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物选修练习孔子柏拉图

人物选修练习孔子柏拉图

人物选修练习孔子柏拉图
人物选修练习孔子柏拉图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据《论孔子思想》

材料二孔子在历史文化领域有杰出成就,他的“爱人”、“仁民”观念以及他的教育思想,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性,他想回到西周,只是因为不敢公开反对当时还比较强大的奴隶制,表现出他怯懦的方面。

——据《略论孔子思想的阶级性》

问题:

(1)两则材料都涉及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和思想核心。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何贡献?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4分)

(2)材料一、二评价孔子时,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4分)(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2分)

2.时势造英雄,英雄影响时势。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有无数杰出人物,以其思想和行动影响着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为

政焉用子欲善而民善矣。

材料二始皇刚毅戾深,乐以刑杀为威,专任狱吏而亲幸之,海内愁困无聊。

——陈登原《国史旧闻》

(秦)富者田连阡陌,而贫者无立锥之地……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

——《汉书·食货志》

于是使御史案问诸生(儒生),诸生传相告引(互相揭发)。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成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由是二十年件,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

——《贞观政要》

材料四是岁(贞观4年)断死刑二十九人,几致刑措(民不犯法,刑无作用),东至于海,南至于岭(岭南),皆外户不闭……

——《旧唐书·卷三太宗本纪》

(唐太宗说)自古皆责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资治通鉴》卷198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政治主张(2分)。

(2)据材料二,概括秦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及其具体表现(5分)。

(3)概括材料三中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指出这一思想和材料一的联系(3分)。(4)据材料三、四,归纳唐太宗的主要政绩(4分)。

(5)根据上述材料所反映的相关史实,简述材料一孔子政治主张的积极意义(3分)。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

材料二除非哲学家就是王,或者这个世界上的王和君主都具有哲学的精神和力量,使政治的伟大和智慧合二为一,并把那些只追求两者之一而不顾另一的平庸的人们驱逐到一旁去;否则城邦就绝不会免于灾难而得到安宁……而且,我相信就连全人类也不会得到安宁,……唯有到了那时候,我们的这个国家才有获得生命并见到天日的可能。

——《柏拉图全集》第二卷

材料三柏拉图认为有五种政体形式:贵族政体、荣誉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和专制政体。……他的理想国家是贵族政体,在其中,体现为哲学王的理性要素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人们的理性也控制着他们的欲望。柏拉图强调,这种政体虽然只是个理想,但却是一个值得追求的很有意义的目标。“对一个国家来说,贵族政体是模范政体,因为在这个政体形式中我们发现了所有阶级之间的那种正当的从属关系”。

——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孔子的治国主张,其思想有何进步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柏拉图提出哲学家与国王应“合二为一”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柏拉图认可的模范政体的主要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和柏拉图两人治国主张的相同之处。分别指出两者的观点在当时无法实现的原因。

4.西方先哲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重视教育,并留下一段令人敬佩、发人思悟的师生关系佳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阿卡德米学园,亚里士多德博览群书,表现出惊人的求知欲,在各个学科,都显示出超凡的才华。柏拉图曾经说过,一般学生构成学园的躯体,而亚里士多德则代表学园的头脑》……当亚里士多德遭到同学的攻击时,柏拉图总是出面解围,说:“亚里士多德这头小驹,需要的是缰绳,而不是囚笼。”

材料二::最好先讨论普遍的善,看看争论到底在哪里。尽管这种讨论有点使人为难,因为理念的学说是我们尊敬的人提出来的。不过作为一位哲学家,较好的选择应该是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二者都是我们所珍爱的,但人的责任却要我们更尊重真理。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柏拉图学园的特点。(3分)

(2)材料一表明,柏拉图对亚里士多德的基本态度是什么?(2分)

(3)据材料二,概括亚里士多德对恩师的态度,并列举相关史实加以说明。(4分)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1分)

(4)和柏拉图一样,亚里士多德也很重视教育。他在教育方面有什么成就?(2分)

1.(1)答:(一)贡献:私人办学;教育及于平民;推出了合理的教学方法。(3分)

(二)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者爱人”)(1分)(2)答:(一)方法:阶级分析、一分为二。(2分)

(二)结论:材料一中的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政治上是落后的;材料二的孔子代表地主阶级,政治上是进步的。(2分)

(3)答:避免简单贴标签,应历史地看问题。(2分)

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2.(1)主张:为政以德(或德政、以德治民、反对任意刑杀、反对暴政)。(1分) (2)主要原因:暴政。(1分)表现:严刑峻法;赋税沉重;思想专制(坑儒)。(任答两点得2分)

(3)治国思想:存百姓(以人为本,或以民为本)。(1分)联系:是对孔子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或仁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1分)

(4)政绩: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民族关系相对和谐(或民族联系和团结加强)。(任答三点得3分)

(5)意义: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在今天仍然有积极意义。(任答三点得3分)

3.解析本题考查孔子、柏拉图。第(1)问,根据材料中“德”等知识回答“主张”,回忆儒家思想的影响来回答“意义”。第(2)问,从材料二中柏拉图对哲学王的认识角度分析回答。第(3)问,比较两则材料中对贵族政体的认识等知识回答。第(4)问,比较材料信息可知,孔子和柏拉图都强调了道德的作用。联系二人所处的时代特征分析“原因”。

答案(1)主张:德治(或为政以德、仁)。

意义: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2)原因:使政治具有智慧与力量;使国家(人类)实现安宁。

(3)特点:依靠哲学王的智慧管理国家;强调人的理性;所有阶级之间各守本分,

各司其职。

(4)相同:都主张贤人治理国家(或都强调道德在政治中的作用)。

原因:孔子的主张不适合诸侯争霸的需要;柏拉图的理想国主张不符合当时现实政治的需要。

4.参考答案(1)对话式教学,师生在轻松气氛中自由讨论问题;是欧洲第一所综合性学校,集知识传授、学术研究、政治咨询、培养学者和政治人才于一体;重视自然科学(3分)(2)看重亚里士多德;了解他的特点给予保护和宽容;同时进行正确引导(2分)

(3)尊师但不盲从,干预追求真理(2分)说明:认为柏拉图……(2分)启示:既要把老师当成良师益友,又要独立思考,善于创新。(1分)

(4)创立吕克昂学园,其教学方式称为逍遥学派。

古代汉语练习题(六)

古代汉语练习(六) 一、查阅下列各字在《康熙字典》(或《辞源》修订本)中所属的部首。(24分) 丹之亚常卍受严邻巡希幽胡怡攻书民 煎者茁贰郊望平术 二、多项选择题。(12分) 1、.下列句子中,“及”用引申义的是()。 A.楚人为食,吴人及之。 B.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C.敌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D.故不能推车而及。 2.下列形声字中,形符在左下角的是( )。 A.裁 B.疆 C.榖 D.窥 3.下列各句“表”字用的是本义的是()。 A.虢,虞之表也。 B.表裘不入公门。 C.或援誓以表心。 D.今反表以为里兮,颠裳以为衣。 4.下列句子中,形容词用作意动的是()。 A.王抑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B.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 C.小人甘其垄亩,君子保其恬素。 D.什一,去关市之征,今之未能,请轻之。 5. 下列句子中,“发”是引申义的是()。 A.舜发于畎亩之中。 B.射者正己而后发。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E.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6下列句子中,疑问代词做宾语的是()。 A.许子奚为不自织? B.子归,何以报我? C.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E.吾子与子路孰贤? 三、比较下列句子,说明上古汉语否定句宾语前置的条件。(10分) 1.子路曰:“意者吾未仁耶?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耶? 人之不我行也。”(《史记·孔子世家》) 2.旁无介绍,惴惴然疑先生之未必我见也。 (袁枚《徐灵胎先生传》) 3.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4.何以知人之且病也?以其不嗜食也。何以知国之将乱也? 以其不嗜贤也。(王符《潜夫论》)

孔子和学生

孔子和学生 本课一共四段,内容简短。第一段主要讲孔子是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他主张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受到学生的敬重。第二段主要讲孔子在评价学生的优点的同时谦虚地表示自己的不足。第三段讲孔子教育子夏,他的学生各有优点但也有不足,需要不断学习。最后一段讲后人对孔子的评价。 1、基础知识: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正确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 2、基本技能:能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习惯;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够大胆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思想教育: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孔子的高大形象,激发学生对孔子的敬佩之情。 1、理解“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含义。 2、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教案一

多媒体电脑、课件 1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孔子的画像)同学们,认识这个人吗?(板书:孔子)你们了解孔子吗? 2、学生结合资料谈对孔子的了解。 3、教师补充资料:孔子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大教育家,后人为了纪念他,专门修建了孔庙。(课件出示孔庙的图片)孔庙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孔子同时受到世界人民的敬仰。 4、补充课题,齐读课题。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出示词语,检查读音情况。 3、指名朗读,要求:仔细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同时画一画课文提到了哪几个学生。

4、课文提到了哪几个学生?(课件出示:颜回子贡子路子张子夏)点明颜回、子贡、子路、子张是孔子得意的四大弟子。 5、快速默读课文,画出不懂的问题。 6、小组交流对孔子的印象。 (二)细读课文 1、学生谈对孔子的初步印象。 1)通过读课文,你觉得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教师随机板书:(可能有以下的认识) 有爱心谦虚伟大受人尊敬了解学生不贪财 善于教育大教育家 2、教师因势利导,深化对孔子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孔子的敬佩之情。 3、第一段的学习依据学生对孔子的初步印象进行进一步的引导。 1)你从哪部分读出孔子有爱心的?请你给大家读读这个自然段。 2)说说看,你怎么觉得他有爱心? 3)谁有和他不同的感受?引导学生结合句子说出自己的见解。随机出示重点语句: 当时,只要你想跟孔子学习,哪怕是带上一束肉干作见面礼或学费,孔子也会乐意收做学生。 孔子从不以家境贫穷或富裕、天资聪明或愚笨来选择学生,所以

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选习题:(12)(有答案)

2019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选习题(12)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汉唐宰相大多出自世家大族,朝堂之上可以坐着与皇帝议论国家大事,谓之“坐而论道”。宋朝时,大臣多出自科举,已无“坐而论道”的资格,在皇帝面前必须直立奏对。这表明( ) A.贵族执政退出历史舞台 B.官僚政治体制逐步确立 C.君主专制统治登峰造极 D.选官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官僚体制的发展。题干所给材料体现了汉唐到宋代大臣地位的变化,要注意其对应关系:世家大族到科举、坐而论道到直立奏对,前者体现选官的变化,后者体现君臣关系的变化。秦朝以后,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但不能说贵族执政退出历史舞台,A项错误;君主专制登峰造极是在清朝,C项不符合时间概念;选官制度只是变化之一,D项没有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故排除;材料的两种变化都属于官僚政治的表现,故B项符合题意。 2、在中国人口发展史上,到清代乾隆皇帝时,1741年突破1亿,1776年达到2亿,1790年超过3亿。发展到道光皇帝时的1834年突破了4亿人口,这种人口的大量增长对中国来说( ) A.对传统社会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B.促进了城市化发展 C.是长期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 D.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产物 【答案】A 3、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以上言论( ) A.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B.否定了君主制度 C.主张建立法制社会 D.强调对民意的尊重 【答案】D 【解析】材料大意是说,封建统治者治理国家应当尊重“群心”(民意),百姓认为“之所是”君主和大臣都不能“矫之以为非”,百姓认为“之所非”君主和大臣都不能“矫之以为是”,故D项符合题意。 4、下图中的“?”应填( ) A.贵族、平民 B.公民、自由民 C.平民、贵族 D.罗马人、自由民

《孔子和学生》教学设计

《孔子和学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主认识生字新词。辨别多音字“教、处、为”的读音。能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意思。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孔子的教育艺术,激发学生对“万世之师”的尊敬之情。 【教学目标】 一、导入学习 1、出示“孔子”的画像,认识他吗?(板书:孔子)(媒体出示孔子的图片和资料) 2、请学生介绍孔子。(板书课题:孔子和学生) 3、齐读。(媒体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媒体出示自学提示: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孔子受到学生敬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用两个词概括。) 2.交流。 (板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三、研读课文 1、学习孔子的“有教无类” (1)什么是“有教无类”?学生理解词义,老师评价点拨。 (2)读读课文,哪几句话可以看出孔子的有教无类? (媒体出示:当时,只要你想跟孔子学习,哪怕是带上一束肉干做见面礼或学费,孔子也会乐意收作学生。孔子从不以家境贫穷或富裕、天资聪明或愚笨来选择学生,所以他门下的学生,包罗各种各样的人才。) (3)齐读 2、学习孔子的“因材施教” (1)什么是“因材施教”?文中哪几小节写了孔子的“因材施教”?“因材施教”体现在哪里?(引出对3、4小节的研究) (2)交流 ①在孔子和子夏对话中出现了几个人物?他们分别叫什么名字啊? (板书:颜回、子贡、子路、子张) ②孔子分别对他们做了什么评价?孔子跟他们相比,感觉自己怎么样啊? (板书:信用好,聪明,勇敢,严谨庄重。) ③听到孔子这么说,子夏很迷惑。 (媒体出示:既然他们都各有长处,而且比您还要了不起,那他们为什么还要跟您学习呢?) ④大家是不是也有同样的疑问呢?那就让我们跟子夏一起去问问孔老先生,看看能不能解除我们的疑惑。问明白的同学请举手告诉老师,孔子和你们说了些什么? (板书:不懂变通,不够谦虚,不够忍让,为人严肃)

孔子与学生的故事

孔子与学生的故事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有一次孔子周游列国,困于陈蔡之间七天没饭吃,颜回好不容易找到一点粮米,便赶紧埋锅造饭,米饭将熟之际,孔子闻香抬头,恰好看到颜回用手抓出一把米饭送入口中;等到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假装说:「我刚刚梦到我父亲,想用这干净的白饭来祭拜他。」颜回赶快接着说:「不行,不行,这饭不干净,刚刚烧饭时有些烟尘掉入锅中,弃之可惜,我便抓出来吃掉了。」孔子这才知道颜回并非偷吃饭,心中相当感慨,便对弟子说:「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以孔子之圣,面对颜回这等贤徒,犹不能完全「不疑」,想一想,在企业真实世界中,有多少主管(或老板)像孔子一样了解他的部属而你我芸芸众生,有几个修养可与颜回比拟如此推论,「信任」似乎只是求之不可得的理想罢了! 孔子还有一个弟子叫颜回,很有名的一个。当时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是鲁国人,就是现在的山东人。战乱纷飞的当时,一个国家俘虏了别国的士兵就将他们脸上刺字变成奴隶使用,鲁国有很多战俘在别国当奴隶。鲁国政府为了解救这些奴隶就出台一个优惠政策,如果人们将鲁国籍的奴隶赎回的话,不但可以到政府报销赎金还可以领赏。但是颜回在齐国赎回了很多奴隶既不去报销也不去领赏,赢得了人们的称赞,但是孔子却很生气地告诉他,你这个举动将鲁国的俘虏们害苦了,以后么有人敢赎他们了。颜回很吃惊,孔子说,你是富有阶层能有大批的钱赎奴隶不要报酬,但是大部分的鲁国人没有这些钱,如果他们以后赎回奴隶后去报

50个历史知识的成语故事!

50个历史知识的成语故事! 1、一鼓作气(曹刿) 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 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2、一字千金(吕不韦)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 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3、一字之师(郑谷) 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 ‘数枝开’作‘一枝开’。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 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4、一饭千金(韩信)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 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5、东山再起(谢安)

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6、图穷匕见(荆轲) 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7、纸上谈兵(赵括)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8、负荆请罪(廉颇)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释义: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9、卧薪尝胆(勾践)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释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10、接竿而起(陈胜)

初二年级上册语文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年级上册语文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二年级上册语文练习题及答案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 A.溃退(kuì)寒噤憎恶(è)风雪载图 B.惊骇(hài)绥靖拂晓(fú)销声匿迹 C.琐屑(xiè)震悚脂粉(zhǐ)眼花缭乱 D.诘问(jié)荒缪疟子(nüè)触目伤怀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所以西路当面之敌锐不可当,纷纷溃退。 B.不讲究韵律的文句和段落,读起来就没有抑扬顿挫、节奏和谐的美感了。 C.这个进球来得太突然了,以至于里昂队球迷还无法反应过来,嘘声不见了,整个球场在这一秒鸦雀无声,沉默得有些诡异。 D.两个强盗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荡然无存。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人类就一直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自然。 D.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4.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虽然7136个传统村落正在网上公示,其中2555个已经正式进入国家保护的视野,听上去似乎是个不小的数字。 ②在四处呐喊终于为几千个中国传统村落要了“名分”之后,中国文联副主席、天津大学教授冯骥才的担忧却丝毫没有减轻。 ③比这更让他忧虑的是,还是找不出一个特别好的办法从现在的困境中走出去。 ④“依然阻挡不住村落的濒危和被破坏,很多纳入国家名录的村落已经面目全非。” ⑤但当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已评审到第四批时,这位发起者却注意到一个令人痛心的现实。 A.①④⑤③② B.①⑤④③② C.②①④⑤③ D.②①⑤④③ 5.下列语序调整后意义变化最大的一项是()(2分) A.完成任务再吃饭——任务完成再吃饭 B.有话跟你说——跟你有话说 C.你去了就回来——你回来了就去 D.你慢点吃——你吃慢点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词,回答6~7题。(4分) 岁暮到家 清?蒋士铨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孔子与学生练习题

《孔子与学生》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__号数______ 一、拼音 Shī f?i bù jí jǐn shan qiān xū yán sù ( )( )( )( )( ) Yōu diǎn yán jǐn jí g? yōu xiù xū róng ( )( )( )( )( ) Yīn cái shī jiào yóu jiào wú lai p?i yù ( )( )( ) Gǎn niàn qíng qù ( )( ) 二、组词 施()姿()叨()监()驰()资()叼()临()池()柳()仰()谨()多音字组词 教_____( )_____( ) 乐_____( )______( ) 处_____( )______( ) 重_____( )______( ) 三、按要求写词语。 例:容易(简单)(困难) 聪明()()赞扬()() 愚笨()()谦虚()()糊涂()()茂盛()() 尊敬()()庄重()() 贫穷()() 四、按要求写句子 1、补充句子 (1)子曰:“三人行,_________." (2)_______,师不必贤与弟子。 (3)吾爱___,__________.” 2、用“虽然……但是……”造句 四、补充词语 有()无()和()()色 万()()师 1、态度温和面露喜色。() 2、根据学习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3、为人谦逊虚心,办事严谨慎重。() 4、声誉传扬国外。()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孔子受到学生敬重的原因。 2、__________是我国________时代的大教育家,对中国的_____________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称为___________。 3、孔子的四个学生各有优点和缺点,颜回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缺点是______________;子路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缺点是_______________;聪明但不够谦虚的是_______;子张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文概括叙述了孔子的重要教育思想后,叙述了孔子与他的学生子夏的一段对话,表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孔子系列故事大全小故事

孔子系列故事大全 一、智慧圆融一故事取材于《列子:仲尼篇》孔子有一个弟子叫子夏。有一天,他问孔子,有关他的一些同学们的修养情况。 他问道:“老师,颜回同学为人怎么 样?” 孔子沉吟了一下答道:“颜回的仁爱之心比我要好。” “那子贡呢?”子夏接着问。 “他呀!他的辩才比我好。”孔子笑着说。 “那子路,子路同学呢?”子夏又接着问。 孔子开心地笑着说:“要说勇武精神,我们都不如他。” “那子张呢?子张难道也有过老师之处?”子夏满脸狐疑。 孔子顿了顿,说:“子张同学,为人处 世,庄重严谨的作风,比我这个做老师的要强。” 子夏听到这里,禁不住站了起来。他曲躬

作揖地问道:“老师,这我就不明白了。既然那四位同学,都有超过老师的地方,那么为什么,他们还要师从老师您,学习呢?’ 孔子见子夏这样,忙举手向下按了按,并和蔼地对子夏说:"子夏!你别着急,先坐下,听我慢慢说。颜回同学虽然他很仁慈,但有时他过分的仁慈,导致的不忍之心,使他变得一味地迁就他人,影响了自己对事态作出正确的决断,从而反而害了别人。所以说,他虽能仁,去卩不能忍。(注:佛家有时说慈悲生祸害,也是这个意思)” 孔子接着对子夏说:“至于子贡,他的口才的确很好,可谓辩才无碍。他精通语言的妙用,却不识语言的局限,不懂得沉默的力量。所以,他能辩不能讷。” “关于子路,”孔子继续说:“他英勇过人,敢作敢为,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但有时不懂得谦冲退让,持弱守雌,蓄势而动<这样难免会意气误事。所以说,他能勇,不能怯。” “而子张呢,”孔子说到这里沉了沉,然后说:“他过于庄重严谨,以致清不容物。不能和煦接众,不能容纳有污行的人,让人见之生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归纳

十五、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一、文学文化常识 1、司马迁 司马迁(约前145或前135—?),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司马迁在史官家庭中长大,其父司马谈在学术观点上的兼容并包而又崇尚道家的倾向,对司马迁有直接影响。后继承其父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同时,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深陷囹圄期间,司马迁不再把修史仅仅看作是对以往历史的总结、对西汉盛世的赞颂,而是和自己的身世之叹联系在一起,融入了较重的怨刺成分,许多人物传记都寓含着作者自己的寄托,磊落而多感慨。司马迁修史过程中前后心态的巨大变化,赋予《史记》这部书丰富的历史内涵,它既是一部通史,又是作者带着心灵肉体创伤所作的倾诉。 2、《史记》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一般称为《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12本纪、30世家、70列传、8书、10表,共130篇。司马迁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宗旨,使《史记》成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近人梁启超称赞这部巨著是“千古之绝作”(《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 本纪记述的是帝王的事迹,如《项羽本纪》、《秦始皇本纪》;世家主要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如《孔子世家》;列传主要是写文臣武将及杰出人物的传记,如《李将军列传》、《刺客列传》;书是关于历代典章制度方面的内容,主要记载历代历法、礼乐、封禅、水利、经济等典章制度的发展过程;表以表格的方式排列整理事件次序或历史动态,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是全书叙事的脉络和补充。 《史记》和后来的《汉书》(又称《前汉书》,东汉班固撰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后汉书》(南朝宋范晔所撰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三国志》(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合称“前四史”。 二、主要内容主旨 (一)人物形象: 课文通过一组生动的故事表现出蔺相如的高尚情操和大智大勇:完璧归赵、渑池会表现了他为维护国家利益而表现出的勇敢和智慧,将相和表现了他的顾全大局的高尚思想境界。写廉颇,主要从“负荆请罪”这个典型事件中反映他的思想变化和性格特征(自高自大、心胸狭窄、知错能改、坦率真诚),这在前两个事件中已给读者以暗示。 选文涉及到的成语:怒发冲冠、卒相与欢、刎颈之交、完璧归赵、负荆请罪 (二)古今异义 (1)传以示美人 ..(指嫔妃)(皇帝身边的侍从人员) ..及左右 (2)璧有瑕,请指示 ..王(指出来给……看) (3)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十五都予赵(从这里到那里) ..(不答应)(4)指从此以往 (5)未尝有坚明约束 ..缻(走上前进献) ....者也(坚守)(盟约)(6)于是相如前进

孔子世家练习题及答案

《孔子世家》练习题 (一)通假字: 1、由是反鲁() 2、孔子长九尺有六寸() 3、师襄子辟席再拜() 4、几然而长 5、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6、意者吾未知邪() 7、夫子盖少贬焉()8、赐,而志不远矣() 9、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 10、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 11、孔子语鲁大师。() 12、所慎:齐,战(11),疾。() 13、约其文辞而指博。() (二) 重点文言实词释义 1、先宋人也,曰孔防叔 2、祷于尼丘得孔子 3、字仲尼,姓孔氏 4、及长,尝为季氏史 5、尝为季氏史,料量平 6、请与孔子适周 7、仁人者送人以言 8、窃仁人之号 9、为人子者毋以有己 10、弟子稍益进焉 11、与齐太师语乐 12、眼如望羊 13、师襄子辟席再拜 14、楚救陈,军于城父。 15、陈、蔡大夫谋曰。 16、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17、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18、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19、从者病,莫能兴。 20、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 21、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 22、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 23、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24、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25、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 26、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 27、吾从周。 28、古者《诗》三千余篇。 29.孔子晚而喜《易》 30、假我数年。 31、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32、绝四。 33、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34、所慎:齐,战,疾。

35、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36、则弗复也。 37、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 38、乃因史记作《春秋》39、约其文辞而指博。 40、文辞有可与人共者。 41、弗独有也。() 42、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三)词类活用 1、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2、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 3、博辩广大危其身者 4、孔子学鼓琴师襄子 5、楚救陈,军于城父。 6、子能修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 7、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 8、推此类以绳当世。 (四)特殊句式 1、其先宋人也 2、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 3、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 4、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 5、孔子学鼓琴师襄子 6、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7、子路愠而见曰。 8、予一以贯之。 9、吾何为于此 10、人之不我信也。 11、人之不我行也。 12、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 13、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 14、不容然后见君子。 15、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 16、天王狩于河阳。

孔子与学生

《孔子和学生》导学案

《孔子和学生》问题导读-----评价单 班级:姓名:指导老师:张静 【轻松准备】一个哲人说过:学习要加,骄傲要减,机会要乘,懒惰要除。【教学目标】 1,借助预习自学生字新词.能辨别多音字"教,处,为"的读音.能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分角色读出孔子和子夏对话时的语气.感受通过对话的表达方式把事情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3.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初步了解孔子的教育方法,懂得要不断学习的道理,对"万世之师" 产生尊敬之情.积累孔子语录以及描写人物特点的词语.对《论语》产生阅读需求, 【预习检测】同学们,通过预习这篇课文你一定有不少收获吧!请认真完成下列各题。加油! 【结构化预习】 ◆相关知识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学说以“仁”为中心,以“礼”为手段,后世逐渐形成儒家学派。孔子本人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他的学生把他的言论收集起来,编成了《论语》一书。 ◆教材助读 1、通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勾画出生字、新词读读记记,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 3、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读课文,查阅工具书,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语的意思。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包罗:严谨: 谨慎:敬重: 5、搜集几条孔子的语录,写下来,背一背。 【收获问题】写下你的读文收获和认为有价值或值得研究的问题。 我的收获 我的问题

《孔子和学生》问题生成-——评价单班级:姓名:指导老师:张静 各位同学,请在预习的基础上,将生成的问题系统思考后,在小组内充分交流,并在单位时间内认真完成下列问题,经过合作探讨后,准备多元化展示。 问题一:孔子收到学生敬重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问题二:“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问题三: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问题四:师说:孔子桃李满天下,一点也不难理解,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你遇见孔子,你有什么话想说呢?(学生交流)

《孔子世家》知识点整理

《孔子世家》知识点整理 整理人:陆亚兵一、通假字: 1.由是反鲁(“反”同“返”) 2.孔子长九尺有六寸(“有”同“又”) 3.师襄子辟席再拜(“辟”同“避”) 4.几然而长(“几”同“颀”) 5.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匪”同“非”) 6.意者吾未知邪(“知”同“智”) 7.夫子盖少贬焉(“盖”同“盍”) 8.赐,而志不远矣(“而”同“尔”) 9.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缪”同“穆”。) 10.所慎:齐,战,疾。(“齐”同“斋”。) 11.约其文辞而指博。(“指”同“旨”。) 12.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乡”同“向”。) 13.余祗回留之不能去。(“祗回”同“低回”) 二、重点文言实虚词释义: 1.祷于尼丘得孔子(祷:祈祷,向神求福) 2.请与孔子适周(与:同,跟。适:到,往) 3.仁人者送人以言(仁人:道德高尚的人) 4.窃仁人之号(窃:窃取,这里是自谦语,偷用、冒用。号:名称) 5.弟子稍益进焉(稍:渐渐。益进:增多) 6.与齐太师语乐(语:谈论) 7.眼如望羊(望羊:又作“望洋”,仰视的样子。一说远视的样子) 8.师襄子辟席再拜(再拜,拜两拜) 9.陈、蔡大夫谋曰。(谋:商量。) 10.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讥:讽剌。疾:弊病。) 11.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设行:指施政。) 12.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徒役:服劳役的人。) 13.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道:思想,主张。) 14.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丑:耻辱。) 15.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兴师:调动军队。) 16.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文:指文采。质:指质朴。) 17.假我数年。(假:借。这里是给与的意思。) 18.所慎:齐,战,疾。(齐:同“斋”,斋戒。战:战争。疾:疾病。) 19.举一隅不以三隅反。(隅,角落。这里可释为一个道理或一个方面。) 20.乃因史记作《春秋》(因:依据。) 21.约其文辞而指博。(指:同“旨”,宗旨,内容。) 22.而罪丘者亦以《春秋》。(罪:责备,怪罪。) 23.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以:在。卒:死,去世。) 24.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服:服丧,守丧。) 25.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以时:按时。) 26.诸侯卿相至,常先谒然后从政(谒:拜祭。) 三、词类活用:

中国教育简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教育简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西周诸侯所设大学,规模比较简单,仅有一学,因半环以水,故称“ ”。 2、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的文教政策是。 3、荀子把教学或学习的过程具体化为四个环节,并把行看作 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4、《中庸》把教学过程概括为 5.韩愈《》的基本精神就在于“存师卫道”,从恢复与捍卫儒 家道统的高度,对教师问题进行系统论述。 6.夏代“为政尚武”,故在国都设“”以培养武士。 7.稷下学宫采取“”的办学方针,保证了稷下先生学术自由。 8.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先制定的而又实际推行的系统的学校制度,是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张之洞等人拟定的《》。 年5月,国民政府正式实施“”的教育方针。 10.洋务运动最早创办的外国语学堂是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秦始皇采纳法家的建议推行的文教政策是……………………() A无为而治 B儒道释三教合一 C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孔子把教学过程概括为………………………………………() A学、思、行 B闻、见、知、行 C学、问、思、辨、行 D见闻为与开心意 3.唐代科举考试设题指事,由被试者做文章的方法是………………()A帖经 B墨义 C诗赋 D策问

4.朱熹认为大学教育的重点是…………………………………………()A学习四书五经 B“明其理” C应科举 D“学其事” 5.王安石在太学的教学管理上实行了…………………………………()A苏湖教法 B三舍法 C监生历事制度 D“升斋积分法”和“贡生制”。 6.西周时期教育主要特征为……………………………………………() A.政教一体,学在官府 B.官学衰落,私学兴起 C.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7.王守仁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他的………………………………() A. “存天理,去人欲”说 B. “致良知”说 C. “教为圣人”说 D. “知行合一”说 8.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在教育目的上主张…………………………() A.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 B.修己以安人 C.提倡实学,重视自然科学 D.学而优则仕 9.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是………………………………………() A. “生活即教育” B.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C. “主动”、“习行” D. “教学做合一” 10. 王充把教学过程概括为………………………………………………() A.学、思、行 B.闻、见、知、行 C.学、问、思、辨、行 D.见闻为与开心意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是孔子关于教育对象的思想,(1分)意思是说,实施教育,不分贵贱、贫富、地域、种族。(1分)因为在孔子看来,既然人性相近,则人人皆有向善的可能性,因此对所有的人都应该一视同仁,施以教育。(2分)孔子提出“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学在官府的格局,使教育活动扩展到了民间。(1分) 2、稷下学宫 3、鸿都门学 4、福建船政学堂 5、六艺教育 四、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史记孔子世家知识点.doc

史记孔子世家知识点 为大家整理的史记孔子世家知识点,欢迎阅读。 史记孔子世家知识点一、通假字: 1.由是反鲁 (“反”同“返” ) 2.孔子长九尺有六寸 (“有”同“又” ) 3.师襄子辟席再拜 (“辟”同“避” ) 4.几然而长 (“几”同“颀” ) 5.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匪”同“非” ) 6.意者吾未知邪 (“知”同“智” ) 7.夫子盖少贬焉 (“盖”同“盍” ) 8.赐,而志不远矣 (“而”同“尔” ) 9.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缪”同“穆”。) 10.所慎:齐,战,疾。 (“齐”同“斋”。) 11.约其文辞而指博。 (“指”同“旨”。) 12.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乡”同“向”。) 13.余祗回留之不能去。 (“祗回”同“低回” ) 二、重点文言实虚词释义: 1.祷于尼丘得孔子 (祷:祈祷,向神求福 ) 2.请与孔子适周 (与:同,跟。适:到,往) 3.仁人者送人以言 (仁人:道德高尚的人 ) 1

4.窃仁人之号 (窃:窃取,这里是自谦语,偷用、冒用。号:名称) 5.弟子稍益进焉 (稍:渐渐。益进:增多 ) 6.与齐太师语乐 (语:谈论 ) 7.眼如望羊 (望羊:又作“望洋”,仰视的样子。一说远视的样子 ) 8.师襄子辟席再拜 (再拜,拜两拜 ) 9.陈、蔡大夫谋曰。 (谋:商量。 ) 10.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讥:讽剌。疾:弊病。 ) 11.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 (设行:指施政。 ) 12.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徒役:服劳役的人。 ) 13.吾道非邪 ?吾何为于此 ?(道:思想,主张。 ) 14.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 (丑:耻辱。 ) 15.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兴师:调动军队。 ) 16.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 (文:指文采。质:指质朴。 ) 17.假我数年。 (假:借。这里是给与的意思。 ) 18.所慎:齐,战,疾。 (齐:同“斋”,斋戒。战:战争。疾:疾病。 ) 19.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隅,角落。这里可释为一个道理或一 个方面。 ) 20.乃因史记作《春秋》 (因:依据。 ) 21.约其文辞而指博。 (指:同“旨”,宗旨,内容。 ) 22.而罪丘者亦以《春秋》。(罪:责备,怪罪。 ) 2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习题2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习题 一、夯基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弱冠 夺冠 冠名权 勇冠三军 B.宰相 扮相 相对论 相映成趣 C.与共 与会 参与者 与人方便 D.乘机 乘凉 乘务员 千乘之国 解析:A 项,均读gu a n;B 项,读音依次为xi a ng ,xi a ng ,xi a ng ,xi a ng 项,读音依次为 y U ,y u ,y fy, ;0项,读音依次为 ch e ng ,ch e ng ,ch e ng ,sh e ng 。 答案:A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加之以师旅(侵略)②比及三年(等到)③如会同(古代诸侯相见和共同朝见天子)④冉 有、公西华侍坐(陪侍长者闲坐)⑤冠者五六人(戴帽子的人)⑥宗庙之事(天子、诸侯供奉祖宗 牌位的处所)⑦因之以饥馑(泛指荒年)⑧以俟君子(品德学识高尚的人) 解析:①师旅:侵略的军队;⑤冠者:成年人,20岁以上的人。 答案:B 4.下列句子按句式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 ③风乎舞雩 ④加之以师旅 ⑤则何以哉 ⑥尔何如 ⑦何伤 乎⑧为国以礼 答案:D 5.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鼓瑟希 B.舍瑟而作 C.莫春者 D.早缫而绪 解析:A 项,“希”通“稀”,稀疏;C 项,“莫”通“暮” ;D 项,“而”通“尔”,你们。 答案:B 二、课内阅读 6.阅读文段,完成第6~9题。 “点,尔何如?” A. ①③⑤⑦ B. ②④⑥⑧ C. ①③⑥⑦ D. ②④⑤⑧ ①不吾知也 ②冠者五六人 A. ①④⑥⑦/②/③⑤⑧ B. ①⑤/②④/③⑥⑦⑧ C. ①②⑤⑥/④/③⑦⑧ D. ①⑤⑥⑦/②/③④⑧ 解析:①⑤⑥⑦为宾语前置句 ,②为定语后置句 ,③④⑧为介词结构后置句。

孔子的小故事

孔子的小故事 1、孔子到庙堂参观,看到一种倾斜易覆的器皿,守庙的人说是宥坐之器。孔子说:“我听说宥坐之器,虚则欹(倾斜),中则正,满则覆。明君常将它放在自己的座右。”孔子让弟子注水,果然如此。孔子叹道:一切事物哪有满而不覆的道理呢?”弟子问:“敢问有保持满而不覆的办法吗?”子曰:“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损之又损之道也。” 2、孔子弟子公孙赤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孔子说:“给她六斗四升。”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她二斗四升。”冉求认为太少,给了公孙赤母亲更多。孔子说:“公孙赤到齐国去,肥马轻裘,威风凛凛。我听说过,君子只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帮助他人周急不济富,对年轻人救急不救穷,这是君子的态度。 3、孔子说,可以和他人说的事但不说,这是失人;不可和他人说的事,却和他说了,这是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在乡里间,貌温恭谦,表现得像个不善言辞的人;当他在祭祀宗庙和议论朝政时很善于明辨,对答如流;与上大夫谈话时,中正而有诤辩,敢于说实话;与下大夫交谈时,侃侃而谈,和气而又欢乐;君视朝时,恭恭敬敬,但又威仪中适,不张不弛。根据人的性格特征和场合说话,这需要仁德、智慧和勇气。 4、孔子离开曹国到宋国后,就和弟子们在大树下练习礼仪。宋国的司马桓魋想要杀掉孔子,就把大树给砍了。有位弟子催促孔子说:“咱们快点走吧。”孔子说:“上天既然使我具备圣德之性,桓魋又能把我怎样呢?”顺境不贪,逆境反喜,一切都是磨练自己的机会,心存正义、自强不息,感恩桓魋,感恩对手。 5、孔子问礼老子,辞行时,老子对他说:“富贵之人送人以财,仁义之人送人以言,我不富贵,就窃用仁人的名义送你一句话吧:头脑聪慧、洞察一切反而濒临绝境,是因为喜好议论他人的缘故;博洽善辩、宽广弘大反而危及其身,是因为揭发别人丑恶的缘故。做人子女的就不要有自己,做人臣子的也不要有自己。”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宽则得众,苛则失人。胸无渣滓自会处世圆明,眼无成见才会学富五车。

孔子和学生的小故事_孔子与子路子贡的故事

孔子和学生的小故事_孔子与子路子贡的故事 子路对孔子是尊敬的,虽然一开始的时候子路见了文弱的孔子有点不屑,孔子教导其 要学习,子路说“何学之有?”可见其傲慢与伉直。孔子也不生气,说,要是能够装上羽毛,装上锋利的箭头做成一只弩箭,那么不就射得更加的深了吗?于是子路拜谢,说“敬 受教。”可见子路是鲁莽的,而孔子对于子路也是大度的。而听过孔子的话后,子路立即 对孔子表现出了尊敬。在子路与孔子相处的过程中,子路有问题总是向孔子积极的讨教, 比如子路问强、子路问孔子怎么治疗国家等,同时子路也毫不讳言的说出自己的想法甚至 是与孔子不同的意见,比如孔子在卫国的时候去见南子,子路就非常不赞同,孔子也并没 有摆出师长的架子,而是积极主动的向子路解释,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并没有将子路完 全的当做是一个弟子。 孔子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总是积极的启发自己的弟子发表自己的看法,子路总是第一 个发言的,孔子问学生们的志向的时候,子路大胆的说出自己的志向,愿意与朋友共用自 己所拥有的东西,一起乘坐自己拥有的车马,一起共用好的衣服,即使是弄坏了也无所谓,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子路的豪放。孔子与子路之间在长期的共处下也建立起了非常好的信任,孔子在周游列国找不到施行自己思想的国度的时候,想要扎起小木筏漂流出海,孔子说,跟随我的可能只有子路了,子路听了很高兴,可见两个人是互相信任并且推崇的。 有一天,鲁国有个人说孔子的坏话,对子贡的评价却很高,恰好被子贡听到了。他特 别生气,没有因为自己受到夸赞而留面子,就对那个人说,如果说一个人的能力是一个房 子的话,那么我老师的房子光围墙就得有十丈高,而且屋子豪华无比,普通人是没有办法 穿过围墙看到里面的,而我的房子的围墙只有肩膀那么高。他还把自己孔子比作是太阳, 比作月亮,太阳以及月亮光芒万丈,可不是一般人能够超越的。说孔子坏话的那个人听了 这些话之后,感觉十分尴尬,羞愧万分。 子贡在外面非常维护孔子的名声,在孔子去世之后,子贡特别伤心,在他的墓地旁守 了六年。还有子贡的一个好朋友说:“你对你的老师那么恭敬,但是他真的比你贤良吗?”他说:“我的老师是高不可及的,就像高空一样,不能顺着梯子爬上去,他老人家就像是 日月一样光耀,我哪能比得上呢?”可以看得出来,他的才能还是很厉害的,可以说一定 程度上是超过了孔子的,他才能那么高,却还是如此尊重老师,可以说是难能可贵的,值 得大家学习。 孔子并不是从出生后就是圣人,他也曾经拜师学习。年轻的时候他曾拜在大思想家老 子门下学习学问,并且据传,他还曾拜一个被人称为神童的七岁儿童为师,虚心向其学习,而孔子作为圣人却不耻下问的举动也被世人所敬重和传颂。 孔子年轻时即使已经是非常有名的老师了,他仍然觉得自己的学识还不够,还需要学习。于是,在他三十岁的时候为拜师离开家乡,前往洛阳寻找大思想家。孔子的家乡与洛 阳之间的距离非常远,孔子一路风尘仆仆,日夜赶路,终于在几个月后走到了洛阳。在城

孔子世家教案4篇

孔子世家教案4篇 孔子世家教案4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孔子世家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孔子世家教案篇1教学目标: 1、了解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2、积累相关“如”“夫”“则”“尔”“方”“然”等实词虚词及句式等文言文知识 3、初步了解孔子。 教学重点: 学习文言文的翻译方法 教学过程: 一、查查(查缺漏) 检查《国学诵读》论语部分。 二、读读(读全文) 正音,全文诵读,培养语感。 1、字音: 俟,音、莫,音、甫,音、哂,音、相,音

铿,音、沂,音、喟,音、雩,音、冠,音 颡,音、皋陶、要,音、累累、殡,音 三、练练(练方法) 进行文言文的翻译训练。黑板展示。呈现成果和问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後。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孔子和他弟子的故事

孔子和他弟子的故事 1、一天,孔子领着学生们在野外进行御、射训练。中午,师生聚在树荫下休息,先解马放青,然后师生进行野炊。不料马跑到田里去吃庄稼。农人见了,大怒,上去把马牵走了。子贡追上农夫,给他作揖说:“对不起,我们的马吃了您的庄稼,怪我们看管不严。请您原谅,将马还给我们,我们还要赶路呢。”农人置之不理。子贡回到树下将索马的经过讲给了孔子。孔子说:“你用过分谦恭文雅的言词向农人求情,好比用美妙的歌舞演示给盲人,这怎能有好的效果呢?这是你的错,不能归罪农人。”说着,让养马人去要马。养马人对农人说:“我耕于东海,将往西海,我们的马驾车到这里,快要饿死了,只好放它吃点路旁的庄稼。你快点将马还给我们,要不,我们走不了就住到你家,车上六七个人都要你管饭,你不管饭的话,我们饿死在你家也不走,还怕你不偿命不成。”农人听了,吓得直打哆嗦,慌忙将马交还。养马人牵回马,孔子含笑看子贡一眼。子贡羞愧无地自容:身为言语科的学生,平时认为自己学习好得不得了,今天办这件事还不及一个养马人。先生教诲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真是至理明言啊。子贡从此变得谦虚谨慎起来。 2.一次,卫国一位使者向子贡了解孔子弟子的情况,子贡就介绍好学不倦的颜回,勇敢无畏的子路,多才多艺的冉求,节操高尚的曾参等同学,惟独没有谈他自己。后来孔子知道了这件事,高兴地对子贡说:“你已经有知人之明了。知人之明,方能自知之明;自知之明的人,才能有大作为啊。”子贡施礼谢了老师的夸奖。孔子进一步给子贡说:“你知道了谦虚,那谦虚的实质是什么呢?孔子不等子贡回答,接着说:“就像大地一样,大地不比什么都低吗?但大地挖深了就涌出泉水来,播了种就长出五谷来,草木生长,鸟兽繁衍,所有的生命都来自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