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十六课两次鸦片战

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十六课两次鸦片战

2020-2021学年度高一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十六课两次鸦片战争跟踪检测

一、单选题

1.鸦片战争后,晚清政府坚持“人臣无外交”理念,认为“天子亲揽万机”,官员“非派令兼办夷务,本无外交之意”。这一理念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维护了国家利益

C.加剧了外交危机

D.激化了社会矛盾

2.鸦片战争爆发后,在福建厦门,人民机智灵活的斗争使英军不得不逃往鼓浪屿;在宁波、镇海、定海,人民愤起反抗致使英军损兵折将;在靖江、扬州、松江、瓜州等地,人民的斗争给予英军以不同程度的打击。这说明

A.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

B.爱国与忠君思想的分离

C.广大人民的斗争意识增强

D.清政府腐败无能得到暴露

3.在1842年的《南京条约》中,中国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补偿了鸦片被销毁的英国商人,并开放五个中国港口以进行国际贸易。另外,作为此协议的一部分,这些港口中的每一个,均由不从属于中国法律的英国顾问管理。这些规定,致使中国客观上

A.沦落为英国的殖民地

B.司法主权由此丧失殆尽

C.解决了鸦片的纠纷

D.开始走向半殖民地化

4. 1844年,清政府代表耆英在致美国大使的照会中明确表示:〃中国之待各国,不容有偏,偏则各国不服,是以新定英吉利贸易章程,凡一切有益远商之事,不俟各国请求,即通行一体照办,此即一无所偏之明证。〃据此推断,材料中涉及到的特权是

A.领事裁判权

B.开放通商口岸

C.片面最惠国待遇

D.居住及租地权

5.观察下图并阅读简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下列对圆明园大水法的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周明国大用法是漆包乾隆

皇帝驻住时,由欧洲将教

士蒋友仁设计和经适的一

座西洋化的宫殿,殿内外

都装K自遨喷水机. I械。

牛,大水法被破坏*

①建于清朝初期②毁于西方列强侵略③反映了清朝由盛转衰的趋势④体现西学东渐的影响

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6.东交民巷的道,是北京唯一一处洋房林立的特色街道,现有著名的美国、日本、法国等国使馆旧址。这些“洋房”最初兴建于

A.《南京条约》签订之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辛丑条约》绕订之后

D.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7.在中国遭受展的历史时期,大英帝国使用武力,对中国实施“炮舰外交”,打开了中国大门。这反映在

A.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

B.我国领土开始遭到西方侵占

C.中的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D.清政府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8.林则徐因为禁烟和抗英成了朝廷的一名”“罪臣”,流放新疆后,留下了“一年跑九座边城,行程三万余里,天山南北〃的历史佳话。由此可见,当时清政府

A.反对体则徐严历禁烟

B.政治统治腐败无能

C严惩林则徐抗英失败D.重视新疆稳定发展

9.《天津条约》签订后,护照开始在近代中国出现,譬如“兹有本国人名某某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随时照料。”据此可知当时

A.鸦片战争后外民可凭证游历中国

B.如外民寻衅滋事,地方官无权留难

C.中国内地已对外民全方位的开放

D.晚清政府已成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0 .据史料记载:清政府极力地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从历史的角度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清政府对鸦片战争影响的实际反思有限

B .清政府理性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影响

C .清政府逐渐放弃天朝上国的思维

D .清政府想尽量保持自己的颜面

11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该言论出自

A .《四洲志》

B .《海国图志》

C .《天演论》

D .《华事夷言》

12 .下表是对中国近代某一不平等条约的部分评价,符合评价的条约是 对中国人民的无耻掠夺,开创侵略者勒索赔款的先例 增加财政负扭,激化阶级矛盾 一

打开了我国泉南港海门户,便利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

A .《南京条约》

C .《南京条约》附件

D .《望厦条约》

13 .下图空白a 、d 相对应处,应补填上

14 .据1842—1859年间实践中的中国对西方外交机制网络示意图(见如图)可以推断,当时清政府

B .《黄埔条约》 A .鸦片走私、自然经济解体 B .开埠通商、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

C .鸦片走私、出超

D .开埠通商、入超

15 .马克思称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最能体现该观点的是

A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 •增开商埠,扩大商品输出

C .以战争为主要手段

D .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16 .下表为晚清税收基本情况表(单位:万两)。这反映出当时 项目年代 农业税收入 匚商余税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 数较 比亚 数植 比重

数领 比用

取额 比市 is m 年 3281 77

969 23 4250 100 1招5年 3071 ■10

S923 51 711 9 7708 100 1911 年 1810 16 20441 69 4445

15 29696 | 100 C .政府财政状况8趋好转 D .农民赋税负担不断减轻

17.17世纪中期中国人直接把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称为“夷族”、“夷类”:1842年,魏源在《海国图志》 中,称呼欧洲各国为“西夷”:1858年中国人将“夷”,改称为“洋”:1858年后称为“泰西”与中国并 行。下列各项中对此分析有误的是

A .部分中国人开始逐渐客观认识西方世界

B .称呼的变化是西学东渐直接导致的结果

A .建立统一外交机构的必要性

B .沦为“洋人的朝廷” 仁摆脱了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

D .中央集权受到挑战

A .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 .商品经济成为经济主导

I 广东巡抚I I 宁名自道 五口通商大臣 闽淅总督 福洋巡生 浙江巡抚 两江思智

兴泉永道I [福强 苏松武道

江苏巡抚

C.中国被迫卷入了西方为主导的世界潮流

D.称呼的变化折射并影响中国社会的巨变

二、材料分析题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以英国为首的西方殖民主义侵略者的隆隆炮声,在客观上为中国人推开了一扇观察与了解“天朝大国”以外世界的门窗。中国在与西方世界屈辱的接触过程中,也开始了步履维艰的近代化进程。站在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中华民族有识之士和广大中国人民,开始反思封建专制主又统治制度的没落与腐朽,为维护民族尊严、捍卫国家主权,与西方侵略者展开了长期的不屈斗争,为挽教民族危亡、探求民族强盛之途,开始了艰难的探索。

——据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等整理材料二一般而言,近代思潮主要是以作为时代主导意识的观念形态的变化为其演进标志。在我们看来,将鸦片战争前后、甲午战争之后、五四运动前后和20世纪30年代的理论观念形态的变异或发展,看成中国近代思潮演变的几个阶梯,从其前后的延续和区别中把握思潮的总趋势可能是有意义的。

——摘编自彭明、陈教《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走上了解和学习西方道路的背景及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思潮演变的总特征。并选择近代思潮演进的一个事例予以说明。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英货输入总值,1842年为426万元,1845年,达到1053万元。由于运到中国的棉毛织品销路不广……从1846年起,英国输华商品量开始减少。1846年到1855年的十年间,除了1851 年、1852年两年外,始终没有达到1845年的水平。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49》材料二伦敦和利物浦的商界……希望:自1842—1844年签订的条约应予修订……中国关税应予重订;另外,所有的外国人均可进入大多数的港口,甚至可以沿河道和运河深入中国的内地。

《两个世界杂志的年鉴》第7期(1856—1857)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42—1855年间英国输华商品量变化的趋势并且说明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贸易不断扩大,其主要进口品为鸦片和棉纺织产品,中国主要的出口品仍为茶叶等农副产品……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渐开辟,19世纪70年代以后鸦片贸易的比重就逐渐减少了,而正常的商品交易则越来越扩大。

(20世纪初)我国出口商品主要为农产品、初级矿产品、手工制品,其科技含量很低,生产规模较小,仍处于自然经济的落后态势中。

——摘编自张易《近代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成因。

参考答案

1. C

2. C

3. D

4. C

5. C

6. B

7. C

8. B

9. B10. All. B12. A13. C14. A15. D16. A17. B

18.(1)背景:中国日益落后于西方,西方侵略加剧,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伴随着西方侵略的加剧,西方先进技术和思想文化也为先进的中国人所了解与学习。目的: 挽救民族危亡,探求强国御侮之道。

(2)总特征:把学习西方、追求民主与挽救民族危亡紧密结合。说明(示例)甲午战争的失败,表明主张单纯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的“中体西用”思想的失败。随着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维新变法思潮兴盛,主张通过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实现国家强盛,挽救民族危亡。

19.(1)趋势:1846年前呈上升趋势,1846年后呈下降趋势。

原因:鸦片战争没有完全打开中国市场;英国“修约”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绝

(2)影响:从破坏性和建设性角度作答。

政治方面:进一步破坏了国家的主权,加剧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客观上加速了封建统治的崩溃,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经济方面: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内地,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推动了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开启了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

思想方面: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潮,促进了中国社会思想的转变。

20.特点:①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②被动性增强;③贸易不断扩大;④进口产品以工业品为主;⑤中国出口商品主要为农副产品,科技含量低。

成因:①英国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②中国市场的逐渐开放③中国落后的自然经济。

【新教材】2019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培优补差等)

【新教材】 2019统编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中外历史纲要(上)》 教学计划 (含教材分析培优补差等) XX高级中学 高一历史组 XXX

统编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学计划高一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问题很多。有些学生初中历史基础薄弱。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要想在这个基础上把教学搞好,任务很艰巨。所以特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注重渗透历史思想和方法。针对学生实际,不断研究历史教学,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奠定立足社会所需要的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运用历史的意识和能力,奠定他们终身学习的基础。以历史课本为蓝本,以课程标准为理念,以考试说明为指导,教学中,应该关注学习过程中如何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探究、归纳总结得出历史规律的能力,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及创新精神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教学的活动中心放在使学生自我获得知识,完善知识,弥补不足,以真正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二、教学目标 1、深入钻研新教材。以教材为核心,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熟练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细致领悟教材改革的精髓,逐步明确教材对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2、准确把握新大纲。新大纲修改了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层次,准确把握新大纲对知识点的基本要求,防止自觉不自觉地对教材加深

加宽。同时,在整体上,要重视历史应用;重视历史思想方法的渗透。如增加阅读材料(开阔学生的视野),以拓宽知识的广度来求得知识的深度。 3、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新的认识体系,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 4、发挥教材的多种教学功能。用好章头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阅读材料的功能,培养学生用历史的意识;组织好研究性课题的教学,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之所需;小结和复习是培养学生自学的好材料。 5、落实课外活动的内容。组织和加强历史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 三、教学任务和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上学期。 三、教材分析 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总共分十单元,28课,

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十六课两次鸦片战

2020-2021学年度高一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十六课两次鸦片战争跟踪检测 一、单选题 1.鸦片战争后,晚清政府坚持“人臣无外交”理念,认为“天子亲揽万机”,官员“非派令兼办夷务,本无外交之意”。这一理念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维护了国家利益 C.加剧了外交危机 D.激化了社会矛盾 2.鸦片战争爆发后,在福建厦门,人民机智灵活的斗争使英军不得不逃往鼓浪屿;在宁波、镇海、定海,人民愤起反抗致使英军损兵折将;在靖江、扬州、松江、瓜州等地,人民的斗争给予英军以不同程度的打击。这说明 A.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 B.爱国与忠君思想的分离 C.广大人民的斗争意识增强 D.清政府腐败无能得到暴露 3.在1842年的《南京条约》中,中国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补偿了鸦片被销毁的英国商人,并开放五个中国港口以进行国际贸易。另外,作为此协议的一部分,这些港口中的每一个,均由不从属于中国法律的英国顾问管理。这些规定,致使中国客观上 A.沦落为英国的殖民地 B.司法主权由此丧失殆尽 C.解决了鸦片的纠纷 D.开始走向半殖民地化 4. 1844年,清政府代表耆英在致美国大使的照会中明确表示:〃中国之待各国,不容有偏,偏则各国不服,是以新定英吉利贸易章程,凡一切有益远商之事,不俟各国请求,即通行一体照办,此即一无所偏之明证。〃据此推断,材料中涉及到的特权是 A.领事裁判权 B.开放通商口岸 C.片面最惠国待遇 D.居住及租地权 5.观察下图并阅读简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下列对圆明园大水法的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周明国大用法是漆包乾隆 皇帝驻住时,由欧洲将教 士蒋友仁设计和经适的一 座西洋化的宫殿,殿内外 都装K自遨喷水机. I械。 牛,大水法被破坏* ①建于清朝初期②毁于西方列强侵略③反映了清朝由盛转衰的趋势④体现西学东渐的影响 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6.东交民巷的道,是北京唯一一处洋房林立的特色街道,现有著名的美国、日本、法国等国使馆旧址。这些“洋房”最初兴建于 A.《南京条约》签订之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辛丑条约》绕订之后 D.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7.在中国遭受展的历史时期,大英帝国使用武力,对中国实施“炮舰外交”,打开了中国大门。这反映在 A.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 B.我国领土开始遭到西方侵占 C.中的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D.清政府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8.林则徐因为禁烟和抗英成了朝廷的一名”“罪臣”,流放新疆后,留下了“一年跑九座边城,行程三万余里,天山南北〃的历史佳话。由此可见,当时清政府 A.反对体则徐严历禁烟 B.政治统治腐败无能 C严惩林则徐抗英失败D.重视新疆稳定发展 9.《天津条约》签订后,护照开始在近代中国出现,譬如“兹有本国人名某某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随时照料。”据此可知当时 A.鸦片战争后外民可凭证游历中国 B.如外民寻衅滋事,地方官无权留难

2020-2021学年历史部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学案: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1.简述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的表现。 2.简述印尼民族大起义的过程。 3.简述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过程。 4.简述埃及华夫脱运动的过程。 5.简述摩洛哥里夫地区反抗斗争的过程。 6.简述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的过程。 7.简述尼加拉瓜桑地诺抗美斗争的过程。 8.简述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的过程、影响。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推动了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深入开展。 2.表现

(1)在东亚,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4年,中国共产党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中,中国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华势力。蒋介石背叛革命后,中国共产党继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2)在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人发动了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越南掀起了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3)在西亚,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地,爆发了反对英法占领的斗争。 (4)在南亚,印度人民在甘地和资产阶级政党国大党的领导下,多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3.代表 (1)印尼民族大起义 ①1920年,印尼共产党成立。1926~1927年,印尼共产党领导了第一次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工人和农民纷纷响应。起义扩展到全国多个地区。荷兰殖民当局调动大批武装力量,残酷镇压起义。 ②1927年,苏加诺等人成立民族主义政党印尼民族党,采取与殖民当局不合作政策,争取民族独立。原来受印尼共产党影响的大批群众转向民族主义政党,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掌握独立运动的领导权。 (2)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①指导思想:甘地提出的以爱、真理和非暴力争取印度自治和独立的思想,以及通过动员群众、运用非暴力不合作策略与英印当局进行斗争的思想,逐渐获得国大党和广大民众的认可。 ②进程 A.1920~1922年是运动的第一阶段。阿姆利则惨案发生后,甘地号召印度人民通过放弃英国人授予的爵位、封号和名誉职位,罢课、离职、抵制法院和立法机关,恢复手工纺织和不买英国布,以及抗税等手段,与英印当局斗争。甘地亲自纺纱,他的白衣白帽一时成为民族服装。 B.1930~1934年是运动的第二阶段。甘地向英印当局提出降低

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授课 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题目 授课 高一学生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 对象 一、课程标准 (一)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 (二)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出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本课是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中的第二课,上承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下启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与前后两课联系紧密,知识链条和历史脉络间环环相扣。 (二)教材内容 第一子目是“太平天国运动”,这部分主要讲述农民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 第二子目是“洋务运动”,主要讲述地主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 第三子目是“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涉及左宗棠收复新疆、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反割台运动等内容,主要讲述列强侵华以及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 第四子目是“瓜分中国的狂潮”,讲述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狂潮。 通过上述分析,本课共涉及七大知识要点: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左宗棠收复新疆、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反割台运动、列强瓜分狂潮。与部编版初中教材相比,增加了太平天国运动引起晚清政局变化、中法战争和宗藩关系等内容。该课体量偏大,对应初中教材三课的内容。因此,对教师的授课挑战不小,需要对内容进行有效整合,才能有的放矢,达成课标要求,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三、学情分析 (一)授课对象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 (二)学生生理及心理特点 生理特点:思维水平有所提高,思维深度有所扩展,具备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

的潜能。 心理特点:学生渴望表达,但多有顾虑,需要教师积极鼓励,创建民主氛围。(三)学习基础及存在问题 学习基础:本课内容学生在八年级第一学期已经有所学习,且对洋务运动和中日甲午战争等内容较为熟悉,具备相关知识的前概念。 存在问题:因时间推移,学生对初中所学内容有一定程度的遗忘。 (四)解决方法 基于学生的生心特点、学习基础和存在问题,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历史思维的训练,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课前运用导学案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回顾。 四、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借助时间轴,学生能从起因、经过和结果等3个维度,说出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中日甲午战争等史实。(时空观念) 2.借助各种教学资源,学生能够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的局限性。(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借助各种教学资源,学生能从1-2个角度,认识甲午战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4.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深刻体会这一时期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增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担当意识。(家国情怀)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难点: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的局限性 五、教法学法 (一)教法:讲述法、图示法、探究法、讨论法 (二)学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六、设计思路

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巩固练习-2021-2022学年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 1.1839年9月,距离鸦片战争爆发还有9个月,英国战舰从英国本土开往中国。此时林则徐向道光帝上了一道奏折,称“知彼(英国)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这反映出( ) A.林则徐对当时的英国完全缺乏了解 B.“天朝上国”观念影响清朝政府官员认知 C.地方官员仍执行传统抚夷外交政策 D.清政府已经作好应对侵略的充分准备 2.《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中写道:(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表明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B.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C.英国力图打开中国市场 D.英国在贸易中处于逆差 3.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又被英国称“通商战争”,英国人如此看待这场战争是为了( ) A.肯定战争的正义性 B.强调战争爆发原因 C.粉饰侵略战争性质 D.纪念这次战争影响 4.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 5.一位研究中外关系的西方学者认为,“直至1839年为止,使西方国家听从条件方可允许双方关系存在的是中国;自从1860年以后,把和中国共同来往的条件强加于中国的却是西方国家”。导致这种变化的最重要原因是( ) A.清朝统治者改变了对列强的基本态度 B.列强武力侵略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C.清王朝的内政外交已完全受制于列强 D.列强的经济文化渗透取得了初步成效 6.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唯中国将来如有特恩、旷典、优免保佑,别国得之。佛兰西亦与焉。”材料中涉及的特权是( ) A.领事裁判权B.传教士传教权 C.片面最惠国待遇 D.居住及租地权 7.《海国图志》不仅是一部地理著作,它还引领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显示着一种兼容并包的文化眼光和气度。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 ) A.《海国图志》开启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先河 B.魏源被人们看成是“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C.魏源是第一个系统地将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的人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知识点复习提纲(实用!)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二.(一)旧石器时代 1.含义:距今约300万年~距今约1万年,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2.代表: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山顶洞人(距今约18000年) 3.特征:从事渔猎和采集、群居生活、学会用火 4.人类分布特点:分布广泛,遍布南北东西;主要集中于大江大河流域 (二)新石器时代 1.含义:从距今约1万年前开始,以打磨结合的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2.代表: 代表文化地区社会生活 仰韶文化黄河中游彩绘陶器,种植粟 大汶口文化黄河下游 河姆渡文化长江下游种植水稻,养蚕缫丝 龙山文化黄河流域黑陶 红山文化辽河上游 玉器,祭坛和神庙良渚文化长江下游 3.遗存分布特点:分布广泛,朝着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方向发展 (三)原始社会分期 1.距今约170万年:原始社会 2.母系氏族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生产力十分低下,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3.父系氏族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氏族间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 二.从部落到国家 (一)古史传说——三皇五帝时期 (二)夏商西周的政权更迭及政治制度: 1.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 l统治措施: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2.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都城殷 统治措施: (1)中央: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 (2)地方:实行内外服制 3.西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西周,定都镐京 l统治措施: 分封制: (1)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的等级结构 宗法制: (1)特点: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 (2)内容:嫡长子继承制 二者之间的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三.商周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青铜时代)————我国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期 (一)农业:主要的生产部门 (二)土地:实行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土地经营基本方式是井田制 (三)手工业:青铜铸造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一)列国纷争 1.表现:(1)“春秋五霸”:齐国、晋国、楚国、吴国与越国等先后建立霸权,这一时期建立霸权的诸侯国国君统称为“春秋五霸”。 (2)“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2.春秋战国政治局面变化:统一到分裂,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纷争,社会大动荡(二)华夏认同 1. 内迁融入华夏(接受农耕、礼仪) 2. 被兼并融入华夏(秦穆公并国十二,遂霸西戎) 3. 主动认同华夏(如楚国、吴、越) 二.经济发展 (一)农业: 1.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 2.铁犁牛耕的出现导致了井田制的瓦解,私有制确立,封建经济兴起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学设计 (2)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学设计 一、内容分析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这一课是部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的第2课内容。基于《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课的学习,学生对于我国早期原始文明和早期国家--夏商周的历史已经有了基本认识。 本课内容共分“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孔子和老子”及“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4目内容,概括地梳理了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与思想发生变动的基本情况,其中着重突出了对“变法运动”必然性的理解。正文内容淡化了“战争”、“阶级斗争”等内容,强化了“华夏认同”、“变法运动”与“百家争鸣”,这也很好的与新时代背景下“构建新型民族关系”、“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与“增强文化自信尤其是传统文化自信”相契合。 整体上,文本体现了图文并茂的特点,如地图信息完整突出;图片信息指向明确,用意鲜明;图表信息简单明了、清楚易懂。正文的表述语言流畅、文字简约,理解难度不大。但是由于这个时期的“大变革”特征,涉及的学科术语较多,显得知识点比较零散,对课堂教学主线的选择、立意的确定、情境的拟定都有一定的难度要求,课时安排为2课时。本课的授课内容为第1课时。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的新生。刚刚开始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他们依然保留了初中阶段学习“历史与社会”的某些习惯、方式。对历史的理解,仅仅是对历史故事的记忆,觉得记住了某个时期或者朝代的某些人物(正史有名或者野史出名)及其“奇闻异事”,就代表对历史的足够了解。学科思维的调整、认识层次的提升、核心素养的渗透成为了一件重要的事情,也是一件必要的事情。当然,对于高一学生,最好能够有一种基于实力的魅力,能够从接触高中历史课程的开始就激励他们应该具备新的姿态与面貌。当然,高一新生,新就新在“知识的不够全面”、“能力的不够强大”、“思维的不够灵活”,基于此,他们学科素养的达成一定需要能走,且走得通的指引、桥梁或者托举。基本上可以从材料的化繁为简、设问的难度降低、课堂的敏锐感知入手,带领、引导学生一起向前走,而不是看着我们在前面走。 三、教学目标 1.解读地图材料,能说明西周与东周、春秋与战国的时空含义(时空观念); 2.阅读文献史料,能表述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社会思想产生的重大变动(史料实 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3.基于历史逻辑,能够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四、教学重点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社会思想的变动;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五、教学难点 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思想的变动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而理解变法运动产生的必然性。 六、教学流程 【课堂导入】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强化 巩固练-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 1.1793年9月,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派出的马戛尔尼使团以为乾隆皇帝祝寿的名义出使中国。使团在觐见乾隆皇帝时在礼节上与清廷产生了分歧——英国使节坚持行单膝下跪礼,而清朝认为应该行三跪九拜礼。最终结果是个折中方案,英国人下跪但不磕头,而清朝官员则上奏皇帝说洋人的膝关节和中国人不同,无法磕头!访问也未达成任何实质性的谈判成果。材料说明() A.中英两国外交观念迥异B.中英两国政体根本不同 C.晚清政府天朝心态自居D.礼节纠缠导致谈判失败 2.据冯桂芬《显志堂稿》记载:盖通商五口,出入各货略相抵,独鸦片价皆以现银出洋,计每年漏银二、三千万两。据此可知() A.鸦片走私改变了中英正常贸易的状况B.英国实现了发动战争的目的 C.白银大量外流引发了欧洲“价格革命”D.加剧了中国银贵钱贱的局面 3.下面为1786~1831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转售棉花数量表(单位:担) 年份数量年份数量 1786 93572 1791 32307 1796 171554 1801 56063 1806 354779 1811 294992 1816 463867 1821 345147 1826 393843 1831 443238 据表可以推知()A.英国积极的拓展中国市场B.英国加强了对华经济侵略 C.中国成为世界棉纺织中心地D.中国自然经济已逐渐解体 4.“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一个专制帝国,几百年都没有什么进步。……清朝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只要轻轻一抵就可以把他打倒在地。”英国使节马嘎尔尼这段向英王的报告的根本意图是() A.发泄访华失败的怒气B.为武力入侵寻找根据 C.贬低清朝的内政外交D.炫耀英国的工业文明 5.蒋廷颛说∶“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治外法权,在道光时代的人的眼中,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他们想那样是最方便,最省事的办法。"这段话中体现了他观察历史现象的主要思想方法是()

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教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教案 一、课程标准 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二、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具有一定的历史学科素养基础。通过初中学习,高一学生已经对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甲午中日战争这段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这几个事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以及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不清晰。高中阶段再次学习类似的内容,教师需要提供相应的史料,补充相关历史细节,加大思维深度,引导学生在阅读、分析史料的基础上深刻认识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对于国家出路探索的努力以及探索失败的原因。 三、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中的第2课,教材设置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边疆危机与甲午战争、瓜分中国的狂潮四个子目。鸦片战争后,面对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激化,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相继而起,为寻找国家出路进行了初步探索。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由于农民领导阵营内讧和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致力于“求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是清政府的自救运动,单纯引进西方技术,没有触动落后的封建制度,未能达到目的。同时,列强加紧侵华,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进一步把中国推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整体上,本课处于民族危机继续深化时期,挽救民族危亡越来越成为紧迫的时代主题。 四、单元主旨 本单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围绕“屈辱”、“抗争”、“探索”这三条基本线索,主要突出了“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两个阶段特征。近代以来,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局势,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中国社会各阶级的仁人志士开展了救亡图存的系列运动。自鸦片战争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逐步确立,同时中国社会也在屈辱中走向近代化。 五、单课主旨 近代以来,中国迎来“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时代巨变,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体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时作业:第16课 抗日战争

第16课抗日战争 一.选择题 1.民国二十年十一月六日,?上海画报?的内容有:东北民众致陈友仁书、上海救国义勇军之大检阅、宋子文陈立夫谒汪记等。该报出版于公历( ) A.1929年 C.1931年 2.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中国守军在此与日军激战长达三个月之久。这场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C.徐州会战 3.在综艺节目“见字如面〞中,朗读者朗读了20世纪30年代四川地方政府的一份公告——?请识字的同胞念给不识字的同胞听?,它号召民众参军报国,共赴国难。这份公告应发布于( ) A.南昌起义时 C.秋收起义中 4.1937年12月18日,美国?纽约时报?头版登载的报道中写道:“大规模的抢劫、对妇女施暴,杀戮平民,把中国老百姓从家中赶出来,大批处死战俘与强迫征集壮丁,把南京变成了恐惧城市。〞与此报道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淞沪会战 C.百团大战 5.2021年教育部下发文件,将“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要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十四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穿的整体。以下关于抗日战争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 6.阅读下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简表,结合所学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重要组成局部③抗日战争是中国百年来第一次反侵略的战争④全民族抗战是中国抗日

战争成功的主要原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以下图为抗日战争初期某次会战的概况,这场会战 A. 表达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合作 B. 呈现出国共两党合作抗战的特征 C. 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方案 D. 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场 8.1932年6月,国民党中宣部通令:“以后关于战争及含有革命性之影片,均在禁摄之列。〞各国租借也规定举凡有“九一八、一二八〞等字样以及有中国东北地图的影片一律不许在租界上映。但仍有一批宣传反侵略的电影如?恶邻?〔1933〕、?逃亡?〔1935〕、?壮志凌云?〔1936〕等推出。这反映出 A. 共产党积极宣传抗日 B. 列强支持日本侵略 C. 国民党坚持“攘外必先安内〞 D. 抗日救亡成为民众的呼声 9.抗战期间,日本在中国战场上损失的军队,占其损失总数的65%。这说明抗日战争 A. 是中国近代反帝斗争第一次完全成功 B. 大大进步中国国际地位 C.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局部 D. 为民主革命成功奠定根底 10.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言论宣传也是斗争的手段 B. 日方的统计数据比拟可信 C. 国共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 D. 八路军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11.1940年11月,?力报?报道说:“敌机之继续不断地向我陪都猛烈施行轰炸,主要的目的乃在使我大前方造成恐惧的空气,动摇人心,沮丧士气,藉以配合政治上的进攻,打击我

(新教材)新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总结 一、全面认识“重农抑商”经济政策 1.实行的原因 (1)农业可以提供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而工商业不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其发展又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 (2)封建国家可以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而且利用这一政策,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3)从根本上讲,它是自然经济的反映,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必然产物。 2.评价 (1)实质:维护封建经济基础,保护封建地主阶级 (2)积极作用:在封建社会初期,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起了积极作用。 (3)消极影响:到了明清时期,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迫使商业资本流向土地,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 二、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的社会分期 单元主线: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在夏商西周文化基础上,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秦汉初步形成了典型的大一统的中华文明。 三、由“早期国家”到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与巩固(政治制度) (1)商朝的国家管理实行内外服制。商王对内服地区的管理相当严密对外服地区的控制力度相对薄弱。地方与中央的关系很不稳定。

(2)西周的分封制以宗法制为基础,形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国家政治结构。分封制下诸侯的任免由周王决定,诸侯对周王的义务更加明确,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序列。分封制使得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加强,巩固了西周的统治,扩大了西周的疆域较之商代的“内外服制”是历史的进步。 (3)秦朝建立了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较之西周的分封制,政权组织结构更加严密,管理力度更为强化,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初步建立。汉武帝时期,通过一系列的举措,统 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模式被充分巩固。 四、西周、秦朝与西汉政治制度的演进与创新 五、从“天下共主”到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1、夏、商、西周时期天下共主的确立 (1)王位世袭制: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禹死启继,王位世袭制确立。 (2)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 2、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时期 争霸与兼并战争;各诸侯国的改革变法运动;分封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3、秦汉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1)君主专制制度 ①秦朝:嬴政统一全国后,确立皇帝制度,突出皇帝的独尊地位,君主专制确立。 ②汉朝:汉承秦制;形成了中外朝制度,改变了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君主专制得以强化。 (2)中央集权制度 ①郡县制: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秦朝在全国推行,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取代了分封制,大大削弱了地方政权的独立性,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郡国并行制:汉初在地方推行郡县与分封并行制。郡国并行不利于国家的统一管理,酿成“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