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

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

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放射诊疗工作的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开展放射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

本规定所称放射诊疗工作,是指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进行临床医学诊断、治疗和健康检查的活动。

第三条卫生部负责全国放射诊疗工作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放射诊疗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放射诊疗工作按照诊疗风险和技术难易程度分为四类管理:

放射治疗;

核医学;

介入放射学;

X射线影像诊断。

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工作,应当具备与其开展的放射诊疗工作相适应的条件,经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的放射诊疗技术和医用辐射机构许可。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放射防护、安全与放射诊疗质量符合有关规定、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执业条件

第六条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工作,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具有经核准登记的医学影像科诊疗科目;

具有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的放射诊疗场所和配套设施;

具有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专职管理人员和管理制度,并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

产生放射性废气、废液、固体废物的,具有确保

放射性废气、废物、固体废物达标排放的处理能力或者可行的处理方案

具有放射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第七条医疗机构开展不同类别放射诊疗工作,应当分别具有下列人员:

开展放射治疗工作的,应当具有:

1、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放射肿瘤医师;

2、病理学、医学影像学专业技术人员;

3、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学物理人员;

4、放射治疗技师和维修人员。

开展核医学工作的,应当具有:

1、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核医学医

师;

2、病理学、医学影像学专业技术人员,

3、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技术人员或核医学技师。

开展介入放射学工作的,应当具有:

1、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放射影像医师;

2、放射影像技师;

3、相关内、外科的专业技术人员。

开展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的,应当具有专业的放射影像医师。

第八条医疗机构开展不同类别放射诊疗工作,应当分别具有下列设备;

开展放射治疗工作的,至少有一台远距离放射治

疗装置、并具有模拟定位设备和相应的治疗计划系统等设备;

开展核医学工作的,具有核医学设备及其他相关设备;

开展介入放射学工作的,具有带影像增强器的医用诊断X射线机、数字减影装置等设备;

开展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的,有医用诊断X射线机或CT机等设备。

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下列要求配备并使用安全防护装置、辐射检测仪器和个人防护用品:

放射治疗场所应当按照相应标准设置多重安全联锁系统、剂量监测系统、影像监控、对讲装置和固定式剂量监测报警装置;配备放疗剂量仪、剂量扫描装置和个人剂量报警仪;

开展核医学工作的,设有专门的放射性同位素分装、注射、储存场所,放射性废物屏蔽设备和存放场所;配备活度计、放射性表面污染监测仪;

介入放射学与其他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场所应当配备工作人员防护用品和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对下列设备和场所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

装有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废物的设备、容器,设有电离辐射标志;

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废物储存场所,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及必要的文字说明;

放射诊疗工作场所的入口处,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

放射诊疗工作场所应当按照有关标准的要求分为控制区、监督区,在控制区进出口及其他适当位置,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

第三章放射诊疗的设置与批准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设置放射诊疗项目,应当按照其开展的放射诊疗工作的类别,分别向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竣工验收和设置放射诊疗项目申请:

开展放射治疗、核医学工作的,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

开展介入放射学工作的,向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

开展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的,向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

同时开展不同类别放射诊疗工作的,向具有高类别审批权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

放射科工作管理制度

放射科工作管理制度 •相关推荐 放射科工作管理制度(通用16篇) 现如今,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制定制度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放射科工作管理制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放射科工作管理制度篇1 一、每日上班后应先开机、开空调。检查病人前先作球管预热,不允许在未预热状态下检查病人。机器出现故障时,应记录在案,维修情况也应记录。 二、进行X线摄影检查前,应仔细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摄片部位和会诊单,检查号码是否准确,严防错号、重号和病人重名重姓。除去病人身上金属、膏药等物品。对检查有不明之处及时请示本科医师或与临床取得联系。 三、摄影操作时注意周围有无障碍物及诸附件有无固定。危重病人或怀疑脊椎骨折病人应有临床医生陪同,协助移动病人和摆位,以免因摄影操作而加重病情,发生意外。 四、非本机操作人员未经许可严禁操作使用。 五、保持机房内整洁,下班前要及时关机、关灯和空调,并在机器复位后进行清洁卫生工作。 放射科工作管理制度篇2 一、放射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国家放射卫生法规、标准,接受定期健康体检、个人剂量监测和防护知识培训,持《放射工作人员证》上岗。 二、放射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业务技术,提高放射防护意识,工作时必须采取时间、距离防护措施,穿戴个人防护用品,严格掌握X 线检查适应症,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 三、放射工作人员在不影响诊断质量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采用"高

电压、低电流、厚过滤和小视野"进行工作。 四、X线检查中,其他人员不得进入机房。当受检者确需他人扶携时,除对扶携者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外,还要对受检者的非投照部位进行屏蔽防护。 五、严格控制孕妇及婴幼儿的检查适应症。非特殊需要,不得进行孕妇的下腹部检查。 六、放射工作人员要经常检查X线机、工作指示灯等设备,使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机房内严禁堆放与诊断无关的杂物。 七、有专(兼)职放射防护管理人员,要建立健全射线装置使用、维护、监督监测等档案。 放射科工作管理制度篇3 医院放射防护管理领导小组在院长领导下,具体负责医院放射防护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 一、负责对全院放射防护工作的监督与检查。并经常检查各种制度、防护措施落实情况。 二、组织实施放射防护法规,经常组织有关人员学习。 组织放射防护知识的宣传,并对有关人员进行防护知识的教育。 三、会同上级有关部门按有关规定调整和处理放射事故,并对有关人员提出处理意见。 四、负责本院放射人员的健康体检。 放射科工作管理制度篇4 一、设备定期维护 1、设备机械性能维护:配重块安全装置检查,各机械限位装置有效性检查,各种运动运转检查,操作完整性检查。 2、设备电气性能维护:各种应急开关有效性检查,透视曝光参数(KV、MA、MAS)检查。 3、剂量检测:每年进行一次。 二、日常维护(每日进行) 1、每日开机后先检查机器是否正常;有无提示错误等,如有必须先排除。

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卫生防护及影像质量保证管理规定

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卫生防护及影像质量保证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医用X射线诊断质量,保障受检者、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使用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国家对医用X射线诊断的放射卫生防护及影像质量保证实行监督管理。 第四条医用X射线诊断工作单位必须接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与指导。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影像质量;减少重拍率、误诊率及漏诊率;注意受检者的屏蔽防护,减少和控制受检者的照射剂量,做好放射卫生防护及影像质量保证工作。 第二章许可证件申请与管理 第五条凡从事医用X射线诊断工作的单位必须事先向所在地县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办理申请手续,经审查合格,领取《射线装置工作许可证》后,方可从事许可范围内的工作。 第六条新建、扩建和改建的X射线机房,在场址选择、建筑设计、防护设施等方面,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必须按规定的程序接受县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预防性审查和竣工验收。 第七条凡申请从事医用X射线诊断工作的单位、个人,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具备与所开展的X射线诊断项目相适应的场所,设施和防护性能合格,运行指标满足所开展诊断项目要求的设备。

(二)、具备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认的相应专业技能、熟悉防护知识,健康条件合格,并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的工作人员。 (三)、设有放射防护组织或专(兼)职放射防护人员,并建立工作人员及受检者防护和质量保证管理制度。 第八条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安装完毕后,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机构进行验收检测。证明其主要运行指标及防护性能符合国家有关标准,领取《射线装置工作许可证》后,方可投入临床使用。 第九条颁发《射线装置工作许可证》的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按有关规定对持证单位及个人进行定期核查,核查情况记录在许可证的附本上。 第十条从事医用X射线诊断工作的单位或个人,需要变更许可范围或终止放射工作前,应及时到原审批部门办理变更或注销手续。 第三章受检者的防护 第十一条临床医师和放射科医师,在获得相同诊断效果的前提下,避免采用放射性诊断技术,合理使用X射线检查,减少不必要的照射。 第十二条从事X射线诊断工作的单位,必须建立和健全X射线检查资料的登记、保存、提取和借阅制度。不得因资料管理及病人转诊等原因使受检者接受不必要的照射。 第十三条对婴、幼、儿童、青少年的体检,不应将X射线胸部检查列入常规检查项目;从业人员就业前或定期体检,X射线胸部检查的间隔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年;接尘工人的X射线胸部检查间隔时间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临床医师和放射科医师尽量以X射线摄影代替透视进行诊断。未经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允许,不得使用便携式X射线机进行群体透视检查。

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

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放射诊疗工作的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开展放射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 本规定所称放射诊疗工作,是指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进行临床医学诊断、治疗和健康检查的活动。 第三条卫生部负责全国放射诊疗工作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放射诊疗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放射诊疗工作按照诊疗风险和技术难易程度分为四类管理: 放射治疗; 核医学;

介入放射学; X射线影像诊断。 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工作,应当具备与其开展的放射诊疗工作相适应的条件,经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的放射诊疗技术和医用辐射机构许可。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放射防护、安全与放射诊疗质量符合有关规定、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执业条件 第六条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工作,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具有经核准登记的医学影像科诊疗科目; 具有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的放射诊疗场所和配套设施; 具有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专职管理人员和管理制度,并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 产生放射性废气、废液、固体废物的,具有确保

放射性废气、废物、固体废物达标排放的处理能力或者可行的处理方案 具有放射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第七条医疗机构开展不同类别放射诊疗工作,应当分别具有下列人员: 开展放射治疗工作的,应当具有: 1、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放射肿瘤医师; 2、病理学、医学影像学专业技术人员; 3、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学物理人员; 4、放射治疗技师和维修人员。 开展核医学工作的,应当具有: 1、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核医学医

放射防护三个主要原则和方法

放射防护三个主要原则和方法 放射防护是为了保护人体免受放射性物质的损害。放射防护的主 要原则包括:时间、距离和屏蔽。要尽量缩短暴露时间,增加距离, 使用适当的物质屏蔽辐射。 时间是放射防护的最基本的原则。受到放射性物质辐射的时间越长,撞击到身体中的碎片就越多,越有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在 受到放射性物质辐射的时候,要尽快地远离源头,减少暴露时间。 距离是放射防护的另一个重要原则。与放射源的距离越远,受到 辐射的剂量就会越小。距离是减轻放射物质对人体的伤害的有效方法。在处理放射性物质时,尽量远离源头,保持足够的距离,减少暴露时间。 屏蔽是第三个重要的原则。屏蔽指的是通过物质阻挡辐射的传播,减少辐射对人体的伤害。一些常用的屏蔽物质包括混凝土、铅、钨、 钢铁、氧化铝等。在处理放射性物质时,可以使用防护罩、手套、防 护衣、滤镜等物品来防护辐射。 此外,在处理放射性物质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清洁卫生。放射性物质可以在衣服、皮肤、头发上沾附。 因此,处理完毕后,应及时洗手、和身体,更衣换鞋,避免将放射性 物质带回家中。 2.正确的处理放射性废物。放射性废物应分门别类专门收集、清理、储存,避免泄漏。 3.注意个人健康。在处理放射性物质的过程中,要注意自身健康 状况,如感觉不适,要及时停止工作,并接受及时的检查和治疗。 总之,放射防护的主要原则是时间、距离和屏蔽,有效的方法包 括远离放射源、增加距离、使用适当的物质屏蔽辐射、保持清洁卫生、正确处理放射性废物、注意个人健康等。只有当个人和社会意识到放 射性物质的危害,积极采取有效的放射防护措施,才能更好地保护人 类健康和环境安全。

放射工作场所安全防护管理制度(3篇)

放射工作场所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1.开展放射诊疗工作的机构,必须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放射诊疗许可证》,并按要求定期进行《放射诊疗许可证》的校验工作。 2.新建、改建、扩建放射诊疗工作场所(机房),必须在建设项目施工前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施工,建设项目竣工后,其放射防护设施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新____、维修或更换重要部件的放射诊疗设备,必须经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卫生审核,获得批准后方可启用;不合格或国家有关部门规定淘汰的放射诊疗设备不得购置、使用、转让或出租。 4.设立放射防护管理小组,明确职责。制定与使用的射线装置相适应的放射防护管理措施,配备相适应的供放射工作人员和受检者使用的个人防护用品。 5.放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经常检查射线装置及防护设施的性能,及时发现和处理事故隐患,严禁在设备异常的情况下开展放射诊疗活动。 6.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原则,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 7.医用诊断射线装置须由专业放射影像医(技)师操作,其他无关人员不得擅自动用设备。 8.机房除受检者外,陪同人员及其他无关人员不得进入。 9.按要求在放射工作场所设置电离辐射警示标志,在机房入口大门上设置工作提示灯。 10.每年对射线装置防护性能、工作场所进行放射防护检测,并建立工作场所防护检测档案。

公安机关报告,采取应急措施,配合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放射工作场所安全防护管理制度(二) 1、开展放射诊断工作必须向卫生行政部门和环保部门分别办理许可登记或变更手续并按要求定期进行许可登记证的校验工作。 2、新建、改建、扩建放射工作场所时必须按要求做好建设项目放射防护评价,放射防护工程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审批、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入使用。 3、设立放射防护管理小组,明确职责。制定与使用的射线装置相适应的放射防护管理措施,配备相适应的供放射工作人员和受检者使用的个人防护用品。 4、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放射防护知识和相关法规的专门培训,并通过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5、放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经常检查射线装置及防护设施的性能,及时发现和处理事故隐患,严禁在设备异常情况下进行放射诊断。 6、遵循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原则,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 7、医用诊断射线装置须由专业放射影像医师操作,其他无关人员不得擅自动用设备。 8、机房内除受检者外,陪同人员及其他无关人员不得进入。 9、按要求在放射工作场所设置电离辐射警示标志,在机房大门上方设置工作状态指示灯。 10、建立工作场所防护检测档案,定期对射线装置的防护性能、工作场所和环境进行 放射卫生防护检测。

放射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放射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放射安全防护管理制度范文 为加强放射防护安全管理,减少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应制定规范的放射安全防护管理制度。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有关放射安全防护管理制度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放射安全防护管理制度篇1 一、医院各级领导及主管职能部门要重视辐射防护安全工作,定期检查,监督落实,并将该项工作纳入对有关科室和部门的业务工作考核。各级各类工作人员都要有辐射防护安全意识,从事辐射操作工作时做好本人、病人和周围人群及环境的防护工作。 二、辐射工作人员在进行透视、摄片和其它辐射性检查和治疗工作时,必须关好机房大门,同时打开机房的红色警示灯,防止无关人员接近辐射线。 三、加强对受检者的防护工作,正确掌握对投照部位的辐射剂量,加强对非照射部位进行防护,尤其是对非照射部位的重要器官组织要进行必要的屏蔽。对妇女、儿童的照射防护要给予特别的重视。 四、拍片时无特殊情况不得有陪伴和其他无关人员进入机房。必须进入机房的人员应当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 五、主动接受卫生行政部门对辐射工作场所的监督检查,听取意见,接受指导,改进防护工作,定期组织辐射工作人员参加辐射法律法规及防护知识培训;并定期委托有资质的辐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辐射工作场所、辐射设备、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进行定期检测,定期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对辐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六、如发生辐射事件时,应立即启动单位的辐射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放射安全防护管理制度篇2 1、放射科X 线辐射防护工作由科主任负责,科室指定兼职人员协助科主任做好X 线辐射防护工作。 2. 放射科工作人员要增强放射防护意识和责任性,在放射诊疗工

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

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 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是为了确保放射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和公众的安全而实施的一项规定。该管理办法主要涉及放射工作中的卫生、环境保护、辐射防护、事故应急等方面。 一、卫生管理: 放射工作场所必须保持干净卫生,并且按照相关规定对工作场所进行消毒处理。每个人所使用的工作衣、鞋、手套等必须经过消毒处理,以免对人们造成污染。放射工作人员必须接受专业的卫生培训,以了解如何防范辐射危害,保障自己的健康。 二、环境保护: 放射源在使用的过程中一些放射性物质可能会产生或释放到环境中,这对环境和周围的群众都可能造成健康风险。因此,放射工作必须遵循环境保护相关规定,对环境进行严格的监控和保护。同时,工作场所应该逐步强化环境管理,制定相关行动计划,确保放射物质的安全储存和安全处理,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辐射防护: 对于可能产生辐射的人员,必须进行防护措施。防护措施可分为合理的外防护和内部防护两种。外部防护措施主要是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和工作场所本身的防护,如穿防护服,使用

防护设备等。内部防护是通过一些方法,如减少应急管控,利用微处理器或加强防护设备等进行防范。 四、事故应急: 在进行放射工作过程中,意外事故是不可避免的,要尽量减少意外事故发生的机率。但是一旦发生事故,需要进行快速反应和及时处理。因此,放射工作单位应该制定应急预案,设立应急响应机构和配备应急装备,以便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快速出动,降低事故对环境和人民的危害。 总体而言,放射工作的卫生防护管理办法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执行,以确保人民的安全和健康。放射工作人员必须时刻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加强自我防护能力,共同致力于降低环境污染率,保护环境和群众安全。

放射防护管理规定(5篇)

放射防护管理规定 第一章一般规定 第一条放射性同位素是指不包括作为核燃料、核原料、核材料的其他放射性物质;射线装置是指____线机、加速器及中子发生器。 第二条拥有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直属企业应成立放射防护领导小组,制定管理制度,明确有关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领导和协调放射防护工作。 第二章许可登记 第三条严格执行国家放射工作许可登记制度。凡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线装置的建设、使用与废止、放射源的购置与拆装处理,应到卫生、公安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第四条固定放射工作场所防护设施的设计应经所在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公安等部门审查,按照批准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竣工后,应经所在地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公安、环保等部门验收,获得登记许可证后方可投入运行或者使用。 第五条放射工作许可登记证每两年到原发证部门审核一次。许可登记证不应伪造、涂改。转让或出租使用。如有遗失,应及时刊登公告,到原发证部门申请补发。 变更许可登记证规定的内容时,持许可登记证到原审批部门办理变更手续。终止放射工作应向原审批部门办理注销许可登记手续。 第三章放射防护管理 第六条直属企业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建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台帐。

第七条直属企业应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放射防护安全检查,对从事接触放射线作业人员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 第八条放射性同位素的使用、储存场所和射线装置的使用场所应设置防护设施,其入口处应设置放射性标志和必要防护安全连锁、报警装置或工作信号,并按规定进行辐射检测。 第九条在室外、野外从事放射工作前应到安全、生产等部门办理“中国石化射线作业许可证”(见附件1);在作业现场应划出安全防护区域,设置危险标志和防护设施,派专人警戒。 第十条购置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设备时,应到当地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公安部门办理有关审批手续。运输时应使用运源专车,派专人押送,途中不应在人员密集处停留,不应在宾馆饭店等公共场所过夜。 第十一条放射性同位素不应与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同库储存。储存场所应符合放射防护要求,不应超过该储存场所防护设计的最大储量。储存场所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并安装相应的报警装置。 储存室应实行双人双锁制,有完善的存入、领取、归还登记和检查制度,做到账物相符。 在室外、野外工作场所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应于当天运回源库。特殊情况应设临时储存的场所,应经安全、保卫部门检查确认,设置放射性标志,指定专人负责保护。 废弃的放射性同位素应当送交放射性同位素废物管理机构或原供货单位回收处理。 第十二条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应经过职业性健康检查和放射防护知识及相关的法规、专业技术知识培训合格,持有《放射工作人员证》方可上岗作业。《放射工作人员证》每年复审一次,每____年换发一次。

放射防护管理规章制度

放射防护管理规章制度 •相关推荐 放射防护管理规章制度(精选11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制度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制度是维护公平、公正的有效手段,是我们做事的底线要求。我们该怎么拟定制度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放射防护管理规章制度,欢迎阅读与收藏。放射防护管理规章制度篇1 一、建立健全放射防护机构及三级防护责任制 1、放射科防护负责人,应对本科安全防护负主要责任,每年一次对全科放射防护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向院防护负责人(院长)出书面汇报。 2、设备维修人员负责防护措施中硬件的落实。 3、各班组防护负责人,负责安全操作制度的落实。 4、放射科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有关安全操作规程。 5、每次检查会议汇报内容应有书面记录,列入科内文书档案。 二、新从事放射工作人员,须经健康检查后,方能从事放射线工作,所有放射工作人员应有上岗证。 三、从事放射性工作人员要佩带个人剂量监测仪,接受个人剂量监测,并将监测结果记录在个人剂量档案内。 四、放射工作人员应按照规定,定期检查身体,建立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健康档案。 五、工作场所必须有醒目的电离辐射警示标志,门上方设有警示红色信号灯,并有防止工作人员和公众受意外照射的安全连锁装置。每日检查各项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六、新放射设备启用前,须对机房面积(不得小于30平方米)、机房高度(不得小于3.2米)、门窗防护不得有放射线外漏、工作人员控制台防护(应有隔室操作)事先有论证,设计有要求,启用前有检查,确实符合要求方能使。 七、制定完善的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并告知病人

和相关人员辐射的危害性,使用场所张贴醒目的辐射有害健康的标识。 八、制定放射安全应急预案,每年评估检查,不断完善。发生事故后应及时上报。 九、工作时严格按照放射质控(QA/QC)标准,维修工程师、物理师定期对机器进行机械精度及剂量的监测和校正。 放射防护管理规章制度篇2 按照《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449号令)、《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和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要求,为加强水钢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工作,保障工作人员健康,保护环境,根据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放射源安全使用管理制度 (一)放射性装置管理机构 根据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条例》要求,结合公司使用放射性装置的实际情况,为安全使用防护管理好公司放射性装置,各使用单位应制定放射性装置管理机构及管理负责人、放射性装置防护负责人、放射性装置管理人员、放射性装置工作维护人员等岗位职责。 (二)管理人员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颁布的放射性同位素使用、防护的有关规定和条例,对放射性装置的安全使用、防护、人员设施的配备负全面管理责任。 2、按照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条例》要求,对在用、备用、拆卸的放射性装置的使用管理、安全防护负责,组织制定放射性装置防护管理机构、安全防护管理制度及相应的有关规程,确保放射防护工作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 (三)防护负责人职责 1、对放射性装置的保管、使用、防护负全面责任。 2、负责管理放射性装置的使用,达到国家规定的安全防护要求,确保放射防护工作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3、制定放射性装置的安全防护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从技术

放射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放射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篇一:放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 放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 一、加强放射防护安全管理,成立放射防护领导小组或配备专(兼)职放射防护管理人员,明确职责,制定放射事件应急处理措施。 二、从事放射诊断工作,必须向当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许可,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后方可开展相关诊断工作,并按规定时限申请校验。 三、每年对放射诊断工作场所、设备性能进行放射防护检测及状态检测,保证放射诊疗设备和放射工作场所辐射水平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四、有明确的医疗目的,严格控制受照剂量,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事先告知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对临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尽量以胸部X-线摄影代替胸部荧光透视检查。 五、放射诊疗机房入口处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进行射线检查必须关好防护门、窗,并限制无关人员进入,如确需陪护,必须向陪护人员提供防护用品。 六、放射工作人员应当按规定接受职业健康检查,接受个人剂量监测,定期进行防护知识培训,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后方可上岗。 七、严格执行检查资料的登记、保存、提取和借阅制度,不得因资料管理使受检者转诊接受不必要的重复照射。

放射科放射诊断质量保证制度 一、落实责任制,由放射科负责人负责放射诊断质量控制工作。 二、放射科医、技师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技能。 三、放射诊断设备的技术指标和安全、防护性能,均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不购置、接受、使用、转让和出租不合格或国家有关部门规定淘汰的放射诊断设备。 四、按国家有关规定要求,每年对放射设备进行状态检测,定期进行设备校正、维护保养,并进行记录。 五、建立完整详细的质量控制记录。记录包括放射诊断设备校正、维护保养,电源电压的稳定性,洗片机专用水槽的质量等。 六、熟悉X射线诊断设备和X胶片的性能特点,使用符合质量要求的X胶片。根据体厚选择适宜的投照条件。 七、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认真钻研业务,及时分析解决问题,积累工作经验,确保影像质量。力求做到图像清晰,层次丰富,无遗漏,无人为伪影。 八、注意控制投照剂量,在确保得到稳定的高质量影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X射线的投照量。 放射医、技师岗位职责 一、放射医、技师应熟悉并遵守国家有关放射诊疗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认真做好自身及有关人群的放射卫生防护工作。

放射诊疗和放射防护管理制度(7篇)

放射诊疗和放射防护管理制度 为加强放射诊疗工作的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制度: 1.本单位对新建的放射诊疗项目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才开展放射诊疗工作。 2.在制度建设上,建立了法人代表目标管理责任制,成立了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明确了专(兼)职人员负责放射卫生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及岗位责任制等的建立。 3.专(兼)职人员负责安排对放射诊疗设备的技术指标和防护性能的检测、评价工作,对不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立即向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汇报,研究整改方案,通过整改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后,才能投入使用。 4.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负责安排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健康检查;并组织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放射防护知识的培训。 5.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人员对放射防护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对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进行督查。 6.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和有关部门来我院检查指导,根据上级部门和有关部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整改和完善。 放射诊疗和放射防护管理制度(二)

1、放射科____线辐射防护工作由科主任负责,科室制定兼职协助科主任做好____线辐射防护工作 2、放射科工作人员要增强放射防护意识和责任性,在放射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科室定期组织对放射科诊疗场所、设备和人员进行放射防护检查 3、放射诊断工作人员必须按要求具备相应的资质,各级各类人员应熟悉放射设备的主要结构和安全性能确保设备安全,防止意外放射事件的发生。 4、放射科各____线检查室、控制室的辐射防护必须达到国家要求,放射科诊疗场所必须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放射科诊疗场所必须配备工作人员和受检者防护用品。 5、在放射检查前应事先告知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在登记室、____线检查室设置告示牌,对育龄妇女腹部或骨盆进行____线检查前,应问明是否怀孕,非特殊需要,受孕后____周至____周的育龄妇女,不得进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检查,在放射检查中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惊醒屏蔽防护,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摄片、透视、介入治疗等尽可能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和小光圈。 6、操作人员在放射检查前应关闭检查室门窗,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检查室,确实因病情需要,必须陪同检查者,应给予必要的防护用品,陪同人员应尽量远离____线球管 7、技术人员要严格执行各种放射设备操作规程,确保影像质量,减少废片,避免重复照射,有条件的单位尽可能采用数字化____线检查,减少辐射、 8、放射科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应佩戴个人剂量仪,接受专业及放射防护培训,定期健康检查,医院建立个人剂量,职业健康管理和教育培训档案。 9、放射工作人员按国家规定实行轮休、疗养等。 放射诊疗和放射防护管理制度(三)

放射工作卫生管理办法

放射工作卫生管理办法 随着核能产业的发展,放射工作卫生管理办法也成为了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放射工作卫生管理办法是指对从事含放射性物质作业的人员以及用于放射性物质的领域进行监察、管理、检测和防护的一系列措施。本文将从放射工作卫生管理办法的目的、内容、实施范围、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读者带来全方位的了解。 一、放射工作卫生管理办法的目的 放射工作卫生管理办法的主要目的在于保障从事放射性物质作业人员的健康和防护环境的安全性。因此,放射工作卫生管理办法的具体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监督放射工作单位的组织管理,落实防护和监测措施,制定紧急处置方案。 2.规定从事放射性物质作业的人员的岗位设置、人员编制和职责,科学、合理地进行培训和考核。 3.制定放射工作卫生保护标准,并加强对放射性物质的监测和控制。 4.规定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建立放射性物质管理台帐,确保放射性物质的控制、调配和使用。 二、放射工作卫生管理办法的内容 放射工作卫生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从事放射性物质作业的人员应当服从机构管理,严格遵 守操作规程,不得违反相关规定。 2.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制定紧急预案,及时处理放射事故。 3.严格控制放射性物质的使用量和工作场所,确保放射环 境不影响健康,尽可能减少辐射强度。 4.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职业健康监测制度,进行 职业病危害评估,及时发现和掌握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5.从事放射性物质作业的人员应当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防止放射性变异。 6.从事放射性物质作业的人员应当接受适当的防护培训和 考核,确保在工作中能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 三、放射工作卫生管理办法的实施范围 放射工作卫生管理办法适用于从事放射性物质作业的单位和个人。具体涉及到以下范围: 1.原子能企业、医疗机构、科学研究里以及其他使用放射 性物质的领域。 2.从事放射性物质作业的各类人员,包括核工程师、核技师、辐射保护员、实验室工作人员等。 3.从事放射性物质作业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其他相关单位和 个人。 四、放射工作卫生管理办法的管理体制

放射防护规章制度(共8篇)

放射防护规章制度(共8篇) 第1篇:放射工作人员管理规章制度放射工作人员管理规章制度为了防止和消除放射性对工作人员产生危害,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特指定本制度: 1.由于辐照装置运行时具有高度的辐射危害性,所以运行人员应有身体健康,并经相应的管理及监督部门批准,取得上岗许可 证的人员担任。 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辐射防护培训,熟悉辐照装置的基本 结构、运行和保养、辐射法官户的原则和实际操作、正常运行 和应急运行的操作程序、管理和监督机构的管理条理等。 为了做到安全生产,工作人员必须了解辐照室周围地区的辐射 水平,熟悉区域内的安全设施和应急处理程序。诸如连锁系统 的各种所顶关系、各类信号的位置、警告灯光和声光信号,以 及所用的监测仪表的性能和要求等。 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正确操作电子加速器和相关设备及记录运 行日志的能力,爱岗敬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公司配备1-2名具有资格的人员,负责装置在使用和运行过程 中的安全。他们必须受过理论培训,对所从事工作的电离辐射 特性具有必要的知识,熟悉设备结构性能并对处理事故的应急 措施有比较透彻的了解,较好掌握国家及有关主观部门颁发的 规定和装置的操作规程。 严禁工作人员擅自离开岗位,严禁工作期间嬉戏打闹。 工作人员如需要进入辐照厅、加速器厅或地坑,须经值班长允 许,确认停机后和值班长一起进入辐照厅、加速器厅或地坑。 工作人员应对安全连锁系统做定期检查和状态确认,包这个安 全系统工作正常。

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专门的辐射防护教育与培训。 2. 3. 4. 5. 6. 7. 8. 9. 中科应化辐照中心 第2篇:放射防护管理组织机构 **医院关于成立放射防护管理组织机构的通知 为了加强本院放射防护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等规定,经院务会讨论决定成立“放射防护管理组织机构”。 放射防护管理组织机构由放射防护管理领导小组和放射防护管理工作小组组成,全面负责并执行本院放射防护管理工作。 一、放射防护管理组织机构 (一)放射防护管理领导小组 本院成立放射防护管理领导小组,领导本院的放射诊疗安全防护和质量保证工作。 1、人员组成组 长: (职务:)副组长: (职务:)组 员: 2、职责 (1)决定放射防护管理工作小组成员;(2)制定放射防护管理的相关规定;(3)制定放射防护管理相关年度预算;(4)审核放射防护管理相关费用支出;(5)监督放射防护管理工作小组工作;(6)管理并监督放射诊疗项目的开展;(7)定期召开(每季度一次)工作例会。 (二)放射防护管理工作小组 本院成立放射防护管理工作小组,在领导小组领导下全面执行本院的放射诊疗安全防护和质量保证工作。 1、人员组成

放射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放射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人员及环境管理 1.室内环境保持清洁,手卫生设施符合要求,方便取用。配备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如一次性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鞋套、护目镜或防护面屏等。 2.医务人员应根据可能的暴露风险,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为经飞沫/空气传播疾病的患者检查时(直接接触时),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并尽量与患者保持≥1m的距离。 3.呼吸道感染患者接受诊疗检查时,应嘱患者遵守呼吸道卫生/咳嗽礼仪,病情允许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4.进行介入治疗操作时,应遵循外科手术操作管理要求。(二)消毒隔离 1.严格落实手卫生及消毒隔离制度,防止检查过程中的交叉感染。 2.室内保持清洁,桌、椅、门把手、检查台每日清洁一次。遇污染时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檫拭消毒。地面湿式清洁,避免杨尘,如遇血液、体液、呕吐物污染时,应先去除污染,局部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必要时30分钟后去除消毒剂残留。 3.保持检查室候诊区空气清新,通风良好。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检查时,工作人员应戴医用防护口罩,在病情允许

的情况下患者戴一次性外科口罩,必要时疏散工作场所无关检查人员,避免交叉感染。检查后对室内空气及患者接触过的环境表面进行消毒。空气消毒装置应正确使用、定期维护。 4.检查时,如需接触患者的粘膜或破损皮肤时,应戴无菌手套,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5.为患有接触传播疾病如多重耐药菌感染等患者进行检查后,应对患者接触过或可能被污染的仪器、设备、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消毒后方可接诊下一位检查患者。 6.进行注射操作时,应一人一针一管,包括高压注射器注射造影剂时。各种静脉、肌肉注射药品应尽量做到单剂量注射,多剂量无法避免时应确保一人一针一管一用。 7.铅衣管理: (1)日常可用清水擦拭,保持清洁。 (2)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可用软布蘸取清洁剂擦拭干净,再用消毒剂擦拭消毒。 (3)含醇或含氯的消毒剂通常不适用于铅衣消毒。一般铅衣禁止浸泡消毒。日常清洁消毒推荐使用含季铵盐类消毒剂湿巾进行擦拭消毒。

放射卫生防护管理制度

放射卫生防护管理制度 一、管理制度 1、从事使用射线装置前,必须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许可,领得许可登记证后方可从事许可登记范围内的放射工作。 2、建立放射防护责任制,配备专(兼)职放射防护管理人员,建立放射工作管理档案。 3、购买放射性同位素,含放射性同位素设备时,当事先向卫生行政部门办理准购批件,凭准购批件办理放射性同位素的订货、购货及运输手续。 4、发生或发现放射事故的单位和个人,发行必须尽快向卫生行政部门,公安机关报告,最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事故单位应做好应急处理,二十四小时内报告《放射事故报告卡》。 二、放射防护制度 (一)对工作人员要求: 1、严格执行国家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剂量监测和健康的规定,对已从事和准备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进行体格检查,并接受放射防护知识培训和法规教育,合格者方可从事放射工作。 2、初次参加放射工作的人员应做全面体检,特别是血像检查。以后每年检查一次,白血球低于4000/dl者不得从事直接放射工作,白血球长期低于4000/dl 者,调离放射工作岗位。 3、放射工作人员必须正确掌握有关放射防护的基本知识及放射防护原则。

4、透视或近台操作时 (透视下照相)必须穿铅围裙或用铅防护屏。禁止裸手在射线下直接曝射,应戴铅手套,某些操作无法戴铅手套时,应注意尽量避免直接照射。 (二)对病人的防护要求: 1、放射人员应注意对病人的放射防护。 2、对受检者使用射线进行诊断、治疗、检查时,必须严格控制受照射量,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 3、3个月以内的孕妇禁止做放射检查 (特别是腹部,已决定引产者除外),3个 月以后的孕妇也尽量不作腹部放射检查。 4、拍小儿胸片时,应用铅橡皮保护下腹部。应尽量减少小儿胸片及骨盆片的拍摄。 5、注意对陪同病人的其他人员的放射保护工作。 (三)对房间环境的防护要求: 包括必要的设施,房间高度、面积。与相邻房屋的防护,以及机器房内必要的防护等。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使用场所设置防护设备,其入口处设置放射性标志和必要的防护安全联锁,报警装置或者工作信号。 三、放射科机器使用、维修制度 (一)每台机器每月进行技术日一次。 (二)负责每台机器的工作人员,每日必须清洁机器,保持机器卫生。

放射防护安全管理规定

放射防护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随着学校教学、科研的发展,使用射线装置的单位逐渐增加。为加强我校射线装置安全防护的监督管理,促进射线装置的安全使用,保障人体健康,保护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国务院《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安全生产委员会下设放射防护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会议,研究解决有关问题。放射防护领导小组的常设办事机构是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校内一切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 第二章放射卫生防护管理 第四条各单位在申购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前,必须到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环保技安科登记,并根据要求填报环境影响评价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到货后,须向技安环保科递交书面报告,向环保部门提出申请许可证和验收手续,并向市公安局登记,合格后方可启用。 第五条新建、改建、扩建放射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设施,必须坚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审批、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产的“三同时”制度。 第六条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使用场所必须设置防护设施。其入处必须设置放射性标志和必要的防护安全联锁、报警装置或者工作信号。

第七条各单位设专人定期对放射源和射线装置进行管理、检查、维修, 并作书面记录。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放射事故的发生。 第八条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应用单位必须严格控制照射剂量,防止对人体造成伤害。 第九条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源的使用单位须设置专用源库,按要求加强管理,防止泄漏、丢失。建立、健全保管、领用登记制度;配备必要的防护检测仪表及防护用品;建立应急处理方案,放射源和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时,由专人处理。发生丢失时,应保护好现场,立即报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保卫处、环保部门、公安部门。 第十条发生放射事故的单位,必须立即采取防护措施,控制事故的影响,保护事故现场,并向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辐射管理部门报告。 第十一条各单位注销、变更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需持许可证到原审批部门办理注销、变更手续。 第十二条放射性同位素的使用单位停止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时,须将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源妥善处理,并将处理报告交到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 处,以便及时上报辐射管理部门。经审查同意后,注销其许可证。 第十三条违反本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有权处罚,并上报相关管理部门。 第三章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 第十四条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按时接受放射防护知识培训。放射工作人员必须参加就业前体检和定期的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和个人剂量档案;按时更换个人剂量计,确保操作人员的健康。

放射防护器材与含放射性产品卫生管理办法

放射防护器材与含放射性产品卫生管理办法 收藏此信息打印该信息添加:佚名来源:未知 (2002年1月4日卫生部令第18号发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放射防护器材,是指对电离辐射进行屏蔽防护的材料以及用屏蔽材料制成的各种防护器械、装置、部件、用品、制品和设施。 本办法所称含放射性产品,是指含放射性物料、含放射性物质消费品、伴生X射线电器产品和卫生部确定的其他含放射性产品。 第三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使用以及进口放射防护器材与含放射性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条例》及本办法。 第四条卫生部主管全国放射防护器材与含放射性产品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管辖范围内放射防护器材与含放射性产品的卫生监督 管理工作。

第二章检测 第五条生产单位首次生产放射防护器材或者含放射性产品的,应当进行检测。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进行重新检测: (一)已连续生产两年的产品; (二)进口的每批产品; (三)停产逾一年再投产的产品; (四)设计、生产工艺和原料配比有改变的产品。 未经检测或者经检测不符合有关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放射防护器材与含放射性产品,不得生产、销售、进口与使用。 第六条检测机构应当按照有关标准和卫生要求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除具备基本的内容外,还应当有检测依据、检测结果和检测结论。 第七条经检测符合有关标准及卫生要求的放射防护器材与含放射性产品,由检测机构出具卫生部统一印制的《检测报告单》一式四份,交送检单位两份,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一份,存档一份。 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监督检查结果或者检测机构报送的《检测报告单》发布公告。 第八条放射防护器材与含放射性产品经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在出厂及销售时,应当附有产品标签、说明书等资料。进口产品应当使用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 标签应当标明下列内容: (一)产品名称、型号;

卫生部关于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17号

卫生部关于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 正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 (第17号) 《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已于2001年8月11日经第6次部务会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2年7月1日起施行。 2001年10月23日 卫生部关于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实施《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生产、使用、销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放射工作单位)。 第三条卫生部主管全国放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管辖范围内的放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国家对放射工作实行卫生许可制度。 第二章卫生许可 第五条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放射工作的卫生许可,并根据本办法制定卫生许可证的发放管理办法。 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严格执行许可程序和要求,建立并完善许可档案。卫生许可证由卫生

部统一规定。 第六条新建、改建、扩建放射工作场所(以下简称建设项目)的放射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审批,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产。 第七条建设单位在进行建设项目放射防护设施设计,应当向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卫生审查,提交下列资料;经审查同意,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施工:(一)建设项目放射防护设施卫生审查申请; (二)建设项目的放射防护评价报告书; (三)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为有必要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 中(高)能加速器、进口放射治疗装置、γ辐照加工装置等大型辐射装置的建设项目,应当提交由国家级检测机构出具的放射防护评价报告书审查意见。 第八条建设单位在进行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应当进行放射防护设施防护效果评价,并向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验收,提交下列资料;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或者使用:(一)建设项目竣工卫生验收申请; (二)建设项目放射防护设施设计的卫生审查资料; (三)建设项目放射防护设施防护效果评价; (四)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为有必要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 中(高)能加速器、进口放射治疗装置、γ辐照加工装置等大型辐射装置的建设项目,应当提交由国家级检测机构出具的放射防护效果评价审查意见。 第九条从事生产、使用、销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工作必须取得卫生许可;未经卫生许可、登记的,不得从事放射工作。 第十条申办卫生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相应条件: (一)建设项目的放射防护设施,经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认可; (二)有放射性同位素准购批件; (三)涉及放射性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排放的,还应当有经环境保护行政部门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四)放射工作场所及设施、设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放射防护要求; (五)有必要的放射防护措施和防护检测仪器设备; (六)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经健康检查、放射防护专业知识和相关法规知识培训合格,持有《放射工作人员证》; (七)设置放射防护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兼职放射防护管理人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