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诊断学》第一篇诊断学绪论

《诊断学》第一篇诊断学绪论

《诊断学》第一篇诊断学绪论

第一篇诊断学绪论

诊断学(diagnostics)是运用医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为医学生学毕基础医学各门学科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组织胚胎学、病理生理学及病理学等课程,过渡到学习临床医学各学科而设立的一门必修课。其主要内容包括问诊采集病史,全面系统的掌握患者的症状。通过视诊、触诊、叩诊和听诊,仔细了解患者所存在的体征,并进行一些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液学检查、生物化学检查和病原学检查,以及心电图、X线和超声等辅助检查,来揭示或发现患者的整个临床表现。学习获取这些临床征象的方法,掌握收集这些临床资料的基本功。应用所学过的基础医学理论,阐明患者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学基础(pathophysiogical basic),并提出可能性的诊断。为学习临床医学各学科、临床见习与实习奠定基础。因此,诊断学可以说是一座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也是打开临床医学大门的一把钥匙。

一、诊断学的内容

1.病史采集(history taking)即问诊,是通过医生与患者进行提问与回答了解疾病发生与发展的过程。只要患者神志清晰,无论在门诊或住院的场合下均可进行。许多疾病

经过详细的病史采集,配合系统的体格检查,即可提出初步诊断(primary diagnosis)。

2.症状和体征症状(symptom)是患者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如瘙痒、疼痛、心悸、气短、胀闷、恶心和眩晕等,这种异常感觉出现的早期,临床上往往尚未能客观地查出,但在问诊时则可由患者的陈述中获得。症状是病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症状的发生、发展及演变,对作出初步诊断或印象(impression),可发挥重要的作用。

体征(sign)是患者的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如皮肤黄染、肝脾肿大、心脏杂音和肺部啰音等。症状和体征可单独出现

或同时存在。体征对临床诊断的建立可发挥主导的作用。

3.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是医生用自己的感官或传统的辅助器具(听诊器、叩诊锤、血压计、体温计等)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观察和检查,揭示机体正常和异常征象的临床诊断方法。进行体格检查时应做到既不使患者感到不适,又能获得准确结果,以期尽早达到明确诊断的目的。

4.实验室检查(1ABOratory examination)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实验室方法对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细胞取样和组织标本等进行检查,从而获得病原学、病理形态学或器官功能状态等资料,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分析的诊断方法。当实验室检查结果与临床表

现不符时,应结合临床慎重考虑或进行必要的复查。实验室检查偶尔阳性或数次阴性的结果,均不能作为肯定或否定临床诊断的依据。

5.辅助检查(assistant examination)如心电图、肺功能和各种内镜检查,以及临床上常用的各种诊断操作技术等,这些辅助检查在临床上诊断疾病时,亦常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诊断学的学习要领

医学生学习诊断学时,临床课程尚未开始讲授,仅在学习病理生理学和病理学时初步地了解到某些疾病发生时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形态的改变,或仅能应用一些病理生理基础知识对临床上出现的某些症状和体征作出一定的解释。因此,在这个最初阶段不应该也不可能要求医学生在学习诊断学时对临床上各种疾病作出准确而全面的诊断。诊断学的任务更主要的是指导学生如何接触病人,如何通过问诊确切而客观地了解病情,如何正确地运用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等物理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方法来发现和收集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而了解这些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以阐明哪些征象为正常生理表现,而哪些属于异常病态征象。联系这些异常征象的病理生理基础,通过反复推敲和分析思考,便可得到诊断疾病的某些线索,从而提出可能发生的疾病。

临床资料是诊断疾病的基础,病史、体征、化验和辅助

检查结果的收集与正确判断至关重要。临床资料的获得重要的是要亲自掌握和全面了解。某些局限于系统器官的疾病可有全身性的临床表现。而某些全身性的疾病也可反映出某局部器官的临床征象。因此,学习诊断学需掌握全面系统的体格检查,并结合病史分析才可能发现重要的线索。例如问诊时患者诉头痛,那么必须注意该症状是否由于工作紧张,睡眠不足所致的大脑生理功能紊乱,或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如颅内炎症或肿瘤等病变导致的颅内压力升高和脑水肿之故。又如视诊时发现患者皮肤黄染,那么可能会考虑到患者近期是否进食大量胡萝卜素含量较高的食物引起的生理性皮肤黄染,或是由于胆道疾病所致的胆汁淤积性黄疸,或为肝病造成的肝性黄疸;抑或由溶血性疾病发生的溶血性黄疸。又如触诊时于右上腹触及包块,那么其病理生理基础可能是肿大的胆囊,也可能是来自肝脏的肿瘤。再如叩诊时发现患者两侧胸部均为清音,此系正常肺部的叩诊音,然而,如发现患者一侧下胸部叩诊浊音,则必须考虑是否存在肺实变、肺不张、胸腔积液或胸膜增厚的病理生理改变。此外,听诊时闻及患者两肺均为肺泡呼吸音,此为正常生理状态下的呼吸音,但如于某肺野听及支气管呼吸音,该体征除正常情况下可于气管和主支气管区域闻及外,则应考虑到该区域有实变的可能。如于某肺野闻及湿性啰音,则可能局部肺泡或支气管内有渗出液滞留,其病理生理基础多系支气管-肺炎症或有肺水

肿存在等。总之,在问诊和体格检查过程中所发现的每个症状和体征,大多存在着正常生理性、功能性表现或异常病理生理改变的可能性,在综合分析和思考这些临床表现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正常与异常的鉴别,也会涉及异常的临床征象间的初步鉴别诊断(differential diagnosis),最后提出可能的诊断来。

必须强调,诊断学课程中所涉及的诊断,与临床医学各科对疾病的诊断有着一定的区别。例如内科学对疾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或特殊检查结果的特点,应用正确的临床思维进行综合、整理、分析和鉴别,最后提出比较符合患者客观表现的临床诊断。然而,如果要求尚未开始学习临床课程的医学

生来掌握如诊断内科疾病一样来学习诊断学,那么,势必会造成脱离实际,不但诊断不了疾病,而且会影响对物理检查和一般实验室检查基本技能和方法的掌握。因此,过多地增加有关临床各学科的内容于诊断学课程中,应予避免。临床医学专业三年级的学生,其实验诊断的教学内容应有别于检验医学专业,主要是实验的临床应用,而不是检验技术方法的研究和改进。实验诊断的教学原则应是让学生掌握概念性、普遍性和实用性的内容。因此,实验诊断教学的重点应使学生掌握实验项目选择的原则,实验结果的分析,以指导疾病的诊断。至于特殊性、复杂性和高精尖的内容可留待临床各科的教学和继续教育的过程中予以完成。

当前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突出表现在诊断领域高新技术的应用,如影像诊断方面有计算机体层扫描(CT)、仿真内镜、磁共振肠道造影、计算机放射摄影系统(computer radiography)、数字放射摄影系统(digital radiography)、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等。分子生物学方面有DNA重组技术、荧光定量PCR技术、基因诊断及计算机生物芯片技术等。这些新技术无疑会给我们作出诊断带来巨大的帮助,使我们能更及时、更准确地诊断疾病,从而作出正确的治疗方案,极大地提高了临床诊断水平。然而,这些检查手段虽能提供更微观,更细致的病理改变或图像,甚至可以作出病因学或病理学的决定性诊断,但基本的物理检查方法,如视诊时检查者视觉所能感受到的直观改变,触诊时检查者经触觉所获得的特殊信息,叩诊时所发现的叩诊音的变化,以及听诊时所闻及的杂音、啰音的真实音响等,尚难从上述的高新技术的检查中如实地反映出来。另一方面,据有关研究认为,目前大规模应用高、精、尖检查技术诊断疾病,虽能解决不少问题,但尚不能完全取代问诊、一般的物理检查和常规的实验室检查,更不能取代临床医生的诊断思维。因此,如果放弃了最基本的全面系统的体检和规范的思维程序去考虑和分析问题,不进行成本-效益(cost-effective)分析,盲目追求高新

技术检查,这不仅会扰乱诊断思维,造成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

而且还可能使诊断陷入误区。所以,对于医学生来说,学习诊断学既然是为学习临床医学各课程诊断疾病奠定基础,那么,强调正确熟练地掌握物理诊断和常用一般化验的基本功是不容忽视和十分必要的。

从一个医学生到一个临诊时能提出初步诊断的临床医生,是需要经历许多临床实践才能逐步实现的。学习诊断学只是一个涉及临床医学课程的重要开端,或仅为步入学习临床学科的起点或前奏。必须明确,临床医学为实践性极强的一门科学,不可能通过一次学习即可立即掌握和应用,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反复实践和不断训练,必须由学习诊断学开始,直至担任见习医生和实习医生乃至住院医生的整个过程中,自始至终地不断反复和继续巩固。这样才是名副其实地使诊断学不仅成为奠定学习内科学,诊断内科疾病的基础,而且也是学习临床医学其他各专业课程的基石。

三、建立和完善正确的诊断思维

一个诊断的正确与否,关键还在于是否拥有正确的临床思维。目前,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已蓬勃兴起,给传统的诊断学带来了新的变革。在医学迅猛发展,临床实践日新月异的今天,临床医生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从众多资料中有效地挑选出符合客观实际的证据,以作出合理的诊断。因此,如何掌握正确的诊断思维,并将其运用

于临床诊断中,是每位医学生在学习诊断学时必须注意和开始锻炼的问题。

面临大量的临床资料,如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分析和思考问题,是每位临床医师所必须应对的严峻挑战。症状、体征、化验和辅助检查的结果是一不可分割的整体,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抓其一点不及其余,或只见现状不顾历史地去分析和判断问题,否则,十有八九会发生错误。临床医师之所以要以临床为主,主要在于他面临的是病人、环境、社会相互作用和动态变化的有机整体。如仅依据某种局部征象或某一检验或辅助检查的结果贸然作出诊断,往往就会顾此失彼,造成抓不住主要矛盾的局面。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已将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的结果作为临床制定诊治指南的主要依据。

即按照某特定病种的诊断、治疗方法,全面收集所有相关、可靠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结果,并进行科学的定量合成或荟萃分析(meta-analysis),从而得出综合可靠的诊断或治疗结论。

正确的临床思维有时不是依靠独立思索而形成的,临床会诊、咨询、讨论等均可起到互相启发、诱导和取长补短的作用。各级医师在临床实践中所掌握资料的深度、知识面的广度、分析问题的角度及临床实践的经历均有所差异,某些情况下他人的意见可能正是自己的疏忽所在。医学领域的范围很广,个人的毕生精力毕竟有限,精通只能是相对而言。

特别是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信息数量成倍增长和专业分科越来越细的今天,专科医师的知识更新,更有赖于其他各科和各级医师间的相互渗透和相辅相成。

一个完整的诊断除需了解解剖学、功能学和影像学的诊断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要尽可能作出病理学、细胞学和病原学的诊断。否则将会造成治疗上的盲目性或延误病情。临床医师不能满足于或仅停留于临床诊断,亦不能将功能诊断和影像诊断来取代病理学和病原学诊断。只有紧紧把握住病理学和病原学诊断,才能使临床诊断更完善、更准确、更可靠,才能使病人得到及时而有效的治疗。

总之,临床医生在日常医疗实践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不断纠正错误的临床思维,并促进正确临床思维的发展和形成。只有把在临床实践中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然后再指导于临床实践;这样周而复始、反复循环,才能使正确的诊断思维不断地建立和完善,才能把诊断的失误减至最小的限度。

四、学习诊断学的要求

在诊断学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经常要面对患者,因此,必须要求学生要耐心倾听患者的陈述,细心观察病情的变化,关心体贴患者的疾苦,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一切从患者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做一个具有高尚医德修养的医务工作者。学习诊断学的基本要求如下:

1.能独立进行系统而有针对性的问诊,能较熟练掌握主诉、症状、体征间的内在联系和临床意义。

2.能以规范化手法进行系统、全面、重点、有序地体格检查。

3.熟悉血、尿、粪等常规项目实验室检查的操作技术及常用临床检验项目的选择,检验的目的和临床意义。了解现代化自动生化分析仪器的操作程序及原理,了解实验结果对疾病的诊断意义。

4.掌握心电图机的操作程序,熟悉正常心电图及异常心电图的图像分析。能辨认心肌供血不足、心肌梗死、房室肥大、期前收缩、心房及心室颤动和传导阻滞等常见的心电图改变。

5.能将问诊和体格检查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写出格式正确,文字通顺,表达清晰,字体规范,符合要求的完整病历和本教材所推荐的表格病历。

6.能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所提供的资料,进行分析提出诊断印象或初步诊断。

(陈文彬)

诊断学大纲

诊断学大纲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阐述诊断学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应用问诊、体格检查、化验室检查及器械查检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达到正确认识健康与疾病的一门课程。学习本门课程,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为指导,努力学习,反复训练,牢固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掌握临床各科疾病的诊断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 一、学习诊断学的指导思想 二、诊断学在临床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三、诊断学的基本内容:常见症状、问诊、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病历编写与诊断思维方法。 四、学习诊断学的方法与要求。 教学时数:1学时 教学方法:大课讲授 第二章常见症状 目的要求: 症状是机体在病理生理学或病理解剖学改变的基础上,病人主观感受到的异常感觉,重点讲授常见症状的临床表现,要求学生认识常见症状,启发学生了解症状分析对诊断疾病的重要作用并掌握其出现的原因、发生机理及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发热、疼痛、水肿、呼吸困难、咯血、便血、呕血、黄疸、意识障碍。 一、发热: (一)发热的概述及意义 (二)发热的病因: 1、感染性发热 2、非感染性发热 (三)发热的临床表现 1、发热的分度 2、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 3、重点掌握驰张热、稽留热、间歇热、不规则热型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四)发热的诊断方法 二、疼痛: (一)重点掌握对疼痛的分析,即疼痛的临床特点。 1、发病的特点 2、疼痛的部位 3、疼痛的性质及强度 4、牵涉痛放射部位 5、诱发与缓解疼痛的因素

(二)临床常见胸、腹痛的病因、发生机理及临床特点。 三、水肿: (一)水肿的发生机理 (二)各型水肿的病因、发生机制及临床特点 1、重点掌握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水肿的病因、发生机理及临床特点。 2、心源性水肿与肾源性水肿鉴别要点。 四、呼吸困难: 重点讲授呼吸困难的病因、发生机理、临床表现及临床意义。 (一)呼吸系统疾病所致呼吸困难(吸气性、呼气性及混合性)。 (二)循环系统疾病所致呼吸困难(左心或右心功能不全)。 (三)其他原因(如中毒、神经精神性、血液病)。 五、咯血: (一)定义 (二)病因 (三)临床表现 (四)诊断方法 六、呕血: (一)定义 (二)病因 (三)呕血与咯血的鉴别 (四)消化性溃疡、肝硬化并食道下端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性胃粘膜出血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 七、便血: 便血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八、黄疸: (一)了解胆红素的代谢过程 (二)掌握溶血性、肝细胞性、胆汁淤积性黄疸的病因及发生机理 (三)重点掌握上述三种黄疸的鉴别 九、意识障碍: 重点掌握意识障碍不同程度的表现: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轻度、中度、深度)、以及谵妄。 教学时数:15学时(讲授9学时,见习6学时) 教学方法: 一、大课讲授 二、见习中结合典型病例,对常见症状进行观察讨论和分析。 第三章问诊、病历书写及诊断方法 目的要求: 通过大课讲授使学生充分认识问诊及病因的重要性,掌握问诊的内容与方法,病历格式与书写方法。通过见习,使学生有独立收集病史、编写完整住院病历的能力,了解诊断步骤,逐步掌握诊断过程的思维方法。 教学内容:

诊断学重点

诊断学重点 绪论1、症状概念:患病时机体功能发生异常,患者主观感受到的异常或不适,如头痛,发热,眩晕等。症状能较早提示疾病存在。 主诉: 迫使病人就医的最明显,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也就是本次就诊的最主要原因 主要症状的特点(1)部位(2)性质(3)持续时间(4)程度(5)缓解和加剧的因素 2、体格检查:医生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简单的检查工具对患者进行检查,称为体格检查., 3、诊断学内容 1)症状诊断,包括问诊和常见症状; 2)检体检查,包括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 3)实验诊断,如三大常规:尿常规;血常规;粪常规; 4)器械检查;包括心电图诊断;肺功能检查;内镜检查; 5)影像诊断,包括超声诊断;放射诊断;放射性核素诊断; 6)病历与诊断方法 第一章常见症状 1、症状:是指患者主观感受到的异常或不适,如头痛、眩晕、呼吸困难、腹痛等 2、体征:医师客观检查到的病态表现,如心脏杂音,腹部包块,皮疹等, 3、发热:(高热持续期热型有: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 1)正常体温:正常人腋测体温36℃~37℃左右.发热时,体温每升高1℃,脉搏增加10~20次/分. 2)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达数日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等的发热极期. 3)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小时体温差达2℃以上,最低时一般高于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等. 4)发热阶段:体温上升期;高热持续期;体温下降期 5)发热的原因:①感染性发热②非感染性发热③原因不明发热 6)伴随症状,如:寒战,意识障碍,咳嗽,咳痰,腹泻,尿路感染,皮疹,结膜充血,肝脾肿大等。 7)双重痛感:皮肤损伤可发生两种不同性质的疼痛,首先出现的是一种尖锐的疼痛(快痛),继而在1~2秒后出现一种烧灼样痛(慢痛)称为“双重痛感”。 8)牵涉痛: 当某些内脏器官发生病变时,常在体表的一定区域产生过敏或痛觉,此现象称为牵涉痛 .如胆囊疾病—右肩背部的牵涉痛;心绞痛除心前区及胸骨后的疼痛外还可以牵涉至左上肢至左上肢内侧甚至牙痛;肾绞痛—会阴部;阑尾炎—转移性右下腹痛。 头痛头痛的病因:颅内病变;颅外病变;全身性疾病;神经症 胸痛胸痛原因:1)胸壁疾病,如肋骨病变;2)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包.心肌病变等3)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和肺部病变,胸膜病变等4)其他原因,如食管疾病,纵膈疾病等 腹痛急腹症:外科范围的急性腹痛,是一类以急性腹痛为突出表现,需要早期处理和紧急处理的腹部疾病.其特点为发病急,进展快,变化多,病情重,如延误诊断或诊治不当,将会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危害 2、问诊要点 1)既往史及年龄 2)腹痛的部位:一般来说腹痛的部位常与投影于该部位的腹腔脏器病变一致。如胃及十二指肠疾病、急性胰腺炎疼痛多在中上腹部 3)腹痛的性质与程度(P20) 咳嗽与咳痰1)咳嗽的性质(1)干性咳嗽(2)湿性咳嗽

中医诊断学讲义——第一章绪论

中医诊断学讲义——第一章绪论 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中医诊断学主要包括诊法、诊病、辨证和病历书写等内容。 (一)诊法 诊法,是中医诊察、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和手段,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患者的神、色、形、态、舌象、头面、五官、四肢、二阴、皮肤及排出物等,以发现异常情况,了解病情的诊察方法。“闻诊”是医生运用听觉诊察患者的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嗳气、肠鸣等声音,以及运用嗅觉诊察患者发出的异常气味、排出物的气味,以了解病情的诊察方法。“问诊”是医生询问患者有关疾病的情况、自觉症状、既往病史、生活习惯等,从而了解患者的各种异常感觉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诊疗等情况的诊察方法。“切诊”是医生用手触按患者的脉搏和肌肤、手足、胸腹、腧穴等部位,探测脉象变化及异常征象,从而了解病变情况的诊察方法。 (二)诊病 诊病,亦称辨病,是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综合分析四诊资料,对疾病的病种做出判断,得出病名的思维过程。 对疾病做出病名诊断,是临床各科讨论的主要内容。因此,中医诊断学只是就疾病诊断的基本方法,以及疾病的命名、分类等做初步介绍。 (三)辨证 “证”是中医学特有的诊断概念。在中医学的历史上及现代文献中,对 于“证”的概念和使用不太统一,有以症状为证,如“痛证”“厥证” ;或称病为证,如“痹证”“淋证” ;亦有证与证候混称。 当代中医学对于“证”的约定: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当前)阶

段的病位、病性等所做的病理性概括,是指机体对致病因素做出的反应状 态,是对疾病当前本质所做的结论。 “证”实际包括证名、证型、证候、证素等概念。 证名:将疾病当前阶段的病位、病性等本质,概括成一个诊断名称,这就是“证名” ,如痰热壅肺证、肝郁脾虚证、卫分证、脾肾阳虚证、膀胱湿热证、瘀阻脑络证等,均为证名。 证型:临床较为常见、典型、证名规范或约定俗成的证,可称为“证型” 。 证候:证的外候。临床上有时又将证称为“证候” ,即证为证候的简称。但严格地说,证候应是指每个证所表现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及体征。 证素:证的要素,包括病位和病性,即任何复杂的证都是由病位、病性要素组成的。 “辨证”是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患者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当前的病位与病性等本质做出判断,并概括为完整证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中医诊断学主要是介绍历史上各种辨证的分类方法,以及由各种辨证方法综合而形成的辨证统一体系、辨证思维的技巧、常见证型的概念及其临床表现。 (四)病历 病历,又称病案,古称诊籍。是对患者的病情、病史、诊断和治疗等情况的翔实记录。 二、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中医学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以象思维为特征,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的认识论和方法

《诊断学》第一篇诊断学绪论

《诊断学》第一篇诊断学绪论 第一篇诊断学绪论 诊断学(diagnostics)是运用医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为医学生学毕基础医学各门学科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组织胚胎学、病理生理学及病理学等课程,过渡到学习临床医学各学科而设立的一门必修课。其主要内容包括问诊采集病史,全面系统的掌握患者的症状。通过视诊、触诊、叩诊和听诊,仔细了解患者所存在的体征,并进行一些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液学检查、生物化学检查和病原学检查,以及心电图、X线和超声等辅助检查,来揭示或发现患者的整个临床表现。学习获取这些临床征象的方法,掌握收集这些临床资料的基本功。应用所学过的基础医学理论,阐明患者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学基础(pathophysiogical basic),并提出可能性的诊断。为学习临床医学各学科、临床见习与实习奠定基础。因此,诊断学可以说是一座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也是打开临床医学大门的一把钥匙。 一、诊断学的内容 1.病史采集(history taking)即问诊,是通过医生与患者进行提问与回答了解疾病发生与发展的过程。只要患者神志清晰,无论在门诊或住院的场合下均可进行。许多疾病 经过详细的病史采集,配合系统的体格检查,即可提出初步诊断(primary diagnosis)。 2.症状和体征症状(symptom)是患者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如瘙痒、疼痛、心悸、气短、胀闷、恶心和眩晕等,这种异常感觉出现的早期,临床上往往尚未能客观地查出,但在问诊时则可由患者的陈述中获得。症状是病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症状的发生、发展及演变,对作出初步诊断或印象(impression),可发挥重要的作用。 体征(sign)是患者的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如皮肤黄染、肝脾肿大、心脏杂音和肺部啰音等。症状和体征可单独出现

中医诊断学之绪论

《绪论》难错专区 难点:证、症、病的辨别;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 A型题 1.下述哪项不属辨证的范畴( E ) A.分析病因B.确定病位C.判断病性 D.推断病势E.明确病名 分析:证,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所出现病机的概括。辨证,是指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收集辨证素材的基础上,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与综合,以判别疾病,探求病因,确定病位,预测疾病发展趋势的一种诊断方法,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明确病名,是辨病的过程。 2.司外揣内最确切的表述是( D ) A.有诸内必形诸外B.从外环境测知内环境C.从表象测知本质 D.观察病人外部表现,测知体内病理本质E.从体表情况测知脏腑病变 分析:司外揣内法,是指通过观察人体外在表象,以揣测分析其人体内在状况和变化的一种思维方法。 5.下列哪种观点最可取( E ) A.诊脉三指定乾坤B.医以问诊为首要C.望而知之谓之圣

D.察舌验齿辨生死E.诊病应四诊合参 分析:“四诊合参法”也叫“四诊法”即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方法。四种诊法中医诊病的基本方法,都相当重要。清代喻嘉言《医门法律》明确地指出“望、闻、问、切,医者不可缺一。”6.下述哪项属于症状( C ) A.脉沉而缓B.舌红苔黄C.恶心呕吐 D.肌肤甲错E.喉中痰鸣 分析:疾病过程中机体内的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所引起的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称为症状。恶心呕吐是患者主观感受,其余选项皆是体征,不是患者的主观感受。7.下述哪项属于体征( D ) A.心烦失眠B.神倦乏力C.头晕耳鸣 D.肢体震颤E.下肢麻木 分析:体征,指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征”是医生给病人检查时发现的具有诊断意义的征候。肢体震颤是医生可观察到的。 8.下述哪项属于病名( E ) A.胸闷B.肝风C.下痢 D.便血E.内痔 分析:胸闷属于症状,下痢、便血属于症名,肝风属于证,只有内痔属于病名。 9.下列哪项不属“证”的概念( E )

诊断学

[课题] 绪论 [教学目与要求] 阐述诊断学概念、主要内容和建立正确诊断思维和学习方法 [课型] 理论课 [学时] 1/2学时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重点难点] 诊断学基本内容、概念为本课重点 [教具] 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进程] 一、诊断学概念、地位 (一)概念:诊断学(diagnostics)是运用医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一门学科,是通过问诊、体格检查和必要实验市检查来揭示患者临床表现,通过综合、分析、推理提出患者诊断。 (二)地位:诊断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桥梁课,是临床各学科基础课。诊断学所涉及内容和方法将应用到临床各学科医疗实践中。 二、诊断学主要内容: (一)问诊(inquiry)即病史采集(history taking):即通过医生和患者进行提问和回答了解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一些疾病,通过问诊即可的出初步诊断,即症状诊断。 症状(symptom)即患者患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受,如胃酸、胃胀、胃痛、恶心、呕吐、头昏、心悸等。症状往往出现在疾病早期,通过问诊可获的症状,作出初步诊断。 体征(sign)是患者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改变,如:皮疹、脸色苍白、皮肤黄染可以在患者体表发现,而肝脾肿大、心脏杂音可通过体格检查发现。一般来讲,体征对诊断的建立更重要。 (二)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是医生用自己感官和辅助工具对患者进行检查,找出机体正常和异常征象检查方法。 (三)实验室检查(laboratory examination) (四)辅助检查(assistant examination) 三、学习诊断要领 四、建立和完善正确的诊断思维 五、学习诊断学的要求 第一篇常见症状及问诊 [课题] 问诊 [教学目与要求] 充分认识问诊重要性,掌握问诊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课型] 理论课 [学时] 1学时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具] 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问诊主要内容

诊断学教案诊断学教案

诊断学教案 第一篇问诊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的: 二、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 四、课的类型: 理论课 五、教授方法: 讲授法 六、教具: 电脑、磁盘、粉笔 七、授课内容和步骤: 1、问诊的定义及在医疗过程中的意义 2、问诊的常用重要技巧 ①从礼节性交谈开始 ②从主诉开始,逐步深入,有目的、有层次、有顺序的询问 ③避免暗示性提问和逼问 ④避免重复提问 ⑤避免使用特定意义的医学术语 ⑥注意及时核实不确切或有疑问的情况

第二章问诊的内容 一、教学目的: 1、熟悉问诊的内容 2、掌握现病史的询问及主诉的归纳 二、教学重点: 1、一般介绍问诊的一般项目、婚姻史、月经史、家族史 2、仔细讲解既往史及个人史. 3、讲解现病史的问诊及主诉的归纳总结 4、现病史的七项内容 三、教学难点: 1、主诉与现病史的归纳总结 2、现病史与既往史的联系与区别 四、课的类型: 理论课 五、教授方法: 讲授法 六、教具: 电脑、磁盘、粉笔 七、授课内容和步骤: 1、问诊的一般内容 2、主诉 3、现病史

4、既往史 5、系统回顾 6、个人史 7、婚姻史 8、月经史 9、家族史 第三章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一、教学目的: 1、熟悉重点问诊和特殊情况的问诊方法与技巧. 2、掌握问诊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重点: 1、问诊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2、特殊情况下的问诊 三、教学难点: 特殊情况下的问诊 四、课的类型: 理论课 五、教授方法: 讲授法 六、教具: 电脑、磁盘、粉笔 七、授课内容和步骤:

1、问诊的基本技巧与方法 2、特殊情况的问诊 ①缄默与忧伤 ②焦虑与抑郁 ③多话与唠叨 ④愤怒与敌意 ⑤多种症状并存 ⑥文化程度低下或语言障碍 ⑦重危、晚期患者 ⑧儿童 ⑨老年人 ⑩精神疾病患者 第四章常见症状 一、教学目的: 1、掌握常见症状的概念 2、熟悉常见症状的发病机制、伴随症状 3、了解常见症状的病因 二、教学重点: 1、常见症状的概念 2、常见症状的发病机制、伴随症状 3、常见症状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问诊技巧 4、相近症状间的鉴别诊断

诊断学教学大纲

诊断学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诊断学》是医学各专业本、专科学生的必修课,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医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以后临床课的学习。 《诊断学》课程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各种临床表现的发生发展规律、机制及建立诊断的思维程序,从而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疾病。诊断学的内容,包括收集临床资料的步骤和方法,对症状、体征和各种检查结果的评价、分析和推理,是医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为临床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诊断学》与其他医学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内容是建立在医学基础课的基础上的,是把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体地结合并应用到临床实践的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而也是打开临床医学的一把钥匙。 二、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 《诊断学》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临床技能培训、课间实习、临床技能考试等。其中课堂讲授是教师对指定教材的部分章节进行讲解,结合CAI课件、VCD、录象、录音、投影、模型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检查方法和思维程序。《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除课堂教学外,大量的实践课是在技能训练室和病房中进行,在病房中了解病史采集方法,了解各种异常体征及正规的检查手法。在反复医疗实践中,逐步学会临床思维方法、检查方法和检查技术,逐步提高对疾病的诊断水平。考试是检验《诊断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分理论考试(占80%)与实验考试(占20%)两部分,理论考试是对学期末医学生学完本学科的结业考试,实验考试是检验学生的实际动手查体的能力,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检验与考核。 三、课程总学时 根据教务处下发的教学计划、诊断学总学时为64学时,其中:症状、问诊、理学检查等40学时(理论30,实习10),心电图20学时(理论12,实习8),内镜4学时(理论2,实习2)。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篇问诊 第一章问诊的重要性 第二章问诊的内容 第三章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掌握问诊的方法与技巧。熟悉问诊的内容。了解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 第四章常见症状 一、发热 掌握发热的临床表现和伴随症状。熟悉发热的常见原因。了解发热的机理。 二、水肿 掌握水肿的病因。熟悉水肿发生的几个主要因素。了解水肿的发生机理。 三、呼吸困难 掌握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熟悉呼吸困难的病因。了解呼吸困难的伴随症状。 四、呕血 掌握呕血的原因。熟悉呕血的临床表现。了解呕血与咯血的鉴别。

《诊断学》理论教学大纲

《诊断学》理论教学大纲 (供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使用) Ⅰ前言 诊断学是一门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但它的内容与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位置都更偏向为一门临床课。重点内容包含:问诊、检体诊断、实验诊断、心电图诊断。其它部分,未列入教学大纲中的内容,供学生自学参考。在本阶段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努力学习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不断提高独立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各临床课程打下基础。学习诊断学的要求:学会问诊、熟悉常见症状的发生机理与临床意义。掌握检体诊断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方法,与典型体征的发生机理与临床意义。熟悉实验诊断讲授内容的基本理论,临床意义与应用指征。熟悉心电图各波段产生的基本原理,初步掌握正常心电图的各波段的测量方法,并熟悉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及几种常见特殊心电图的特征。学会对各方面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逐步使学生具有独立编写完整的住院病历与提出初步诊断的能力。培养有高素养的高级护理人才。 本大纲适用于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学生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为了使教师与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三部分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与熟悉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下列划实线,重点内容下列划虚线,通常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一致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与介绍通常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62学时,其中总论3学时,症状学11学时,检体诊断22学时,实验诊断18学时,心电图检查8学时。 四教材:《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陈文彬,6版,2004年。 Ⅱ正文 绪论 一教学目的 诊断学是阐述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它是临床各科的入门与基础,是由基础过渡临床学习的桥梁课程。因此临床思维方法的培养及临床技能的训练是诊断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 二教学要求 (一)熟悉《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地位与作用。 (二)熟悉《诊断学》的基本内容与基本要求。 (三)熟悉《诊断学》的学习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 (一)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学习诊断学的方法与要求。 (三)诊断学的基本内容:问诊、常见症状与体征、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及其他一些特殊检查,

诊断学教学大纲

诊断学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医学本科各专业用) 前言 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课程,其基本理论就是研究病情、体征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理以及建立诊断的思维程序,从而在多种情况下识别和诊断疾病。

1.掌握常见症状的发生机理、病因和临床意义,并学会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2.掌握检体诊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及不典型体征的发生机理与临床意义。 3.掌握实验诊断讲授内容的基本理论,参考值和临床意义及应用指标。 4.熟悉心电图各波图像产生的基本原理,掌握正常心电图的各波图形及各波的测量方法,并熟悉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及某些常见典型的异常心电图表现。 5.学会对各方面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逐步使学生具有独立编写完整的住院病历和提出初步诊断的能力。 第一部分理论教学大纲 绪论 【目的要求】阐述诊断学是应用问诊、体格检查、化验室检查及器械检查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达到正确认识健康与疾病的一门课程。学习本课程,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为指导,努力学习,牢固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发扬“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教学内容】 1.诊断学的概念。 2.简述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3.主要讲解诊断学的基本内容:常见症状、问诊、体格检查、化验检查、心电图检查、超声检查、病历缮写与诊断思维方法,并概要介绍诊断方法的新进展。 4.学习诊断学的方法与要求。 【教学时数】讲课1学时见习0学时 常见症状 【目的要求】症状是指患病时病人主观感到的异常感觉或不适感觉。重点讲授常见症状的临床表现,启示学生了解症状分析对诊断疾病的重要作用。要求学生掌握主要常见症状的临床特点,出现原因,发生机理和临床意义及鉴别要点。 【教学内容】 发热 1.发热的定义。 2.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异。 3.讲解发热原因与机理:①感染性发热;②非感染性发热。 4.重点叙述临床表现:①体温上升的两种方式;②高热持续期常见的几种热型(稽留热、驰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③体温下降的两种方式。 5.伴随症状。 胸痛 1.讲解发病原因及发病机理。 2.讲述临床表现:①胸痛的部位;②胸痛的性质;③影响胸痛的因素;④胸痛的伴随症状。 水肿 1.水肿的定义与分类。 2.讲解发生机理。 3.重点讲解病因与临床表现:①心原性水肿;②肝原性水肿;③肾原性水肿;④营养不良性水肿;⑤其它原因的水肿;⑥局部水肿。 呼吸困难

《诊断学》课程标准

《诊断学》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Z2431101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 培养层次:三年制大专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修课方式:必修课教学时数:126 总学分数:7 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一)课程定位 1.课程简介 诊断学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本原理方法的学科,是临床医学生必修课之一,是由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的桥梁课。它包括了问诊方法、技巧及内容;常见症状;体格检查;心电图学;实验诊断;放射诊断;超声诊断;病历书写。通过它的学习,使医学生掌握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各科临床课程及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基础。本课程采用对媒体型理论授课,实习课采用相互查体,演示病人等方法进行教学工作。 2.课程性质 诊断学是阐述疾病诊断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医学课程,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 3.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 4.课程作用 诊断学是是由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的桥梁课。 (二)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以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为目的,以基层临床医学专业能力为导向,突出专业能力培养,强化实践教学,床边教学,综合教学于一体,有效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突出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的培养。据职业教育特点,本着“贴近学情、符合行情、对接岗位”的原则,坚持“必须、够用、实用“为度、适度拓展知识面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原则,在院校融合的基础上,科学设计课程,合理选取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对各临床学科疾病基本知识的掌握。 2.课程设计思路 《诊断学》是基于基础与临床衔接而设计的一门课程。按照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对接情况,设

《诊断学》教学大纲

《诊断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诊断学(Diagnostics) 总学时数:30学时 学分: 1.5学分 先修课程要求: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组织胚胎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和病理生理学等。 适应专业:医学检验(四年制)。 参考教材: 1.《诊断学》,第2版,朱明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6月。 2.《诊断学》,第7版,陈文彬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4月。 3.《临床诊断学教程(中英文对照)》,波拉 . 斯蒂曼 . 北京:人民医科 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 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诊断学》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的科学。是临床教学的一门必修课,是医学生从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各学科的重要桥梁课。同时也是临床各科的基础课。《诊断学》是一门需经反复实践、通过连续培训才能初步掌握的学科。该课程通过指导学生接触病人,学习问诊而客观地了解病情,检验专业学生要求能正确运用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等物理检查方法来发现和收集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通过大量的学习学习,达到独立进行系统而有针对性的问诊,规范手法进行体格检查,熟悉常规项目实验室检查的临床意义,通过自学了解心电图机的操作并能熟悉常见的心电图改变,要求能看懂各种病历,最终使学生初步建立和完善正确的诊断思维方法。 二、课程基本要求 1.掌握常见症状的病因和临床意义。 2.独立进行系统而有针对性的问诊,能熟悉掌握主诉、症状、体征间的内在联系和临床意义。 3.能以较规范化手法进行系统、全面、重点、有序地体格检查,并掌握各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 4.了解心电图机的操作程序,了解心电图各波图像产生的基本原理,初步掌握正常心电图的各波形及各波、段的测量方法。 5.熟悉血、尿、粪便等常规项目实验室检查的操作技术及常用临床检验项目的目的和临床意 义。了解实验结果对疾病的诊断意义。

诊断学教学大纲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诊断学 英文名称: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必修 总学时:34 理论课学时:34 适用对象: 五年制预防医学本科 课程简介:诊断学是由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是医学生的必修课。其主要内容是学习症状学及采集病史、体征及全面系统的体格检查,并进行一些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及器械检查,来揭示或发现患者的整个临床表现。目的是学习获取这些临床征象的方法,掌握收集这些临床资料的基本功,并应用所学过的基础医学理论,提出可能性的诊断。因此,诊断学可以说是一座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也是打开临床医学大门的一把钥匙。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为专业基础课,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临床诊断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和技术,掌握临床诊断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问诊的技巧与科学的问诊方法,能熟练地围绕常见症状进行深入、 全面的问诊,并总结出完整的病史。 2.掌握规范化的体格检查方法,掌握临床常见病理体征的表现特点及其 临床意义。 3.掌握心电图的操作过程,能熟练、正确地阅读正常及常见异常心电图。 4.掌握常见实验室检查的操作规程,常用实验室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5.掌握科学的临床诊断思维方法,书写出高质量的完整住院病历。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篇、绪论及问诊 (一)绪论 要求: 【掌握】诊断学的学习要领,建立和完善正确的诊断思维。 【熟悉】学习诊断学的基本要求。 【了解】了解诊断学的性质、特点和学习的重要意义。 教学内容: 1.诊断学的定义及其与其它相关学科的关系。 2.诊断学的主要内容:病史采集;症状与体征;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器械和其它辅助检查。 3.诊断学的学习要领。 4.如何建立和完善正确的诊断思维。 5.学习诊断学的基本要求。 常用英语词汇: 诊断学 问诊

《诊断学》教学大纲

《诊断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1701Z5 课程名称:《诊断学》(Diagnostics) 课程性质:考试课 学分:6.5学分 总学时:104学时 理论学时:62学时 实验学时:30学时 见习学时:12学时 先修课程:全部基础课程 适用专业:口腔医学专业 参考教材:万学红、卢雪峰主编《诊断学》(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诊断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是各科临床医学的基础。诊断学阐述诊断疾病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是培养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关键,因此一定要把对学生临床诊断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贯穿到诊断学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诊断学教学,使学生掌握疾病的诊断原理和方法,学会采集病史、综合和分析客观的人体资料,概括诊断依据,为进一步学习各临床专业课奠定基础。 在诊断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多组织学生接触临床,参加实践,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要注意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和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锻炼和提高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诊断学教学中,通过理论学习,课间见习或实习及课余临床实践技能训练,使学生逐步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各临床课程及以后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 1.能进行系统而有针对性的问诊,能较熟悉掌握主诉、症状、体征间的内在联系 和临床意义。 2.掌握常见症状的发生机制和临床意义。 3.能以规范化手法进行系统、全面、重点、有序地体格检查,并掌握各异常体征 的临床意义 4.掌握心电图机的操作程序,熟悉心电图各波图像产生的基本原理,初步掌握正 常心电图的各波图形及各波、段的测量方法,并了解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及某些常见典型异常心电图表现。

《诊断学》大纲

《诊断学》大纲 绪论 [目的要求] (一)了解《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地位与作用。 (二)熟悉《诊断学》的基本内容与基本要求。 (三)了解《诊断学》的学习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一)诊断与诊断学的基本概念。 (二)《诊断学》的基本内容:常见症状、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心电图检查以及病历编写与诊断思维方法等。 (三)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与作用。 1、诊断学是将医学基础课引渡到临床课程的一门桥梁课。 2、诊断学是临床各课程的基础。 (四)临床诊断的分类与临床意义。 (五)诊断学的学习方法与基本要求。 [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课堂讲授1学时。 第一篇病史采集 一问诊 [目的要求] (一)了解病史采集与问诊的重要性及在诊断疾病中的重要作用;问诊是了解病情及疾病全过程的最好方法。除问诊外病史采集还包括查阅病人的相关资料。 (二)掌握问诊的内容、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了解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 [教学内容] 1、问诊的重要性。 2、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问诊的内容:一般项目、主诉、现在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生育史、家族史。 [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 1.课堂讲授2学时。 2.在临床实习时(病房或门诊)结合具体病人进行问诊实习。并将问诊获得的病史按病历规范要求写成实习报告,交老师修改。 二常见症状 [目的要求] (一)掌握常见症状的病因、发生机理、临床特点及伴随症状,并了解各症状的鉴别诊断。(二)掌握分析症状的一般方法及规律。 [教学内容]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8-10个常见症状重点讲授,并结合具体症状讲解分析症状的一般方法与规律。其他症状供学生自学与参考。 (一)发热 1、发热的概念与机理。 2、发热的病因与分类 (1)感染性发热 (2)非感染性发热

中医诊断学电子书,共62页

《中医诊断学》 第一章绪论 中医诊断学是论述中医诊断疾病,辨别证候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的一门课程。诊断即对人体健康状态和病证所提出的概括性判断。它是由基础医学引申到临床医学的桥梁,具有基础理论密切结合临床实践的特点,是中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的防治取决于正确的诊断,正确的诊断来源于对患者四诊的周密诊察和精确的辩证分析,没有正确的诊断就不会有正确的治疗。所以诊断在防治疾病中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第一节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中医诊断学,是历代医家临床诊病经验的积累,它的理论和方法起源很早。公元前五世纪著名医家扁鹊就以“切脉、望色、听声、写(犹审)形”等为人诊病。 在《黄帝内经》和《难经》中,不仅奠定了望、闻、问、切四诊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而且提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致病的内外因素全面考虑。《素问·疏五过论》指出:“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 公元二世纪,西汉名医淳于意首创“诊籍”即病案,记录病人的姓名、居址、病状、方药、日期等,作为复诊的参考。公元三世纪初,东汉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把病、脉、证、治结合起来,作出了诊病、辨证、论治的规范。与此同时,著名医家华佗的《中藏经》也记载了丰富的诊病经验,以论脉、论病、论脏腑寒热虚实、生化顺逆之法著名。 西晋王叔和的《脉经》,是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既阐明脉理,又分述寸口,三部九候、二十四等脉法,对后世影响很大。 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一部论述病源与证候诊断的专著,载列各种疾病的证候1739论。唐代孙思邈认为,诊病要不为外部现象所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他在《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指出:“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营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 宋、金、元时期,诊断学又有新的发展,宋代朱肱《南阳活人书》强调治伤寒切脉是辨别表里虚实的关键,陈言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论述了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因辨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