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教案1(华师版九上)

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教案1(华师版九上)

华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

【内容标准】

(1)列举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的代表,了解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2)讲述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知道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列举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的代表,了解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讲述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知道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2、过程与方法:积累本课基本史实,采用讨论教学方法,了解人类起源于进化论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辩证地看待人类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总体趋势,感悟人类起源的共性。

【教学要点】

重点: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的特点。

难点: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导入新课】

回忆中国境内早期原始人类的相关知识(中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进而导入到世界历史的学习。

【新课探究】

一、人类的起源

1、非洲南方古猿(约300多万年前)——可能是人类已知的直系祖先

学生阅读课文,简介南方古猿的特点,并讨论人类在形成过程中要战胜哪些困难?设想早期人类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教师强调:人工制造工具的出现,标志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结束。

二、三大人种的形成

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讨论:三大人种形成的原因?

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人种划分的主要依据是肤色、发型、眼型、鼻型等外貌特征。肤色是划分人种的重要标志。人的肤色有深有浅,皮肤中的色素细胞越多,肤色就越暗。从地理分布来看,人种肤色大致由赤道向极地逐渐变浅。这与太阳辐射的强度密切相关,在热带地区,黑皮肤有助于保护人体免受紫外线的伤害。人的毛发和鼻型等也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比如,非洲黑人头发卷曲,在头上形成一个隔热层,在炽热的阳光下能够有效地保护头部;北欧人的鼻子高而窄,鼻孔通道较长,这样有利于御寒。当然人种的形成,除了自然原因外,还有历史原因,世界上的人种随着世界各地联系的加强,因人种间的通婚,还形成了混血人种。

教师强调: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主要是自然条件长期影响的结果,与体质、智力无关。

三、氏族社会

学生阅读材料,填写下表。

母系氏族公社是氏族社会的主要阶段。妇女居于支配地位,丈夫居于妻方,辈份从母系计算,财产由母系继承。这时实行族外婚制,就是同一氏族内部不许通婚,只有不同氏族之间的同辈男女可以互为夫妻。后来发展为对偶婚,就是在互婚的男女群中各有一个主要配偶,但不严格。因此,所生子女仍知母不知父。这时氏族财产公有,实行原始共产主义。

父系氏族公社是由氏族公社向阶级社会过渡的社会组织形式。男子居于支配地位,妻子

从夫而居,辈份从父系计算,财产由父系继承。父系氏族制的产生是和农业及饲养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这时,男子不再以狩猎、捕鱼为主,而是代替妇女从事农业和饲养业,农业和饲养业已成为人们的主要生活来源。妇女在经济上已退居次要地位,她们的职能已转向主要从事于家务劳动和生儿育女。于是,母系氏族制瓦解,父系氏族制产生。这时的婚姻形态也由对偶婚向一夫一妻制过渡。父系氏族公社内部以男子为中心分裂成为若干个大家庭,各大家庭内部又分裂为若干个一夫一妻的小家庭。至此,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公社瓦解,代之以地缘为纽带的农村公社在形成,以小家庭为单位的私有制在产生,人们随着贪富的不断分化,阶级在形成中。

【总结巩固】

学习本课,主要从原始人类的出现、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氏族社会三个方面去把握。原始人类的出现重点掌握原始人类出现的时间、地点、早期人类的代表和早期人类生活的情况,从而使学生感知人类早期生活的艰辛同时体验到在适应自然与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劳动创造了人与世界也创造了美。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要学生知道三大主要人种的区别,掌握人种划分的主要依据是肤色、发型、眼型、鼻型等外貌特征。氏族公社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亲氏族公社,要求学生归纳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公社形成的原因和特点及私有制、阶级的产生。

【基础训练】

一、单项选择(将正确选项前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人类起源于()

A、上帝的创造

B、类人猿

C、猩猩、猴类

D、亚当和夏娃

2、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人类化石发现于()

A、非洲

B、欧洲

C、亚洲

D、美洲

3、在母系氏族社会中,对妇女的社会地位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社会生产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B、在社会生活中,起主导作用

C、在氏族内部,掌握政治、经济大权

D、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威信

4、“新石器时代”的意思是()

A、指史前人类开始制造和使用粗糙石器的时代

B、指史前人类普遍制造和使用粗糙石器的时代

C、指史前人类开始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

D、指史前人类普遍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

二、材料解析

5、阅读材料:

材料一:在原始社会,因为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产品没有剩余,没有私有财产,人类也没有私有观念……从农业革命起,社会产品有了剩余,这就为私有制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氏族部落的首领和家族长利用自己对公共财产的管理和分配权,或利用对外交换产品的方便,把一些集体的财富据为已有。

材料二:随着私有制的出现,阶级也产生了。为了生产更多的剩余产品,减轻自己的劳动……人们不再把战争中的俘虏杀死,而是把他们变成奴隶。

回答问题:

①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②上述现象的产生是历史的进步吗?为什么?

三、问答题:

6、想一想,人类在形成过程中要战胜哪些困难?

7、西方国家某些人认为白种人起源于智人,而有色人种起源古猿和猿人;白色人种是天然的优等民族,而有色人种是天然的劣等民族。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1、B 2、A 3、A 4、、D二、5、①私有财产和阶级的产生。②是历史的进步,因为它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有利于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三、6、有来自自然界的,如冰川、寒流、洪水、干旱都会使他们的食、住等无法得到保障,还有猛兽等的威胁;有来自人类自身的,如自身进化的问题,怎样去获取食物、取暖、发明工具、使用火等。此外,由于隔绝等原因,使生产力的发展停滞不前,也会导致人类生活困难重重7、提示:不同意。尽管种族形成的原因目前还没有令人完全信服的说法,种族形成的具体过程更令人疑惑重重,但人种差别是在人类出现之后为适应各自生活的地区之间的自然条件而形成的。现在世界上所有的种族都源自作为人类的各个种族在与生俱来的智力方面,彼此没有很大差别——这一点已为所有的人类学家所认同。

第1课史前时代的人类

黄盖中学九年级历史导学案 学生姓名:第组第号主备教师:宋银舫备课时间: 9月2日审阅:评价: 课题:第1课史前时代的人类学习目标: 1.人类形成的历史,包括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的产生等相关史实。 2.通过报刊、书籍和网络等途径了解考古动态,关心有关的研究进展,锻炼收集资料、提取信息的能力。 3.认识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也是人类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尺。 ※学习纲要: 一.人类的起源 1.早期人类—南方古猿 2.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二.母系氏族社会 1.母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2.该亚的故事 三.父系氏族社会 1.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2.厄瑞斯忒的故事 ※学习重点: 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学习难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自主学习: 相信自己,我能行。通读课本,试着完成下面的知识要点梳理 ※学习提示 学习本课,主要从原始人类的出现、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氏族 社会三个方面去把握。原始人类的出现重点掌握原始人类出现的时间、 地点、早期人类的代表和早期人类生活的情况,从而感知人类早期生活 的艰辛,同时体验到在适应自然与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劳动创造了人与 世界,也创造了美。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要知道三大主要人种的区别, 掌握人种划分的主要依据是肤色、发型、眼型、鼻型等外貌特征。氏族 公社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亲氏族公社,要求能归纳母系氏族公社和父 系公社形成的原因和特点及私有制、阶级的产生。 一. 人类的起源 1.大约在300多万年前,生活在非洲的南方古猿是 世界最早的人类。他们已经能够直立行走,并使用天然工具。 2.人工制造工具的出现,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结束。 3. 现代三大主要人种是黑种人、黄种人、白种人。 二.母系氏族社会 1.人类最初使用的工具主要是石器,最初的石器是简单打制的砍 砸器。慢慢地,人类已能主动地使用火和使用磨制石器。 2.母系氏族社会的特点是以母系的血缘为纽带的稳固的集 团,妇女在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三.父系氏族社会 1..父系氏族社会的特点以父系的血缘为纽带;男子在 生活中占主导地位。财富增多,出现私有财产。 2. 人类社会先经历母系氏族,后经历父系氏族。 ※相关链接:(根据相关链接,通读第二遍课文,看看有没有新的认 识和新的收获。) 原始宗教与图腾崇拜 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对自身及对自然界的认识很幼稚,逐渐形成 一种观念,相信在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着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 力量,它支配着自然界和人类的命运,原始人对它表示敬畏和崇拜,这 可能是最早的宗教。 旧石器时代中期,出现了埋葬死人的风俗,陪葬品有石制工具、陶 器及动物等,这表明原始人已产生一种虚幻的灵魂观念和朦胧的信仰, 认为人死后灵魂还活着,还需要食物、工具和其它物品。 对自然物(日、月、河流、山岳)和自然力(风雨、雷电)的崇 拜是最原始的宗教形式之一,原始人把这些看作具有生命、意识及能力 的对象而加以崇拜。对某种动物、植物的图腾崇拜也是最古老的宗教形 态之一,原始人把某种在经济上与自已有密切关系的动物或植物当做自 己的亲属,认为它和自己有着共同的血缘关系,或认为氏族的一切成 员都起源于某种动物或植物,而对它表示崇拜,氏族也往往以它命名, 这种宗教崇拜就是图腾崇拜。 ※合作探究:(通读第三遍课文,合作完成下面的问题。) 1. 人种有无优劣之分?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人种? 各人种只有外表上的差异,决无智商高低、种族优劣之区分,各种 族经济文化水平的不同是后天因素决定的,种族歧视是决无道理的反文 明行为。 各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是影响人种形成的主要因素。各人种毛 发、肤色等体貌特征的差异,就是他们适应各自环境演化的结果。

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教案1(华师版九上)

华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 【内容标准】 (1)列举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的代表,了解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2)讲述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知道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列举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的代表,了解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讲述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知道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2、过程与方法:积累本课基本史实,采用讨论教学方法,了解人类起源于进化论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辩证地看待人类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总体趋势,感悟人类起源的共性。 【教学要点】 重点: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的特点。 难点: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导入新课】 回忆中国境内早期原始人类的相关知识(中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进而导入到世界历史的学习。 【新课探究】 一、人类的起源 1、非洲南方古猿(约300多万年前)——可能是人类已知的直系祖先 学生阅读课文,简介南方古猿的特点,并讨论人类在形成过程中要战胜哪些困难?设想早期人类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教师强调:人工制造工具的出现,标志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结束。 二、三大人种的形成 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讨论:三大人种形成的原因? 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人种划分的主要依据是肤色、发型、眼型、鼻型等外貌特征。肤色是划分人种的重要标志。人的肤色有深有浅,皮肤中的色素细胞越多,肤色就越暗。从地理分布来看,人种肤色大致由赤道向极地逐渐变浅。这与太阳辐射的强度密切相关,在热带地区,黑皮肤有助于保护人体免受紫外线的伤害。人的毛发和鼻型等也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比如,非洲黑人头发卷曲,在头上形成一个隔热层,在炽热的阳光下能够有效地保护头部;北欧人的鼻子高而窄,鼻孔通道较长,这样有利于御寒。当然人种的形成,除了自然原因外,还有历史原因,世界上的人种随着世界各地联系的加强,因人种间的通婚,还形成了混血人种。 教师强调: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主要是自然条件长期影响的结果,与体质、智力无关。 三、氏族社会 学生阅读材料,填写下表。 母系氏族公社是氏族社会的主要阶段。妇女居于支配地位,丈夫居于妻方,辈份从母系计算,财产由母系继承。这时实行族外婚制,就是同一氏族内部不许通婚,只有不同氏族之间的同辈男女可以互为夫妻。后来发展为对偶婚,就是在互婚的男女群中各有一个主要配偶,但不严格。因此,所生子女仍知母不知父。这时氏族财产公有,实行原始共产主义。 父系氏族公社是由氏族公社向阶级社会过渡的社会组织形式。男子居于支配地位,妻子

(九年级历史教案)历史上册导学与训练

历史上册导学与训练 九年级历史教案 第一学习主题史前时期的人类 第1课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导学提纲 一、早期人类 1.人类的起源 (1)神话和传说:人是由_____________创造出来的。 (2)科学证明:人是从_____________进化而来的。许多科学家认为,生活在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就是人类的直系祖先。 2.人类的进化 (1)人类的进化过程 古猿―――→完全形成的人(__人)―――→___智人――――→____智人 ↓ ↓ ↓ 距今二三百万年前距今约25万年前后距今5万年前后

(2)晚期智人的代表:亚洲有中国的_____________人,非洲有阿尔及利亚的 _____________人,欧洲有法国的_____________人。 3.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 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劳动起了_____________作用。 4.世界三大人种 人类按____特征可分为三大人种,即____________人、_____________人、_____________人。 人种的形成主要受____________影响。人种外表的差异并不影响人的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发展,人种没有_____________之分。 二、从野蛮走向文明 1.氏族 (1)人类社会最初经历的是_____________社会,原始社会的基本组织是 _____________。 (2)母系氏族: 最初的氏族是____________氏族。氏族成员组成一个大家庭,____________,共同生活。由于__________,人们知其母不知其父,血统以_________系计算。那时人们主要用____________作为生产工具,以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为生。获取的食物除了维持生命,没有剩余,生活极为艰苦。妇女从事采集和家务劳动,在氏族

1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1-3课)【中考历史总复习讲练学案(含解析)】

第一模块中国古代史 【时空坐标】 1.三种社会形态: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中国古代历史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 2.两条基本线索: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强化。 3.一个根本动力: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与生产力要相适应。中国古代生产力的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的石器、奴隶社会的青铜器、封建社会的铁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革命与改革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4.两大群体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5.多元一体格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我们要自觉维护国家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 6.两大历史趋势:国家统一、民族交融是历史发展主流和趋势。 7.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作出了伟大贡献。我们要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8.中国历史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

与文明的起源(第1-3课) 【时空坐标】 【考点梳理】 考点一北京人 课标要求: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1.时间、地点:距今约70万—20万年,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见下图头盖骨化石) 2.体貌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上肢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行走。 3.生产情况: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制造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并能保存火种。(火的使用意义: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见下图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和烧石、烧骨) 4.生活情况:共同劳动——采集和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群居生活,原始社会。 5.发现的意义: (1)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2)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6.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埋藏在地下的远古生物遗骸、遗迹经自然作用变成的石块,称为“化石”。北京人遗址、化石、石器、用火遗迹的发现,为复原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状况提供了重要证据。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 史前时期的人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全面了解人类形成的历史,知道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过程和方法: 1、通过资料揭示人类的起源 2、看图辨别三大人种的外貌特征,培养观察和识别能力,并理解形成人种差异的原因 3、探讨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形成的原因并比较它们的异同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人类的起源及其进化,引导学生养成唯物史观,培养其崇尚科学的精神 2、认识历史是在人类创造性的劳动中前进的,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难点:氏族社会经历先是母系阶段后是父系阶段的原因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吗?该书探索了物种起源和进化的规律,指出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与“上帝造人说”形成对立。那么,人类究竟是古猿进化而来的,还是上帝创造的呢?今天我们将解决这一问题。 二、合作交流解读课文 A、人类的起源 1、南方古猿 大约在300多万年前,非洲生活着早期人类-----南方古猿。南方古猿的头骨要比人类的短,其脑容量也要比人类的小,但脑结构已与人类相近。 (1)指导学生看图,了解“人类的出现”进化过程

水母------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 (2)人类起源的发展过程主要有哪几个阶段? 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 “猿类”指生活在千百万年前的古代猿类,它们是人类的远祖。“正在形成中的人”指从猿到人的过渡形态,他们已能直立行走,使用木棍、石块等天然工具,但还没有进行真正的劳动。“完全形成的人”指已能制造工具、真正进行劳动的人,他们已经从动物中完全脱离出来。 (3)南方古猿是如何演变成人的呢(南方古猿向人转变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劳动。正是由于长期的劳动,使古猿从地上站起来,能直立行走,从而实现了前肢和后肢的分工,前肢用来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了大脑的发育,迈出了向人类转变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4)人类与猿最根本的区别又是什么呢? 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现代人 随着脑力和生产活动能力不断增强,形成了现代人,人类学者按肤色、发型、眼型、鼻型等外貌特征,将现代人分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a、根据现代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分为哪些主要人种?他们之间的差异是怎样形成的? 黄种,白种和黑种;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等多种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b、人类的分布X围是怎样逐步扩大的?人种分布情况是怎样的? 随着适应自然能力的增强;白种人分布在欧洲、北非、东非和中东,并深入到印度和中亚。黑种人分布在撒哈拉沙漠及其以南的地区。黄种人分布在东亚及美洲。 讨论:西方国家某些人认为白种人起源于智人,而有色人种起源于古猿和猿人;白色人种是天然的优等民族,而有色人种是天然的劣等民族。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史前时期的人类教案

史前时期的人类教案教案:史前时期的人类 目标: 1.了解史前时期的人类生活方式和文化; 2.探讨史前时期人类的生存策略和技术发展; 3.分析史前时期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步骤: 一、导入(10分钟) 展示一些史前人类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讨论: -在史前时期,人类是如何生活的? -他们是如何狩猎和采集食物的? -人类在史前时期的住所是什么样的? 二、知识讲解(30分钟) 1.史前时期的分类: -旧石器时代:手持石器、地上生活; -新石器时代:石器工具的进一步改进、定居生活; -金属时代:青铜器和铁器的使用。 2.史前人类的生存方式:

-狩猎采集:采集天然资源如果实、坚果、水果等,并狩猎动物获取 食物; -渔猎:利用水域中的鱼类和野味为食; -采矿冶金:开采矿石并加工成器具; -农耕:种植粮食并饲养家畜。 3.史前人类的住所: -洞穴和天然遮蔽物:石洞、自然山洞等; -人工遮蔽物:棚屋、帐篷等。 三、活动展示(40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活动: 1.角色扮演:分成小组,模拟不同史前时期的人类生活,包括狩猎采集、渔猎、采矿冶金、农耕等,让学生切身体验史前人类的生存方式。 2.石器制作:学生分小组,使用石块和木块制作简单的石器,如刀、斧、针等,了解史前时期人类的技术水平。 四、讨论与总结(20分钟) 1.学生自主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史前人类的生存方式是如何逐渐演变的? -史前人类的技术进步对生存方式有何影响? -史前人类如何与环境相互作用? 2.学生总结史前人类的生活方式、住所和技术发展,并回答以下问题:

-史前时期人类的主要生存策略是什么? -史前人类的技术发展对其生存方式有什么影响? -史前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如何? 五、课堂延伸(10分钟) 学生自由发挥,展示一些他们通过学习后对史前时期人类的理解,可 以是图片、模型、诗歌、绘画等形式。 六、课后作业 1.写一篇关于史前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的短文; 2.寻找一些关于史前人类的图片、图表或资料,整理并做一个小报告。参考资料: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史前时期的人类,包括他 们的生活方式、生存策略和文化背景。通过模拟活动和手工制作石器等小 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史前人类的 生活。同时,通过讨论和总结,培养学生的问题思维和合作能力。最后, 让学生展示他们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创造能力,提高他们对史前时期人类 的认识。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说课稿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说课稿 说课人: 一、说教材: 本课复习的是部编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属于中国古代史学习版块,包括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及第3课《远古的传说》。是中国史的开端,是学生了解中国史的源头,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二、说课标: 2022版课程标准要求:1、通过了解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等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及其文化遗存,知道中国境内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2.通过了解河姆渡、半坡、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知道中国的原始农耕生活。3.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4.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5、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本单元涉及内容年代久远,知识点相对陌生且容易混淆。 三、说教法: 本课教学用具是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是启发式的谈话法,设计探究问题与学生质疑相结合。注重对知识点的归纳整理,充分运用考古发现的文物图片辅助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对理解以及史料实证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表达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四、说学情: 九年级学生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他们依然保留着较强的好奇心,他们感性思维较强,理性思维正在逐步形成。他们对历史有一定的兴趣,但多满足于感官需求,缺乏层次的理性思考。另一方面已具备了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和理解问题的思维能力,初步掌握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随着其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乐于发表对事物的独特见解并渴望被肯定,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培养、提升其思维能力。此外,他们看问题不全面、挖掘历史现实意义尚有欠缺,个别学生思想认识还比较幼稚,需要教师在思想上加以引导、点拨,在方法上加以规范。 五、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1. 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2、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状

历史:第一单元《世界古代史》教案(岳麓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世界古代史 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 1、大约300万年前,非洲生活着早期人类南方古猿。 2、人工制造工具的出现,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结束。 3、世界三大人种: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4、母系氏族的特点:以母系血缘为纽带组成稳固的集团;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居主导地位。(该亚的故事) 5、父系氏族的特点: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组成稳固的集团;男子在生产生活中居主导地位;私有财产出现。(厄瑞斯忒的故事) 第2课:亚非文明古国 1、埃及位于北非尼罗河流域,公元前3100年,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都城在孟斐斯。国王称为法老。 2、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3、西亚两河流域约在公元前3000年出现了许多城市国家。 4、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首都在巴比伦。 5、《汉谟拉比法典》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6、公元前23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出现了一些城邦。公元前15世纪,雅利安人入侵。 7、印度的种姓制度: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国王、官吏和武士)、吠舍(从事农业、牧业、商业的平民)、首陀罗(从事低贱的各种职业) 8、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巴比伦和中国被称为亚非四大文明古国。 第3课:欧洲文明的起源 1、欧洲文明源于古代希腊,公元前2000年,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兴起,前后中心是克里特岛和迈锡尼。 2、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城邦。 3、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奴隶制民主的最高峰。 4、公元前6世纪末,意大利半岛出现了罗马奴隶制共和国,元老院掌握国家实权。 5、布匿战争:公元前3世纪中期,罗马与迦太基为争夺地中海霸权而爆发的战争,罗马获胜,公元前2世纪中叶,罗马称霸地中海地区。 6、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被授予“奥古斯都”的称号,罗马从共和时代进入帝国时代。 第4课:中古亚欧文明 1、日本大化改新:背景:7世纪,日本奴隶社会的各种矛盾十分尖锐,日本皇室和一些留学中国的人想仿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经典教学设计

导学案班级姓名第组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境内的最早人类元谋人、山顶洞人。 2.了解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特征等基础知识,思考北京人发现的科学意义。 二、自主预习 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的国家之一。最具代表性的是、 和。 2.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的古人类。 3.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年。 4. 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5.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____________ 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三、合作探究 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呢?

导学案 四、随堂演练 1. 我国境内发现的距今约170万年的原始人类是( ) A.元谋人ﻩ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ﻩ D.河姆渡人 2.2014年5月18日,集展览、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公众开放。该馆重点介绍的原始人群是( ) A.元谋人B.北京人 C.半坡居民ﻩ D.河姆渡居民 3.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历史的主要途径之一。下列考古发现的遗迹、遗址、实物等适合研究中国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状况的是( ) A.北京人使用火的遗迹 B.西周烧炭火的青铜 C.战国铁农具 D.汉代耕作石画像 4.“我来自周口,你来自元谋,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是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如果要考察“来自周口”、能“直立行走”的远古人类应该去( ) A.北京市ﻩﻩﻩB.陕西省ﻩﻩ C.浙江省ﻩﻩD.云南省中学历 5.在学完“我们的远古祖先”一课后,同学们开展了模仿“北京人生活的一天”的体验活动。在活动的场景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 A.用铜钱购物ﻩB.种植水稻ﻩC.穿着麻布衣服 D.烧烤食物 6.“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 ) A.元谋人ﻩﻩ B.北京人 C.半坡原始居民ﻩ D.河姆渡原始居民 7.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 A.建筑技术的进步ﻩ B.人工取火的发明ﻩ C.饲养水平的提高D.生产工具的改进 8. 材料题 恩格斯说:“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你知道火的使用有哪些意义吗?

2021年中考(中华书局版)九年级历史复习背记手册: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的人类

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的人类 第1课原始社会 1.人类的起源 (1)起源:人类是由约500万年前生活在非洲的南方古猿的一支进化而来,但他们只是“正在形成中的人”。 (2)进化: 概念:在劳动中,古猿学会了制造工具,并逐渐进化而 来。 “能人”:约250万年前,非洲出现的最早的工具 制造者,是最早的人类。 直立人:距今约150万年前出现于非洲,已经学 会使用火。 晚期智人:距今约 5万年出现,在体质形态上, 他们与现代人几乎没有区别。 (3)人种:①形成时间:当晚期智人出现时,现代人种也形成了。 ②划分标准:根据肤色、发型、眼型、鼻型等外部遗传特征,分为黑种人、黄种人和白种人。③形成原因:由于地理环境和社会因素长期作用而形成。 【注意】人种差异只表现在外貌上,与人的体质和智力发展无关。 2.氏族社会 历 程 “ 完 全 形 成 的 人 ”

母系氏族父系氏族 原因采集经济中妇女占有重要地 位。该亚的传说反映了这一 社会现实 犁耕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 男子在生产中占据了主导地 位 特点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世 系按母系计算 子女按父系确定血统,族长 由本族男子担任 过 渡 厄瑞斯忒的故事反映了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转变氏族社会的发展:父系氏族公社是原始社会解体时期的社会组织形式。随着私有制的出现,逐渐产生了阶级和国家。 (教材P5“参与园地”) 1.完成下列表格,并想像一下原始人类在不同阶段的生活。 参考答案: 名称出现时间基本特征 能人 约250万年 前能够制造工具进行 劳动 直立人 约150万年 前 已经学会了用火 早期智人约30万年 前 脑量与现代人相同 晚期智 人约5万年前 与现代人几乎没有 区别

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教案

《史前时期的人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大约300多万年前,非洲生活着早期人类——南方古猿现代人划分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母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和特点该亚的传说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和特点厄瑞斯忒的传说 ①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的《人类的出现》、《南方古猿头像和猿人头像》、《黑种人、白种人、黄种人头像》,了解人类的起源,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结合图文形成历史观念的能力。 ②通过课后的温故知新题,思考原始农业的产生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③通过课后题“想一想,人类在形成过程中要战胜哪些困难”、“就早期人类生活的一个片段画一幅想象画”等,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结合本课的图片,或播放有关录像资料,揭示人类的起源,引导学生科学地认知世界。 ②介绍早期人类的生活情况,思考人类在形成过程中要战胜哪些困难,使学生感知人类早期生活的艰辛;同时体验到在适应自然与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劳动创造了人与自然,也创造了美。 ③通过组织学生讨论第一目的课中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的起源及其进化,养成唯物观,培养其崇尚科学的精神。 ②使学生会懂得劳动创造了人,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正是在人类创造性的劳动中前进的,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③通过讨论第一目的课中题,培养学生平等、博爱的观念。 重点难点 重点:南方古猿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难点: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及其原因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初一年级所学的有关内容,提问:你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你赞同哪一种?为什么?科学家是根据什么知道人类是古猿进化而来的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关于人类的起源有许多说法,包括许多神话传说,但现在一般认为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世界上最早的原始人类以及人种的形成等知识。 新课教学 一、人类的起源 1.早期人类——南方古猿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中国镜内最早的古猿——元谋人的一些基本情况,然后指导学生阅读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史前时期的人类同步练习题A卷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史前时期的人类同步练习题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有人准备去考察有关南方古猿的生活情况,他应该去() A . 欧洲 B . 亚洲 C . 非洲 D . 美洲 2. (2分)目前许多科学家都认为,人类的直系祖先最早出现在() A . 亚洲 B . 欧洲 C . 非洲 D . 美洲 3. (2分)南方古猿是人类的直系祖先,某驴友组织想去实地考察南方古猿的遗址,他们应该去() A . 非洲 B . 美洲 C . 亚洲 D . 欧洲 4. (2分)在古老的传说中,人类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现在一般认为人类是:() A . 上帝创造的 B . 女娲抟士造出来的 C . 古猿进化而来的

D . 外星球来的 5. (2分)下列与父系氏族公社有关的是() ①婚姻关系相对固定 ②家族长和氏族首领都是男性 ③男子开始支配社会 ④男子在经济中不占主导地位 ⑤人们开始“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②③⑤ D . ①②③④⑤ 6. (2分)原始社会的一个小男孩,有时跟着母亲采果子,有时跟着父亲去打猎,这个小孩生活的时间最早应该在 A . 母系氏族时期 B . “正在形成中的人”时期 C . 父系氏族时期 D . “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时期 7. (2分)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 . 语言的产生 B . 直立行走 C . 火的使用 D . 制造和使用工具

8. (2分)氏族社会的特点不包括() A . 共同生产 B . 共同居住 C . 共同消费 D . 男女平等 9. (2分)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属于() A . 早期智人 B . 晚期猿人 C . 南方古猿 D . 北方古猿 10. (2分)孕育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的相同因素是() A . 高山 B . 大河 C . 海洋 D . 沙漠 11. (2分)男人的权力开始超过女人是在:() A . 原始社会 B . 母系氏族 C . 农业出现后 D . 国家出现后 12. (2分)人类是由什么变来的() A . 早期智人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正德中学九年级历史第一单元人类起源与上古文明导学案 华师大版

正德中学初三历史导学案 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 等第:班级:组别:学生姓名:组长签名: 【内容标准】 (1)列举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的代表,了解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2)讲述该亚与厄瑞斯特的传说,知道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重点】 南方古猿和爪哇直立人;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的特点? 【难点】 氏族社会经历先是母系阶段后是父系阶段的原因。 【自我发现】 一、原始人类的出现: 1、人类的起源: (1)关于人类的起源,你听说过哪些传说? 西方: 中国: (2)关于人类的起源,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众说纷纭的传说? (3)人类的始祖到底从何而来? 2、猿人的典型: (1)据课文介绍,在世界范围内几乎各大洲都先后发现过史前人类的活动遗迹,这说明了什么呢? (2)人类最早的起源地在哪里? (3)从名称、体质和生活特点来看,“南方古猿”与“爪哇直立人”有有哪些主要区别?

二、三大人种的形成: (1)三大人种的类别有:、、 (2)观察课本插图,举例说明造成人种差别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当今三大人种在地球上的分布范围如何? 三、氏族社会: (1)人类经历的氏族社会为什么首先是母系氏族社会? (2)氏族社会后期为什么会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 四、本课小结: 【当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迄今为止最古老的人类化石出土于()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美洲 2、目前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现代人类起源于() A.非洲南方古猿 B.非洲早期猿人 C.中国南方古猿 D.中国元谋人 3、最早发现的猿人人化石是() A.南方古猿 B.晚期猿人 C.爪哇直立人 D.晚期智人 4、世界各地的人们由于不同的肤色、发色和面目特征等差别,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说的种族。你知道世界三大人种包括那些吗?() ①黑色人种②红色人种③白色人种④褐色人种⑤黄色人种

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 世界古代史部分五个主题第一学习主题史前时期的人类第1课 早期人类(阅读课文)名师教案

川教版初三历史上册教案合集世界古代史部分【五个主题】第一学习主题:史前时期的人类第1课早期人类(阅读课文)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使学生掌握世界三大人种、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制社会的国家和地区、氏族组织,理解劳动创造人的科学观点。 2.对学生进行劳动观教育,培养学生爱劳动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爱劳动的好习惯。 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自学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 劳动创造人,原始人类的生产与生活。 教学难点 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提出本课学习目标、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拟出阅读提纲。 1.劳动是怎样使古猿逐渐进化成人的? 2.现代人分哪几种?各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3.原始人类使用哪些工具?进行了哪些重要的生产活动? 4.氏族组织中原始人类怎样生活? 5.世界上哪些地区最早进入奴隶制社会?其标志着什么? 以上问题通过提问讨论完成 二、指导学生阅读全文 三、学生回答问题 四、完成课堂练习 学习目标本课作业 教学札记 板书提纲 第一课早期人类 一、提出本课学习目标、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拟出阅读提纲。 1.劳动是怎样使古猿逐渐进化成人的? 2.现代人分哪几种?各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3.原始人类使用哪些工具?进行了哪些重要的生产活动? 4.氏族组织中原始人类怎样生活? 5.世界上哪些地区最早进入奴隶制社会?其标志着什么? 第二学习主题:古代亚非文明 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

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古埃及、巴比伦、印度奴隶制国家的建立、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古埃及、巴比伦、印度文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初步掌握阶级观点。 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印度种姓制度 教学难点 《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种姓制度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见教材P5导语) 本课导语导入 新课学习 一、神奇的金字塔 (一).统一的奴隶制国家的形成 1.埃及的地理位置(挂图) 2.统一的奴隶制国家的形成:时间前3100年 首都:孟斐斯 3.社会经济与阶级状况(讲解) 农业、手工业 (二)法老与金字塔 阶级关系: 法老:名称由来、职权 什么是金字塔?金 字塔的地理位置与功能,金字塔简介:胡夫金字塔、狮身人面像、金字塔之迷,古埃及鼎 盛时期:国王图特摩斯 三世、跨亚非 (三)古埃及的衰亡: 内外交困、前525年亡于波斯 二、汉谟拉比法典 (一)两河流域和古巴比伦王国 1.地理位置(挂图) 2.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及统一(讲解) (二)汉谟拉比法典 1.建立的目的(讲解) 奴 奴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