心力衰竭》教学设计

《心衰病人的护理》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心衰病人的护理》是人卫版教材《内科护理学》第三章第二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循环系统相关的解剖、生理、及病理知识,并在上次课里学习了循环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和体征的护理,这都为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心力衰竭是目前临床的多发病、常见病,并且本节之后的内容中,又会涉及到很多疾病直接或间接导致心力衰竭;同时,心力衰竭也是护士资格证考试的必考内容。因此本节在整个教材的地位非常重要。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特点,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慢性心衰的病理生理改变;熟悉慢性心衰的概念、病因及诱因;掌握慢性心衰病人的身体状况 2、能力目标:学会结合病史及病情对患者进行健康评估 3、情感目标:体会心衰病人的疾苦,并在以后临床实践中体谅、爱护病人 三、教学的重、难点 其中教学重点是慢性心衰病人的身体状况 因为心衰病人的身体壮况是护士资格证考试的重点内容。掌握了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接下来将学习的心衰病人的治疗和护理打下基础。为将来从事护理工作能起到很重要的指导工作 教学难点: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改变 将这部分内容归入难点,是因为学生基础知识环节薄弱,很难掌握。 四、说教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讲授法+直观演示法 讲授法能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说明、分析、论证、描述、设疑、解疑等教学语言,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科学知识。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完成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三项职能。是这节课主要的教学方法。但单纯使用讲授法,易使课堂教学显得简单乏味,不易唤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又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 而讲授法加上图片投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并且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 2、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法

心力衰竭教案

课程:内科学授课教师:肖方毅

教案概要

心力衰竭的定义(Defination of heart failure) 充血性心力衰竭:通常指伴有肺循环和(或)体循环被动充血的临床症状的心功能不全。 一、心力衰竭的病因(Etiology of heart failure) 心力衰竭的关键环节是心输出量的绝对减少或相对不足,而心输出量的多少与心肌收缩性的强弱、前负荷和后负荷的高低以及心率的快慢密切相关。因此,凡是到能够减弱心肌收缩性、使心脏负荷过度和引起心率显著加快的因素都可能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 (一)原发性心肌舒缩功能障碍(Primary myocardial dysfunction) 1.原发性弥漫性心肌病变 如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心肌梗塞等,由于心肌结构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损害了心肌收缩的物质基础故心肌的收缩性减弱。此时是否出现心力衰竭,关键取决于心肌病变的程度、速度和范围。若病变轻、范围小或发展缓慢时,通过机体的代偿,病人可长期处于心功能不全的代偿阶段;若病变重、范围广、发展迅速,可导致急性心力衰竭。 2.能量代谢障碍 心脏要保持其正常的泵功能,必须有充足的ATP供应。ATP主要依赖于底物的有氧氧化。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重度贫血以及心肌肥大时,心肌因长期供血绝对减少或相对不足而缺氧,心肌能量生成障碍,从而导致心肌收缩性逐渐减弱,以致最后引起心力衰竭。维生素B1是丙酮酸脱羧酶的辅酶,当体内含量不足时,ATP生成减少。此外,如果同时伴有能量利用障碍,则更易发生心力衰竭。常见的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见表9-1。 表9-1 常见的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 (二)心脏负荷过度(Overload of heart) 心脏负荷分压力负荷和容量负荷。

心内科教学大纲教学内容

第三篇循环系统疾病 第一章总论(自学) 第二章心力衰竭 【目的要求】 掌握:心力衰竭的定义、病因、病理生理和临床类型。 【教学内容】 一、病因基本病因,诱发因素。 二、病理生理心衰代偿机制,体液因素变化,舒张功能改变,心肌损害和心室重构。 三、临床类型急性和慢性,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收缩性和舒张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分四级。 【教学方法】 提问和讲述法 【授课时数】 2学时 【实习内容】 一、结合不同类型心力衰竭典型病例,加深对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的掌握。 二、通过重症病例的见习,增强对急性心衰的了解。 第一节慢性心力衰竭 目标要求

掌握:慢性心力衰竭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判断心力衰竭程度的标准,慢性心衰的治疗原则,药物的合理应用。 了解:本病的机制、并发症、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的应用及治疗指南。 教学内容 1、流行病学 2、临床表现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全心衰竭。 3、实验室等检查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检查,有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查。 4、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并做出心脏功能的分级诊断。 (2)鉴别诊断:左心衰与肺疾病、呼衰、支气管哮喘鉴别,右心衰与心包积液、肾炎、肝硬化鉴别。 5、治疗 (1)治疗原则: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防止心肌损害进一步加重,降低死亡率。 (2)治疗方法: ①、病因治疗,消除诱因。减轻心脏负荷、休息、限钠,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的应用。 ②、洋地黄制剂和非洋地黄类强心剂的应用。 ③、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相关药物的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 ④、舒张期心力衰竭和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3)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指南。 第二节急性心力衰竭 目标要求 掌握:急性左心衰的概念、临床表现、抢救方法。 了解: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

心力衰竭教案教案

第十四章 心力衰竭 一、概述(15分钟,熟悉) 心脏是机体重要的生命器官,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并且正常的心脏有 强大的代偿适应能力,剧烈运动时心率加快,心收缩能力加强,心输出量增加,来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正常人最大心输出量可达20L/min,是基础代谢时的4倍。 (一)概念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指各种致病因素导致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使心输出量相对或绝对减少,以至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这样的一个全身性病理过程。临床上出现体循环肺循环淤血、动脉系统血液灌流不足的各种症状和体征。 心肌收缩性与舒张性减弱是心衰的主要矛盾;心输出量减少和静脉回流受 阻是心衰各种病理变化的基础;心输出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是心衰的重要标 志。 心功能不全与心力衰竭本质相同,前者包括了早期的代偿与晚期的失代偿 整个过程,后者是前者的晚期。 (二)病因 发病原因P191表13 — 1 1.原发性心肌舒缩功能障碍(心肌衰竭) (1)心肌病变:心肌炎、心肌病、心肌中毒、心肌梗死、心肌纤维化与 心肌受损的部位、面积与速度有关。

(2)代谢异常:缺血缺氧(冠脉硬化、严重贫血、低血压、休克),维生素B1 (硫胺素、丙酮酸脱羧酶辅酶)缺乏。 2.心肌负荷过度 (1)前负荷(preload)过度 前负荷又叫容量负荷(volum load),指心室在舒张时所承受的负荷,其大小取决于心室舒张末期的血容量,前负荷过重见于瓣膜关闭不全,房室间隔缺损伴分流。严重贫血、甲亢、动静脉瘘造成双侧容量负荷增加。 (2)后负荷(afterload)过重 后负荷又叫压力负荷(pressure load),指心脏在收缩时所承受的阻力,相当于心腔壁在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其大小取决于心脏射血时所遇到的阻力。左心后负荷增加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右心后负荷增加见于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广泛心肌纤维化、血液粘度增加引起双侧心室压增加。 诱因 1.加重心肌受损 全身感染:代谢率增高,加重心脏负担;内毒素抑制心肌收缩;心率加快;增加心肌耗氧,缩短舒张期,心肌供血供氧不足;呼吸道感染加重右心负担:酸中毒:H +竞争性抑制Ca++与肌钙蛋白结合,抑制Ca+ +内流和肌浆网释放Ca + +;抑制肌球蛋白ATP酶活性,使心肌收缩功能障碍;毛细血管扩约肌松弛,微循环灌大于流,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高血钾:抑制心肌动作电位复极化期Ca+ +内流,心肌收缩性降低;心肌传导性降低,导致单向阻和传导缓慢;心律失常:尤其是快速型心率失常舒张期缩短;心率加快;房室活动协调性紊乱。 2.加重心肌负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