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图解——中脑的解剖生理及定位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图解——中脑的解剖生理及定位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图解——中脑的解剖生理及定位诊

神经病学医学网整理:玄之玄

精品推荐,干货较多,建议认真阅读每一段话,肯定会有新的认识、意想不到的收获,亲测有效!学习就是这样,不要怕麻烦,话不多说,小板凳搬来,一起学习吧!

中脑位于脑干上端,介于脑桥和间脑之间,是脑的六个部分中最小和最少分化的部分,仍保持胚胎期神经管原始形态,只是管壁增厚,管腔缩小。中脑斜行通过小脑幕切迹,与脑桥、小脑和间脑相连,其两侧紧邻海马回。人的中脑长约15~20mm。在外形上,其上下端的界限,在背侧面的范围是下起滑车神经出脑处,上达松果体根,即由四叠体所构成;腹侧面下界为脑桥上缘,上界为视束,主要由大脑脚组成。中脑内有中脑水管(或称大脑导水管)连通第四脑室与第三脑室。

1.中脑的外形(见图2-16、图2-17):

中脑由背侧的四叠体及腹侧的大脑脚构成。在中脑的背侧部可见两对小圆丘称为四叠体。嘴侧一对称上丘,为皮质下视反射中枢,尾侧一对称下丘,为皮质下听反射中枢(上视下听)。两侧上、下丘向前外上方各延伸一条隆起,分别与间脑的外、内侧膝状体相连(内听外视),称为上、下丘臂。在下丘臂的尾侧,为丘系三角。在左、右下丘之间有一皱襞,连于前髓帆,称为前髓帆系带。其两侧有滑车神经出脑。在中脑的腹侧有两条呈倒"八"字形的粗大纵柱,称大脑脚。由脑桥上缘伸向外上方,其上端有视束环绕。两侧大脑脚之间的凹陷处,称脚间窝。窝底的灰质层内有被血管穿过的许多小孔,称为后穿质。在大脑脚的内侧面有一纵行沟,称为动眼神经沟,在沟内有动眼

神经根自此出脑,在大脑脚的外侧也有一纵行沟,称为中脑外侧沟。

中脑的内部结构可通过两个有代表性的横切面来观察,即经下丘和上丘横切面。从横切面上看,中脑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图2-41、图2-42)∶

①顶盖或四叠体,位于中脑背部,由上丘和下丘组成。②大脑脚底,位于中脑腹侧面脚间窝的两侧,由许多纵行的纤维聚成。③被盖,位于顶盖和大脑脚底之间,是脑桥被盖部向中脑的直接延续。其周边部为上行与下行的纤维束,中央部为网状结构及红核。在顶盖和被盖之间的中央有中脑水管。在中脑水管的腹侧部为大脑脚。因此,大脑脚也可分为背侧的被盖和腹侧的脚底,两者之间隔一层含有黑色素的神经细胞团块,称为黑质。

1.四叠体(顶盖):

(1)下丘:下丘是听觉通路上的中继站,左右各一,它们借下丘连合,彼此相连。每一下丘含有一个圆形的细胞团,即下丘核,由小型和中型细胞组成,它接受来自外侧丘系、对侧下丘核和内侧膝状体的纤维;还接受来自听皮质的纤维;可能也接受脊髓顶盖束和三叉神经前束的侧支;还接受背侧纵束来自下丘脑的纤维。因此,下丘核不仅是听觉中继和反射中枢,也是视觉、嗅觉、痛觉、触觉的整合中枢。自下丘核发出的纤维,大部经下丘臂终于内侧膝状体;其余纤维终于对侧下丘和上丘,并形成下行束终于外侧丘系核和其他听觉径路中继核。有些纤维可能参加顶盖脊髓束。

(2)上丘:上丘是脑内的一个相当分化的区域,是与视觉功能有

关的一个中枢,在整合各种影响眼球运动的冲动中起重要作用。在人脑,主要形成眼运动的反射中枢。上丘可能接受一般躯体感觉纤维,特别是痛觉纤维。

上丘具有复杂的分层结构(图2-43),由数层灰质与白质交替排列而成。由表及里,依次为∶①带状层∶主要由来自枕叶皮质的细纤维经上丘臂进入上丘组成。②灰质层或称外灰质层∶由皮质顶盖纤维和大部分视束纤维终于此层。③视层或称浅白质层:主要由来自视束和外侧膝状体的纤维组成。纤维经上丘臂进入本层,一部分还到灰质层和深层。④丘系层∶为其余各层的总称,还可进一步分为中灰质层、中白质层、深灰质层、深白质层。概括说来,上丘的表浅层次接受来自视网膜和视皮质的传入纤维;而较深的层次接受其他不同来源的传入,并且是上丘发出主要传出纤维之处。

上丘的传入纤维有:①从视网膜节细胞经视束、上丘臂到同侧上丘视层与带状层的纤维,此纤维在上丘有一定的投射部位,即从视网膜下半(上半视野)来的纤维投射到上丘的内侧,而从视网膜上半(下半视野)来的纤维投射到上丘外侧(上丘内侧看上,外侧看下)。它们之间的子午线是从前外到后内方向(图2-44)。视野中央部位的

代表区在上丘的头端外侧部,所占的面积要比代表视野周围部分的区域大。若从双眼的视野来说,半边视野(如左侧半视野)的代表区是在对侧(右侧上丘)。②大脑皮质视区(同侧枕叶18、19、17 区;额叶眼区-8 区)通过皮质顶盖束经上丘臂进入上丘的皮质浅层,这些纤维也有严格的定位关系,即从额叶眼区(8 区)到上丘的纤维也是同侧的。③其他额、顶、颞叶皮质也发出纤维到上丘。④脊髓、下丘、顶盖前区、外侧膝状体、小脑、中脑、下丘脑、丘脑等也有纤维到上丘。

上丘的传出纤维有上、下行两个方向。下行纤维中有顶盖脊髓束(它与在视觉刺激影响下的转头运动有关)、顶盖-脑桥-小脑束、顶盖网状纤维、顶盖-橄榄-小脑纤维等(借此,上丘可间接地与脊髓及动眼核团发生功能联系)。上行纤维有至丘脑的某些核团如枕核及背内侧核等。从上丘的复杂纤维联系可以看出上丘的功能是多方面的。许多人都证明,当用电刺激猫和猴上丘的不同部位时,可引出不同方向上的眼球凝视运动。此外,刺激上丘所引起的凝视运动,总是伴有头和躯体的转动。这种眼、头、身体相一致的联合运动常称为"定向反应"。因此,在眼睛对空间的目标定位和追踪方面,上丘可起重要作用。从生理实验中看到,上丘表层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对视觉信息的分析,而深层细胞则能将传入的视觉信息同其他各种信息进行整合,并引起眼、头和身体对视觉刺激做相应的运动反应。所以,深层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感觉运动的整合"中枢"或"视运动区"。如果切除上丘,动物就不能很好地注视目标,这势必会影响动物对周围事物的"注意"能力。

脑的其他部位,特别是视皮质的作用也是重要的,视觉皮质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控制经过上丘深层的信息来影响上丘对视刺激的反应。同时可以想到,动物在主动用眼探索空间目标的时候,皮质的作用就更重要了。

(3)顶盖前区∶顶盖前区通常被认为是瞳孔对光反射通路中的重要中枢,它位于上丘的嘴侧,中脑与丘脑相连接的区域(图2-45)。此区由一些核团组成,其中大部分与视觉系统有关。它们包括视束核、豆状下核、顶盖前区核、上丘橄榄核、顶盖前区主核。它们接受来自视束、外侧膝状体、枕叶视区和额叶眼区的纤维,发出纤维终于中脑被盖、缩瞳核和黑质。

(4)后连合∶后连合位于上丘的嘴侧,在中脑水管上口与第三脑室之间移行部的背侧(见图2-45),因此是中脑向间脑移行的标志。后连合由粗壮的横行纤维组成,但纤维的头侧、外侧和腹侧均由细胞

所环绕,这些细胞称为后连合核。组成后连合的纤维来源尚未全部搞清,目前知其主要包括∶①来自苍白球的纤维,其中有些纤维直接或间接终于中脑被盖和红核。其余的纤维可能终于中介核和达克谢维奇(Darkschewitsch)核;②左右上丘间的连合纤维;③皮质顶盖纤维,终于上丘的带状层;④来自顶盖前区的纤维,终于对侧的缩瞳核,组成瞳孔反应径路。

2.中脑被盖:

中脑被盖位于中脑水管的腹侧,黑质的背侧。其中主要的结构有红核、黑质、网状结构等,脑神经核有动眼和滑车神经核。

(1)被盖的主要结构:

1)红核(图2-46)∶是一卵圆形细胞柱,自上丘下缘伸入间脑的尾侧部。根据其解剖特点,它是中脑网状结构的一部分。在新鲜标本上,因其富有血管,略呈粉红色。红核可区分为大细胞部(旧红核),位于红核的尾侧部;小细胞部(新红核),组成红核的大部分。

红核的传入纤维有∶①小脑红核纤维,来自小脑齿状核、栓状核和球状核,经结合臂至中脑尾侧部完全交叉,而后进入或包绕对侧红核;②皮质红核纤维,几乎全部始自运动区皮质,其纤维不交叉,终

于同侧红核;③红核还接受来自苍白球、顶盖和丘脑底核的纤维。

红核的传出纤维有∶①红核脊髓束,自红核发出后,立即交叉形成被盖腹侧交叉至对侧下行,于脑桥上部分出一部分纤维,通过三叉神经核,随结合臂进入小脑,主要终于齿状核;经过下橄榄核的背侧时,分出纤维终于面神经核及外侧网状核;进入脊髓终于前角细胞,对脊髓神经元起兴奋作用,对各种脊髓反射起易化性影响。②红核橄榄纤维,不交叉,在中央被盖束内下降,终于下橄榄核的背侧部。由于上述结构的特点,因此红核的冲动,一方面是直接通过红核小脑纤维,另一方面间接通过下橄榄核和外侧网状核的转接而达小脑。③红核丘脑纤维,随结合臂终于丘脑腹外侧核和可能终于腹后内侧核。

根据上述结构特点,红核是许多传导径路的中继站。它转送小脑冲动至间脑和脊髓,有些小脑冲动可以返回到小脑。来自大脑的冲动,通过红核而达到脊髓和小脑。红核损害,在临床上可引起震颤和一些不随意运动。有人认为这些症状,是由于阻断了小脑和纹状体间的通路,或阻断了小脑和大脑间的通路而出现的运动紊乱。

2)黑质(图2-47):黑质在人类最发达,是中脑最大的细胞核团,它占据中脑全长,并伸入间脑尾部。新鲜标本呈红褐色。从切面上看可分为背侧的致密带和腹侧的网状带。黑质的纤维联系尚不完全清楚。

黑质的传入纤维有:(I)皮质黑质纤维;(Ⅱ)纹状体黑质纤维。

黑质的传出纤维有:(I)黑质纹状体纤维;(II)黑质苍白球纤维;(Ⅲ)黑质被盖纤维;(Ⅳ)黑质丘脑纤维。

由黑质致密带发出的黑质纹状体投射是脑内重要多巴胺能神经通路,并且是纹状体内多巴胺的主要来源。而黑质纹体束的病变致使脑内多巴胺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就成为所谓帕金森病的病因之一。因此,临床上常用左旋多巴来治疗帕金森病,这是因为左旋多巴是合成多巴胺的前体,并可通过血脑屏障的缘故。实际上,除帕金森病外,临床上有多种疾病(如某些精神分裂症)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多巴胺含量的

改变有关。近来发现,由黑质致密带发出的黑质纹状体投射并非是脑内唯一的多巴胺能通路,黑质致密带还发出纤维到前脑底部的一些结构(如嗅结节、杏仁核及额叶皮质),这些自黑质到前脑底部结构的投射也是含多巴胺的。Fallon 等(1978年)在鼠的研究中证实,到新纹状体和古旧皮质区去的纤维属于黑质致密带中不同的多巴胺能神经元。

3)脚间核∶脚间核位于脚间窝背侧,中脑被盖的腹内侧部。由中型多极神经元组成。主要接受由缰核发出缰核脚间束或名后屈束,其传出纤维终于被盖背侧核。缰核-脚间核-被盖背侧核间的纤维联系是边缘系统皮质下结构联系的组成部分之一。

4)网状结构(见图2-11、图2-48、图 2-49)∶中脑网状结构的范围比脑桥稍小。红核是网状结构的特殊部分。中脑有下列网状核∶①脚桥被盖核∶位于中脑被盖的外侧,下丘的腹侧。它接受来自苍白球和中央前回的纤维,可能有整合运动的功能。②楔状核和底状核:位于顶盖和脚桥被盖之间,与脚桥被盖核一起总称为中脑的深被盖核,是苍白球和丘脑底核下行纤维的重要中继站,接受来自小脑齿状核和中位核的交叉和不交叉纤维。③中介核:位于中脑的嘴侧端,内侧纵束的腹外侧和其纤维之间,接受来自前庭经内侧纵束上升的纤维。苍白球和上丘发出的纤维沿内侧纵束的背侧下降,终于前庭内侧核。少数不交叉的纤维形成中介脊髓束,沿脊髓沟缘束下降。④达克谢维奇核:位于中央灰质腹外侧的边缘部,中介核和内侧纵束背内侧。接受内侧纵束和上丘的纤维,并发出纤维终于动眼神经核。

⑤后连合核∶位于中央灰质背侧的外边。自动眼神经核中部上延至后连合。⑥背侧被盖核∶位于中央灰质内,动眼神经核和滑车神经核的背侧,为脑桥缝际背核的延续。⑦腹侧被盖核∶位于内侧纵束的腹侧,中线的两侧,是脑桥中央上核的延续。被盖腹侧和背侧核的纤维,沿背侧纵束和乳头脚上升,终于乳头体、下丘脑外侧区、视前区和隔区。⑧中央被盖束∶是脑干网状结构的主要上行径路,但其中也有下行纤维。此束占据脑桥、延髓被盖的大部分。在中脑位于红核背侧中央灰质的附近。到间脑终于丘脑底区和丘脑板内核群。长的上行纤维,主要始自脑桥及延髓网状结构内侧2/3 部。其他许多短的上升纤维,则形成网状结构的联络纤维。

(2)中脑脑神经及其核(见图 2-16、图2-17,图 2-50~图2-52):

1)滑车神经及核∶滑车神经由一般躯体传出纤维组成,为单纯躯体运动神经,仅支配上斜肌,可能有上斜肌的本体感觉纤维。滑车神经核位于中脑下丘水平,中央灰质的腹侧,内侧纵束的背侧,紧位于动眼神经(外侧)核的下方,由典型的多极运动神经元组成。由此核发出的纤维先向背外侧,再转向尾侧,绕经中央灰质外缘而达菱脑峡部的前髓帆,在此处全部纤维交叉后,于前髓帆系带的两侧出脑,这是唯—的自脑干背面出脑的一对脑神经。出脑后,纤细的滑车神经根贴脑干外侧面绕大脑脚折向前方,行于小脑上动脉和大脑后动脉之间,在后床突的后方,小脑幕切迹处穿过硬膜进入海绵窦外侧壁继续前行,最后经脏眶上裂出颅。入眶腔。支配上斜肌,可使外展的眼球产生内旋和向下的运动。临床上,单独滑车神经损害较少见,常同时伴有邻近神经的损伤,如海绵窦、眶上裂或眶尖综合征等。滑车神经麻痹时,病眼不能转向外下方,若两眼俯视(下楼梯)时,可有轻度内斜视和复视,为此,患者头部常偏向对侧肩部以调节复视,如两眼仰视、侧视或平视时,则无复视。

2)动眼神经及其核:动眼神经为支配眼肌的主要运动神经,包括躯体运动和内脏运动两种成分,此外,可能还有眼外肌的本体感觉纤维,这种纤维先走行在动眼神经内,经过海绵窦时,则入三叉神经的眼神经内,最后进入脑干内,终于三叉神经中脑核。动眼神经核位于

中脑上丘水平,中脑水管周围的中央灰质腹侧中线的两旁,内侧纵束的背侧,从经上丘的横切面看,恰在左右内侧纵束形成的凹槽内,下端与滑车神经相接,上方平上丘的上界,全长约10mm。动眼神经可清楚地分为大细胞部和小细胞部两部分(见图2-16、图2-17、图2-51、图2-52)。

①动眼神经大细胞部∶此部由大型多极运动神经元的细胞体组成,属于躯体运动核,支配眼外肌(外直肌和上斜肌除外),它又可分为外侧核和正中核。

I.动眼神经外侧核(主核):占整个动眼神经核群的全长,偏外侧,

左右对称,在内侧纵束的背侧,并有些细胞混杂其间,外侧核支配眼肌,但对其具体定位的意见尚未统一,一般认为,此核自上而下依次支配提上睑肌、上直肌、内直肌、下直肌和下斜肌。其中分布到提上睑肌和上直肌去的纤维,起于同侧外侧核;至内直肌和下斜肌去的纤维发自两侧外侧核;而支配下直肌的纤维来自对侧核群。此外,动眼神经外侧核尚支配同侧的眼轮匝肌(见图2-35)(这一知识点在前文有详细的相关讲述,点击此处复习学习)。

Ⅱ.动眼神经正中核(中央核、旁正中核、佩利阿Perlia核):只有一个,在中线上,仅存在于外侧核中段平面。尤其在近内直肌核平

面更明显,甚至与外侧核融合。正中核的细胞较外侧核略小,发出纤维到两侧内直肌,司两眼的辐揍运动。

②动眼神经小细胞部∶由小型梭形或卵圆形神经元胞体组成,属于内脏运动核,即副交感性核,支配眼内肌,它又可分为缩瞳核和睫状核。

Ⅰ.缩瞳核(埃丁格-韦斯法尔,Edinger-Westphal 核)∶位于外侧核的背内侧,占整个动眼神经核群的上部,左右成对,由此核发出的节前纤维入睫状神经节,控制瞳孔括约肌。

Ⅱ.睫状核(前正中核、中央前核)∶是缩瞳核上端的直接延续,其节前纤维也入睫状神经节,控制睫状肌,以调节晶状体的屈度。

③动眼神经核的传入联系∶动眼神经核接受来自三个方面的纤维。

Ⅰ.接受来自前庭核的纤维,经内侧纵束终于眼外肌的运动核和颈髓前角细胞,组成眼、头协同运动的反射弧。内侧纵束的核间联络纤维联络展神经核和动眼神经核,以完成两眼的协同运动。

Ⅱ.接受来自上丘的纤维,上丘的纤维在中介核和达克谢维奇核中继后,终于动眼神经核。上丘接受枕叶皮质(19 区)来的纤维。这一径路执行反射性控制眼球运动。

Ⅲ.接受皮质延髓束(始自8区)的纤维,在网状结构的中间神经元中继后,终于动眼神经核。此径路控制眼球的随意运动。

动眼神经损伤,产生同侧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其表现为∶

Ⅰ.外斜视,由于内直肌麻痹,外直肌牵拉的结果。

Ⅱ.眼球不能向上、内、下转动,由于上直、内直、下直肌瘫痪。

Ⅲ.病侧瞳孔扩大、光反应消失、调节反应消失,由于副交感节前纤维损害。

④瞳孔反射∶包括光反射和调节反射(图 2-53)。

Ⅰ.光反射∶当光束射进一侧眼球时,两侧的瞳孔均行缩小。受刺激眼的反应称为直接反应,而对侧瞳孔的缩小为交感性反应(间接反应)。其反射弧包括:A.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轴突经视神经、视束、上丘臂终于顶盖前区。B.顶盖前区细胞发出的纤维,部分经过中脑水管腹侧到对侧,交叉和不交叉的纤维向腹侧终于双侧缩瞳核。C.缩瞳核发出的节前纤维随动眼神经终于睫状神经节。D.自睫状神经节发出的节后纤维分布于瞳孔括约肌。有人认为光反射的传入纤维比较细,一部分在视交叉处交叉,其终支或侧支终于外侧膝状体的膝前核,自此发出的纤维经上丘臂和内侧膝状体,终于同侧的中央灰质和缩瞳核,形成光反射通路。

Ⅱ.调节反射∶当注视由远向近处移动的物体时,左右内直肌发生收缩,使两眼聚合、瞳孔缩小,同时由于睫状肌收缩,引起晶状体变厚,上述三个方面的反应有助于使所视的物像更清楚。瞳孔缩小的径路与光反射者不同,其传入径路是视觉和内直肌收缩冲动传至视皮质视觉中枢(Brodmann 17区),由枕叶17区发出纤维至19区,再由19区发出的纤维间接(经额叶皮质、锥体束)和直接(经枕叶中脑束)至中脑动眼神经正中核、缩瞳核和睫状核。由缩瞳核和睫状神经核发出的节前纤维经动眼神经入眶,在节状神经节内交换神经元(也有人认为在巩膜内的副睫状神经节中交换神经元),其节后纤维至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使瞳孔缩小和晶状体变厚,从而实现瞳孔调节反射。由动眼神经正中核发出的纤维经两侧动眼神经至两眼内直肌,使两眼球向鼻侧转动,以完成集合反射。所以,瞳孔调节反射与集合反射同时并存。临床上出现的对光反射消失,调节反射存在,即阿-罗瞳孔(Argyll-Robertson 瞳孔),可能是由于顶盖前区损害,而调节反射径路仍然完好之故(图 2-54)。

神经系统定位诊断

神经系统定位诊断 一、颅神经 (一)颅神经在脑干的分布:脑干由中脑、脑桥、延髓三部分组成。(图1) 1.中脑的外形:有大脑脚、脚间窝、视束,动眼神经、滑车神经(II-IV)。 2.脑桥的外形:有桥臂、三叉神经、展神经、面神经、听神经(V-VIII)。 3.延髓的外形:有锥体、锥体交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 舌下神经(IX-XII )。 图1脑干颅神经分布 (二)颅神经 1. 嗅神经:由上鼻甲上部和鼻中隔上部粘膜内的嗅细胞中枢突聚集而成嗅 丝(即嗅神经)→入颅→进入嗅球,传导嗅觉。 2.视神经 1)视觉传导通路 在视网膜内的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双极细胞为第1级神经元,节细胞为2级神经元)—→其轴突集合成视神经—→入颅腔,形成视交叉—→延为视束—→视束绕大脑脚向后—→终止于外侧膝状体(第3级神经元)—→发出纤维组成视辐射,经内囊→脑距状沟两侧。 在视交叉中,两眼视网膜鼻侧半的纤维交叉后加入对侧视束;视网膜颞侧半的纤维不交叉,进入同侧视束。因此,左侧视束内含有来自两眼视网膜左侧半的纤维,右侧视束含有来自两眼视网膜右侧半的纤维。 当视觉传导通路在不同部位受损时,可引起不同的视野缺损: A:一侧视神经损伤可致该侧视野全盲; B:视交叉中的交叉纤维损伤可致双眼视野颞侧半偏盲;

C:一侧视束以后的部位(视辐射,视区皮质)受损,可致双眼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如右侧受损则右眼视野鼻侧半和左眼视野颞侧半偏盲)。 D:一侧视交叉外侧部的不交叉纤维损伤,则患侧视野的鼻侧半偏盲。2)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照射一侧瞳孔,引起两眼瞳孔缩小的反应称为瞳孔对光反射。照射侧的反应称直接对光反射,未照射侧的反应称间接对光反射。 瞳孔对光反射的通路: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两侧视束→两侧动眼神经副核→动眼神经→瞳孔括约肌收缩→两侧瞳孔缩小。 A:一侧视神经受损时,照射患侧瞳孔,两侧瞳孔均不缩小;但照射健侧瞳孔,则两眼对光反射均存在(即患侧直接对光反射消失,间接对光反射存在)。 B:一侧动眼神经受损时,由于传出信息中断,无论照射哪侧瞳孔,患侧对光反射都消失(患侧直接及间接对光反射消失),但健侧直接、间接对光反射存在。 图2视神经传导通路 3.动眼神经: 起于中脑动眼神经核→自脚间窝出脑→经眶上裂眶出颅→支配上睑提肌、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和下斜肌。 动眼神经副核发出内脏运动纤维→进入睫状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后,分布于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参与瞳孔对光反射和调节反射。 动眼神经损伤,可致提上睑肌、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及下斜肌瘫痪;出现上睑下垂、瞳孔斜向外下方以及瞳孔对光反射消失,瞳孔散大等症状。 4.滑车神经:

神经内科学

第二章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病损的定位诊断 1、延髓上段的背外侧区病变可出现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 syndrome主要表现为①眩晕、恶心、呕吐及眼震;②病灶侧软腭、咽喉肌瘫痪;③病灶侧共济失调;④Horner综合征;⑤交叉性感觉障碍,即同侧面部痛、温觉缺失,对侧偏身痛、温觉减退或丧失; 2、脑桥腹外侧部损害:可出现脑桥腹外侧综合征Millard-Gubler syndrome主要表现为:①病灶侧眼球不能外展;②对侧中枢性偏瘫锥体束损害;③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内侧丘系和脊髓丘脑束损害,多见于小脑下前动脉阻塞; 3、脑桥腹内侧部损害:可出现脑桥腹内侧综合征,又称为福维尔综合征Foville syndrome 4、双侧脑桥基底部病变可出现闭锁综合征locked-in syndrome 5、一侧中脑大脑脚脚底损害可出现大脑脚综合征Weber syndrome 6、Horner征:眼裂缩小、眼球轻微内陷、瞳孔缩小或伴同侧面部少汗或无汗 7、脊髓半切综合征Brown-Sequard syndrome:主要特点是病变节段以下同侧上运动神经元瘫痪、深感觉障碍、精细触觉障碍及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 8、颈内动脉主要分支有:①眼动脉②后交通动脉③脉络膜前动脉④大脑前动脉⑤大脑中动脉 9、大脑动脉环Willis环由两侧大脑前动脉起始段、两侧颈内动脉末端、两侧大脑后动脉借前、后交通动脉连通形成,使颈内动脉系与椎——基地动脉系相交通 10、视神经损害:产生同侧视力下降或全盲 视交叉损害:视交叉外侧部病变引起同侧眼鼻侧视野缺损;视交叉正中部病变,可出现双眼颞侧偏盲 视束损害:一侧视束损害出现双眼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 视辐射损害:视辐射下部受损,出现两眼对侧视野的同向上象限盲;视辐射上部受损,出现两眼对侧视野的同向下象限盲; 枕叶视中枢损害:一侧枕叶视中枢完全损害,可引起对侧偏盲,但偏盲侧对光反射存在,有黄斑回避现象; 11、视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主要客观体征之一 12、动眼神经支配上睑提肌、上直肌、内斜肌、下斜肌、下直肌上上内下下 第三章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图解——脑干精讲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图解——脑干精讲 神经病学医学网整理:玄之玄 精品推荐,干货较多,建议认真阅读每一段话,肯定会有新的认识、意想不到的收获,亲测有效!学习就是这样,不要怕麻烦,话不多说,小板凳搬来,一起学习吧! 脑干的结构比较复杂,加之病变的水平、部位、范围大小等不同,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构成很多的脑干损害的临床综合征,故定位有时较为困难,必须结合脑干的解剖特点,作为病变定位的指导,脑干病变的定位原则如下。 (一)确定脑干是否有病变: 1.脑神经核或其根丝受损:由于第Ⅲ~XII对脑神经核都位于脑干内,且都由脑干传入或发出纤维,而脑神经核相互之间又相当接近,故在脑干损害时,至少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的脑神经核或其脑内纤维受损,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 2.交叉性综合征是脑干病变的特点:脑干病变,常损害一侧。故于病灶同侧出现脑神经感觉、运动核及其纤维的损害引起周围性瘫痪及感觉障碍,往往能提示病灶所在的部位。同时还损害了病灶同侧所通过的下行运动传导束和上行感觉传导束,出现病灶对侧感觉和(或)运动障碍的症状体征,这样就形成了交叉性综合征,即病灶同侧脑神经周围性瘫痪及感觉障碍,病灶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及传导束性感觉障碍,伴有或不伴有病灶对侧病变水平以下的脑神经感觉、运动障碍,例如中脑病变引起的动眼神经性交叉瘫,其病灶侧出现动眼神经麻痹,病灶对侧出现中枢性肢体瘫痪及中枢性面神经与舌下神经瘫痪。如果病变位于脑桥,则可出现面神经性交叉瘫,这时除出现病灶同侧的周围性面瘫及对侧肢体的中枢性瘫痪之外,还可出现对侧中枢性舌下神经瘫痪。又如病变位于延髓出现舌下神经性交叉瘫,则病灶同侧出现

舌下神经周围性瘫,病灶对侧肢体出现中枢性瘫痪。因为皮质脑干束到延髓已经终了,故无病灶对侧的脑神经核上性损伤。 (二)确定脑干病变的水平(纵定位) 确定脑干病变的水平主要取决于脑神经核及其发出的脑内纤维是否受到损害。一般来说,第三、四对脑神经及其核和瞳孔反射中枢在中脑,第五、六、七对脑神经及其核和角膜反射中枢在脑桥,第八对脑神经及其核在脑桥延髓交界部,第九、十、十—、十二对脑神经及其核和咽反射在延髓。此外,在延髓内尚存有三叉神经脊束核。所以当动眼神经所支配的眼肌麻痹、瞳孔反射消失,并伴有脑干传导束障碍的症状,就能说明病变部位在中脑;如果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运动和感觉障碍,角膜反射消失,同时有传导束功能障碍,病变可确定在脑桥;假如有第九~十二对脑神经的某些症状,咽反射消失和对侧肢体的运动或感觉障碍,其病变必在延髓。由此可见,脑干纵向定位诊断主要依赖于脑神经根和脑神经核的存在部位。这些病灶均位于脑神经麻痹侧,应当指出,脑干病变时脑神经核或其根丝虽然极易受到损害,但是,不一定是病变的直接损害,也可以因病变的压力或血液循环障碍的间接影响。 (三)确定脑干病变的范围(横定位) 确定脑干病变的范围与病变的位置有关。脑干为不规则的柱状体,高位较粗大,低位较细窄。如果病变位于延髓,由于延髓的体积较小,所以小的病变,尤其在延髓背部较小的病变,也很容易造成显著的功能障碍,引起双侧的病损。例如在舌下神经核附近的小量出血或小软化灶,往往可以引起双侧舌下神经的核性损伤,产生舌全部的麻痹。锥体位于延髓的最下端,两侧锥体在此紧相靠近,故在此部位较小的病变就可以引起两侧锥体束的损害,产生四肢瘫痪。两侧内侧丘系在延髓和脑桥下部彼此靠近,故在此部正中区有小的病变,便可以出现颈髓以下的四肢躯干深感觉障碍和感觉性共济失调。脑干高位水平较宽,脑桥和中脑的体积较大,因而同样大小的病变在中脑和脑桥则往往只能侵及单侧,出现单侧的症状及体征,很少出现像延髓那样的两侧核性损害的症状及体征。由此可见,脑干病变所致的功能障碍的范

神经系统定位

颅脑疾病的诊断包括定位和定性诊断,不同部位的颅脑病变造成相应部位的功能改变,功能与解剖结构有一定的对应关系。通过特定的功能损害与解剖部位在空间上的对应关系和在时间上的演变过程,结合其他临床表现逆推病变侵害的部位和扩展的范围,即是定位诊断的主要内容。 一、额叶病变 额叶的主要功能是控制随意运动、语言、情感和智能,并与内脏活动和共济运动有关。 额叶前部 精神、情感、人格、行为和智能障碍。 额叶后部(中央前回) 刺激症状为癲痫发作,破坏性病变引起对侧偏瘫。 额叶底部 刺激症状为呼吸间歇、血压升高等植物功能障碍,破坏性病变造成精神障碍。 愤说话中枢(额下回后部) 病变表现为运动性失语; 书写中枢(额中回后部) 病变表现为失写症; 眼球凝视中枢(额中回后部书写中枢前) 刺激性病变引起双眼向健侧的同向凝视,破坏性病变引起向病侧的同向凝视; 排尿中枢(额中回) 受损表现为尿失禁。 严重额叶损害除痴呆外,可影响基底节和小脑引起假性Parkinson氏病和假性小脑体征等。 二、颞叶病变 颞叶的主要功能是听觉功能。 颞横回 刺激性病变表现为耳鸣和幻听,破坏性病变为听力减退和声音定位障碍。 颞上回前部 病变引起乐感丧失,颞上回后部(听话中枢)病变引起感觉性失语。 颞中回和颞下回病变 表现为对侧躯干性共济障碍,深部病变合并同向上1/4象限缺损。 颞叶内侧病变 表现为颞叶癲痫、钩回发作,破坏性病变表现为记忆障碍。 颞叶广泛损害 表现为人格、行为、情绪及意识的改变,记忆障碍,呈逆向性遗忘及复合性幻觉幻视。 三、顶叶病变 顶叶的功能与邻近结构有重叠。 顶叶前部(中央后回) 刺激性症状为对侧局限性感觉性癲痫和感觉异常,破坏性病变引起对侧半身的偏身感觉障碍。缘上回和角回连同颞叶的上部 与语言有关。 顶上小叶 皮质觉如实体觉,两点辨别觉和立体觉丧失。

神经系统解剖基本知识

神经系统解剖基本知识 1.神经系统的区分: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部和周围部,中枢包括脑和脊髓,也称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周围部是指脑和脊髓以外的神经部分,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内脏神经,又称周围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PNS)。 2.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除了血管和结缔组织被膜外,主要由神经组织所组成。神经组织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神经元是一种高度分化的细胞,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冲动等功能;而神经胶质主要起着支持、营养、保护、修复和形成髓鞘等作用。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突起又分为树突和轴突。神经元按其功能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联络神经元;根据突起数目又可分为假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和多极神经元。 3.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所谓反射是神经系统在调节机体的活动中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反射活动的解剖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感觉神经-中枢部-运动神经-效应器。 4..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地聚集地点,如脊髓灰质。 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的聚集地点,如脊髓白质。 皮质:构成大脑半球表面和小脑表面的灰质称为皮质。 髓质:大脑皮质和小脑皮质深部的白质称为髓质。 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统内,除皮质外,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集聚成团称为神经核。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统中,神经元胞体集聚的地方称为神经节。 纤维束:在白质中,起止行程和功能基本上相同的一束纤维。 脑 脑位于颅腔内,分为大脑、间脑、小脑和脑干(中脑、脑桥和延髓)。 1.大脑 1)大脑的外形和分叶: 大脑(端脑)是脑的最大部分,被大脑纵裂分为两个大脑半球。大脑半球表面布满深浅不同的沟,沟于沟之间的隆起称回。每个大脑半球都以3条比较深而恒定的沟(外侧沟、中央沟、顶枕沟)分为5个叶(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岛叶)。 额叶:外侧沟上方和中央沟以前的部分,与躯体运动、发音、语言及高级思维活动有关。颞叶:外侧沟以下的部分,与听觉、语言和记忆功能有关。 顶叶:为外侧沟上方、中央沟后方、枕叶以前的部分,与躯体感觉、味觉、语言有关。 枕叶:位于半球后部,其前界在内侧面为顶枕沟,在上外侧面的界限是顶枕沟至枕前切迹的连线,与视觉信息的整合有关。 岛叶:位于外侧沟深面,被额、顶、颞叶所掩盖,与内脏感觉有关。 2)大脑内部结构: 侧脑室:位于大脑半球内,左右对称的裂隙,内含透明的脑脊液。 基底核:靠近大脑半球的底部,埋藏在白质之中的核团。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和杏仁核。 脑皮质:为覆盖大脑表面的一层灰质。其功能定位见附表。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图解——中脑的解剖生理及定位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图解——中脑的解剖生理及定位诊 断 神经病学医学网整理:玄之玄 精品推荐,干货较多,建议认真阅读每一段话,肯定会有新的认识、意想不到的收获,亲测有效!学习就是这样,不要怕麻烦,话不多说,小板凳搬来,一起学习吧! 中脑位于脑干上端,介于脑桥和间脑之间,是脑的六个部分中最小和最少分化的部分,仍保持胚胎期神经管原始形态,只是管壁增厚,管腔缩小。中脑斜行通过小脑幕切迹,与脑桥、小脑和间脑相连,其两侧紧邻海马回。人的中脑长约15~20mm。在外形上,其上下端的界限,在背侧面的范围是下起滑车神经出脑处,上达松果体根,即由四叠体所构成;腹侧面下界为脑桥上缘,上界为视束,主要由大脑脚组成。中脑内有中脑水管(或称大脑导水管)连通第四脑室与第三脑室。 1.中脑的外形(见图2-16、图2-17):

中脑由背侧的四叠体及腹侧的大脑脚构成。在中脑的背侧部可见两对小圆丘称为四叠体。嘴侧一对称上丘,为皮质下视反射中枢,尾侧一对称下丘,为皮质下听反射中枢(上视下听)。两侧上、下丘向前外上方各延伸一条隆起,分别与间脑的外、内侧膝状体相连(内听外视),称为上、下丘臂。在下丘臂的尾侧,为丘系三角。在左、右下丘之间有一皱襞,连于前髓帆,称为前髓帆系带。其两侧有滑车神经出脑。在中脑的腹侧有两条呈倒"八"字形的粗大纵柱,称大脑脚。由脑桥上缘伸向外上方,其上端有视束环绕。两侧大脑脚之间的凹陷处,称脚间窝。窝底的灰质层内有被血管穿过的许多小孔,称为后穿质。在大脑脚的内侧面有一纵行沟,称为动眼神经沟,在沟内有动眼

神经根自此出脑,在大脑脚的外侧也有一纵行沟,称为中脑外侧沟。 中脑的内部结构可通过两个有代表性的横切面来观察,即经下丘和上丘横切面。从横切面上看,中脑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图2-41、图2-42)∶

神经系统定位诊断

大脑半球: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岛叶、边缘系统(边缘叶、杏仁核、丘脑前核、下丘脑) (一)额叶:精神、语言、随意运动 ①皮质运动区:中央前回、对侧半身随意运动 ②运动前区:皮质运动区前方;联合运动、姿势调节、共济运动、肌张力抑制区 ③皮质侧视中枢:额中回后部,双眼同向侧视 ④书写中枢:额中回后部,书写 ⑤运动性语言中枢:管理语言运动 ⑥额叶前部:记忆、判断、抽象思维、情感、冲动行为。 损害: 1.外侧面: ①额级:精神障碍 ②中央前回:刺激性——对侧上下肢、面部抽搐,继发全身性癫痫 破坏性——单瘫 ③额上回后部:对侧上肢强握(物体触及患者病变对侧手掌,引起手指和手掌屈曲反应,出现紧握该物不放的现象)、摸索反射(病变对侧手掌触碰到物体时,该肢体向各方向摸索,直至抓住该物紧握不放的现象)。 ④额中回后部:刺激性——双眼病灶对侧凝视 破坏性——双眼病灶侧凝视 更后部:书写不能 ⑤额下回后部(优势侧):运动性失语(听得懂说不出) 2.内侧面: ①旁中央小叶:对侧膝以下瘫痪

②矢状窦旁脑膜瘤压迫两侧下肢运动区:瘫痪、尿便障碍 3.底面: ①额叶眶面:饮食过度、胃肠蠕动过度、多尿、高热、出汗、皮肤血管扩张 ②额叶底面肿瘤出现:福斯特-肯尼迪综合征(同侧嗅觉缺失、同侧视神经萎缩、对侧视乳头水肿) (二)顶叶: ①皮质感觉区:对侧肢体深浅感觉 ②运用中枢:复杂动作和劳动技巧 ③视觉性语言中枢:阅读 损害 ①中央后回、顶上小叶:破坏性——对侧肢体复合性感觉障碍(实体觉、位置觉、两点辨别、皮肤定位) 刺激性——对侧肢体部分性感觉性癫痫;扩张至中央前回运动区——部分性运动性发作 ②顶下小叶: A体象障碍 B古茨曼综合症(失算、手指失认、左右失认、书写不能、失读) C失用症 (三)颞叶: ①感觉性言语中枢 ②听觉中枢 ③嗅觉中枢 ④颞叶前部:记忆、联想、比较高级神经活动 ⑤颞叶内侧面:边缘系统,司记忆、精神、行为、内脏

大脑功能定位诊断

大脑功能定位及诊断 人类的大脑高度发展,覆盖着间脑、中脑和小脑。分为左右两半球,与语言等功能密切相关的一侧叫优势半球。右利手者其优势半球在左侧;左利手者可能在右侧;“左右开工”者可能在两侧。 分叶:以中央沟、外侧沟和顶枕沟为标记分为额、顶、枕和颞叶; 额叶: 额叶皮质以人类最发达,占全部大脑皮质的1/3。其细胞构筑复杂、纤维联系广泛。特别与运动性活动、判断、情绪、心境等有关。故病损后主要表现为随意运动、言语表达及精神活动三方面障碍。一,中央前回: 支的配对侧躯肢骨骼肌随意运动,其功能分布特点为倒置的人形,但头面部正立,代表区大小与肢体动作精细 程度有关;如面、舌、拇指代表区很大, 躯干很小。 1,破坏性病灶产生对侧相应肌肉瘫 痪。单纯此区病损时为低张力型,合

并运动前区病损时为高张力(痉挛型)瘫。 2,刺激性病灶产生对侧运动性癫痫,1)局限性不进展:局部抽动,以口角、手指、眼睑多见(代表区大,易受累)。 Todd瘫痪(数分-数日,有认为持续久者肿瘤的可能性大)。 2)局限性进展:沿皮层运动区分布顺序移动,jackson 癫痫。 二,运动前区: 病损后产生对侧上 肢的动作障碍、痉挛性肌 张力增高、强握-摸索反 射、噘嘴或吸允反射和运 动性失用。 刺激性病灶可表现为 头或躯干向对侧转动(旋转性癫痫),一侧上肢外展伴双眼注视外展的上肢,有时表现为突然失音 或不自主发音。 三,额眼(运动)区: 主要与双眼协调动作有关; 1,破坏性病灶产生眼球向 病灶侧凝视;2,刺激性 病灶则为双眼向病灶对 侧凝视,有时发生额叶旋

转性癫痫。应注意刺激性和破坏性病灶有时是相互转变的。而 且桥脑凝视中枢也分为刺激性和破坏性病灶两种表现。 四,运动性语言区(broca) 额下回后部,与舌代表区相邻,该区损害后易出现运动性(broca)失语。 五,旁中央小叶: 为小腿和足的运动区,也有管理 尿、便的功能。该区病损时对侧下肢瘫, 特别是足部,膝关节以上多正常,临床上 表现“马蹄足内翻”,类似腓总神经麻痹 (假性腓总神经麻痹),但无小腿外侧感 觉障碍。一侧病损时尿便障碍常很短暂,但有部分人的大脑前动脉属优势支配(一侧大脑前动脉支配两侧旁中央小叶),此时尿便障碍严重而持久。表现为“旁中央小叶性截瘫”(病因还常见于上矢状窦旁和大脑镰脑膜瘤)。与脊髓性截瘫的鉴别有以下几点:1)前者以足、踝为主,后者为整个下肢;2)前者瘫痪前常有足、踝或小腿的抽搐发作;3)前者有脑部一些症状如头痛、精神症状等,后者有脊神经根症状如“束带感”、根性痛或下肢自发性疼痛;4)前者感觉障碍在会阴和足、踝部,后者为传导束型(有感觉平面);5)前者无明显自主神经障碍如无汗、皮肤干燥或脱肖等,后者明显;如两侧旁中央小叶并一侧上肢运动皮质受累则出现旁中央小叶性三肢瘫 六,额极区(前额叶):

神经解剖学习-大脑半球

神经解剖学习-大脑半球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包括定位诊断(病变部位诊断)和定性诊断(病因诊断)两个部分。临床医师根据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知识及辅助检查结果对症状进行分析,推断其发病部位,称为定位诊断;在此基础上确定病变的性质和原因,这一过程称为定性诊断。定位诊断是诊断神经系统疾病的第一步,正确完成定位诊断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对神经系统解剖、生理和病理的理解,二是对这些结构病损后症状的掌握,三是临床基本功的扎实运用。本章主要讨论神经结构病损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定位诊断提供理论基础。神经结构病损后出现的症状,按其表现可分为四组,即缺损症状、刺激症状、释放症状和断联休克症状。①缺损症状:指神经结构受损时,正常功能的减弱或消失。例如一侧大脑内囊区梗死时,破坏了通过内囊的运动和感觉传导束而出现对侧偏瘫和偏身感觉缺失;面神经炎时引起面肌瘫痪等。②刺激症状:指神经结构受激惹后所引起的过度兴奋表现,例如大脑皮质运动区受肿瘤、瘢痕刺激后引起的癫痫;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经痛等。③释放症状:指高级中枢受损后,原来受其抑制的低级中枢因抑制解除而出现功能亢进。加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后出现的锥体束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和病理征阳性;基底核病变引起的舞蹈症和手足徐动症等。④断联休克症状:指中枢神经系统局部发生急性严重损害时,引起功能上与受损部位有密切联系的远隔部位神经功能短暂丧失。如较大量内囊出血急性期,患者出现对侧肢体偏瘫、肌张力减低、深浅反射消失和病理征阴性,称脑休克;急性脊髓横贯性损伤时,损伤平面以下表现弛缓性瘫痪,称脊髓休克。休克期过后,多逐渐出现受损结构的功能缺损症状或释放症状。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us system,CNS)包括脑和脊髓,脑分大脑、间脑、脑干和小脑等部分,脊髓由含有神经细胞的灰质和含上、下行传导束的白质组成。不同的神经结构受损后,其临床症状各有特点。大脑半球( cerebral hemisphere)的表面由大脑皮质所覆盖,在脑表面形成脑沟和脑回,内部为白质、基底核及侧脑室。两侧

大脑病变的定位诊断

大脑病变的定位诊断 大脑半球病变的临床表现 一般症状: 意识与精神活动障碍;失语症; 失用症;失认症; 偏瘫;癫痫发作; 偏身感觉障碍;偏盲; 等等。 定位症状: 额叶(P。187—192);顶叶(P。192-194); 颞叶 (P.194—195);枕叶(P。195-199); 岛叶(P。119);边缘叶(P.199-); 基底神经节(P.199); 胼胝体(P.200); 内囊(P201-202)。 额叶病变的定位诊断 一、额叶背外侧面病变的定位诊断 (一)额叶背侧部皮质及皮质下病变的诊断要点: 1.运动障碍是主要的症状; 2。瘫痪大都由弛缓性过渡到痉挛性; 3.单瘫(皮质病变)或偏瘫(皮质下病变); 4.肌张力减低(4区病变)或肌张力增高(6、8区病变); 5.早期、剌激性病变→癫痫发作,破坏性病变→瘫痪。 (二)运动区病变的定位诊断: 1.运动障碍: (1)癫痫发作: 额叶病变的定位诊断(运动区) I.局限性运动性癫痫 (I)完全性贾克森氏癫痫(局部→全身) (II)不完全性贾克森氏癫痫(仅限于局部) II.全身性癫痫大发作 (I)无先兆 (II)有先兆 I) 反转性发作(头眼向对侧转动)继大发作,病变在 6、8 区(头转→全身抽) II)先为头部相继出现身体向对侧旋转,而后扩延为全身大发作,病灶在6区头、身转→全身抽 III)先有意识障碍,相继出现全身性癫痫大发作,病灶位于额叶的更前部(额极部)昏迷→全身抽 III.瘫痪发作(抑制性发作) (2)瘫痪: 上肢单瘫;下肢单瘫;中枢性面瘫;面肌与上肢瘫;皮质性偏瘫;皮质性截瘫(旁中央

小叶性截瘫)皮质性三肢瘫(旁中央小叶性三肢瘫) 2。反射异常: 即出现所谓的“锥体束征” (1)病理征阳性.自皮质至第五腰髓锥体束任何部位的病变都可出现 (2)病变对侧深反射亢进(急性期减低或消失) (3)病变对侧浅反射减弱或消失 (4)出现踝阵挛、髌阵挛、腕阵挛 ●(三)运动前区病变的定位诊断 ● 1.运动障碍: ●特点(1)病变对侧上下肢出现一过性上下肢瘫痪,伴精细运动障碍,粗糙运动保存. ●(2)慢性进行性病变者往往先出现肌张力增高以后才出现瘫痪。同时伴有(精细) 运动性失用或出现病理性联合运动。 2。反射异常: (1)强直性反射: 上肢的强直性反射: 触觉性强握反射 (强握反射)视觉性强握反射 下肢的强直性反射 (强直性跖反射) (2)噘嘴反射或吸吮反射 (3)屈肌反射亢进: 病变对侧出现:Hoffmann; Rossolimo; Mayer; Leri氏征 3.癫痫发作: 特征:头眼向对侧扭转,然后出现意识障碍(额极病变所致的癫痫:先出现意识障碍,后出现头眼向对侧扭转) 4。意识性头眼同向运动障碍(额中回后部病变): (1)剌激性病变: 使两眼向病灶对侧注视 (2)破坏性病变: 使两眼向病灶同侧注视 5。失写症: 优势半球额中回后部病变 (四)额叶外侧部病变: 主侧半球额下回后部损害─ 运动性失语症 二、额叶底部病变的定位诊断: (一)智能障碍: 1。智力低下、欣快、幼稚、性格改变 2。无动缄默症,情感障碍,抑制能力丧失,极度兴奋和欣快,强哭强笑,童样痴呆 3。狂怒发作:毛发竖直,血压升高,瞳孔扩大,攻击动作 4.近记忆力减退的消失 (二)癫痫发作: 1。额叶底部肿瘤癫痫发作少见,偶可有大发作,有时为贾克森氏癫痫 2。根据癫痫发作的形式不同,可以作为推测病变部位的参考:

实用总结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之各部位损害表现及定位

实用总结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之各部位损害表现及定位 上次,我们对于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的颅神经(实用总结 | 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之颅神经篇)以及感觉、运动及反射(实用总结 | 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之感觉、运动系统与反射)进行了总结。那么今天,我们将带来最后一块内容——各部位损害的表现及定位。 大脑半球 额叶 a. 外侧面:以脑梗死、肿瘤和外伤多见 •额极病变:以精神障碍为主

表现为:记忆力和注意力减退、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思维下降 •中央前回病变: 刺激性病灶:对侧上下肢或面部的抽搐(jackson癫痫)继发全身性癫痫发作 破坏性病灶:多引起单瘫,上部受损产生对侧下肢瘫痪,下部受损产生对侧面,舌或上肢的瘫痪,严重而广泛的损害可出现对侧偏瘫 •额上回后部病变:强握反射,摸索反射 •额中回后部病变: 刺激性病灶:双眼向病灶对侧凝视 破坏性病灶:双眼向病灶侧凝视,额中回后部病变时书写不能 •优势额下回后部病变:运动性失语 b. 内侧面:多见于大脑前动脉闭塞、矢状窦旁脑膜瘤 旁中央小叶病变:对侧膝以下瘫痪,矢状窦旁脑膜瘤可压迫两侧下肢运动区而使其产生瘫痪,伴有尿便障碍 c. 底面:多见于额叶底面的挫裂伤,嗅沟脑膜瘤,蝶骨嵴脑膜瘤 •病损主要位于额叶眶面,表现为饮食过量,胃肠蠕动过度,多尿,高热,出汗,皮肤血管扩张等症状 •福斯特-肯尼迪综合征:同侧嗅觉缺失和视神经萎缩,对侧视乳头水肿 顶叶 主要产生皮层性感觉障碍,失用和失认症 a. 中央后回和顶上小叶病变: •破坏性病灶:病灶对侧肢体复合性感觉障碍如实体觉,位置觉,两点辨别觉和皮肤定位觉得减退和缺失

•刺激性病灶: 病灶对侧肢体的部分感觉性癫痫如扩散到中央前回运动区,可引起部分性运动性发作,也可扩展为全身抽搐及意识丧失 b. 顶下小叶(缘上回和角回)病变: •体象障碍 •古茨曼综合征(Gerstmannsyndrome):计算不能(失算症),手指失认,左右辨别不能(左右失认症),书写不能(失写症),有时伴失读 •失用症 指脑部疾患时患者并无任何运动障碍,共济失调,肌张力障碍和感觉障碍,也无意识及智能障碍等原因,在企图做出有目的或精细动作时不能准确执行随意性动作,有时也意味着患者不能在全身动作的配合下正确使用一部分肢体功能去完成本来已经形成习惯的动作,如不能按要求做伸舌,吞咽,洗脸,刷牙等简单动作 左侧缘上回是运用功能的皮质代表区,由该处发出的纤维至同侧中央前回,再经胼胝体到达右侧中央前回,因此左侧缘上回病变可产生双侧失用症 颞叶 听觉、语言、记忆及精神活动障碍 •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Wernicke区)损害:感觉性失语 •优势半球颞中回后部损害:命名性失语 •颞叶钩回损害:钩回发作(幻嗅和幻味,做舔舌、咀嚼动作) •海马损害:可发生癫痫,出现错觉,幻觉,自动症,情感精神异常,内脏症状和抽搐,还可导致严重的近记忆障碍

神经系统定位诊断(1)

神经系统定位诊断(1) 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解龙昌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病史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逆向推断查体及辅助检查定位 :同一症状在不同部位受损的不同特点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周围神经1、多发性神经 病感觉障碍呈手套袜套样分布,常伴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减退。2、周围神经支配的皮肤区域出现感觉障碍如挠神经、尺神经。 后根出现相应后根的放射性疼痛(根痛)如髓外肿瘤、椎间盘突出。脊髓1、后角损害空洞症、外伤。 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痛温觉丧失、深感觉触觉保存。2、脊髓中央部病变空洞症、髓内肿瘤早期(前联合受损)。分离性感觉障碍:两侧 对称的痛温觉丧失、触觉保存。3、脊髓半切综合症(Brown-Sequard综合症)外伤、髓外肿瘤早期。同侧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深 感觉丧失,对侧痛温觉丧失。4、横贯性病变脊髓炎、压迫症,平面以下全部感觉丧失,伴有截瘫或四肢瘫,大小便功能障碍。脑干 1、延髓外侧病变(伤及脊丘侧束、三叉神经脊束)产生交叉性感觉障碍:同侧面部、对侧身体痛温觉丧失,如Wallenberg综合症。2 、一侧桥脑、中脑病变对侧偏身及面部感觉障碍(伴受损平面同侧颅神经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多见于脑血管病变。丘脑对侧偏身感觉减 退或丧失,痛觉减退较触觉深感觉为轻,可伴较重的自发性疼痛和感觉过度(主要见于脑血管病)。内囊对侧偏身(面部)感觉减退或丧失(伴偏瘫或偏盲)。皮质感觉区范围广,病变只伤其一部,呈对侧一个上肢或下肢分布的感觉减退或丧失(单肢感觉减退或丧失)。特 点为精细感觉(复合感觉)障碍:实体觉、图形觉等感觉障碍。刺激性病灶可致感觉性癫痫发作。癔病分布不符和解剖规律,范围及

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58034

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颅神经、脊神经)两个部分。中枢神经主管分析、综合、归纳由体内外环境传来的信息,周围神经主管传递神经冲动。 神经病学,是研究神经系统(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疾病与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症状、诊断、治疗、预后的一门学科。 神经系统损害的主要表现:感觉、运动、反射障碍,精神、语言、意识障碍,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 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有三个步骤: 详细的临床资料:即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着重神经系统检查。 定位诊断:(根据神经系统检查的结果)用神经解剖生理等基础理论知识来分析、解释有关临床资料,确定病变发生的解剖部位。(总论症状学的主要内容。) 定性诊断:(根据病史资料)联系起病形式、疾病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个人史、家族史、临床检查资料,综合分析,筛选出初步的病因性质(即疾病的病因和病理诊断)。(各论各个疾病单元中学习的内容。)辅助检查:影像学有CT、MR、SPECT、PET、DSA等;电生理有EEG、EMG、EP等;脑脊液检查。 感觉系统 一.感觉分类 ㈠特殊感觉:嗅、视、味、听觉。 ㈡一般感觉 1.浅感觉——痛觉、温度觉、触觉 2.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震动觉等。 3.皮层觉(复合觉)——实体觉、图形觉、两点辨别觉、定位觉等。 二.感觉的解剖生理 1.感觉的传导径路: 一般感觉的传导径路有两条:①痛温觉传导路,②深感觉传导路。 它们都是由三个向心的感觉神经元连接组成,但它们在脊髓中的传导各有不同。 第一神经元:均在后根神经节 第二神经元:(发出纤维交叉到对侧) ⑴痛觉、温度觉:后角细胞 ⑵深感觉:薄束核、楔束核 ⑶触觉:一般性同⑴,识别性同⑵ 第三神经元:均在丘脑外侧核。 感觉的皮质中枢:在顶叶中央后回(感觉中枢与外周的关系呈对侧支配) 2.节段性感觉支配: (头颈)耳顶联线后C2、颈部C3、肩部C4; (上肢)桡侧C5-7、尺侧C8-T2; (躯干)胸骨角T2、乳头线T4、剑突T6、肋下缘T7-8、脐T10、腹股沟T12-L1; (下肢)大腿前L2-3、小腿前L4-5、下肢后侧S1-3、肛门周围S4-5。 3.周围性感觉支配:了解周围性支配的特点。 4.髓内感觉传导的层次排列:有助于判断脊髓(髓内、外)病变的诊断。 三.感觉障碍的性质、表现 ㈠破坏性症状: 1.感觉缺失:对刺激的感知能力丧失。 ⑴完全性感觉缺失:各种感觉全失。 ⑵分离性感觉障碍:同一部位某种感觉缺失,而其他感觉保存。

神经系统(2)定位及定性篇

神经系统(2)定位及定性篇 本篇依据临床查体结合MRI进行定位诊断。依据病史定性诊断一、定位 (一)高级神经功能受损 1、高级神经活动障碍: •认知情感障碍:计算、记忆、理解等下降。 •意识障碍:昏迷、谵妄、去大脑皮质状态等 •言语障碍:运动性、感觉性、命名性失语,失读、失写、失用等。(1)意识状态: 注:几种意识状态鉴别: (2)精神改变: 主要病变位于额极、广泛颞叶病变以、边缘系统、丘脑病变

(3)部分大脑功能缺失: 失语、失读、失写、失用、失认、失算、体相障碍 •注:古茨曼(Gerstmann)综合征:(势半球顶叶角回损害):1)计算不能(失算症) 2)不能辨别手指(手指失认症) 3)不能辨别左右(左右失认症) 4)书写不能(失写症) (4)特殊表现: (下丘脑):尿崩、体温、进食、睡眠、性与生殖、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二)颅神经损害 1、眼 (1)视野、眼球运动、瞳孔 (2)II视、III动眼、IV滑车、VI展神经为主 2、耳 (1)听觉

(2)VIII前庭蜗神经为主 3、鼻 (1)嗅觉 (2)I嗅神经为主 4、嘴 (1)包括口、舌、咽的运动和感觉、以及腺体分泌(2)味觉 (3)球麻痹 (4)V三叉、VII面、IX舌咽、X迷走、XII舌下神经为主 5、头颈部 (1)面部颈部的感觉和运动 (2)面瘫、抬头耸肩 (3)三叉神经痛

(4)V三叉、VII面、XI副神经为主 (三)传导通路(感觉、运动、共济、反射)解剖 1、感觉通路: (1)脊髓中排列: (2)感觉传导通路: •痛(快速局限性)、温觉、粗触觉(小部分):交叉至对侧后上行→脊髓丘脑束→丘脑腹后外侧核→内囊后肢→中央后回 •深感觉、精细触觉(大部分):同侧薄束(T6以下)和楔束→

神经定位诊断

神经系统定位诊断神经系统定位诊断——颅神经一、颅神经损害的定位诊断 (一)视神经损害的定位:视神经通路自视网膜、经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至枕叶视觉皮质,径路很长,易于受损,但由于行走各部的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的不同,损害后的视野改变也各异,故由此可判断视路损害的部位。1.视神经损害:病侧眼视力减退或全盲,伴直接光反应消失,但间接光反应存在,眼底可见视乳头萎缩。多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视神经炎,脱髓鞘性病变以与外伤、肿瘤压迫等。2.视交叉损害:视交叉中央损害时,视神经双鼻侧纤维受损,产生双颞侧偏盲,多见于鞍区肿瘤,特别是垂体瘤。如病变扩与视交叉外侧累与病侧的颞侧纤维时,则患侧眼全盲,对侧眼颞侧偏盲。见于鞍区肿瘤、视交叉蛛网膜炎等。3.视束损害:病灶同侧视神经颞侧纤维和对侧视神经鼻侧纤维受损,产生病侧眼鼻侧偏盲,对侧眼颞侧偏盲,即对侧同向偏盲,伴有“偏盲性瞳孔强直”(光束自偏盲侧照射瞳孔,不出现瞳孔对光反射,自另侧照射时则有对光反射)。多见于鞍区肿瘤。4.视放射病变:也出现对侧同向偏盲,但因瞳孔光反射的传入纤维已进入丘脑外侧膝状,故无偏盲性瞳孔强直。此外,视放射向后其上方和下方纤维逐渐分开,故可出现同向上象限性盲(下方纤维受损)或同向下象限性盲(上方纤维受损)。多见于囊血管性病变和颞顶叶肿瘤。5.视觉皮质损害:一侧病变时视野改变同视放射病变,出现对侧同向偏盲或上下象限性盲,但恒有黄斑回避。双侧视皮质损害时,视力丧失,但对光与调视反射存在,称皮质盲;刺激病变时,可出现光幻视或形象纪视。多见于枕叶的脑血管病、肿瘤与变性病变。(二)眼动障碍的定位诊断:眼球运动由动眼、滑车与外展神经完成,眼动障碍可由上述神经单个或同时损害引起。临床以动眼神经麻痹和外展神经麻痹多见。1.动眼神经损害:(1)核性损害:动眼神经核群为一细长的细胞团块,位于中脑的上丘水平大脑导水管周围,双侧自上而下的排列为提上睑肌核、上直肌核、直肌核、下斜肌核和下直肌核,各核两侧相距甚近,而前后距相对较远。因此,中脑病变时,多表现为双侧的某些眼肌单个麻痹,而前端的Edinger-wesphal核常不累与,故瞳孔多正常。见于脑干脑炎、脑干肿瘤与脱髓鞘病变。(2)核下性损害:表现为眼睑下垂,眼球外下斜位、向上、向下、向运动受限,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因走行各段邻近结构不同的表现也不同:①中脑病变:为髓段动眼神经纤维受损,常累与同侧尚未交叉的锥体束,故出现病灶侧动眼神经麻痹,伴对侧中枢性面、舌瘫与肢体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Weber综合征)。见于中脑梗塞,肿瘤与脑干脑炎等。②颅底病变:仅有一侧动眼神经麻痹,多见于大脑后动脉瘤,小脑幕切迹疝等。③海绵窦病变:早期可仅有动眼神经麻痹,但此处病变常累与滑车神经和外展神经,故多为全眼麻痹。此外,因同侧三叉神经Ⅰ、Ⅱ支也受损害,而有颜面该两支神经围感觉减退或三叉神经痛发作,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如眼球静脉回流受阻,尚有眼球突出、结合膜充血、水肿等。见于海绵窦血栓形成、海绵窦动静脉瘘等。④眶上裂病变:同海绵窦病变,但无眼球静脉回流受阻症状,并因动眼神经入眶上裂进分为上、下两支,故有时仅表现为部分眼肌麻痹。见于该处肿瘤、外伤等。⑤眶病变:同眶上裂病变外,因同时累与视神经,而出现视力减退,视乳头水肿。见于眶肿瘤、炎症等。(3)核上性损害:表现为双眼协同运动障碍,如双眼侧视麻痹或同向偏斜,或双眼上视或(和)下视不能(可伴瞳孔对光反应或(和)调视反射消失),系脑干或皮质眼球协同运动中枢受损引起,详见神经系统检查一节。多见于脑干肿瘤、炎症、脱髓鞘病变以与大脑半球血管病变、肿瘤等。2.外展神经损害:表现为眼球斜视、外展受限。(1)核性损害:外展神经核位于桥脑面丘水平,被面神经所环绕。该处病变时表现为病灶同侧眼球外展不能,斜视和周围性面瘫,因病变常累与同侧未交叉的锥体束,故还出现对侧肢体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Millard-Gubler综合征)。多见于脑干梗塞与肿瘤。(2)核下性损害:①颅底病变:外展神经在颅底行程较长,故很易受损,可为单侧或双侧,出现一侧或双侧眼球外展受限或不能。见于颅底炎症、斜坡肿瘤、颅底转移癌、颅压增高等。②海绵窦、眶上裂和眶病变:见上。3.核上性损害:表现为双眼同向运动障碍,系脑干或皮质眼球同向中枢病变引起。

转中枢神经系统CT与MRI诊断

转中枢神经系统CT与MRI诊断 一、检查方法 (一)CT检查方法 1.平扫脑CT主要用横断面,有时加用冠状面。横断面CT多以眦耳线(眼外眦与外耳道中心联线)为基线,依次向上扫描8~10个层面。层面厚主多用5或10mm。层面与基线平行(图5-1-30。检查后颅凹,则层面与眦耳线成20。角。扫描头部需固定。不合作患者或儿童需给麻醉。 IMG height=240 src=""width=315 border=0 图5-1-3头部CT横断层面 2.造影增强CT以静脉注入含碘水容性造影剂再行扫描。剂量以60%的泛影葡胺为例,每公斤体重用1.5~2.0mL。给药方法可用静脉滴注法或静脉注射法。增强是指病灶密度的增高。病灶增强与病变组织血循环丰富,病变周围组织充血与过度灌注,病变血脑屏障形成不良或被破坏有关。病灶增强后显示更加清楚。依有无增强、增强的程度和增强的形式,帮助确定病变的性质。不能使用含碘水溶性造影剂患者,不能进行本项检查。 3.脑池造影CT(cisterongraphy CT)是经枕大池或腰脊穿刺注入非离子型水溶有机碘造影剂或气体,使拟检查的脑池充盈,再行扫描的方法,可使脑池清楚显影。易查出脑池内的肿块。多用于桥小脑角池和鞍上池,以查出池内小的肿瘤。应强调水溶性造影剂只能用非离子型者。 脊柱CT扫描一般采取横断面,先作定位扫描片,以选定适合的扫描层面和扫描架倾斜角度。检查方法因目的要求而异。疑椎管狭窄者以层厚10mm连续扫描可疑狭窄椎管段;疑椎间盘突出者,分别对怀疑突出的椎间盘及其上下方椎体扫描3~5层为一组,层厚2~5mm;疑为椎管内病变则需经椎管内注入非离子型碘造影剂5~10mL,翻动体位,使造影剂和脑脊液充分混匀,然后以5~10mm层厚边疆扫描病变区。对怀疑脊髓血管畸形或血管丰富肿瘤者,还应静脉内注射造影剂作增强CT扫描。 (二)MRI检查方法

第二章 神经系统的解剖3

第二章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病损的定位诊断之三 第三节脑神经 脑神经(cranial nerves)为与脑相连的周围神经,共12对。它们的排列序数是以出入脑的部位前后次序而定的,其中第Ⅰ、Ⅱ对脑神经属于大脑和间脑的组成部分,在脑内部分是其2和3级神经元的纤维束,第Ⅲ~Ⅻ对脑神经与脑干相连(图2-22)。脑干内有与各脑神经相应的神经核。一般运动核靠近中线,感觉核在其外侧(见图2-11)。其中第Ⅲ、Ⅳ对脑神经核在中脑,第Ⅴ、Ⅵ、Ⅶ,Ⅷ对脑神经核在脑桥,第Ⅸ、Ⅹ、Ⅺ、Ⅻ对脑神经核在延髓。只有副神经的一部分从颈髓的上4节前角发出。 脑神经按功能可分为:① 运动性神经:第Ⅲ、Ⅳ、Ⅵ、Ⅺ、Ⅻ对;② 感觉性神经:第Ⅰ、Ⅱ、Ⅷ对;③混合性神经:第Ⅴ、Ⅶ、Ⅸ、Ⅹ对。有些脑神经(第Ⅲ、Ⅶ、Ⅸ、Ⅹ对)中还含有副交感神经纤维。12对脑神经除面神经核下部及舌下神经核只受对侧皮质脑干束支配外,其余脑神经运动核均受双侧支配。 脑神经的主要解剖及生理功能见表2-1。 表2-1 脑神经的主要解剖及生理功能 脑神经进出颅腔部位连接脑部位功能 嗅神经(Ⅰ)筛孔端脑嗅球司嗅觉 视神经(Ⅱ)视神经孔间脑视交叉司视觉 动眼神经(Ⅲ)眶上裂中脑脚间窝支配上睑提肌、上直肌、下直肌、内直 肌、下斜肌及瞳孔括约肌 滑车神经(Ⅳ)眶上裂中脑前髓帆支配上斜肌 三叉神经(Ⅴ) 第一支眶上裂脑桥脑桥臂司面部、鼻及口腔皮肤黏膜感觉、支配第二支圆孔脑桥咀嚼肌 第三支卵圆孔 展神经(Ⅵ) 眶上裂脑桥延髓沟中部支配外直肌 面神经(Ⅶ) 内耳门→茎乳孔脑桥延髓沟外侧部支配面部表情肌、泪腺、唾液腺、、司 舌前2/3味觉及外耳道感觉 前庭蜗神经(Ⅷ) 内耳门脑桥延髓沟外侧端司听觉及平衡觉 舌咽神经(Ⅸ) 颈静脉孔延髓橄榄后沟上部司舌后1/3味觉、咽部感觉,支配咽和 唾液分泌

中枢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

中枢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 实际上在所有神经系统里,脊椎动物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的神经元都相当类似。正是神经元的数目和类型以及相互联系的方式将一个脑区同另一个脑区、一个脑同另一个脑加以区别。不论是简单的反射应答还是复杂的心理反应,行为都产生于适当相互连接的细胞之间的信号模式。 在神经元通路结构中,复杂的数值更多抵消了这一基本的简单模式。即使一个相对简单的行为也包含许多神经元的活动。考虑打网球的动作(图17-1),完成这一动作需要几个感觉系统的参与。与网球运动有关的视觉信息在视觉系统加工,以识别飞行物体并估计其方向和速度。大脑也估计打球者手臂、腿和躯干位置的本体感受信息,从而设计出身体的适当方位以将球接住。所有这些感觉信息最终到达大脑皮质内叫作联合区的多感觉加工部位,综合在一起引起早期对试图打网球的记忆。 此外,与该计划性行为有关的传人信息让杏仁核恢复活动,杏仁核与情绪和社会行为有关,激活自主神经系统,让身体为运动作好准备。最后,大脑内部与随意运动有关的系统得以恢复而发动行为,多感觉联合区同高级运动中枢发生联系,高级运动中枢估算把球拍移到某一位置的程序,然后程序传送到初级运动皮质执行。来自大脑的运动指令须下达到背、肩、手臂和手上正确的肌肉,也必须合拍,以便适当肌群的收缩和舒张能协调一致,同时须将身体姿势作为一个整体来调节。 行为一旦发动,大脑的工作就没有结束。当手臂抬起,球靠近的时候,在手臂对准球移动球拍之前,大脑根据关于球的运动轨迹的最新感觉信息作出初始运动程序的许多细微调节。当然,动作正在进行的时候,大脑也参与维持心率、呼吸和其它自主功能,这些功能显然在意识范围之外。 此例说明,我们塑造行为对环境刺激产生应答,根据感觉形成我们所知道的环境,这些感觉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痛觉和身体运动感觉。感觉开始于外周对一种或另一种刺激敏感的感官细胞,这些细胞编码有关刺激的信息,例如部位和强度。感受器反过来兴奋同脊髓中离散神经元相联系的感觉神经元。之后,在来自其它所有感受器的信息背景下,脑干、丘脑和大脑皮质分析来自每个感受器的信息。如,我们把某物握在手中时,触觉感受器在从手发出的传人纤维中产生动作电位。信号最后到达躯体感觉系统的加工中心,在背部核柱、丘脑和皮质的几个相互联系的区域内引起一定数量的细胞释放。 感觉信息在一系列信息传递中加工,信息传递中的信息加工越往后越复杂。感觉纤维有条不紊地从外周投射到中枢,从脑的一个部分投射到下一个部分,在脑内形成有组织的感官表面神经地形图。其实,许多感觉系统都有几个连续的通路同时加工不同类型的信息。大脑最初分析感觉信息的方式,就是一个感觉系统不同部分和所有感觉系统结合在一起对感觉信息进行平行加工。此外,感觉系统产生的感知觉吸收了杏仁核与海马的活动,杏仁核为感知觉增添情绪色彩,而海马储存长时记忆中的感知觉因素。最后,感觉体验发动和指挥行为:升支和运动系统发生联系,运动系统将信号沿运动通路传达到脊髓用以反射和意志运动。 所以,要了解一个行为,有必要将它分成几个部分,识别对每部分行为起作用的脑区,并分析所参与的脑区是如何相互联系的。尽管脑的解剖和相互联系方式看起来很复杂,神经系统机能组织受一套相对简单的原理支配,用这些原理很好理解大脑的许多解剖细节。这一章复习CNS的主要解剖成分以及主要机能系统组织原理要点。 一、CNS有7个主要部分 所有行为都受CNS调节。包括脑和脊髓,脑由6个部位组成,每一部位可细分为解剖和功能不同的区域,为延髓、脑桥、小脑、中脑、间脑、大脑半球或端脑(图17-2)。每一部分都见于双侧半球,大小和形状可能有所不同。按3个轴描述体内CNS成分的定位(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