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柏拉图与孔子思想之主要差异分析

柏拉图与孔子思想之主要差异分析

柏拉图与孔子思想之主要差异分析
柏拉图与孔子思想之主要差异分析

柏拉图与孔子思想之主要差异分析

韩晓东

(陕西教育学院政法系,陕西西安710061)

摘要:在中西文化史上,柏拉图与孔子处在相似的地位,二人皆具开山之功,影响深远。探究二者思想的差

异,对于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意义重大。我们认为,二者思想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形而上追求不同;价值关怀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理想境界不同。

关键词:柏拉图;孔子;思想;差异

柏拉图和孔子都生活在雅斯贝尔斯所说的文明轴心期,这一时期在东西方同时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思想家。这些思想家本身的理论(特别是东西方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关于柏拉图在西方思想史中的地位,罗素曾说:“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代、中古和近代的一切哲学家中最有影响的人;在他们两个人中间,柏拉图对于后代所起的影响尤其来得大。我这样说有两个原因:第一,亚里士多德本人就是柏拉图的产儿;第二,基督教的神学和哲学,至少直迄13世纪为止,始终更是柏拉图式的而非亚里士多德式的。”[1]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他创立的儒家学派在中国历史上产生着重大影响,其学说构成了中国思想史的主流形态,儒家文化的合理因素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仍然发挥着积极作用。

我们认为,柏拉图和孔子思想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形而上追求不同

从形而上世界来考察事物存在的超越源头,是柏拉图和孔子的共同想法。但在探究超越源和人世间的关系时,二者却显示出不同的致思趋向。柏拉图的理念论是要显示这个作为万物之源的超越世界。这是个永恒不变、完美无缺的真实世界,是万事万物的本体所在,而我们的感官所接触到的则是有种种缺陷的现象世界。尽管柏拉图声称这个真实世界是不能言说的,但他还是尽量地从各个方面去描述它。亚里士多德的“最后之因”或“最初的动因”,就是按照他老师的逻辑所得出的必然结论。师生两人的共同努力,导致在西方文化中必然性地产生出一个上帝的观念来,成为一切事物和价值的共同来源。

在孔子之前的中国早期思想,也是把人间秩序和道德观念归源于“帝”或“天”,所谓“不知不识,顺帝之则[2](《正蒙·诚明篇》)”、“天生丞民,有物有则”[3](《大雅·杰民》),就是这种观念的体现。但自孔子始,人的地位提高了,天的权威性则相对地降低,他认为:“天道远,人道迩。”[4](《昭公十八年》)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观念和他的思想核心,仁内在于人心之中。这虽不能说人间的秩序和价值起于人间,但起码说明了中国文化是人本主义的。孔子并不否认价值的源头仍在天,不过这个超越性源头不是一般语言所能讲得明白的,只有靠每个人自己去体会。因此子贡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5](《论语·公冶长》)孔子对这一超越源头只做预设而不去穷根究底,这显然有异于柏拉图。这两位先哲求索的不同结果,从一开始即奠定了中西文化的不同路向。

二、价值关怀不同

柏拉图学说充分体现了古希腊思想中的理性主义精神,是一种典型的“智”者型学说,直接表现为他的理念论和有关的知识论。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柏拉图理论的基本标志,是他把苏格拉底所寻求的一般定义,变成了与个别事物分离而单独存在的东西,并称之为“理念”。柏拉图认为,一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就是理念。在他看来,存在着截然不同、根本对立的两个世界,一个是具体事物的现实世界,一个是本质理念的真实世界,理念世界先于并且决定着现实世界,是现实世界所能模仿的形式和原型,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复本和影像。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来论述这一点,认为人们所看到的具体事物的现实世界并不是真实存在的

实在世界,而是理念世界投影出的影像世界,这个影像世界所模仿的理念世界才是真实存在的世界。在柏拉图看来,事物的存在有三种形态,一是事物的本质形式或理念,它是惟一的,是神创的;另一种是现实世界中的具体事物,它们是模仿理念制造出来的,实际上是理念的影像;还有一种是艺术形象,它是诗人、画家模仿具体事物制造出来的,是理念的影像的影像。理念世界也是有等级的,级别最高因而最为实在的理念是善,它是一切感性事物的变化和一切本质理念存在的终极原因,是一切事物的法则和秩序的系统。柏拉图把理念论贯彻到认识论之中,他认为,与事物世界和理念世界相应,有感性意见和理性知识两种,意见是对事物世界的感知,由于事物世界动荡变化,不可捉摸,意见的正确与否无法验证,所以说不上是真实的知识。理性是对理念世界的思维,理性以理念世界作为思维对象和鉴别标准,超越感知,高于意见,是惟一真实的知识。

孔子的思想,是一种“仁”者型学说,带有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孔子把“仁”解释为“爱人”,把“知”解释为“知人”。在《论语·里仁》篇中,他又说“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可见,孔子的“知”主要是指认识人们之间的伦理关系,有了这种认识,就利于实行“仁”。他曾说:“未知,焉得仁?”“知”是“仁”的必要条件。对伦理关系没有明确的认识,就不可能有自觉的仁德,所以“仁”与“智”是统—的。孔子的仁智统一学说,以为认识论即是伦理学,因此他的认识论命题都具有伦理学意义。从认识内容来说,

“知”主要是“知人”;“学”主要是“学以致其道”;“思”主要是“言思忠,事思敬,见得思义”等等。认识过程其实也就是德性培养过程:“知”代替“不知”,克服意、必、固、我,学与思结合,言与行一致,正是通过这样的过程,人的美德被培养起来。仁智统一的理想人格的培养,既要靠集体的帮助,也要靠个人的主观努力。因此孔子很强调立志,他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5](《论语·里仁》)他认为一个人只要有崇高的志向,发挥主观能动性,坚定不移地去努力,那就—定可以做—个仁者。孔子叙述自己为学过程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5](《论语·为政》)孔子有见于人的意志的力量,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5](《论语·子罕》),“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5](《论语·卫灵公》)一个人始终不渝地志于仁,从事于仁,不断提高认识和觉悟,可以达到“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的思想境界,在必须作出牺牲时可以杀身成仁。这种坚持原则,勇于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作为一个教育家,孔子的目标就是要培养仁智统一的理想人格。他自己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品德为学生树立了榜样。

三、思维方式不同

古希腊一直被认为是理论思维、思辨哲学的策源地。黑格尔说:“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尤其是在我们德国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6]列宁认为,应当充分重视和研究柏拉图的辩证法思想,他说:“关于柏拉图,据说第欧根尼·拉尔修曾经说过:柏拉图是辩证法即第三哲学的创始者(犹如泰勒斯是自然哲学的创始者,苏格拉底是道德哲学的创始者一样),可是那些特别高嚷柏拉图的功绩的人们却极少考虑到这个功绩。”[7]在柏拉图一生对认识论的研究中,辩证法思想由浅入深,逐步得到了发展。他把一切认识活动归结为对理念本体的认识,却又猜测到思维和存在两个矛盾方面的对立统一;他把人的认识活动归结为理性灵魂的回忆,但却猜测到认识发展的层次、矛盾、运动;他把认识方法归结为理性概念的发现、定义、确定,却又猜测到理性思维和思维范畴发展进程的辩证逻辑。柏拉图深刻总结和发展了古代自发辩证法思想,为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奠定了基础。这样,在以柏拉图为代表的西方传统认知文化(知识论)中,不允许有模糊不清的概念,也不允许没有定义的概念。按照这种理性精神和传统,落实到自然科学的发展上,对每件事都要求达到百分之百的准确性、客观性,从而促进了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孔子思想所探讨的核心是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是在设法沟通人们的心灵,因而其所使用的方法极富弹性。孔子的“正名”说,缺乏一套系统的操作规

范,比起柏拉图对于“定义”的严格要求,有一段差距。因此,在道德规范中,并不要求客观的、清晰明了的概念,而是要求个人心灵的境界。而心灵的安宁,才是道德哲学要求的准则。因此,在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行善避恶是大家的共识,但对于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始终没有发展出权威的、客观的定义。孟子的“可欲之谓善”十足地表现出其主观随意性色彩。

四、理想境界不同

西方文化以“分”为思维倾向,追求的是自由境界;而中国文化更强调“合”,追求的是“和谐”境界。在柏拉图的思想中,我们就可看出这种重“分”的端倪,然后到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经院哲学,乃至当代的逻辑经验论,都表现在分析的能力上。这种“分”的精神,不但把个别的人从人类当中分出来,成为独立的人,而且更进一步把人分解成灵魂和肉体二元。个人主义和

自由主义的理论,即是此逻辑的展开。

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源流着重的是对群体的关怀,努力去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中国思想文化中,无论是儒家的天人合一,或是道家的物我相忘,或是落实到社会政治哲学中的“天下为公,世界大同”,都是展示合的动机和努力。在这种合的理论看来,所有的分都是现象,这些现象的目的是为了合。比如观察了男女的分殊现象,就以夫妇人伦来统合;观察到所有矛盾、对立、差异,就用“道通为一”的学说来整合。单独的、孤立的个人,在中国文化中从未被重视。儒家从人际关系来看个人,道家从自然关系来看个人,法家更以群体的关系来处理个人的事,佛家的慈悲心肠也针对众生。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个人为了群体,群体为了个人,这是一个双向的、同等重要的过程。个人主义在中国文化中无法成为主流。中国文化中的个人,完全奠定在天和地之间,生活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我们认为,造成柏拉图和孔子思想这些差别的因素,除了思想家本身的个性之外,特殊的文化背景和地理环境无疑是形成这一差别的重要原因。在这里我们无意去进一步探讨形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我们只是想寻找:作为文明载体的思想家本人和他的学说,对后世思想史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我们可以从柏拉图学说中看出,他和孔子一样,对社会政治的混乱局面,有一种忧患意识,希望建立哲君政治。柏拉图的理想国,是建立在正义、和平、平等、公德的基础上,这和儒家追求的太平世,并没有两样。但柏拉图理想国建立的理由,并非来自忧患意识,而是以理念世界作为形而上的基础。

从泰勒斯开始,西方文化就在知识和本体的设计中,隐约地勾划出了形而上与形而下二元。到了苏格拉底,二元世界的划分已成定局,其弟子柏拉图,以及柏拉图弟子亚里士多德,都是在这种宇宙二元的基础上进行哲学探讨。二元论从此成为西方哲学的主流。它所展示的是:观念界是感官界的基础,感官界的一切,都应由观念界来解释和说明。中世纪的基督教哲学,即是在上帝与人类、上帝与世界这二元之间进行周旋。人类与世界的一切,连同基本的存在在内,都源于上帝。这种以超越的上帝为最终实在的学说,不但缔造了神学的高峰,以及信仰的基础,同时奠定了形而上形而下的二元信条。知识的次序可以由感官界超升到观念界,但存在的次序必须源自形而上,而降凡到人世间。无论是存在的根源,或是知识的来源,或是道德规范的基础,都得从彼岸来解释,信仰成为联系此岸和彼岸的惟一桥梁。西方文化从4世纪到16世纪的1200年间,都为这种思想模式所支配。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虽在情绪上对宗教和政治权力的融通甚感不满,因而表现出反二元论的趋向。但代之而起的,却是主客二元的对立,平面的二元设计,又转化为本体与现象的二元对立。无论是欧洲大陆的理性主义,还是英国的经验主义,都没有摆脱这一困境。其后德国古典哲学的观念论,虽在知识的设计上,设法贯通上下二元,但事实上仍未摆脱形而上形而下的二元结构。西方现代哲学如人文主义思潮的现象学、存在主义,甚至还有不少分析哲学流派,大多反对主客二分,人文主义思潮中的尼采、狄尔泰、海德格尔等人所主张的实际上都属于天人合一思潮,这是否预示着向东方文化的回归,姑且不论。但我们是否可以从这里看到人类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东西文化融合的某种契机与趋向?

由孔子奠基的儒家思想,虽然以人为中心,但却不刻意去定义人,也不去分析人的特性,而是在人际关系的德目中,去展示人性。有人问孟子人和禽兽的区别时,他回答“父子有亲,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人伦是人异于禽兽的地方,也是人际关系的根本德目。从这里入手,奠定了后来《礼记·大学》篇的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渐进原则,更肯定了《礼记·礼运》篇的“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在正常情况下,孔子不太涉及形而上的话题,如“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5](《论语·公冶长》)以及“子不语怪力乱神”[5](《论语·述尔》)。除非感受到生命的极限,他才从心底求助于天:“天丧予!天丧予!”[2]《论语·先进》,“天厌之!天厌之!”[2](《论语·雍也》)。当代新儒家喜欢借用康德哲学中的道德主体性,来诠释中国哲学,以之说明超越的形而上界,皆由内在的主体性所展开,从而否定了超越界的客观性存在。以上我们通过对柏拉图和孔子思想的比较分析,概略地考察了中西文化的不同走向,而这种不同与他们的思想影响有重要关系。近100多年来,中西文化发生了多次冲撞,而冲撞则是由差异引起的。认真探讨中西文化的差异和成因,寻求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吸收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来充实自己,是中国文化未来发展的出路所在。

(本文承蒙史炳军教授悉心指导,谨致谢意。)

[参考文献]

[1]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2]张横渠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3]诗经[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

[4]左传[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

[5]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7.

[6]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M].北京:三联书店,1957.

[7]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责任编辑李兆平]

On the Main Differences between Confusian and Platonic Ideas

HAN Xiao-dong

(Shaanxi Institute of Education, Xi’an 710061,China)

Abstract:Confucius and Plato were similar in status in the cultural history, both of them making great con-

tributions to human culture. The study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ir ideas is of big significance to the compar-

ative research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The main differences are between: values, ways of thinking,

pursuits of metaphysics ideals.

Key words:Plato; Confucius; ideas; differences

28

柏拉图(

一、单选题 1 、柏拉图( C )中试图对美加以界说,把美和美的东西作了严格的区分,是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美的专著。 A .《埃斯特惕卡》 B .《理想国》 C .《大希庇阿斯篇》D. 《美的分析》 2 、“劳动创造了美”这一命题是马克思在( C )中提出来的。 A .《资本论》 B .《政治经济学批判》 C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D .《共产党宣言》 3 、《淮南子》中说“佳人不同体,美人不同面,而皆悦于目”,它说明美具有( A ) A .多样性 B .客观性 C .社会性D. 相对性 4 、人的美感与动物的快感___________A____ A .有着本质的区别 B .没有本质差别 C .大体相当D. 完全一样 5 、“美就是由视觉和听觉所产生的快感”,语出( C ) A .苏格拉底B. 亚里士多德C. 柏拉图D. 夏夫兹博里 6 、“爱屋及乌”属于( D ) A. 关系联想 B. 相似联想 C. 对比联想D 接近联想 7 、正式提出崇高这一范畴,并加以较为系统探讨的是朗吉弩斯的( A ) A 《论崇高》B. 《论崇高与美两种观念的起源之哲学的研究》 C 《大地上的神圣理论》D. 《对美感受和崇高感的观察》 8 、在西方,最早讨论到崇高的是( D ) 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苏格拉底D. 毕达哥拉斯 9 、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剧是指______________ A. 戏剧艺术的一种类型 B. 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悲哀的事件 C. 悲痛的感情 D. 一种美的特殊表现形态 10 、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谈到喜剧的是_____B________ A. 苏格拉底B 柏拉图C 亚里士多德. D. 黑格尔 11 、被人称为丑得如此精美的雕塑是罗丹的______________ A. 《老妓》B 《奸笑的梯也尔》C. 《教皇英格森十世像》D. 《祭司长》 12 、“隐秀”说由下列何书提出______________ A. 《玉海》 B. 《二十四诗品》 C. 《人间词话》 D. 《文心雕龙》 13 、听流行音乐、唱卡拉OK 主要体现了艺术的______________ A. 审美功能B 认识作用 . C. 感化功能D. 娱乐消遣功能 14 、提出“曲线为美,蛇形线最美”的是() A 、亚里士多德《诗学》 B 、威廉·荷加斯《美的分析》 C 、黑格尔《美学》 D 、康德《判断力批判》 15 、在历史上,美学长期被看作() A 、伦理学的分支 B 、文学的分支 C 、哲学的分支 D 、人类学的分支 16、提出“尽善尽美”审美标准的是______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17、提出“喜剧是将那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这一观点的是( )。 A、高尔基 B、鲁迅 C、别林斯基 D、狄德罗 18、提出“黄金分割”比例关系的是( ) A.莱辛B.亚里斯多德 C.席勒D.毕达哥拉斯学派

孔子孟子的思想孔子与孟子并称什么.doc

孔子孟子的思想_孔子与孟子并称什么 孔子孟子思想 同孔子的仁说和礼说相联系,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孔子与孟子并称什么 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和政治家,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今山东曲阜人。早年时,孔子是道家老子的弟子,他曾在鲁国担任过官职,后来带领着一些弟子云游列国,整整十四年。之后回到鲁国,开设私人讲学,打破了当时教学垄断制度,开创了私人讲学的先河。 晚年,孔子开始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经。去世后,他的弟子将他的言行整理成为《论语》。孔子被后世尊奉为圣人,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是孔

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儒家学派的思想,在政治上,他主张列国君王推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儒家思想。在学术上,他推崇孔子,反对道家和墨家。他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杰出的宗师。他和孔子一样周游列国,向列国君王游说儒家仁政的思想。但最终无人采用,他回到家乡,和弟子一起著述讲学。著有七篇《孟子》传世,南宋时期《孟子》称为四书五经之一。死后,后世人称他为亚圣。 孔子仁的现实意义_孔子仁的思想概述 孔子仁的现实意义 孔老夫子的仁学,对当代有什么价值意义,或是实用价值,就是往人上活,这是孔老夫子指出的人生道路,活成人,才能活出人的尊严来,体验到人生的情趣,才能实现人生的根本意义和价值。这就是孔子的仁学对我们当代人的实用价值和现代意义。只有往人上活,才能活出人的尊严,才能体验到人生的情趣,才能实现人生的根本意义。拿夫妻来说,丈夫走正确的夫道,妻子走正确的妇道,各尽各的职责,真诚相爱,才能体验到真正的夫妻情感,夫妻的真情,反之,都讲各自的权利,男的在外面撒欢找,女的也自由开放,这样的夫妻,注定一辈子也不会体验真正的夫妻情义。兄弟之间要兄良弟悌,当哥哥的要善待弟弟,弟弟要敬让哥哥,才会体验到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否则就认得钱,为了爹妈留下的几间房,吵吵嚷嚷,甚至闹上法庭,钱有了房子有了,可兄弟的血缘手足之情却没了。 朋友之间要真诚相待,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醇,按照非正道去交朋友,以利益为核心为标准,一辈子也交不下真正的朋友,患难之时,也就别指望有真正的朋友帮你的忙。像管仲和鲍叔牙那样的友谊,是千古佳话,管仲说,我和鲍叔牙一起当兵,一交火我就往后撤,但

孔子与柏拉图思想哲学的比较.doc

孔子与柏拉图思想哲学的比较 孔子生活在一个社会动荡的时代。春秋以将,礼崩乐坏,政权下移,民心不古。公元前五世纪的中国社会处于奴隶制与封建制的交替之际,当时周天子权威日下,日益失去统治各诸侯的权力,各诸侯之间为了争夺权利, 臣弑君、子弑父、少凌长、庶废嫡的行为司空见惯。传统的礼仪制度失去了权威,道德规范荡然无存。孔子认为出现礼崩乐坏的原因在于人们缺乏宽厚仁爱之心,并且认为只有用道德的力量,才能使社会重新回到和谐的关系中,天下才能安宁。于是孔子提出了著名的仁学来挽救世道人心。 柏拉图的一生正处于雅典政治急剧变革的不稳定时期。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雅典又受到瘟疫的袭击。人们想到明天就可能死去,于是,无视法纪,为所欲为。传统的社会伦理道德标准和宗教信仰等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柏拉图认为天下大乱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并不能真正了解知识的内涵,因而现实生活中便缺少了衡量一切事物的客观标准。为了重建这样一个标准来衡量一切是非曲直,柏拉图写下了《理想国》一书,并提出了著名的正义论。 孔子与柏拉图的经历也极其相似。青年时的他们都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均从政不利孔子周游列国,游说于鲁卫陈蔡之间;柏拉图则远走意大利,两次赴色拉库斯,希望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思想。当征途失意之后,都选择教育来推广他们的思想:孔子兴办私学,开中国民间教育之始;柏拉图则兴办了阿卡德米学园,来传授自己的理论。 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与柏拉图都处在天下大乱的时代,并且够面临同样的问题。于是二者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仁学和正义论。这两种理论是他们思想的基础和关键。 二、柏拉图与孔子思想的相似之处 1.认同社会等级制度的合理性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把公民分为三种,即哲学家、军人、生

2020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点:26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解析版)

易混易错点26、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 错因归纳:对孔子、孟子、荀子在政治思想、民本思想、人性论上的主张认识不清。 释疑解惑 真题突破 1.(2017·上海高考·4)战国时期,孟子将儒家“仁”的观念升华为“仁政”学说,提出( ) A.重义轻利 B.民贵君轻 C.天人感应 D.正心诚意 【解析】儒家主张义重于利,“重义轻利”出自《论语·里仁》中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故A项错误;民贵君轻,从天下国家的立场来看,民是基础,是根本,民比君更加重要,“民贵君轻”是孟子仁政学说的核心,具有民本主义色彩,故B项正确;“天人感应”学说是西汉董仲舒为宣扬“君权神授”而提出的,故C项错误;正心诚意是儒家倡导的一种道德修养境界,出自《礼记·大学》中的“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故D项错误。 【答案】B 2.(2016·海南单科·4)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 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 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 【解析】“浩然之气”是一种个人的品质,并由此成为民族品德,故A项正确;孟子儒学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可以推动了民族品德的形成,与“个人独特”不符,故B项错误;孟子的学说是在继承孔子学说的基础之上形成的,通过个人品德的修养来更好的维护社会秩序,故C项错误;修养“浩然之气”的主要目的是个人品德,其根本目的是维护维护统治,与反抗暴政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 3.(2015·山东文综·13)《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 A.兼爱尚贤 B.主权在民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 【解析】兼爱尚贤是墨家的思想,而材料体现的是儒家思想,故A项错误;主权在民,强调的是民主思想,而题干强调的是民本思想,故B项错误;依据题干材料“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可知,人不仅要用水察看自己,而且应该以民间的反映当作镜子照照自己的作为,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故C项正确;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思想,而材料体现的是儒家思想,故D项错误。 【答案】C 4.(2014·上海单科·12)“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此段文字出自( ) A.《孟子》 B.《庄子》C.《韩非子》 D.《道德经》 【解析】此段文字是孟子的四端说,是他性善论的依据,故A项正确;《庄子》是庄子的著作,属于道教,故B项错误;《韩非子》是韩非子的著作,属于法家,故C项错误;《道德经》是老子的著作,属于道家,故D项错误。 【答案】A 5.(2012·海南卷历史·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 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 【解析】题干中反映的战国时期孟子的有关施政中君民关系的论述,其认为统治者能做到“礼、义、信”则民治,因此,B项正确;A项是儒学思想可以体现的,但与题意不符,如民贵君轻、君舟民水;C项是荀子观点,题干无从反映;D为孔子思想,题干也无从反映。【答案】B 6.(2011·上海单科·8)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 A.爱无差等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D.存天理,灭人欲 【解析】A项爱无差等是墨家的思想。C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治国方针,D项存天理,灭人欲属于个人修养问题,帮故排除A、C、D三项; B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才是为

浅谈柏拉图与孔子的思想比较

浅谈柏拉图与孔子的思想比较 柏拉图和孔子分别是古代屹立于东西方的两位文化巨人。虽然柏拉图比孔子的生活年代晚约一个多世纪,但都同处于人类精神文明觉醒的“轴心时代”。 古希腊的柏拉图是享誉世界的著名哲学家。他还是杰出的政治思想家、伟大的教育思想家兼实践家。西方的思想界对柏拉图极力称赞, 颂扬他是“最伟大的人”,是“人类的导师”把柏拉图的哲学评价为“一切最好的和最重要事物的源泉”。而中国伟大的哲学家孔子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均以民为体”。儒学思想渗入中国人的生活,文化领域中,同时也影响了世界上其它地区的大部分人近两千年。柏拉图政治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他所著的《国家篇》(即《理想国》)之中。而孔子的思想则体现在由他和他的学生的言语汇编的《论语》之中。 柏拉图和孔子在政治思想范畴方面,基本方向有许多相同之处。他们的政治理想都是力图建立等级有序的“和谐社会”。他们分别提出“哲学王”和“内圣外王”,都是人治的政治学;他们都重视和推动社会改革,柏拉图在名著《理想国》中提出了系统的建立和谐社会的方案;孔子在《论语》中向弟子们托古改制“以述代作”,反复讲授全新的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格言。俩人在仕途不顺、政见难行的情况下,转而办学园、设杏坛,亲自长期执教,倾心致力于教育工作,其目标都是为政治服务,培养治国人材,这是一般思想家极难做到的又一特点。

由于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的不同,他们的思想还是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首先,柏拉图政治上的主张是以理念论为基础的理想政治,而孔子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带有政治改良性质的“仁政德治”。在《理想国》中,正义是关键,缺乏正义,则其它美德定然失去, 整个国家无善可言,必将丧失理想与和谐。孔子的德治主义系改造周代德政思想而来,孔子仁政德治的核心是仁,礼是思想表现的形式和规范手段。柏拉图实际是用理性的力量说明“善”和“正义”;而孔子以“仁”与“礼”为规范,更适用于当时中国的实际。 第二,柏拉图习于哲学思考,在理念上构建社会制度,常陷于空想,但他重视自然科学、军事和工商业;而孔子偏重人文科学,擅于总结历史经验,爱民、重和平,倡孝悌,主中庸与“和而不同”。柏拉图的空想和臆断远胜于孔子。他过多地向往神明的情感、灵魂世界和先天论。他的“理想国”中,和谐社会框架虽美好,但其策划、举措同现实有距离。孔子根据国情,重视宗法,以孝悌为仁之根本,以修身齐家为基础。还值得提出的是孔子方法论上的中庸思想,“和而不同”是指重和睦、讲协调、求团结。 第三,教育方面,柏拉图积极传授和开展自然科学与哲学、文艺等的研究;而孔子倡德育、“举贤才”、“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柏拉图创办的“阿卡德米”学园,教学设施齐备,管理制度有序,男女兼收,人才济济,为政治服务的作用显著。学园存在了九百多年,影响久远。后继者衍生出新柏拉图学派。阿卡德米学园是欧洲古代最重要的学术

我所了解得孔子与孟子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案例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活动目标] 1.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孔子和孟子,走进这两位先贤的思想世界,亲身体验和了解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综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2.综合培养学生查阅、整理、筛选、整合资料的能力,综合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活动过程] 一、活动准备 1、确定活动主题: (1)阅读教材,明确学习内容与要求。 (2)师生结合实际增删整合学习内容和要求。 2、时间安排:15天。其中收集资料10天,整理资料3天,准备恰当的汇报形式1天,成果展示1天。(主要利用课余时间,成果展示为课内两课时。) 3、教师提供一些相关资料或查阅途径,为学生采集信息提供方便。 4、师生协商,制定活动与评价方案。 二、活动实施: 1、制定活动计划。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讨论,拟定小组活动计划,明确各自职责,并确定资料搜集的方式,安排好活动时间。教师对各组的活动计划予以及时指导,如有明显不当之处,即与学生一起商讨更正。 2、搜集资料,采集信息。各组按照活动内容,多方面获取第一手资料。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尤为重要。一是因为教师提供的书籍和网上下载的内容文字浩繁,学生又只能利用课余时间阅读,阅读量难以达到要求;二是由于学生文言文

的阅读能力不强,很多原文即使有白话解说,也很难读懂。为此,教师首先应尽可能多的熟悉资料内容,然后引导学生有选择性地查阅和作笔记。有条件的,还可把学生带到孔庙、孔府、孔林等实地进行参观访问,作访问笔录、写观察日记等。 3、处理资料,整合信息。学生将积累的资料分组集中,进行筛选。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研究资料的价值,考察其对学生的适宜度。 4、准备汇报材料,确立汇报形式。各学习小组根据本组所取得的成果,自主设计成果交流的形式。首先,在教师的指导下,推选五位主持人(总主持人一名,其余四人可由组长担任。)然后由各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讨论决定成果汇报形式(如情景表演、演讲、解说、朗诵、展出等,不拘一格)。 5、成果展示交流。主持人准备好台词,编排好展示程序,各组进行成果交流。教师予以点评、小结。 三、成果展示实录: 1、教师导入: 同学们,孔子和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被尊为“圣人”和“亚圣”。他们的思想观念,对中国社会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甚至远及日本、朝鲜、欧洲等地,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便是让大家走近这两位先哲,让他们美丽的光环也闪耀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心中!同学们经过两个星期的努力,搜集了大量资料,收获了不少成果。今天,我们将把这个成果展示出来,愿大家在这次交流展示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点评:教师导入看似多余,实属必要。因为这则导语简要概括了孔孟二人的思想及其影响,重申了学习目的、过程,交代了成果展示的意义,让学生学有方向、学有动力,让读者明确学习过程和展示目的。) 2、学生主持人1: 同学们,五千年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曾经在人类文明史上创造过无数的奇迹,孔子和孟子便是这些奇迹中两颗耀眼的明星,他们超人的智慧、深邃的思想、积极的人生态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两个星期来,我们通过阅读、上网查找和请教老师,搜集了有关孔子、孟子的大量资料,并精心编排,今天在这里展示我们的成果,请老师多多指导。和我一起主持这个活动的是四位小组长。首先,大家欢迎“孔、孟小档案甲组”的同学为我们展示。 (点评:学生主持人再次强化孔孟二人的思想及其影响、交代学习途径、过程与成果,并简介其他主持人,引出下面的展示内容。) 3、第一组展示: 主持人2:我们小组搜集的是有关孔子、孟子的生平经历,以及孔子的弟子和门人的资料。下面由三名同学展示我们的成果:

孟子对孔子“仁”的思想继承和发展

孟子对孔子“仁”的思想继承和发展 “仁”是孔子思想的基础,孔子之仁本质是一种践行的理论,具有特定的社会约定型,但并没有说明践行仁的内在根据。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发展了孔子仁学的思想,最重要的是践行仁的内在根据。了解孔子孟子仁的内在差别,有助于我们重振儒学理论,有助于我们从中汲取精神营养价值,从而有利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 标签:孔子;孟子;发展 一、孔子“仁”的思想 仁是孔子思想的基础和核心,孔子以仁为基础建立了自己的体系,并一直影响中国以后的儒学发展方向。孔子“仁”的内容是丰富的,思想是深邃的。孔子的“仁”无形中塑造了理想人格。这种人格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人生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而且对我们今天重塑新的理想人格仍然有着重要作用。从政治上讲,他强调个体对整体的道德义务,反映在民族意识上,个人应以维护民族利益为最高的人生价值,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陶冶了不少仁人志士,从而唤醒了中国人民思考中国民族意识感和民族精神。从文化上讲,他的思想为中国以后的思想指明了方向,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从而开启了中华民族思想的新纪元,创造出人类新的思想灵魂。但孔子的“仁”只是确定了仁的本质内涵,他的说法带有很强的约定性,只告诉人们应当以仁为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但人为什么要履行仁道,以及在现实的生活中怎样履行仁道并没有充分说明,这主要是因为孔子没有将仁与心联系起来进行综合思考,这个任务主要是由孟子来完成的,孟子将仁与心联系起来,使仁学焕发出一种新的生命力,对孔子仁学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孟子从性善论仁 孟子性善论从理论上说明履行仁道的内在根据和履行仁道的可能性,使儒家内在性原则得以深化。孟子性善论是心性论仁,肯定人心是仁的,因而人性就是善的。性是指现在人性化的倾向即是善,不但圣人是性善,就是说现在倾向是善的,现在就是,故不是未然性善,是彻始彻终的没有人不是性善[1]12。凡说性恶的人,都是从结果往上推,并未就发端起念处去说[1]131。可见梁氏赞成孟子的性善说。但他们都忽视了性恶也是人的发展动力之一。正如黑格尔所说,当人们说人本性是善这句话时,他们说出了一种很伟大的思想;但是他们忘记了,当人们说人本性是恶这句话时,是说了一句更伟大得多的思想。在黑格尔看来“个别兴趣和自私欲望的满足的目的都是一切行动的最有势力的源泉”[2]。黑格尔认为:恶是历史文化发展的动力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对此恩格斯将它阐释为“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3]。从孟子与告子的人性论争辩中可以看出孟子所讨论的不仅是人性善恶的问题,而且还说明了生之谓性,仁内以外的问题。告子主张性无善无恶,性可以为善,性可为不善。性有善,性有不善。告子又说:“食色,性也。”他把性仅仅理解为生理机能和欲望。在孟子看来这势必会混淆人兽的界限,降人类为兽类。故他在与告子的论辩中,通过层层推理,由“生之谓性”推出中之性犹人性,由此证明告子主张“生之谓性”必然导致兽性等同人性的结果。人具有不同于动物或他物的特殊性,这就是道德性。孟子并不否认人有自然欲望之性,但他所强调的是,只有道德本性才是人最根本最重要的特性,是人之所以为人最根本的标尺,是人与禽兽的本质差异。孟子主张仁义都是内在的,即所谓:“仁、义、礼、智、信

孔子思想和孟子思想之异同

孔子思想和孟子思想之异同 -----来自《中国图书商报》 孟子的儒家 首先,三纲五常中的三纲,也就是规定君臣、父子、夫妻主次关系的三纲在孔子思想里是找不到的。因为孔子思想符合人性的绝对光速宇宙观。在这样的宇宙观中,空间是完全相对的,没有哪一个空间比另一个更特殊,也没有哪一个空间可以主宰其他空间。于是,没有哪一个人比另一个更特殊,也没有哪一个人可以主宰其他人。而儒家的三纲却在君臣、父子、夫妻关系中规定了一方主宰另一方的关系。从表面上看,这君为臣纲似乎来源于孔子思想中的“忠”,但是通过对《论语》里“忠”的分析,可以看出《论语》里的“忠”并不是忠君这样狭隘。《论语》中有一段话可能与儒家的三纲有些瓜葛,那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有意思的是,这段话不是描写君臣、父子关系的。这段话出自于《论语》第十二章: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齐景公向孔子询问如何从政。孔子说:“要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景公说:“对啊!如果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然有足够的粮食,我又能给谁吃呢?” 可见上面这段对话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意思很显然属于“礼”的相对性,它在强调每个人尽管社会角色不同,但都有约束自己的准则。孔子在这里没有涉及到君臣、父子的关系。但是100年后的孟子和荀子将这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演化成了君臣、父子。如《孟子·滕文公上》中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孟子·尽心上》中的“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于是孔子思想在孟子手里转了个弯,从孔子重点强调“君、臣、父、子”各有自身的界限到孟子重点研究君与臣、父与子的关系,历史的发展似乎注定要发生这样的偏离。尽管孟子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对父子、君臣的关系描述得不清不楚,但是,这种对父子、君臣、夫妻之间关系的关注最终导致了儒家“三纲”的诞生。 儒家的“五常”来源于孟子的脉络则更为清晰。《孟子·尽心上》中的一段话就可以看到孟子对“仁、义、礼、智”排比。有意思的是五常之中唯一具备基本道德特点的“信”并不在孟子所列的基本道德之列,孟子仅举“仁义礼智”四德,而“信”被

论孟子对孔子文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论孟子对孔子文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春秋战国时代,随着社会制度的发展变化,又孔子创 立 的儒家学派需要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形势,建立起新的诠释体 系。处于战国时代的孟子,承担起了发展儒家思想的重任。孟子对于孔子的儒家思想,针对新的时代特征,做出了新的诠释。 在遵循孔子著述思想的前提下,提升了儒家学说的基本品格从人的生命主体和人的生存意义的角度,深化了孔子的“仁” 的理论的思想内涵,丰富、深化和开拓了儒家的思想理论体系。 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论述孟子对于孔子文艺理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孟子解诗对孔子解诗的继承和发展 在儒学传统中,《诗经》是一部十分重要的儒学典籍。孔子将《诗经》作为教学中的教材,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人格修养。 孔子十分重视诗经在社会生活中的教化作用,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将《诗经》作为了“仁”和“礼”的范本。孔子在儒学思想的前提下,以故有的思想体系解经,演绎出诗》中无处不在的“仁” “礼”观念。对于孔子的解经,孟

子做出了这样的论述: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 云:‘普 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 问瞽瞍之非臣,如何?”

曰 :“是诗也 ,非是之谓也 ;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 此莫非王事 ,我独贤劳也。 '故说诗者 ,不以文害辞 ,不以辞害 志。以意逆志 ,是为得之。” (《孟子 ?万章上》 ) 在孟子看来 ,对于诗句的理解 ,不能停留在字面意义。不 能用望文生义的方法去损害诗歌的深层意义。需要用自己的 领会和感悟 ,去探求诗歌的真正内涵。 即所谓“当以己 ‘意', ' 。” (朱熹《孟子集注》 )以意逆迎取作者之‘志志的解经方 思想方法。孟子不是单纯从艺术欣赏的方法来解读《诗》 而是强调将之视为教学的素材 ,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其中 与“理”的道德教化作用。 二.对人格之美的继承和升华 孔子从 “仁”的思想出发 ,建立起了一套身为儒者的完美 人格体系 ,并试图以此来挽救当时“礼崩乐坏”的道德颓势。 对于君子“仁”的品质 ,孔子作过如下概括 : 君子义以为质 ,礼以行之 ,逊以出之 ,信以成之。” (《论 语?卫灵公》 )其中 ,“义”是精神的本质核心 ,而“义”的实行 , 需要符合“礼”的要求。孔子把君子的仁义和受礼作为君子 。” 法,从根本上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将 诗经》 视为教育手段的

贺拉斯的文艺观点

贺拉斯的文艺观点 贺拉斯(Horatius公元前65-公元8)罗马杰出诗人、文艺批评家。后成为奥古斯都的宫廷诗人。《诗艺》原是一篇诗体信简,无题,发表后不及百年,即被罗马修辞学、演说学家昆体良(Quintilianus,约35-95AD)称之为《诗艺》(Ars Poetica),其后遂以此名着称。受信人是皮索(Piso)父子三人。当时皮索氏甚多,不知确指何人;根据此信内容,三分之一谈戏剧,三人中可能有人想写剧本,求教于贺拉斯,贺拉斯作此复函,信笔所之,谈谈写作的体会。分为诗意论、诗法论、诗人论。主要观点:1.古典主义诗学原则。贺拉斯是古典主义的奠基者。所谓古典主义,是指罗马的文艺要像古希腊的文艺学习,以古希腊的文艺为典范的文艺主张。后来17世纪法国的布瓦洛等提倡法国的文艺要向古希腊古罗马文艺看齐的主张,西方文学史上称为新古典主义。 (1)借鉴原则。这是贺拉斯古典主义诗学中的首要原则,即把古希腊文学作为典范来学习借鉴。“请你揣摩古希腊典籍,日夜不辍。”认为学写诗“应当日日夜夜把玩希腊的范例”,对荷马史诗、埃斯库罗斯的悲剧推崇备至。亚里斯多德强调文艺模仿人生,他在此基础上,又提出文艺模仿古典的原则。如,首先,他提出要沿用古典题材,从希腊史诗、悲喜剧中吸取创作题材。其次,在题材处理上要遵照古人的作法。诗歌格律也应沿用古希腊诗的格律,史诗应像荷马史诗一样善于剪裁、布局。然而他并不要求罗马作家跟在希腊作家后面亦步亦趋,因为它的目的是要创造表现罗马奴隶主上流社会人物的军功伟业和高贵性,创造无愧于罗马帝国的光辉艺术。在题材上、语言等方面,要求既有继承,又要创新。 (2)艺术创作的合式原则。贺拉斯认为,正确的判断力表现为艺术创作中的“合式”原则。这“合式”原则是他为艺术创作从内容到形式确立的具体法则。“合式”原则,主要指艺术上的协调一致、恰当得体,符合自然、符合情理、符合观众心理、符合艺术原则。源于古希腊的史学和美学传统。贺拉斯合式原则源于古希腊的诗学美学传统,其理论基础是柏拉图“有机统一说”和亚里斯多德悲剧的艺术应该成为有机整体的“整一性”原则。合式原则的社会根源是罗马贵族生活与意志、贵族审美理想情趣的体现。所谓“合式”,就是要求在艺术上做到协调一致、妥贴得体,恰到好处,叫人感到合情合理,无懈可击。它既包括形式的要求,也涉及对内容的要求,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首先,结构要虚实参差,毫无破绽,在内容、形式技巧、整体效果上要和谐一致他认为叙述要切合题材,不同的诗体有不同的叙述与表达。“喜剧的主题不能用悲剧的诗行表达;悲剧的题材也不能用日常的适合于喜剧的诗格来表达。忧愁的面容要用悲哀的词句配合,盛怒要配恐吓的词句。他认为不但史诗的情节布局应该这样,悲剧也应该这样,还要注意什么样的情节适宜表演,什么样的情节不适宜表演、只适宜叙述。要是演员的表演和叙述相结合、虚实参差,没有破绽。认为个别细节的真实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整体效果,要求各细节特别是主要细节的协调一致。 其次,人物性格上要自相一致,合乎类型,合乎特征。a.人物的性格要与年龄相符;再现古代作品中的人物,要描写人们熟知的性格特征要求描写的人物性格“必须注意从头到尾要一致,不可自相矛盾。”描写古希腊题材中的人物,要写人们熟知的性格特征,写阿喀琉斯必须写他的急躁暴戾、无情、尖刻,如何拒绝法律的约束,处处要诉诸武力;美狄亚的凶狠、骠悍;伊娥的流浪;俄瑞斯特的悲哀。如果创造人物,必须注意首尾一贯,不能自相矛盾。人物性格要切合年龄特点,切合各种年龄的人所常有的一般特征。人物的语言、台词要切合身份,要合乎民族、地域、职业特点。“你必须注意老幼少壮各有其行藏,务使举止同各种性格和年龄相当”这一原则构成他的“性格论”,这种性格论的本质是定型的、类型的。(传统人物的类型说,相同人物的类型说)他要求描写的是按年龄和气质划分的类型性格,

儒家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解读

(一)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异同 一、孔、孟政治思想的相同点: 孔子是儒家是想的开创人,孟子是孔子的继承和发展者,所以孔子与孟子的政治思想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都主张“仁”的思想,其具体表现在: (一)、孔子、孟子政治思想基础是一致的,主要从“仁、爱、善”角度思考问题。 孔孟都主张“仁者爱人,人恒爱之”。也就是说,他们二人不约而同的认为“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他们认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自身的“仁”,才能靠这种魅力影响和感化他人,也才能凭此效力于社会奉献于他人,否则“为人者难成君子,为王者难得天下矣”。 翻开《论语》,我们不难发现孔子在很多场合和自己的学生说教时都会涉及到“仁”的理念。比如说,他曾针对对自贡提出的什么是“仁”时回答说“夫人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尔达人。能近去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在回答曾子提出的问题“仁以为己任”时,孔子解释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这就是说,为了实现所谓的“仁”,人们可以赴汤蹈火义无反顾。由此可见,孔子理解“仁”就是爱人,同情人,舍身处地的体贴人。 翻开《孟子-离娄》一文,孟子就明确提出了“君子所以易于仁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之。爱人者,人常爱之。敬人者,人常敬之。”显而易见在这里分明强调了“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的重要性。 孟子提出“性善论”从“人性本善”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孔子直接说过一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从这句话看不出从皆有的那个“相近的”“天生”的人性是善还是恶,但加上他实际上认定了仁是每个人天生就有的品性,而仁的本质规定就是“爱人”,所以他心中本有“人性本善”的意思事实未予说明而已。 所以说,孔子与孟子都是从“仁、爱、善”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其思想基础是一致的。(二)、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理念是一致的,主张“仁治”和“法治”。 孔子主张“德治”即“为政以德”。孔子的政治思想中揭示了一个基本原则,即为人君者当以德治国,为政与为德是根本分不开的。他说:“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上之风必偃。”①孔子主张的“礼治”与“德治”并无不同,如“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统治者,领导者要重德轻政即要通过自身为榜样作用和对人民实行道德教化来引导人民。其德治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以惠民的方式巩固统治权,要求“为政者正身”他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②其要求“正身”的思想最终是为了达到“德治”的效果。孔子考虑政治问题基本精神理念就是“德治”思想。 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典型的“德治主义”,故而和孔子政治主张完全一致。他们两人的政治思想都是道德的延伸,都想使政治手段和目的都是以道德为依归,而他们的道理思想又几乎是完全相同的。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其“仁政”思想的基本精神理念与孔子相同即用“仁政”、“德治”,来教化人民,用道德理念使人们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比如他提出的“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等,看到了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苦难,企图采用这些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以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这些都是他“德治”的表现。 所以说,孔子与孟子的政治思想基本精神理念是一致的,都主张“德治”。

孔子德政和孟子仁政的异同

在儒家学说中,孟子向来被认为是孔子思想的嫡传,孟子对孔子的思想有继承也有发展,在治道观上也是如此。治道即治理之道,为政之道。在治道观上,孔子主张施行德政;孟子主张施行仁政。 孔子德政与孟子仁政的异同。 相同点: 1、孔子德政和孟子仁政的目标都是重建社会伦理秩序。孔子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讲“正名”; 孟子讲不“遗其亲”、不“后其君”, 讲“尧舜之道, 孝弟而已矣”。《中庸》以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五伦为“天下之达道”。在儒家理念中, 五伦既是每个人, 也是家、国、天下共同的存在方式, 从个人到家、国、天下, 离开这五种伦理关系都不能生存, 更谈不上发展。因此, 社会伦理秩序的建 构和维护从孔孟开始就是儒家治道一贯的根本问题。 2、在孔孟思想中,仁即德的内涵,因此二人都把仁德视为“为政”的根本要素,这是二者之所同。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道之以政”的“政”是指法制禁令, “刑”指刑罚, “政”、“刑”都是强制性的规范, 只能制约民众外在的行为,不能养成内在的羞耻心、价值观, 人们不违背规范, 只是规避可能受到的惩罚, 并不认为违背规范是可耻的,“道之以德” , 是通过为政者道德人格的魅力与其德行的感召, 兴起民众为仁向善的心志, 在内在心志的驱动下,自觉自愿、自动自发地效法为政者的价值选择和行为方式。“齐之以礼”是通过礼乐的教化、规范功能, 使社会推崇的道德伦理潜移默化地植入人们的内心, 养成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孟子说: “以力服人者, 非心服也, 力不赡也; 以德服人者, 中心悦而诚服也。”他认为“以力服人”只能是暂时的, 并且还会在人们心中积聚不满情绪, 一旦有机会, 就会爆发为反抗行为, 破坏社会秩序。“以德服人”才能使人心悦诚服, 无论力之大小强弱, 都会自觉自愿地效法为政者的价值导向, 遵循社会伦理规范。 孔孟一致认为社会伦理秩序的建构和稳定不能靠外在强制, 只有在人们内心道德意识的自觉驱动下养成的、自动自发的行为习惯才是最可靠的, 在位者的德行则是全社会道德意识自觉和伦理行为习惯养成的价值之源。 不同点: 1、在为政方法上,孔子强调一个字“正”,他说:“政者,正也。”“正”主要表现在“正名”和“正己”两个层面。“正名”是对社会规范的明确和恪守, 即明确社会秩序中不同角色的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 同时按“名”的标准和要求选择、规范处在相应名位中的人及其行为, 尤 其要求为政者本人的资格和行为要符合相应角色的规范。孔子认为为政的第一步是正名, 但要实现正名的目标, 为政者先要正己。为政者“正”, 才能“名正言顺”地发号施令, 才有令行禁止之效, 所“正”的伦理规范才能得到整个社会的认可和遵循。遵循礼的规范既是为政者自身仁的自觉和充分展现的根本途径, 也是激发全天下人仁德自觉的根本方法。 孟子最为看重的为政之德是“居仁由义”, 仁德主要体现为“义” , 他说: “仁, 人心也; 义, 人路也。”“居仁由义”在为政活动中的表现就是“发政施

东西方先哲:孔子和柏拉图思想之比较

摘要 东西方先哲孔子与柏拉图是人类古代思想发展史上两颗耀眼的长明星,是中西文化“轴心时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们分别是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的祖师,对于中西文化各自的发展,都有着极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两人构建理想国家的政治思想与政治制度、政治主体等方面的对比,简单概括政治思想的相似与不同之处,并总结他们对中西方政治文明的影响。 关键词:孔子柏拉图政治思想论语理想国

东西方先哲:孔子与柏拉图思想之比较 一、引言 孔子与柏拉图同处于奴隶制社会的衰落期。旧的制度因为无法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而受到极大的冲击与破坏。在孔子身边,诸侯争霸、战争绵延、礼崩乐坏,整个社会处在“天下无道”的状态之下;在柏拉图的周围,令雅典人自豪不已的民主政治随着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结束也已经是繁华不再、战争不断、人性堕落,政治危机此起彼伏。 孔子与柏拉图的经历也极其相似。青年时的他们都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均从政不利。孔子周游列国,游说于鲁卫陈蔡之间;柏拉图则远走意大利,两次赴色拉库斯,希望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当征途失意之后,都选择教育来推广他们的思想:孔子兴办私学,开中国民间教育之始;柏拉图则兴办了“阿卡德米学园”,来传授自己的理论。 二、孔子与柏拉图政治思想的对比——孔子的“为政在人”与柏拉图的“贤人政治” 孔子作为中国封建道德的奠基人,始终将道德放在首位,主张通过道德教化最终达到他政治思想中的最高境界——“天下大同”。提倡通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核心的礼治来实现他“有道”的政治理想和政治原则。在孔子的眼里,法律与政策都是由人来制定的,法制定得善否取决于立法者贤否;法律是由人来贯彻实施的,没有贤者,再好的法律都只是一纸空文。从这一点出发,孔子强调统治者个人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所以他强调“礼治”、提倡“德治”就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他特别强调个人质量在整治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应该把“修身”作为“治国”、“平天下”的首要条件和基本资格。“为政以人”是孔子对个人道德修养高度重视的必然的逻辑归宿。 柏拉图在设计国家时,以理念论为核心提出建立一个“正义”的理想国。他把正义视为政治的的核心和归宿,将实现“正义”作为自己的根本政治理想。他认为唯一能实现“正义”的政治就是“贤人政治”,即由一个有智能、有治国知识的哲学家来当国王,柏拉图认为哲学王通过知识进行统治远比法治具有更大的优越性,法律远不能同哲学家的智慧相提并论。柏拉涂诳诘:“除非哲学家当上了王,或者是那些现今号称君主的人想真正的哲学家一样研究哲学,集权力与智慧于一身,让现在的那些只搞政治不研究哲学或者只研究哲学不搞政治的庸才统统靠边站,否则国家是永无宁日的。”总体而言,柏拉图主张依靠哲学王的个人能力来维护国家的稳定,保障人民获得最大限度的幸福。 孔子和柏拉涂都选择了人治,但是其侧重点还是有所不同的——

2020年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突破专题26 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带答案解析】

易混易错点26 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 错因归纳:对孔子、孟子、荀子在政治思想、民本思想、人性论上的主张认识不清。 释疑解惑 项目孔子孟子荀子 仁的思想爱人仁政仁义 同 民本思想为政以德民贵君轻君舟民水 人性论性相近性本善性本恶 异 目的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缓和阶级矛盾,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统治 真题突破 1.(2017·上海高考·4)战国时期,孟子将儒家“仁”的观念升华为“仁政”学说,提出( ) A.重义轻利 B.民贵君轻 C.天人感应 D.正心诚意 【解析】儒家主张义重于利,“重义轻利”出自《论语·里仁》中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故A项错误;民贵君轻,从天下国家的立场来看,民是基础,是根本,民比君更加重要,“民贵君轻”是孟子仁政学说的核心,具有民本主义色彩,故B项正确;“天人感应”学说是西汉董仲舒为宣扬“君权神授”而提出的,故C项错误;正心诚意是儒家倡导的一种道德修养境界,出自《礼记·大学》中的“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故D项错误。 【答案】B 2.(2016·海南单科·4)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 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 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 【解析】“浩然之气”是一种个人的品质,并由此成为民族品德,故A项正确;孟子儒学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可以推动了民族品德的形成,与“个人独特”不符,故B项错误;孟子的学说是在继承孔子学说的基础之上形成的,通过个人品德的修养来更好的维护社会秩序,故C项错误;修养“浩然之气”的主要目的是个人品德,其根本目的是维护维护统治,与反抗暴政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 3.(2015·山东文综·13)《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 A.兼爱尚贤 B.主权在民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

试比较柏拉图与亚里斯多德的“摹仿说”

试比较柏拉图与亚里斯多德的“摹仿说”

【摘要】“摹仿说”是古希腊哲学家、艺术家们研究文艺反映现实生活的学说。 其主要代表人物柏拉图与亚里斯多德的“摹仿说”有本质的不同。本文从文艺与现实关系的诸方面对二人“摹仿说”的基本观点进行了比较,并通过对二人政治态度、研究方法和哲学思想的比较,探视了他们“慕仿说”不同的基础与实质。 关键词: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摹仿说”、实质、意义

一、“慕仿说”由来 “慕仿说”是研究和讨论文艺与现实关系的学说,是古希腊哲学家、艺术家对文艺反映现实生活这一文学艺术规律的称谓。古希腊艺术在它出现的那天起,就无形中摹仿着现实世界的一切客观存在,音乐仿鸟鸣,绘画仿流水,戏剧仿生活等等,其中雕塑的摹仿成就最高。与这种“摹仿”实践相对应的“摹仿说”,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时而生的。古代唯物思想的重要代表德谟克利特提出艺术是对自然的摹仿,于是风弥一时。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接受了这个信条,但他反对把“摹仿”理解为“抄袭”,主张画家画像,雕塑家雕像就不应只描绘外貌细节,而应“现出生命”,“表现出心灵状态”,从自然形体中选择出一些要素,去构成一个极美的整体。“摹仿说”从提出到苏格拉底进一步的完解,表现出简单、朴素,而又睢物、合理诸特点。到了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摹仿说”趋于全面,较完整地反映了文艺与现实之间所具有的关系。柏拉图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从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出发,认为有不摹仿现实的艺术,也有摹仿现实的艺术;摹仿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简单“摹拟”,而且这种“摹拟”,只能摹拟好的,不能摹拟丑的;因此,摹仿者艺术所起的作用坏的多,好的少。亚里斯多德比较客观地探讨了这个问题,对他的老师柏拉图的观点作了针锋相对的批判。他认为,文艺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这种反映不是简单的表象抄袭,而应是现实世界内在本质和规律的再现;所以,艺术可以引起人们的快感,起到“净化”等教育作用。由此可见,二人的“摹仿说”有着本质的不同。柏拉图的理论是唯心的、反动的,但他却第一个较严密地、多面地阐述了文艺和现实的关系。亚里斯多德批判地继承了前人和他的老师柏拉图的观点以及研究方法,他的“摹仿说”较之前人更全面、更准确,基本上符合现实主义的原则。其中艺术反映现实世界的内在本质和规律这一基本思想,朱光潜先生誉为“对于美学思想一个最有价值的贡献”,至今尚未有新的突破。 二、柏拉图的“摹仿说” 没人能够否认柏拉图这位古希腊集大成的思想家对西方后世思想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在文艺观上,他把在哲学上提倡的理念论作为他的整个文艺思想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